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懷疑與學問的故事
思路:可以例舉伽利略比薩斜塔證明物體速度與質量關系的故事。講述要詳細,在大家的嘲諷與最後的不可思議的反比下,事實顯得更加有趣。
正文:伽利略懷疑亞里士多德的力學理論,進行了比薩斜塔的實驗證明了「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
公開的「表演」地點在比薩斜塔。1590年的一天清晨,比薩大學的教授們穿著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洋洋得意地准備看伽利略出醜;學生們和鎮上的市民們,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比薩斜塔下面,想看個究竟。伽利略和他的助手不慌不忙,神色自如,在眾人一陣陣噓聲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伽利略一隻手拿一個10磅重的鉛球,另一隻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鉛球。
他大聲說道:「下面的人看清,鉛球下來了!」說完,兩手一起松開,把兩只鉛球一起從塔上拋下。圍觀的群眾先是一陣嘲弄的鬨笑,但是奇跡呈現了,由塔上一起天然下落的兩只鉛球,一起穿過空中,輕的和重的一起落在地上。世人吃驚地交頭接耳:「這難道是真的嗎?」頑固的亞里土多德的信徒們,仍不願相信他們的崇拜者——亞里士多德會有過錯,愚蠢地以為伽利略在鉛球里施了魔術。為了使所有的人服氣,伽利略又重復了一次試驗,成果相同。伽利略以雄辯的事實證明「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從而擊敗了亞里士多德的信徒們。
正是這次聞名史冊的比薩斜塔試驗,第一次動搖了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長期占控制地位的成見,打破了亞里士多德的神話。後來,伽利略又通過核算,得出了自由落體定律。
2. 誰有高中英語必修5五篇閱讀的翻譯,急
全書翻譯
unit 1
約翰·斯洛擊敗「霍亂王」
約翰·斯洛是倫敦一位著名的醫生——他的確醫術精湛,因而成為照料維多利亞女王的私人醫生。但他一想到要幫助那些得了霍亂的普通百姓時,他就感到很振奮。霍亂在當時是最致命的疾病,人們既不知道它的病源,也不了解它的治療方法。每次霍亂暴發時,就有大批驚恐的老百姓死去。約翰·斯洛想面對這個挑戰,解決這個問題。他知道,在找到病源之前,霍亂疫情是無法控制的。
斯洛對霍亂致人死地的兩種推測都很感興趣。一種看法是霍亂病毒在空氣中繁殖著,像一股危險的氣體到處漂浮,直到找到病毒的受害者為止。第二種看法是人們在吃飯的時候把這種病毒引入體內的。病從胃裡發作而迅速殃及全身,患者就會很快地死去。
斯洛推測第二種說法是正確的,但他需要證據。因此,在1854年倫敦再次暴發霍亂的時候,約翰·斯洛著手准備對此進行調研。當霍亂在貧民區迅速蔓延的時候,約翰·斯洛就開始收集資料。他發現特別在兩條街道上霍亂流行的很嚴重,在10天之內就死去了500多人。他決心要查明其原因。
首先,他在一張地圖上標明了所有死者住過的地方。這提供了一條說明霍亂起因的很有價值的線索。許多死者是住在寬街的水泵附近(特別是這條街上16、37、38、40號)。他發現有些住宅(如寬街上20號和21號以及劍橋街上的8號和9號)卻無人死亡。他以前沒預料到這種情況,所有他決定深入調查。他發現,這些人都在劍橋街7號的酒館里打工,而酒館為他們免費提供啤酒喝,因此他們沒有喝從寬街水泵抽上來的水。看來水是罪魁禍首。
接下來,約翰·斯洛調查了這兩條街的水源情況。他發現,水是從河裡來的,而河水被倫敦排出的臟水污染了。他馬上叫寬街上驚慌失措的老百姓拆掉水泵的把手。這樣,水泵就用不成了。不久,疫情就開始得到緩解。他證明了,他證明了霍亂是由病菌而不是由氣團傳播的。
在倫敦的另一個地區,他從兩個與寬街暴發的霍亂有關聯的死亡病例中發現了有力的證據。有一位婦女是從寬街搬過來的,她特別喜歡那裡的水,每天都要派人從水泵打水運到家裡來。她和她的女兒喝了這種水,都得了霍亂而死去。有了這個特別的證據,約翰·斯洛就能夠肯定地宣布,這種被污染了的水攜帶著病菌。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再度發生,約翰·斯洛建議所有水源都要經過檢測。自來水公司也接到指令,不能再讓人們接觸被污染的水了。最終,「霍亂王」被擊敗了。
哥白尼的革命性理論
尼古拉·哥白尼被嚇得心煩意亂的。雖然他曾經試著不去理睬那些數字,然而他所有的數學計算都得出了一個相同的結論: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只有當你把太陽放在中心位置上,天空中其他行星的運動才能說得清楚。他的這個理論可不能告訴任何人,因為即使他只暗示有這種想法,他都會受到強大的基督教會勢力的懲罰。教會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正因為如此,地球就具有特殊的意義,它必定要成為太陽系的中心。
這樣,問題就來了,因為天文學家以前發現過,天上有些行星停頓下來,往後移動,然後再成環狀向前移動,而其他行星看上去有時亮些,有時又不怎麼亮。如果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而所有行星環繞著地球轉的話,那麼這種現象就很奇怪了。
哥白尼對這些問題曾經苦苦思索過很久,試圖找出問題的答案。他曾經收集過觀察星球的數據,並且利用他的全部數學知識來解釋這些數據。但是只有他的新理論才能作出解釋。於是,他在1510至1514年期間從事這項研究,逐步修改他的理論,直到他感到完善時為止。
1514年,他把他的新理論私下裡給他的朋友們看。他對舊理論的修改是具有革命性的。他把太陽固定在太陽系的中心位置上,而行星則圍繞著太陽轉,只有月球仍然繞著地球轉。他還提出地球在圍繞太陽轉的同時,它本身還自轉,這樣就說明了行星運動的變化情況以及星球亮度問題。他的朋友都熱情地鼓勵他把他的想法公之於世,而他卻小心謹慎,他不想遭到基督教會的攻擊,所以他直到1543年臨終之前才公布了這一觀點。
當然,他小心謹慎是對的。基督教會拒絕接受他的理論,說這種理論違背了上帝的旨意,而支持這種理論的人都會受到打擊。然而哥白尼的理論卻是我們宇宙觀賴以建立的基礎。他的理論還改變了基督教對地心引力的看法,他們認為物體往地球上掉落是因為上帝創造了地球,而地球正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表明這是明顯錯誤的。如今人們可以看到,他的這些想法與艾薩克·牛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以及斯蒂芬·霍金等人的研究都有著直接的聯系。
unit2
地理之謎
人們也許覺得奇怪,為什麼用來描述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這四個國家的詞語不太一樣。但如果你學過英國歷史,就能弄清楚這個問題。
首先是英格蘭。威爾士於13世紀同英格蘭聯合了起來。如今只要有人提起英格蘭,你就會發現威爾士總是包括在內的。接著,英格蘭、威爾士同蘇格蘭於17世紀聯合了起來,名字就改成了「大不列顛」。令人慶幸的是,當蘇格蘭的詹姆斯國王成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國王時,這三個國家和平地實現了聯合。最後,英國政府打算於20世紀初把愛爾蘭也同另外三個國家和平聯合起來以形成聯合王國。然而,愛爾蘭的南部卻不願組建聯合王國,它分離出去,並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因此只有北愛爾蘭同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聯合起來,而組成了聯合王國,這一點從新的聯合王國國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值得贊揚的是,這四個國家的確在一些方面共同合作,例如在貨幣和國際關系方面;但是有些制度仍然區別很大。例如,北愛爾蘭、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教育體制和立法體制上都存在著差異。在參加像世界盃之類的比賽時,它們有著各自的足球隊。
在這四個國家中,英格蘭是最大的。為了方便起見,它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地區。最靠近法國的那個地區叫做英格蘭南部,中部地區叫做英格蘭中部,最靠近蘇格蘭的那個地區叫做英格蘭北部。你可以看到英國的大部分人口聚居在南部,而多數大工業城市都位於中部和北部。盡管,英國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像中國的城市那樣大,但是他們都有著自己的享有威名的足球隊,有的城市甚至還有兩個隊。很遺憾,這些建於19世紀的工業城市對遊客並沒有吸引力。要找歷史性建築你得去更古老的、比較小些的由古羅馬人建造的城鎮。在那兒你才可能找到更多的有關英國歷史和文化的東西。
最具歷史意義的寶地是倫敦。那兒有博物館,有藝術珍品、劇院、公園和各種建築物。它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它有公元一世紀由羅馬人建造的最古老的港口,有由盎格魯——撒克遜人始建於11世紀60年代的最古老的建築,還有公元1066年由後來的諾曼人統治者建造的最古老的城堡。曾經有四批侵略者到過英國。第一批入侵者是古羅馬人,留下了他們的城鎮和道路。接著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留下了他們的語言和政體。第三是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對詞彙和北部的地名造成了一定影響;第四是諾曼人,他們留下了城堡和食物名稱的新詞語。如果你到英國鄉間去看看,你就會找到所有這些入侵者的痕跡。如果想使你的英國之旅不虛此行又有意義,你就必須留心觀察。
倫敦觀光記
由於擔心時間不夠,張萍玉早就把她想要在倫敦參觀的地點列了一張單子。她最先想參觀的地方是倫敦塔,它是很久以前由入侵的諾曼人在公元1066年修建的。真是太棒了!這個堅實的用石頭砌的方形塔已經在那屹立一千年了。盡管在塔的四周擴建了一些建築,但它仍然是皇宮和監獄聯合體的一個組成部分。讓張萍玉很驚訝的是,她發現女王的珠寶由皇家特別衛士守護著,而這些衛士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仍然穿著400年前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時代的制服。
接著參觀的是聖保羅大教堂,它是公元1666年倫敦大火以後建造的,剛建成的時候,它看起來真是金碧輝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裡面珍藏著一些已故詩人和作家的雕像,例如莎士比亞的雕像。正當萍玉走出大教堂的時候,她聽到了著名的大本鍾整點敲響的鍾聲。她參觀了女王倫敦住所白金漢宮的外景,以此結束了一天的觀光。啊,她要同朋友們講的實在太多了!
第二天,萍玉姑娘參觀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看到了古老的輪船和那座著名的為時間定時的時鍾。她最感興趣的是那條通過天文台的經線。這是一條假想的線,它把世界分成東西兩半球,從而有利於航海。這條線穿過格林尼治,萍玉就跨著這條線拍了一張照片。
最後一天,她參觀了倫敦海洛特公墓里的卡爾馬克思的雕像。這似乎是一件怪事:這位發展了共產主義的人竟然在倫敦生活過,並且在倫敦去世。不僅如此,他還在大英博物館著名的圖書閱覽室工作過。遺憾的是,這個圖書館已經從原來的地方搬到另一座大樓里去了,而原來的閱覽室也沒有了。但是她感到最為震驚的卻是博物館里展出的那麼多來自不同文化的奇妙寶物。當萍玉看到那麼多參觀者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古老漂亮的中國陶瓷和其他展品時,心裡充滿了對祖國的自豪感。
再過一天,萍玉就要離開倫敦去溫莎城堡了。她邊睡覺邊想:「也許我能見到女王呢?」
unit 3
第一印象
太空郵件:[email protected]
15/11/3008(地球時間)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現在仍然無法相信我是在接受去年獲得的這個獎勵。我得不斷提醒自己,我真的已經進入到公元3008年了。因為擔心這次旅行,頭幾天我心裡總是不踏實,結果我得了時間滯後症。這就與你乘坐飛機會產生時差反應相似,所不同的是,在你的腦子里似乎會不斷閃現以前的時光。因此,我一開始就感到神經過敏和心神不定。但是我的朋友兼導游王平很細心體貼,給了我幾粒綠色葯片,倒是挺起作用的。他父母的公司叫做「未來之旅」,以其技術高超而聞名。他們把我裝在一個時間艙里,平安地把我送入了未來。
我仍舊記得我們被太空服務員一起叫到時間艙,爬上去進入一個小門。座位是很舒適的,喝了點鎮靜劑後,我們的眼睛就閉上了,感到昏昏欲睡似的。時間艙在輕輕左右搖晃,我們放鬆地躺在那裡做夢。幾分鍾以後,旅程結束,我們就到了。我仍然在地球上,但是進入到了未來的一千年。我們會看到什麼呢?
一開始新的環境讓我很難忍受。空氣似乎很稀薄,好像在混合的氣體中剩下的氧氣很少。由於缺乏新鮮空氣,我感到頭痛。正當我想努力調整適應新環境時,王平出現了。他告訴我,「把這個面罩戴上。它會使你感覺好得多。」他把面罩遞給我,敦促我馬上走進附近的一個小房間,叫我休息。我立刻就感到舒服些了。沒過多久,我就再次站立起來,跟著他去領取了一台由電腦驅動的氣墊車。這些氣墊車是在地面上方漂浮著的,只要在座位上把操縱桿打彎或壓下,你就可以迅速地移動。王平系緊了我的安全帶,教我怎樣使用它。不久,我就可以飛得跟王平一樣快了。可是,當我們到達一個看上去像大市場的地方時,由於太多車子朝四面八方飛奔,我看不見王平了。他被捲入到這群車隊里去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得到一次「時間滯後」的閃回,這樣我就再次看到了似乎是公元2008年的那個地區。我這才懂得我被送到了未來,但卻仍然在自己的家鄉。就在這個時候,我又見到了王平,於是又跟在他後面飛去。
到了一幢看上去很奇怪的房子里,他把我帶到一個明亮而潔凈的大房間。牆是綠色的,地板是棕色的,燈光很柔和。突然牆壁移動了——原來是樹形成的!後來我才發現,就是這些樹的葉子為這棟房屋提供了最急需的氧氣。然後王平在電腦屏幕上的開關上閃了一下,於是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就像變魔術那樣從地板下面升了起來。「怎麼不坐下來吃些東西呢?」他說道,「你第一次作這樣的時間旅行,可能會感到有些困難。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今天沒有任何出行計劃。明天你還要准備參觀幾個地方。」說完這些,他把食物擺在桌子上,又從地板下取出一張床來。他離開後,我簡單吃了飯,洗了個熱水澡。實在累壞了,我溜上床很快就睡著了。
以後再談吧!
你的兒子
李強
我看到了奇妙的東西
我首先參觀的是一個太空站,這個站被認為是太空中最現代化的地方。太空站像一個巨大的圓盤,在太空中緩緩的旋轉,以仿照出地球重心的引力。太空站里展出了31世紀一些最前沿的發明。有個導游帶領我們站在一條移動的運送帶上,到各處參觀。
導游:從2008年來訪的朋友們,早上好!首先,我們要查看一種我們太空居民使用的最新的通訊方式。再也不需要打字員在打字機或電腦上工作了!再也不需要郵費和郵政編碼了!現在用一種「思想儀」就可以傳遞信息。你把金屬帶放在頭上,整理思路,按下發送鍵,集中精神想著你要發送的信息,片刻功夫信息就發送出去了。這個信息會儲存在接受者的「思想儀」里。它快捷有效,而且環保。唯一的缺點是,如果使用者不能想清楚要傳遞的信息,發送出去的信息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但我們不能因為使用者的使用不當而責備儀器,是不是?
在導游解說的時候,我觀看著桌上這副被稱為「思想儀」的小東西。它們看上去像金屬帶子。那麼普通,但卻那麼神通廣大!正當我還在觀察時,運送帶向前移動了。
導游: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我們到了「環保地帶」。以前人們習慣用垃圾箱收集廢棄物,然後這些垃圾被送走埋掉或燒掉,我說的對吧?(我們都點頭。)可現在我們有一種裝置,能利用生態學原理來處理掉廢棄物。一架巨大的機器,能把所有能獲得的廢棄物都吞進去,而且總是貪得無厭。然後垃圾被分解成了幾種有用的物質,如莊稼地的「肥料」和沙漠中的「土壤」。什麼都不浪費,所有的東西,哪怕是塑料袋也被回收利用了。偉大的創意,對不對?
我注視著緩緩移動的垃圾分解機器模型,為它的成效所吸引。但是,我們又開始向前移動了。
導游:第三站要展示給我們的是工作實踐方面的一些變化。批量生產不再在地球上進行,而是轉移到了像這樣的太空站里。在太空里,一組工程師給機器人設計了程序讓它們完成工作。機器人生產像葯品、衣服、傢具和氣墊車等東西。沒有廢棄物、沒有污染,也沒有環境破壞。但是,這些公司必須培訓他們的代表能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他們必須在此監控機器人和生產過程。一旦貨物齊備,就用工用太空船運送到地球。
我的思緒開始漫遊。我能從事什麼工作呢?當我想到這個奇妙的未來世界時,我興趣倍增、干勁十足
unit 5
我的第一項工作任務
「難以忘懷,」新聞記者說
周陽永遠不會忘記他在一家暢銷英文報紙的第一項工作任務。他同新上司胡欣的討論對他的記者生涯必將產生強烈的影響。
胡:歡迎你,非常高興你來參加我們的工作,你來這里首先就是當助理記者。有什麼問題嗎?
周:我可以馬上去采訪嗎?
胡:(笑)真是勇氣可嘉!不過恐怕這不太合乎常規,還是等到你比較有經驗以後吧。我們先要派你給有經驗的記者作助理。以後,你才能獨自去進行新聞采訪並提交自己的新聞稿。
周:太好了!我需要隨身帶些什麼?我已經帶了筆記本和照相機。
胡:不需要照相機!你們將帶上一名專業攝影師去拍照。你將發現你的同事們會熱情地幫助你。如果你對攝影感興趣,以後你可以集中精力去鑽研。
周:謝謝你。對攝影我不僅只是感興趣,在大學里我還專修過業余攝影課來更新我的技術。
胡:那很好啊。
周:我出去采訪時還需要記住些什麼事呢?
胡:你需要有好奇心。你只有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問題之後才有可能獲得你需要知道的信息。我們說,一個好的記者必須有一個對新聞非常敏感的「嗅覺「。那就是說,在人們沒有說出全部真相時,你必須能夠判斷出,並努力發現真理。記者必須通過調查研究,來使自己了解到被遺漏的那部分情況。
周: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胡:下面是我的行為准則:不要延誤任務規定的期限,不可對人粗魯,不可自己說得太多,務必認真傾聽被采訪人回答問題。
周:為什麼聽人家講話這樣重要呢?
胡:你得聽清楚事實的細節。同時,你還要根據被采訪人所說的話准備提出下一個問題。
周:在我記筆記的同時,怎麼能仔細傾聽對方的答話呢?
胡:這就是我們職業的訣竅了。如果被采訪人允許,你可以使用錄音機,錄下全部事實。如果有人提出質疑,這也有用,你就有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報道了。
周:我明白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別人控告你的記者,說他的報道失實?
胡:有的。不過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情是這樣的:一位足球運動員被指揮受賄,故意不進球,好讓對方球隊贏球。我們去采訪了他。他否認收了錢,但我們對此表示懷疑。於是,我們安排這名球員和被認為行賄的人一起接受采訪,而當我們看到他們在一起時,我們就從足球運動員的體態語上猜到他沒有說真話。我們寫了一篇文章,暗示足球隊員有罪。這事有些為難,因為如果我們錯了,他就可以向我們索要賠償。他竭力阻止我們發表這篇文章,但後來證實我們是正確的。
周:哇!那才是真正的獨家新聞哩!我期盼著即將到來的首次任務。說不定我也會搞到獨家新聞呢!
胡:也許你會的,誰知道呢。
搶發獨家新聞
周陽剛剛采訪了一位著名影星回到辦公室,編輯就說:「快點把那篇報道准備好,我們這一版就要用,這樣我們就搶在其他報紙的前面了,這就是搶先的獨家新聞。「國際新聞編輯部有人提出問題:「他真的幹了那種事嗎?」周陽回答說:「是的,恐怕是這樣的。」接著他便著手准備報道了。
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報道稿,他必須認認真真地寫。盡管他認為那個人一直在說謊話,但周陽懂得,他決不能直接指責那個人。他必須做到准確無誤,還要簡明扼要。他知道該如何做。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他已經學會了寫文章,全然沒有廢話。他在電腦前坐下就開始工作了。
第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的他們部里的一位編審。他核查了文中的證據,閱讀了整篇報道,然後遞給技術編輯。她就開始了編輯工作,設計了主標題和副標題。她說:「在版面上這會很好看。這個人的照片該放在哪兒好呢?」因為這篇文章要用英文來寫,所有周陽拿了一份稿子給一位母語為英語的外國雇員,請她對語言風格進行潤飾。這位雇員對周陽的報道也很滿意。她評價說:「你確實能寫很好的頭版新聞了。」周陽高興地笑了。最後主編審讀了這篇稿子,並且批准發表了。他對周陽說:「文章寫得很好,不過你還得拿出證據來表明事實確鑿。」周陽激動地說:「我馬上拿來。」
新聞文字編輯取走這篇報道,開始對所有的報道和圖片進行編排,直至把各版面全部編定。此後,所有的報道材料就要被製成膠片。這是印製過程的第一道工序。由於這篇報道要用好幾種顏色,因此需要四張膠片。每一種主色要用一張底片,四張底片結合起來就製成一張報紙的彩頁。經過最後一次校對後,這個版面就可以准備印製了。周陽興奮地等待著第一批報紙的印出。「要等到今天晚上。」他的朋友輕聲地告訴他說。「我期望電視新聞會對這件事作一點報道。真是獨家新聞了!」
燒傷的急救
皮膚是身體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身體的最大器官。皮膚有三層,它們是防病、防毒、抵禦太陽有害光線侵害的一道屏障。皮膚的功能十分復雜。皮膚可以保暖或禦寒,保持體內水分。正是皮膚使你感到冷熱、疼痛,它還使你有觸覺。因此,你可以想像到,如果你的皮膚燒傷了,就可能非常嚴重。在治療燒傷的過程中,緊急處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燒傷的原因:
你可能由於各種原因而燒傷:灼熱的液體、水蒸氣、火、輻射(由於靠近高溫或大火)、陽光、電和化學物品。
燒傷的種類:
燒傷有三類。根據皮膚燒傷的層次分為一度燒傷、二度燒傷和三度燒傷。
一度燒傷:只損傷皮層的最上層。這些燒傷並不嚴重,應當在一兩天內就有好轉。例如輕度的曬傷,由於短暫接觸熱鍋、火爐或熨斗而導致的燙傷。
二度燒傷:既損傷了皮膚的最上層,又損傷了皮質的第二層。這些燒傷屬於嚴重的燒傷,需幾星期才能痊癒。例如嚴重的曬傷和灼熱的液體所造成的燒傷。
三度燒傷:所有三層皮質以及皮下的組織和器官都受到損害。例如由電擊引起的燒傷,因衣服起火引起的燒傷,或因汽油起火引起的燒傷。這些燒傷都屬於非常嚴重的燒傷,受傷者必須立即送往醫院。
燒傷的特性:
一度燒傷: 乾燥、發紅、微腫
微痛
受壓時變白
二度燒傷: 粗糙、發紅、腫脹
起水泡
表層滲液
極其疼痛
三度燒傷: 黑、白和焦炭色相間
腫脹,可看到皮下組織
若損害了神經,則沒有疼痛或輕微疼痛,或者在創面四周有疼感
急救處理:
1、除非衣服粘貼在燒傷面上,否則都要把它脫掉(必要時可用剪刀幫助)。靠近創面的其他衣物和首飾也都要取掉。
2、馬上用涼水給傷口沖涼,但不能用冰水。最好是把燒傷的部位放在慢速流動的自來水下沖洗大約10分鍾。(涼水可以阻止燒傷的進程,可以防止無法忍受的疼痛,還可以減輕腫脹程度)。三度燒傷不可用冷水沖。
3、對於一度燒傷的患者,要把清涼干凈的濕布放在燒傷面上,直到疼痛感較輕時為止。對於二度燒傷,要保持濕布清涼,需把濕布放回冷水盆中,擰出水後再放在燒傷面上,這樣要反反復復地做一個小時左右,直到不太痛時為止。
4、輕輕地把燒傷面弄乾,但不要擦拭,因為這樣做可能會擦破水泡,傷口會感染。
5、用干而清潔又不粘皮膚的綳帶蓋住燒傷面,用膠布把綳帶固定。千萬不要在燒傷處塗黃油、油或軟膏,因為這會使裡面的熱散不出去,而且還可能導致感染。
6、如果燒傷的部位在臂部和腿部,盡可能把手臂或腿腳抬高到高於心臟的位置。如果是面部燒傷,傷者則應該坐起來。
7、如果屬於二度或三度燒傷,就必須立即把患者送往醫院或送去看醫生。
英雄青年獲獎記
17歲的青年約翰詹森昨晚在弗鎮的救生員頒獎大會上領獎,因為他在一次駭人聽聞的持刀襲擊案件發生後,為鄰居實施了緊急救援。
在頒獎大會上,約翰被授予獎賞。大會共表彰了搶救他人生命的十個人的勇敢行為。
(那天)約翰正在房裡學習,突然聽到一聲尖叫,他和父親趕緊沖出去,發現一名男子從現場逃跑,而三個孩子的母親安斯萊德被人連捅了數刀。她躺在前花園的地上,流血不止。她的雙手幾乎被砍斷了。
正是約翰快捷的動作和急救知識救了斯萊德女士的命。他立即向附近的一些人要綳帶,當他們都找不到綳帶的時候,他的父親從屋裡拿出一些擦杯盤的布和膠帶來。約翰就用這些東西把斯萊德手上最嚴重的傷口包紮起來。他使勁地按住傷口,使血流得慢些,一直等到警察和救護車的到來。
約翰說:「我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不過,我所做的都是以前別人教會我做的事。」
約翰在讀高中時就參加了青年救生員組織。該組織的主任艾倫薩瑟頓先生在向約翰表示祝賀時說:「毫無疑問,是約翰敏捷的思維和在學校學到的急救技術,挽救了斯萊德女士的生命。這表明懂得急救知識的確能發揮重要作用。」
約翰和其他九位救生員在昨晚領獎時,還出席了由首相主持的特殊的招待會。
3. 營銷都包括什麼
包括:
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需要(needs)、欲求(wants)、需求(demand)、市場供給品(offerings)、品牌(brands)、價值和滿足(value and satisfaction)、交換(exchange)、交易(transaction)、關系和網路(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營銷渠道(marketing channel)、供應鏈(supply chain)、競爭(competition)、營銷環境(marketing environment)和營銷策劃/方案(marketing programs)。這些術語構成了營銷職業的詞彙庫。
4. 最近看了經典的懸疑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看到第二章華生驚訝與福爾摩斯不知道哥白尼學說和太陽系的構
非常大!
5. 地球的資料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在浩如煙海的宇宙中只不過是一粒塵埃,但是她孕育了偉大的人類,因為人類的存在,她才如此精彩!
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科學家曾經計算過,它的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體積約為10 800億立方公里,重約60萬億億噸。假使從它的最北端的北極一直向南走,到達它的最南端的南極,得有2萬公里。這么遠的路程,要是按每天行程50公里步行,就要連續不斷地走上400天;要是坐上一架每小時能飛行800公里的噴氣式飛機,也得25小時才能到達。這還只是地球的半個圓圈。假如我們沿著它的最大緯線圈——赤道,向東或向西行,整整飛行一圈,再回到原出發點,那就需要50多個小時,要連續飛行兩天多。想當年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繞地球一圈是花了近三年時間的。地球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拿面積相比,整個地球面積相當於我國領土面積的53倍,是英國本土面積的2000倍。但地球表面這么大的面積只有29%是陸地,71%都是海洋。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多項指標去描述。現告訴你一些指標的數量。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004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140千米;
地球的極地半徑為6356.755千米;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8×10(3次方)千克/立方米;
地球的質量為5.974×10(24次方)千克;
地球的體積為1.083×10(12次方)立方千米;
地球的表面積為5.11×10(8次方)平方千米。
地球的體積為1.083X1021立方米。用舉例的方式來解釋,假設一個人日行50千米,從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繞地球一圈要走801天。2300多萬人手拉手站成一圈,才能把地球圍住。按全世界人口50億計算,人均佔有地表面積僅0.1平方千米,若只計算陸地面積,人均佔有不足0.03平方千米。與太陽系其他行星比,地球的體積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地球的體積比月球大48倍,是太陽的1/130萬。
6. GB/T14952.3-94(《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著色陽極氧化膜色差和外
鋁陽極氧化著色的歷史
隨著鋁加工工業的蓬勃發展,鋁表面處理已成為鋁加工過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環節。鋁製品經過表面處理之後。耐磨、耐蝕、耐光照、耐氣候等性能都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著上各種美麗而鮮艷的色彩。由它構成或裝飾的各種建築、日用鋁製品、工藝美術品、裝飾品、傢俱用品等更加美觀大方,適應時代美感的要求,因而使鋁材的應用價值大為提高。
鋁的表面處理有很多種方法,但目前普遍採用的是氧化和著色。氧化主要有化學氧化和陽極氧化。化學氧化的設備簡單,處理過程也不復雜,但生成的氧化膜薄,一般在1-3um,因而其性能不如陽極氧化的好,過去多用於裝飾品、傢具或其它鋁製品用途等方面。近年來,國外重新開始研究採用化學氧化膜為襯底,改進了塗裝處理技術,大大提高了處理後鋁材的表面性能,因而也可用於重要用途的鋁材表面,達到節省和降低成本的目的。陽極氧化的種類很多,氧化的效果也比較好。較常用的是硫酸法,此外還有草酸、鉻酸、硬質、資質法等等。為了裝飾和提高鋁材的表面性能,在鋁材氧化膜上還要進行著色外理,常用的方法有電解著色法、化學著色法、自然著色法等。採用陽極氧化--著色處理的鋁製品,其最後的工序是封孔處理。封孔方法有沸水封孔、蒸汽封孔、低溫水合反應封孔(25-40攝氏度)、中溫封孔和塗層封孔等。為了使鋁製品更加美觀耐用,表面處理前的預處理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比較先進的表面預處理方法除了進行必要的除油和酸、鹼蝕洗之外,還增加拋光工序或啞光砂面工序。
鋁的陽極氧化著色技術大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開始迅速的發展起來,但鋁的陽極氧化膜卻早在1846年便被法拉第所發現,但具有實用意義的鋁表面處理法陽極氧化技術是在1923年至1930年前後研究開發的。1923年,英國的本果(Bengough)和斯塔(Stuart)作了用鉻酸浴進行鋁陽極氧化的研究。1924年日本物理化學形容所的鯨井和植術等作了用草酸浴進行鋁陽極氧化的研究。並初肯確定了陽極氧化和理論基礎。1926年英國的哥維(Cower)和奧布里(Obrien)發明了硫酸陽極氧化法。1927年,日本的宮田發明了氧化膜封孔處理法。這些研究表明,奠定了陽極氧化膜的實用價值和工藝生產的基礎。陽極氧化膜是一種白色或透明的三氧化鋁層,為了使鋁材更加美觀耐用,著色處理也應運而生。1936年義大利的哥白尼首先研究了電解著色方法。1940年,德國的朗本一法豪賽爾製得了含有銅鹽電解液的棕色和黑色鋁著色法,1946年又提出了金屬鹽交換電解法。1960年日本的淺田太平又進一步研究並取出了金屬鹽交換電解法的專利(淺田法),並在日本投入了工業性生產。1961年,以美國凱撒公司用磺基水楊酸作電解液的卡爾考拉(Kalcolor)陽極氧化法為開端,至1965年,相繼出現用類似芳香族磺酸為主體進行電解浴的鋁表面電解著色法(自然著色法)。1966年加拿大購買了淺田專利並加以改進後,以阿諾勞克法的名稱推廣到世界各國。此後世界各國又開發一類似的電解著色法,如法國皮施公司的歐洲色。端士鋁公司,希斯林格、喀勒公司等也都有各種電解著色法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