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設計對西方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亘古綿長,伴隨著木構架建築體系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室內設計,已經走過了數千年的歷程。在世界室內設計發展史中,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以其自身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特質而獨樹一幟。
中國傳統哲學的功能是為了凈化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思想的主流,它們對於中國傳統室內設計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其中禮制文化和典章制度成為中國傳統室內設計思想發展的核心。
一、寓於倫理的嚴整布局
中國的古人利用禮制與儒學教義來建立空間秩序,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儒學的禮制思想,將中國傳統的社會關系歸納為「君臣、父子、昆弟、夫婦、朋友五大類。在這五種社會關系中,三種是家庭關系,另兩種則可以看作是家庭關系的延伸。譬如君臣關系,亦被看成是父子關系,朋友則被看作是兄弟關系。」①這種社會關系的嚴格定位,體現著嚴整有序、臻於賓士的社會倫理價值。儒學宣揚智愚貴賤上下有別,於是便有了所謂倫理綱常之道。在倫理型文化中,「三綱五常」②被用來維系人與人的關系,它與宗法社會相結合,形成一種禮制秩序,這種禮制秩序便成為中國封建統治者所倡導的社會處事准則。因此,中國歷代都對包括建築和室內設計在內的各種建制嚴加界定。
作為中國傳統住宅代表的四合院,以輩分、年齡、性別為依據,通過對一座住宅中正房、廂房、後罩房、倒座房的安排,以形成親疏、尊卑、長幼的分野。中國傳統建築的格局正是以「家」的概念作為基礎展開,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把倫理道德的價值觀轉化為美的意識,從而將建築和室內設計的審美觀念置於理性的支配之下。倫理精神成為中國傳統建築和室內設計所獨有的特色。
中國傳統建築的平面往往有明確的軸線,單體建築用方位和造型確定明確的主從關系,再通過嚴格的軸線對稱方式將整個組群貫穿起來,形成統一的整體。其實追求軸線的擇中論在我國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已表現出一種「中為尊」的觀念,並體現於建築之中。
傳統建築的室內布局也大都採用軸線對稱形式,尺度、色彩、裝飾,都依次分出高低、大小、繁簡、明暗,以表現主次和秩序。這種室內布局,無疑是儒家「中正無邪,禮之質也」思想的物化,既是外在藝術形式的綜合表達,也是內在人生哲理的具體顯現。
室內傢具的擺放一般採用成組或成套的對稱布局形式,以臨窗迎門的桌案和前後檐炕作為布局中心,配以成組的幾、椅、櫥、櫃、架等,也多是成對擺放,力求嚴謹劃一。
二、天尊地卑的裝飾表徵
《易傳》稱:「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在封建社會,尊卑意識牢牢地制約著傳統的建築形制。一座建築不但在體量、形式和做法上有所區別,而且關於室內的裝修、陳設、色彩以及紋樣等都有一系列的品級規定。從宋代的《營造法式》開始,殿堂與廳堂的結構就被明確地區分。而清代工部頒布的《工程做法則例》更是將大式、小式兩種做法進行了等級差別的細分。
建築構件的樑柱、斗拱、檐椽、彩繪以及窗戶的油飾等,都列入了品級的限定。作為門第最直接標志的門制則更為詳備。它不僅限定了門的間架,而且限定了門的油漆用色、鋪首獸面,甚至對門環也硬性規定了銅環、錫環和鐵環三級。
在色彩方面,以黃色為最尊,然後依次是赤、綠、青、藍、黑和灰。宮殿建築使用金、黃和赤色調,第宅建築只能用黑、灰、白。
傳統建築彩畫的等級依次是:和璽彩畫為最高級別,只有宮殿、廟壇的主殿、堂、門才能使用。主要線條以及紋樣使用瀝粉貼金,較少用暈,主要以藍綠底色相間形成對比並襯托金色圖案;旋子彩畫的等級僅次於和璽彩畫,主要用於官衙、廟宇的主殿和宮殿、壇廟的次要殿堂;蘇式彩畫一般多在民間使用,多用於園林和住宅。
圖案的使用以龍鳳為最貴,其次是錦緞幾何紋樣,花卉、風景、人物大都用在庭園建築上。宮殿建築使用龍、鳳紋或吉祥草圖案,後來又加上了西番蓮、靈芝等形象;佛教建築用蓮花瓣、佛經梵文或法器等紋樣;普通的第宅建築布局較為規則,其廳堂裝修更趨嚴整,裝飾紋樣更多地選擇表現禮儀忠孝、如意吉祥等內容的圖案 ;園林建築總體布局自由,注重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常用植物花草或博古器物,如歲寒三友以及琴、棋、書、畫等形象作為紋樣,富於書卷氣。
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的燙樣和檔案中保存了上百種裝飾圖式。這些圖式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嚴格的等級差別以及人們不同的審美取向。天子追求的是君權神授,皇權永固 ;而黎民百姓嚮往的則是狀元及第,福祿綿綿。
三、富於審美的結構造型
結構造型與建築裝飾的和諧統一是我國傳統建築的顯著特徵。以木構架為結構體系的傳統建築,它們的柱、梁、枋、檁、椽等主要構件很多都是露明的,這些木構件在原木製造過程中大都被進行了藝術加工。在《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對柱、梁、斗、拱等構件,除規定它們在結構上所需要的大小和構造方法外,也制定了藝術加工的方法,以求通過藝術加工,充分發揮其裝飾效果,這其實正是我國傳統哲學中「質文並重」觀念的體現。
對於建築構件的裝飾處理,梁思成在《中國建築的特徵》一文中進行了歸納:「梁頭做成『挑尖梁頭』或『螞蚱頭』;額枋出頭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頭』或『菊花頭』;將幾層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橫木做成『王福雲』等等;或如整組的斗拱和門窗上的刻花圖案、門環、角葉,乃到如屋脊、脊吻、瓦當等都屬於這一類。它們都是結構部分,經過這樣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裝飾的效果」③。
傳統建築十分注重裝飾與結構構件的內在統一。中國傳統的建築和室內設計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在於它是根據結構的需要而來,而並非矯揉造作。在穿斗式梁架中,橫梁表面雖然素凈無飾,但在加工過程中將梁身中央向上微拱起,形成富有彈性的月梁。樑上的短柱也做成柱頭收分,下端呈尖瓣形騎在梁的瓜柱上,短柱兩旁的托木成為彎曲的扶梁,上下樑枋之間的墊木做成各式各樣的駝峰,屋檐下支撐出檐的斜木多加工成各式獸形、幾何形的撐和牛腿。這些構件的加工都是在原有建築構件的基礎上進行的裝飾,因而總體效果美觀、自然。
古代宮殿建築的大門,門板上鑲有規則的門釘,中心是一對獸面的門環,門框的橫木上有多角形或花瓣形的門簪;古建築的窗除用動物、植物、人物或菱紋等組成千姿百態的窗格花紋外,為了防止整扇窗框的變形,用銅片釘在窗框的橫豎交接部分,並在這些銅片上壓制各式花紋,使其極具裝飾性。這些看似附加的裝飾,其實都與結構有關,通過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們的藝術加工,成為我國傳統建築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自由靈活的空間組合
中國的古典哲學認為宇宙是陰陽的結合,是虛實的結合,宇宙萬物都是在不停地變化、發展,有生有滅、有虛有實。從空間意識的層次分析,書法家在揮毫潑墨之時,不僅重視「實」的筆畫,還注意筆畫之間的空白部分,並把它當作文字的有機組成部分。清代大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就曾提出:「字畫疏可以走馬,密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
中國傳統室內布局的特點,正是把內部空間與裝修陳設放在一起綜合考慮,將空間當成白紙,裝修陳設當成筆畫,運用「計白當黑」的哲學思想,通過內部空間的靈活組合來完成對空間布局、立面造型以及傢具陳設的藝術處理。
中國的傳統建築注重空間「虛」與「實」的結合。同時,傳統建築木構架的結構形式賦予了內部空間最大的自由,單個建築的群體組合變化,造就了動靜結合、含蓄變化的空間形式。老子曰:「三十輻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蜒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為利,無之為用。」這「有」與「無」在建築中正是「實體」與「虛空」的對立統一。
中國傳統建築的木構架建築體系,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成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兩根立柱和兩層以上的橫梁。建築平面以「間」為單位,間與間之間可隔可通,空間利用非常靈活方便,門窗的位置和處理也極為自由。在室內空間,「除固定的隔斷和隔扇外,還使用可移動的屏風和半開敞的罩、博古架等與傢具相結合,對於組織室內空間起著增加層次和深度的作用」④。通過它們劃分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間,使廳堂能分能合,富於變化,並且便於隨使用要求安排傢具。
中國傳統的書畫、匾聯、文房四寶以及掛屏、鼎彝等陳設藝術品,不僅可以參與自由靈活的空間組合,同時也能夠反映主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清代的李漁在《笠翁一家言》中主張傢具器玩陳設「忌排偶,貴活變」。他認為,除建築自身固定以外,其它的陳設物品都可以自由地移動組合。「眼界關乎心境,人慾活潑其心,先宜活潑其眼。」
古代的陳設藝術品大都採取自由的擺放形式,利用色彩、造型和質感形成對比的裝飾效果。其中書畫、掛屏、文玩、器皿、盆花、盆景等陳設品又都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優美的造型,與傢具以及其它建築裝飾構件一起,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裝飾效果,使單調的空間豐富起來,增添室內的生機和情趣。
五、師法自然的意境創造
早在先秦,人們就提出了「天文」和「人文」的觀念。「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人與自然不是對立的,「天文」指自然秩序,而「人文」是指人事條理。二者各有所思、相得益彰。漢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認為,一年四季的嬗變是陰陽二氣運行的結果。他提出:「天道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董仲舒認為:「天之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刑。」他也表明,「以類合之,天人一也」。這種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融的「天人合一」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對於世界觀的基本問題,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哲學認為,大自然是按其固有的規律運行的,所以大自然是無私意、無私情、無私慾的,因而提倡「法自然」。明末造園家計成在其撰寫的世界上最早的造園專著《園冶》中提出「巧於因借」,正是以崇尚自然為基礎的造園理論,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古典園林。除園林外,道家思想對中國傳統室內設計的發展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建築和室內設計中,對於自然環境的嚮往與追求首先表現為內外空間的關聯與滲透。中國傳統建築內外交融的特點,正是表現了人們超越實體而求得精神上的一種對自然美的享受。門窗可以看作是室內外環境關聯與滲透的通道,「漢代劉熙《釋名》說:『窗,聰也,於內觀外聰明也。』」⑤在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建築中,分隔內庭院與室內的隔牆,一般為木製隔扇,步步錦或棱花紋的窗扇、門扇,嵌在柱間可靈活拆卸。室內空間透過門窗和連續的隔窗以及游廊,與室外圍合的內院及自然景觀形成相互滲透;我國的江南民居,由於地理和氣候的原因,正房大廳與天井之間完全開敞。同時,天井周圍環繞的敞廊與大尺度出挑的屋檐,使室內外形成相互包容統一的整體;江南園林建築中的流通空間,是通過虛實的處理使內外空間組成一個連續不斷、動靜相宜的空間整體。江南園林中的空亭、敞廳、軒榭、廊窗,將園中的詩情畫意、山石美景更多地引入室內空間,無形中擴大了室內空間格局的范圍,同時通過人的參與,產生「步移景異」的效果。
對室內人工環境氣氛的營造是傳統建築和室內設計的又一特色。中國古人常說的「移天縮地」,其實就是利用提煉概括的手法,通過盆景和插花,將花、草、樹、木、山、石引入室內空間,仿效自然,同時給花木山石賦予擬人的性格,使它們擁有超凡的審美價值,通過人工環境的創造來寄託人們的情感和意趣
2. 古代飲食器用有哪些
【五穀】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牲】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犬、雞;一種指麋、鹿、磨、狼、兔;還有一種指磨、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八珍】指古代八種珍貴的食品。其具體所指隨時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雲:「所謂八珍,則醍醐、麝沆、野駝蹄、鹿唇、駝乳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後世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並舉,並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這么一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的就是這種境遇。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製成,貴族的食器則以青銅居多。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製成。
【古代炊具】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後開始用青銅製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古代常將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徵國家最高權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後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將人投入鑊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製成,後用青銅製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於鬲或釜上,甑里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范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炊具可分為陶制、青銅制兩大類。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銅炊具為貴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製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膾炙】膾,切細的魚、肉;炙,烤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古代膾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膾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後來把詩文為人所稱頌叫做「膾炙人口」。
【古代傢具】我國古代傢具主要有席、床、屏風、鏡台、桌、椅、櫃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傢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床,是席子以後最早出現的傢具。一開始,床極矮,古人讀書、寫字、飲食、睡覺幾乎都在床上進行。《孔雀東南飛》:「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詩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這種矮床配合用的傢具有幾、案、屏風等。還有一種矮榻常與床並用,故有「床榻」之稱。魏晉南北朝以後,床的高度與今天的床差不多,成為專供睡覺的傢具。唐宋以來,高型傢具廣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幾、長案、櫃、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台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各個朝代的傢具,都講究工藝手法,力求圖案豐富、雕刻精美,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派,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獨特風格與樣式,對世界不少國家產生過深遠影響。
3. 駝行天下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駝行天下商標總申請量2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2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駝行天下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4. 老照片:釘馬掌、推石碾、趕駝,這些行當你見過嗎
葬禮上抬靈柩的杠夫。抬棺屬於比較“喪氣”的體力活,一般人不願意干,多由乞丐、流民等承當。1923年,王統照在《生與死的一行列》一文中寫道:“一群乞丐似的杠夫,束了草繩,戴了穿洞氈帽……大家預備到北長街為一個醫生抬棺材去。”
北京郊區的趕駝人。趕駝人又稱“駝頭”,是駝隊的總指揮。在交通不便的時代,北方駱駝運輸占據重要地位。一個趕駝人往往可以駕馭十幾頭甚至更多駱駝,用繩子將他們的鼻子串起來,載著貨物往返北京與山西、北京與蒙古等線路。
兩男子在推石碾。石碾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盤,逆時針推動可用於碾米、碾谷、碾地瓜乾等。這種方式碾出來的麵粉比較粗糙,一般還要用磨進行精細加工。
北京城門附近的護城河內,採摘某種水生果實(菱角?)。這一情景充滿濃濃的老北京風情,如果有誰曾經置身其中,那他肯定在80歲以上了。
5. 傢具風格有哪幾種
傢具風格的種類有:
1、中式傢具
中式傢具多以珍貴木材為主,鑲嵌、貼附裝飾,常見的有現代和明式等,明式大多是雕刻、幾何形體、梯形為主。
2、美式傢具
美式傢具沒有過多的裝飾,主張自由和隨意的生活方式,比較適合當下社會的需求,質朴且尊貴,舒適且自在。
3、法式傢具
法式傢具有股濃濃的宮廷色彩,有很重的藝術氣息,注重手工雕刻和復古元素,在顏色上,以白、米、黃居多。
4、韓式田園傢具
韓式田園傢具多以花卉圖案和象牙白顏色為主,外形精緻且實用。
5、歐式傢具
歐式傢具注重手工雕刻,輪廓和轉折由曲線、曲面,一般多用鍍金裝飾,象徵著高貴感。
6. 駝色屬於什麼五行
五行屬土,土生金,但木克土,只要用法得當,五行相生相剋亦可
7. 雅駝辦公傢具質量怎麼樣合適什麼場所
選擇辦公傢具要遵循四大原則:實用原則、節約原則。巧妙組合原則、整體搭配原則。辦公傢具的款式、顏色要與辦公室的裝修搭配。才能營造出整潔美觀的辦公環境.好的...
8. 請問駝牌傢具和全友傢具哪個更好點
建議選擇全友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