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侵略中國資料
第二次鴉片戰爭 它的起因是,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採取陽奉陰違戰術,違反合約,暗中阻止與歐洲的貿易,使英法的貿易不能開展下去,英法惱羞成怒,又找了兩個由頭開戰。從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按說本應該到此為止,但咸豐皇帝受不了了,認為損害了天朝顏面,責成僧格林心伏擊了在大沽口前來換約的英法公使。當場用大炮炸死了多名,這也是高中歷史書上所說的大捷,又扣押了十幾名前去交涉的使者,清廷認為只要抓住匪首,其餘軍隊就會不戰而降。就這樣英法登了陸,直奔北京殺來,咸豐逃到了熱河,而那些被扣押的使者活著的只剩下幾人了,後來的事,便眾所周知了,英法為了向清政府示威,火燒了圓明園。
此戰可謂奇恥大辱。有兩方面:第一方面,英法聯軍可謂殘忍凶暴至極,被屠殺的京師民眾可謂不計其數,滿清耗費數百年的民脂民膏建造起來的圓明園,萬壽園(頤和園的前身)被一把火燒盡。而更為痛心的是儲藏在兩園之中,滿清數代皇帝從民間搜颳得來的字畫古董,歷代瓷器,大多是極精品,我國現在流失海外的國寶,很多就是圓明園的.還有數量極多的,從康熙直到咸豐,不惜工本,製造出來的工藝品.(說句實話,本人及其不喜歡清代的建築和工藝品,尤其傢具,裝飾品,服裝,做工雖及其考究,材料及貴重,但十分繁復俗氣。而其中集大成者就是故宮,裡面的建築大多是清朝造的。可謂俗不可耐,根本不能與漢朝的大氣,唐朝的雄渾,宋代的清雅,明代的簡潔相比。)但畢竟都是國寶。經此一燒,可謂中華文明的浩劫。
第二方面:偷襲和扣押英法公使的做法,極其沒有信義,使得我中華在外國人眼裡成了沒有信義的野蠻國家,之後打贏了也就算了,還不堪一擊,最後被打趴下還得和談,簡直丟盡了臉面。所以二次鴉片戰爭,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恥辱,有所遭受到的恥辱,也有自己做出來的,當然英法也不是什麼好人,但其火燒圓明園,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偷襲和扣押公使的刺激。總而言之西方我國印象的急轉直下就從這里開始。
甲午海戰
這不用說,是眾所周知的奇恥大辱。可是讓我膽寒的是,開戰之前,日本舉國上下,積極備戰。上至皇室,明治天皇節食,皇後賣首飾。下至平民百姓,妓女捐賣身錢,士兵因為天皇一天只吃兩頓,他們自覺只吃一頓,拚命攢錢買吉野號。當時,明治的口號是越王勾踐能卧薪嘗膽,他也能做到。這使我想到,在抗美援朝時,全國各界節衣縮食,用來購買飛機大炮,和小學語文書上的一個蘋果的故事。
經此一戰,蕞爾小幫日本迅速崛起,而老大帝國,加速沒落。而對清廷的改良慘遭失敗,一部分的國人覺醒,發現要救中國只有推翻清朝一法。後來,經過百日維新,庚子國變,和對清廷所謂的「新政」絕望之時。終於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說句實話,本人是覺得改良比革命要好,循序漸進總比突如其來要來得穩定,和易於接受。但滿清貴族的食古不化,狹隘短視,死抱著利益不放,實在是無出其右。辛亥革命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可謂最符合湯武革命的標准。
Ⅱ 個性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英〕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人的一切稟賦中最根本的是能做一個人——不是屬於一種職業、一個階層、一個派別或一種思想的人——而是一個完人,和諧和自由。他那包羅萬象的天性不能做任何事物的奴隸。〔法〕羅曼?羅蘭:《超出混戰》
且看那雄獅的高貴品質!一隻蒼蠅打擾他,咬他,他不過輕輕地搖一搖尾巴,將它趕走;原來他秉性高尚,不願和一隻小蠅計較,他決不像惡狗或其他野獸那般一步不讓。品性高貴的人就該有所節制,遇事能權衡輕重,從不忘記自己的身份。〔英〕喬叟:《喬叟集》
偉大的人並不是能夠改變物質的人,而是能夠改變我的心境的人。〔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一個人的個性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理智也會被它牽著鼻子走。〔美〕索爾?貝婁:《赫索格》
我知道的東西誰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卻為我所獨有。〔德〕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人的感情和行為千差萬別,正如在鷹鉤鼻子與塌鼻子之間,還可能有各式各樣別的鼻子。〔德〕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一棵樹上很難找到兩片葉子形狀完全一樣,一千個人之中也很難找到兩個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協調。〔德〕歌德:《歌德談話錄》
一個面具套不下所有人的臉。〔蘇〕高爾基:《舊事》
沒有自己的面貌,就不可能有一張理想的臉;只有那種庸俗粗鄙的臉才可以沒有自己的面貌。〔俄〕屠格涅夫:《羅亭》
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兩個人一樣的:真是人跟人各異,石頭跟石頭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群英譜。〔蘇〕富爾曼諾夫:《恰巴耶夫》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海灣。〔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個人都護存自己的個性。〔奈及利亞〕S?阿馬里:《步子》
一個人就是一種典型。〔蘇〕富爾曼諾夫:《恰巴耶夫》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任何人都是用兩條腿走路的。但步態各不相同。〔蘇〕阿?巴巴耶娃:《人和命運》
一個人的房子,一個人的傢具,一個人的衣服,他所讀的書,他所交的朋友這一切都是他自身的表現。〔美〕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個性和魅力……是學不會,裝不像的。〔德〕伯爾:《保護網下》
凡是個性強的人,都像行星一樣,行動的時候,總把個人的氣氛帶了出來。〔英〕哈代:《還鄉》
個性是比智力更崇高的。〔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一切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靈。〔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世界上的人從外表上看來是各色各樣的,但是如果把內心稍稍揭開,那種無所依歸和心靈不安的情況,則是彼此都相同的。〔蘇〕高爾基:《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人本來就是大同小異;誰也不比誰壞多少,誰也不比誰好多少!〔瑞典〕斯特林堡:《戲劇選》
世界上有很多人,可以適用這句話:遠看像什麼似的,近看什麼都不是。〔法〕拉?封登:《拉?封登寓言選》
一滴水是一個小海洋。〔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世間有一種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內心的活動。〔法〕雨果:《悲慘世界》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任你怎樣叩著自然的門,它總不會用清楚的言語回答你的,因為它是個啞子。好像豎琴的弦,它會發出一個音響或一聲呻吟,可是,別想它會唱出一支歌。誰有一顆活著的心——特別是女人的心——喏,它才會給你真的回答。〔俄〕屠格涅夫:《前夜》
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一面鏡子。」如果把眼睛比作兩扇窗戶,或許更確切些,因為鮮明而絢爛多採的整個世界都要通過它才能注入心靈。〔俄〕柯羅連科:《盲音樂家》
心,心,在這個微小的而又無限大的領域里存在著人類的邪惡的原型,而外部世界的一切罪惡只不過是它的種種表現形式而已。〔美〕霍桑:《地球上的大燔祭》
對心靈來說,沒有微不足道的小事。〔法〕巴爾扎克:《朗熱公爵夫人》
心靈的眼睛恰似肉體眼睛那樣,能看到新的目標,對那些眼皮底下的東西反而視而不見。〔英〕塞繆爾?約翰遜:《論未來》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黎〕紀伯倫:《沙與沫》
讓太陽的光輝消逝,/只要靈魂豁然開朗,/全世界找不到的東西,/可在自己的心中尋訪。〔德〕歌德:《浮士德》
一個人的心是只服從他自己的;你想束縛它,結果卻釋放了它;如果讓它自由自在的話,你反而把它束縛得緊緊的了。〔法〕盧梭:《愛彌兒》
唯有人的心靈才是真實的。嚴格說來,相貌不過是一種面具,真正的人在人的內部。〔法〕雨果:《海上勞工》
只有深哀和極樂才能顯露你的真實。〔黎〕紀伯倫:《沙與沫》
一個人的心靈的歷史,哪怕是最渺小的心靈的歷史,也不見得比整個民族的歷史枯燥乏味,缺少教益,尤其是這種歷史是一個成熟的頭腦自我觀察所得的結果,而且寫作的時候並非出於存心博取同情或者嘩眾取寵的虛榮慾望。〔俄〕米?萊蒙托夫:《當代英雄》
任何一種命運,盡管它也許是漫長而復雜的,實際上卻反映在某一瞬間,正是在那一瞬間,一個人才永遠明白了他自己究竟是什麼人。〔阿根廷〕博爾赫斯:《塔德奧?克魯斯傳》
戰爭打破了社會上的停滯,並且一切個人的長處都可以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一個人因為看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義,只經過半小時的考慮就甘願拋棄一生的事業前途,這才需要很強的個性呢。貿然走出這一步,以後永不後悔,那需要的個性就更多了。〔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人性的確是這樣的,既肯輕信又愛懷疑,說它軟弱它又很頑固,自己打不定主意,為別人做事倒又很有決斷。〔英〕薩克雷:《名利場》
我們判斷各個人的情況,不能只看開頭,還應該看到結尾。〔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至少要設身處地,深入了解關於他的感情、不幸和思想的秘密;只想就事件的物質方面去了解他的生活,這是寫編年史,是給傻瓜們作傳記!〔法〕巴爾扎克:《驢皮記》
批評一個人人格的好壞,不但得看這個人已經作過的事,還得看他的目的和沖動;好壞的真正依據,不是已成事實的行為,卻是未成事實的意向。〔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搜集一個人的生活細節,而且把這些小事情聯系起來,其結果,就是那個人的名譽。〔法〕雨果:《海上勞工》
每個有思想的人一生中,總必有一個時候要把自己的處境細細檢查,要向自己盤問,到底自己心理上,道德上,生理上,物質上是怎麼一個情況。這種時候的到來,總在那不顧一切的青年跋扈時期已經過去,初期較強旺的精力已經用完,而開始感覺到一切事情的結果和最後價值都沒有把握以後。〔美〕德萊塞:《珍妮姑娘》
一個人無論做出多少件事來,我們都可以在裡面認出同樣的性格。〔美〕愛默森:《愛默森文選》
一個人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二十個人也沒法強迫它飲水。〔英〕司各特:《中洛辛郡的心臟》
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往往像改變一個人的鼻子那麼困難——它們都處在核心地位,一個處在臉的中央,一個處在性格的中心。〔美〕亨利?詹姆廝:《一位女士的畫像》
教育傻子等於給死人治病。〔俄〕列斯科夫:《大堂神父》
在每一個人的性格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小小的黑點。〔美〕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月亮,他有一個陰暗面,從來不讓任何人看見。〔美〕馬克?吐溫:《赤道環游記》
人的錯誤正是使他顯得真正可愛的東西。〔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總是人,聖賢也有錯誤的時候;一個人在憤怒之中,就是好朋友也會翻臉不認。〔英〕莎士比亞:《奧瑟羅》
各人的生性里都有一種一旦公開說了出來,就必然會招到反感的東西。〔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是個既不好也不壞的實體,他首先傾向於先愛自己,然後再愛別人,但人的天生的人性的一面強於非人性的一面。人的最大危險是專權、偏執、狂熱,以及愚蠢。〔德〕沙巴艾斯
人們不應長久沉而於惡習,因為盡管你不願意,也會養成習慣。〔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世間的事往往如此。你遇到困難,把朋友們找來,把厄運說一遍,你就可以得到溫和的、直率的、各種各樣的忠告,可是你一提起積極的實際援助,——你剛一開口,你的最好的最親密的朋友就裝聾作啞了。〔俄〕克雷洛夫:《一個遭遇不幸的農夫》
還是尊重事實吧,別像有的人那樣,屋頂都蓋好了,他還一口咬定說,我們剛剛蓋到第一層。〔意〕普拉托里尼:《麥德羅》
凡是喜歡教訓別人的人,自己最不願受到別人的教訓。〔英〕司各特:《中洛辛郡的心臟》
平凡而刻板的生活,久而久之對一個最冒險的人也免不了有影響。人總是適應自己的境遇的,早晚會忍受生活的平庸。〔法〕巴爾扎克:《邦斯舅舅》
許多有才華的人都把精力花費在了閑談上。〔瑞典〕斯特林堡:《女僕的兒子》
聽到忠直之言感到不愉快的心理古今是一樣的。〔日本〕中島敦:《李陵》
只有絕望的賭鬼才肯把全部所有作孤注的一擲。一個商人如果把他的全部財產裝在一隻船上,人家就管他叫冒失鬼。〔德〕席勒:《陰謀和愛情》
人一往下坡滑就不會再走上坡了,也不會站在原地不動。〔英〕喬治?艾巴特:《亞當?貝勒德》
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恥的。〔英〕薩克雷:《名利場》
自私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弊病。〔法〕巴爾扎克:《驢皮記》
自私,就等於自殺。〔俄〕屠格涅夫:《羅亭》
關於阿諛拍馬的卑鄙和惡劣,不知告誡過我們多少遍了,然而總是沒有用處。而拍馬屁的人總會在我們的心裡找到空子。〔俄〕克雷洛夫:《烏鴉和狐狸》
有了拍馬的人,自然就有愛拍馬的人。〔英〕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一個對小人物隨隨便便的人,對大人物卻永遠也不會隨隨便便的。〔俄〕屠格涅夫:《羅亭》
有些人對自己的下屬很冷淡,可是對待上層人物,卻從來不敢怠慢。〔蘇〕羅佐夫:《四滴水》
為什麼公雞恬不知恥地恭維杜鵑呢?當然是因為杜鵑也在恭維公雞呀。〔俄〕克雷洛夫:《公雞和杜鵑》
也許我們不大注意,我們時常用了各種方式稱贊著別人,——其實是在稱贊著自己。〔俄〕克雷洛夫:《受寵的象》
正如驕傲有時藏匿在謙卑後面一樣,懶惰往往為混亂和匆忙所掩蓋。〔英〕撒繆爾?約翰遜:《談談懶惰》
「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這樣那樣的解釋,但有一點除外;「人」對自己的罪行進行這樣那樣的開脫,但有一點除外;「人」對自己的安全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但有一點除外;而這一點就是他的懦弱。〔英〕肖伯納:《人與超人》
沒有受過傷的才會譏笑別人身上的創痕。〔英〕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暴躁是一種虛怯的表現。〔法〕大仲馬:《三個火槍手》
殘暴是一種習慣,它不斷地發展,最後發展成一種病態。〔俄〕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記》
脾氣壞的人往往把天氣和風向當作一個借口來掩飾他們那些又暴躁又陰郁的脾氣。〔英〕狄更斯:《荒涼山莊》
那些桀騖不馴、固執己見,不要別人幫助的人,很快就會遭到不幸。〔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如果開始丟失了東西,卻又找不到什麼痕跡,不要把你跟前的人見一個罵一個,也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統統加以處罰。這樣的做法,賊骨頭不會歇手不偷,也不會改過自新,只不過鬧一個眾叛親離,反而由小不幸變為大災難。〔俄〕克雷洛夫:《主人和老鼠》
奇怪的是,當我們為錯誤辯護的時候,我們用的氣力比我們捍衛正確時還大。〔黎〕紀伯倫:《沙與沫》
毫無節制的活動,無論屬於什麼性質,最後必將一敗塗地。〔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執拗的人是一個極聾的演說家。〔黎〕紀伯倫:《沙與沫》
聰明人變成了痴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鉤的游魚;因為他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英〕莎士比亞:《愛的徒勞》
實際上不想做的事情,人們倒最容易答應下來。〔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有些人在盼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的時候。不用心聽立刻就聽見了;而對於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他們不但聽不見,反而抱懷疑和冷淡的態度。〔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俄〕克雷洛夫:《悔過的狐狸》
要求旁人都合我們的脾氣,那是很愚蠢的。〔德〕歌德:《歌德談話錄》
誰要是讓別人喝酸葡萄酒,那就不能怪人家也讓你喝酸葡萄酒。〔德〕孚希特萬格:《戈雅》
我們常常從我們的明天預支了來償付我們昨天的債務。〔黎〕紀伯倫:《沙與沫》
乖僻就跟惰性一樣,要知道它本來就是一種惰性。我們生來都是有此惰性的,可是,只要我們能有一次鼓起勇氣來克服了它,接下去便會順順當當,並在活動中獲得真正的愉快。〔德〕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要斷送一個人,只消叫他染上一樣嗜好。〔法〕巴爾扎克:《攪水女人》
本能有它自己的途徑,而旦是最短的途徑。〔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這就是拍馬的人的工作和作風的特徵,有什麼對於你的誹謗,他就到處宣傳;不論你盡力做了多少好事,他決不說你一句好話,然而,你一旦紅運高照,第一個登門道賀的就是他。〔俄〕克雷洛夫:《攀藤》
女人即使在最虛假的時候也是真實的,因為她總受本能支配。〔法〕巴爾扎克:《高老頭》
奇怪的是沒有脊骨的生物都有最堅硬的殼。〔黎〕紀伯倫:《沙與沫》
蝦和螃蟹必須生活在一個硬殼里,因為里頭軟得很,必須靠外邊的硬殼活著。〔日本〕石川達三:《神權四郎之罪》
當危險不是涉及人們的錢財,而是關繫到性命時,人們哭叫是理所當然的。〔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任何激將法都不能給生來懦怯的人增加力量。〔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你無論怎樣喂狼,它的心總是向著樹林的。〔俄〕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一個真狼,無論你怎樣仔細喂它,它總是掛念著森林。〔俄〕岡定洛夫:《懸崖》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種「尋求快樂的本性」,那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軀都要受它的支配,好像毫無辦法的海草都要跟著潮水的漲落而擺動一般,這種力量不是議論社會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Ⅲ 法國的首都是什麼
法國首都巴黎 (Paris) 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首都巴黎人口為220.1578萬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北部諸郊區主要為製造業區。最發達的製造業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葯、食品等。奢華品生產居次,並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區;產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製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專事生產傢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印刷出版業集中在拉丁區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區電影生產量佔法國電影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銀行、保險公司的總部(包括法蘭西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均設在「市場」(1183—1969年為當地的中心市場)的西側。
巴黎是法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國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綜合工科學校、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橋路學校以及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均設在巴黎。巴黎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建於1253年。巴黎還有許多學術研究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
Ⅳ 有靈且美出自詩經那裡
這句出自《造物有靈且美》這本書里。
造物有靈且美簡介:
日本工藝大師赤木明登走訪了20位手藝人,並將他們的故事連同自己對「造物」的感悟記錄下來,從而完成了一次對何為「美」的叩問與思考。這些手藝人遍布各個領域,又獨具個性。 木工手藝人史蒂芬從製作的形狀里看見了自己,明白了不用語言也能表達自我,與他人相連; 服裝設計師敏子女士讓赤木意識到,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當然存在的東西; 陶藝家內田鋼一強韌中帶著不可捉摸的脆弱,作品呈現出的生命質感卻能直逼人的內心; 傢具設計師永見真一的工房,是全球唯一獲得授權製作中島喬治設計的傢具; 造紙人吉岡夫婦生活在山中峽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紙,活得樸素又自在; 美術家前川夫婦把自己的工作稱為「lolocaloharmatan」式,這句非洲土語意為「月亮、星星、季風」,他們用距離自己最遙遠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 染色師望月通陽的作品裡,一切對立事物的境界模糊了,帶著難以捉摸地美感; 料理家亞衣女士偏愛即興發揮,她的料理像廚藝魔術,彷彿在觸摸生命本質; 玻璃藝術家辻和美的作品有種個人署名般的個性,手中的材料有如她的另一個自我; 藝廊主人關勇夫婦用十多年的時間收集韓國傳統器具瓮器,企圖留住對傳統日常的記憶; 順勢療法師艾瑪一語點醒赤木,讓他重拾了做漆的意義; 玻璃藝術家荒川尚也把玻璃比喻為奔流之水,比喻為在時間中明暗變化的光線,他與赤木一起暢談手藝人做東西的過往過往淵源和未來走向; 漆藝師兼老友新宮州三在工作時,身體每個部位都在快樂地享受,愉悅感融入進器物的每一處; 建築師中村好文的房子,彷彿一個大容器,容納了人生起居,讓人感到滿心的安詳與寧靜; 道具店主人坂田和實用自身的選擇對既有文化做出無聲的反抗。 通過對手藝人的探訪,赤木漸漸認清自己。他意識到能抵達美之真諦的只有人,而造物本身,就是活著。供參考。
Ⅳ 求知識,主要是告訴我那些比較常見的世界上第一個,本,場,次,越多越好.
那你會得到無窮無盡的復制答案,還不如你自己去搜索.
千篇一律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世界之最或者吉尼斯世界紀錄每時都在更新.
你喜歡了解人類的奇跡,倒不如自己去在網路好好搜索一下相同的話題,這樣你也不用沒有組織性的尋找.
以前我和你一樣都比較喜歡找這些,覺得很有意思,
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也是一種不健全的表現,當有一天為了生活奔波忙碌的時候,你也就沒有那麼多心思去找答案了。
不過以前我找答案都是從書上,現在網路這么發達,
我想你只需要網路一下就應該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