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明清兩朝古代傢具欣賞
中國古代傢具源流概說——明清傢具
明代傢具
宋元以後,中國社會仍然延續著千年以來的封建統治制度,由於元末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加上長期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明王朝吸取歷代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深知「居安慮危,處治恩亂」的治國策略(《洪武實錄》),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促進生產的措施,經過幾十年的恢復,使國家走上了全面發展的道路,至明中葉,舉國上下出現了空前繁華的景象。而明代傢具這一時期在沿著宋元傳統的基礎上繼續演變發展,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的發達,出現了一些地域藝術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為新的時代審美標准,中國古典傢具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點提出幾項:
明末清初 黃花梨攢靠背活屜四齣頭官帽椅
一、手工業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生活領域方方面面的進步,使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二、鄭和下西洋時,隨船滿載的中國瓷器、茶葉、鐵器、農具、絲綢、緙絲、金銀等各類商品,以貨物貿易的形式換回各國特產,如象牙、香料、寶石等,由於歸航時所載貨物較輕,怕帆船傾斜,需要用生物體來增加船的重量,於是大批優質的木材便利用這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中國,而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發現並製造成傢具,這些木材木質堅硬、細膩、紋理好,做出傢具結實耐用,且極具凝重感。這就是後來我們提到的硬木。三、經濟社會的改變促使文化意識形態的改變。
清早期 黃花梨透欞書格
清代傢具較多的注重陳設效果,整體造型厚重,體形龐大,色彩強烈,並常常採用各種工藝手法,強調形體的裝飾美。多種材料的鑲嵌,精細繁縟的雕刻,突出地表現了傳統傢具的工藝美,但嫻熟的傳統技藝,迎合了當時誇張的審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時,更加一發而不可收。過度的堆砌和人為的雕琢,使得許多傢具顯得特別繁瑣;財力不濟而造成的粗製濫造,更使傢具走向了物質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後,將創新精神局限於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傢具畫上個華而不實的句號。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紋馬蹄足三屏風扶手椅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性質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清代傢具進一步出現西化傾向,各種西方傢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異物品。到這一時期,清代傢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閱讀:[明清傢具部件術語] 椅子的鵝脖
Ⅱ 仿古門窗設計欣賞,重溫古典美
導語:每次看到電視劇裡面古代美女端莊地坐在梳妝台前,慵懶地打扮著自己,小編對此總是羨慕不已。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和小編一樣的心情呢?接下來,小編就通過對仿古門窗設計和欣賞帶著大家玩一次穿越,穿越到古代,好好的感受一下「小軒窗,正梳妝」的心情吧!
首先,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仿古門窗的知識。仿古門窗,從表面上來理解就是仿照古代的建築藝術來設計現代的工藝品,用現代成熟的加工設備以及雕刻技術盡可能的仿造出古代門窗的樣式,再用一些特殊的加工手法讓門窗看上去更加的純朴自然,最後做出來的成品會達到和古代門窗異曲同工的效果。現在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仿古藝術品出現,可能也是現代人為了追求古樸生活,懷念舊時光的一種方式。
欣賞一
「一琴幾上閑,數竹窗外碧,簾戶寂無人,春風自吹入」,一把琴弦,一扇門窗,想像著詩人當時悠然自得的心情,小編有一種說不出的嚮往。在現代到處汽笛喧囂的環境里恐怕很難體會到這樣的感受。正是這一扇門簾才襯托出窗外的景色優美。竹子、青山在窗子的外面,每一個景物都像一幅畫般被框住,被渲染。可想而知,也只有這樣的仿古門窗才能給人們帶來如此美的震撼。
欣賞二
江蘇的蘇州園林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蘇州園林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瑰寶,數不清的古代建築在此散發著耀眼光芒。其中,仿古門窗的運用隨處可見,映射出濃厚的江南園林風格和人文情懷。這種古典美一點也不遜色於歐美建築。
欣賞三
「小軒窗,正梳妝」,如果家裡能有一扇這樣的仿古門窗,那每天的梳洗打扮就不再成為一種麻煩的事,而是成為一種享受。愉快的清晨會帶來一天的好心情。將古典的藝術融入到現代氣息濃厚的生活中也是一種追求美好生活質量的方式。
仿古門窗簡介
仿古門窗,顧名思義就是用現代的加工設備和雕刻手法來設計生產,盡量仿造出古代門窗的樣式,然後在用一些傳統的手法或者特殊的加工讓門窗看上去更加的古樸自然,最後讓做出來的成品門窗看上去和古代一摸一樣,這種方式是現代人追求古樸生活懷念舊時代的生活感覺。
仿古門窗以豐富的品類,生動的神韻,精美的雕飾,精湛的技藝和廣泛的表現內容而文明海內外,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融會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仿古門窗在世界民間雕刻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仿古門窗保養方式
一、清除仿古門窗表面污跡時,採用軟的棉布擦拭,用硬布很容易劃傷表面。污跡太重時,可使用中性清洗劑、牙膏或傢具專用清洗劑,去污跡後再擦乾。
二、注意浸過中性試劑或有水分的布不要在木門表面長時間放置,否則會浸害表面,使表面飾面材料變色或剝離。
三、注意仿古門窗的稜角處不要過多的擦磨,否則會造成稜角油漆脫落。
四、合頁、鎖等經常活動的配件發生松動時,應立即擰緊,合頁位置發生響聲應及時注油,鎖開啟不靈活時可往鑰匙孔加入適量的鉛筆芯沫,不可隨便注油。
仿古建築門窗
一、仿古建築門窗的安裝工藝標准
1、翹曲(框、扇)偏差2mm,對角線長度差(框、扇)2mm,表面平整度(扇)偏差2mm。裁口、線條結合處高低差(框、扇)偏差0.5mm,相鄰欞子兩端間距偏差1mm。
2、仿古建築門窗只限於室內,用於衛生間時,下部應設置通風百葉窗。
3、門套表面應平整、潔凈、線條順直、接縫嚴密、色澤一致,無裂縫、翹曲及損壞。
4、門套製作與安裝所使用材料的材質、規格、花紋和顏色、木材的燃燒性能等級和含水率及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二、仿古建築門窗的施工要點
1、門窗裝入洞口應橫平豎直,外框與洞口應彈性連接牢固,不得將門外框直接埋入牆體。
2、木材應選用一、二等紅白松或材質相似的木材,夾板門的面板採用五層優質膠合板或中密度纖維板。油漆應採用聚酯漆,使用耐水、無毒型膠粘劑。
3、門應採用塑料膠帶粘貼保護,分類側放,防止受力變形。
4、防腐處理:若設計無要求時,門側邊、底部頂部與牆體連接部位可塗刷如橡膠型防腐塗料或塗刷聚丙乙烯樹脂保護裝飾膜。
5、大於1.5平方米的玻璃門應採用厚度5mm的安全玻璃,寬度大於1m的仿古建築門窗,合頁應按"上二下一"的要求安裝,中間合頁的位置應處於門框高度的2/3處。合頁安裝前,門框與門扇應雙面開槽,注意合頁的安裝方向。
除了仿古門窗設計外,不只是仿古門窗,還有許多其他仿古傢具都能成為裝飾家居的一員。經過以上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仿古傢具設計藝術,是不是有一種馬上想體驗一把置身於古典美中的沖動呢?心動就趕緊行動吧!
Ⅲ 古典歐式風格如何裝修古典歐式設計效果圖賞析
古典歐式風格是追求華麗、高雅的古典,設計風格直接對歐洲建築、家專具、繪畫、文學甚屬至音樂藝術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具體可以分為六種風格來簡述:羅馬風格、哥特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
其中代表風格是: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古典歐式傢具最為完整的繼承和表達了古典歐式風格的精髓,最為讓後世所熟知,塞特維那皇室傢具為代表的古典歐式傢具完整保存了古典歐式風格,在傳承、發揚古典歐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Ⅳ 明清傢具鑒賞 明清傢具圖片
明清傢具就是明清時代的傢具吧,現代這個發達的社會,想要擁有明清時代的傢具是很容易的。那麼,讓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對清明傢具鑒賞另附有清明傢具圖片。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席地而坐到以居榻為中心,以後又進人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中國古代的傢具,在不斷的演進中呈現出了各種不同的歷史面貌。尤其是經過唐宋時代的變化,到明清兩代,很快地發展到了它的歷史高峰。明清傢具漸漸地成為蜚聲中外的藝術瑰寶,折射出了舉世無雙的藝術光輝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明式傢具
明代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黃金時期.明式傢具多採用硬木,以黃花梨,紫檀木最為常見.結構採用小結構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與多樣性,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富貴典雅,是藝術與實用的結合,明式傢具極少漆,也沒有過多的裝飾,突出木色紋理,體現材質美,形成清新雅緻,明快簡約的風格。明式傢具質朴簡潔、豪放規整,清代傢具工藝精湛、雍容典雅。明式傢具以黃花梨木為主,極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黃花梨木傢具,又以桌椅、櫥櫃較多,沒有鑲嵌和雕鏤,只有極少雕刻。明末清初由於黃花梨木匱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製作。紫檀木傢具大件甚少,木材寬一般不過八寸,木材材質好,雕刻的較少,不做鑲嵌。據行家介紹,紫檀木木種就有十幾種,根據不同的材質,其價格差別較大,最昂貴的為金星紫檀。
清代傢具
清代傢具與明代傢具不同,大體來說明式簡約,清代繁瑣;明式的造型取勝,清式裝飾見長。清中期以後逐漸使用雞翅木、酸枝木、鐵力木、花梨木等,而新傢具大多是用酸枝木和紅木作材料。酸枝木傢具,大件較多,雕刻花樣多,嵌玉和牙、石、木、螺、景泰藍等。花梨木傢具也多雕刻、多鑲嵌,並且近代產品多。明及清前期的傢具式樣紛呈,常有變化。明朝在造型上設計出了圈椅、四齣頭官帽椅、圓角櫃、大畫案等。清朝在延續了明傢具風格的基礎上,又設計出了特有的傢具,如紅木福壽如意太師椅、炫琴案、紫檀圓凳、釘綉墩等傢具。
明代傢具的特點
明代傢具的風格特點,細細分析有以下四點: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明代傢具的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明代傢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但是,決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明式傢具紋飾題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量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盤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與清式傢具相比,明式傢具紋飾題材的寓意大都比較雅逸,更增強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
明代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明代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
清代傢具的特點
清代傢具,從發展歷史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清初至康熙初,這階段不論是工藝水平、還是工匠的技藝,都還是明代的繼續。
所以,這時期的傢具造型、裝飾等,還是明代傢具的延續。造型上不似中期那麼渾厚、凝重,裝飾上不似中期那麼繁縟富麗,用材也不似中期那麼寬綽。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傢具還是用紫檀木製造。中期以後,紫檀漸少,多以紅木代替了。清初期,由於為時不長,特點不明顯,沒有留下更多的傳世之作,這時期還是處於對前代的繼承期,傢具風格可以稱為明式。
第二階段是康熙至嘉慶。
這段時間是清代社會政治的穩定期,社會經濟的發達期,是歷史上公認的「清盛世」時期。這個階段的傢具也隨著社會發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進步而興旺發達。到了清朝黃金時代的乾隆時期,傢具生產達到了高峰。這些傢具材質優良,作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國勢與民風。這些盛世傢具風格,與前代截然不同,代表著清代的主流,被後世稱為「清式風格」。
清式傢具的風格,概括來說有如下兩點:
1.造型上渾厚、莊重
從雍正年開始,傢具新品種、新結構、新裝飾不斷涌現,如折疊式書桌、炕格、炕書架等。在裝飾上也有新的創意,如黑光漆面嵌螺鈿、婆羅漆面、掐絲琺琅等。另外用福字、壽字、流雲等描畫在束腰上,也是雍正時的一種新手法。這時期的傢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為渾厚和莊重。突出為用料寬綽,尺寸加大,體態豐碩。清代大師椅的造型,最能體現清式風格特點。它座面加大,後背飽滿,腿子粗壯。整體造型像寶座一樣的雄偉、莊重。
2.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清中期傢具特點突出,成為「清式傢具」的代表作。清式傢具以雕繪滿眼絢爛華麗見長,其紋飾圖案也相應地體現著這種美學風格。清代傢具紋飾圖案的題材在明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拓寬,植物、動物、風景、人物無所不有,十分豐富。清式傢具的裝飾,求多、求滿、求富貴、求華麗。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甚而在一件傢具上,也用多種手段和多種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並用。此時傢具,常見通體裝飾,沒有空白,達到空前的富麗和輝煌。吉祥圖案在這一時期亦非常流行,但這一時期所流行的圖案大都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與明式傢具的陽春白雪相比,顯得有些世俗化。晚清的傢具裝飾花紋多以各類物品的名稱拼湊成吉祥語,如「鹿鶴同春」、「年年有餘」「早生貴子」等,宮廷貴族的傢具則多用「祥雲捧日」、「雙龍戲珠」、「洪福齊天」等等。明末清初之際,西方文化藝術逐漸傳入中國,雍正以後,仿西洋紋樣的風氣大盛,特別是清代廣式傢具,出現了中西結合式傢具,即以中國傳統做法製成器,而雕刻西式紋樣,通常是一種形似牡丹的花紋,這種花紋出現的年代要相對晚些。
清代工匠崇尚在一件傢具上同時採用幾種工藝手法,如雕刻加鑲嵌,彩繪加貼金、包銅或琺琅等,材料的運用也趨多樣,常見的有傢具上加玉、牙、藤、瓷等等。處理手法比起明代更趨多樣化、復雜化。如這一時期出現的紫檀嵌瓷扶手椅、玻璃香幾、嵌玉璧插屏、掐絲琺琅寶座等都是清代特有的傢具裝飾技法。
第三階段是道光以後至清末。
至同治、光緒時,社會經濟每況愈下。同時,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文化、以及教會的輸入,使得中國原本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發生了變化,外來文化也隨之滲入中國領土。這時期的傢具風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響,有所變化。造型上接受了法國建築和法國傢具上的洛可可影響。追求女性的曲線美,過多裝飾。木材不求高貴,作工也比較粗糙。
明清傢具鑒賞:材質
中國明清傢具的製作材料,多採用極為名貴的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等製作,明代傢具主要以黃花梨為代表,清代傢具主要以紫檀為代表。這些木材在比重、色澤、紋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物理性質。
明清傢具鑒賞:工藝
中國明清傢具的工藝包括木材乾燥工藝、打樣工藝、打坯工藝、雕刻工藝、打磨工藝、上蠟和髹漆工藝。雕刻是明清傢具的重要裝飾手段,明清傢具的雕刻,特別講究細部的精緻性。明清傢具的製作中,有「三分做工,七分打磨」的說法。有的紫檀傢具甚至是用竹片一點一點刮磨出來的。明清傢具的髹漆工藝是「揩漆」,首先對傢具進行打磨,以體現木材的天然紋理,然後用天然漆髹。所以,傳世的優秀明清傢具,一般都是「材美工巧」的完美結合,具有深邃的人文內涵,經得起細觀慢品。
明清傢具鑒賞:造型
明代傢具的造型樸素、大方、流暢、舒適。清代傢具沉穆、莊重、華麗、富貴。但總的來講它們都有合理的比例、優美的線條、人性化的設計。比如整體的長、寬、高,整體與局部的權衡比例,線條的應用,曲線的流轉等方面的處理都能從視覺上給人以美的感受。並且中國明清傢具由於文人和皇室的參與,在造型上柔和了「佛、道、儒」的思想。空與空、空與實、方與圓的對比、穿插,點線面的搭配等等都無不透露出豐富的思想內涵。
明清傢具鑒賞:韻味
明代傢具承載著濃厚的文人情趣與風格,清代傢具傳承了皇家風范的宮廷文化。明清深遠的歷史文化賦予了明清傢具的獨特韻味。如,清代傢具的吉祥圖案中,就強烈地體現著「九五之尊」的皇家風范。「龍」的圖案更是宮廷紅木文化的典範。明清傢具傳承了中國古典傢具的文化韻味,共同組成了「紅色收藏」的國粹精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清明傢具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關於明清傢具的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
Ⅳ 紅木傢具圖片_紅木古典傢具書籍_紅木傢具知識
你好!!! 行業書籍網-( http://www.178sj.net)紅木傢具雜志_雜志購買_書籍購買_紅木古典 傢具雜志 | 打造全新概念的網站商城。
書城是-中國紅木古典傢具采購網( http://www.cnhmgdjj.com)旗下銷售《中國紅 木古典傢具采購大全》的官方網站.中國紅木古典傢具采購大全包括2007下期采購 大全,2008上期采購大全,2008下期采購大全,2009上期采購大全,2009下期采 購大全,2010上期采購大全以及紅木傢具精品賞析七大類。具體參看官方網站
Ⅵ 解析不同時期中國傢具的特點有哪些
由古及今,中國傢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古典傢具在不同的時期所注重的功能、形態、材料和裝飾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禮教文化的發展不斷演變,每個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在鑒賞中國古典傢具時要格外注意。
中國古典傢具在不同時期的特點
史前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為初始傢具階段。中國現已知最早的傢具產生於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構築房屋和修造水井中的木工技術、榫卯結構為傢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當時起居方式為席地而坐,傢具製作非常簡陋,日用器物兼有傢具的功能。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傢具最大的特點就是兼有禮器的功能。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這一時期傢具總的特點是呈低矮型,出現了完整的供席地起居的低矮型傢具,傢具較低矮,無固定位置,可根據不同場合而作不同的陳設。傢具的功能性不斷加強,同時兼有禮器的功能。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各民族、各教派之間文化藝術的交流,使各民族的傢具在形制上、功能上得以相互滲透地吸收。人們雖然仍習慣席地而坐,但胡床已在中原民間較普遍,出現了多種形式的高坐具,從而給傳統起居方式帶來沖擊,進而給傳統傢具的製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出現高型傢具的蔭芽。
隋唐五代時期
這一時期是席地坐向垂足坐、低型傢具向高型傢具發展轉化的高潮時期。傳統席地起居習俗逐漸被廢棄,垂足坐日益流行,傢具形態出現了由低矮向高型發展的趨勢。到五代時期,已基本進入了高坐垂足起居的新時代。
宋遼金元時期
宋代是傢具藝術的繁榮時期,北宋以後中國高型傢具逐漸走向成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高型傢具的種類又有所增加,品種基本齊全,同時在製作手法上也有不少的變化,各種裝飾手法開始使用。
明代
這一時期是中國古典傢具的鼎盛時期。由於手工業的進步、海外貿易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等社會因素,促使明至清初傢具達到中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高峰,明代傢具不僅種類齊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實大方,製作嚴謹准確,結構合理規范,逐漸形成穩定鮮明的「明式」傢具風格,也是中國古典傢具進入實用性、科學性階段的重要標志。這時期傢具不論從製作工藝,還是藝術造詣,都達到登峰造極,成為世界傢具藝術發展史上最具藝術感染力的精品。
清代
這一時期是中國古典傢具繁榮的最後一個時期,清代傢具在康熙前期基本保留著明代風格特點。自清雍正至乾隆晚期,由於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清代傢具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形成了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的清式風格。清代傢具作坊以揚州、冀州、惠州為主,形成全國三大製作中心,出現了「蘇作」,「京作」、「廣作」等不同藝術風格。渚未由於國力衰敗,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戰亂頻繁,各項民族手工藝均遭到嚴重破壞,傢具藝術每況愈下,而進入衰落時期。
民國時期
民國傢具作為外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果,出現了許多傢具式樣的新品種。在民國中晚期,一些大的傢具場坊引進了一些機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突破了古代傳統傢具製作的理念,為中國以後傢具生產的飛躍發展做了鋪墊。
Ⅶ 義大利經典傢具哪些品牌好
流連於一座座裝飾入時、纖塵不染的進口傢具品牌,常讓人心中升騰起對家的終極夢想。你也許耳熟能詳那些國際大牌拗口的芳名,卻未必知道是進口也有進口奢華的品牌,如今現在國內將它們光鮮亮麗地帶到你身旁。這是一期位於幕後的故事,進口奢華傢具品牌帶著一腔熱情空間裝飾,靠著一份優雅的美感,憑著一種直覺摸索到未來的路。
有容中國精心引進並打造的義大利時尚高端進口家居館,這里的每一件傢具流行趨勢,設計元素,細節品質,完全滿足你對尊貴生活的所有想像。
Ⅷ 誰有浙江大學藝術鑒賞與收藏投資高級研修班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藝術鑒賞與收藏投資高級研修班打造藝術品收藏的頂級鑒賞人才及出色的藝術品投資管理人才,促使研修班成為一個培育高端藝術品收藏投資者的搖籃。
【背景介紹】
盛世興藏。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文化產業正成為資本經濟時代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權威部們統計,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已達7000萬人,年交易額近200億元,參與人員和成交額還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藝術品投資正成為繼房地產投資、證券投資熱後的又一熱門投資方式。藝術品投資市場持續升溫,使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開始關注藝術品的投資和收藏,而對於投資者和收藏家而言,如何提高辨別真偽能力選取藝術品,如何讓持有的藝術品升值,已成為行業內倍受關注的話題。當前,隨著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繁榮發展,中國已全面進入了藝術品投資和收藏時代,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有影響的藝術收藏家和藝術投資者來共同管理規范藝術品市場。
藝術的發展為浙商藝術品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浙商的藝術品投資已經佔全國的60%以上。投資,已成了浙商繼行業轉型之外的第二大出路,而藝術品投資,則是浙商投資出路中的首選。
【研修特色】
經過課程的學習,學員將獲得以下收益:
·進入專業的收藏家圈子,廣結收藏界人脈。與文博界、書畫界泰斗面對面傾情探討藝術品鑒定的技巧與奧秘。
·獲得豪華的專家智庫和鑒賞顧問資源,為自有疑難藏品獲得權威鑒定的機會。
·掌握全面的藝術品鑒賞和投資知識點,做到科學收藏、合理投資,進行實務操作、降低運作風險。
·課程全面(廣涉考古、文物、書法、國畫、油畫、瓷器、紫砂、陶 藝、玉器、古玩等專業知識、歷史背景及投資方向等)。
·不定期邀請藝術名家舉行筆會、畫展。為學員創造低價、保真收藏名家藝術作品的機會。
·搭建高層次的互動平台,推進同學合作,分享收藏心得,建立起廣泛的人脈資源,使本研修班成為中國藝術品收藏界的一場盛會!
【衍生活動】
俱樂部:
課程運行一定期數之後,學院將在適當時候成立「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藝術品鑒賞、收藏與投資俱樂部」,所有參加課程的學員都可以申請加入。聯誼會將根據會員的興趣舉辦各類藏品交流活動,包括講座、沙龍、論壇、內部拍賣等互動活動。
鑒寶會: 學院將以課程為依託,定期或者不定期為學員舉辦內部鑒寶活動。
【招生對象】
具有投資能力的大企業家,收藏家;全國各大文物市場的古玩藝術品的經營者;全國古玩藝術品的愛好者;國家機關高層管理人員;全國(包括港台)的文物學者、海外華商、各大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經理人;收藏世家的子弟、學生。
【課程設置】
中國古代書畫賞析與收藏 中國近現代書畫賞析與收藏 中國當代書畫賞析與收藏 中國書法藝術賞析與收藏
玉器賞析與收藏 古玉鑒賞與收藏 高端翡翠珠寶鑒賞與收藏 中國國石奇石鑒賞與收藏
國內外玉石產地實戰考察
中國古代陶瓷賞析與收藏 當代陶瓷藝術賞析與收藏 高古陶瓷賞析與收藏 知名陶瓷博物館及窯口實戰考察
中國古玩雜項賞析與收藏 青銅器賞析與收藏 古典傢具鑒賞與收藏
當代油畫藝術賞析與收藏 當代紫砂藝術作品賞析與收藏 藝術品拍賣實務解析 藝術品經營與資本運作風險規避 中外美術史概述 中外藝術品收藏投資策略與走向
【專家師資顧問團隊】
蔡國聲 文物鑒賞家,書畫家,篆刻家。文博系副研究員。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特邀專家
單國強 故宮博物院中國古代書畫陳列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編有《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畫選》《吳門四家》等畫集。
周南泉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業內最著名的玉器鑒定專家之一,擁有中國收藏家協會鑒定委員會常委、中國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東方收藏家協會珠寶玉器鑒定組組長、中央電視台《藝術品投資》欄目玉器類首席專家等眾多頭銜,被人稱為「玉界斗」。
馬未都 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傢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央視《百家講壇》主講。
杜廼松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獎。青銅器與金文鑒定大家。主要從事古代青銅器、古文字和商周秦漢考古的學術理論研究與文物鑒定等工作。
賈文忠 生於北京金石世家,老北京古銅張派第四代傳人。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文物修復研究》期刊主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期刊編委。2002年入選《中國文物報》中國文博界百位「學術成就顯著,具有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
郭 牧 悉尼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現為商務部特聘專家,中國書畫家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國際藝術交流協會副理事長,天台山造佛中心藝術總監。香港亞洲古董藝術展鑒定專家,對翡翠深有研究,被稱為翡翠博士。
李壽昆 著名收藏家、中國書畫家、金石篆刻家,卓有成就的瓷器藝術家。曾獲美國南加州 2006 年度傑出藝術貢獻獎,洛杉磯市榮譽市民及美國新墨西哥州波塔麗斯市市長贈送的城市金鑰匙。曾擔任影視編導,大型文藝、電影、音樂、戲劇、美術活動的策劃人及編導。現任德國中國傳統文化及養生協會榮譽主席、湖北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道教武漢長春觀文化顧問、香港張大千學術研究會會長等職。
桂海傑 齊白石再傳弟子,著名大寫意派畫家。中國書畫創作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創作研究院院長、中國易經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院校國學班特聘教授。
陳振廉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藝術學系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吳 鳴 中國宜興紫砂博物館設計中心主任,陶瓷專委會副主任、陶瓷工藝高級職稱評委。現代紫砂工藝學科帶頭人,被譽為「紫砂現代陶藝先河」、「新流派」。
楊伯達 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 十餘年來專攻藝術文物及美術史。研究領域較寬,側重玉器、金銀器、玻璃器、琺琅器、清代院畫等專項研究。
古 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玉器鑒賞家。
邱小君 國內知名的古董鑒定家。
張如明 首都博物館館員,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擅長中國書畫特別是近現代書畫鑒定。主要著作:《現代書畫家名鑒》、《首都博物館館藏歷代書精選》等。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書畫鑒定專家。
張德祥 中國古典傢具研究會副理事長,古典傢具專家,中國世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 。
陸鏡清 中國藝術品市場領軍人物。浙江杭州人,現任浙江省藝術品經營行業協會會長,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後被杭州市政府評為首屆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十大風雲人物(2008)和「杭州生活品質主題點評」年度人物,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首位被中國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人事部共同組織,中宣部具體實施評選為2008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經營管理人才等。
王 平 中國美院博士,浙江省美協主席團委員,杭州美協副主席,《美術報》副總編,文化部青聯美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大事記》特約副主編。曾策劃各類藝術展覽數十個,多家藝術品機構書畫投資顧問。
祝君波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藝術品投資與拍賣專家。歷任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朵雲軒總經理兼朵雲軒藝術品拍賣公司總經理、東方出版中心總經理。
鍾銀蘭 中國古書畫鑒定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
伍 勁 曾任中央電視台《美術星空》欄目編導,現為民生銀行藝術投資方面的負責人。
楊曙華 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著名陶瓷藝術家。景德鎮陶瓷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景德鎮陶瓷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陳建鋒 著名旅法油畫家,油畫奇才,被譽為活著的莫奈。
【學制學費】
學制安排:18個月,每季度上三次課,每次兩天,課內課外立體化教學。目前每班限招30人次。
開學時間:定期開班
研修費用:浙江大學藝術鑒賞與收藏投資高級研修班學費:人民幣49800 元/人(含學習、講義資料、注冊、證書、合影、通訊錄等費用)。浙大其他班學員39800元/人。交通、食宿費用自理。赴外考察費用另計。
資格審查:報名參加此研修項目的學員必須對藝術品收藏有強烈的愛好,擁有一定數量的藏品,我們會對每一個學員進行嚴格審查,沒有達到要求的學員不予入學。
證書授予:學完全部課程並考核合格後,頒發統一編號的「浙江大學藝術鑒賞與收藏投資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供人事組織部門用人參考。
【聯系方式】
郵寄地址:浙江大學西溪校區西三教學樓一樓 ( 310028 )
浙江大學藝術鑒賞與收藏投資高級研修班盡在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培訓中心
Ⅸ 誰給發一套王世襄的《明式傢具研究》和《明式傢具鑒賞》的PDF吧,謝謝
】
《明式傢具研究》匯集了作者四十餘年的研究積累和研究精華,創建回了明式傢具研答究體系,系統客觀地展示了明式傢具的成就,並從人文、歷史、藝術、工藝、結構、鑒賞等角度完成了對明式傢具的基礎研究。《明式傢具研究》享譽海內外,被譽為明式傢具的「聖經」,中國古典傢具學術研究領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