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題破山寺後禪院》中「展現大自然的寧靜禪院的清幽的是哪句詩
南宋李壁於此詩題下注雲:「此詩必訪一處弔古而有作。題乃雲午枕,未詳。」(《王荊文公詩箋注》卷三十八)細繹詩意,似與仿古、弔古無涉。詩中主要通過夢醒後的所思所感,抒發興廢之愁。結句中的「興廢」兩字實為一篇之綱。
詩人於午飯後就枕片刻,不覺朦朧睡去。盡管睡著的時間不長,但夢中所歷已有百年之久。詩的開頭「百年春夢」,既是實寫,又寓有政治上的感慨。詩人一生從政,致力新發,但神宗去世後,新法被全部廢除。王安石的內心十分痛苦。「去悠悠」三字,有著無限的惋惜之情。夢境悠然遠去是無須惋惜的,但往事如煙,無法挽回,能不為之惋惜?「吹簫」用《列仙傳》蕭史偕弄玉吹簫跨鳳飛升之事。這里泛指神仙道術。據沈既濟《枕中記》說,神仙呂翁有仙枕,可以讓盧生進入夢中。「不復吹簫向此留」,是說自己沒有神仙道術可以留在夢境之中。以上兩句以敘事點題,借夢境以寄慨。
春夢短暫,人生百年猶如春夢,也很短暫。詩人由此而引起哲理的思考。頷聯寫野草的花開花落,鳴鳩的相乳相酬,頗具深意。自然界所以能出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主要是因為它能夠遵循新陳代謝的規律。詩人從中汲取了力量,並對此感到欣慰。頸聯由自然界轉到人類社會。「舊蹊埋沒開新徑」,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舊事物必然會被新事物代替。「朱戶欹斜見畫樓」,通過朱戶、畫樓的興廢迭代,暗示世間人事的不斷變化和富貴榮利的不足慕。以上四句由春夢生出感想,表面上句句是景語,實際上句句是理語。景和理的結合,既表現了詩人優雅、冷靜的思想風貌,又檢出詩人是善於在逆境中用哲理來開拓自己心胸,用美好事物來陶冶自己情操的。
但現實的情況畢竟是太不幸了。詩人不能不感到寂寞與愁悶。「欲把一杯無侶伴」,這是多麼難看的孤獨!由於眼前的「興廢」不是除舊布新,而是除新布舊,這深深地刺傷了詩人的心靈,因此結句終於歸結為一個「愁」字。
這首詩雖然是在極度苦悶的情況下寫的,而且題材又與「春夢」聯系在一起,但詩中卻沒有把人生與夢幻等同起來,而是從大自然和人世中汲取力量,造成強烈的詩情和深刻的哲理,藉以排遣眼前的興廢之愁。盡管這一「愁」緒並沒有完全被排遣掉,但全詩的基本傾向是積極的,這是本詩的獨到之處。(吳汝煜)[1]
『貳』 寧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溪口-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第一大湖東錢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童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公園。寧波還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竇寺等著名寺廟。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保國寺、古代水利建築它山堰、寧海的南溪溫泉、餘姚的四明湖旅遊度假區、象山的石浦漁港,為眾多中外旅遊者所嚮往。以鎮海招寶山為代表的明朝抗擊外來侵略的海防歷史遺跡和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斗爭史跡給寧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觀。
寧波文人薈萃,歷史上曾有較高層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派,如四明學派、陽明學派、浙東學派,出現了虞世南、高則誠、王守仁、朱舜水、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張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寧波的藏書文化深厚,涌現過一大批藏書數萬卷的藏書名樓。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在深厚的文化積淀中孕育而成的寧波傳統工藝諸如骨木嵌鑲、寧式傢具、朱金木雕、金銀彩綉等,用材講究,手藝精絕,風格獨特。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這是位居天下禪宗五剎之一的天童寺的寫照,寧波的佛教文化舉世聞名;阿育王寺珍藏著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竇山為全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國寺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寧波是浙東交通樞紐,陸、海、空、水立體交通發展迅速,尤以「東方大港」之稱的北侖港稱譽國內外。櫟社機場與香港和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架設有空中橋梁。鐵路、公路、水運以及市內交通四通八達。
寧波歷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唐代,寧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並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時列為對外貿易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寧波是浙江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和全國14個中央計劃單列市(副省級)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國第四位,消費水平居全國第二位。寧波港是上海國際航運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世界79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港口開通了航線。
寧波是中國商人的發祥地。號稱是「中國最精明」的上海人有1/4是寧波籍的。與溫州人相比,寧波人更喜歡做大生意,這里出過「船王」包玉剛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工商巨子。故有「寧波大老闆」、「溫州小老闆」之稱。
寧波還是著名的僑鄉,有30多萬寧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寧波幫」已成為聯結寧波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寧波不僅山清水秀,還自古以「四香」(米香、魚香、書香、墨香)傳揚天下,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特產可分為海鮮、海乾產品、特色食品,時令果品,傳統工藝品,服裝等幾大類。海鮮、干海產品寧波地處長江入東海口,海岸線縱長,是鹹水、淡水交匯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極為豐富,因此海鮮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寧波是中國盛產海鮮的主要區域之一,黃魚、帶魚、墨魚、石斑魚、香魚、彈塗魚、海鰻、梭子蟹、海蝦、蚶子、蟶子、牡蠣、泥螺、貢干、海蜇、海帶、苔菜等各類海鮮一應俱全。干海產品中數黃魚鯗、明府鯗、紅膏熗蟹、醉泥螺、蝦干、對蝦干、蝦皮、新風鰻鯗、海蜇頭、海帶、苔菜、烤魚片等最有名,寧波人很喜歡以此特產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
概況
政府所在地:海曙區
面積:9365平方公里
人口:607萬人,市區人口約203.4萬
電話區號:0574
郵政編碼:315000
區縣:6區,3市,2縣
市樹:樟樹
市花:茶花
年平均氣溫 :16.3℃
地理
寧波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 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南翼
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
歷史
寧波擁有中國新石器時代代表性的河姆渡遺址。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中期以後為楚國轄地。秦以來,屬會稽郡。621年(唐),改置鄞州。625年(唐)改稱鄮縣,屬越州。738年設明州。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轄溫台明越四郡。1195年升為慶元府。1276年稱慶元路。1367年稱明州府,1381年(明初)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1658年設寧紹台道,駐寧波。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1949年5月浙東解放,鄞縣城區建置寧波市,城區亦為寧波專署駐地。1983年撤銷專署,實行市管縣體制,三江、鎮海、北侖三片濱海臨江發展。1986年寧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新羅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雙嶼設立根據地,進行走私貿易,後被明軍討伐。鴉片戰爭後,寧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港。在近代史上,寧波新興工商業發展較早,「寧波幫」更是蜚聲海內外。寧波人在上海居民構成中的比重很大。2000年北侖港已經成為著名的深水良港。
【行政區】
行政區劃:現轄6市轄區,3縣級市,2縣。
市轄區:
海曙區 http://www.haishu.gov.cn/
江東區 http://www.nbjd.gov.cn/
江北區 http://www.nbjiangbei.gov.cn/
北侖區 http://www.bl.gov.cn/
鄞州區
鎮海區
縣級市:慈溪市、餘姚市、奉化市。
縣:寧海縣,象山縣。
寧波市 面積9671.59平方千米,人口550萬人。轄6個市轄區(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鄞州)、2個縣(寧海、象山),代管3個縣級市(慈溪、餘姚、奉化)。全市共有57個街道、80個鎮、11個鄉。
海曙區 面積29.44平方千米,人口30.10萬人。郵編315000。區人民政府駐靈橋路229號。轄8個街道:月湖街道、南門街道、江廈街道、鼓樓街道、西門街道、白雲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
江東區 面積37.65平方千米,人口25.21萬人。郵編315040。區人民政府駐彩虹北路58號。轄7個街道:東勝街道、百丈街道、白鶴街道、明樓街道、東柳街道、東郊街道、福明街道。
江北區 面積208.7平方千米,人口22.97萬人。郵編315020。區人民政府駐新馬路61弄。轄7個街道、1個鎮: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洪塘街道、庄橋街道;慈城鎮。
北侖區 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34.99萬人。郵編315800。區人民政府駐新碶街道長江路1166號。轄6個街道、2個鎮、1個鄉:新碶街道、小港街道、霞浦街道、大碶\\街道、柴橋街道、大榭街道;白峰鎮、春曉鎮;梅山鄉。
鎮海區 面積366.9平方千米,人口22.49萬人。郵編315200。區人民政府駐招寶山街道勝利路112號。轄4個街道、2個鎮:蛟川街道、駱駝街道、庄市街道、招寶山街道;澥浦鎮、九龍湖鎮。
鄞州區 面積1406平方千米,人口77.66萬人。郵編315040。區人民政府駐鍾公廟街道。轄4個街道、17個鎮、1個鄉:鍾公廟街道、下應街道、石碶街道、梅墟街道;咸祥鎮、邱隘鎮、五鄉鎮、雲龍鎮、橫溪鎮、姜山鎮、古林鎮、橫街鎮、鄞江鎮、章水鎮、瞻岐鎮、東吳鎮、高橋鎮、塘溪鎮、洞橋鎮、東錢湖鎮、集士港鎮;龍觀鄉。
餘姚市 面積1527平方千米,人口82.58萬人。郵編315400。市人民政府駐蘭江街道北蘭江路1號。轄6個街道、14個鎮、1個鄉: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梨洲街道、蘭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鹿亭鄉。
慈溪市 面積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萬人。郵編315300。市人民政府駐滸山街道三北大街655號。轄3個街道、17個鎮:滸山街道、宗漢街道、坎墩街道;范市鎮、掌起鎮、逍林鎮、新浦鎮、橫河鎮、附海鎮、庵東鎮、天元鎮、長河鎮、周巷鎮、橋頭鎮、匡堰鎮、勝山鎮、龍山鎮、崇壽鎮、三北鎮、觀海衛鎮。
奉化市 面積1249平方千米,人口47.88萬人。郵編315500。市人民政府駐錦屏街道錦屏南路1號。轄5個街道、6個鎮: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塢街道、蕭王廟街道;溪口鎮、尚田鎮、蒓湖鎮、裘村鎮、大堰鎮、松嶴鎮。
象山縣 面積1176平方千米,人口52.74萬人。郵編315700。縣人民政府駐丹東街道後堂街21號。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丹東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鎮、西周鎮、鶴浦鎮、賢庠鎮、牆頭鎮、定塘鎮、塗茨鎮、大徐鎮、新橋鎮、泗洲頭鎮;東陳鄉、曉塘鄉、茅洋鄉、黃避嶴鄉、高塘島鄉。
寧海縣 面積1931平方千米,人口58.55萬人。郵編315600。縣人民政府駐躍龍街道縣前街18號。轄4個街道、11個鎮、3個鄉:躍龍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橋頭胡街道;長街鎮、力洋鎮、一市鎮、前童鎮、桑洲鎮、黃壇鎮、強蛟鎮、西店鎮、深甽鎮、岔路鎮、大佳何鎮;胡陳鄉、茶院鄉、越溪鄉。
『叄』 破題山寺後禪院破山寺是今江蘇什麼境內著名的佛寺禪院
破山寺就是今江蘇常熟境內著名的佛寺禪院興福寺。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初名「大悲寺」。
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興福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禪堂、崇教興福寺塔、華嚴塔、觀音樓、救虎閣、空心亭等。
興福寺塔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後因籌建僧人去世而未能竣工。咸淳年間(1265—1274年),將原構拆去,重建九層塔。此時塔側有崇教興福寺,塔遂屬於寺。
寺已幾經興廢,唯塔尚存。因塔平面為方形,故有「方塔」之稱,寺一度也隨塔名稱「方塔寺」。塔自創建以來,歷經滄桑,僅明清兩代就經歷地震達十八次以上,遭雷擊、兵燹等數十次,塔頂斜欹。
賞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
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題中"後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彎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贊道:"我常喜誦常建詩雲:『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
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准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凈,無欲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現僧侶們內心對美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
「曲徑通幽」之美學在中國古典園林上有廣泛運用。
『肆』 破山市就是今江蘇什麼境內著名的佛寺禪院什麼
不是破山市,而是破山寺。破山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興福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禪堂、崇教興福寺塔、華嚴塔、觀音樓、救虎閣、空心亭等。
興福寺塔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後因籌建僧人去世而未能竣工。咸淳年間(1265—1274年),將原構拆去,重建九層塔。此時塔側有崇教興福寺,塔遂屬於寺。寺已幾經興廢,唯塔尚存。因塔平面為方形,故有「方塔」之稱,寺一度也隨塔名稱「方塔寺」。塔自創建以來,歷經滄桑,僅明清兩代就經歷地震達十八次以上,遭雷擊、兵燹等數十次,塔頂斜欹。
『伍』 周浦是古鎮嗎
位於南匯區西北地區,距縣城約24公里,距上海市區人民廣場約24公里。鎮區四周同周浦鄉、周西鄉等交接銜通。全鎮面積為1.27平方公里,有30多條街道,各類房屋總建築面積110.01萬平方米。據1985年統計,有人口25031人,居本縣各城鎮之冠。鎮政府設於周浦汽車站西南。共轄有東八灶、新建、向陽、長征、車站、金龍、周東、公園一村、公園二村、東市、東南、南八灶、中市等13個居民委員會,計228個居民小組。
周浦別名有澧溪、杜浦、儲里、華谷里、曹家弄、七家村等。南宋紹熙《雲間志》記載:「永定禪院在周浦村」,這說明周浦在800多年以前已建有相當規模的寺院了。正式稱「周浦鎮」始於明弘治年間,《弘治上海縣志》地圖上已標明有「周浦鎮」字樣。本縣建縣後,周浦鎮一直是本縣重要的集鎮之一。民國初年實行地方自治時,周浦曾設「市議事會」。1927年,設「周浦市行政局」。1949年5月,本縣解放後,曾一度設周浦市。1951年11月後,改為周浦鎮,為縣直屬鎮。鎮區主要街道有:中大街、河浜路、軍民路、東大街、西大街、竹行街、椿樟街、船廠街、東八灶街、南八灶街、衣庄街、金龍街、年家浜路、關岳路、龔家弄、小雲台街、陶家弄、天一堂弄、太平弄、刷布街、北油車弄、南油車弄等30餘條。解放前,這些街道多為狹窄的磚石路面,現在大部分都已改建為水泥路面。
周浦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是本縣航運河網的中樞,內通欽塘內各地,外與黃浦江相接。陸路交通發達,早在20年代,已有小火車通往周家渡,本縣通向市區的兩條公路線亦都以該鎮為起點,故在解放前,歷來是浦東地區和市區間的主要通道,也是本縣田賦漕糧和各種貨物的集散地。解放後,公路交通進一步發展,現有7條公交線路經過鎮區,即滬南線、周(家渡)南線、浦衛線、塘四線、周杜線、周宣線、周川線,後3條公交線路以周浦為自發站。據1980年12月22日測定,一天上下車旅客達13113人次。郵政通訊方面近年有很大進展,新建的通訊大樓,電話容量在1萬門以上。
周浦鎮在解放前很長一段時間是全縣的經濟中心和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有「小上海」之稱。早在明、清兩代,商業已很發達,胡三省糧店、萬新醬園店、良利堂國葯店、三陽泰食品店,都是清代浦東的名店。據抗日戰爭勝利後統計,全鎮有大小商店585家。1949年,各類商店達642家,從業人數1212人。大部分商店集中在中大街、竹行街、衣庄街、東八灶、南八灶一帶。解放後,社會安定,商業進一步繁榮。據1956年統計,全鎮大小商店714家,從業人數1414人。因城鎮改建,現商業多集中在中大街到衣庄街南段,椿樟街北端的丁字形地區。1956年之後,歷經公私合營和調整合並,店戶減少,從業人數卻增加。據1985年統計,全鎮共有商、飲、服企業700餘家,社會商品零售額為8942元,集市貿易成交額則為781萬元。
周浦鎮區工業興起時間較早,解放前較為著名的工廠有:大中華火柴廠、茂新紗廠、建南印刷廠、中興煙廠和福安煙廠等。解放後,工業進一步發展。據1985年統計,全鎮已有各類工廠68家,其產品門類有機械製造、棉紡、毛紡、平板玻璃、塑料製品、化工制筆、光學儀器、裝飾塗料、水泥製品、服裝加工、建築配件、傢具燈具、食品加工、文具紙品等。其中鎮辦廠10家,年產值2818萬元。
文化教育歷來較全縣其他地區發達。宋代著名詩人儲泳曾寓居老死在這里。清代浦東著名的女詩人馮婉卿等也是這里人。清末,新學興起。1907年,鎮人朱世新發起創辦知本小學堂。1925年,地方籌資創辦了全縣第一所初級中學。解放後文教事業進一步發展,據1985年統計,鎮區內有中學4所,學生2837人,教師214人;小學4所,學生2401人,教師161人;醫院2所,醫務技術人員340人,每天門診病人約1000人;影劇院2座,文化館4所,書場茶館3處。
『陸』 四書五經是指題破山寺後禪院賞析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本書也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經》後來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題破山寺後禪院
【詩文解釋】
清晨,當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一片靜寂,只能聽到那悠悠敲鍾的回聲。
編輯本段【詩中鑒賞】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後禪房四周的環境。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蔥蘢,令人心曠神怡。這里,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首聯是寫後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劃打下了基礎。
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題中"後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贊道:"我常喜誦常建詩雲:『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准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凈,無欲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現僧侶們內心對美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
頸聯和尾聯在意念上緊承頷聯,頷聯寫詩人的發現之美,追尋之樂,這兩聯則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情有態的景物描寫來渲染佛門禪理滌盪人心、怡神悅志的作用,在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把讀者帶進幽美絕世的佛門世界。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艷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羨慕。禪房前面 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凈空明、心曠神怡之感。「空人心」應對上句「悅鳥性」,點示如此空靈純潔的世界的確可以滌除塵念,凈化心靈;「悅鳥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鳥一樣,遠離凡塵,回歸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遙適世。頷聯寫山光物態,寫小鳥歡飛,寫潭影空明,無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禪味佛理感化人心,凈化靈魂的奇妙作用。尾聯兩句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鍾馨之音,遠遠超出了「晨鍾暮鼓」的報時功能,而被賦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徵意義,這是來自佛門聖地的世外之音,這是引領人們進入純凈怡悅世界的奇妙佛音,這是回盪在人們心靈深處的天籟之音,悠揚而宏亮,深邃而超脫。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與世隔絕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了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禮贊了佛門超拔脫俗的神秘境界。
『柒』 北宋聯金滅遼、南宋聯蒙滅金,是不是戰略失誤
北宋和南宋都在金朝和蒙古滅亡。雖然這兩首歌的消亡沒有人那麼強大,但它們的適者生存。但從本質上說,北宋和南宋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自己的死因。北宋王朝的滅亡是因為北宋統一了金國來摧毀遼國。南宋滅亡是因為南宋和蒙古聯合起來摧毀金國。可以說,宋朝的滅亡是由於自身的短視造成的。無論是北宋遼金,還是南宋金和蒙古人。他們的模式是三國時期的三步模式。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然而,北宋人目光短淺,認為最好是摧毀遼國。那時,遼使者說,“如果遼朝不存在,將會擔心南朝,唇死牙寒,不可忽視。”但北宋仍然只看眼前的利益。結果你自殺了。至於南宋與蒙古聯合滅絕黃金是同一道理。宋朝歷盡千辛萬苦,還沒有學會記住蒙古國和晉國是沖擊理論,腐朽的晉國不是蒙古國的對手。南宋王朝也別無選擇,只能聯合蒙古摧毀金國。蒙古人立即進攻南宋。宋朝又一次自掘墳墓,自掘墳墓。正是宋朝政府的短視和無能,才真正推翻了宋朝。
『捌』 南宋北宋 住所傢具區別
有呀,南北宋的戰爭,會就出現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