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傢具種類有哪些
中國古典傢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則上可分成「五大類」:床榻類、桌案類、椅凳類、櫃架類、雜項類。
1、椅凳類
漢代之前,人們是沒有坐具,通常採用的以茅草、樹葉、獸皮等製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種被稱為胡床的坐具從域外傳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椅凳。後進唐朝的全力發展,椅子才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直呼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為三大種類:凳、椅子、寶座,並又細分成多種名稱和造型:
(1)凳:方凳、圓凳、條凳、馬札、腳凳、坐墩、杌凳、交杌、長凳。
(2)椅:交椅、太師椅、四齣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皇宮椅等。
(3)寶座。
2、桌案類
桌案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較高,是中國禮儀文化之邦傳承的產物,也是禮儀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國的古代,對桌案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比如,供桌供案主要應用於敬念仙逝長輩和敬供先人;八仙方桌主要應用於接待重要賓客,例如「請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邊位子;圓桌主要應用於家人共餐,一家團圓之意。
按生活習慣和用途,中式桌案類傢具大致分為供桌、方/圓/月牙桌、幾案、其他等。
3、床榻類
床榻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按材質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珍貴硬質木材所制,如黃花梨、紫檀;另一類為白木材質,此類床榻或髹漆、或貼金、或鑲嵌。
床榻的歷史可追溯至神農氏時代,那時還只是專供休息與待客所用的坐具,直到六朝以後才出現高足坐卧具。「床」與「榻」在席地而坐的時代,是有分工的。床體較大,可為坐具,也為卧具;榻體較小,只用於坐具。
魏晉南北朝以後,榻體增大,床與榻同樣擔負著坐卧兩種功能,因而也就難以截然分清了。習慣上認為:床不僅長,而且寬,主要為卧具。榻身窄而長,可坐可卧。
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古典傢具中的拔步床、架子床、羅漢床、貴妃榻,都是明清甚至是民國時期的遺存,其中尤以清代的居多。主要有:拔步床、架子床、羅漢榻、羅漢床、貴妃榻。
4、櫃架類
櫃子的使用大約始於夏商時期,古時的「櫃」,並非我們今天所見之櫃,倒很像我們現在所見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則是專指室內存放東西的地方。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櫃子,應該是河南信陽長台關戰國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我們這里說它是箱子,是按現代人的說法,如果按戰國時的稱呼,則應稱為「櫃」。
到了漢代,才有了區別於現今所謂「箱」的小櫃子,櫃呈長方形,下有四足,櫃頂中部有可以開啟的櫃蓋,並裝有暗鎖,櫃身以乳釘作裝飾。到了唐代,就有了較大的櫃,能放置多件物品。宋代開始,已有專用的書櫃,櫃身呈方形,正面對開兩門,內裝兩屜分為三格物。一直到明代之後,才創造出許多櫃架類的新品種來。
從功能上區分,中國古典櫃架傢具大致可分為四類:
(1)卧室類:頂箱櫃、官帽櫃等;
(2)書房類:萬曆櫃、網背書架、門書櫃、千秋書架等;
(3) 珍玩類:多寶格、珍寶櫃、博古櫃等;
(4) 廚房類:亮格櫃、碗櫥等。
5、雜項類
按照雜項類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類別」:
(1)置物類:書箱、衣箱、官皮箱、百寶箱、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盤、提盒等;
(2)屏風類:地屏、床屏、梳頭屏、燈屏、掛屏、曲屏風等;
(3)架具類:衣架、面盆架、鏡台、燭台、承足(腳踏)等;
(4)擺件類:筆筒、墨盒、棋罐、瓶座、碟架、煙具、雕件等。
❷ 古玩雜項主要包括哪些
有人把雜件收藏比作聚寶盆:聚集珠寶、珍寶、財寶之盆。雜件,老古玩習慣上又稱雜項。古玩范疇裡面,除陶瓷外,可供上手把玩的工藝藏品,包括青銅器、玉器、傢具、綉品等,都可稱為雜件。雜件收藏種類最多、形制最奇、工藝最精、范圍最廣,賞玩魅力無窮,增值潛力無限。雜件收藏,趣味在一個「雜」字。
雜件中的竹、木、牙、角雕、硯台、紫砂壺、琺琅器等,主要興盛於明代中期以後,清乾隆時期各種雜件工藝品的工藝製作達到了頂峰。明清時期的硬木傢具及瓷器工藝紋飾,與竹木牙角玉雕、鼻煙壺、紫砂壺、硯台上的雕琢工藝有很多相似之處。俗話說,一專多能,一通百通,明清時期很多雕刻家,既會雕玉器,也會雕竹器、牙器、角器、木器。凡懂得鑒定明清時期的彩瓷紋飾、傢具紋飾、玉雕工藝者,多少也懂得竹木牙角玉雕、鼻煙壺、紫砂壺、銅墨盒上的雕琢工藝。
❸ 中國古代椅子都有哪些分類
交椅:起源於古代的馬扎,也可以說是帶靠背的馬札。
圈椅: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
官帽椅:官帽椅是由於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玫瑰椅:這種扶手椅的後背與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後背低,靠窗檯陳設使用時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別致。
靠背椅:椅子沒有扶手的都稱靠背椅。
❹ 古代時有砂紙嗎,傢具是如何打磨的
古時候,沒有砂紙。製作一般傢具無需打磨,製作硬木傢具用凈刨子凈完後對局部不平整內的地方容採用蜈蚣銼或刮刀處理,最後採用節節草打磨,使用節節草時,一般先把打磨的部位擦濕,幹了以後,木纖維豎起來再打磨,如此反復很多遍,非常吃功夫。中國歷來不重視手藝人,工匠的手藝、功夫不值錢,大戶人家製作傢具,往往讓一班木工到家裡吃住,經年累月的干,其中打磨的時間遠超過前期製作的時間,特別是硬木雕花傢具。
也有傳說是用青磚打磨。嘿嘿
❺ 求古代傢具的名稱!
名字你可以自己編的,一般命名規律是:材料+特點+傢具名字。比如黃花梨木八仙桌,就是:材料-黃花梨木+特點-八仙+傢具名稱-桌。隨便列舉幾個名字,希望你能用到:
釉里赭花卉寶座
螺鈿人物山水小平幾
紫檀卷草紋束腰三彎腿小幾
黃花梨喜鵲石榴紋三屜炕桌
黃花梨圓腿炕桌
黃花梨草龍牙板三彎腿炕桌
黃花梨卷草紋腿炕桌
紫檀雕龍鳳喜字炕桌
紫檀束腰摺台炕桌
御制紫檀
硬木嵌螺鈿炕桌
蘇作櫸木羅鍋棖圓腿炕桌
黃花梨飛龍蓮花紋折疊式炕桌
黃花梨嵌螺鈿牙石花鳥長方桌
黃柏木花角羅鍋棖平頭案
黃柏木箭腿平頭案
黃花梨木一柱香平頭案
黃花梨夾頭榫折疊式大平頭案
紅木條案
蘇作櫸木素牙板畫案
紫檀木雕螭紋魚桌
硬木嵌螺鈿三屏雙人椅、小方桌
紅木靠背椅及茶幾、方桌一套
紫檀小炕桌
黃花梨龍紋三抽屜桌
黃柏二屜桌
紅木雕平頭桌
黃花梨箭腿式半桌
榆木箭腿小桌
黃花梨蛇紋石幾面折疊(式帶抽屜酒桌
榆木酒桌
❻ 古代傢具大都由哪些木料製成
中國古代傢具,除了紫檀、黃花梨、紅木等名貴木材,民間傢具採用更多的還是普通常見的
材質,-般稱之為柴木,現簡單做些介紹。
樺木:產東北華北,木質細膩淡白微黃,纖維抗剪力差,易「齊茬斷」。其根部及節結處多花紋。古人常用其做門芯等裝飾。其樹皮柔韌美麗。蒲人對此極有感情,常鑲嵌刀鞘弓;背等處。唯其木多汁,成材後多變形,故絕少見全部用樺木製成的桌椅。
楊木:我國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質細軟,性穩,價廉易得。常做為榆木傢具的附料和大
漆傢具的胎骨在古傢具上使用。這是所說的楊木亦稱「小葉楊」,常有段子般的光澤,故亦
稱「緞楊」,不是本世紀中才引進的那種蘇聯楊、大葉楊、胡楊等。楊木常有「騷味」,比樺木輕軟。樺木則有微香,常有極細褐黑色的水浸線。這是二者的差別。
杜木:亦稱「杜梨木」,色呈土灰黃色,木質細膩無華,橫豎紋理差別不大,適於雕刻。舊時多用此木雕刻木板和圖章等。曾見山西商號所用微雕商標雕版,方寸之內人物、舟車,;山川、屋宇等精緻之極,並有數百蠅頭小字於其上,令人嘆為觀止。此版即杜木鐫成。
柏木: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葯,柏子可以安神補心。每當人們步入蔥郁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幹,吸入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聯想到這些千年古木耐寒長青的品性,極易給人心靈上以凈化。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傢具時的情境。柏木色黃、質細、氣馥、耐水,多節疤,故民間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內著名的「黃腸題湊」即為上千根柏木方整齊堆疊而成的圍障。可取香氣而防腐。可見其在木植中級別之高。
樟木:在我國江南各省都有,而台灣福建盛產。樹徑較大,材幅寬,花紋美,尤其是有著濃烈的香味,可使諸蟲遠避。我國的樟木箱名揚中外,其中有衣箱、躺箱(朝服箱)、頂箱櫃等諸品種。唯桌椅幾案類北京居多。舊木器行內將樟木依形態分為數種,如紅樟、虎皮樟、黃樟、花梨樟、豆瓣樟、白樟、;船板樟等。
核桃木:山西呂梁、太行二山盛產核桃。核桃木為晉做傢具的上乘用材該木經水磨燙蠟後。會有硬木般的光澤,其質細膩無性,易於雕刻,色澤灰淡柔和。其製品明清都有,大都為上乘之作。可用可藏。其木質特點只有細密似針尖狀棕眼並有淺黃細絲般的年輪。重量與榆木等。
楸木:民間稱不結果之核桃木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無華,色暗質松軟少光澤,但其收縮性小,正可做門芯桌面芯等用。常與高麗木、核桃木搭配使用。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輕,色深,質松,棕眼大而分散,是區別要點。
楠木:是一種極高檔之木材,其色淺橙黃略灰,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無收縮性,遇雨有陣陣幽香。南方諸省均產,唯四川產為最好。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現北京故宮及京城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築。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書樓,金漆寶座,室內裝修等多為楠木製作。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築都有楠木裝修及傢具,並常與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識之,常以拜物心理視之,覺得質不堅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棄之。行內人視其質地有如下稱呼:金絲楠、豆瓣楠、香楠、龍膽楠。另外,在山西等地民間,常稱紅木黃梨等硬木為「南木」,原意應為自南方的木材。乍聽起來卻極易與此「楠木」混同,不可不知。
❼ 中國古代的木質傢具又硬又不舒服,古人為何用了幾千年
中國古代的木質傢具又硬又不舒服,古人用了幾千年是因為文化的傳承。
古代的木質傢具又硬又不舒服,但是有墊子這些讓它變得好看又舒服。我國木質傢具種類比較多,光材料就有櫸木、柚木、楓木、橡木、紅椿、水曲柳、榆木、楊木、松木等。古代的木質傢具可以長盛不衰,當然是離不開古人對木質的使用。不同材質的木頭有不同的花紋和顏色,在普通傢具中,木質傢具應用比較廣泛而且耐用。木質傢具有幾十年的使用壽命,最後還能用來傳承給後代。
傳統的木質傢具種類非常多,古人可以挑選的范圍非常大,總能找到自己所喜歡和合適的。不管只是想來張典雅古樸的床榻,還是想來個繁華無比的凳子,文化帶來的不僅有習慣,還有前人留下來的木質傢具。傢具裡面蘊含了人們的文化精神和情趣,人們已經習慣與木質傢具相伴。
❽ 中國古代傢具材料都有哪些
中國明清傢具的用材講究,但明以黃花梨、 紫檀 、雞翅木、鐵力木、櫸 木為多;清以 紫檀木回為最上乘用料,紅木 ,雞答翅木、鐵力木亦有。黃花梨相對要少,櫸木、榆木、柞榛、 核桃木民間使用最為廣泛。
另外,要強調的是在中國古典傢具的製作中還有一個及其特殊的例子,就是用癭木製作的傢具。所謂癭,即為樹瘤。
❾ 古代傢具名稱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種傳統的大型古床,或稱「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種功能齊全的床。床下有一木製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並鑲以木製圍欄,使床前形成一個淺廊,中間為床的門戶,兩側可放置小型傢具及雜物。它造型奇特,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台上,平台前沿長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鑲以木製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迴廊,迴廊中間置一腳踏,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燈盞等。
❿ 古代有很多設計逆天的傢具,你具體有哪些了解
中國是一個崇尚傳統的國家。中國古代設計經過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淀,對現代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傢具文化藝術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時期,傢具設計藝術以其簡單的線條、簡單的質感和簡單精美的木雕裝飾讓人流連忘返。21世紀被稱為全球化的新世紀,文化趨同,文化危機。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民族文化藝術仍然是當代設計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明傢具裝飾藝術,裝飾部分是明末清初中國傳統傢具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傢具造型簡約,裝飾風格清新自然,與傢具結構相輔相成,融為一體。明代傢具善於利用木架的各個部分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強化傢具主體的效果。在鑲嵌工藝上,明式傢具多以鑲嵌木和大理石裝飾。嵌入注重錦上添花,不喧賓奪主。嵌入明式傢具也用金屬飾物裝飾。這些金屬飾品包括合頁、臉葉腳、紐扣標簽和戒指等。形式優雅,注重實用性和美觀性。不同的金屬飾品應用於不同的傢具,並與傢具有機結合。金屬與木材的美相結合,讓普通傢具表面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