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勞技教案
《救護小常識》
教學目標 :
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受傷後,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事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2、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教育目標:
1、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情境中的小夥伴提供幫助。
3、受傷後一定要告訴家長或長輩。
教學方法:
1、為學生創造幾個模擬場景。
2、通過體驗遭遇意外傷害時,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認識到要學會自我保護。
3、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了解受傷後,如何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情況。
課前准備:
1、學生課前准備:
(1)請學生利用課間時間觀察同學們在教室內外的活動,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2)學生自帶一些處理常見小傷口的葯品(如創可貼、葯棉、紗布、紅葯水)
2、教師准備:就相關問題向校醫請教或查閱資料。
3、教學器材:常見葯品、宣傳卡片、判斷分析表格。
4、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
一、經驗交流
1、教師出示討論題目:課件一
(1)是否曾經因為不小心而受傷?
(2)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受的傷?
(3)受傷的經過是怎樣的?
(4)當時自己有什麼感覺?
2、學生小組自由交流經驗
3、請幾個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相關經歷。
二、觀察分析
1、看一看:觀察同學們的課間活動。
2、說一說:在學校生活中哪些行為與表現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1)課間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樓梯奔跑;
(4)教師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傷害。
三、情境表演
1、師提供情境:當自己受到意外傷害時,家人……
2、學生模擬表演:鼓勵學生創設多種情景
3、嘗試總結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4、說一說導致意外傷害的原因。
5、教師小結:意外傷害是指由於我們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識而引起的身體傷害,如磕傷、撞傷、燙傷等,傷害無論大小都會給他人帶來痛苦,還會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我們要多加註意,盡量避免傷害。
四、判斷分析
1、課件二,教師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容易受到傷害的情境。
(1)學生在馬路上踢球;
(2)互相爭搶玩具;
(3)用掃帚和傘打鬧;
2、小組討論:以上情況怎樣避免傷害?
3、學生判斷,並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麼?
4、引導學生分析下列情況下如何做:課件三
(1)乘車時(車上車下)……
(2)課間活動時……
(3)看見剪刀放在沙發上……
(4)插電源時……
(5)學生自己說出幾種情境
五、實踐操作
1、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常識
(1)學生自由介紹;
(2)教師介紹;
(3)教師小結:雖然我們受傷時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以獲得及時的治療。但是,如果我們能了解一些常見的醫葯知識,學習一些小傷口的處理辦法,當家長和老師不在身邊的時候,先對傷口進行一下處理,對日後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2、分組展示自帶葯品
(1)小組互相介紹自帶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紹
3、教師補充:選出常見的幾種葯品,介紹其作用並模擬演示使用方法。
4、學生模擬:小傷口的處理方法
(1)擦傷
(2)劃傷
(3)流鼻血
六、討論分析
1、課件四,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57頁圖)?
2、討論:能不能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而隱瞞情況?
3、教師小結: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無論輕重都要注意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說明情況,這樣才會使我們更加安全。
七、積累資料,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1、介紹救護小常識
(1)受傷後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
(2)傷口要及時處理;
(3)在工地受傷要及時去醫院;
(4)燙傷後要用冷水沖洗、降溫;
(5)流血要馬上包紮(因為人的血量有限);
2、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互相宣傳救護知識。
3、教師小結:鼓勵在生活中學習救護常識,通過上網、向家長請教、詢問老師等其他途徑掌握救護知識。
4、辦一期《自我保護》宣傳板報。
5、與家長共同編寫《自我保護》詩歌。
『貳』 人民美術出版社八年級美術教學教案
教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教學類別:欣賞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一、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對波提切利的壁畫《春》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質的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作品的重要作用。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系,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了解相關的文化情境。
此外,讓學生對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如作品的時代背景、主題思想、形式語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對「文藝復興」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開拓視野、積累知識、提高藝術修養素質。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大家庭的成員之一,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知識就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必要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一個公民所應當具備的普通知識。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內容包括三個版面,第一版面為《春》的全圖,採用這樣大的版面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了解。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意境。這三個版面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的,學習時可以相互結合反復閱讀和欣賞,採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從綜合到分析再進行綜合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
(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精神的關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難點:了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系。
(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系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現出的春的氣息和人物動態表現出的青春活力,並啟發學生找到春所代
表的萬木復甦、生機昂然與人性的覺醒和復甦之間的聯系。此外還要具體介紹畫中神話人物不同的象徵關系,從而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五、教學措施:
基本上按課本提供的程序進行。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欣賞作品和通覽課文,並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學好這一課。即先通過視覺整體感受作品的構圖、人物造型組合、場景、色彩等,再進入到主要局部和各個細節進行欣賞和分析。再這一過程中,適時向學生介紹描述畫面中的情節和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介紹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主要精神,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作品給人的感覺有些抽象,教學時應該就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畫面的各個情節作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講解,對教材的內容做適當的補充。
教師首先應該從內容、形式上對作品有較深刻的認識,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對寓意與象徵要作適當介紹。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第一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畫: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板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二)、學習新內容
誰能告訴我作品的主題是什麼呢?(見課本第1頁的作品介紹)(板書)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讓學生首先對作品的主題有所了解)
這是一副蛋彩畫,哪位同學再說說,什麼是蛋彩畫好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
(板書)什麼是蛋彩畫
學生乙:蛋彩畫是15世紀歐洲油畫正式形成以前的兩種最常用的畫法之一(另一種畫法是「濕畫法」)。因它是用雞蛋黃或雞蛋清調和顏料作畫而得名。歐洲油畫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後,蛋彩畫逐漸被油畫所取代。(了解相關繪畫的相關技法)
關於作者你們又知道多少呢?(見課本第3頁的介紹,了解作者)(板書)畫家簡介
學生丙: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5——1510)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的藝術風格不僅在當時是獨特的,而且在整個歐洲繪畫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僅賦予詩的想像,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獨樹一幟,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時強調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組織結構,並善於運用剛柔相濟的線條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美感,追求畫面的裝飾效果。現存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他的兩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義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課件顯示「希臘神話」的注釋)
課本中還提到了「文藝復興」的詞彙,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了解相關背景)
(板書)文藝復興
學生丁:「文藝復興」一詞源於義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藝術在14——16世紀的歐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復興。實際上,這一時期並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藝術簡單的復興,而是由資本主義的產生而引發的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對於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學世界觀的束縛,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歐洲的科學、文化藝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一運動的發源地和中心就是義大利。(教師演示課件,使學生對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教師誘導描述:(簡單描述,讓學生對畫面形成一個初步印象)
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的激發而創作的。畫面上描繪的是,在黎明的橘樹林里,一群仙女來到了人間,給人間帶來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無限歡樂。
在畫面的右邊,代表著溫暖春風的「西風神」從天而降,試圖擁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羅麗絲,而克羅麗絲極力想擺脫西風神的擁抱。從她口中呼出的溫馨之氣變成了一枝鮮花。(為什麼代表溫暖春風的不是東風神,而是西風神呢?原來,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義大利的春風是西風)。那位全身飾滿鮮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羅麗絲極力想擺脫西風神而變形成的「花神」。
而在畫面的左側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來於眾神之間的傳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終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長著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採摘樹上的果子,其實,他是用手裡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輕輕一指,驅散冬天的陰雲,自然界的萬物彷彿都已經蘇醒了。他在這里是報春的象徵,所以又稱「春神」。他在畫面上的位置恰好與右冊的西風神相互呼應。
風神、花神和春神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萬象爭榮」的季節即
將來臨。
位於畫面正中的是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課件顯示局部形象),她是畫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透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她舉著的右手好象控制著整個畫面中的人物。
畫面上飛翔著的是蒙著眼睛的小「愛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張弓欲射出象徵愛情之箭,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會產生如痴如狂的愛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繪的富有生氣,使人感受到無限美好的意境。她們象徵著「美麗」、「青春」和「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勃勃生機和無限歡樂。
由於這一群喚醒春天的眾神的到來,整個橘樹林里洋溢著春天的活力。那掛滿樹枝的紅橘和滿地的齊花異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徵嗎?這些都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無比嚮往的心靈寫照。他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以豐富的形象象徵性地鋪設在這一幅畫面上。
(三)、課堂小結:
我們要想很好的領會作品,必須對畫面各個局部所描繪的內容作比較詳細的了解和研究。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課後做好復習和預習,下一課時我們將對畫面的各個局部和畫面所表達的內在含義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題、作者和作品所表達的意境,還了解了蛋彩畫、文藝復興等背景資料。今天我們將對作品的各個局部所表達的內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對作者所使用的藝術語言有所認識,從而更好的理解作品採用的藝術形式和所表達的主題內涵。
(二)、學習新內容(在描述的基礎上分析作品,由感官優先,引導學生進入思維主導狀態,透過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蘊)
(板書)1、美神維納斯
首先讓我們欣賞作品的中心人物「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在上一節課中我已經對維納斯做了簡單的介紹,課本中也有說明。請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好嗎?學生甲:她是位於畫面的中央,是畫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她輕舉著的右手,好象控制著整個畫面中的人物。
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畫面上展示了那麼多充滿青春歡樂的天神形象,盡管他們顯得莊重與自信,維納斯的形象卻並不顯得十分歡樂,盡管描繪的是春,但畫面卻透出一絲纖弱和淡淡的憂郁。為什麼會這樣呢?波提切利在創作這幅作品之前,曾創作過一幅《維納斯的誕生》。(演示課件)
義大利現實主義繪畫的拓荒者是喬托,而100年後誕生在佛羅倫薩的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這一藝術形式的先驅者了。
15世紀的佛羅倫薩,不僅工商業日趨繁榮,文化也是義大利最發達的地方。城市的新興力量是市民階級(資產階級的前身),他們就是這個城市的文藝主顧。當時的教皇和貴族的勢力還很強大,這就必然在文藝上要和新興起來的市民階級發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長的年代,正是佛羅倫薩城市共和政權逐漸被集中在一個銀行豪門——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紀70年代中葉以後,他受到勞倫佐.美第奇家族的寵遇,他的藝術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宮廷貴族文化的氣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侶畫家腓力波.利比的學生,利比是一位敢於表現世俗生活的現實主義畫家。後來波提切利又崇拜更為激進的佛羅倫薩左翼畫家安.波拉約羅和委羅基奧的藝術,並當過他們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為佛羅倫薩最後一位大師,他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
《維納斯的誕生》一畫,原是為裝飾勞倫佐的別墅與1485年而作的。據說,畫家是從波利齊安諾的一首長詩《吉奧斯特納》中受到啟迪,詩中形容維納斯女神從愛情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又忙迎來,正欲給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畫面上紛飛的鮮花更加強了詩的意境。畫家在處理這個場面時,舍棄了苑市中一些過於喧鬧的描寫,把美神安排在一個及幽靜的地方,背景是平靜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維納斯憂郁地站在象徵她誕生之源的貝殼之上。她的體態顯得嬌柔無力,對迎接者以及這個世界似乎缺乏熱烈的反應,她彷彿對來到人間不是滿懷信心,反而充滿了惆悵的情緒。維納斯這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藝術家自身在這個時期對現實生活有些不安與惶恐。
古代希臘人的想像中,維納斯是成人般地從海中誕生的,生下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把這段神話做了唯心主義的解釋。他說,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從非美中產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無可比擬的。波提切利這幅作品中的維納斯形象可以作為這種哲學思想的圖解。維納斯的姿態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樣式來描繪的,只是把兩只手換了個位置。然而畫面上的形象並沒有古典雕像的健美與悠閑,給觀眾的印象是萎靡與嬌弱,充滿著對生活的迷茫。這就是畫家對自己對現實的矛盾反映。這樣分析並不是說這幅畫的藝術價值不高,而是說畫面上的維納斯形象有著畫家自己的影子。
從表現技法上看,作者的寫實手法中參雜著一些變形的因素,如維納斯的脖子過長,頭發用線太過分,一縷縷頭發好象是有彈性的物體,手足的比例也有些誇張。這一切似乎是作者為了有意加強形象的精神,並不是著重表達肉體。
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材分析:本課設置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感產生興趣,探究其中的審美因素,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通過對居室及主題牆面的設計,將學生引導到居室美化這一新知識領域中去,為他們一生在此領域中的探尋和發展打下初步的基礎。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居室美化的平面設計與效果圖製作。A.房間平面尺度與傢具一般尺度的基本概念。B.房間使用功能與美化的正確關系。C.房間色彩與情調的營造。D.家居綠化與美化裝飾。E.設計效果圖的製作完成。
(2)隱性內容與目標:A.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B.細致耐心、認真完成製作的學習態度和良好品質。C.對身邊事物觀察、理解的敏銳程度。D.自信、個性培養和傾聽師長同學意見的包容胸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居室的布置設計方案。
(2)設計中創新意識、功能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完美結合。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讓我們走進不同的房間,看看怎樣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燈)
(1)書房的設計最能體現主人的興趣、愛好和藝術品位
(2)你一定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實用又美觀嗎?
根據學習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劃分居室空間。
3、客廳是家庭成員進行交流的場所,請想一想布置一個理想的客廳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1)體現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調
(2)傢具擺放錯落有致、空間利用合理,不過分擁堵
(3)色彩明快,色調和諧而富有變化
(4)合理劃分使用區域,滿足人們的學習、生活、運動、或娛樂等需要
4、家居設計圖中是否可以隨意畫出傢具的大小?為什麼?
教師出示設計圖。
你能畫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圖嗎?
方法一、用單色線條繪制的居室平面圖:准確、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繪制的居室平面圖:直觀、鮮明
方法三、用彩紙拼貼的居室平面圖:裝飾性強
方法四、用紙片拼擺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變換傢具擺放的位置
5、主題牆的設計是居室設計的點睛之筆。
6、小結:發揮創造力,按著個人品味、感覺或顏色喜好,隨意自由組合自己的家居布置,設計獨一無二的理想家居,甚至因不同的時間活動及節日,為家居加添色彩和心思,增加生活情趣。
教學反思:由於平時學生一般不會注意房間的大小和傢具的尺寸,因此這節課對於這些常規的知識反而是一個難點。上課前可有意讓學生去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或者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家居市場去看一看,對上課是很有好處的,對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是有幫助的。比例知識的應用也是本課的一個目的。平時數學課中很少有機會像本課一樣實際運用到比例知識,因此,在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先計算出比例,再畫圖,不要什麼都是近似的,導致最後的比例失調,使設計出來的房間和實際相差太大。
通過本課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努力的傳播美術文化,而且同樣要注意在自已的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和教師的創新能力、人文意識、環境意識。
一、學期進度表
第一·二周==0.前言: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第三·四周==1.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第五·六周==2.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
第七周 ==3.墨與彩的韻味
第八周 ==4.筆墨的情趣第九·十周==5.一版多色版畫
第十一周==6.紙板的聯想——座椅設計
第十二周==7.紙的立體組合——生活用品設計
第十三周==8.現代繪畫的色彩搭配
第十四周==9.居室的色彩搭配
第十五周==10.布置理想的家居
第十六周==11.櫃架陳設的藝術
第十七周==12.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第十八周==13.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第十九周==14.奇異的結果
第二十周==期末測試
0.前言: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教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教學類別:欣賞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一、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對波提切利的壁畫《春》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質的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作品的重要作用。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系,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了解相關的文化情境。
此外,讓學生對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如作品的時代背景、主題思想、形式語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對「文藝復興」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開拓視野、積累知識、提高藝術修養素質。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大家庭的成員之一,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知識就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必要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一個公民所應當具備的普通知識。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內容包括三個版面,第一版面為《春》的全圖,採用這樣大的版面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了解。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意境。這三個版面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的,學習時可以相互結合反復閱讀和欣賞,採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從綜合到分析再進行綜合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
(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精神的關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難點:了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系。
(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系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現出的春的氣息和人物動態表現出的青春活力,並啟發學生找到春所代表的萬木復甦、生機昂然與人性的覺醒和復甦之間的聯系。此外還要具體介紹畫中神話人物不同的象徵關系,從而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五、教學措施:
基本上按課本提供的程序進行。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欣賞作品和通覽課文,並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學好這一課。即先
通過視覺整體感受作品的構圖、人物造型組合、場景、色彩等,再進入到主要局部和各個細節進行欣賞和分析。再這一過程中,適時向學生介紹描述畫面中的情節和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介紹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主要精神,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作品給人的感覺有些抽象,教學時應該就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畫面的各個情節作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講解,對教材的內容做適當的補充。
教師首先應該從內容、形式上對作品有較深刻的認識,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對寓意與象徵要作適當介紹。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第一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畫: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板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二)、學習新內容
誰能告訴我作品的主題是什麼呢?(見課本第1頁的作品介紹) (板書)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像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讓學生首先對作品的主題有所了解)
這是一副蛋彩畫,哪位同學再說說,什麼是蛋彩畫好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
(板書)什麼是蛋彩畫
學生乙:蛋彩畫是15世紀歐洲油畫正式形成以前的兩種最常用的畫法之一(另一種畫法是「濕畫法」)。因它是用雞蛋黃或雞蛋清調和顏料作畫而得名。歐洲油畫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後,蛋彩畫逐漸被油畫所取代。(了解相關繪畫的相關技法)
關於作者你們又知道多少呢?(見課本第3頁的介紹,了解作者) (板書)畫家簡介
學生丙: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5——1510)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的藝術風格不僅在當時是獨特的,而且在整個歐洲繪畫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僅賦予詩的想像,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獨樹一幟,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時強調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組織結構,並善於運用剛柔相濟的線條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美感,追求畫面的裝飾效果。現存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他的兩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義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課件顯示「希臘神話」的注釋)
課本中還提到了「文藝復興」的詞彙,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了解相關背景)
(板書)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