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清傢具特點的比較
明式傢具是獨具特色的傳統傢具。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製作的硬木傢具。雖然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生產,但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能工巧匠製作的傢具最得大家認可。因此,人們公認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州明式傢具",簡稱"蘇式"。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傢具的三大特點。中國傢具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到明代開始形成獨特格式,因而被後人稱為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是傢具文化風格的代表,裝飾精微,雕飾精美,散發出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明式傢具,特徵鮮明,魅力無窮,體現在以下幾點:
1、文人參與設計,極具意匠美。明式傢具的設計者大多是文化氣息甚濃的文人雅士,由他們設計出傢具圖樣後,再交由出色的木工製作而成。在傢具設計之時,設計者往往會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於設計之中,使傢具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朴,各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與審美的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傢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覺毫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欣賞、推敲。明式傢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嘗則回味無窮。所以,有設計師甚至認為,明式傢具是用來觀賞而不是用來使用的。
2、選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傢具在造型上,講求物盡其用沒有多餘的東西,簡潔到不能再簡潔了,強調傢具形體線條優美、明快、清新。通體輪廓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整體線條一氣呵成,在細微處有適宜的曲折變化。明式傢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凈簡朴之曲線,若有若無、若虛若實,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體現了虛無空靈的禪意。明式傢具在選材時追求天然美,凡紋理清晰、美觀的「美材」,總是被放在傢具的顯著部位,並常呈對稱狀,巧妙地運用木材天生的色澤和紋理之美,而不做過多的雕琢,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積的雕飾,這與現代人返璞歸真的審美時尚是完全契合的。
3、結構簡單、合理,連接牢固,極具工巧美。明式傢具的結構源於建築學的梁架結構,橫者為梁,豎者為架,結構嚴謹,用材合理,絕無多餘與浪費,各部件間採用榫卯連接,膠粘輔助牢固,顯示出高超的製作工藝。
清式傢具指清朝的雍正、乾隆時期形成的帶有當時時代氣息的傢具。這種傢具在形式和格調上與傳統傢具的樸素大方、典雅內斂的風格大相徑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強烈對照,故在我國傢具史上稱之為「清式」傢具。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國工藝美術史上出現了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繁縟雕琢的風氣。這時正值「廣式傢具」盛行,加上清官內院的追隨和提倡,清代中葉以後,傢具以造型厚重、形體龐大、裝飾繁瑣而風靡一時。
具體而言,清式傢具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品種及造型上追求創新。清式傢具的品種可謂繁多,許多傢具都具有前代所沒有的風格和特點。比如,清代的李漁就主張幾案多設抽屜,櫥櫃多加擱板,從而開清式書案、多寶格之先河。據史載,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貯冷水祛暑的涼炕,都是李漁的創造。清式宮廷傢具更喜標新立異。比如有一種木床,床上不僅有帽架、衣架、瓶托、燈台、懸余架,甚至還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傢具的造型也變化多端。多年來,海內外的博物館及收藏家雖搜集了難以計數的清式傢具,但至今仍不時發現前所未見的清式傢具的奇特品種,有些傢具竟難猜測其為何物。
其二、用材上視野廣闊。在用料選材上,清式傢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尤以紫檀為首選。
清中期以前的宮中傢具,選料最為講究。如用料講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紅木,各種木料互不摻用,有的傢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製成;選材時要求無癤無疤,無標皮,色澤均勻,稍不中意,就棄之不用,絕不將就。在製作上,為了保證外觀的色澤和紋理的一致,也為了堅固牢靠,往往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為鼓腿澎牙結構,盡管腿足曲率極大,也多採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宮廷紫檀傢具透雕的花牙,往往與腿足和牙條一木連做。這樣一來,用料很大,浪費極多。
其三、工藝上裝飾豐富。注意裝飾性,是清式傢具最顯著的特徵。為了達到瑰麗多姿、千變萬化的裝飾效果,清式傢具的設計者和製作者幾乎使用了當時一切可以利用的裝飾材料,嘗試了一切可以採用的裝飾手法。在傢具製作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上更是殫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當屬雕飾和鑲嵌。
其四、藝術風格上融會中西。從傳世的清式傢具中,人們很容易感受到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藝術的濃濃氣息。清式傢具不僅繼承了明式的優點,而且,對西方文明也進行了大膽借用。從現存的清式傢具來看,採用西洋裝飾圖案或裝飾手法者佔有相當的比重。
❷ 明朝傢具的設計及藝術特色有哪些
傢具是每個朝代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不同的傢具在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表現,傢具樣式,顏色的不同從側面反映了不同朝代的人文風貌。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比較輝煌的封建王朝,明朝在建築及傢具設計上都有其鮮明的特徵,保留了中國歷史上最傳統的中式傢具,其傢具既有優雅簡潔的傳統風格,又極盡奢華、大氣磅礴。明朝傢具是中國傢具的頂峰,它們或線條流暢,或雕刻精美,或寬宏大氣,或輕巧精緻。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紫檀木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的代表,雖不僅僅體現在明朝,卻在明朝時期達到頂峰,其人性化的設計使得明朝傢具廣為流傳。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表現明朝傢具的設計及藝術特色。
三、明代傢具注重反映材質本來的特點及紋理
明代傢具多用黃花梨、紫檀木等質地較硬的木材。明代傢具的非常注重材質本身優美的肌理,這些材質會呈現出羽毛等膝隴形象,令人驚嘆不已,明代的工匠十分注重凸顯材質本來的紋理,並加以巧妙地利用,發揮材質本來的肌理美,這也是明代傢具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明代傢具多用的紫檀木、黃花梨木等木材本身就具有自己的肌理紋樣,工匠們在製作時成分發揮木材的紋理優勢,不做大面積的裝飾,只在適當部位加以花紋裝飾,與木材本來的紋理相得益彰。明代傢具不加漆飾,這樣便形成了明代傢具獨有的風格。這也反映當時明代人們追求淳樸自然的人文風貌。
明朝的家是古代古典傢具的輝煌,整體的設計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現代的工藝是無法比擬的。
❸ 明清傢具的特點詳解
明式傢具質朴簡潔、豪放規整,清代傢具工藝精湛、雍容典雅。
明代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的黃金時期.明式傢具多採用硬木,以黃花梨,紫檀木最為常見.結構採用小結構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與多樣性,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富貴典雅,是藝術與實用的結合,明式傢具極少漆,也沒有過多的裝飾,突出木色紋理,體現材質美,形成清新雅緻,明快簡約的風格。
明式傢具以黃花梨木為主,極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黃花梨木傢具,又以桌椅、櫥櫃較多,沒有鑲嵌和雕鏤,只有極少雕刻。明末清初由於黃花梨木匱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製作。紫檀木傢具大件甚少,木材寬一般不過八寸,木材材質好,雕刻的較少,不做鑲嵌。據行家介紹,紫檀木木種就有十幾種,根據不同的材質,其價格差別較大,最昂貴的為金星紫檀。
另外,也可以從選材、線腳、雕刻、鑲嵌等裝飾手法上來判斷。明大量採用硬木製成傢具,更是充分利用了它的美麗花紋。在不少傢具珍品中可以看到最好的材料通常用在傢具最顯著的部位,例如:面心板、門心板、抽屜臉及靠背板等部位,都是用美材來取得裝飾效果。
清式傢具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品種及造型上追求創新。清式傢具的品種可謂繁多,許多傢具都具有前代所沒有的風格和特點。比如,清代的李漁就主張幾案多設抽屜,櫥櫃多加擱板,從而開清式書案、多寶格之先河。據史載,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貯冷水祛暑的涼炕,都是李漁的創造。清式宮廷傢具更喜標新立異。比如有一種木床,床上不僅有帽架、衣架、瓶托、燈台、懸余架,甚至還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傢具的造型也變化多端。多年來,海內外的博物館及收藏家雖搜集了難以計數的清式傢具,但至今仍不時發現前所未見的清式傢具的奇特品種,有些傢具竟難猜測其為何物。
其二、用材上視野廣闊。在用料選材上,清式傢具推崇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尤以紫檀為首選。清中期以前的宮中傢具,選料最為講究。如用料講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紅木,各種木料互不摻用,有的傢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製成;選材時要求無癤無疤,無標皮,色澤均勻,稍不中意,就棄之不用,絕不將就。在製作上,為了保證外觀的色澤和紋理的一致,也為了堅固牢靠,往往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為鼓腿澎牙結構,盡管腿足曲率極大,也多採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宮廷紫檀傢具透雕的花牙,往往與腿足和牙條一木連做。這樣一來,用料很大,浪費極多。
❹ 中國明清傢具有什麼特點
一、明代傢具特點:
1、精, 即選材精良,製作精湛。明式傢具的用料多採用紫檀、黃花梨、鐵梨木等質地堅硬、紋理細密、色澤深沉的名貴木材。鑒定和辨別是否是明代 傢具,用料的審鑒是至關重要的。
2、巧,即製作精巧,設計巧妙。明代傢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傢具本身的整體配置也主次井然,陳列在廳堂里有裝飾環境、填補空間的巧妙作用。
3、簡,即是造型簡練,線條流暢。明式傢具的造型雖式樣紛呈,常有變化,但有一個基點,即是簡練。幾根線條和組合造型,給人以靜而美,簡而穩,疏朗而空靈的藝術效果。
4、雅,即是風格清新,素雅端莊。雅,是一種文化,一種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官宦富賈也附庸「雅」,工匠們也迎合文人們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傢具「雅」的品性。雅在傢具上的體現,即是造型上的簡練,裝飾上的樸素,色澤上的清新自然,而無矯揉造作之弊。
二、清代傢具特點:
1、前清時期,造型上不似中期那麼渾厚、凝重,裝飾上不似中期那麼繁縟富麗,用材也不似中期那麼寬綽,這時期還是處於對前代的繼承期。
2、造型上渾厚、莊重。
突出為用料寬綽,尺寸加大,體態豐碩。清代的太師椅最能體現清式風格特點,它座面加大,後背飽滿,腿子粗壯。整體造型像寶座一樣的雄偉、莊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傢具,也可看出這些特點。
3、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多種材料並用,多種工藝結合。雕、嵌、描金兼取並用,常見通體裝飾,達到空前的富麗和輝煌。
❺ 清朝時期有種傢具叫「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有哪些特點
有很多愛好收藏的人,喜歡收藏一些古代的傢具,古人的傢具自然和現代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能夠流傳到現在,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不過傢具自然還是清朝時期留存下來的最多,但是有一些清朝時期的傢具卻叫做明式傢具,這是為什麼?而明式傢具上面的雕飾為什麼比較少,它有什麼樣的特點嗎?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吧。
另外,明時生產力不足,土木堡之變後的連年征戰,山東、河南等地的連年災害,除蘇浙二地外,人們生活水平偏低,家居用品體量較小,注重一器多用,堅固實用。同時,簡潔的造型也能防止傢具的損壞,這雖與審美喜好有所背離,但實為無奈之舉。可以說,今人所贊頌的文人傢具,在當時只不過是民俗傢具,為日常生活所做,上不得檯面。
❻ 明清紅木傢具類別及其風格和特點介紹
明清紅木傢具所說的紅木,並不是某一種特定的樹種,而是自從明清來,對珍稀的有隻硬木製成的傢具的統稱。確切的來說,「紅木」包括了八類優質的木材品種,包括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並且,一定要是這八類木材的心材,也就是其樹木的中心所製成的傢具才能成為明清紅木傢具。
明清紅木傢具介紹
明清紅木傢具分為明代紅木傢具和清代紅木傢具,兩個種類都格局風格、自成一派。簡單來說,明代紅木傢具風格簡潔明快,講究精密的工藝和典雅的風格。工藝中兼具活潑和質朴,意味里即高雅又含蓄,可謂是傢具製作的最高境界。
而清代紅木傢具則長於曲折的造型和復雜的結構,多施以細膩的雕刻和巧妙的設計,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視覺享受。清代時紅木傢具製作的技藝已經達到了巔峰,在清初、乾隆、嘉慶、晚清使其都有具有自己時代特色的紅木傢具風格。
從明清紅木傢具風格的比較下就可以看出,明代紅木傢具注重的是實用性,而清代紅木傢具重視觀賞性。明代紅木傢具整體圓潤大方,給人以十分舒適的使用體驗。且明代紅木傢具多經精細的打磨,整體明亮柔美,手感特別的舒適溫和。換句話說,明代紅木傢具「在意而不在形」。與之相對,清代紅木傢具自然是「在形而不在意了」,清代紅木傢具造型多厚重龐大,給人一種沉重的視覺沖擊。並且大多採用各種工藝進行雕刻、設計、鑲嵌等等,而繁縟的供需的代價就是粗製濫造。因此清代紅木傢具質量上大多粗製濫造,顯得華而不實。
而明清紅木傢具還可以按照地域風格細分為三大派別,分別為廣式、蘇式和京式,三大派別都在其基礎上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其中以廣式清代紅木傢具最為突出。
明清紅木傢具鑒定
1、看造型是否優美。古人的器具能流傳至今,那肯定是精品,因此品相必定優美,結構與比例協調。現代仿造品無論怎麼仿,也達不到真品的藝術高度。
2、看有沒有機器加工的痕跡。現在無論什麼傢具廠,總離不開機器,如果某些部件規格與尺寸出奇一致,桿件特別圓,刻線特別直,那就要考慮是不是現代仿造品。
3、看木材的陳舊程度。越舊的木材,氧化度越高,里層木材的顏色也會變深。而仿造品木材的里層顏色偏向新木色,雖然有的廠商會進行染色處理,但細心也會看得清。
4、看木材的品質。古舊傢具如果選用的是紫檀木之類的名貴品種,雖然器具外表看起來可能同樣纖細光滑,但在重量上,一般的仿品卻總是無法企及。
5、看出自何處。古舊傢具有地域風格,如南方紅木傢具喜好嵌雲石,如果在北方出現這種傢具,那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明清紅木傢具的風格和特點
明代傢具:明代傢具造型簡潔,結構合理,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為傢具的最高境界,明代傢具一般不髹漆,只在外表施以透明的蠟,工藝簡潔而活潑,質朴,不但富有流暢,雋永的線條美,還給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蘊美。
清代傢具:清代傢具結構復雜,造型曲折,雕刻細膩,給人豪華尊貴,富麗堂皇,氣派的感覺。清代傢具的發展有4個階段,分別為清初,乾隆,嘉慶,晚清。
清代創造了繁華穩重富麗堂皇的家格式,其風格造型與明代傢具截然不同,用材厚重,尺寸也較寬大,與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此可見,明式傢具注重於實用,舒適,色澤協調沉靜,園順的體質經過打磨髹飾以後,不僅鋥瑩明亮,而且手感特別柔美。清代傢具則較多注重陳設效果,整體造型厚重體形龐大,色彩強烈,並且採用多種工藝手法,強調形體的裝飾美,各種材料的鑲嵌,精細繁縟的雕刻,過度的堆砌和人為的雕琢,使許多傢具顯得特別繁瑣,財力不濟而粗製濫造,華而不實。清代傢具以廣州(廣式),蘇州(蘇式),北京(京式)製作的最出名,各代表一方的風格,被稱為清代傢具三大名作,其中以廣州產品最為突出。
廣式紅木傢具特點為用料粗大,甚至使用十分昂貴的大料,但其原則為不摻別的木料,因此廣式傢具可謂是「財大氣粗」的代表。廣式紅木傢具的花紋雕刻很大程度上受到歐式風格的印象,紋飾精美,最具收藏價值。而著名的明式傢具就是以蘇式傢具為主,其體形輕巧,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清秀,與廣式紅木傢具大相徑庭。京式紅木傢具風格則取兩家之長,介於廣式和蘇式之間了。以上就是有關明清紅木傢具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❼ 明代傢具與明式傢具各有什麼特點
明式傢具著重在「式」。無論後代傢具在材料和生產時間有什麼變化,只要具有明代傢具的風格,都叫做明式傢具。明式傢具具有濃厚的明式風格,朴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造型優美簡練那麼明式傢具的特點都有什麼,今天土巴兔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
明式傢具的特點
1、選材上,多用硬木,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之所以能在海內外亨有美譽,其大量選用質地堅硬、色澤幽雅、肌理華美的珍貴木材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明式傢具所選用的黃花梨、紫檀、雞翅木、櫸木等木材,其木質自身就有著優美的色澤和肌理,黃花梨溫潤,紫檀靜穆,烏木深沉等。這些木材經磨光打蠟,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美,加之銅飾件等的襯托,更顯得精美絕侖,富有藝術感染力。
明代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明代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鸂鶒木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明代傢具的又一特點。
2、造型上,以線為主,洗練大方
在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幾乎都採用「線」的形式來表現。明式傢具通過框架結構,以線為主要造型語言,來塑造各種形體特徵的。明式傢具在造型中多採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集中了直線與曲線的優點,柔中帶剛,虛中見實。明式傢具的線型還借鑒青銅器、古玉器、陶瓷、建築、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中線型的運用,深得剛柔相濟、流暢舒展之妙。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我們看明代傢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如椅子、桌子等傢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他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並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餘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3、裝飾上,繁簡相宜,手法靈活
明式傢具在注重結構、功能、造型、材料的諸多前提下,講究適宜的裝飾,採用雕刻、鑲嵌、髹飾等多種用法,或結構裝飾、或細部刻劃,使結構與裝飾、裝飾與傢具整體渾然融合,適宜的裝飾,既為傢具增飾添華,又與傢具整體的簡潔形成對比。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但是,決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
4、結構上,嚴謹科學,榫卯合理
明式傢具多種多樣的構件,在結構中的作用均十分明確,根據受力情況和形式效果,在用料、做工上無不做到精益求精,在比例和關繫上正確和諧。即使一些看起來只起裝飾作用的構件,也多是結構構件的加工變化,在傢具形體中顯得自然、緊湊。
5.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傢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6.造型比例嚴謹,注重功能性
在造型特徵上明代的傢具設計講求嚴密的比例關系和適宜的尺度,在此基礎上與使用功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力求達到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在造型中運用曲線,無論是大麴率的著力構件還是小曲率的裝飾線腳、花紋、牙板,大多簡潔挺勁,賀潤流暢,而無矯飾。
明式傢具的分類
明式傢具分五類:第一類為床榻寶座;第二類為椅、凳、墩;第三類為桌、案、幾;第四類為櫥、櫃、格、箱;第五類為屏風及其它傢具。
第一類,床、榻、寶座,為卧具和起居用具,明代此類傢具主要有架子床、羅漢床、榻和床式大椅。
第二類,椅、凳、墩等坐具,明代的坐具主要有交椅、圈椅、四齣頭官帽椅、南官帽椅、靠背椅、杌椅、坐墩。
第三類,桌、案、幾等承具,明代的桌分束腰桌和無束腰桌;案有長方案和條案之分,案面兩端有翹頭案和平頭案之分;幾有香幾和炕幾之分。
第四類,櫥、櫃、格、箱等存貯具,櫥一屜稱為悶戶櫥、兩屜稱聯二櫥、三屜稱聯三櫥、四屜稱聯四櫥;櫃分圓角櫃和方角櫃;箱有長方和正方形之分。
第五類,屏風及其它傢具,屏風有插屏和圍屏;其它傢具有鏡台和衣架。
以上就是土巴兔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明式傢具的特點的主要內容,更多有關明式傢具的資訊文章,請繼續關注土巴兔裝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