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居建材O2O電商怎麼做
明確自己的裝飾公司定位,或者做設計師推廣廣告,一款好的工具尤為重要。酷家樂能快速提升簽單率,你可以試一下。設計師師不僅要做好設計,更要掌握簽單技巧。
Ⅱ 家居行業怎麼做O2O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家居電商O2O模式可能有以下四種:
一是天貓與日日順合作的「線上銷售+線下物流配送安裝服務「模式。這是線上線下業務模式互補,所以除了在利潤分配上要求合理外,其他條件都不成問題。這一模式的優點是簡單通暢,缺點是因為缺少體驗環節而限制銷售。但是隨著電商的發展,不需要體驗的商品會越來越多,不在乎體驗的顧客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齊家網的商場加盟網路團購模式。這種模式是線下商場向網路團購業務模式靠攏,實現」線上召集,線下商場體驗銷服務「的網路團購。一旦此模式成熟,我們將會看到齊家網通過該模式的發展迅速形成規模。
三是美樂樂獨立發展的O2O模式。這是美樂樂從傢具品牌向渠道品牌進化的一個重要戰略部署。
四是居然在線的傳統商場電商化模式。品牌傳統家居商場因為前面所談的幾個條件都不可能滿足,所以不可能與線上合作而成為線上的附屬。
Ⅲ O2O這種模式能在家居建材行業行的通么
o2o動靜怪大99%的投資已經打了水票了,對待這個要慎重。
Ⅳ 家居建材行業O2O領軍企業有哪些萬創電商如何
萬創電商是江西家居建材行業O2O領軍企業,是廣東林海投資集團旗下企業。
Ⅳ 家裝O2O平台優缺點PK 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互聯網裝修可以看成是家裝O2O的2.0,從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戶模式的「一站式產品」,這其中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幾方面分析。
1、「互聯網+」的改造。家裝行業產值規模大,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高,用戶體驗差等天然屬性使其本身就具備被互聯網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個時機。互聯網思維的盛行及互聯網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點燃了互聯網裝修的燎原之勢。克強總理在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勵O2O線上線下互動消費,更是推波助瀾。
2、用戶需求的使然。家裝行業很不規范,家裝產品極其復雜,信息缺失,透明度差,貓膩陷阱多,用戶消費體驗差,出現用戶吐槽喊坑爹,夫妻為此鬧離婚,你說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線城市生活節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簡單、透明、所見即所得的高性價比裝修產品呼之欲出。
3、行業發展的推動。家裝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連接了業主和施工隊、設計師、主材傢具供應商等,讓家裝鏈條上的各種分散資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運營及財力等差異,使得對這些資源的整合力不一樣,讓一站式的裝修產品有了資源的保障。
誰在「捧殺」互聯網裝修
互聯網裝修火了後,各種非議紛至沓來,媒體也有質疑聲,這和愛空間「炒作式」開場有很大關系。但喊聲最大的則是傳統裝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廣經濟之聲《新聞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聯網裝修大戰時,采訪某裝修公司老闆對此的看法,對方直言「那是騙人的」!
也難怪傳統裝修不爽,讓裝修行業透明了,沒了增漏項,沒了貓膩陷阱,沒了高額的裝修成本,他們還怎麼活兒?而互聯網裝修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傳統裝修,是那些還在叫賣「90平米家裝28800元全包,還送萬元家電」的裝修公司們,「他們一天不除,家裝行業就永無寧日」。
當然也有較大的品牌裝修公司,通過高客單價賺取更多毛利,維持較大的運營和營銷成本,他們也不希望硬裝微利化。互聯網裝修玩法不一樣,通過供應鏈管控和口碑營銷,將裝修公司過多花費在供應鏈、運營和營銷上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認為互聯網裝修引發了家裝行業價格戰,「攪亂了整個市場,甚至有些企業跟風推出類似的低價套餐,整個行業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價快裝的年代,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其實,推出低價套餐基本都是傳統裝修公司,或者打著互聯網裝修旗號的傳統裝修公司。
環境險惡,所以,互聯網裝修們要團結,別起內訌,別想著踩著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場做起來,先把產品做好!別再出現用戶在社區上聲嘶力竭的聲討——「我是花錢請你們來給我裝修,不是花錢來體驗如何當福爾摩斯」!
最近看到有住起訴愛空間產品抄襲,微博上還專門做了話題,閱讀量不少,這是有專門團隊運作,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如此借勢傳播對行業發展來說沒啥好處。傳統裝修們恨不得你們互掐,掐死更好,省得老子生悶氣!
進入的四種類型
目前市場上打著互聯網裝修的旗號很多,但真正的沒幾個,大多數是掛羊頭賣狗肉,自建電商平台體系為主,根據進入方式和發展策略可以分為四類:
一是家裝O2O的產品延伸。這是家裝O2O的根據資源優勢,對產品的重新細分和規劃。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業7年的我要裝修網兄弟品牌——「性價比最高的互聯網裝修」蘑菇裝修,依託7000多家供應商資源和2年「工長聯盟」裝修產品積累,快速跑了起來。
二是憑借互聯網思維的直接殺入。資源儲備及裝修經驗欠缺,供應鏈管控和施工監理沒有太多積累,而是依靠對互聯網思維的運用快速殺入進來。如極客美家和愛空間,前者讓用戶一件一件選,看似參與感十足,其實過於繁瑣;後者的「20天完工」成了營銷手段,真像雷軍說的「延遲1天賠1萬」豈不傾家盪產。
三是行業大佬的進入。這個無需解釋,在家裝相關產業中是某一領域的大佬,進入互聯網裝修有一定優勢。如海爾家居有住網、搜房網家裝,萬科也推出了精裝套餐。
四是電商平台的「進攻性」保護。電商巨頭的進入,既是分一杯羹,湊湊熱鬧,也是對平台的保護。2010年淘寶網就上線了家裝頻道,2011年與合作方在線下建立了「愛蜂潮」產品體驗館,不涉及裝修,而此次推出了「極致裝修30天」的極有家,輕模式的切入考驗服務質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貓也有品牌企業進駐,將會出標准,單平米報價要有零增項等承諾。
此外,也有小的傳統裝修公司出了「極致套餐」,打著互聯網裝修的旗號,不算太好,也不太壞,就看後期發展了。
發展的挑戰與瓶頸
目前,互聯網裝修們基本都還在樣板市場跑數據,有的也在謀劃全國市場,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
第一,產業鏈優質資源的爭奪。畢竟「互聯網裝修」是家裝O2O的一種形式,還有平台模式對產業鏈上的各項資源的爭奪。如各種的搶工長平台、設計師平台、家居建材團購平台搶奪優質資源,使得互聯網裝修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高質資源的低成本整合煩惱。而如果先天已經佔有某些資源的互聯網裝修則會發展更為順利。
第二,全國布局的供應鏈管控和施工監理難題破解。產品容易復制,但供應鏈管控和施工監理的復制相對要難,再怎麼標准化,還是得讓人去做,施工、監理人員的「職業化」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
在施工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有產業工人,可以標准化管理,但前期運營成本高;另外是和勞務公司合作雇傭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長合作,相對管理成本高,邊際成本會隨著接單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三,傳統裝修「半進化」的攪局。這里不擔心到底進化到啥程度,因為還沒到沒飯吃的絕境,日子過得還算舒坦,沒必要犧牲眼前利益。擔心的是披著互聯網裝修的外衣,擾亂市場,搞得烏煙瘴氣,壞了行業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尷尬。記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鍋里蒼蠅太多,把市場攪爛了。
第四,硬裝入口後的盈利模式挑戰。現在大家都在靠硬裝爭奪流量入口,導致硬裝利潤微薄,甚至為了更快啟動市場,可能都不賺錢。這對想要擴張的互聯網裝修來說必須得依靠資本的助推,要跑得快,從A輪到D輪可能就兩年時間。但後續的盈利說是依靠傢具、軟裝及智能家居尋求利潤突破,但都是計劃;更要命的是,這塊市場會面臨來自天貓、京東、國美甚至像小米、海爾等跨界競爭者,更為慘烈,需要提前規劃各自的盈利模式。
運營的趨勢與策略
再結合發展趨勢,談談運營的一些策略,盡量跟大家分享干貨,只說有用的,執行好的話會降低未來的隱性成本。
3D雲設計化搶奪設計主導權。互聯網裝修以後與傢具、軟裝及智能家居的連接增加客單值有個前提是設計一體化,才能增強產品的整體銷售力。這就得打通硬裝設計(包含主材搭配)、軟裝設計,甚至還要主導傢具的設計,才可能實現後續的盈利模式。而這些不同設計平台的整合要靠3D雲設計實現,對用戶虛擬體驗也更真實。這牽扯了技術開發和設計資源整合兩大工作,就看企業各自的戰略眼光如何了!
產品標准化快速復制。這是互聯網裝修產品的主要特徵,這也是家裝行業一直沒有誕生龍頭企業的原因。不管是599、699還是666,只要用戶報面積就能快速算出家裝預算,這是標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還省錢。但還得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平衡好,通過大數據分析將用戶需求最大化地歸類,然後再標准化。如電視背景牆,可以針對地中海、田園等不同風格製作至少5套可選方案。
營銷口碑化降低成本。這是降低營銷成本最核心的一點兒,如果沒有口碑化的傳播,都不能稱其為互聯網裝修產品。前提是產品要好,還得善於利於粉絲和社區進行內容傳播。
供應鏈及監理本地化管控質量。互聯網裝修也有極強的本地化屬性,首先是每個地方由於民俗,及人們的審美差異,會在設計、傢具和軟裝有些差異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應鏈,有些主材輔料的全國品牌在當地市場用戶不一定認可,得根據用戶喜好和價格重新篩選;最後監理驗收,雖然通過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時查看,但對用戶來說,項目經理登門拜訪,總會讓人舒坦。有人說互聯網裝修要輕運營,這是胡扯,還得適度重,這是產品屬性決定的。
管控移動化解決數據通路。這是O2O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更何況像互聯網裝修這樣的供應鏈管控、施工管理等溝通、對接、協調工作繁瑣又復雜的行業,各種智能軟體的移動化應用很關鍵。在發展期,就要提前考慮這塊的布局。否則,有可能出現下面這一幕。
2014年10月,當餓了么平台日均訂單已從接受大眾點評投資時的10餘萬單增長到了100多萬單。而此時,他們的技術團隊跟不上發展,導致後台系統幾乎每隔幾天就會面臨一次宕機。市場招商人員頻頻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兩個禮拜,結果公司後台系統連續兩次宕機,現在所有老闆都不理我了。」還有數據平台遲遲刷不出數據持續被各業務部門吐槽。這些都是要預防的。
工人職業化改變行業生態。誰能讓裝修工人職業化,誰就能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說白了,主材輔料是在資源范圍內可控的,設計的所見即所得也不難實現,唯有裝修工人是最難改變的,這是社會全面發展才能解決的難題。
而「讓工人有尊嚴地工作」勢必會對產業鏈產生巨大沖擊,將會改寫行業規則,效率和標准化也將提高。那到底是自養工人?還是建立工長合作制?這里不做定論,即使合作制也會讓工人有更高收益!
預計1-2年,家裝O2O的風口就要來了。未來,家裝O2O領域會誕生一家類京東的公司,那一定來自「互聯網裝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誰能藉助資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讓用戶體驗更佳,讓鏈條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
Ⅵ 有哪些家居建材的o2o
從家居建材行業在電商發展上來看,這個O2O模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倍感困難。卓道咨詢的吳善龍老師曾總結家居建材行業電商發展處在線上下不來,線下上不去。
Ⅶ 五一勞動節家居建材商城o2o營銷活動策劃方案怎麼寫
14
Ⅷ 家居o2o模式有哪些
多數消費者對團購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對o2o模式卻了解不多。其實o2o模式在團購網站興起時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家居o2o,就是家居行業的o2o(OnlineToOffline),通俗的講就是線上與線下通過網路平台相結合。目前國內家居電商的模式還在發展階段,作為家居電商模式主導的家居o2o仍在快速發展中。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您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家居o2o存在的多種模式。
o2o模式利用網路傳播快速廣泛且成本低,同時交易便捷。目前家居o20模式眾多,可分為兩大類:
一、中介模式 :成為業主與傢具建材經銷商、業主與 裝修公司 、業主與設計師、業主與工長等中間平台,平台要做的就是抓取用戶量來提高溢價能力。
家居o2o的中介模式有四種類型:
1、傢具建材團購網站,由於業主規模聚集,能集體溢價,降低清包 裝修 業主的采購成本。
2、裝修公司推薦模式,通過免費設計、裝修圖庫等吸引用戶,再導流給裝修公司。
3、設計資訊類網站,設計師上傳案例,用戶瀏覽後,感覺不錯可直接與設計師對接。
4.工長中介平台,比如新浪工長俱樂部、星皖工長俱樂部,聚集及包裝一批專業工長,減少用戶的裝修經濟成本。
二、用戶模式 :也可以理解為互聯網模式,因為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就是用戶思維,用戶導向,將用戶的個性化問題標准化解決。
家居o2o的中介模式有四種類型:
1.爆款,將一個產品做到極致,成為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2.標准包模式,可以解決用戶選擇難監控難的問題,但各城市與裝修公司加盟合作,實際操作模式又回到了傳統裝修模式。
3.用戶一站式DIY模式,通過對整個流程、鏈條角色的充分拆解,盡可能地將每個環節都數字化了,最後會承擔工程的驗收工作。
4.標准化的定製模式,沒有經銷商,從采購、生產到客戶服務都是由自己把控,相當於廠家剔除了經銷商環節,直接對接消費者。
由於傢具建材大多是需要現場體驗,而非一種固定的模式,通過實際測量、溝通需求後能才能與客戶達成一致,這使得家裝電商以o2o模式為導向。家居o2o存在各種各樣的模式,而不同模式的選擇可能對企業來說只是當前階段人力物力財力和視野所能及的相對選擇。歸根結底,家居o2o還是需要回歸到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苦練內功,對傳統行業模式進行結構性的調整,這才是家居o2o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希望小編的介紹對您有所幫助。
Ⅸ 家裝o2o大潮襲來,新聞媒體怎麼看京東產業園龍居網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台,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O2O的概念非常廣泛,既可涉及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可以通稱為O2O。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均對O2O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有所介紹及關注。2013年O2O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開始了本地化及移動設備的整合和完善,於是O2O商業模式橫空出世,成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居網家居品牌合作廠家浩澤集團、木易阻燃、來保利水管、河北佳昌門業、浙江涌金門業、廣東千盛陶瓷等多家企業董事長都表示願意和龍居網成為永久戰略合作夥伴!他們作為傳統的家居建材生產企業知道家居行業,遇到了發展瓶頸,傳統的經營模式必將被互聯網+創新的模式所取代!企業要發展唯一出路只有擁抱互聯網,藉助龍居網這樣專業的創新家裝平台以及龍居網全國線下裝修聯盟以及體驗館,打開全新的產品流通渠道,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龍居網創建於2014年5月,是一群和劉強東一樣執著追夢的宿遷人共同創辦的家裝O2O平台!短短10個月時間,龍居網全國城市分站開通150個城市分站,線下體驗館50多家!讓業內人士震驚的是一群草根幾個月時間將龍居網覆蓋全國每個省市!驚人的發展速度讓龍居網瞬間成長為家裝行業巨無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