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修禪定在家居士應該供養什麼佛像
一般我們可以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當然我們有很多師兄也會供奉觀世音菩薩。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佛像,但是不需要請太多尊佛像,可以供奉一尊佛像,也代表了一切佛。
② 47、在家居士的佛堂供奉什麼樣的佛像最好
47、在家居士的佛堂供奉 什麼樣的佛像最好? 門智法師@【初級班】 第二期 教材 九華山·大慈藏寺 門智 法師 講 【轉帖請註明出處】在家居士的佛堂供奉什麼樣的佛像最好?根據個人家庭的具體條件和個人的興趣愛好而定,不要千篇一律。一般的情況下,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家中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用來供奉就已經很好了。觀世音菩薩就是佛,佛名是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為了度化眾生,化三十二應身,現八十四化身,施二十四種無畏,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因此,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都與觀世音菩薩有緣,家中能夠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像用來供奉,這是莫大的因緣和福報。其次,就看你自己家庭的具體條件和個人的因緣了。如果家庭條件好,佛堂有足夠大的空間。多請幾尊自己所喜歡的佛、菩薩像,當然是好事。令佛堂殊勝庄嚴,是佛弟子本來應該做的。另外,根據個人的興趣是喜歡什麼法門,就盡量的按照你所學法門的規范來布置佛堂。如果是喜歡學凈土法門的,就去請西方三聖像來布置佛堂。如果是喜歡學心地法門的,就要請釋迦牟尼佛像和觀世音菩薩像、地藏王菩薩像來布置佛堂。如果是喜歡學禪宗的,就要去請華嚴三聖像來布置佛堂。即請釋迦牟尼佛像和文殊菩薩像、普賢菩薩像來設置佛堂。如果你是喜歡學密宗的,就要按照密宗的習慣去設置佛堂。······總之,要按著自己家庭的具體條件和個人興趣愛好,來設置家庭佛堂。這里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准,更沒有千篇一律的特殊要求。 【轉帖請註明出處】 門智法師@初級班】 第二期 教材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六日
③ 家裡想弄個小佛堂,怎麼擺放才合適
如何在家設置佛堂?如何供佛?是很多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內心恭敬為上,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學習。設置佛堂,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家中有人不信佛,那麼為了避免家庭中出現矛盾,佛堂就不宜放在走動頻繁的起居室(客廳)正中間,可以選擇房間的一個角落,或者陽台、書房以及獨立的小房間內,以安靜為主,因為你是要在那裡做功課的。
當你選擇好佛堂的位置,就可以根據這個位置的面積(大小)自己設計佛堂了。既然是佛堂,那麼佛像是少不了的。藏傳佛教有唐卡,漢傳佛教有佛像繪畫,這些都是可以掛在佛堂的牆上的。佛堂內通常要設一供桌,供桌可以根據佛堂的面積找人定做,也可以用家裡閑置的桌子代替。
供桌上可以擺放佛像,有條件的可以為佛像製作一個佛龕。通常佛像是放在供桌的正中間靠牆位置,菩薩像分列兩邊,邊上是護法像。佛像的旁邊或者佛龕上要放置一本經書,這代表佛法。經書要用黃布或者哈達包起來,以保持干凈。佛堂里最好能擺放一張皈依上師的照片。
佛教中比較重視對佛像的開光,關於開光的意義,以前的博文有詳細闡述,這里不多贅言了。有些佛友家裡的佛像,在請回來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開光,其實也不要緊,誠心誠意的供奉,佛力一樣會加持的。
供桌上常見的供具有:供杯(藏傳佛教是七供杯或者八供杯,代表:水水花香燈油果樂;漢傳佛教是三供杯,代表:佛法僧)、香具(藏傳佛教多用卧香盒,漢傳佛教多用香爐)、供燈(藏傳佛教多用酥油燈,漢傳佛教多用香燭,現在也有蓮花狀的電台燈可以選用)。這些是常見的供具。
除此之外,藏傳佛教的居士在佛堂里還可以供八吉祥、曼扎盤、朵瑪(食子)、法器(金剛鈴、金剛杵、法鼓、木魚等)、凈瓶、寶瓶、小佛塔、舍利、甘露丸等。這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不要攀緣就好。
佛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干凈,供桌要經常清潔,以免有塵土或者香灰。供杯每日要換水,一般是早上起來供水,傍晚再把水撤掉,撤水的時候,要把供杯擦拭乾凈,以免遺留水漬。供香和供燈時要注意防火,最好有人在家的時候再供。
供水撤下來後,可以灑到屋外、花園、草地,可以灌溉樹木、花草,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灑到廚房的水池裡,並做這樣的觀想:希望這些被佛菩薩加持過的凈水可以利益到廣大無邊眾生,利益到下水道里的眾生,希望眾生藉此能獲得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解脫。
除了每日的供水、供燈、供香之外,我們還可以供花、供水果、供其它的一些食物(乾果、糕點、香油等等),鮮花、水果、食物可視情況供一天、兩天、三天乃至多天,如果出現發蔫則要撤換下來。撤換的時候,做如下觀想:感謝佛菩薩的應供和加持,祈願佛力加被,讓我不離正法,直至涅槃。(類似這樣的話,如果有自己熟悉的文字或者偈子,照念就可以。)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一刻有這樣的一個發心或者祈願,最好不要不做任何觀想就把供品撤掉。如果經濟條件不寬裕,每天就供水好了。
無論是做功課還是每天的上供,不要把這些當做是一個壓力來完成,而是要當做一個好的習慣來養成。至於其過程中,某些地方做的不如法,也不要擔心佛菩薩會不高興,會怪罪我們,沒有那樣的事情。佛菩薩是最平等、最慈悲的,他們像母親呵護孩子一樣呵護我們,怎麼可能因為我們在供佛過程中的一點過失責備我們呢?因此不要有那樣的思想壓力和負擔,用我們的虔誠心去供就好了。
④ 家有仙堂和佛堂怎麼擺放
在一起供奉時,佛像要居中,菩薩居左右,神、仙居菩薩外側。有條件的,當然最好是單設一間佛堂供奉佛像,又或者在書房辟出一塊區域設置佛龕,原則是清凈庄嚴,不吵鬧。位置應在相對高處,上方不可再有雜物。
如果空間有限,也可以與客廳規劃在一起,以較高處的空間或櫃子來做佛像的供奉擺設。但有幾點要避免,遠離廚房和洗手間位置,佛龕附近最好不要擺放電視機或音響。
(4)在家居士佛堂圖片擴展閱讀
意事項:
1、上香數量,三枝香為宜,一枝也可,如平時忙可在初一,十五上香。
2、供奉水果,供奉的水果最好要保持新鮮,不要等水果壞了才換,換下的水果可和家人一起享用。
3、佛前要供一杯清水,有條件要供奉鮮花。
4、觀音的擺設:觀音最宜「坐西向東」,此外,因為觀音清凈無瑕以及戒暈腥,故此有三不向:不向廁所;不向房門;不向飯桌。
⑤ 在家居士佛堂布置
由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為大眾所接受;學佛者,於家中設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禮拜作修持功課,同時能夠帶來家庭的安樂和諧氣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維系。
而在家居士佛堂布置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如果都是佛教徒,彼此同意,可設置一共同的佛堂。如僅自己一人學佛,則不宜表現特殊,以免強設佛堂反招惹眾人之不滿。
其次,可以擺放在客廳安靜無雜物的位置,也可以單獨拿一個房間擺放也可以。
再次,可以擺放一些佛吉祥物或者佛法器;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恭請即可。
最後,需要設香爐、燭台、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對了,燒香是為了表示我們的真心供養,切勿使用劣質香或者化學香;這個理相信善信你也懂;如果一旦使用了,會把你功德折損掉的;所以,最好是你可以恭請一款天然香,或者你到無相銅爐官網定製天然的無相吉祥香更佳。
阿彌陀佛!
⑥ 居士供多張佛圖片行嗎
可以,但要供在清凈處的上位,供佛的全身像。但是最好供一尊阿彌陀佛佛像
1 有同學來問我,家裡供的佛像、菩薩像,擺的位置,有人來跟他講,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到底怎麼辦?這是魔來擾亂。他讓你起分別,讓你起執著,讓你起煩惱,所以決定不能聽。
2 佛像供在家裡面要供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家裡面的房子很多,應當要空出一間做佛堂,供養佛;如果房間不多,就供在客廳,都行。客廳供在上方,這個上下怎麼區別?坐在這個位子,每一個人進到這個房子,他第一眼看到,這個方向就是上方。
3 供佛像有兩個重要的意義,這一定要懂得,第一個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這一點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現,課誦本裡面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至誠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至誠恭敬?
4 對一切人事物至誠恭敬,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這個人我喜歡他,我對他恭敬一點;那個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就恨透他,這是凡夫。
5 佛菩薩是一切恭敬,決定是平等清凈,沒有高下,沒有分別。所以我們供佛像,因為我們對佛恭敬,對佛恭敬立刻就想到:我對一切眾生要恭敬,對一切萬物要恭敬。
6 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個眾生都當作佛一樣地恭敬,這是供養佛像的第一個意義,這叫真供養。這個供佛像,決定是大吉大利!
7 供佛像的第二個意思是報恩。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今天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我們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師。所以我們供佛,不是把他當神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老師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要向佛學習!
8 佛像擺在那裡,提醒我覺而不迷,它的意思在這里。其次,看到這個佛像,曉得我自己也是佛。我不胡思亂想了,我就是佛;我胡思亂想,我就是凡夫。所以成佛、成凡夫,就在自己一念之間!
凈空法師答:如法。在現代大都市裡面,這種情形愈來愈多。我們的居住空間愈來愈小,有很多確確實實是不得已,把佛堂供在自己的卧房。在卧房裡面,最好能做一個小佛龕。我們不是在做課誦的時候把佛龕的門關上,課誦的時候門打開。沒有佛龕,你用一個布做一個簾子拉上,也一樣,這都很好,都是我們一點的敬意。
⑦ 居士如何在家以「燈」供養佛菩薩
供奉時並沒有特定盞數,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決定。
燈是智慧、光明的表徵,燃燈供佛是佛門中重要的供養之一。透過供燈的方式,我們不僅能點燃心中的“自性燈”,從而使自身的福德增上,還能開啟智慧,進而自覺覺他,故在佛前供燈,可以稱得上是供養之王。 我們在家居士在自家佛堂前供燈時,無論是小蓮花燈還是蠟燭亦或是酥油燈,其形式的多種多樣都不是主要的,我們供燈的根本意義是在提示自己與世人要追求智慧和光明,遠離愚痴和黑暗。 《佛說施燈功德經》 中雲:“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燃燈供佛不僅是佛門中重要的供養,也是修行方式的一種。
一個要信,一個要誠敬,用此心供養就必會有感應,貢品可上香,表示點燃自心戒定慧,熄滅自心貪嗔痴,可以供清水,表示自心要像水一樣的清凈平等,可以供花供水果,表示自己深信因果,可以供燈供燭,表示點亮心的光明破除無明和黑暗,等等,但是不可供肉和酒。
⑧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佛堂佛像安放方法·佛堂安置簡介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 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隻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 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也當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辦法,否則會引起 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學佛,而使家人對佛教產生惡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間或裕余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 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瞭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 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 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聖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台。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聖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並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 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葯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巳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聖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 請購了佛菩薩的聖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舉行開光儀式。以佛教的觀點而言 ,開光儀式並不一定是必須之舉。因為佛菩薩像只是用來當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薩的感應徧在,而以聖像作為致敬的對象,若無聖像,便無可作為禮拜、供養和恭敬的對象。通過類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發,不在於聖像本身。所以,聖像是否開光並不重要。 在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因為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思念 佛陀,所以,為其塑了像來供養,其中也沒有見到有關開光的記載。至後世,乃以經、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過隆重的儀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來漸漸地有了各種各樣的供養儀式,而開光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眾舉行開光儀式。這猶如學校開學、公司行號開幕、建築物落成時所舉行的開幕剪綵等儀式一般,是為了慎重地向大眾宣告,所以舉行儀式。 至於個人在家庭供養佛菩薩的聖像時,並不需要昭告社會大眾,所以也不一定 需要舉行開光儀式,只要以虔誠心、恭敬心將聖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養,日日不輟,使其保持新鮮、整齊、清潔,就能顯出聖像所在的神聖氣氛,藉此以引發修行者的道心。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所燃的香,以精細、清香為原則,家庭佛堂一次以一 炷香為宜,不要大把地燃燒香燭,以免造成室內空氣的混濁。香類以自然的檀香、沈香為佳品,不宜用化學香料或動物香料調制的線香、棒香。現代家庭的佛堂,可以電燈代替蠟燭,且應常常清理供桌、香爐、燭台,換新供品,至少該保持沒有灰塵或枯萎腐爛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繫念之心。 佛堂佛像安放方法作者:卡特仁波… 文章來源:南海海上觀音 佛堂佛像的安放主要根據所修的法來定。以庄嚴、清凈為總圓則。方向一般為坐北朝南。 一般有以下幾種安置法。 1、兩層:上層中間為佛像,左為大乘經典,右為塔,以此代表佛的身、口、意。下層為各種供品。 2、三層;上層同上,中層安置曼扎供或菩薩像或護法,下層同上。 3、五層:上層安置佛像為上師與本尊,第二層安置佛部佛像,第三層安置菩薩像,第四層安置護法,第五層各種供品。 每層安置哪幾尊佛菩薩,根據所修法門及依止上師的教授為要。 下面介紹幾種佛像的組合法: 漢地佛教中常會出現三尊一組的佛像,例如西方三聖(彌陀、觀音及大勢至)及釋迦三聖(釋迦本師、文殊及普賢)等通式。這種情況在藏傳佛教中可說更為多見,在這里筆者列出幾種較常見的組合: 1、三世佛──過去佛以迦葉佛為代表,本師釋迦牟尼為現在佛,彌勒為未來佛。 2、釋迦三師徒──指本師釋迦牟尼及阿難與大迦葉兩位主要弟子。 3、宗喀巴三師徒──指宗喀巴祖師及賈曹傑與凱珠傑兩位主要弟子。 4、藏地弘教三祖──指前弘期的蓮華生祖師、中興期的阿底峽祖師及後弘期的宗喀巴祖師(不少人認為蓮華生狹義地單為寧瑪派祖師,事實上蓮師為藏地各派共尊的佛法始弘祖師。由另一角度說,不少人亦認為蓮華生、阿底峽及宗喀巴三師為同一心識之分別三次先後化現)。 5 、事部三怙主──以觀音表諸佛之圓滿悲心、文殊表諸佛之圓滿智能及金剛手(大勢至)表諸佛之圓滿力量。此組合亦稱「悲智力三尊」及「智仁勇三尊」等。 6、長壽三尊──即阿彌陀之報身相、白度母及尊勝母三尊(俱為延壽本尊)。 佛堂安置簡介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南海海上觀音 安置佛堂之意義在於讓自已及家人,修行有所依處,而非佛堂有佛。佛像代表佛之身,佛在吾人心中。佛堂是本國佛教徒之慣稱,藏傳佛教則稱「壇城」。 修行五次第中以資糧道為先,所以聚福慧資糧是每一位佛教徒的日常功課。積聚方法有七種:供養三寶、抄經、聽聞佛法、行六度、讀誦經典、持真言、修等持。其中以供養三寶最方便。所以我們是為了方便積聚福慧資糧而行供養,供養的對象就是佛法僧三寶。以佛像代表佛陀之「身密」。以顯經或密續法本代表佛所說之「語密」。以舍利塔代表佛之「意密」。如此佛之身語意三密,象徵佛法僧三寶,則圓滿矣。應當將佛之身語意三密安置在壇城中以行供養三寶之所依。 壇城中央安奉釋迦牟尼佛佛像。佛像之左方可安奉母續本尊,如綠度母及「法本」、「經典」。右邊安奉父續本尊如文殊觀音、金剛手等以及舍利塔。佛像供養處宜略高。佛像前可供曼達盤,最外緣供八供。一切佛像、舍利塔皆須請上師裝臟開光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