㈠ 猜謎語直上雲霄
得了肺癌應該怎麼辦?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之外我們在家的起居飲食也要引起重視,配置合理的飲食搭配對患者的康復也能起到加大的幫助。那麼吃什麼食物對肺癌有好處呢?下面就給大家解答一下。
吃什麼食物對肺癌有好處?
1、多吃新鮮果蔬
不論手術前後,都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綠、黃、紅蔬菜、香菇、黑木耳、蘆筍、檸檬、紅棗等,因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抑癌物質,能夠阻斷癌細胞的生成。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油炸食物。可經常吃些大蒜,大蒜中含有抗癌物質。
2、素飲食法則
在前期肺癌飲食中,要注意供給要素飲食:肺癌病人在手術前半個月,除一日三飯外,還要輔加要素飲食。要素飲食,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素,由於營養素齊全可滿足機體的需要該,不需消化即可在小腸上端吸收,可口服或管飼用之。
3、保證蛋白質
肺癌前期病人,還要加強營養的攝入。肺癌的病人無吞咽困難時,需要自由於擇食,在不影響醫治的情況下,要多吃一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鴨、兔、魚、蝦、豆製品以及各種谷類,一般不限制食量,保證良好的營養,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假如營養狀況較差,非常難耐受手術的創傷,術後癒合慢,易感染,對手術康復極為不利。因此就需要合理的飲食搭配。
吃這五種水果對肺癌有好處
1、 葡萄: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蘆醇可防止正常細胞癌變,並能抑制已惡變細胞的擴散。中醫認為葡萄有益氣補血、除煩解渴、健胃利尿之功能,酸甜的葡萄對接受放療及手術後的癌症患者較為適宜,可常食之。
2、草莓:草莓中含有鞣花酸,能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尚有一定抗癌作用。草莓有生津止渴、利咽潤肺之功用,對緩解鼻咽癌、肺癌、喉癌患者放療反應、減輕症狀有益。
3、香蕉:據研究發現香蕉提取物對黃麴黴素B1等三種致癌物有明顯抑制其致作用。動物實驗發現如果缺鎂,機體清除癌細胞能力大大消弱。而香蕉含鎂、鉀元素,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大腸癌患者放療後津傷血熱、口乾咽燥、大便干結帶血者食之有益。
4、無花果:無花果肉中含抗瘤成份,能抑制癌細胞蛋白的合成。據6家腫瘤醫院通過對1300多例患者觀察,發現無花果對腹水癌、肉瘤、肝癌、肺癌等有一定抑瘤率,可作為癌症患者的食療佳果。
5、獼猴桃:每百克果實含維生素C150毫克、其維C含量居水果之冠。獼猴桃能通過保護細胞間質屏障,消除食進的致癌物質,對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起一定作用。咪酸甘、性寒的獼猴桃有清熱生津、活血行水之功,尤適於乳癌、肺癌、宮頸癌、膀胱癌等患者放療後食用。
㈡ 2022小餐館名字大全集好聽好記的餐飲店名字
導讀:現在的餐館種類有很多,有的主打麵食,有的主打套餐等等,對於不同的餐館,都有不同的命名方式。想要脫穎而出,那就要對餐館名字進行合理的設計。那你知道2022年小餐館的名字大全集有哪些嗎?你知道又有哪些是好聽又好記的餐飲店名字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㈢ 蓓儷丹婦潔抑菌顆粒多少錢一盒啊
蓓儷丹是治婦科炎症的,不能避孕。常用避孕葯有媽富隆、欣媽富隆、毓婷、米非司酮。口服避孕葯有極大副作用,建議盡量不要使用,多用避孕套對健康有利。
㈣ 中國十大藝術漆品牌排行榜是多少
中國十大藝術漆品牌有泰詩爾,三棵樹,嘉寶莉等一些品牌,其中性價比最高,銷量最好的就是泰詩爾,如需使用藝術漆,推薦選擇泰詩爾。㈤ 陶淵明的身世
一、身世背景
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握強兵鎮守長江中游,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煊赫一時。 死後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後,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
只是陶淵明這一支,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 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義熙元年,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官場。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僕,開始一段時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
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求祿。 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對政治原就不感興趣。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可見出他的胸懷。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一種願望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 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減。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
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二、陶淵明的思想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捨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 「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 朴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
在這種「自然」的社會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而歷史在陶淵明看來,是一個墮落的 過程。由於人們的過度的物質慾望,引起無窮的競爭,產生了種種虛偽、矯飾、殘忍的行為,使社會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難求,世外桃源,也無處可尋。陶淵明只能把淳樸的鄉村生活, 作為他的社會理想的比較現實然而十分有限的寄託。他的大量田園詩中,既有紀實的成 分,反映了他在家鄉生活的情況,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並不完全是寫實的。
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所反映的社會理想,以及他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注的問題
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 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
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 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
陶詩中最集中的就是寫田園生活的作品。 但是, 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沖淡平和為主要特徵的作品,他也寫過一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
陶淵明的故事
一、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時候,重陽節這天,陶淵明沒有酒喝,就在東籬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東籬旁邊。過了一會,陶淵明望見一個穿白衣的人過來了,原來是刺史王弘給他送酒來了。淵明當即小酌一番,大醉而歸。
二、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彭澤當縣令。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三、顏公付酒錢
顏延之在當劉柳後軍功曹這個官職時,曾經在尋陽和陶潛交情很好。後來顏延之在始安郡這個地方當官,在經過陶潛住的地方時,便天天去陶潛家。要走的時候,顏延之留下二萬錢給陶潛,陶潛全部把錢送到酒家,以便以後去拿酒方便些。
無論貴賤人等,去造訪陶潛,他有酒的時候便設酒宴一起飲酒,如果陶潛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說:「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這樣。
㈥ 《送李願歸盤谷序》字詞翻譯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
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幸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 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譯文】
太行山的南麓有個叫盤谷的地方。盤谷中間,泉水甜美而土地肥沃,草木豐茂,居民稀少。有人說:「因為它處在兩山環抱之間,所以叫『盤』。」有人說:「這個谷,境地幽靜而山勢險阻,是隱居的人盤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願就隱居在這里。
李願曾經發過這樣的議論:「人們稱之為大丈夫的,我太知道了。那就是要施利益恩澤於人,讓自己的名望聲譽昭著於世。他們坐在廟堂朝廷之上,任免文武百官,輔佐天子發布詔令。到了外地,就樹起旗旄,羅列著弓箭,武士在前面喝道,隨從把路都堵塞了,供應服侍的人,拿著各自的東西,夾道賓士。喜有賞,怒有罰。才智傑出之士擁滿跟前,道古稱今地贊揚他們盛大的功德,教對方聽起來很入耳而不厭煩。此外還有那些眉毛彎彎臉蛋兒豐滿的美人,聲音清脆而體態輕盈,外貌秀美而內心聰穎,飄動著輕輕的衣襟,低拖著長長的袖子,撲麵粉白而描眉黛綠,舒適地養在一列列的後房裡,失去依仗而妒忌別人受寵,為了博取憐愛而斗美爭妍。這就是那些被天子賞識、為當代出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啊。我倒並非厭惡這些而故意逃避,只是人各有命,不可能僥幸得到。
「要是在草野之間過窮困的隱居生活,登高可以望遠,一天到晚坐在茂盛的樹林里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潔凈。從山上采來的,甘美可口;從水中釣到的,鮮嫩可食。生活作息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舒適就行。與其當面聽到贊譽之辭,不如背後不遭人毀謗;與其身體得到快樂,不如內心無所憂慮。不受官車官服的束縛,也沒有遭刀鋸刑戮的危險,天下治亂不須知道,貶謫升遷一概不聞。這是那些生不逢時的大丈夫所能做的,我就是這樣做了。
「另外一種人則在公卿的門前伺候,奔走於勢利途中,腳剛邁出又猶豫不前,口剛張開又囁嚅不語,處於污穢之中而不知羞愧,觸犯刑律而將遭誅戮,即使這樣還想萬一能僥幸發跡,直到老死而後已,在為人處世上哪種人賢哪種人不肖呢?」
昌黎韓愈,聽了這番話而不覺心氣為之一壯,就敬他的酒為他唱了這首歌說:「盤谷中間,有你先生的家園。盤谷的土地,可以種植。盤谷的清泉,可以洗濯可以盤桓。盤谷山勢險阻,又有誰來爭奪你先生的住所?又幽又深,空闊得能廣為包容;又彎又曲,走過去又繞回到原處。贊嘆盤谷的樂趣啊,快樂久長。虎豹的腳跡遠去啊,蛟龍逃遁深藏。鬼神守護著啊,呵禁不祥。注意飲食啊長壽而健康,沒有不滿足的啊又有什麼奢望?給我的車轄上好油啊還喂好我的馬,跟隨先生你去盤谷啊,讓我一輩子在那兒棲息徜徉。」
這篇序文寫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當時韓愈34歲,離開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謀職。自從貞元八年(792)中進士以來,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韓愈一直為仕進汲汲奔走,卻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處境艱難,心情抑鬱。因此,借送友人李願歸盤谷隱居之機,寫下這篇贈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氣。
作者借李願之口,描繪出三種人:一是「坐於廟朝,進退百官」的達官貴人,二是「窮居而野處」的山林隱士,三是趨炎附勢、投機鑽營的小人。通過對比,對志得意滿、窮奢極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權貴之徒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對友人的隱居之志大加贊賞。文章最後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濃郁的抒情筆調,詠嘆、贊美、祝福友人的隱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羨之意。
韓愈的贈序非常有名,這篇尤為歷代稱道。蘇軾《跋退之送李願序》一文說:「歐陽文忠公嘗謂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以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願歸盤谷》一篇而已。平生願效此作一篇,每執筆輒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本文的寫作時間比《師說》早一年,風格卻大不相同;閱讀時可結合這兩篇文章各自的寫作背景,在內容和寫法上做一些比較。
【注釋】
〔1〕陽:山的南面叫陽。盤谷:在今河南濟源北二十里。〔2〕盤旋:同盤桓,留連、逗留。〔3〕廟朝:宗廟和朝廷。古代有時在宗廟發號施令。「廟朝」連稱,指中央政權機構。〔4〕進退:這里指任免升降。〔5〕旗旄(máo):旗幟。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幟。〔6〕才畯:才能出眾的人。畯,同「俊」。〔7〕便(pián駢)體:美好的體態。〔8〕惠中:聰慧的資質。惠,同「慧」。〔9〕裾(jū居):衣服的前後襟。〔10〕翳(yì):遮蔽,掩映。〔11〕黛: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12〕負恃:依仗。這里指自恃貌美。〔13〕憐:愛。〔14〕惡:厭惡。〔15〕車服:代指官職。古代以官職的品級高下,確定所用車子和服飾。〔16〕刀鋸:指刑具。〔17〕理:治。唐代避高宗李治的名諱,以「理」代「治」。〔18〕黜陟(chùzhì):指官吏的進退或升降。〔19〕形勢:地位和威勢。〔20〕趑趄(zījū):躊躕不前。〔21〕囁嚅(nièrú):欲言又止的樣子。〔22〕刑辟(pì譬):刑法。〔23〕昌黎:韓氏的郡望。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標郡望。〔24〕稼:播種五穀,這里指種谷處。〔25〕窈:幽遠。〔26〕廓其有容:廣闊而有所容。其:猶「而」。〔27〕繚:屈曲。〔28〕徜徉: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
㈦ 怎麼寫信(全過程)
一、信的開頭先寫稱呼如:親愛的某某或是敬愛的某某,再加上冒號.
二、正文的開頭空兩格.可以先問候幾句如:最近好嗎?再抬頭另起一行再寫你要講的內容.
三、寫完要說的話以後,要抬頭另起一行,空兩格寫「祝」字,然後抬頭另起一行頂格寫祝詞如: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四、落款部分寫在文章的右下角,記住先寫姓名,再另起一行寫寫信日期.
例文:
(「_」表示空格)
敬愛的XX(或親愛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此致
__敬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註:手寫書信,在寫完以上內容後又想起有內容要寫時用)
拓展資料:
由來:
書信是寫給具體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除了保護有關的私人秘密外,一般對屬於書面作品性質的信件也給予版權保護。
在許多國家,實際上將所有書信當作文學作品,如法國、印度、英國、美國。有些版權法明確地把書信列舉在受保護的作品之內(如巴西、尼台利亞、菲律賓等國)。
還有一些國家的版權法有保護書信的專門條款,如阿根庭、哥侖比亞、哥斯大黎加等國。許多國家版權法規定,書信要有創造性,不是簡單地交流情況,也不是一般性的通信,才能受到保護,如奧地利、比利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海地、義大利、日本、斯堪的納維亞、蘇聯等。
㈧ 木門哪個品牌好
大家都知道吧,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從家庭裝修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如今的年輕人結婚都得買房,買了房就得裝修,那麼在眾多的裝修材料中,大家認為什麼東西最重要呢?小編認為最重要的是門了,因為有了門一個家庭就有了安全的保障,那麼大家知道市場哪些品牌的木門最有名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知名的木門品牌吧!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一:美心
美心門是市場上非常知名的產品,美心門的市場份額很大,廣泛使用於家庭、辦公場所、酒店、餐館等等,它的產品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各個行業各家各戶當中,很受消費者歡迎,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二:TATA門業
TATA門業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中國最早致力於成品居室門研發生產的專業企業之一,專業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年產量也非常大,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三:夢天
夢天是中國木門行業領先企業,不僅企業實力十分雄厚,而且品牌競爭力也非常強,夢天從1989年創立到現在,雖然企業歷史並不久,但它已經占據了很廣的市場,產品也得到了消費者認可。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四:尚品本色
尚品本色是中國木門30強,中國馳名商標,同時也是中國木門協會副會長單位,在行業中地位斐然,可以說是木門行業中領軍企業。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五:3D木門
3D木門是東北三省最具影響力家居品牌,也是遼寧省著名商標,綠色環保品牌,在業內享有很高榮譽,3D木門以東北為依託,銷售網路輻射全國,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六:尚佰木門
安徽尚佰木業有限公司被認為是木門行業首家十年質保示範單位,不僅產品品質高,而且商品售後服務也做得十分全面,其木門產品設計很有特點個性,深得消費者喜愛。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七:華鶴
華鶴的知名度就相當高,華鶴不僅是木門十大品牌,在傢具行業中,華鶴仍然能夠登上十大品牌排行榜,作為黑龍江的知名品牌,華鶴在家居行業的發展十分驚人。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八:羅蘭Roland
羅蘭的產品非常豐富,木門、移門、衣櫃、衣帽間、書櫃等等商品,羅蘭都有生產;羅蘭是佛山市南海羅蘭家居製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行業知名度高,市場競爭力強,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九:冠牛
冠牛是深圳市冠牛木業有限公司的品牌,在行業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冠牛公司是一家自主創新型企業,中國木門30強企業,企業實力十分雄厚。
實木門十大品牌排名十:好太太名門
好太太是義大利的經典名牌,在門產品行業中,好太太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好太太室內門更是享譽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暢銷。
以上就是目前市場上最為出名的十大木門品牌了,它們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特點,不過有一點可以保證,它們的質量是完全值得信任的,這是多年積累起來的品牌信譽,所以它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現在的基礎之上繼續努力,爭取有更大的突破,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當然木門只是眾多裝修材料的其中之一,所以我們應該增加對它們的了解,以後肯定能用的上。
㈨ 《孔雀東南飛》的讀後感
愛一個人需要什麼?我說不出。但焦仲卿與劉蘭芝會堅定的告訴你:這份愛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圍繞在焦、劉身邊的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無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興風起浪,這些滲透進他們的愛情中,如不及時化解,後果是災難性的。
由於焦仲卿之母的極度冷眼,嫁入焦府才兩年的劉蘭芝無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對此,仲卿顯的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里,他選擇了妥協。且不談焦母與劉蘭芝誰對誰錯,單是焦仲卿為蘭芝極力的袒護中,焦仲卿愛劉蘭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許送走劉蘭芝只是權宜之計,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這家中變故,也許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怎麼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發的後果。
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
根據其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娘家無異於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定勢下,在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焦仲卿臨別時給她的誓言與希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勸說再婚下,與內心裡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她終於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塗的答應再婚。不要責備她,她僅僅只為了知道他還是愛她的么,他什麼時候來接他?她是為了確定什麼還是在試探什麼,我想這場愛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當那個熟悉的聲音劃破夜空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蘭芝欣喜若狂,奔出門去,兩人深情對望時,蘭芝的心結不復存在。但仲卿的話卻深深刺痛了她「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悔恨不已的蘭芝面對另一個誤解,她無能為力,唯一死以她對仲卿愛之深,愛之烈,超越生死與時空。
結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為最能保留這段愛情的唯一方式。在臨死前,他們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誤解。在此之後,那些曾令他們嘗盡辛酸的東西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愛情了。
在這個陽光溫暖的午後,我坐在樹下,任由陽光從疏密有致的層葉中投下斑駁的影子。深深呼吸空氣里幽菊清冷的芬芳,翻開書,細細品味這份被濃墨鎖映的曠古的哀愁。——題記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十個字,便訴盡了千年來這份欲語還休的悲哀執著。
我猜想,故事發生在煙花江雨的江南,只是,在這小小的靈傑之地,發生過太多令人心傷的故事。
那一年,他娶她做他一生一世的妻子,鳳袍霞披,一對紅燭下,她有泓如秋水的眸子,似含著朱丹的菱唇。他有溫柔含笑的臉龐。新婚的日子,他們總是膩在一起,她為他做保暖的夾衫,天冷的時候,為他披在身上。他為她畫眉,為她許下一生一世的誓言。
只可惜,好景不長,焦仲卿的母親並不喜歡性格剛烈倔強的蘭芝,更何況,仲卿竟願意為了蘭芝來反抗自己,不是你不好,是我的兒子太愛你,這本身,就是一種罪。焦母一意孤行休遣了蘭芝,仲卿「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誓言只能讓她更為憤怒。
離別總是令人斷腸,縱然有「不久當還歸」的美好願望,縱然許下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誓言,但是仲卿怎麼也想不到,本作權宜之計的退讓,竟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蘭芝被家人逼迫,將她重新許配給他人,而焦母冷眼旁觀,沒有絲毫退讓。仲卿聞訊趕回,「未知二三里,催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腳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他又氣又急,責問她「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她在馬下痴痴望他,只能說出「黃泉下相間」的誓言。
於是,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掛東南枝。蘭芝,當你跳下清澈的池水,你是否想起,那一年,他娶你做了他結發的妻,你們十指相握,以為便是永恆。你是否面容中帶著清澈的笑容,從此之後,那些令你們心傷的所有人事,都不能阻止你們在一起。誰都明白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在一起更重要,也沒有什麼,能比這三個字更令人斷腸。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或許是真情感動了天地,天地靈氣亦有感知,他們化成了「仰頭相向鳴」的鴛鴦。後人看到的,是他們雙宿雙飛的美好景象,殊不知,他們為這一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連同對愛的誓死捍衛。「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我始終不明白,這樣的結局,對他們而言,是否是最好的,但是我知道,悲劇之所以令人感到悲哀,因為你會從心裡明白,這也許是真實的事情。所有的人似乎都沒有罪,但每個人都成了悲劇的主導者,無法改變,也無法逃脫。而現實生活中的仲卿蘭芝,是不可能有「鴛鴦會雙死」的機會的。就像千年後的陸游唐婉,只能是彼此到老到死的痛楚和遺憾。
本以為愛情是千古不變的主題,怎料,字字讀下來,依舊令人觸目驚心,這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卻訴盡了一對苦命夫妻的一生悲涼。兩情相悅卻不能廝守,只能選擇赴死殉情,留下「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曠古哀愁。
而那句「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誓言,穿越了時間的長河,在現今的世界上空響起,仲卿蘭芝,恍惚間我看見你們執手相看的模樣,伉儷情深。是否看見重蹈你們覆轍的陸游唐婉,另一個與你們極度相似,卻跨越了時間空間的愛情故事。 世人皆知,一生金戈鐵馬的陸游,內心裡最柔軟的傷口,便是唐婉。不能碰觸,一旦碰觸,便會有飽滿的淚湧出。唐婉抑鬱而終43年後,垂垂老矣的陸游老淚縱橫的站在菊花盛開的沈園,想起當年她細心的將菊花晾乾,做成他的枕,而如今,他只能在洶涌而來的回憶里哀嘆「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而今當我走進沈園,那壁上墨色濃重的兩首《釵頭鳳》總是令人鼻頭一酸,他們穿過了數千年的時光,帶著濃重的悲傷與斑駁的記憶,和這首《孔雀東南飛》一起,把所有往事赤裸裸的攤開在我們面前。恍惚間,我總是看見江南的煙雨里,仲卿蘭芝的身影與陸游唐婉漸漸重合。
事隔千年,媳婦被婆婆休遣的故事再度上演。而世人就像撲火的飛蛾,就算知道沒有結果,卻還是願意放手一搏,我們的故事,總是被不同的人演繹,就算相隔了千年,也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而眾生多情,在這同樣的故事裡此起彼伏,怎麼都不願意醒來。害人的休妻制度,令人難以接受的封建禮教,使人們在平淡的生活里,擁有這樣刻骨銘心的生死離別,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我們的悲哀。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悲劇,一切悲劇皆因人而起,又都因情結束。美好的東西被慢慢撕碎,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生死悲喜的距離,不過是一念之間。當我們走過漫漫長路,停下來才發現,有的事情,不管你怎麼努力,都在開始的時候註定了結局。
只是,我們在無法泯滅悲痛的世界裡,生生世世說情,年年歲歲說相思,那樣纏綿難熬的傷口,我們總是學不聰明,前赴後繼的在紅塵是非里打滾,再帶著難以名狀的復雜感情離開。這便是至死不渝了吧。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愛是不變的主題,所有的傷痛悲哀,都因她而起,所有的矛盾糾紛,又都因她而得到解決。這些都是我們最真實的情感。它讓我們深刻的明白,我們是那樣有血有肉的在這個世上活著。
那些陳舊的,泛黃的,破碎的往事,是我們骨子裡的執著與滄桑,在我們的骨血里,做著亘古的流動,生生不息。紀念孔雀東南飛,也是紀念,我們世間每一個人,都將承受的悲哀與執著。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整理書櫃時,我無意間看到了自己高中時的讀書筆記,而這篇《孔雀東南飛》則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頁。至今仍記得自己初讀此文時眼淚潸然、泣不成聲的樣子。
其實故事也很簡單,人物也很平常,情節也不像現代小說那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麼的平淡,文章以朴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雙情篤伉儷殉情於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讀之,總會傷感至極。世界上真的會有如此美好的愛情嗎?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縱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語的搪塞還是應詩應景的做作,著實讓人揪心的感嘆、羨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地讓我們真正領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貞與聖潔。
俗話說,「動情容易,守情難」,焦仲卿面對母親讓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卻以「結發共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缺與母諍言,以示反抗。試問普天之下會有幾人與之同耳?在這燈紅酒綠、流光溢彩的社會中,真正能做到坐懷不亂者能有幾人?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蘭芝兄長無不所言極是。從田間村婦到太守家的貴婦,無異於一步登天。不必「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此等好事焉有不施為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這種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充斥我們視網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這座金山上蹭下絢爛的粉末,等待著聚沙成塔的嬌艷女人;或者是打著愛情的旗號,盯著男人的腰包,不惜橫刀奪愛、鳩占雀巢的第三者,與劉蘭芝的完全不必煞費苦心便可名正言順的坐享其成,卻不去享受,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悅,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為了擺脫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擇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終究,他們還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淚的悲涼——「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嘆的幸福——「死求同穴」……
對於蘭芝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離的緣由眾說紛紜,各執其辭。我雖不才,也還想置喙幾句。在我看來,還有兩大可能:
《禮記內則》中說:「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仲卿「甚宜其妻」,這無疑問――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從前噓寒問暖,無所不談,可謂母子深情矣。現在小夫妻昵喃燕語,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強烈的失落感猛然襲向焦母,她踉蹌失措。試問向來都把全副精神寄託於獨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於是,悲劇的序幕被拉開……此或為其一。
這部經典的愛情史詩講述的是我國漢末建安年間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故事,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悅,卻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為了擺脫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擇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孔雀東南飛》這部劇被稱作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依然還在為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纏綿的悲劇愛情而感嘆、而惋惜,一對多麼恩愛的少年夫妻就那樣匆匆的離去了,一段多麼美麗的佳話就那樣匆匆結束了,他們還不滿二十歲,正值豆蔻年華,卻走的那麼倉促、那麼凄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那堅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於耳畔。焦仲卿不是沒有抗爭過,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但在那個所謂「孝」字當頭的年代,母親舉起「孝」的大棒逼散鴛鴦,賢惠美貌的兒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悲劇的序幕被慢慢拉開……「攬裙脫絲履,舉身赴青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禮教,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個無奈而無悔的選擇。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感情的忠貞,他們用生命拒絕了私慾的誘惑,寫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愛情。
《孔雀東南飛》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敘事詩,該詩以敘事的方式,描述了情深意篤的劉蘭英、焦仲卿夫婦為家庭所逼,被迫分離,最終殉情而死的故事。
整篇詩歌,文采飛揚,遣詞用句貼切而自然,讀來令人感動、催人淚下,其中許多對偶成為後人傳誦引用的名言佳句,如「孔雀東難飛,五里一徘徊」。「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草;蒲草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從詩中可見,當時男女成婚,均為父母(或兄長)包辦,媒人說合。然而,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也有培養出真情實感,兩相依依的夫妻,雖然有家庭和外界的壓力,但他們的婚姻感情不以貴賤、貧富而轉移,即便在家人看來有更好的前途和歸屬,他們知道,自己的感情只專屬與被迫分離的對方。
詩歌中的人物及對話活靈活現地顯示了人物的性格。劉蘭芝說她自己「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悶」。可見其多才多藝,但她終不能討婆婆歡心,受盡折磨,以至於她不堪忍受,向丈夫抱怨:既然我不能勝任當你家的媳婦,就讓我回娘家去吧。
焦仲卿母親的決定是推動悲劇發展的開始,及至後來,劉蘭英的母親和兄長逼迫劉蘭英再嫁,都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也是中國自古以來遵循「三綱五常」封建禮教的結果。父母之命不可違,男女或夫妻之間的感情則可被強行扼殺。故此在中國的傳統文學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棒打鴛鴦、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
希望在我們這個崇尚自由的現代社會莫要再出現類似的悲劇,希望如此。
《孔雀東南飛》,我先看的譯文。我看下來,認為這文章寫得太有感覺了,於是翻書去找原文,才發現這竟然是1500年前的一篇敘事詩。驚訝之。
問題1,貌似直接搬祥林嫂那個就行了,所以想說說第2個。本文的環境是封建禮教下約束下的社會氛圍,這就決定了本文以悲劇收場的命運。我覺得非要站在現在的立場上,給他們找一個出路,並不能還原故事的本意,完全是畫蛇添足。我覺得之所以以死殉情的行為,感動了讀者,是因為,從這種誓死抗爭的舉動里,能完整地表現出作者對封建禮教舒服的深惡痛絕。焦劉二人對愛的嚮往與執著,能超越當時的風氣,著實難得可貴。死能將這種弱勢的,搖擺的感情得到超脫與永存,何嘗不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文章中並沒有太多地著墨與如何與腐朽抗爭,隱約中更具表現力。將焦劉二人對世態的無奈之情,對命運的`迷茫之情,對選擇的無助之情,濃縮在幾句哀而不傷的對話中,言簡而意賅。或者又介於詩的載體,使整篇文章平實而又有活力,節奏舒緩而緊湊。我對詩的感覺就是讓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流露,讓自己瞬間的情感凝為永久。文章的主旨和色彩,並不需要在創作時刻意去調和,因為這種感情流露的方式,形散卻完整。我喜歡這種真切和自由,即使真的沒水平,但真的是我。
孔雀,這種鳥,是在開屏時才被人們了解了它們的美麗。焦劉之間的愛,也是在舍棄了物質的約束後,才能在意識領域得到開屏。楓葉的飄零,刺鳥的悲鳴,沒有人會阻止這些殘酷的美麗發生,可偏偏到了人這自稱最完美的生物上就不符合倫理道德了嗎?我想,被質疑的是達成美麗的方法吧?為了達到某一目的,人們會瞻前顧後,費盡腦汁地算計,然後折中多得到些,少失掉些。但這樣得到的美麗,不是純粹的,不是被傳頌的。那些被人們所記得的,正是那些不收物質約束而追逐到的成績。犧牲是慘烈的,也正是這些慘烈的犧牲才讓我們懂得珍惜。珍惜這種獻身精神,而不是早已被污濁的軀殼。不知是哪時哪刻,錯誤的概念變得根深蒂固。尋找出路等同於逃避,我羨慕他們能勇敢的面對。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俳徊。
勿惜來時路,方能永相隨。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這首千古絕唱的樂府詩不僅富有歷史價值,能夠深深觸動人心,更重要的是它啟迪了後人不要受封建社會的影響,也不能強迫別人的婚姻,同時,還使人們懂得了許多道理,下面請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我從上面的四個主角身上認識到了許多。
焦仲卿:性格沖動、有勇無謀但遵守信義。我認為,如果不是焦仲卿聽到劉蘭芝的訴苦後不冷靜下來,想好「台詞」再找母親去理論,或許就不會讓劉蘭芝被遣走,也就不會發生後面的悲劇。另外,他所謂的「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fù)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根本起不了作用,他連現在都沒辦法保護劉蘭芝,那以後他如何迎娶劉蘭芝呢?再說,焦母現在已經有如此眾多的理由能擊潰焦仲卿的心理防線,那休掉劉蘭芝以後,她一定會說:你怎麼能娶一個休掉的女人呢?所以,他的計劃只能起到安撫劉蘭芝的作用。雖然有那麼多失敗的可能性,但焦仲卿到最後還是遵守諾言,去迎娶劉蘭芝,這也正是他身上最難得可貴的一點吧!
再來看看劉蘭芝,這是一位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的才女,她能夠三日斷五匹,安守女子的本分,做好女子該做的事情,還會彈箜篌,誦詩書,擁有高雅的愛好特長,並且還能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刻「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將人生最美麗的姿態展示給世人。就是這樣一位有才有貌的有好品質的極品女子,卻被焦母遣走,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想,原因在於焦母說劉蘭芝不懂禮節,但大家想想,誰見過一位彈皇家樂器,能織素裁衣,喜誦讀詩書,愛梳妝打扮的女子連最基本的禮節都不懂呢?不過,也不能說這場悲劇與劉蘭芝沒有一點關系,如果在焦仲卿來迎娶她的時候她能夠冷靜下來勸焦仲卿再想想辦法,可能自己就不會投水自盡,丈夫也不會掛樹而死了。
第三個主角是焦母,她是一個絕對的反派人物,她最大的缺點就是固執己見,不顧他人,甚至不管自己的孩子,她看中東家秦羅敷就逼迫孩子與愛人離婚,橫行霸道、仗勢欺人!第二個缺點是自大。正是她的這兩種壞品質導致了焦仲卿自掛東南枝,劉蘭芝魂去屍長留。
最後一個主人公是劉兄,他為了自家發財、自己的榮華富貴,不顧妹妹的感情,逼迫她改嫁,可以說,是他將劉蘭芝推向了清池,推向了生命的盡頭。
這就是我對四個主人公的理解,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他們四個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沖動。焦仲卿因為沖動,沒有冷靜思考再去找焦母理論;焦母因為沖動趕走了兒媳;劉蘭芝因為沖動說了句「黃泉下相見」便讓兩個人,兩個家庭出現了悲劇。劉兄因為沖動逼迫妹妹改嫁,將劉蘭芝推向了死神。
沖動是惡鬼,封建是妖魔,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