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藍牙技術的智能家居外文文獻

藍牙技術的智能家居外文文獻

發布時間:2022-05-09 00:45:40

㈠ 藍牙和WIFI的區別

藍牙和WIFI都屬於無線通信網路標准。它們的相同點是都工作在ISM2.4GHz公共頻段。

不同的地方是,藍牙使用的是FHSS(跳頻擴譜)方式,一般每秒鍾跳變1600次,將83.5MHz的頻帶劃分為79個頻帶信道,每個時刻只佔1MHz的帶寬。調制方式是GFSK(高斯頻移鍵控),可以同時進行數據和語音的無線通信,通信距離一般是10米,在今年4月份推出的最新的版本Bluetooth4.0傳輸距離可以達到50米。現在各種數碼產品中基本上都可以集成藍牙功能,比如,手機,耳機,列印機,鍵鼠,相機等等,使用范圍極其廣泛。

還有一點,藍牙屬於WPAN無線個域網,即點對點。而wifi屬於WLAN無線區域網,多個終端同時傳輸的網路模式。由於兩者在同一頻段工作,它們之間的互干擾問題一直是討論的焦點。

拓展資料:

「藍牙」(Bluetooth)一詞是斯堪的納維亞語中 Blåtand / Blåtann (即古挪威語blátǫnn) 的一個英語化版本,該詞是十世紀的一位國王Harald Bluetooth的綽號,他將紛爭不斷的丹麥部落統一為一個王國,傳說中他還引入了基督教。

以此為藍牙命名的想法最初是Jim Kardach於1997年提出的,Kardach開發了能夠允許行動電話與計算機通訊的系統。他的靈感來自於當時他正在閱讀的一本由Frans G. Bengtsson撰寫的描寫北歐海盜和Harald Bluetooth國王的歷史小說The Long Ships,意指藍牙也將把通訊協議統一為全球標准。

如今藍牙由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SIG)管理。藍牙技術聯盟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0家成員公司,它們分布在電信、計算機、網路、和消費電子等多重領域。IEEE將藍牙技術列為IEEE 802.15.1,但如今已不再維持該標准。藍牙技術聯盟負責監督藍牙規范的開發,管理認證項目,並維護商標權益。製造商的設備必須符合藍牙技術聯盟的標准才能以「藍牙設備」的名義進入市場。藍牙技術擁有一套專利網路,可發放給符合標準的設備。

Wi-Fi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區域網(WLAN)的技術,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頻頻段。連接到無線區域網通常是有密碼保護的;但也可是開放的,這樣就允許任何在WLAN范圍內的設備可以連接上。

無線網路上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無線上網,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Wi-Fi上網,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信號,就如在開頭為大家介紹的一樣,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持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手機如果有Wi-Fi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信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路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無線網路無線上網在大城市比較常用,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54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並且由於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低於手機發射功率,所以Wi-Fi上網相對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但是Wi-Fi信號也是由有線網提供的,比如家裡的ADSL,小區寬頻等,只要接一個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Wi-Fi信號。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城市裡到處覆蓋著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Wi-Fi信號供居民使用,我國也有許多地方實施」無線城市「工程使這項技術得到推廣。在4G牌照沒有發放的試點城市,許多地方使用4G轉Wi-Fi讓市民試用。

㈡ 藍牙在IOT領域帶來哪些激動人心的應用

在過去的20多年裡,人類經歷2次大的連接,第一次是90年代起Internet 逐步普及,網線將11億人連接到一起。第二次是2000年以後手機的普及又將地球人又一次緊密連接起來。藍牙技術在1994年由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創制,隨後,1998年藍牙技術聯盟成立,創始公司包括:蘋果、愛立信、英特爾、聯想、微軟、諾基亞、東芝。
現在我們正經歷物聯網階段的第三次大的連接,創立於手機時代的藍牙技術面臨挑戰。藍牙技術聯盟亞太區市務高級經理李佳蓉女士介紹:逗面對IoT領域的機會,藍牙有幾項技術特性必須克服,首先,因為IoT將導致聯網裝置數量大幅增加,現有的IPv4支持能力將有限,IPv6的技術支持勢在必行,組網的能力也會受到考驗;其次,攜帶型移動設備對於功耗的要求更為嚴苛;在物聯網與生活結合得更加緊密之後,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地
為順應時代潮流,藍牙低功耗(BLE)技術推出,相較傳統藍牙擁有更好的信噪比,傳輸距離更遠,通常可以達到50米,而傳統的只有6~8米。藍牙BLE功耗低,省電,數據傳輸量小但速率快。盡管優點多多,然而在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領域的應用上,一直存在著距離短、組網能力差等問題。
隨後,2014年底藍牙技術聯盟推出全新藍牙4.2核心規格,在隱私保護、傳輸速度和直接通過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聯網等方面做出重大改進,讓物聯網領域的互聯更加快速安全。2015年2月,藍牙技術聯盟成立Bluetooth Smart Mesh工作組,助力Bluetooth Smart技術實現標准化的mesh網路功能。
藍牙Mesh技術
介紹藍牙Mesh技術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Mesh網路是什麼看無線Mesh網路(無線網狀網路)也稱為逗多跳(multi-hop)地網路,由mesh routers(路由器)和mesh clients(客戶端)組成,其中mesh routers構成骨幹網路,並和有線的 internet網相連接,負責為mesh clients提供多跳的無線internet連接。無線網狀網是一種基於多跳路由、對等網路技術的新型網路結構,具有移動寬頻的特性,同時它本身可以動態地不斷擴展,自組網、自管理,自動修復、自我平衡。
無線Mesh網將傳統WLAN中的無線地熱點地擴展為真正大面積覆蓋的無線地熱區地。無線Mesh非常適合於覆蓋大面積開放區城(包括室外和室內)的無線區域網路解決方案。
藍牙Mesh脫胎於CSR倡導的私有協議CSR Mesh。CSR Mesh是2014年2月由CSR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新的Bluetooth Smart解決方案。這項技術主要是通過將藍牙配置與控制協議整合到單一的晶元中,利用星型網路和中繼技術,讓每個網路可以連接超過65000個節點,網路和網路間也能實現互連,最終可對無數個搭配Bluetooth Smart的設備通過同一手機、平板電腦或PC進行互聯或直接操控,從而構建整體家居自動化。
號稱為家庭自動化而生的CSR Mesh技術特點
特點一: CSR Mesh的功耗只有Zigbee的幾十分之一。
它可以通過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信息傳播,讓信號在Mesh網路間不斷地傳輸,以達到控制目標設備的功能,而無需傳統意義上的網關,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上的APP來進行控制,操作起來十分方便。
特點二:環環相扣的加密功能保障信息安全
在提及CSR Mesh技術在安全上的性能表現時,專業人士指出,在這樣一個由CSR Mesh構成的家庭網路中,一切的數據都是使用AES演算法進行加密,數據間的傳輸也會基於經典的嵌套式密鑰交換&加密協議Diffee-Hellman-Merkle來運行。每當有新設備要接入組網時,需要憑借設備自身擁有的128位UUID(通用唯一識別碼)以方便手機APP識別,隨後還得通過64位代碼的認證才能連上手機,認證通過了設備才可以獲得唯一的組網密鑰,以用於通信。
除了CSR,其他廠商如恩智浦也推出了藍牙Mesh解決方案。恩智浦Bluetooth Smart Mesh的解決方案不同於其他網格技術可能出現泛洪(Flooding)而導致逗廣播風暴(broadcast storm)地、增加能源消耗等缺陷。恩智浦低功耗解決方案能夠完全同步和路由各種協議,從而實現節點之間的高效端對端連接;能夠創新的在整個網路中實現數量級的能效提升;還具有增強的安全性和帶自愈功能的網路自組功能,並在未來保護分層網格架構(layered-mesh architecture),以更好地支持藍牙智能設備,其所提供over-the-air 無線升級功能,可助部署之後的網路升級。恩智浦這個方案能夠幫助開發商和製造商在開發智能家居產品,包括照明、感測器、溫控器以及其他家用藍牙智能設備時,實現多節點通信設計。
藍牙Mesh的優點
一、低成本:每年十幾億部的智能手機幾乎全部搭載藍牙4.0,龐大的體量攤銷了藍牙協議、藍牙晶元的軟硬體研發成本。藍牙模塊的成本平均大概只有其他協議的一半。當阿里巴巴祭出9.9元和19.9元物聯網無線模塊包郵大法的時候,9.9元就是藍牙模塊,19.9元是Wi-Fi模塊。
二、超低功率:適中的帶寬、低發射功率和完備的休眠機製造就了藍牙的超低功率,藍牙4.0中BLE的出現,更是把待機功耗帶到了微瓦級,而且啟動快速,不像Wi-Fi,啟動一次需要幾百毫秒,空耗系統功耗。
三、多信道:Wi-Fi在2.4GHz上只定義了14個頻道, 而藍牙4.0定義了79個頻道,在中國式公寓樓這一普遍場景,智能家居聯網必須有足夠多的頻道才能避免同頻干擾。這一點上藍牙完勝了Wi-Fi。ZigBee在2.4GHz、 868MHz和915MHz一共才定義了27個信道,遠遠不能勝任大面積家庭使用導致的同頻干擾。
四、覆蓋盲區少:藍牙自聯網降低了覆蓋距離的要求,而且節點越多,覆蓋盲區越少。一般人家中5個以上藍牙燈泡或開關,就可以形成全家無盲區覆蓋。
五、傳輸速度:藍牙4.2的理論帶寬上限24Mb,帶寬可以傳送短視頻或圖片。
七、IPV6:藍牙4.2可以直接接入互聯網,甚至預留了未來的互聯網標准,IPV6。
藍牙技術未來怎麼發展看
藍牙技術未來的發展,主要有技術和應用兩個方面。技術方面,除了發展藍牙Mesh技術之外,藍牙技術也將突破現在10米的通信距離,解決通信距離的限制問題。同時,在能耗不增加的基礎上,藍牙技術的傳輸速度將提升至當前的一倍。
未來,藍牙技術將不僅僅是文件傳輸,會有更多應用場景。第一,Beacon。藍牙Beacon應用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連接和信息發布的認識。很多人熟悉的Beacon都是覺得它是零售環節當中使用。實際這只是Beacon市場當中很小的一塊,Beacon還可以用於工業、農業領域。第二,定位與發現。第三,更智能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智能建築、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未來都可以通過藍牙連接到一起,包括控制溫度,控制門鎖,控制窗戶等,藍牙非常適合這些低功耗的小設備使用。還可以通過通過Mesh的功能,將所有設備連接到一起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更多進行了解。
最後,至於藍牙Mesh與ZigBee3.0誰能最終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標准,藍牙Mesh技術上的有更低的功耗以及真正實現互聯互通的優勢,但最終誰能最終勝出還需要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

㈢ 為什麼智能家居需要藍牙

現在智能家居分為單品和集成系統,兩者的復雜天差地別,一般單品會用到版藍牙技術,但是集成系統權絕對沒有可能雍藍牙技術,為啥呢?因為藍牙傳輸距離短,功耗大,很多智能家居的感測器用的電池供電,藍牙的功耗太高,技術上不可能普及(智能家居行業中),現在最主流還是zigbee技術嘛,功耗低,傳輸穩定,容納設備巨大。現在家庭智能家居集成系統做得好的就是海爾UHOME系統了,zigbee通信,第三方品牌兼容性強,系統集成度高,穩定。。。。。。好吧,我支持國產,智能家居方面,中國人一點都不落後國外(當我沒說沿海地區眾多渾水摸魚的小品牌),我以前在成都艾宇嘉智能家居從事過幾個月的工程師,對幾個大牌子都很熟悉了————————————————純手打,望採納。隨時在線歡迎追問

㈣ wifi,zigbee,rfid,藍牙,RF 分別優缺點做下對比

rfid:射頻識別,rfid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射頻的話,一般是微波,1-100ghz,適用於短距離識別通信。

rfid讀寫器也分移動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zigbee: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根據國際標准規定,zigbee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這一名稱來源於蜜蜂的八字舞,由於蜜蜂是靠飛翔和「嗡嗡」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說蜜蜂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

其特點是近距離、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主要適合用於自動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領域,可以嵌入各種設備。

簡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訊技術。zigbee是一種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路協議。zigbee協議從下到上分別為物理層、媒體訪問控制層、傳輸層(tl)、網路層(nwk)、應用層(apl)等。其中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層遵循ieee 802.15.4標準的規定。

wi-fi:是無線區域網,包括802.11a/b/g/n等標准。買個無線路由器就能組建個wi-fi網路了。

bluetooth: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實現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無線電波)。藍牙技術最初由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於1994年創制,當時是作為rs232數據線的替代方案。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據同步的難題。

(4)藍牙技術的智能家居外文文獻擴展閱讀:

這幾個都是近距離傳輸數據的方式,除了RFID之外,其他都是可以雙向傳輸的,並且需要電源和程序支持。從傳輸距離上講,wifi和zigbee最遠(也不過幾十米),RFID和藍牙次之(有源RFID標簽配合高功率天線,讀到十幾米應該沒問題);

從技術上來講,zigbee的優勢最大,因為它可以自組網,自由度高;從價格上來講,無疑就是RFID了,一個標簽也就一兩塊錢,可以盡情的用。還有一點,wifi和zigbee都是在2.4g頻段展開的,所以它們不能共存,否則會有沖突。

㈤ 智能家居手機藍牙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的英文翻譯

音箱的功率:這涉及到音箱功放的功率和喇叭的功率,同樣條件下,功率相對越高,聲音就越大約好;當然,也要看音箱的承受能力,比如有些小音箱,如果給它的功率太大的話,播放音樂時音箱就會「不老實」,喜歡跳動,就是人們常說的音箱會跳舞,所以很多廠家往小音箱下面粘一層硅膠墊或者其他的東西即能使其不跳動,而且還增加了音箱的美觀。

㈥ 求關於基於GSM模塊的智能家居或Android的英文文獻(畢業文檔中的) 加 中文翻譯 不要網上有很多翻譯的

已發,請查收,希望能幫到你,急用的話多加點分懸賞,這樣才有更多的知友及時幫助你

㈦ 求關於 智能家居的 英文文獻

媽的狗吊找這個找的好卵煩

㈧ 國際上智能家居系統標准協議有哪些

智能家居的標准與協議
古人雲:「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在智能家居領域也是如此。在技術上,智能家居建設面臨的挑戰不是設備或實施問題,而是標准與協議問題。智能家居是一個多行業交叉覆蓋的系統工程,各設備廠商按照不同的介面標准與協議生產設備,其結果是:不同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建立共同遵循的標准與協議是發展智能家居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目前,智能家居領域的國際標准尚未成熟,各大廠商和相關組織機構正在著手建立和制定智能家居系統內部設備之間的網路介面標准和數據傳輸協議。抓住機會,參與標準的制定,將給國內廠商帶來無窮的機會。

家庭匯流排系統

家庭匯流排是智能家居實現的重要基礎,是住宅內部的神經系統,其主要作用是連接家中的各種電子、電氣設備,負責將家庭內的各種通信設備(包括安保、電話、家電、視聽設備等)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家庭網路。

日本是較早推動智能家居發展的國家之一,它較早地提出了家庭匯流排系統( Home Bus System, 簡稱HBS )的概念,成立了家庭匯流排(HBS)研究會,並在郵政省和通產省的指導下組成了HBS標准委員會,制定了日本的HBS標准。按照該標准,HBS系統由一條同軸電纜和4對雙絞線構成,前者用於傳輸圖像信息,後者用於傳輸語音、數據及控制信號。各類家用設備與電氣設備均按一定方式與HBS相連,這些電氣設備既可以在室內進行控制,也可在異地通過電話進行遙控。為適應大型居住社區的需要,1988年年初,日本住宅信息化推進協會又推出了超級家庭匯流排(Super Home Bus System,簡稱S-HBS),它適用於更大的范圍,因為一個S-HBS系統可掛接數千個家庭內部網。

家庭智能化要求諸多家電和網路能夠彼此相容,匯流排協議是其精髓所在,只有介面暢通,家電才能「聽懂」人發出的指令,因此匯流排標準的物理層介面形式是智能家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比較成型的匯流排標准協議主要是美國公司提出的,包括Echelon 公司的LonWorks協議、電子工業協會(EIA)的CE匯流排協議(CEBuS )、Smart House LP的智能屋協議和X-10公司的X-10協議等。

這些協議各有優劣。LonWorks協議是美國Echelon公司開發並與Motorola和東芝公司共同倡導的現場匯流排技術,它支持多種物理介質,適用於雙絞線、電力線、光纜、射頻、紅外線等,並可在同一網路中混合使用。LonWorks協議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可以選用任意形式的網路拓撲結構,組網方式靈活。LonWorks應用范圍主要包括樓宇自動化、工業控制等,在組建分布式監控網路方面有較好的性能,目前全球已建立的LonWorks節點已經超過50萬個。在四種協議中,X-10是歷史最長且使用最簡單的一種,它於1978年誕生於美國,至今仍是美國家庭自動化的主導系統。之所以說X-10協議簡單是因為它直接利用住宅電力線作為控制匯流排,通過電力線將各控制器與各功能介面器相連並實現程序控制,不必再穿牆打孔,更有利於改變結構空間,用戶可自己動手安裝,價格也比較低廉。而CEBuS 作為電子工業推廣協議,與歐洲的EHS標准同為歐美家庭自動化電子產品的行業推薦標准。

內部傳輸介面

智能家居系統內部傳輸介面可以通過兩種傳輸途徑來實現:其一是無線傳輸方式;其二是有線傳輸方式。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物理層系列介面主要包含無線射頻(RF)、電力載波(PL)、雙絞線(RS485等)、專用線IEEE 1394 、IEEE1394b、利用IEEE 1394 的HAVI 、藍牙技術(Bluetooth)、無線通信乙太網(IEEE802.11)、X11、無線通信HomeRF(Home Radio Frequency)、紅外線技術等,這些介面涵蓋了從以智能設備監控為代表的低速數據鏈路介面和以家庭多媒體娛樂和視頻監控為代表的高速數據鏈路介面。

無線傳輸方式最適合於家庭。目前用於家庭內部的無線傳輸技術主要是無線通信HomeRF、藍牙技術、WAP、無線乙太網等,而人們比較看好的是Home RF和藍牙技術。HomeRF主要為家庭網路設計,是IEEE 802.11與DECT結合的產物。1999年1月5日,HomeRF工作組公布了「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 1.0版本規范,有13家公司(包括IBM、Intel等)承諾將生產基於SWAP的產品。

藍牙(IEEE 802.15)是一項最新標准,它比無線乙太網(IEEE 802.11)更具移動性,它能把一個設備連接到LAN和WAN,甚至支持全球漫遊。此外,藍牙成本低、體積小,可用於更多的設備。

其他的技術或多或少地有些問題。例如,IEEE 802.11技術在家用市場的前景不太好;射頻(RF)技術成熟度高、成本低廉,穿透性也非常好,但缺點是沒有統一的標准,各公司的通信協議都不一樣;紅外技術非常成熟、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可移動性,成本也非常低廉,但受到障礙物的限制,沒有穿透性,方向性較差,也沒有標準的通信協議。目前,由於無線射頻無需增加附加的布線資源,數據傳輸性能可靠且成本低廉,因而成為目前最現實和最受歡迎的物理層介面形式之一。可以預見,隨著無線方式的逐漸成熟,它將在未來取代有線通信,成為家庭網路的最佳連接方式。不過在目前,家庭布線仍然大量採用有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家庭網路布線。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但也是最麻煩的技術,這種方式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布線的方便性和如何實現即插即用。

第二種是利用家庭中的電話線進行網路連接,採用的技術為HomePNA(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HomePNA旨在盡快向家庭用戶推出易於使用、成本低廉,用於解決沒有網路連接的家庭的上網問題,其缺點是網路速度較低。它支持Internet訪問,支持的介面協議包括V.90、ADSL和Cable Modem。目前,HomePNA的方案尚在制訂之中,帶寬的限制是制約該項技術發展的不利因素,但由於其網路介質的簡易和實用,仍然極具吸引力。

第三種是利用家庭中已有的電源線傳輸數據,採用的是電源線載波技術(Powerline Carrier Technology)。該系統在家庭或設備內通過120V/60Hz的電功率分配系統傳送信息,目前這種方式採用的通信協議主要是X-10。採用電源線聯網方案的好處是不需要在家裡重新布線,可利用現有的電源插座,因此也是家庭網路研究開發的方向之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IEEE1394,它是IEEE制定的計算機及外圍設備連接的高速通用串列數字介面標准,它側重於線纜的連接應用。該標準定義了介質拓撲和傳輸協議,是一個硬體、軟體集成標准。 IEEE1394很可能成為未來的網路通用介面標准,它將是下一代電腦外圍設備與消費電子產品的最新介面標准,目前該標准還在進一步發展之中。隨著數字設備的廣泛使用,各種數字家電、數字AV系統、數字機頂盒與電腦之間的多媒體數據交換都紛紛採用IEEE1394介面標准,使得該標准成為消費電子產品與電腦相連的共同界面,可實現電視、電影、錄放像機、音響等系統的全自動控制,並可與外部ATM公共網路相連,實現家庭與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互連。

外連互聯網方式

家庭內部網路與外部互聯網的連接方式也可以分為有線和無線方式,但目前主要採用有線方式,包括乙太網專線、電視同軸線纜(Cable Modem)、電話線XDSL等。其中,乙太網專線接入的造價比較高,適合於新建小區;Cable Modem利用已有的有線電視網路,成本較低,非常適合於現有小區改造;XDSL與Cable Modem類似,也主要適合於舊小區改造。

目前有多種設備可以直接寬頻接入高速互聯網:第一種是通過PC機接入,這是最傳統的方式;第二種是機頂盒(Set-top Box)。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機頂盒,而是機頂計算機(Set-top Computer),它充當整個家庭的娛樂中心和信息中心;第三種是藍牙網關,或者叫藍牙接入點(Access Point),它把支持藍牙協議的信息家電和家庭網路連接起來並接入高速互聯網中;第四種是家居控制器(IHC),人們也把它稱為家庭信息平台(Home Information Platform,HIP),它既是家庭的控制中心,也是家庭的娛樂和信息中心,同時還充當家居控制網路與互聯網連接的網關,有了它,人們就可以通過互聯網自由地控制家裡的各種電氣設備。

HIP的相關方案和標准

人們對家庭信息平台(HIP)的基本要求是多功能集成、簡便易用、安全可靠、價格低廉。一些大廠商已經提出了有關HIP的相關標准和方案,比較主流的有以下幾種:

1. HAVI體系

HAVI(Home Audio/Video Interoperability)這是有關家庭網路中音頻/視頻電子產品的互聯和控制標准,它以IEEE 1394的底層協議為基礎,主要實現HAVI設備之間數字音頻/視頻內容的傳送以及對這些內容的操作。

2. Jini技術

1999年1月,Sun公司發布了Jini技術,它提供這樣一種機制,即安全地利用Java語言將一組設備歸於一個服務網路,使設備之間可隨時隨地建立聯系。

3. OSGi 開放服務網關

OSGi(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的主要目的是為連接Internet上的商業服務和下一代智能電器定義一個開放的標准,它很可能成為智能信息家電平台服務標准。OSGi兼容多種區域網技術,並包容各種無線和有線的數據及音頻/視頻本地傳輸標准,如BlueTooth、HAVI、HomePNA、HomeRF、IEEE1394、電源線通信系統、USB等。OSGi的另一特點是可與其他標准並存,在物理層,OSGi與BlueTooth、HAVI、HomePNA、HomeRF、USB等標准兼容;在設備訪問體系結構上, OSGi與Jini、UPnP等邏輯設備訪問技術兼容。除此之外,OSGi還支持多種與廣域網的連接方式,如 Modem、DSL、Cable Modem等。

關於智能家居標准、介面、協議的相關技術比較多,目前還無法簡單地斷定哪一種技術或哪幾種技術是標准,也無法准確地預測在今後的發展中,哪些技術會成為最終的標准。但當市場進入成熟階段時,那些在市場上佔有優勢的產品必將影響標準的制定。此外,由於人類生活的多樣化、個性化,未來智能家居的設計也會因地制宜、因房制宜、因家制宜,其標准化也應當是高度開放的。因此,未來智能家居的有關標准、介面、協議必須考慮各種系統的聯動控制功能、新系統與舊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將系統設計為高效的開放型系統,讓每個家庭成員方便、輕松地使用,為今後進行各項產品的改進和功能的升級留下餘地。

㈨ 求幾篇 基於zigbee智能家居監控系統 畢業設計的英文文獻

一般一篇就夠了

㈩ 智能家居主要應用的技術有哪些

智能家居主要利用了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產業,處於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但隨著智能家居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智能家居市場的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產業前景光明。

正因為如此,國內優秀的智能家居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國內優秀的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產業中的翹楚!

(10)藍牙技術的智能家居外文文獻擴展閱讀:

智能家居最初的發展主要以燈光遙控控制、電器遠程式控制制和電動窗簾控制為主,隨著行業的發展,智能控制的功能越來越多,控制的對象不斷擴展,控制的聯動場景要求更高,其不斷延伸到家庭安防報警、背景音樂、可視對講、門禁指紋控制等領域。

可以說智能家居幾乎可以涵蓋所有傳統的弱電行業,市場發展前景誘人,因此和其產業相關的各路品牌不約而同加大力度爭奪智能家居業務,市場漸成春秋爭霸之勢。

閱讀全文

與藍牙技術的智能家居外文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火線取電電路圖 瀏覽:806
洗衣機脫水桶皮碗維修視頻 瀏覽:269
萊岸傢具 瀏覽:211
蘋果7指紋壞了維修多少錢 瀏覽:971
水楊木傢具 瀏覽:77
delsey售後維修地點 瀏覽:89
蘋果手機翻新怎麼辦理 瀏覽:432
東成電錘不沖擊的維修視頻 瀏覽:992
海棠實木傢具4門多少錢 瀏覽:876
上海買家電哪裡買 瀏覽:16
哪些地圖可以搜到商家電話號碼 瀏覽:239
太太樂晾衣架維修電話 瀏覽:577
超高速電路 瀏覽:502
武漢神州熱水器維修點 瀏覽:382
不清除底漿怎麼翻新地板磚 瀏覽:691
怎麼檢測海淘硬碟是否翻新 瀏覽:782
繳納維修基金給什麼證明 瀏覽:966
全房電路改造 瀏覽:984
電子電路識圖完全掌握 瀏覽:831
皮行李箱怎麼翻新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