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室內設計的色彩心理學要看哪些書
只要是色彩分辨啊 色彩搭配類的都行 我們學的色彩構成 最重要的是多看看別人大師級別的家居色彩搭配 網上有很多這種網站 還有就是自己可以調調色啊 畫畫漸變啊什麼的 可以增強色感
❷ 顏色對人的心理影響
1綠色
綠色是一種令人感到穩重和舒適的色彩,具有鎮靜神經、降低眼壓、解除眼疲勞、改善肌肉運動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綠色還對暈厥、疲勞、惡心與消極情緒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2藍色
藍色是一種令人產生遐想的色彩,另一方面,它也是相當嚴肅的色彩。具有調節神經、鎮靜安神的作用。藍色的燈光在治療失眠、降低血壓和預防感冒中有明顯作用。有人戴藍色眼鏡旅行,可以減輕暈車、暈船的症狀。
3黃色
黃色是人出生最先看到的顏色,是一種象徵健康的顏色,它之所以顯得健康明亮,因為它是光譜中最易被吸收的顏色。
2黑色
黑色性格的人很情緒化,盡管可能處於重壓之下他們也會表現地尤其自然。他們通常會很復雜、高貴、戲劇性、正式並且給人一種強有力的感覺。
5白色
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線,具有潔凈和膨脹感。空間較小時,白色對易動怒的人可起調節作用,這樣有助於保持血壓正常。
但對於患孤獨症、精神憂鬱症的患者則不宜在白色環境中久住。
6粉色
粉色是溫柔的最佳詮釋。經實驗,讓發怒的人觀看粉紅色,情緒會很快冷靜下來,因粉紅色能使人的腎上腺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使情緒趨於穩定。
孤獨症、精神壓抑者不妨經常接觸粉紅色。
7灰色
灰色是一種極為隨和的色彩,具有與任何顏色搭配的多樣性。所以在色彩搭配不合適時,可以用灰色來調和,對健康沒有影響。
8紅色
紅色是一種較具刺激性的顏色,它給人以燃燒和熱情感。但不宜接觸過多,過多凝視大紅顏色,不僅會影響視力,而且易產生頭暈目眩之感。心腦病患者一般是禁忌紅色的。
9橙色
橙色能產生活力,誘發食慾,也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同樣也是代表健康的色彩,它也含有成熟與幸福之意。
(2)家居顏色與心理學擴展閱讀
色彩對人的精神和身體都有著潛在影響,無論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給我們正面 或者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家居環境中,色彩對人的影響就更大了。正確選擇恰當的 色彩搭配,有助於身心健康的保持和正面調節,而錯誤的色彩選擇,可能使不良情緒 持續惡化。
❸ 色彩心理學:房間里塗什麼顏色最好
藍色、綠色、紅色、粉紅色、紫色、黑色、白色都可以。
個人認為我們選擇房間里的顏色,應該根據自己的感覺、性格,以及人生狀態,進行綜合的選擇。
藍色給人寧靜、安睡的心理暗示。
綠色給人快樂、積極的心理暗示。
紅色給人希望、力量的心理暗示。
粉紅色給人幸福、純真的心理暗示。
紫色給人靈性、高雅的心理暗示。
黑色給人自我、個性的心理暗示。
白色給人簡單、樸素的心理暗示。
你喜歡哪種心理暗示,就選擇哪種顏色主要靠直覺去選擇。
❹ 心理顏色與色度學顏色有何區別
色彩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復雜的。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系,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范,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色彩的配合,是研究實用色彩的題材。它主要追求色彩的和諧與色彩的美感。
純粹色彩科學稱為色彩工程學,包括表色法、測色法、色彩計劃設計、色彩調節、色彩管理等。包裝色彩學是色彩工程學在包裝色彩設計與色彩復制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是自然色彩、社會色彩和藝術色彩的有機統一。包裝色彩學從包裝色彩出發,系統地反映色彩形成與表述、色彩設計與再現的現象與規律,是色彩構成、色度學及印刷色彩學等有關內容的有機結合,是對包裝色彩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的有機結合。
心理顏色
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即形成心理顏色視覺。在色度學中,顏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純度,主波長等。然而在生產中則習慣用桃紅、金黃、翠綠、天藍、亮不亮、濃淡、鮮不鮮等來表示顏色,這些通俗的表達方法,不如色度學的命名准確,名稱也不統一。根據這些名稱的共同特徵,大致可分為三組。將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歸納為一組;明度、亮度、深淺度、明暗度、層次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飽和度、鮮度、純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歸納為一組。這樣的分組只是一種感覺,沒有嚴格的定義,彼此的含義不完全相同。例如,色相不等於色光,明度也不等於亮度,飽和度也不等到於純度、鮮度、深淺度。但是在判斷顏色時,它們也是三個變數,大致能和色度學中三個變數相對應。主波長對應於色相。人們常說的紅色就有一定的波長范圍,紅色在色度圖上也只是一個區域,人們絕不會把500nm的單色光稱為紅色。色度學中的亮度對應於明度、亮度、主觀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層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顏色一般總是比亮度大的顏色顯得暗些。色度學中的純度對應於飽和度、鮮度、彩度、純度等。
心理顏色視覺的名稱,雖然和色度學中的幾個物理量相對應,但這種對應關系,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也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例如,色度學中的純度分為刺激純和色度純兩種。認為白光的純度為零,一切單色光的純度(不分刺激純或色度純)均為1。色度純的定義為,色光中所含單色光的比例,表示某顏色與某中性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但是,心理顏色視覺在分辨色光與中性色的區別時,卻認為各個單色光的純度並不是一樣的。同樣的單色光,黃、綠和白光的差別不大,紅、藍和白光的差別顯著。所以在心理上認為,黃色光盡管也是單色光,但純度卻比藍色光低些。這些心理上的顏色與白光的差別,通常稱為飽和度,以區別於色度學上的純度。心理上的亮度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聯繫到物體,另一種是不聯系物體的亮度。例如通過一個小孔觀察物體的表面,這時觀察者看不見物體,無法聯系物體來判斷亮度,但它也與色度學中的亮度有差別,為了把物體表面的光亮和色度學中的亮度分開,稱它為明度。
在混合色方面,心理顏色和色度學的顏色也不相同,當看到橙色時,會感到它是紅與黃的混合,看到紫紅色時,會感到是藍與紅的混合等。但看到黃光時,卻不會感到黃光可以由紅光和綠光混合而成。在心理顏色視覺上一切色彩「好像」不能由其他顏色混合出來。一般覺得,顏色有紅中帶黃的橙,綠中帶藍的青綠,綠中帶黃的草綠,但是,卻沒有黃中帶藍或紅中帶綠的顏色。
因此在心理上把色彩分為紅、黃、綠、藍四種,並稱為四原色。通常紅-綠、黃-藍稱為心理補色。任何人都不會想像白色從這四個原色中混合出來,黑也不能從其它顏色混合出來。所以,紅、黃、綠、藍加上白和黑,成為心理顏色視覺上的六種基本感覺。盡管在物理上黑是人眼不受光的情形,但在心理上許多人卻認為不受光只是沒有感覺,而黑確實是一種感覺。
黑色
象徵權威、高雅、低調、創意;也意味著執著、冷漠、防禦,端視服飾的款式與風格而定。黑色為大多數主管或白領專業人士所喜愛,當你需要極度權威、表現專業、展現品味、不想引人注目或想專心處理事情時,例如高級主管的日常穿著、主持演示文稿、在公開場合演講、寫企劃案、創作、從事跟「美」、「設計」有關的工作時,可以穿黑色。
灰色
象徵誠懇、沉穩、考究。其中的鐵灰、炭灰、暗灰,在無形中散發出智能、成功、強烈權威等強烈訊息;中灰與淡灰色則帶有哲學家的沉靜。當灰色服飾質感不佳時,整個人看起來會黯淡無光、沒精神,甚至造成邋遢、不幹凈的錯覺。灰色在權威中帶著精確,特別受金融業人士喜愛;當你需要表現智能、成功、權威、誠懇、認真、沉穩等場合時,可穿著灰色衣服現身。
白色
象徵純潔、神聖、善良、信任與開放;但身上白色面積太大,會給人疏離、夢幻的感覺。當你需要贏得做事干凈俐落的信任感時可穿白色上衣,像基本款的白襯衫就是粉領族的必備單品。[/font]
[font]海軍藍(深藍色)
象徵權威、保守、中規中矩與務實。穿著海軍藍時,配色的技巧如果沒有拿捏好,會給人呆板、沒創意、缺乏趣味的印象。海軍藍適合強調一板一眼具執行力的專業人士。希望別人認真聽你說話、表現專業權威時,不妨也穿深藍色單品,例如:參加商務會議、記者會、提案演示文稿、到企業文化較保守的公司面試、或講演嚴肅或傳統主題時。[/font]
[font]褐色、棕色、咖啡色系
典雅中蘊含安定、沉靜、平和、親切等意象,給人情緒穩定、容易相處的感覺。沒有搭配好的話,會讓人感到沉悶、單調、老氣、缺乏活力。當需要表現友善親切時可以穿棕褐、咖啡色系的服飾,例如:參加部門會議或午餐匯報時、募款時、做問卷調查時。當不想招搖或引人注目時褐色、棕色、咖啡色系也是很好的選擇。
紅色
紅色象徵熱情、性感、權威、自信,是個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別人注意你。不過有時候會給人血腥、暴力、忌妒、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因此與人談判或協商時則不宜穿紅色;預期有火爆場面時,也請避免穿紅色。當你想要在大型場合中展現自信與權威的時候,可以讓紅色單品助你一臂之力。
粉紅色
粉紅象徵溫柔、甜美、浪漫、沒有壓力,可以軟化攻擊、安撫浮躁。比粉紅色更深一點的桃紅色則象徵著女性化的熱情,比起粉紅色的浪漫,桃紅色是更為灑脫、大方的色彩。在需要權威的場合,不宜穿大面積的粉紅色,並且需要與其它較具權威感的色彩做搭配。而桃紅色的艷麗則很容易把人淹沒,也不宜大面積使用。當你要和女性談公事、提案,或者需要源源不絕的創意時、安慰別人時、從事咨詢工作時,粉紅色都是很好的選擇。
橙色
橙色富於母愛或大姐姐的熱心特質、給人親切、坦率、開朗、健康的感覺;介於橙色和粉紅色之間的粉橘色,則是浪漫中帶著成熟的色彩,讓人感到安適、放心,但若是搭配俗氣。橙色是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時,特別是需要陽光般的溫情時最適合的色彩之一。
黃色
黃色是明度極高的顏色,能刺激大腦中與焦慮有關的區域,具有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黃色。艷黃色象徵信心、聰明、希望;淡黃色顯得天真、浪漫、嬌嫩。提醒你,艷黃色有不穩定、招搖,甚至挑釁的味道,不適合在任何可能引起沖突的場合如談判場合穿著。黃色適合在任何快樂的場合穿著,譬如生日會、同學會;也適合在希望引起人注意時穿著。
綠色
綠色給人無限的安全感受,在人際關系的協調上可扮演重要的角色。綠色象徵自由和平、新鮮舒適;黃綠色給人清新、有活力、快樂的感受;明度較低的草綠、墨綠、橄欖綠則給人沉穩、知性的印象。綠色的負面意義,暗示了隱藏、被動,不小心就會穿出沒有創意、出世的感覺,在團體中容易失去參與感,所以在搭配上需要其它色彩來調和。綠色是參加任何環保、動物保育活動、休閑活動時很適合的顏色,也很適合做心靈沉潛時穿著。
藍色
藍色是靈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學的測試中發現幾乎沒有人對藍色反感。明亮的天空藍,象徵希望、理想、獨立;暗沉的藍,意味著誠實、信賴與權威。正藍、寶藍在熱情中帶著堅定與智能;淡藍、粉藍可以讓自己、也讓對方完全放鬆。藍色在美術設計上,是應用度最廣的顏色;在穿著上,同樣也是最沒有禁忌的顏色,只要是適合你「皮膚色彩屬性」的藍色,並且搭配得宜,都可以放心穿著。想要使心情平靜時、需要思考時、與人談判或協商時、想要對方聽你講話時可穿藍色。
紫色
紫色是優雅、浪漫,並且具有哲學家氣質的顏色。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較少見到,所以被引申為象徵高貴的色彩。淡紫色的浪漫,不同於粉紅小女孩式的,而是像隔著一層薄紗,帶有高貴、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覺;而深紫色、艷紫色則是魅力十足、有點狂野又難以探測的華麗浪漫。若時、地、人不對,穿著紫色可能會造成高傲、矯揉造作、輕挑的錯覺。當你想要與眾不同,或想要表現浪漫中帶著神秘感的時候可以穿紫色服飾
❺ 顏色心理學是什麼
紅色象徵熱情、性感、權威、自信,是個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別人注意你。不過有時候會給人血腥、暴力、忌妒、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因此與人談判或協商時則不宜穿紅色;預期有火爆場面時,也請避免穿紅色。當你想要在大型場合中展現自信與權威的時候,可以讓紅色單品助你一臂之力。
❻ 顏色與心理學的內在聯系是什麼
喜歡藍色的人人格特質大約為:內斂深沉,謙虛謹慎,善始善終,嚴格自律。不過個體差異很大,不能一概而論。藍色也有很多種:深藍、淺藍、灰藍、金屬藍……不知道你喜歡的是哪一種
藍色可使人放鬆,不知道你喜歡藍色是不是也有這個原因。不過藍色太多了也容易有憂郁的情緒,適當用暖色來調節一下,會讓心情變更好。
❼ 色彩心理學與裝飾設計之間有什麼關系
藝術心理學家認為,色彩直接訴諸人的情感體驗。它是一種情感語言,它所表達的是一種人類內在生命中某些極為復雜的感受。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而在最能體現人敏感,多情的特性並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室內設計中,色彩幾乎可被稱作是其「靈魂」。由於現代色彩學的發展,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不斷深入,對色彩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室內設計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有經驗的設計師十分注重色彩在室內設計的作用,重視色彩對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他們利用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來創造富有個性、層次、秩序與情調的環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為生動、最為活躍的因素,在本文中就針對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功能和作用做相關的探討。
一、色彩的物理、生理與心理效應
色彩是設計中最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它通過人們的視覺感受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類似物理的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徵。在室內環境中色彩應主要應滿足其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於使人們感到舒適。色彩本身具有一些特性,在室內設計中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些特性,將會賦予設計感人的魅力,並使室內空間大放異彩。
1、色彩的物理效應
色彩對人引起的視覺效果反應在物理性質方面,如冷暖、遠近、輕重、大小等,色彩的物理作用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大顯身手。
1. 溫度感
在色彩學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為熱色、冷色和溫色,從紅紫、紅、橙、黃到黃綠色稱為熱色,以橙色最熱。從青紫、青至青綠色稱冷色,以青色為最冷。紫色是紅與青色混合而成,綠色是黃與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溫色。這和人類長期的感覺經驗是一致的,如紅色、黃色,讓人似看到太陽、火、煉鋼爐等,感覺熱;而青色、綠色,讓人似看到江河湖海、綠色的田野、森林,感覺涼爽。
2. 距離感
色彩可以使人感覺進退、凹凸、遠近的不同,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進、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較低的色彩則具有後退、凹進、遠離的效果。室內設計中常利用色彩的這些特點去改變空間的大小和高低。例如居室空間過高時,可用近感色,減弱空曠感,提高親切感;牆面過大時,宜採用收縮色;柱子過細時,宜用淺色;柱子過粗時,宜用深色,減弱笨粗之感。
3. 重量感
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和純度,明度和純度高的顯得輕,如桃紅、淺黃色。在室內設計的構圖中常以此達到平衡和穩定的需要,以及表現性格的需要如輕飄、莊重等。
4. 尺度感
色彩對物體大小的作用,包括色相和明度兩個因素。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擴散作用,因此物體顯得大,而冷色和暗色則具有內聚作用,因此物體顯得小。不同的明度和冷暖有時也通過對比作用顯示出來,室內不同傢具、物體的大小和整個室內空間的色彩處理有密切的關系,可以利用色彩來改變物體的尺度、體積和空間感,使室內各部分之間關系更為協調。
2、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色彩有著豐富的含義和象徵,人們對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不同的好惡,這種心理反應,常常是因人們生活經驗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聯想造成的,此外也和人的年齡、性格、素養、民族、習慣分不開。例如看到紅色,聯想到太陽,萬物生命之源,從而感到崇敬、偉大,也可以聯想到血,感到不安、野蠻等等。看到黃綠色,聯想到植物發芽生長,感覺到春天的來臨,於是把它代表青春、活力、希望、發展、和平等等。看到黃色,似陽光普照大地,感到明朗、活躍、興奮。色彩在心理上的物理效應,如冷熱、遠近、輕重、大小等;感情刺激,如興奮、消沉、開朗、抑鬱、動亂、鎮靜等;象徵意象,如庄嚴、輕快、剛、柔、富麗、簡朴等,被人們象魔法一樣地用來創造心理空間,表現內心情緒,反映思想感情。
二、色彩環境與氣氛
「色彩環境與氣氛」是探討室內色彩搭配與人的生理、心理關系的問題,色彩是室內設計很重要很容易出效果的要素,也是造價較低廉和方便施工的室內要素。如果要改變一個空間氣氛,從色彩方面我可以花很少的錢和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達到目的甚至可以改變空間功能。如買上好一點的乳膠漆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把傢具或牆面的顏色重做一遍。我們甚至可以春夏秋冬四季家裡的色彩都隨著季節和心情的 變化而改變。
色彩可以左右你對空間和光線的感覺,可以表達冷熱、新舊或遠近。哪怕是最細小的色調變化也可使整個房間顯得更溫暖一些或更寬大一點。任何人都能將毫無生氣的房間裝扮上快樂、歡慶的色彩,產生歡樂、明快的視覺效果,使人心花怒放。巧妙地運用色彩可以改善你的周圍環境,給你的房間注入生機,使普通的房間變得不一般,而彰顯自己的個性。
三、室內環境中色彩設計的原則
色彩的設計在室內設計中起著改變或者創造某種格調的作用,會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和藝術上的享受。人進入某個空間最初幾秒鍾內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對色彩的感覺,然後才會去理解形體。所以,色彩對人們產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內裝飾設計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在室內環境中的色彩設計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可以更好的使色彩服務與整體的空間設計,從而達到最好的境界。
1、整體統一的規律
在室內設計中色彩的和諧性就如同音樂的節奏與和聲。在室內環境中,各種色彩相互作用於空間中,和諧與對比是最根本的關系,如何恰如其分的處理這種關系是創造室內空間氣氛的關鍵。色彩的協調意味著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純度之間的靠近,從而產生一種統一感,但要避免過於平淡、沉悶與單調。因此,色彩的和諧應表現為對比中的和諧、對比中的襯托(其中包括冷暖對比、明暗對比、純度對比)。
色彩的對比是指色彩明度與彩度的距離疏遠,在室內裝飾過多的對比,則給人眼花而不安,甚至帶來過分刺激感。為此掌握配色的原理,協調與對比的關系在此顯得尢為重要。繽紛的色彩給室內設計增添了各種氣氛,和諧是控制、完善與加強這種氣氛的基本手段,一定要認真分析和諧與對比的關系,才能使室內色彩更富於詩般的意境與氣氛。設計在線.中國
2、人對色彩的感情規律
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心理帶來不同的感覺,所以在確定居室與飾物的色彩時,要考慮人們的感情色彩。比如,黑色一般只用來作點綴色,試想,如果房間大面積運用黑色,人們在感情上恐怕難以接受,居住在這樣的環境里,人的感覺也不舒服。如老年人適合具有穩定感的色系,沉穩的色彩也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青年人適合對比度較大的色系,讓人感覺到時代的氣息與生活節奏的快捷;兒童適合純度較高的淺藍、淺粉色系;運動員適合淺藍、淺綠等顏色以解除興奮與疲勞;軍人可用鮮艷色彩調劑軍營的單調色彩;體弱者可用桔黃、暖綠色,使其心情輕松愉快等。
3 、要滿足室內空間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空間有著不同的使用功能,色彩的設計也要隨之功能的差異而做相應變化。室內空間可以利用色彩的明暗度來創造氣氛。使用高明度色彩可獲光彩奪目的室內空間氣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較暗的燈光來裝飾,則給予人一種「隱私性」和溫馨之感。室內空間對人們的生活而言,往往具有一個長久性的概念,如辦公、居室等這些空間的色彩在某些方面直接影響人的生活,因此使用純度較低的各種灰色可以獲得一種安靜、柔和、舒適的空間氣氛。純度較高鮮艷的色彩則可獲得一種歡快、活潑與愉快的空間氣氛。
4、力求符合空間構圖需要
室內色彩配置必須符合空間構圖的需要,充分發揮室內色彩對空間的美化作用,正確處理協調和對比、統一與變化、主體與背景的關系。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首先要定好空間色彩的主色調。色彩的主色調在室內氣氛中起主導、陪襯、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內色彩主色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內色彩的明度、色度、純度和對比度,其次要處理好統一與變化的關系,要求在統一的基礎的求變化,這樣,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取得統一又有變化的效果,大面積的色塊不宜採用過分鮮艷的色彩,小面積的色塊可適當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純度。此外,室內色彩設計要體現穩定感、韻律感和節奏感。為了達到空間色彩的穩定感,常採用上輕下重的色彩關系。室內色彩的起伏變化,應形成一定的韻律和節奏感,注重色彩的規律性,否則就會使空間變的雜亂無章,成為敗筆。
四、 將自然色彩融入室內空間
室內與室外環境的空間是一個整體,室外色彩與室內色彩相應的有密切關系,他們並非孤立地存在。自然的色彩引進室內、在室內創造自然色彩的氣氛,可有效的加深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自然界草地、樹木、花草、水池、石頭等是裝飾點綴室內裝飾色彩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些自然物的色彩極為豐富,它們可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聯想 ,並將人帶入一種輕松自然的空間之中,同時也可讓內外空間相融。大自然給了人類一個絢麗多彩的自然空間,人類也喜愛嚮往大自然,自然界的色彩,必然能與人的審美情趣產生共鳴。室內設計師常從動、植物的色彩中索賠取素材,僅從防火板系列來看,就有用仿大理石、仿花崗岩、仿原木等自然物來再現,能給人一種自然、親切、和諧之感。室內設計中充分考慮自然色彩來創造室內空間的自然氣氛是人類所嚮往的,同時讓人類回歸自然也是室內設計的一個主題。色彩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靈魂,室內的色彩對室內設計的空間感、舒適度、環境氣氛、使用效率,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響。色彩是富有感情且充滿變化的,在設計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絕妙的利用,往往能達到出奇不異的效果。色彩是大自然賜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賦予人類為整個世界「上妝」的權利,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點,創造出充滿情調、和諧舒適的室內空間。
❽ 關於顏色心理學的發展史〔請詳細一點,謝謝〕
人類從古代開始,歷經中世紀、文藝復興以至到19世紀中葉,對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處於一種無明確的研究目的、目標,無明確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狀態下自發的或不自覺地進行的,夾雜在對哲學和神學的研究中。心理學的內容融匯或包括在哲學和神學的內容體系中,心理學家是由哲學家、神學家、醫學家或其他科學家兼任,心理學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辯的方法。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學專著。
心理學的真正歷史,是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才開始的。
馮特,是公認的第一個把心理學轉變成一門正式獨立學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學家。他的《生理心理學原理》是心理學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學專著。
心理學既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又是一門年輕的科學。
心理學在成為一門獨立科學之前的發展
古代東方的心理學思想
禁止解剖肉體造成對人體構造的不理解。在東方各國(而後在古希臘)都認為血液循環具有決定性意義,認為生命力的基礎是兩種因素:血液的濃度和血液中的空氣。古埃及的醫學紙莎草文獻認為,人類是一種「起源於用鼻子吸入萬靈氣體的生物」。中國醫學文獻認為心臟是身體之本,是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氣是生命機能的基礎。氣在人體內與其他的組成部分相混合,既有生理的功能,也有心理的功能。它賦予人以語言的能力,成為「思維的動因」。
古印度到後來在「心臟中心」說的同時又出現「腦中心」說。
古希臘羅馬的心理學
樸素唯物主義的出現,使人們認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於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超感覺世界中的、經不起邏輯分析和試驗研究(觀察)的、隨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
德漠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封建社會的靈魂學說
在歐洲,基督教取得勝利,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後,嚴重摧殘已經衰落的古代文化。它讓人們仇視一切以經驗和理智為基礎的知識,而強調教會教條的千真萬確。古跡被毀壞,圖書館被封被燒,書本被用以各種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阿拉伯文化則向經驗、向對自然的實證知識接近。伊本-西拿和伊本-魯士德
文藝復興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心理學思想的歷史也是從對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學說的爭論開始的。思想家們對亞里士多德學說持否定態度,在他們看來亞里士多德學說已被改造成符合教會和煩瑣哲學的教條。他們自己對世界不能作出解答時,便把希望寄託在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各種學說上。
十七世紀的心理學說
機械決定論。認為,活的軀體是一種機械繫統,不需要任何隱秘的質和靈魂對它加以解釋。意識是個人所固有的,通過內心觀察獲得關於本人心理狀態和動作的盡可能確切的知識的能力。激情是在人體內由於人的本性而形成的指使人趨利避害的行為調節器。
十八世紀的心理學說
牛頓物理學和哈勒生理學,決定了這一世紀自然科學的面貌。
十九世紀前半期的心理學說
反射學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出現了以馮特、鐵欽納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學派,以詹姆士、杜威、安吉爾為代表的機能主義學派,以華生、托爾曼,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以維台默、考夫卡、苛勒為代表的格式塔學派,以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等等。這些學派的基本理論觀點不同,研究的范圍和方法不同,卻都想以自己的理論體系來統帥整個心理學,於是形成長期的爭論和對峙。這在一個新學科的開創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這個學科的不成熟,也表明它正在發展壯大。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些學派萎縮了,有些學派發展了,新行為主義和新精神分析學派成為兩個比較有影響的學派。到了6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人本主義心理學,它反對用機械論和還原論的觀點研究人,主張心理學應是人化的心理學,強調研究人的本性、價值、尊嚴和自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它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決定於認識活動,強調心理學主要應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過程。還應該指出,二戰以後心理學的研究中心是在美國,其他國家多是學習和借鑒美國的心理學。近些年來已經出現了從本國實際出發研究心理學的傾向,這種傾向先是出現在歐洲、接著出現在亞洲。
我開設這個站點,目的就在於推進我國心理學的研究、發展和交流,結合中華民族特有文化和現實工作生活,多出成果,使我國的心理學研究水平能夠出現較大飛躍。
參考資料:
北大心理學專業聽課筆記之西方心理學史簡編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研究中心
古代前期的心理學觀念古希臘人信奉萬物有靈論。
秘教相信人死後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阿爾阜斯秘教的影響最大。
泰勒士(米利都學派):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由水生成,消滅後復歸為水。 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自然現象的基礎不是物質的始源,而是數及其關系。數構成了宇宙的"秩序"――社會"秩序"的原型。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慾。理性在腦,智慧也在腦,情慾在心臟。動物只有後二者而沒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齊備,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畢達哥拉斯由實驗發現了樂器的弦長與音高的關系是整數。
愛弗斯學派與埃利亞學派是對立的。前者是古代西方辯證法思想的代表;後者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學思想的代表。赫拉克利特(愛弗斯學派)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變化是世界萬物的本質:以火代表萬物的根源;萬物由火生成。並認為人的身體是土,而人的靈魂是純凈的火.巴門尼德(埃利亞學派)認為只有思維、邏輯才能達到真理。
恩培多克勒(四根說):四根是土、水、火、空氣。他認為土、水、火、空氣是不能自動的,必須另有物使之運動。他稱這種物為愛、憎。愛使四根結合,憎使四根分離。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由四根構成。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構造;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德謨克利特繼承並發揮留基伯的原子論,認為世界只是原子和虛空。靈魂是物質的,是細小圓滑如火那樣的原子構成的。
靈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別集中於感官、腦、心臟和肝臟。腦是思想的器官,心臟是意氣的器官,肝臟是慾望的器官。
阿爾克美恩是西方第一個從事動物解剖的人。認為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
希波克拉底長於外科手術,善於診斷和治療,被稱為西方醫學之父。他認為,一切病都是由於自然的原因,與神無關。著作《論聖病》是一本專論羊癇瘋的書,認為此病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他將四液說系統化。人體內有四種液體,粘液生於腦,黃膽汁生於肝,黑膽汁生於胃,血液出於心臟。並認為羊癇瘋是由於腦失去了粘液。他在《論水、空氣和地域》一書中,論述了地理環境,氣候等決定人的體質和民族的心理特性。
普羅泰哥拉第一個"智者",錯誤的相對主義的結論: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是普羅泰哥拉的後輩。他的論辯方法是先給對方提出關於某一事物的定義,然後層層追問,使對方陷入矛盾,這樣討論下去,可能得到關於這個事物的明確定義。這個最後定義,蘇格拉底自己稱這個方法為"產婆術"。是將人內部已有的知識引出來。亞里士多德稱蘇格拉底的這個方法為"歸納的論證"。
柏拉圖把人的靈魂分等並與他的"理想國"的等級相應。靈魂分為理性,意氣和慾望,理性位於頭部,意氣位於胸部,慾望位於腹部橫膜與臍之間。柏拉圖認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個別事物之外的,並且先於這些事物存在。他將這些普遍性稱為伊迭耶。只有對伊迭耶的認識才是真實的知識,所以真正的知識都是回憶,這就是他的知識即回憶說。
亞里士多德認為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他著《畀思黑》,有人譯為《靈魂論》。他把靈魂分為三等:植物只有滋長的靈魂,動物有感性的靈魂,人則有理性的靈魂。亞里士多德認為,人不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還有執行特殊感官的感覺以上,抽象思維以下的中間功能的"共同感官"。亞里士多德區分心理功能為認識和動求兩大類功能。
古代後期中世紀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皮浪是懷疑學派的創始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達到心神恬靜。
伊壁鳩魯學派:伊壁鳩魯盧克萊修。伊壁鳩魯認為,萬物的基礎是在虛空中運動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盧克萊修長詩《物性論》以宣傳伊壁鳩魯主義。
格林是一個自然神論者,並有目的論的思想。世界除了開始與神有關外,其後與神沒有什麼關系。世界的一切受自然規律的支配。格林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格林對醫學有很大的功績,從他開始,腦作為心理的器官的看法才逐漸被鞏固下來。
最有影響的教父:奧古斯丁。奧古斯丁信奉二元論的心理學。認為,"心"是存在的,但不是物質的。奧古斯丁認為靈魂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是統一的,靈魂有三種功能:⑴自覺的記憶;⑵理智;⑶意志。
近代西方心理學
(一) 文藝復興時期從十四世紀下半葉起,便產生了資產階級反宗教、反神學的所謂"人文主義"運動,即是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當時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決不是為了回到古代去,而是為了借用古代那些受崇敬的文化名人和他們的唯物主義科學思想來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輿論准備。"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文化運動。其目的在於利用古代的文化以與中世紀的宗教文化相對抗。
波蘭傑出的天文科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恢復了古代希臘人的太陽中心說,是沖破中世紀宗教封鎖的開始。發表了《天體運行》論證了行星系是以太陽為中心而不是以地球為中心。這就是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日心說",也稱"地動說")。
塞爾維特發現肺循環。
哈維以動物的實驗證明了血液循環。
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是西方最先進的國家。達·芬奇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並是個多方面的天才。斐微斯《論靈魂與生命》《論科學》。他是人文主義者,他曾極力提倡改革教育,反對經院式教育。
17世紀的法國和荷蘭
笛卡兒是法國傑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數學家與自然科學家;他創立了解析幾何,第一個將代數方法應用到幾何學中去。笛卡兒的認知論是唯理論,他相信人有固有觀念亦稱天賦觀念。他看重追求知識的方法,不重視實驗方法,而偏重數學的演繹推理。他認為只有象數學那樣由明白無誤的公理推導出來的知識才是可靠的,一切直接或間接由感覺經驗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觀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標准,笛卡兒的真理標准使他得出靈魂存在的結論。"我思,故我在"。笛卡兒認為主觀上明白的觀念,並非來源於人的實踐經驗,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觀念",也稱天賦觀念。笛卡兒的唯理論,其實質是唯心的。因為真理不能憑主觀感覺作為標准。笛卡兒運用他的唯理論,進一步獲得了心物二元論的結論:
認為世界上有上帝,有靈魂(心),有物質,三者都是不依賴他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絕對獨立存在的只有上帝,靈魂與物質只是相對的獨立,它們須依靠上帝才能存在。認為心與身是兩種互相獨立的實體。心身交感論:笛卡兒認為,心能影響身,但是他又說身對心有著更大的影響。心身兩者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他對心身間的關系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論。並選擇腦中的松果腺作為靈魂的駐所。在心理學史上笛卡兒被稱為反射動作學說的創始人。"反射"術語起用於笛卡兒,但其具體意思卻與後來的"反射"概念有著一定的距離。笛卡兒著《論情緒》認為有六種原始情緒:驚奇、愛悅、憎惡、慾望、歡樂、悲哀。其他情緒,雖然很多,但都是這六種情緒之中的某些種的組合。
❾ 顏色的心理暗示
1、黃色
黃色給人輕快、透明、充滿希望的心理暗示,堪稱健康陽光色。
在色彩心理學角度講,黃色是最能改善心情的顏色之一。淡黃色、芥末黃和暗黃色,都會讓你的房間亮起來、醒過來。
2、綠色
自然界中的綠色名目繁多,根據黃色和青色配比,衍生出了諸如:豆綠、橄欖綠、茶綠、蔥綠、蘋果綠、森林綠、水晶綠…等。
眾所周知,綠色象徵著純天然無添加的新鮮果蔬,以及魅力橫掃全球的硬通貨幣(綠鈔Dollar大美元)。綠色總會被人們,拿來跟「鮮活的生命」跟「金錢財富」掛上鉤。在房間內添置一些綠色,能讓你擁有一顆平和的感恩之心,並輕而易舉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富足與快樂。
3、紫色
紫色由溫暖的紅色和冷靜的藍色調和而成,是極佳的刺激色。任何一棟房子被刷上紫色,都會有種鶴立雞群的出挑之感。
在西方,各國的皇室貴族皆尊崇紫色,人們更是將其視為富裕奢華的象徵。不妨嘗試在家中多布置些紫色,一樣會令整個房間充滿女人味兒。
4、藍色
從心理學角度講,藍色是能給人帶來精神慰藉的顏色。時時刻刻散發著恬靜舒適的氣息,絕對是家居布置的上選顏色。
藍色可以改善心情、提高睡眠質量。縱觀自然界,無論是湛藍的天空,還是蔚藍的海洋,都蘊含著無限包容之深意。若你整日焦慮相隨、壓力相伴,不妨嘗試在家中多增添幾抹藍色的調調。讓你能在俗世喧囂中,盡享沉靜之美。
5、青色
青色是我國獨有的顏色,在中華文化中「青赤黃白黑」被並稱為五色!
青色屬木,主東方春氣,寓意無限生機。盡管大多數人在置辦傢具、軟裝飾時,都不會將青色考慮在內,但青色確實有改善心情之效。
6、粉色
粉色在水粉中,用紅色和白色合成,與愛情和浪漫有關。它是個時尚的顏色,通常被認為是女性的顏色,卻並非女性專用。
HelloKitty、芭比娃娃、純愛電影…這世間有太多的東西,搭載著女性們「從女孩到女人」的粉色夢想。適度使用一些雅緻的粉色,會為房間加溫——浪漫唯美,卻又不失童貞無邪。而太過艷麗的嫩粉糖果色,用在家居布置中則顯得過猶不及——曖昧有餘,深情不足。
7、紅色
雖然紅色是與熱量、活力、喜慶息息相關的情緒調節色,但大部分家庭依然不肯接納它。擔心在卧室這種休息空間,大面積的運用鮮亮的紅色,會刺激視覺神經,勾起自己心中的焦躁與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