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浦北道亨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浦北道亨投資有限公司是2018-09-21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浦北縣小江鎮金浦大道16棟13號房第4層。
浦北道亨投資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50722MA5NE23F09,企業法人萬興,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浦北道亨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房地產開發投資與經營;酒店管理、旅遊景區管理;會議及展覽服務;農產品初加工服務;傢具製造、銷售;娛樂船和運動船製造。(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浦北道亨投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關於朱元璋的資料
朱元璋資料
朱元璋 字 國瑞
年號 洪武
廟號 太祖
謚號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在世 1328年—1398年
在位 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1368年 - 1398年在位)。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父親朱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後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因其出生時,其父母年齡相加有八十八歲,故原名朱重八,後改名為朱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入皇覺寺為遊方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其養女馬氏為皇後。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將這里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同年將小明王沉入長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九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滅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雲南,中國大體上統一。
統一中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由於皇太子朱標軟弱,朱元璋開始大規模誅戮功臣,先後炮製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等大規模的案件,株連人數眾多。
制定《大明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病死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
家族列表
父親 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母親 淳皇後陳氏
兄弟姊妹
朱興隆,南昌王
皇後 孝慈高皇後馬氏,郭子興義女
妃:
成穆貴妃孫氏,元帥馬世熊義女。
淑妃李氏,李傑女。
寧妃郭氏,郭山甫女。
子女
子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後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孝慈高皇後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公主
臨安公主 ,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後,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
崇寧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後,下嫁歐陽倫。
汝寧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下嫁王寧。
大名公主,下嫁李堅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洪武十八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主薨。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謝達。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下嫁趙輝。
福成公主,南昌王女,母王氏。嫁王克恭。克恭嘗為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慶陽公主,蒙城王女,嫁王琛。
百僚己睡朕未睡,
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一丈猶擁被。
據說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以後寫的一首詩,表明他的辛勤。朱元璋的確是個勤於政事的皇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閱公文,晚上還要工作到深夜。他經常換上百姓的衣服,出外私訪。有一天,他跑到羅復仁家,想看看這個陳友諒(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的一個將領,後成為地方割據勢力。1363年,為朱元璋大敗於鄱陽湖,至九江口中箭死)的舊臣,表現怎樣。羅家在南京城外一個小巷子里,房子破破爛爛,屋裡也沒有什麼傢具。羅復仁正扒在梯子上刷牆壁,一見皇帝來了,慌忙叫妻子端個小凳子來請皇帝坐。朱元璋見他為官清廉,窮到如此地步,很不過意,忙說:「好秀才怎能住這樣破爛的房子!」就賞給他城裡的一所大房子。相反,對那些貪官污吏,朱元璋一經查實,執法極嚴,從不寬容。
朱元璋為什麼能這樣獎廉吏而懲貪宮呢?原來,朱元璋(1328~1398年)本是安徽濠州(今安徽鳳陽)農村的一個窮和尚。通過參加農民大起義,他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統治,奪取到全國政權,建立了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寶座。從此,朱元璋就總想著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防止再發生農民起義。他總結元朝滅亡的教訓,覺得吏治的腐敗,是造成元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元朝後期,政府公開賣官器爵。很多官吏用錢買到官做,就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貪污盜竊,敲榨勒索,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連那些奉皇帝之命到各地「問民疾苦」的宣撫官,也是見錢眼開,大收賄賂,貪贓枉法,胡作非為。老百姓編出民謠,詛咒他們說:「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都啼天哭地。」百姓活不下去,只好鋌而走險,起來造反了。從這里,朱元璋認識到,吏治的好壞,是關繫到能否鞏固統治的大問題。因此,他下決心整頓吏治,嚴懲貪官。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召見大臣,宣布說:「從現在起要嚴立法禁,凡是官吏貪污害民的,決不寬恕。你們都要好好領會我這句話,如果廉潔奉公,就好似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從容自在,如果貪贓犯法,將好似闖進荊棘叢中,寸步難行,即使勉強掙扎出來,也是體無完膚的。」接著,他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嚴禁官吏的貪污盜竊,並召見各府州縣的官吏,告誡他們說:「現在天下剛安定下來,老百姓的財力都很困難,好比剛飛的小鳥拔不得羽毛,新栽的小樹動不得根,應該讓他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你們千萬不要去擾害他們。」
但是,當時的官吏,並沒有把朱元璋的活放在心上。他們認為新登基的天子都要來這一套,那不過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他們學元朝官吏的樣,見錢就抓,見財就撈,貪贓枉法,無所不為,「掌錢谷者盜錢谷,掌刑名(即刑罰,泛指法律)者出入刑名(即不按法律辦事)」。浙西地區農民交納秋糧,原先規定交到京城南京的倉庫,農民就要額外花銷一筆很大的運費。後來朝廷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農民把糧食折成鈔幣,將鈔幣直接交給附近的官府,稱為「折糧」。但許多地方官卻向農民徵收各種車船運費和包裝糧食的蒲包、竹簍費。這些加征的運費和包裝費,竟高達糧食折價的百分之五十。有個負責徵收稅糧的糧長邾阿仍,在徵收糧米一萬石之外,用巧立名目的辦法,多征糧食二萬二千石,錢一萬一千一百貫。農民繳納不起,他強迫農民揭瓦拆屋,變賣衣裳、鍋灶、牲口和農具作抵押,弄得許多人傾家盪產。一個地方的小吏竟貪污這么多錢糧,中央的大官貪污的數額就更大了。丞相胡惟庸廣收賄賂,他家中的金帛、名馬和各種奇珍異寶,據說多得沒法數。朱元璋連聲哀嘆說:「各衙門的官吏上任前,我都開導過他們,叫他們不要胡作非為。但去了以後,有幾個聽我的話?」「象這種愚下之徒,我這般大年紀,說得口乾了,氣都接不上來了,也說他不醒!」
為朱家王朝的長治久安著想,朱元璋便用極其嚴厲的手段來打擊貪污。只要發現官吏有貪污違法的行為,他即動用殘酷的刑罰,嚴加處治。凡是貪贓枉法的,統統發配到北方偏僻荒涼的地方充軍。貪污贓款銀六十兩以上的,都押到土地廟梟首示眾,剝皮實草。連官吏出差乘坐官家的牲口、車船,攜帶私人物品超過規定重量的,也嚴懲不貸。明政府規定乘坐官家的牲口,除隨身衣物外,攜帶私人物品超過十斤的,每五斤笞(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敲打臀部、腿或背)十下,每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拷打臀部、腿或背)六十下。乘坐官家車船,附載私物超過三十斤的,每十斤笞十下,每二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七十下。
除了平時的零星打擊,朱元璋還集中清查了幾個大的貪污案件,對貪官污吏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清洗。1385年,御史余敏、丁舉廷告發北平(今北京)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的省級機構),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的省級機構)的官吏李彧、趙全德等人,夥同戶部侍郎(主管土地、戶籍、財政的副長官)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貪污舞弊,吞盜官糧。朱元璋命令司法部門嚴加追查,牽連到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主管刑法的最高長官)王惠迪、兵部侍郎(主管軍事的副長官)王志、工部侍郎麥志德等朝廷的高級官員和各布政使司的官員,以及地方上的許多豪強地主。明政府發現他們除了盜竊國庫的金銀寶鈔,盜賣官倉的糧食外,還貪污大量沒有入庫的稅糧和魚鹽等各項稅款。貪污盜竊的總額折成糧食,共達二千四百多萬石。朱元璋下令將趙瑁、王惠迪等人棄市(在鬧市處死,將屍體暴露街頭);郭桓等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員也統統處死;各布政使司有牽連的官吏幾萬人都逮捕入獄,嚴加治罪;追贓牽連到各地的許多大地主,被抄家處死者不計其數。
在打擊貪污的過程中,朱元璋不僅雷厲風行,毫不手軟,而且不避權貴和親屬,不論職位多高,同他本人的關系多麼密切,也決不曲宥。丞相胡惟庸除了貪污,還犯有其他罪狀,被處死。開國元勛華雲龍,在北平私自占據元朝丞相的住宅,被撤職罷官。駙馬都尉(皇帝的女婿)歐陽倫,憑著自己是朱元璋結發妻子馬皇後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不顧朝廷禁令私自販賣茶葉,幾次在陝西販運私茶;他的家奴周保還叫當地官吏,征調民間的幾十輛車子為他家運輸私茶,稍不如意,就任意打罵地方官吏。由於歐陽倫有權有勢,誰也不敢過問。有個河橋巡檢司的小吏不堪凌辱,把這事告發了。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不可遏,下令賜死歐陽倫,誅殺他的家奴周保,還寫了一個通敕令,派人帶去給那個告發的小吏,表揚他不避權貴的精神。
在嚴懲貪官的同時,朱元璋又大力表彰廉吏,以扶正壓邪。濟寧(治所在今山東濟寧)知府方克勤,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疾苦。當時朝廷號召農民開荒,規定荒地墾種三年才開始征稅。但他上任之前,當地官吏不按規定辦事,不到期限就向開墾的農民征稅。百姓說朝廷不守信用,都扔下土地不種了。方克勤上任後,就宣布要嚴格執行朝廷的規定,並把土地按土質的肥瘠分成九等,依照等級收稅,民心馬上安定下來,開荒種地搞得熱火朝天。後來,有一年夏天遇到乾旱,農民正忙著抗旱搶種莊稼,當地的官軍卻下令征調民工修城。方克勤趕忙出來阻擋,說:「老百姓正忙著耕種,怎麼能去干擾他們?」他請求中書省取消這項徭役,得到了中書省批准。徭役廢除後,隨即下起了一場大雨,老百姓非常高興,編了一首民謠說:「孰(誰)罷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方克勤還注意興辦教育,在鄉村辦起社學,延請儒師教民間子弟讀書。他在濟寧任職三年,「戶口增數倍,一郡饒足」。但自己卻過著十分簡朴清貧的生活。一件布袍穿了十年沒有換新的,每天只吃一頓有肉的菜。三年後方克勤到京城朝見,朱元璋特地賜宴表彰他,並把他送回濟寧繼續做知府。
經過二、三十年的斗爭,明朝官場的風氣逐漸有了好轉,吏治日趨清明,社會慢慢安定下來,經濟也隨著發展起來了。
③ 明太祖嚴禁貪官污吏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百僚己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猶擁被。
據說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以後寫的一首詩,表明他的辛勤。朱元璋的確是個勤於政事的皇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閱公文,晚上還要工作到深夜。他經常換上百姓的衣服,出外私訪。有一天,他跑到羅復仁家,想看看這個陳友諒(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的一個將領,後成為地方割據勢力。1363年,為朱元璋大敗於鄱陽湖,至九江口中箭死。)的舊臣,表現怎樣。羅家在南京城外一個小巷子里,房子破破爛爛,屋裡也沒有什麼傢具。羅復仁正扒在梯子上刷牆壁,一見皇帝來了,慌忙叫妻子端個小凳子來請皇帝坐。朱元璋見他為官清廉,窮到如此地步,很不過意,忙說:「好秀才怎能住這樣破爛的房子!」就賞給他城裡的一所大房子。相反,對那些貪官污吏,朱元璋一經查實,執法極嚴,從不寬容。
朱元璋為什麼能這樣獎廉吏而懲貪宮呢?原來,朱元璋(1328~1398年)本是安徽濠州(今安徽鳳陽)農村的一個窮和尚。通過參加農民大起義,他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統治,奪取到全國政權,建立了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寶座。從此,朱元璋就總想著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防止再發生農民起義。他總結元朝滅亡的教訓,覺得吏
治的腐敗,是造成元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元朝後期,政府公開賣官器爵。很多官吏用錢買到官做,就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貪污盜竊,敲榨勒索,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連那些奉皇帝之命到各地「問民疾苦」的宣撫官,也是見錢眼開,大收賄賂,貪贓枉法,胡作非為。老百姓編出民謠,詛咒他們說:「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都啼天哭地。」百姓活不下去,只好鋌而走險,起來造反了。從這里,朱元璋認識到,吏治的好壞,是關繫到能否鞏固統治的大問題。因此,他下決心整頓吏治,嚴懲貪官。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召見大臣,宣布說:「從現在起要嚴立法禁,凡是官吏貪污害民的,決不寬恕。你們都要好好領會我這句話,如果廉潔奉公,就好似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從容自在,如果貪贓犯法,將好似闖進荊棘叢中,寸步難行,即使勉強掙扎出來,也是體無完膚的。」接著,他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嚴禁官吏的貪污盜竊,並召見各府州縣的官吏,告誡他們說:「現在天下剛安定下來,老百姓的財力都很困難,好比剛飛的小鳥拔不得羽毛,新栽的小樹動不得根,應該讓他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你們千萬不要去擾害他們。」
但是,當時的官吏,並沒有把朱元璋的活放在心上。他們認為新登基的天子都要來這一套,那不過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他們學元朝官吏的樣,見錢就抓,見財就撈,貪贓枉法,無所不為,「掌錢谷者盜錢谷,掌刑名(即刑罰,泛指法律)者出入刑名(即不按法律辦事)」。浙西地區農民交納秋糧,原先規定交到京城南京的倉庫,農民就要額外花銷一筆很大的運費。後來朝廷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農民把糧食折成鈔幣,將鈔幣直接交給附近的官府,稱為「折糧」。但許多地方官卻向農民徵收各種車船運費和包裝糧食的蒲包、竹簍費。這些加征的運費和包裝費,竟高達糧食折價的百分之五十。有個負責徵收稅糧的糧長邾阿仍,在徵收糧米一萬石之外,用巧立名目的辦法,多征糧食二萬二千石,錢一萬一千一百貫。農民繳納不起,他強迫農民揭瓦拆屋,變賣衣裳、鍋灶、牲口和農具作抵押,弄得許多人傾家盪產。一個地方的小吏竟貪污這么多錢糧,中央的大官貪污的數額就更大了。丞相胡惟庸廣收賄賂,他家中的金帛、名馬和各種奇珍異寶,據說多得沒法數。朱元璋連聲哀嘆說:「各衙門的官吏上任前,我都開導過他們,叫他們不要胡作非為。但去了以後,有幾個聽我的話?」「象這種愚下之徒,我這般大年紀,說得口乾了,氣都接不上來了,也說他不醒!」
為朱家王朝的長治久安著想,朱元璋便用極其嚴厲的手段來打擊貪污。只要發現官吏有貪污違法的行為,他即動用殘酷的刑罰,嚴加處治。凡是貪贓枉法的,統統發配到北方偏僻荒涼的地方充軍。貪污贓款銀六十兩以上的,都押到土地廟梟首示眾,剝皮實草。連官吏出差乘坐官家的牲口、車船,攜帶私人物品超過規定重量的,也嚴懲不貸。明政府規定乘坐官家的牲口,除隨身衣物外,攜帶私人物品超過十斤的,每五斤笞(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敲打臀部、腿或背)十下,每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拷打臀部、腿或背)六十下。乘坐官家車船,附載私物超過三十斤的,每十斤笞十下,每二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七十下。
除了平時的零星打擊,朱元璋還集中清查了幾個大的貪污案件,對貪官污吏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清洗。1385年,御史余敏、丁舉廷告發北平(今北京)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的省級機構),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的省級機構)的官吏李彧、趙全德等人,夥同戶部侍郎(主管土地、戶籍、財政的副長官)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貪污舞弊,吞盜官糧。朱元璋命令司法部門嚴加追查,牽連到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主管刑法的最高長官)王惠迪、兵部侍郎(主管軍事的副長官)王志、工部侍郎麥志德等朝廷的高級官員和各布政使司的官員,以及地方上的許多豪強地主。明政府發現他們除了盜竊國庫的金銀寶鈔,盜賣官倉的糧食外,還貪污大量沒有入庫的稅糧和魚鹽等各項稅款。貪污盜竊的總額折成糧食,共達二千四百多萬石。朱元璋下令將趙瑁、王惠迪等人棄市(在鬧市處死,將屍體暴露街頭);郭桓等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員也統統處死;各布政使司有牽連的官吏幾萬人都逮捕入獄,嚴加治罪;追贓牽連到各地的許多大地主,被抄家處死者不計其數。
在打擊貪污的過程中,朱元璋不僅雷厲風行,毫不手軟,而且不避權貴和親屬,不論職位多高,同他本人的關系多麼密切,也決不曲宥。丞相胡惟庸除了貪污,還犯有其他罪狀,被處死。開國元勛華雲龍,在北平私自占據元朝丞相的住宅,被撤職罷官。駙馬都尉(皇帝的女婿)歐陽倫,憑著自己是朱元璋結發妻子馬皇後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不顧朝廷禁令私自販賣茶葉,幾次在陝西販運私茶;他的家奴周保還叫當地官吏,征調民間的幾十輛車子為他家運輸私茶,稍不如意,就任意打罵地方官吏。由於歐陽倫有權有勢,誰也不敢過問。有個河橋巡檢司的小吏不堪凌辱,把這事告發了。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不可遏,下令賜死歐陽倫,誅殺他的家奴周保,還寫了一個通敕令,派人帶去給那個告發的小吏,表揚他不避權貴的精神。
在嚴懲貪官的同時,朱元璋又大力表彰廉吏,以扶正壓邪。濟寧(治所在今山東濟寧)知府方克勤,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疾苦。當時朝廷號召農民開荒,規定荒地墾種三年才開始征稅。但他上任之前,當地官吏不按規定辦事,不到期限就向開墾的農民征稅。百姓說朝廷不守信用,都扔下土地不種了。方克勤上任後,就宣布要嚴格執行朝廷的規定,並把土地按土質的肥瘠分成九等,依照等級收稅,民心馬上安定下來,開荒種地搞得熱火朝天。後來,有一年夏天遇到乾旱,農民正忙著抗旱搶種莊稼,當地的官軍卻下令征調民工修城。方克勤趕忙出來阻擋,說:「老百姓正忙著耕種,怎麼能去干擾他們?」他請求中書省取消這項徭役,得到了中書省批准。徭役廢除後,隨即下起了一場大雨,老百姓非常高興,編了一首民謠說:「孰(誰)罷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方克勤還注意興辦教育,在鄉村辦起社學,延請儒師教民間子弟讀書。他在濟寧任職三年,「戶口增數倍,一郡饒足」。但自己卻過著十分簡朴清貧的生活。一件布袍穿了十年沒有換新的,每天只吃一頓有肉的菜。三年後方克勤到京城朝見,朱元璋特地賜宴表彰他,並把他送回濟寧繼續做知府。
經過二、三十年的斗爭,明朝官場的風氣逐漸有了好轉,吏治日趨清明,社會慢慢安定下來,經濟也隨著發展起來了。
④ 朱元璋起義的背景,事跡。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紅巾軍農民起義爆發。次年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投郭子興部下,子興見元璋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遂留置為親信兵,屢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興大喜,署為鎮撫,復將養女馬氏給與元璋為妻,後為高皇後。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興病逝,其子郭天敘代領其眾,時韓林兒出詔封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兒勢盛力強,可利用以成帝業,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九月,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皆戰死,於是郭子興部將盡歸太祖。朱元璋率軍斷纜渡江,取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下太平(今安徽當塗),並於次年攻佔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此後,朱元璋以應天為根據地,相繼攻取常州、江陰、常熟、徽州(今安徽歙縣)、揚州等地;並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應天屯田,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生產。
朱元璋消滅東南的孤立元軍後,即開始與元末各割據勢力展開較量。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張士誠遣將呂珍圍安豐,殺劉福通。韓林兒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劉基(伯溫)諫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圍甚急,我向奉他龍鳳年號,不忍袖手旁觀,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達、常遇春往援,擊走呂珍,迎林兒歸滁州。此時小明王已成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龍鳳年號,以借題發揮。二十三年他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友諒敗死。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稱為吳王,建百司官屬,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稱雲皇帝(小明王)聖旨,吳王(太祖朱元璋)令旨。二十七年俘張士誠。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劉基密稟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兒南來為名,行至瓜步覆林兒舟,沉於水,遂遭溺斃。農民起義軍政權滅亡。
韓林兒既死,朱元璋乃成為最高領袖。於是朱元璋改明年為吳元年(1367)。此後,他在南征浙東方國珍、福建陳友定的同時,派出大軍北伐中原,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對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頗具號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順利進軍中,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曰:「大明」。七月,徐達率領的北伐軍逼近大都,元順帝攜後妃、太子倉皇出逃上都,統治中國98年的元代滅亡。此後,統一戰役仍在繼續,同年,湯和率領的南征軍滅方國珍、陳友定,福建、兩廣盡入版圖。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雲南。至二十年,山西、陝西以及東北平定,全國統一。
朱元璋削平群雄,統一南北的同時,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著手穩固新建王朝的統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和發展。在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政歸六部,六部尚書直接聽命於皇帝。改御史台為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屬中央。又創立了衛所制。為削弱將領的軍權,於洪武十三年設五軍都督府。朱元璋實行安養生息的經濟政策,採取獎勵墾荒,實行民屯、軍屯、商屯等屯田制度,興修水利,在全國推廣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等一系列有利於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還下令清丈土地,編制賦役黃冊、魚鱗圖冊,建立里甲及糧長制,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擊舊豪族地主、規定工匠輪班制、放鬆對手工業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對恢復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也起了促進作用。為充實官僚機構,朱元璋採取薦舉、學校、科舉三途並用的辦法選取官吏。他鑒於元代官吏貪污腐敗以至亡國的教訓,決意整頓吏治。甚至以剝皮囊草來懲辦貪官污吏,辦法之嚴酷為歷史上所罕見。他的厲行整頓雖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濫殺了不少無辜。為強化皇權,解決統治階極內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藍玉案大肆誅戮功臣;為保證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他制訂了《明律》和《大誥》,還特別設立錦衣衛特務機構。
明初,朱元璋還實行分封制,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治。由於北元回歸大漠後保有相當強的軍事力量,對明朝北部形成極大威脅,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邊防線上的塞王兵力尤為雄厚,洪武後期,這些塞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防止了軍權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見明成祖)後來卻因此奪得他的繼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見靖難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並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基礎。但他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發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轉入後期的歷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五日病逝,葬南京鍾山孝陵。立廟號太祖,初謚高皇帝。永樂初,加謚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謚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朱元璋創建明朝後勤奮治國三十一年,整肅吏治,嚴懲貪官,創立衛所,鞏固邊防,重視農業,對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統一和發展,都起了積極作用。 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在群雄對峙中,巧擇戰機,各個擊破。每戰持重用兵,力避兩面受敵,並適時集中兵力殲滅敵人。注重招賢納士,廣采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其軍事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他大興冤獄,誅殺功臣,設立錦衣衛,對官民實行殘暴的專制統治,廢除丞相制,抑制賢能的輔佐,使權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權,導致明末宦官專權,民亂紛起。
朱元璋為了使江山永固,恢復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並且統領軍隊,以北方的九個邊塞藩王統兵最多,朱棣即為其一。由於藩王的權力過大,明太祖在世時,曾有言官上書,以晉八王之亂為例,指責太祖分封的隱患。但是明太祖沒有表態。至太祖暮年,諸王的兵權日盛,尤以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為最,皇太孫朱允炆曾經憂慮,一旦祖父架崩,自己如何來制約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明太祖死後只有四年,朱允炆政權就被四叔朱棣推翻,而且朱棣一上台,就消除了藩王的兵權,至明中葉之後,藩王只有虛號,而無實權,成為一群只拿錢不幹活的寄生蟲,明史上說這些藩王們「一旦盜起,無以禦侮,徒手就戮」。這是朱元璋封建之初所未能料到的。
⑤ 朱元璋的事跡或資料
明太祖(1328-1398),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本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17歲時,因父、母、兄皆死於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覺寺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於淮西一帶。 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後定居濠州(今安徽鳳陽)。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紅巾軍農民起義爆發。次年朱元璋於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投郭子興部下,子興見元璋狀貌奇偉,異於常人,遂留置為親信兵,屢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子興大喜,署為鎮撫,復將養女馬氏給與元璋為妻,後為高皇後。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興病逝,其子郭天敘代領其眾,時韓林兒出詔封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但念林兒勢盛力強,可利用以成帝業,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九月,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皆戰死,於是郭子興部將盡歸太祖。朱元璋率軍斷纜渡江,取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下太平(今安徽當塗),並於次年攻佔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此後,朱元璋以應天為根據地,相繼攻取常州、江陰、常熟、徽州(今安徽歙縣)、揚州等地;並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應天屯田,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生產。
朱元璋消滅東南的孤立元軍後,即開始與元末各割據勢力展開較量。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二月,張士誠遣將呂珍圍安豐,殺劉福通。韓林兒派人告急於朱元璋,劉基(伯溫)諫朱元璋不可往援。太祖曰:「小明王被圍甚急,我向奉他龍鳳年號,不忍袖手旁觀,因此不得不往救。」遂率徐達、常遇春往援,擊走呂珍,迎林兒歸滁州。此時小明王已成為太祖的傀儡,但朱元璋仍奉他龍鳳年號,以借題發揮。二十三年他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友諒敗死。
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稱為吳王,建百司官屬,所用封拜除授及有司文牒,稱雲皇帝(小明王)聖旨,吳王(太祖朱元璋)令旨。二十七年俘張士誠。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十二月,劉基密稟太祖命廖永忠,以迎林兒南來為名,行至瓜步覆林兒舟,沉於水,遂遭溺斃。農民起義軍政權滅亡。
韓林兒既死,朱元璋乃成為最高領袖。於是朱元璋改明年為吳元年(1367)。此後,他在南征浙東方國珍、福建陳友定的同時,派出大軍北伐中原,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對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頗具號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順利進軍中,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曰:「大明」。七月,徐達率領的北伐軍逼近大都,元順帝攜後妃、太子倉皇出逃上都,統治中國98年的元代滅亡。此後,統一戰役仍在繼續,同年,湯和率領的南征軍滅方國珍、陳友定,福建、兩廣盡入版圖。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雲南。至二十年,山西、陝西以及東北平定,全國統一。
朱元璋削平群雄,統一南北的同時,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著手穩固新建王朝的統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和發展。在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政歸六部,六部尚書直接聽命於皇帝。改御史台為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屬中央。又創立了衛所制。為削弱將領的軍權,於洪武十三年設五軍都督府。朱元璋實行安養生息的經濟政策,採取獎勵墾荒,實行民屯、軍屯、商屯等屯田制度,興修水利,在全國推廣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等一系列有利於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他還下令清丈土地,編制賦役黃冊、魚鱗圖冊,建立里甲及糧長制,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擊舊豪族地主、規定工匠輪班制、放鬆對手工業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對恢復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也起了促進作用。為充實官僚機構,朱元璋採取薦舉、學校、科舉三途並用的辦法選取官吏。他鑒於元代官吏貪污腐敗以至亡國的教訓,決意整頓吏治。甚至以剝皮囊草來懲辦貪官污吏,辦法之嚴酷為歷史上所罕見。他的厲行整頓雖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濫殺了不少無辜。為強化皇權,解決統治階極內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藍玉案大肆誅戮功臣;為保證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定,他制訂了《明律》和《大誥》,還特別設立錦衣衛特務機構。
明初,朱元璋還實行分封制,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治。由於北元回歸大漠後保有相當強的軍事力量,對明朝北部形成極大威脅,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邊防線上的塞王兵力尤為雄厚,洪武後期,這些塞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防止了軍權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見明成祖)後來卻因此奪得他的繼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見靖難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並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治基礎。但他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發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轉入後期的歷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五日病逝,葬南京鍾山孝陵。立廟號太祖,初謚高皇帝。永樂初,加謚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謚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朱元璋創建明朝後勤奮治國三十一年,整肅吏治,嚴懲貪官,創立衛所,鞏固邊防,重視農業,對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統一和發展,都起了積極作用。 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在群雄對峙中,巧擇戰機,各個擊破。每戰持重用兵,力避兩面受敵,並適時集中兵力殲滅敵人。注重招賢納士,廣采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強調將領要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且耕且戰,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其軍事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他大興冤獄,誅殺功臣,設立錦衣衛,對官民實行殘暴的專制統治,廢除丞相制,抑制賢能的輔佐,使權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權,導致明末宦官專權,民亂紛起。
朱元璋為了使江山永固,恢復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並且統領軍隊,以北方的九個邊塞藩王統兵最多,朱棣即為其一。由於藩王的權力過大,明太祖在世時,曾有言官上書,以晉八王之亂為例,指責太祖分封的隱患。但是明太祖沒有表態。至太祖暮年,諸王的兵權日盛,尤以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為最,皇太孫朱允炆曾經憂慮,一旦祖父架崩,自己如何來制約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明太祖死後只有四年,朱允炆政權就被四叔朱棣推翻,而且朱棣一上台,就消除了藩王的兵權,至明中葉之後,藩王只有虛號,而無實權,成為一群只拿錢不幹活的寄生蟲,明史上說這些藩王們「一旦盜起,無以禦侮,徒手就戮」。這是朱元璋封建之初所未能料到的。
⑥ 關於朱元璋的資料
朱元璋資料 朱元璋字國瑞年號洪武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在世1328年—1398年在位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父親朱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後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因其出生時,其父母年齡相加有八十八歲,故原名朱重八,後改名為朱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入皇覺寺為遊方僧。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其養女馬氏為皇後。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將這里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同年將小明王沉入長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九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滅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雲南,中國大體上統一。統一中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由於皇太子朱標軟弱,朱元璋開始大規模誅戮功臣,先後炮製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等大規模的案件,株連人數眾多。制定《大明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病死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家族列表父親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親淳皇後陳氏兄弟姊妹朱興隆,南昌王皇後孝慈高皇後馬氏,郭子興義女妃:成穆貴妃孫氏,元帥馬世熊義女。淑妃李氏,李傑女。寧妃郭氏,郭山甫女。子女子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後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孝慈高皇後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後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公主臨安公主,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後,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崇寧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幾薨。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後,下嫁歐陽倫。汝寧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下嫁王寧。大名公主,下嫁李堅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洪武十八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主薨。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十公主,早薨。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謝達。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下嫁趙輝。福成公主,南昌王女,母王氏。嫁王克恭。克恭嘗為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慶陽公主,蒙城王女,嫁王琛。 百僚己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猶擁被。據說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以後寫的一首詩,表明他的辛勤。朱元璋的確是個勤於政事的皇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閱公文,晚上還要工作到深夜。他經常換上百姓的衣服,出外私訪。有一天,他跑到羅復仁家,想看看這個陳友諒(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的一個將領,後成為地方割據勢力。1363年,為朱元璋大敗於鄱陽湖,至九江口中箭死)的舊臣,表現怎樣。羅家在南京城外一個小巷子里,房子破破爛爛,屋裡也沒有什麼傢具。羅復仁正扒在梯子上刷牆壁,一見皇帝來了,慌忙叫妻子端個小凳子來請皇帝坐。朱元璋見他為官清廉,窮到如此地步,很不過意,忙說:「好秀才怎能住這樣破爛的房子!」就賞給他城裡的一所大房子。相反,對那些貪官污吏,朱元璋一經查實,執法極嚴,從不寬容。朱元璋為什麼能這樣獎廉吏而懲貪宮呢?原來,朱元璋(1328~1398年)本是安徽濠州(今安徽鳳陽)農村的一個窮和尚。通過參加農民大起義,他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統治,奪取到全國政權,建立了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寶座。從此,朱元璋就總想著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防止再發生農民起義。他總結元朝滅亡的教訓,覺得吏治的腐敗,是造成元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元朝後期,政府公開賣官器爵。很多官吏用錢買到官做,就想盡一切辦法搜刮錢財,貪污盜竊,敲榨勒索,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連那些奉皇帝之命到各地「問民疾苦」的宣撫官,也是見錢眼開,大收賄賂,貪贓枉法,胡作非為。老百姓編出民謠,詛咒他們說:「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都啼天哭地。」百姓活不下去,只好鋌而走險,起來造反了。從這里,朱元璋認識到,吏治的好壞,是關繫到能否鞏固統治的大問題。因此,他下決心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召見大臣,宣布說:「從現在起要嚴立法禁,凡是官吏貪污害民的,決不寬恕。你們都要好好領會我這句話,如果廉潔奉公,就好似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從容自在,如果貪贓犯法,將好似闖進荊棘叢中,寸步難行,即使勉強掙扎出來,也是體無完膚的。」接著,他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嚴禁官吏的貪污盜竊,並召見各府州縣的官吏,告誡他們說:「現在天下剛安定下來,老百姓的財力都很困難,好比剛飛的小鳥拔不得羽毛,新栽的小樹動不得根,應該讓他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你們千萬不要去擾害他們。」 但是,當時的官吏,並沒有把朱元璋的活放在心上。他們認為新登基的天子都要來這一套,那不過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他們學元朝官吏的樣,見錢就抓,見財就撈,貪贓枉法,無所不為,「掌錢谷者盜錢谷,掌刑名(即刑罰,泛指法律)者出入刑名(即不按法律辦事)」。浙西地區農民交納秋糧,原先規定交到京城南京的倉庫,農民就要額外花銷一筆很大的運費。後來朝廷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讓農民把糧食折成鈔幣,將鈔幣直接交給附近的官府,稱為「折糧」。但許多地方官卻向農民徵收各種車船運費和包裝糧食的蒲包、竹簍費。這些加征的運費和包裝費,竟高達糧食折價的百分之五十。有個負責徵收稅糧的糧長邾阿仍,在徵收糧米一萬石之外,用巧立名目的辦法,多征糧食二萬二千石,錢一萬一千一百貫。農民繳納不起,他強迫農民揭瓦拆屋,變賣衣裳、鍋灶、牲口和農具作抵押,弄得許多人傾家盪產。一個地方的小吏竟貪污這么多錢糧,中央的大官貪污的數額就更大了。丞相胡惟庸廣收賄賂,他家中的金帛、名馬和各種奇珍異寶,據說多得沒法數。朱元璋連聲哀嘆說:「各衙門的官吏上任前,我都開導過他們,叫他們不要胡作非為。但去了以後,有幾個聽我的話?」「象這種愚下之徒,我這般大年紀,說得口乾了,氣都接不上來了,也說他不醒!」 為朱家王朝的長治久安著想,朱元璋便用極其嚴厲的手段來打擊貪污。只要發現官吏有貪污違法的行為,他即動用殘酷的刑罰,嚴加處治。凡是貪贓枉法的,統統發配到北方偏僻荒涼的地方充軍。貪污贓款銀六十兩以上的,都押到土地廟梟首示眾,剝皮實草。連官吏出差乘坐官家的牲口、車船,攜帶私人物品超過規定重量的,也嚴懲不貸。明政府規定乘坐官家的牲口,除隨身衣物外,攜帶私人物品超過十斤的,每五斤笞(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敲打臀部、腿或背)十下,每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拷打臀部、腿或背)六十下。乘坐官家車船,附載私物超過三十斤的,每十斤笞十下,每二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七十下。除了平時的零星打擊,朱元璋還集中清查了幾個大的貪污案件,對貪官污吏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清洗。1385年,御史余敏、丁舉廷告發北平(今北京)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的省級機構),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的省級機構)的官吏李彧、趙全德等人,夥同戶部侍郎(主管土地、戶籍、財政的副長官)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貪污舞弊,吞盜官糧。朱元璋命令司法部門嚴加追查,牽連到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主管刑法的最高長官)王惠迪、兵部侍郎(主管軍事的副長官)王志、工部侍郎麥志德等朝廷的高級官員和各布政使司的官員,以及地方上的許多豪強地主。明政府發現他們除了盜竊國庫的金銀寶鈔,盜賣官倉的糧食外,還貪污大量沒有入庫的稅糧和魚鹽等各項稅款。貪污盜竊的總額折成糧食,共達二千四百多萬石。朱元璋下令將趙瑁、王惠迪等人棄市(在鬧市處死,將屍體暴露街頭);郭桓等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員也統統處死;各布政使司有牽連的官吏幾萬人都逮捕入獄,嚴加治罪;追贓牽連到各地的許多大地主,被抄家處死者不計其數。在打擊貪污的過程中,朱元璋不僅雷厲風行,毫不手軟,而且不避權貴和親屬,不論職位多高,同他本人的關系多麼密切,也決不曲宥。丞相胡惟庸除了貪污,還犯有其他罪狀,被處死。開國元勛華雲龍,在北平私自占據元朝丞相的住宅,被撤職罷官。駙馬都尉(皇帝的女婿)歐陽倫,憑著自己是朱元璋結發妻子馬皇後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不顧朝廷禁令私自販賣茶葉,幾次在陝西販運私茶;他的家奴周保還叫當地官吏,征調民間的幾十輛車子為他家運輸私茶,稍不如意,就任意打罵地方官吏。由於歐陽倫有權有勢,誰也不敢過問。有個河橋巡檢司的小吏不堪凌辱,把這事告發了。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不可遏,下令賜死歐陽倫,誅殺他的家奴周保,還寫了一個通敕令,派人帶去給那個告發的小吏,表揚他不避權貴的精神。在嚴懲貪官的同時,朱元璋又大力表彰廉吏,以扶正壓邪。濟寧(治所在今山東濟寧)知府方克勤,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疾苦。當時朝廷號召農民開荒,規定荒地墾種三年才開始征稅。但他上任之前,當地官吏不按規定辦事,不到期限就向開墾的農民征稅。百姓說朝廷不守信用,都扔下土地不種了。方克勤上任後,就宣布要嚴格執行朝廷的規定,並把土地按土質的肥瘠分成九等,依照等級收稅,民心馬上安定下來,開荒種地搞得熱火朝天。後來,有一年夏天遇到乾旱,農民正忙著抗旱搶種莊稼,當地的官軍卻下令征調民工修城。方克勤趕忙出來阻擋,說:「老百姓正忙著耕種,怎麼能去干擾他們?」他請求中書省取消這項徭役,得到了中書省批准。徭役廢除後,隨即下起了一場大雨,老百姓非常高興,編了一首民謠說:「孰(誰)罷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方克勤還注意興辦教育,在鄉村辦起社學,延請儒師教民間子弟讀書。他在濟寧任職三年,「戶口增數倍,一郡饒足」。但自己卻過著十分簡朴清貧的生活。一件布袍穿了十年沒有換新的,每天只吃一頓有肉的菜。三年後方克勤到京城朝見,朱元璋特地賜宴表彰他,並把他送回濟寧繼續做知府。經過二、三十年的斗爭,明朝官場的風氣逐漸有了好轉,吏治日趨清明,社會慢慢安定下來,經濟也隨著發展起來了。
⑦ 上海宏藝傢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宏藝傢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8月0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傢具、辦公用品、木製品的加工、製造、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洪道亨
成立時間:2007-08-06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10277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三林鎮天花庵村西瞿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