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春秋時期傢具

春秋時期傢具

發布時間:2021-01-15 04:46:59

『壹』 1、春秋戰國時期傢具的歷史背景和成就。

1 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國進入歷史上的大動盪時期。回
政治:奴隸社答會朝著封建社會轉變。
經濟:重農抑商
文化:出現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爭鳴的局面。
2、傢具種類
青銅冶煉技術發展迅速(青銅四龍四鳳方案);
大量的漆木傢具代替青銅傢具(漆木床、漆衣箱、漆案)。
床的出現是人類生活進步的標志。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戰國楚墓出土,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床的實物。長2.18米、寬1.39米、足高0.19米、通高0.44米。床體髹黑漆,裝飾紅色方形雲紋,六個床足雕成長方卷雲紋。床框有兩根橫檔,一根豎檔,上面鋪著竹條編小的床屜,床上有竹枕。
幾面窄,供憑倚用,有一定高度 。
案是用於放置物品的用具,案面比較寬,但比幾矮。(新興傢具)

『貳』 春秋戰國傢具有哪些類

案,長形的復桌子或架起來代制替桌子用的長木板。
俎,供祭祀或宴會時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常陳設牛羊肉。
憑幾,供人們憑倚而用的一種傢具,形體較窄,高度與坐身側靠或前伏相適應。
禁,承酒尊的器座,可分為長方形與方形,有足與無足。其中,有足的稱為「禁」,無足的稱為「斯禁」。
庋具,一種貯藏傢具,供儲存衣物。戰國庋具主要是箱,使用竹材或木材製作,早期由兩塊實木鑿成,上下扣在一起。
座屏,帶有底座而不能折疊的屏風,古代常用作室內主要座位後的屏障,或在較大空間建築室內置於入口處,起遮擋視線的作用。
床,最早實物出土於長台關戰國楚墓,長225、寬136厘米。床屜很低,僅高21厘米。床身用方木縱四橫三組成長方框,各木件搭接後向外挑出作獸頭狀。木框上搭四根橫牚,再上鋪竹片,便於通風透氣。據推測,竹片上還應有薦席和竹席。床框通體漆黑,以上朱漆彩繪回紋,立面一層,上面兩層。床設六足,四角及前後中部各一,各足透雕兩組卷雲紋相對稱,頂端凸榫,插入床身卯內。床足通體亦漆黑。床四周樹欄,用竹、木條作成方格狀,床欄前後的中部留缺口以便上下,通體漆黑。

『叄』 春秋戰國時期的傢具有什麼特點

史前傢具是指出現在遠古時代至公元前16世紀的傢具
史前傢具的主要特徵:
(1)傢具雛形的出現。主要表現在木棺、木豆、木斗、木匣、木俎、木案等的創造。
(2)石斧、石錛等工具的出現。製作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錛的應用,以及榫卯製作的石鑿、骨鑿、角鑿、石楔、木棒出現。
(3)簡單的結構形式出現。木構件橫豎咬合,板與板相拼採用企口銜接結構形式。傢具的挖磨、捆綁形式或支撐等工藝形式開始出現。

夏、商、周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
(1)傢具母體形象的出現。俎,在虞氏時稱為「完俎」;完,「斷木為四足而已」(漢代鄭玄的說法)。夏後稱為「厥俎」,多用於祭祀,其形狀是兩側腿間出現穿插的橫棖。商時稱為「具」,利用樹枝多彎曲的特點,俎腿做成弧形,並穿插於落地加長的橫棖上,使木結構趨於合理,這應該就是後來幾案「拖泥」結構的母體形式。
(2)席、床等文字的出現。
(3)傢具裝飾紋樣的漆畫出現。

2.春秋戰國時期傢具(約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這個時期,青銅器開始衰落,漆器開始大量生產。鐵騎工具的產生、髹漆工藝的廣泛應用以及技術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斷出現,使得傢具在製作和使用要求上都達到空前的高度。
傢具品種:俎、案、幾、床、輿、禁、座屏、箱和架。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的主要特徵:
(1)魯班、木工七部出現。戰國的圍欄大床和刳制而成的較大矩形箱子的出現。
(2)木工工具的變革,使傢具製作有了質的飛躍。主要表現在:造器具的使用和各個工種的分化,產生了規、矩、懸、水平、繩索等測量器;燕尾榫、凸凹榫、格肩榫開化寺出現。傢具製作有了質的飛躍;搭接、榫結合的燕尾榫、凸凹榫、格角榫開始較合理地運用。
(3)傢具裝飾的興起。髹漆和繪漆工藝的進步;雕花裝飾傢具中的雕花與雕繪滲透互補;編織工藝的大量出現。

『肆』 春秋戰國時期的家居設計

周朝未年復,周天子失去了控制諸侯制的能力,我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大動盪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這時雖然戰亂不止,但是各諸侯國的各自為政,振興己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手工業工人也從奴隸制度下解放出來,社會按照歷史的軌跡在前進,奴隸社會在朝著封建社會轉變。

髹漆工藝雖然在古文獻中早見記載,在西周墓中也見過漆俎;但是漆工藝得到較大發展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此時很多漆器已經取代了青銅器,漆傢具的品種有明顯的增加。戰國的官方很重視漆工藝的發展,官方有專人負責管理,《史記》就記載著莊周曾為「漆園吏」。《春秋·穀梁傳》中還記載了天子、諸侯、大夫等,按規定使用不同的漆色。這說明當時漆色豐富,髹漆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從大量的出土實物中得知,春秋戰國時的漆傢具,不僅有漆俎、漆幾等原有品種,還出現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種。這時的漆傢具裝飾技法多樣,有彩繪和雕刻等手法,如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的彩繪木床和雕花木案等,裝飾紋樣也很豐富,有渦紋、動物形象等,如湖北望山出土的漆座屏等,為後來漢代成為漆傢具的高峰期奠定了基礎。

『伍』 春秋、戰國和兩漢的傢具圖片

木頭經不起這么多年的

『陸』 春秋戰國時期對我國傢具史的貢獻有哪些

1、漆木傢具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以漆木傢具為典型代表,形成我國漆木傢具體系的主要源頭,品類繁多。
從大量的出土實物中得知,春秋戰國時的漆傢具,不僅有漆俎、漆幾等原有品種,還出現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種。
彩繪木床:
我國最早的卧具,為後世各類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標志著中國傢具開始具有純粹的裝飾欣賞價值。
2、燈具
春秋戰國時,照明用的燈具開始出現,豆就是當時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當時的食器——豆的形狀製成。
當時人們是用豆脂作為燃料,將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燈芯,點燃照明。從古體字的「燈」就能看出,燈是從豆演變而來的。古籍中有記載:燈源於豆,瓦豆謂之登。
青銅器在當時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研究認為,當時用青銅器做照明工具應該是貴族才享有的權利,粗製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3、食具
這一時期還沒有發明桌椅,人們進食時仍然席地而坐,要將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食者面前的案上。食案的形狀一般都是長方形,下面有四個短腳,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邊,以防止食器滑出。
在上述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矮足漆案上放置的一雙竹箸。說明箸已成為當時日常生活中主要食具。據先秦文獻記載,箸是用來夾取羹湯中的食物。
食物的食具主要是鼎、壺、鍾、鈁、盒、盆、盤等。

『柒』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與外國傢具的區別

周朝末年,周天子失去了控制諸侯的能力,我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大動盪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這時雖然戰亂不止,但是各諸侯國各自為政,振興己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手工業工人也從奴隸制度下解放出來,社會按照歷史的軌跡在前進,奴隸社會在朝著封建社會轉變。 該時期出現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爭鳴的局面;天文、歷法、醫學和建築等科學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整個社會孕育著向封建社會的過渡與轉變。尤其是鐵器的使用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髙。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生產開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手土業很發達,冶鐵業、工藝品製作業佔有重要地位,光潔精緻的漆器就是代表。鐵器工具的產生、髹漆工藝的廣泛應用以及技術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斷出現,使得傢具在製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達到空前的高度。 從發掘出土的傢具中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傢具製作已經使用了卯榫。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春秋戰國時期墓葬中,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大型木墓以及隨葬器物,特別是木結構的榫卯技術,為了解當時木工技術成就提供了有利條件。當時有銀錠榫、凸凹榫、格角榫和燕尾榫等,這些已與明式傢具的榫卯結構方式相似,為後世榫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金屬構件也在傢具中得到應用,如安徽壽縣蔡侯墓基坑底部發現殘金葉及銅合頁,證明使用銅合頁把兩個傢具構件聯系在一起,可以折疊、活動,豐富和增加了傢具的結構形式及使用功能與傢具的品種。銅合頁有臨猗縣程村東周墓出土銅合頁,炎城戰國墓出土銅合頁,山西長治分水嶺戰國墓出土的銅合頁,湖北江陵天星觀楚墓出土銅合頁(較鏈)等各種形式

『捌』 青銅傢具為何在戰國時期達到頂峰

我是「非本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了。

周朝末年.周天子已無能力控制諸候,我國進入歷史上由奴隸制時代轉向封建制時代的大動盪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在這一時期,王室衰微、諸候爭霸,諸子百家爭相亮相,各種學說、各種流派不斷涌現,各行各業生產力大有提高,傢具的製造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2)錯金銀龍風方案。由4隻伏鹿承一圓圈組成。其中有4龍4風蟠繞成半球狀,龍的上面又各有一組斗拱支承案面,十分富於幻想以及造型生動優美。

老鐵求點贊。

閱讀全文

與春秋時期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一實木傢具上下床價格多少 瀏覽:738
住宅維修基金怎麼來的 瀏覽:387
戶外高桿燈怎麼爬上去維修 瀏覽:247
大龍家電製冷維修怎麼樣 瀏覽:272
維修項目產生的殘值如何處理 瀏覽:650
紅蘋果傢具拆裝服務 瀏覽:280
江西進口傢具貼膜服務需要多少錢 瀏覽:884
國家電路注冊師有哪些 瀏覽:607
東莞哪裡找塑膠模具維修師傅招聘 瀏覽:506
衛生間浴室櫃下水管道怎麼防水 瀏覽:996
東莞長安有沒有HTC維修點 瀏覽:732
防水料怎麼配料 瀏覽:170
叉車維修保養怎麼樣 瀏覽:882
重慶傢具運輸多少錢 瀏覽:307
虹宇宙怎麼獲得傢具 瀏覽:942
哈爾濱蘋果官方授權維修點 瀏覽:43
英國維修蘋果手機多少錢 瀏覽:684
米家電磁爐怎麼連 瀏覽:964
奧克斯售後維修貴不貴 瀏覽:997
D820電路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