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李冰家居

李冰家居

發布時間:2022-05-28 17:49:50

Ⅰ 什麼具有什麼特點,可以用來象徵什麼

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則是真實與奉獻的標志。

整個東方各個地區都將竹子用作書寫工具,對於佛教和道教作家、藝術家來說,竹子筆直的線條和中空的結構本身就有極其深刻的象徵含義。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當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製造吹火槍和吹奏聖樂的樂器。有些高大的竹子極受人們崇拜,被奉為生命之樹。在中國,竹子是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之一(另外兩種是松樹和梅樹),對於學者文人意義極大。

拓展資料:

生活用途

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由於竹子生長快,近幾年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將竹材通過烘培,製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現在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在日本及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竹鹽牙膏就是當中較知名的產物。據稱有消炎抗菌、防敏抗蛀、保持牙齦膠原、以預防牙齦退化及牙周病的效果。

醫葯用途

竹葉:《本草綱目》:「淡竹葉氣味辛平,大寒,無毒;主治:心煩、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葉氣味苦冷、無毒;主治口瘡、目痛、失眠、中風等。葯用竹葉以夏秋兩季採摘嫩葉,曬干、煎水飲;用量2到4錢」,竹葉還常用於作葯粥。據清代曹庭棟名醫所編的《老老恆言》記載:「竹葉解渴除煩,中暑者宜用竹葉一握,山桅一枚,煎湯去渣下米煮粥,進一、二杯即愈」。《多能鄙事.卷回》:「竹葉粥治老人膈上風熱,目赤頭痛,視而不見物。」

竹瀝:是將竹竿劈開,經火炙,收集兩端滴出的竹汁。《本草綱目》記載:「竹瀝氣味甘、大寒、無毒。主治:暴中風風痹,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勞復。」近代葯物化學分析證明:竹瀝含有十多種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愈傷木酚,甲酚、甲酸、乙酸、苯甲酸等多種化學成分。葯理試驗證明,竹瀝確實具有鎮咳祛痰功效。

竹實:竹開花後結實如麥,皮青色,內含竹米,味甜。《廣志》記載:「實可服食」。《本草綱目》:「竹實通神明,輕身益氣」。《本草綱目拾遺》:「下積如神」(註:治消化不良)。近代研究證明,竹實的營養成分與水稻、麥、玉米相似,除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之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是一種可開發的葯膳資源。

竹茹:是竹莖颳去綠色皮層後,再刮取第二層之物,亦稱「竹二青」,《本草綱目》:「淡竹茹,氣味甘、微寒、無毒。主治:嘔吐,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止肺痿,治五痔、婦女胎動。苦竹茹,主治熱壅,尿血」。

竹菌:系指生於竹林中的菌類,如竹蓀 是生於竹林地上的一種真菌。有關它的葯膳作用在《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醫著中均有記載。竹蓀作食用菌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只能從野外採集,數量極有限,通常只作帝王貢品,現已進行人工栽培,其產量和質量均有顯著的提高。

竹根:入葯,有清熱除煩之功效。《本草綱目》:「淡竹根煮汁服,除煩熱、解丹石發熱渴。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臟熱毒氣。甘竹根,安胎,止產後煩熱」。

竹筍:是竹的幼芽,不僅組織細嫩,清脆爽口、滋味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它作為葯膳資源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本草綱目》、《本草經》、《食療本草》、《食經》、《齊民要術》、《唐本草》等古典名著均有記載。如《本草綱目》:筍味甘、無毒、主消渴、利水益氣、可久食。

竹青:是去火清涼的中葯材。

竹葉心:可治腹瀉。抽取竹葉心食用其白嫩部分,可治療輕度腹瀉。

科技用途

早在商周時代,中國已發明使用竹鑽。公元前251年李冰任四川太守時,便帶領民眾修築了世界上第一座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竹子,世界上最古老的自來水管是用竹子製作的,古時稱為「筧」;在盛產竹子的四川,漢代時人們已用竹纜繩打出了深厚度達1600米的鹽井。到19世紀這種竹纜繩打井技術才傳到歐洲,1859年美國在賓尼夕法尼亞州鑽出了第一口油井;早在9世紀中國已開始用竹造紙,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竹枝是上等材料。 久負盛名的湖筆已發展成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四大類、250餘個品種,既是人們得心應手的書寫工具,又是賞心悅目的工藝品;算盤是中國古代科學發明的成果,而它的前身」籌算「,就是用竹簽做籌碼來進行運算的;隨著火葯的發明,南宋時人們採用竹管製造出突火槍,明代的萬戶在自己坐的椅子的四條腿上各綁一個大竹筒,里邊裝上火葯,想點燃後利用火葯噴射的反作用力,將自己送入空中,最終被火葯炸死。雖異想天開,確是最早的「載人火箭」的構思者。明代,人們用竹筒製作成一種「二級火箭」,名叫「 火龍出水」,發射升空時極為壯觀;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20世紀末,人類成功的利用竹子生產出竹纖維,經過化學處理生產的竹纖維手感柔軟,懸垂性好,染色色彩亮麗,而且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竹炭加入滌綸纖維就形成了竹炭纖維。竹炭纖維具有除臭能力,還具有很好的釋放遠紅外、負離子的功能;竹子高溫炭化後形成竹炭,竹炭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可以清除周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Ⅱ 二郎神和李冰是什麼關系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

熊發恕

摘要:本文以豐富的資抖,探究了《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的源與流,認為《西遊記》中的二郎神是吳承恩融匯自漢唐以來流傳民間及各種文學作品中二郎神傳說的結晶,二郎神的傳說被吸收,豐富了《西遊記》的內容,渲泄了作者胸中「斬邪」「平妖」的塊壘之志。
關鍵詞:明請小說《西遊記》二郎神傳說

著名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在數百年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從各種各樣文學作品的肥沃土壤里吸取了豐富的營養,特別是眾多的民間傳說故事和民間戲曲更是極大地豐富了《西遊記》的內容,二郎神的傳說被吸收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二郎神的傳說,大約起源於四川的灌縣(今都江堰市)一帶,與傳說中的『李冰洽水』有直接關系。我國遠古時候,普經有過嚴重的水災:「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溢於天下。」大禹繼承父志治水,「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於是」疏九河,渝濟漂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泗淮,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上》)《禹貢》說「岷山導江」,荀卿說「江出矚山,其源可以濫觴」,即明白指出了大禹所疏導的江源就是岷江。大禹是中華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千百年來不斷豐富發展,流傳不衰,幾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大禹之外,治理局部地域水患的傳說英雄就更多了,川西的李冰即其中之一。《史記·河渠書》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後又「垂江作堋,穿輒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灌溉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早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蜀志》)這是對李冰治水的朴實記述.可到了《風俗通》等書中,使逐漸增加了不少神話傳說的色彩。《太平廣記》卷291「李冰」條引《成都記》也這樣說到:「李冰為蜀郡守,有蛟歲暴,漂墊相望。冰乃入水截蛟,己為牛形,江神龍躍,冰不勝,乃出,選率之勇者數百,持強弓大箭。約曰:『吾前者為牛,今江神必亦為牛矣。我以太白練自束以辯,汝當殺其入記者。』遂吼呼而入。須臾雷風大起,天地一色。稍定,有二牛斗於江上,公練甚長白。武士乃齊射其神,隧斃。從此,蜀人不復為水所病。至今大浪沖濤,欲及公之祠,皆彌彌而去。故春冬設有鬥牛之戲,未必不由此也。祠南數千家,邊江低堤,雖甚秋潦,亦不移適。有石牛,在廟庭下。唐大和五年,洪水驚潰,冰神為龍,復與龍斗於灌口,猶以白練為志。水遂漂下,左綿梓潼,皆浮川溢峽,傷數十郡,唯西蜀無害。」
李冰治水,計劃周密,成效顯著,但決非一人之功,必有襄助者。就是在上面所引《成都記》李冰化牛斗江神的傳說中,也說有武士們持箭相助。《李公父子治水記》說:「公治水非一處、襄之者亦非一人,若南安、榮經等處,皆嘗及之。故離堆之事偽傳,而同時若竹氏、毛郎亦替厥勛,二郎其尤著也。二郎固有道者,承公家學,而年正英韶,猶喜馳獵之事。奉父命而斬蛟。其友七人實助之,世傳梅山七聖,謂其有功於民,故稱聖人。」(《灌縣文微》卷五)又《蜀中名勝記》六卷引《古今集記》亦載:「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鎮其江、五石犀以厭水怪,鑿離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概川西南十數州縣稻田。自禹治水之後,冰能因其舊跡而疏廣之。今縣西三十三鍵尾堰索橋有李冰祠。」「離堆上有伏龍觀,下有深譚,傳聞二郎鎖孽龍於其中。霜降水落,或時見其鎖。」(《井蛙雜記》卷九)李冰父子治水,有功於蜀,蜀人十分懷念他們,於是修祠立廟,常年祀祭,李冰被尊為「川主」,其子被尊為「二郎神」:「蜀中灌江二郎廟、當是因李冰開離堆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朱子語類》卷三)
二郎神傳說書面記載的出現,是宋代以後的事,宋以後的漢代、唐代,從未聽說有個李冰的兒子「二郎」,李冰是否真的有個我們至今仍不知其名的兒子「二郎」也無可稽考。但灌口二郎廟的香火日甚,「二郎神」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卻是事實,甚至在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作品中也有了以「二郎神」為名的詞牌。周密《武林舊事》中,所載「官本雜劇段數」中,也有了「二郎熙州」、「鶻打兔變二郎」、「二郎神變二郎神」等名目。
後來,傳說中還出現了一位「嘉州太守趙昱」,來和李冰父子爭「川主」和「二郎神」的位置。《方輿勝覽》載:「趙昱隱青城山,隋湯帝起為嘉州太守。時鍵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昱率甲士千人夾江鼓噪,昱持刀入水,有頃,潭水盡赤,顯左手提蛟頭,右手持刀,奮波而出。一日,棄官去。後嘉州水漲,蜀人見昱雲霧中騎白馬而下。「宋太宗賜封神勇大將軍.」到了《嘉定府志》中,則說成是:百姓們感戴趙昱的恩德,在灌江口立廟奉祀他,俗稱「灌口二郎」。《常熟縣志》所記也大體相同。《八閩通志》又說宋真宗時張泳入蜀平亂,得到二郎神的幫助。事後張泳奏請追封川主趙昱為「清源妙道真君。」「川主」原本是李冰的稱號,《灌縣文微》卷五《李公父子治水記》就有「因其(李冰)治蜀治水,益州始為天府,故世稱曰川主。」現在又稱趙昱為川主。對於這傳說中出現兩個「川主」一事,《彭水縣志》解釋道:「川主廟祀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或謂當祀趙昱者。考趙與李皆以治水立勸於蜀,並具有川主之稱。然李先而趙後;且李所治為全蜀上源,趙則僅在嘉州而已。又李之淘灘作堰,功在生民,不徒以異跡見稱;若趙但以道術免一時之災,不能使千載後民食其利也」,雖是折中之說,卻都道出了兩個傳說的先後和異同.
與趙昱事相類似的記載,還見於《襄陽舊傳》:「晉鄧遐,字應遠,勇力絕人,氣蓋當時,為襄陽太守。城北污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遐遂撥劍入水。蛟繞其足,遐揮劍截蛟流血,江水為之俱赤。因名日斬蛟渚,亦謂之斬蛟津。」《圖書集成》引《浙江通志》說:「二郎神廟在杭州忠清里。神姓鄧諱遐,陳郡人也,自幼勇力絕人,氣蓋當時,人方之樊噲。桓溫以為將軍,數從征伐,歷冠軍將軍、數郡太守,號為名將。襄陽城北水中有蛟,數出害人。遐撥劍入水,蛟繞其足,遐揮劍斬蛟數段而出,自是患息。鄉人德之,為立祠祀之,以其嘗為二郎將,故尊為二郎神」。這里所記的鄧遐斬蛟的故事,《太平環宇記》引盛弘之《荊州記》也有相同的記述。於是,傳說中的二郎神又增加了一位鄧遐。
綜上可知,二郎神的傳說在長久的民間流傳中不斷變異:人名,或為李冰第二子,或為趙昱,或為鄧遐;地點,或為灌口,或為嘉州,或為襄陽;時代,或為秦,或為隋,或為晉。但最基本的情節卻傳承下來:太守或太守的兒子入水斬蛟,平息水患,死後成神。百姓感載他,建廟曰「灌口二郎廟」,塑神名「灌口二郎神」,「二郎真君」。這些在以後的傳說中再也沒有產生多大變異了。

二郎神的傳說,在元明戲曲中有著十分豐富的表現。今天所能見到的的涉及二郎神傳說的元明雜劇,有《西遊記雜劇》(楊東菜批評本)、《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灌口二郎斬健蛟》四種。《西遊記雜劇》第一本第八出寫觀音菩薩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奏過玉帝,差十方保官」暗中護送,其中第四個保官就是「灌口二郎。」第四本第十六齣寫豬八戒在黑風山為妖,搶走了民女裴海棠。後來孫悟空救裴海棠回家,向她打聽妖怪的底細,裴海棠說「那妖怪醉後則說,它怕二郎細犬。」以後豬八戒又去找裴海棠,並攝走了唐僧,孫悟空到南海去向觀音菩薩求救。於是,灌口二郎奉觀音菩薩法旨去救唐僧,與豬八戒大戰一場,放出「細犬」,「見本相才擒住了豬八戒。這里擒住豬八戒的「細犬」的「本相」的具體形象,劇中沒有交待,但在後來的《封神演義》中,卻對二郎神的哮天犬名叫「細腰」的有這樣的描述:「仙犬修成號細腰,形如白象勢如梟」——這大概是那兇猛無此的哮天犬的「本相」了。《西遊記雜劇》中有一支〔越調、斗鵪鶉〕描繪了二郎神的威嚴形貌:「看了些日月盈虧,山河變遷。灌口把威施,夭涯將姓顯。郭壓直把皂鷹擎,金頭奴將細犬牽。背著弓弩,挾著彈丸。灌錦江頭,連雲棧邊」。這就是元明戲曲中最初描繪的二郎神形象,但沒言及他姓李或是姓趙。可是在稍後的《二郎神醉射鎖魔鏡》、《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劇中,二郎神徑直成為嘉州太守趙昱了。《二郎神醉射鎖魔鏡》第一折二郎神上場雲:「吾神姓趙名昱,字從道,幼年曾為嘉州太守。嘉州有泠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嘉州父老,報知吾神,我親身仗劍入水,斬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級,右手仗劍出水。見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聖。吾神自斬了健蛟,收了眉山七聖,騎白馬白日飛升,灌江人民與吾神立廟。奉天符碟玉帝賜,加吾神為灌江口二郎神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灌口二郎斬健蛟》一劇,則賓全是寫二郎神出身的,所述與前面所引《二郎神醉射鎖魔鏡》的記述大致相同,只是趙煜(昱之誤寫)是先飛升成聖,再降眉山七聖,然後斬蛟,只是先後次序倒置而已。二郎神手下大將也有郭牙直(「牙」與「壓」,一音之轉),「牽著狗兒」,另外還增加了一位「搶刀鬼」。《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中的二郎神,奉「元始化身太極之體」的「北極驅邪院主」之令,帶領梅山七聖及眾多天兵,到花果山擒拿偷盜了仙丹仙酒的齊天大聖。同《西遊記雜劇》中豬八戒「只怕二郎細犬」一樣,《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中也說:「則除是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方可破齊天大聖」,足見二郎神是專門擒妖拿怪的好手。劇中雖沒有明說齊天大聖就是孫悟空,但在第一折中齊天大聖自敘身世時曾說:「吾神三人,姊妹五個,姐姐是龜山水母,妹子鐵色稱猴,兄弟耍耍三郎」這同《西遊記雜劇》第九出中孫行者(悟空)自敘的幾乎相同:「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離山老母,二姊巫枝柢聖毋,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不同的只是《西遊記雜劇》中的孫行者號通齊天大聖,降伏它的是哪吒而不是二郎神而已。這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一劇深受《西遊記雜劇》的影響。《二郎神鎖齊天大聖》著力描寫了二郎神及梅山七聖的神武勇猛,他們沒有費多大勁就擒獲了花果山三聖,不像後來的小說《西遊記》中那樣,要賭斗變化,還要借力於太上老君的金剛琢才能奏效。花果山三聖中,齊夭大聖雖是偷金丹盜仙酒的魁首,神勇廣大,變化多端,而一旦被擒,就下跪求饒。倒是大兄通天大聖的形象較為突出,使一條鐵棒,神通變化也與後來小說中的孫悟空有不少相似之處。小說《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可以說是熔合了花果山三聖的形象,連「孫行者」之名大約也是從「耍耍三郎」身上套用來的。
總之,在《二郎神醉射鎖魔鏡》、《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劇中,二郎神的形象有了更具體的描繪:他「神通廣大,變化多般」(《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青臉紅髯」、「馬跨龍駒,箭插金壺,袍錦模糊,簇簇的如驟雨,支楞楞發金鏃」(《灌口二郎斬健蛟》);他的「三尖兩刃,刀過處利如風」(《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牽著「細犬沖圍破陣,金彈打散妖兵」(《二郎神鎖齊天大聖》)。明代話本小說集《醒世恆言》中保存有一篇宋元話本《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說「古宋沐京」有一座二郎神廟,供奉清源妙道二郎神,與北極佑聖真君一樣靈應。那廟中的二郎神象,「頭裹金花璞頭,身穿儲衣綉袍,腰系蘭田玉帶,足登飛風烏靴」,「手執一張彈弓」,與元明戲曲中的二郎神形象相似。可以看出,二郎神(嘉州太守趙昱)的傳說和形象,在元明戲曲及話本小說中已有了較固定的敘寫,連民間神廟供奉的二郎神象也以戲曲描繪的為藍本來加以塑造了.
在元明及以後的戲曲、小說中,幾乎沒有把二郎神寫成是李冰第二個兒子的,唯一的例外是楊潮觀的《灌口二郎初顯聖》雜劇。楊潮觀字宏度,號笠湖,江蘇無錫人,清乾隆時曾在四川西部的鄧州(今鄧崍縣)當知府。他尋得卓文君妝樓舊址,建了一座吟風閣,演出自己編寫的短劇,並把這些短劇名為《吟風閣雜劇》。他對流傳在川西一帶的二郎神傳說應該是十分熟悉的了。他寫的《灌口二郎初顯聖》簡名《二郎神》,題目作「李郎法服豬婆龍」,寫蜀郡太守李冰開鑿離堆,龍婆龍子尋釁與李冰廝殺。李冰的兒子二郎縱鷹犬助戰,終於擒獲了豬龍婆母子,將龍婆用鐵鏈鎖在離堆下面,「要他約勒江沙,深無至眉,淺無至足」,又令龍子〔小蛟龍〕「攻開東岸,分水內江,使千里荒蕪,變成沃野,永為天府之土」,灌溉農田。劇中寫二郎斬蛟治水有功,蜀人尊為川主,祀為「二郎真君」,這大概是以朱熹《朱子語類》所述為依據的。劇本以李二郎斬蛟為中心,始終與治水造福於民緊緊結合,充分表現出作者楊潮觀關心百姓利益的良苦用心。

小說《西遊記》中的二郎神卻不姓趙也不姓李。第六回里,孫悟空大鬧天官,在花果山敵住了李夭王的十萬天兵,於是觀音菩薩薦二郎神來幫助李夭王。這二郎神「乃玉皇大帝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州灌江口」,連孫悟空也「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這個二郎神。既是「楊君之子」,當然就不會姓趙,也不是趙昱了。「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棕羅雙鳳凰」,「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小說《西遊記》第六回),顯然來自另一個神話傳說。元代鍾嗣成《錄鬼簿》著錄有元人張時起的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明初朱權的《太和正音譜》中有元人李好古著雜劇《巨靈神劈華岳》的存目(《元曲選目》作《巨靈神劈華山》,《也是園書目》別作《劈華山沉香救母》),從題目可知敷演的都是同一「劈山救母」的傳說故事.。清代皮黃戲《寶蓮燈》演的沉香劈山救母故事,可能就是從上述「劈山救母」的元代雜劇演化而成。不然,何以主角人名(「沉香」)和故事名稱(「劈山救母」)竟完全相同。《寶蓮燈,中破壞沉香母親婚姻的那位頑固的舅父就是二郎神楊戩,而小說《西遊記》中則說劈山救母的是二郎神楊戩本人,二者所依據的「劈山救母」傳說當來自不固的傳承。當然,我們不能就此去猜測上述諸多的「劈山救母」元雜劇中也曾出了二郎神——這些元雜劇早已佚亡,巳無從稽考了。
小說《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氣。真個是: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西遊記》第六回)「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有七十二變化,」那「梅山六兄弟——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這「郭申直健」,是隱含著「郭牙值」之名的。二郎神與孫悟空斗戰時,「抖撒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只手,舉著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發」,又放出「細犬」,照孫悟空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跌,乘機擒住了孫悟空。(《西遊記》第六回)後來在取經路上,孫悟空等追趕偷竊祭賽國金光寺塔上舍利寶貝的九頭蟲怪,遇上打獵歸來的二郎神及梅山六兄弟。二郎神不計前隙,幫助皈佛取經的孫悟空,「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又放出細犬,「躥上去,汪的一口,把(九頭蟲的)頭血淋淋咬將下來。那怪物負痛逃生而去」(《西遊記》第六十三回)。這小說中的二郎神雖然姓楊,但形貌、彈弓、三尖兩刃刀、鷹犬乃至結義弟兄(梅山七聖),都彷彿是二郎神趙昱的。這就明自地顯示出小說《西遊記》與元明戲曲中二郎神傳說之間的密切關系。
與小說《西遊記》成書差不多先後同時的另一部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也描繪了楊戩。但卻不曾說他是灌口二郎神(書中連「灌口二郎神」的字樣都未出現),而說楊戩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門人,奉師命下山助姜子牙滅殷興周。他也使一口三尖兩刃刀,穿一件「淡鵝黃」戰袍,「渾身上下金光照」;他有「三昧火眼,現出光華,照耀如同白晝」,還有名叫「細腰」的哮夭犬,其本相「形如白象」,他「曾經煉過九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封神演義》中的楊戩的形象與本領,與元雜劇及小說《西遊記》中的二郎神竟有那樣多的相同之處,就連封號「清源妙道真君」也一字不差。《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是在民間文學基礎上發展起來,最後由文人加工創作而成的,同時由於兩書作者成書年代的確切時間不可稽考,二者誰先問世,迄今仍有爭議,因此出現了兩書相互之間在某些民間傳說故事及細節有所滲透、關聯甚而抄襲的現象。這是不足為怪的。「清源妙道真君」楊戩的故事即其中一例。
在明代,二郎神的傳說流傳很廣,當然就不可能只有一種說法,連細節都沒有差異的。《西遊記》的作者(最後寫定者)吳承恩曾見到一幅《二郎搜山圖》,寫了《二郎搜山圖歌並序》。其《序》說:「二郎搜山卷,吾鄉史吳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孫灌泉子,復於參知李公家得之。青氈再還,寶劍重合,真奇事也」,足見《二郎搜山圖》的流傳久遠和珍貴。《二郎搜山圖歌》描繪的二郎神形象是:「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揮部從物靈風,星飛電掣各奉命,搜羅要使山林空。名鷹搏拿犬騰嚙,大劍長刀瑩霜雪。猴老難延欲斷魂,狐娘空酒嬌啼血。江翻海攪走六丁,紛紛水怪無留蹤,青鋒一下斷狂飈,金鎖交纏擒毒龍。神兵獵妖猶獵獸,探穴持巢無逸寇。平生氣焰安在哉,牙爪雖存敢馳驟」。(《射陽先生存稿》卷一)《二郎搜山圖歌並序》大約作於嘉靖十八年(1539),作者時當盛年(三十六歲),對「少年都美」的二郎神「清源公」(即「清源妙道真君」)指揮神兵,掄大劍長刀,放鷹縱犬,擒妖驅獸的英雄形象十分傾羨,並在該詩結尾發出了「胸中磨損斬邪刀,欲起平之恨無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間豈謂無英雄」的無限概嘆。這大概就是作者在《西遊記》中以贊揚的筆調描二郎神的豐姿神勇的內在動因。
被附會為二郎神的楊戩,歷史上實有其人,是北宋時曾當過節度使的極有權勢的宦官,《宋史》卷468有他的傳。楊戩成為二郎神究竟來自何種傳說、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皮黃戲《寶蓮燈》所依據的傳說較古(元代雜劇),也顯示了一些可供追尋的線索,但該劇定形於小說《西遊記》廣為流傳之後的清代,劇中「劈山救母」的沉香的那位舅父二郎神楊戩,是否恰好反過來竟脫胎於《西遊記》或《封神演義》,仍不可斷然作出否定。
小說《西遊記》中,二郎神是玉帝「令甥」、「楊君之子」。究其來歷,除「劈山救母」的傳說外,還有另一條可供追尋的線索,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間的《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丁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以下簡稱為二郎寶卷)和《消釋真空寶卷》。前者,劉蔭柏有《<西遊記>與元明清寶卷》一文(見《文獻》198了年第3期)論之甚詳;後者,有胡適《跋消釋真空卷》一文(見《胡適古典文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介述頗細。《二郎寶卷》分上、下兩卷,每卷結尾處都署:「大明嘉靖歲次壬戍三十四年九月朔旦日敬造」。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早於今存《西遊記》最早刊行時間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若依吳承恩晚年家居時(公元1568年離長興丞職位以後)作《西遊記》的通常說法,《二郎寶卷》則寫成於《西遊記》成書之前。即使按照吳承恩青壯年時(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正在撰寫《西遊記》或者已經完成初稿」的說法(見蘇興《吳承恩年譜》),《二郎寶卷》的作者也不大可能在十來年後就能看到《西遊記》的初稿並據以改寫成《二郎寶卷》。因此,《二郎寶卷》或者其據以進行創作的二郎神民間傳說對吳承恩《西遊記》中二郎神的描繪產生過影響,是極有可能的。
《二郎寶卷》主要演述二郎真君的出身歷史:二郎神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金童臨凡」,為確州城內書生。母親雲華仙女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違犯天條,為花果山孫行者所困,被壓於太山之下。後來,二郎神得到天上鬥牛宮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太陽」,劈山救出母親雲華仙女,反而用太山壓住孫行者。《二郎寶卷》是這樣描繪二郎神形象的:「開山斧,兩刃刀,銀彈金弓;升天帽,蹬雲履,騰雲駕霧;縛妖鎖,斬魔劍,八寶俱全。照妖鏡,照魔王,六賊歸順;三山帽,生殺氣,頂上三光;八寶裝,四條帶,腰中緊系;黃袍上,八爪龍,紫霧騰騰。」(見《二郎寶卷,求簽桂造品第十》)「二郎變化有神通,八裝聖寶緊隨跟,出門先收各牙洽,黃毛童子護吾身。後收七聖為護法,白馬白犬有前因……梅山七位尊神聖,歸依爺上拜兄弟。帥將跟隨常擁護,天地同春成神聖。白馬爺乘神坐驥,白犬神嗷緊跟巡。貫會降妖捉鬼怪,邪崇精靈影無蹤。」(見《二郎寶卷。心猿不動品第十一》)《二郎寶卷》中描繪的二郎神形象與《西遊記》中的二郎神形象極為相似,其中的「各牙治」即「郭壓直」的別寫,則與元明以來二郎神雜劇相同,而「白犬神嗷」又與《封神演義》中「細犬」的「本相」「形如白象」似同出一源。胡適也認為《二郎寶卷》是昊承恩《西遊記》成書以前的作品,他讀《二郎寶卷》中的唐僧取
經故事,認為「這時候的取經故事還在自由變化的狀態,所以裡面的節目,如二郎救母把行者壓在山下,全不受向來傳說的拘束,也和後來的吳承恩定本全不相同。這是嘉靖年間的作品,才有這樣的自由。到嘉靖以後,取經故事有了統一的結構,便不容易自由改造了」《跋<銷釋真空寶卷》,見《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

結語:小說《西遊記》中的二郎神,既有「斬蛟治水」造福人民的蜀郡太守李冰兒子灌二郎的雛形,也有元明戲曲中嘉州太守趙昱「斬蛟」治水有功被寫為「清源妙道真君」二神的形象,有元雜劇及元明民間說唱文學「寶卷」中「劈山救母」的沉香太子或「楊君之子」二郎神的影子,還有《封神演義》中玉泉山王鼎真人門人楊戩的折射。總之,《西遊記》中的二郎神是吳承恩融匯自漢唐以來流傳民問及各種文學作品中二郎神傳說的結晶,充分表現出他重視民間文學,善於博採眾長融鑄貫通的藝術才華,以及他通過二郎神形象來渲泄胸中「斬邪」「平妖」的塊壘之志的獨特匠心。

Ⅲ 古代有哪些文人是江西人

王安石、曾鞏、黃庭堅、陶淵明、湯顯祖等。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

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

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朴,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2、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

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

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3、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盪,境界一新」。

4、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5、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江西撫州市)。

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明萬曆十九年(1591)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這些劇作不但為中國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湯氏的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

湯顯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其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郵草》二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安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曾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陶淵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庭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湯顯祖

Ⅳ 中國飲食文化的傳說

給你五個常常吃到的!

1 雜燴菜

河南人遇到逢年過節或是家中來客,總愛做一大鍋雜燴菜來招待客人。雜燴菜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蔥、香菜以及其它佐料熬成一大鍋。吃時,一人一碗,或配蒸饃,或配白米飯,既簡單方便,又經濟實惠,這種就餐形式在河南一帶由來已久。其實這道菜最初的名字不叫雜燴菜,而是叫做「炸檜菜」。關於它,至今民間還流傳著這么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相傳南宋時期,金兵屢屢南犯,趙宋王朝搖搖欲墜。當時朝廷內部分作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身為兵部侍郎的朱敦儒因主張抗金,被奸相秦檜在高宗面前奏了一本,丟了官職。他回到河南老家以後,對朝廷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政事,常常約上三五個好友飲酒作詩,打發時光。
這一年,時逢朱敦儒六十壽辰,便邀集了一些親朋舊友前來小聚。不料這時突然從京城臨安傳來消息說,抗金元帥岳飛因接連打敗金兀術,惹惱了被金國收買的奸相秦檜,秦檜遂與其妻王氏密謀,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於風波亭。一時間,國仇家恨交織在一起,朱敦儒哪裡還有心情飲酒歡聚?但客人既已前來赴宴,又怎能讓他們空著肚子回去。於是朱便吩咐家廚:「今日不飲酒,也無需擺那些盤碟,只把備好的蔬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饃端來即是。」
想來這些親朋舊友都是些養尊處優的人,平日里吃慣了山珍海味,喝順了美酒佳釀,如今這一碗碗粗製的熬菜哪裡咽得下去!朱敦儒見大家遲遲不動筷子,便夾起碗中一個丸子說:「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岳元帥一生精忠報國,竟然慘死在『莫須有』的罪名下。我恨不能砍下秦檜的頭顱下油鍋…」,他的話還沒說完,一位客人便忽地站了起來,義憤填膺地說:「大人,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是秦檜的頭,油炸豆腐就是秦檜的肉,粉條就是秦檜的腸子。來,我們大家一起把秦檜這廝吃下去,替我們的岳元帥報仇!」
於是,滿座客人一齊響應,紛紛拿起筷子,頃刻之間就把一碗碗熬菜吃了個精光。菜吃完了,有人問:「該給這道菜起個啥名字呢?」朱敦儒想了想說:「就叫『炸檜菜』吧!」
很快,這件事傳入了民間。人們出於對秦檜的憤恨,紛紛做起「炸檜菜」吃。後來,因為這道菜是將各種雜七雜八的菜燴在一起做成的,所以,人們就將它叫做「雜燴菜」了。

2 毛血旺

重慶城西沙坪壩有一古鎮,名磁器口。磁器口水碼頭歷來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重慶城的通邑大埠,南來北往的船隻都泊這里,水碼頭舟楫如林,熱鬧非凡,街市店鋪興旺,商賈雲集,古鎮磁器口由此而占盡了一江的靈氣。
毛血旺的由來: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賣起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毛」是重慶方言,就是粗糙,馬虎的意思。

3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一道譽滿中外的四川名菜,早在清末就聞名全國,被 眾多食客稱為「國菜」,我想對喜歡川菜的食客,是熟悉不過的菜餚。沿街路過一些靠辣味攬客的餐館,店堂外的廣告牌上有時也可見「宮保雞丁」的菜名,只是有的寫成了「宮爆雞丁」,望文生義,似乎以雞肉作主料爆炒而成,殊不知背離了菜名所蘊涵的歷史。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我想知道的人不多,包括那些把它納入其菜單招攬食客的餐館老闆。說起「宮保雞丁」,不得不道出一段耐人尋味的典故。
熟悉晚清歷史的人,對丁葆楨(生前封「太子少保」,尊稱為丁宮保)其人,應該不陌生,其智斬慈禧寵臣安德海的膽量和氣魄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話說,當年丁葆楨由山東調任四川巡撫,時直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遂前往視察。由於耽誤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不得不在道上一家小餐館進餐,不巧哪天剛好很多菜樣已賣完,無菜可炒。眾人飢腸轆轆,等不急去別的餐館,就用雞肉等幾種原料,快炒之。丁葆楨吃著覺得味道鮮美,很是滿意,「宮保雞丁」由此大出其名。
「宮保雞丁」得名後,人們紛紛仿製,等到餐館採納經營後,更是人人愛吃。傳說當時餐館酒樓,小販出售炒花生仁、胡豆者甚多。以前的「宮保雞丁」里是不放花生仁的,有進餐者偶叫小販將炒花生仁倒入「宮保雞丁」盤內,混食後,發現其味更佳,故後來又將花生仁加入烹制。如今的「宮保雞丁」,烹飪技巧更加成熟。
各位喜歡川菜的食客,按此配料製作,也可炒一道美味可口的「國菜」。將250克嫩公雞脯肉拍松,剞成3毫米見方的十字花紋,再切成18毫米見方的丁,放入碗內,加精鹽適量、紅醬油10克,濕澱粉20克拌勻。干紅海椒8克,去籽,也切成18毫米長的段。取碗一隻,放入白糖少許、醋適量、紅醬油適量、味精少許、肉湯約30克、濕澱粉少許,調成芡汁。 然後,置炒鍋於旺火上,下熟豬油125克,燒至六成熱,放入干紅海椒段、花椒約15粒,迅速炒成棕紅色,放入雞丁,炒散,再烹入少量紹酒炒一下,再加入薑片3克、蒜片5克、蔥粒15克,炒出香味,烹入芡汁,加入鹽炒花生米50克,顛翻幾下,一道地道的「宮保雞丁」即成。
「宮保雞丁」成名的說法還有幾種,如丁葆楨微服私訪,得民間烹菜之法、便讓家廚仿製,名之「宮保雞丁」,不過我獨信前一種。都江堰水患,丁葆楨治理之功不下李冰父子,「宮保雞丁」成名,應該皆因人們為了銘記丁葆楨的不朽功勛。

4 夫妻肺片

以牛肉為主料,配以肺、心、舌等製作而成。是四川成都人人皆知的美食。
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牛雜碎邊角料特別是牛肺成本低,經精加工、鹵煮後,切成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致,價廉物美,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夫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20世紀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對擺小攤的夫婦,男叫郭朝華,女叫張田政,因製作的涼拌肺片精細講究,顏色金紅發亮,麻辣鮮香,風味獨特,加之他夫婦倆配合默契、和諧,一個製作,一個出售,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時顧客雲集,供不應求。有那常來品嘗他們夫妻製作肺片的頑皮學生,用紙條寫上「夫妻肺片」字樣,悄悄貼在他夫妻倆的背上或小擔上,也有人大聲吃喝,「夫妻肺片,夫妻肺片……」。一天,有位客商品嘗過郭氏夫妻製作的肺片,贊嘆不已,送上一個金字牌匾,上書「夫妻肺片」四個大字。從此「夫妻肺片」這一小吃更有名了。
為了適應顧客的口味和要求,夫妻二人在用料和製作方法上不斷改進,並逐步使用牛肉、羊雜代替牛肺。雖然菜中沒有牛肺了,但人們依然喜歡用夫妻肺片這個名字來稱這道菜,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5 回鍋肉

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
相傳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旱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旱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Ⅳ 寶寶的家居環境越干凈越好嗎

寶寶的居住環境並不是越干凈越好醫生提醒家長,無菌的居住環境反而不利於寶寶的...2家居環境不可過度使用消毒液 過度消毒會導致正常生活環境中細菌明顯...

閱讀全文

與李冰家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家樂電熱水器的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75
黃石九陽電器維修部電話 瀏覽:216
利仁電器維修部 瀏覽:95
格力空調蒸發器腐朽保修嗎 瀏覽:382
品尚傢具廠都是怎麼銷售的 瀏覽:919
打草機怎麼保養維修 瀏覽:969
貼吧家用小家電什麼牌子好 瀏覽:332
傢具怎麼安裝送貨 瀏覽:681
斯可諾傢具怎麼樣 瀏覽:674
家電物流模式包括什麼 瀏覽:678
傳統風格傢具配什麼樣的木地板 瀏覽:846
昆明家電維修便民網 瀏覽:235
潘多拉維修要等多久 瀏覽:208
坡頭區電器維修 瀏覽:951
廣東天際電器維修點寧波店 瀏覽:429
東成電東扳手維修電話 瀏覽:517
滲透型防水劑怎麼補裂縫 瀏覽:580
上門修家電維修要修多少錢 瀏覽:339
常壓消防水帶多少錢 瀏覽:502
串聯電路電流特點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