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合肥喻利家居

合肥喻利家居

發布時間:2021-03-01 16:50:12

① 出師表古文翻譯

「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
前出師表
【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釋】
(1)先帝:指蜀昭烈帝劉備。先,尊稱死去的人。
(2)創:開創,創立。業:統一天下的大業。
(3)中道:中途。
(4)崩殂(cú):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5)今:現在。
(6)三分:天下分為孫權,曹操,劉備三大勢力。
(7)益州疲弊:弱,處境艱難;益州:漢代行政區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陝西省一帶。這里指蜀漢。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
(8)此:這;誠:的確,實在;之:的;秋:時,時候。這里指關鍵時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9)然:然而;侍:侍奉;衛:護衛;懈:鬆懈,懈怠;於:在;內:皇宮中。
(10)忘身:捨身忘死,奮不顧身。
(11)蓋:原來;追:追念;殊遇:優待,厚遇。
(12)誠:的確,確實;宜:應該。
(13)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
(14)光:發揚光大,用作動詞;遺德:留下的美德。
(15)恢弘:發揚擴大,用作動詞。恢,大。弘,大,寬。這里是動詞,也做「恢宏」;氣:志氣。
(16)妄自菲薄:過於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小看,輕視。
(17)引喻失義:講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喻:比如;義:適宜、恰當。
(18)以:以致(與以傷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諫:勸諫。
(19)宮:指皇宮;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
(20)陟(zhì):提升,獎勵;罰:懲罰;臧否(pǐ):善惡,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評論人物好壞。
(21)作姦犯科:做姦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作奸:做了姦邪的事情;科:科條,法令。
(22)及:以及;為:做。
(23)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吏。
(24)刑:罰。
(25)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理。
(26)偏私:偏袒,有私心。
(27)內外異法:內宮和外府刑賞之法不同。內外,指內宮和外府。異法,刑賞之法不同。
(28)志:志向;慮:思想,心思;忠純:忠誠純正。
(29)簡:選擇;一說通「揀」,挑選;拔:選拔;遺(wèi):給予。
(30)悉以咨之:都拿來跟他們商量。悉,全部;咨:詢問,商議,徵求意見。之,指郭攸之等人。
(31)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裨(bì):補。闕,通「缺」,缺點,疏漏。
(32)有所廣益:有所啟發和幫助;廣益:增益。益,好處。
(33)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
(34)曉暢:精通。
(35)試用:任用。
(36)督:武職,向寵曾為中部督(禁衛軍統帥)。
(37)營:軍營、軍隊。
(38)行(háng)陣:指部隊。
(39)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9)小人:晚輩,下人,這里指:宦官。
(40)傾頹:傾覆衰敗。
(41)痛恨:痛惜,遺憾
(42)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能夠以死報國。
(43)隆:興盛。
(44)計日:計算著天數,指時日不遠。
(45)布衣:平民;百姓。
(46)躬:親自;耕:耕種。
(47)南陽:當時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城西一帶。
(48)苟:苟且;全:保全。
(49)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
(50)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
(51)猥(wěi):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
(52)顧:探望。
(53)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54)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
(55)有: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
(56)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將要,臨近。
(57)夙夜憂嘆:早晚憂慮嘆息。
(58)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
(59)不毛:不長草木,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
(60)兵:武器;甲:裝備。
(61)獎率:獎賞率領。
(62)庶:希望;竭:竭盡;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
(63)攘(rǎng)除:排除,鏟除;奸凶:姦邪凶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
(64)還:回;於: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65)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所以:用來……的事。
(66)斟酌損益: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67)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托:託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務。
(68)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69)告:告慰,告祭。
(70)興德之言:發揚陛下恩德的忠言。
(71)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72)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彰:表明,顯揚。咎:過失,罪。
(73)咨諏(zōu)善道:詢問(治國的)良策。諏(zōu),詢問,咨詢。
(74)察納:識別採納。察:明察。雅言:正確的言論,正言,合理的意見。
(75)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
(76)當:在……時候。
(77)臨:面對;涕:眼淚;零:落下。
(78)不知所言: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
【譯文】
先帝開創統一天下的大業沒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一分為三,蜀漢處境艱難,這實在是形勢危急、存亡難料的關鍵時期啊。然而侍衛大臣在皇宮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戰場上捨生忘死,這都是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要報答給陛下。陛下的確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臣子忠言勸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獎懲他們的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作姦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或盡忠做善事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員評定他們的獎懲,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偏袒、有私心,使朝廷內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誠無二,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予陛下。我認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再實行,就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端正,通曉軍事,在從前試用的時候,先帝稱贊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商量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夠使軍中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之所以能夠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朝後期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優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種地,只希望在亂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諸侯中揚名顯達。先帝不認為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向我詢問當時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又遇上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頭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辦事謹慎,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我接受任命以來,早晚憂慮嘆息,擔心託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而有損於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武器裝備已經充足,應該勉勵並率領三軍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竭盡我有限的才能,去鏟除那些姦邪凶惡的敵人,復興漢室,遷回舊都洛陽。這是我報答先帝、忠於陛下的職責。至於處理事務斟情酌理,有所興革,進盡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如果不能實現,就(請)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忠言,就應當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征詢治國的良策,識別、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如果您能這么做,那)我就感恩戴德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將要遠離陛下,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流淚不止,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

後出師表
【原文】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歲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釋】
(1)漢:指蜀漢。賊:指曹魏。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謂兩者相比,應取何者。
(4)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5)並日:兩天合作一天。
(6)顧: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7)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8)進趨:快速前進。
(9)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
(10)被創:受創傷。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於楚軍,公元前203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市)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195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200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奴的圍困。
(11)長策:長期相持的打算。
(12)坐:安安穩穩。
(13)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兩說皆可通。
(14)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
(15)困於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綉所敗,身中流矢。
(16)險於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攸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後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
(17)危於祁(qí)連:這里的「祁連」,據胡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並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
(18)逼(bì)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19)幾敗北山:事不詳。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陝西勉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
(20)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殆,幾乎。
(21)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
(22)昌霸:又稱昌豨。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
(23)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江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
(24)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古稱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東)。
(25)期(jì)年:一周年。
(26)突將、無前:蜀軍中的沖鋒將士。賨(cóng)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
(27)圖:對付。
(28)夫:發語詞。平:同「評」,評斷。
(29)敗軍於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阪被擊潰事。當陽屬古楚地,故雲。
(30)拊手:拍手。
(31)以定:已定,以,同「已」。
(32)授首:交出腦袋。
(33)逆見:預見,預測。
(34)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一作「鞠躬盡瘁」。
(35)利鈍:喻順利或困難。
(36)睹(dǔ):亦即「逆見」,預料。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賊的大事託付給我。憑著先帝的英明來衡量我的才幹,本來他是知道我去征討曹賊,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敵人是強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賊,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坐著等待滅亡,哪裡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賊的事業託付給我。
我接受遺命以後,每天睡不安穩,飯吃不香。想到為了征伐北方的敵人,應該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領兵渡過金沙江,深入到連草木五穀都不生長的地區(南蠻)作戰,兩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飯。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決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著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發議論的人卻說這樣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賊剛剛在西方顯得疲睏,又竭力在南方和孫吳作戰,兵法上說要趁敵軍疲勞的時候向他進攻,這真是(需要)快速前進的時機啊。我恭謹地申述此事如下:
高帝像日月一樣英明,謀臣們智謀淵博深遠,卻是經歷過艱險,受過創傷,遭遇危難以後才得到安全。現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卻想採用長期相持的策略來取得勝利,安然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種種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聖賢的話,眾人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當年不戰,第二年又不出征,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於是吞並了江東。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慧計謀,遠遠地超過一般人,他用起兵來就好像孫臏、吳起一樣,可是他卻曾在南陽受困,在烏巢處於險境,在祁連山上遭到危險,在黎陽被逼,幾乎在北山失敗,差一點死在潼關,後來才在表面上穩定了一段時間。何況我的才能很弱,卻打算不經歷危險來安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沒有獲勝,四次渡過巢湖沒有獲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卻圖謀殺死他,委任夏侯淵,可是夏侯淵卻戰敗身亡。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他還有這些失誤的地方,何況我才能平庸低下,哪裡就一定能獲勝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我到漢中,其間不過一年罷了,可是卻失去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領、屯兵中的將官共七十多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多人,這都是幾十年來從四處聚合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過幾年,那就要損失全軍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兵力去消滅敵人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窮困、兵士疲憊,可是戰爭不能停止。戰爭不能停止,那軍隊駐紮下來和去攻打敵人,所付出的辛勞和費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這樣,不趁現在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賊長期相持。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點。
天下的事情是很難評論斷定的。從前先帝在楚地打了敗仗,在這時,曹操拍手稱快,認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後先帝東邊聯合吳越,西邊攻取巴蜀,發兵向北征討,夏侯淵就被殺掉了,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復興漢朝的大業將要成功了。後來東吳改變態度,違背了盟約,關羽兵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失誤,曹丕稱帝,所有的事情都象這樣,很難預料。我小心謹慎地為國獻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為止。至於事業是成功是失敗,進行得順利還是不順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夠預見的了。

②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利餘力的翻譯

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望採納哦

③ 《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各自的作者,寫作時間及寫作背景

一、《前出師表》

1、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

2、譯文:

臣諸葛亮上言:先帝創立帝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物力又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

然而,侍衛大臣們在宮廷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上捨身作戰,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

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皇宮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麼差別。如果有營私舞弊、違犯法律和盡忠行害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

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

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陛下都應征詢他們,然後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經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

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作,將士才幹高的差的、隊伍強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

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嘆息、惋惜痛心的。

侍中郭攸之、費禕,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麼名氣。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

後來遇到失敗,我在戰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諸葛亮)。

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託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聖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

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器已經准備充足,應當鼓舞並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姦邪凶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於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聖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

陛下自己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國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現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麼。

3、詞語注釋

(1)先帝:指漢昭烈帝劉備。先,尊稱死去的人。

(2)創:開創,創立;業:統一天下的大業。

(3)中道:中途。

(4)崩殂(cú):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5)今:現在。

(6)三分:天下分為孫權,曹操,劉備三大勢力。

(7)益州疲弊:弱,處境艱難;益州:漢代行政區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陝西省一帶,這里指蜀漢。疲弊(pí bì):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

(8)此:這;誠:的確,實在;之:的;秋:時,時候,這里指關鍵時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9)然:然而;侍:侍奉;衛:護衛;懈:鬆懈,懈怠;於:在;內:皇宮中。

(10)忘身:捨身忘死,奮不顧身。

(11)蓋:原來;追:追念;殊遇:優待,厚遇。

(12)誠:的確,確實;宜:應該。

(13)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

(14)光:發揚光大,用作動詞;遺德:留下的美德。

(15)恢弘:發揚擴大,用作動詞。恢,大。弘,大,寬,這里是動詞,也做「恢宏」;氣:志氣。

(16)妄自菲薄:過於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小看,輕視。

(17)引喻失義:講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喻:比如;義:適宜、恰當。

(18)以:以致(與以傷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諫:勸諫。

(19)宮:指皇宮;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

(20)陟(zhì):提升,獎勵;罰:懲罰;臧否(pǐ):善惡,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評論人物好壞。

(21)作姦犯科:做姦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作奸:做了姦邪的事情;科:科條,法令。

(22)及:以及;為:做。

(23)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吏。

(24)刑:罰。

(25)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理。

(26)偏私:偏袒,有私心。

(27)內外異法:內宮和外府刑賞之法不同。內外,指內宮和外府。異法,刑賞之法不同。

(28)志:志向;慮:思想,心思;忠純:忠誠純正。

(29)簡:選擇;一說通「揀」,挑選;拔:選拔;遺(wèi):給予。

(30)悉以咨之:都拿來跟他們商量。悉,全部;咨:詢問,商議,徵求意見;之,指郭攸之等人。

(31)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裨(bì):補;闕(quē),通「缺」,缺點,疏漏。

(32)有所廣益:有所啟發和幫助。廣益:增益;益,好處。

(33)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

(34)曉暢:精通。

(35)試用:任用。

(36)督:武職,向寵曾為中部督(禁衛軍統帥)。

(37)營:軍營、軍隊。

(38)行(háng)陣:指部隊。

(39)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40)小人:晚輩,下人,這里指宦官。

(41)傾頹:傾覆衰敗。

(42)痛恨:痛惜,遺憾。

(43)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能夠以死報國。

(44)隆:興盛。

(45)計日:計算著天數,指時日不遠。

(46)布衣:平民;百姓。

(47)躬:親自;耕:耕種。

(48)南陽:當時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城西一帶。

(49)苟:苟且;全:保全。

(50)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

(51)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

(52)猥(wěi):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

(53)顧:探望。

(54)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55)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

(56)有: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

(57)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將要,臨近。

(58)夙夜憂嘆:早晚憂慮嘆息。

(59)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

(60)不毛:不長草木,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

(61)兵:武器;甲:裝備。

(62)獎率:獎賞率領。

(63)庶:希望;竭:竭盡;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

(64)攘(rǎng)除:排除,鏟除;奸凶:姦邪凶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

(65)還:回;於: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66)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所以:用來...的是

(67)斟酌損益(zhēn zhuó sǔn yì):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68)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托:託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務。

(69)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70)告:告慰,告祭。

(71)興德之言:發揚陛下恩德的忠言。

(72)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73)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彰:表明,顯揚;咎:過失,罪。

(74)咨諏(zōu)善道:詢問(治國的)良策。諏(zōu),詢問,咨詢。

(75)察納:識別採納。察:明察;雅言:正確的言論,正言,合理的意見。

(76)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

(77)當:在……時候。

(78)臨:面對;涕:眼淚;零:落下。

(79)不知所言: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4、創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二、《後出師表》

1、原文: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2、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賊的大事託付給我。憑著先帝的英明來衡量我的才幹,本來他是知道我去征討曹賊,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敵人是強大的。

但是不征伐曹賊,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坐著等待滅亡,哪裡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賊的事業託付給我。

我接受遺命以後,每天睡不安穩,吃飯不香。想到為了征伐北方的敵人,應該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領兵渡過瀘水,深入到連草木五穀都不生長的地區作戰,兩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飯。

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決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著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發議論的人卻說這樣作不是上策。

如今曹賊剛剛在西方顯得疲睏,又竭力在東方和孫吳作戰,兵法上說要趁敵軍疲勞的時候向他進攻,現在正是進兵的時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況向陛下陳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樣英明,謀臣們智謀淵博深遠,卻是經歷過艱險,受過創傷,遭遇危難以後才得到安全,現在陛下未韶趕得上高帝,謀臣不如張良、陳平,卻想採用長期相持的策略來取得勝利,安然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種種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聖賢的話,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今年不戰,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於是吞並了江東。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慧計謀,遠遠地超過一般人,他用起兵來就好象孫臏、吳起一樣,可是他卻曾在南陽受困,在烏巢處於險境,在祁連山上遭到危險,在黎陽被逼,幾乎在北山失敗,差一點死在潼關,後來才在表面上穩定了一段時間。何況我的才力很弱,卻打算不經歷危險來安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沒有獲勝,四次渡過巢湖沒有獲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卻圖謀殺死他,委任夏侯淵,可是夏侯淵卻戰敗身亡。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他還有這些失誤的地方,何況我才能平庸低下,哪裡就一定能獲勝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點。

3、詞句注釋

(1)漢:指蜀漢。賊:指曹魏。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何如,用於比較,表示抉擇,傾向肯定後一種(偏指一方)。孰,哪一個。

(4)惟:助詞。

(5)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並日:兩天合作一天。

(7)顧: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8)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9)「今賊」兩句:指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時,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變,牽動關中局勢:在魏、吳邊境附近的夾石(今安徽省桐城縣北),東吳大將陸遜擊敗魏大司馬曹休兩事。

(10)進趨:快速前進。

(11)高帝:劉邦死後的謚號為「高皇帝」。並:平列。

(12)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

(13)被創:受創傷。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於楚軍,公元前203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縣)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195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200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奴的圍困。被,同「披」。

(14)良:張良,漢高祖的著名謀士,與蕭何、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

(15)長計:長期相持的打算。

(16)坐:安安穩穩。

(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兩說皆可通。

(18)劉繇(yóu):字正禮,東漢末年任揚州刺史,因受淮南大軍閥袁術的逼迫,南渡長江,不久被孫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後為豪強笮融攻殺。《三國志·吳書》有傳。

(19)孫策:字伯符,孫權的長兄。父孫堅死後,借用袁術的兵力,兼並江南地區,為孫吳政權的建立打下基礎,不久遇刺身死。

(20)江東: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21)孫:指孫武,春秋時人,曾為吳國將領,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吳:指吳起,戰國時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後仕於魯、魏、楚,著有《吳子兵法》。

(22)困於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綉所敗,身中流矢。

(23)險於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彧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後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

(24)危於祁連:這里的「祁連」,據胡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並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

逼(bì)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25)幾敗北山:事不詳。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陝西沔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

(26)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殆,幾乎。

(27)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

(28)昌霸:又稱昌豨。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

(29)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江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

(30)李服:建安四年(199),車騎將軍董承根據漢獻帝密詔,聯絡將軍吳子蘭、王子服和劉備等謀誅曹操,事泄,董承、吳子蘭、王服等被殺。據胡三省雲:「李服,蓋王服也。」

(31)夏侯:指夏侯淵。曹操遣夏侯淵鎮守漢中。劉備取得益州之後,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出兵漢中,蜀將黃忠於陽平關定軍山(今陝西省沔縣東南)擊殺夏侯淵。

(32)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縣東)。

(33)期(jī)年:一周年。

(34)「然喪」句:趙雲為蜀中名將,陽群等人事跡不詳。曲長、屯將是部曲中的將領。

(35)突將、無前:蜀軍中的沖鋒將士。賨(cóng)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

(36)圖:對付。

(37)夫:發語詞。平:同「評」,評斷。

(38)敗軍於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坂被擊潰事。當陽屬古楚地,故雲。

(39)拊(fǔ)手:拍手。

(40)以定:已定,以,同「已」。

(41)「然後」句:指劉備遣諸葛亮去江東連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破曹軍。

(42)西取巴蜀:指建安十六年(211)劉備勢力進入劉璋占據的益州,後來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區。

(43)授首:交出腦袋。

(44)關羽:字雲長,蜀漢大將,劉備入川時,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他出擊曹魏,攻克襄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中原。孫權趁機用呂蒙計謀偷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

秭(zǐ)歸蹉(cuō)跌(diē):指劉備因孫權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就親自領兵伐吳,在秭歸(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吳將陸遜所敗。蹉跌,失墜,喻失敗。

(45)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建立魏國,是為魏文帝。

(46)逆見:預見,預測。

(47)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一作「鞠躬盡瘁」。

(48)利鈍:喻順利或困難。

(49)睹(dǔ):亦即「逆見」,預料。

(50)逼(bì)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51)平:陳平,漢高祖的著名謀士。後位至丞相。

(52)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

4、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載於三國時期吳人張儼的《默記》,一般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當作於蜀漢建興六年(228),比《前出師表》晚了一年。

此時正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預期成果之時。為消除各方阻礙,在第二次北伐臨行之際,諸葛亮向後主劉禪獻上了這篇《後出師表》。

劉備臨終前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加緊從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全面進行北伐准備。在外交上,派使者聯吳;韜光養晦,對魏國勸降書不作答復,以低姿態麻痹敵國。

政治上,高度集中軍政大權,」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勵精圖治,籠絡土著地主,緩和主客矛盾,革除劉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則,虛心納諫,調動全國力量投入戰爭。

經濟上,堅決與民休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多產糧食,增加儲備,保護水利工程,發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擴大財政來源。軍事上,伺機平定南中叛亂,治戎講武,訓練部隊。

諸葛亮南征後,北伐魏國提上日程。北伐魏國是劉備集團一貫的方針。劉備以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

諸葛亮鑒於魏國經濟必將逐漸恢復,時間拖長對蜀國不利,而及早北伐可發揮自己治國治軍優勢,何況身死之後,蜀國無人能夠蹈涉中原,抗衡大國,因此認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蠶食並最終打敗魏國,也可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為此決心展開北伐,並且」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堅持到底。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在向劉禪呈上《前出師表》以後,迅即率師進駐漢中。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出師北伐祁山。魏國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紛紛叛魏歸漢。

蜀軍在佔有隴右三郡後,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結束了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十一月,魏國大舉進軍東吳,魏將曹休為吳將陸遜所敗,張郃東下,關中極為虛弱。

諸葛亮認為進攻時機已到,准備全師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於逸樂,對進軍一事心懷疑慮,並且產生了不少非議。

為此,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詣,申明討伐的決心;義正辭嚴,批駁非議的錯誤。因為這次上表後於第一次出師時的一表,故而後世稱之為《後出師表》。

(3)合肥喻利家居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早年避亂於荊州,隱居隴畝,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並建議劉備聯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後一直佐劉備。

建安十三年即聯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建興元年(223年)劉備死後,後主劉禪襲位,諸葛亮盡心託孤,被封為武鄉候,主持朝政。

諸葛亮志在北伐,於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因病卒於五丈原。有《諸葛武侯集》。

④ 《後出師表》的原文繁體字怎麼寫

《後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壹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壹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壹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壹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壹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⑤ 合肥裝修公司哪家好,想找個信譽好,施工質量好,裝修婚房!

我只能說沒有最好的裝修公司,只能找服務跟質量最好的公司。技術其實都是一般的。

下面給你講解一下裝修要注意的事項,別給裝修公司吭了:

1.前期設計 -- 2.主體拆改 -- 3.水電改造 -- 4.木工 -- 5.貼磚 -- 6.刷牆面漆 -- 7.廚衛吊頂 -- 8.櫥櫃安裝 -- 9.木門安裝 -- 10.地板安裝 -- 11.鋪貼壁紙 -- 12.散熱器安裝 -- 13.開關插座安裝 -- 14.燈具安裝 -- 15.五金潔具安裝 -- 16.窗簾桿安裝 -- 17.拓荒保潔 -- 18.傢具進場 -- 19.家電安裝 -- 20.家居配飾
裝修,大致是按照這20步完成的。下面,死抗著盡我最大之所能,把我目前所了解的裝修過程以及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諸多細節盡可能詳細的闡述一遍……

(一)前期設計
同樣是建造,人和蜜蜂的區別就在於,蜜蜂的建造是本能的反映,而人在建造之前,腦海中首先會形成構思和框架。所以,如果把家裝比喻成一場戰役,那麼家裝的前期設計就是這場戰役的「作戰方案」,是家裝的「靈魂環節」。再所以,死抗著在上篇《唐亮製造》中通篇講述的都是前期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在這里就不重復了。
在前期設計中,同學必須還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對自己的房間進行一次詳細的測量,大家不要犯懶,最好親自測量一遍,測量的內容主要包括:
1、明確裝修過程涉及的面積。特別是貼磚面積、牆面漆面積、壁紙面積、地板面積;
2、明確主要牆面尺寸。特別是以後需要設計擺放傢具的牆面尺寸。
我記得我家工長最後跟我按照「實際發生量」結算鋪磚一項的總款時,他測量的面積比我自己測量的面積多了10平米,我當時真是哭笑不得。重新測量之後,工長回過身訓斥瓦工說:「你們是怎麼測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大家自己測量的原因。裝修很多地方跟做人的道理一樣——我們嘴上不一定很明白,但是心裡一定要有數。
順道提醒大家,開工之前不要忘記去物業辦理開工手續,交納裝修押金。
(二)主體拆改
進入到施工階段,主體拆改是最先上的一個項目,主要包括拆牆、砌牆、鏟牆皮、拆暖氣、換塑鋼窗等等。主體拆改說白了,就是先把工地的框架先搭起來。
(三)水電改造
電路改造之前,主體結構拆改應該基本完成了。在水電改造和主體拆改這兩個環節之間,一些同學可能知道,還應該進行櫥櫃的第一次測量。其實所謂的櫥櫃第一次測量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因為牆面和地面都沒有處理,櫥櫃設計師不可能給出具體的設計尺寸,而只是就開發商預留的上水口、油煙機插座的位置,提出一些相關建議。主要包括:
1、看看油煙機插座的位置是否影響以後油煙機的安裝;
2、看看水表的位置是否合適;
3、看看上水口的位置是否便於以後安裝水槽。
對於櫥櫃的第一次測量,稍微有經驗的同學完全可以自行完成。水路改造完成之後,最好緊接著把衛生間的防水做了。廚房一般不需要做防水。
有同學一直認為裝修開始之前,一些主料應該事先進場。我要說的是,除非是主體拆改需要用的主料,否則,諸如瓷磚、大芯板等主料的進場時間應該在水電改造之後。因為電路改造如果涉及地面開槽的話,瓷磚、大芯板碼放的位置不當的話,工人搬來搬去很是麻煩。前兩天「耗子」同學還跟我提到她家當初就遇到了工人滿屋子來回來去挪磚的問題,在此提醒同學注意。

(四)木工
木工、瓦工、油工是施工環節的「三兄弟」,基本出場順序是:木——瓦——油。基本出場原則是——誰臟誰先上。「誰臟誰先上」也是決定家裝順序的一個基本原則之一,我後面還會提到。
其實像包立管、做裝飾吊頂、貼石膏線之類的木工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作為主體拆改的一個細環節考慮,本身和水電路改造並不沖突,有時候還需要一些配合,諸如我上篇帖子提到的——「家裡准備做假牆的話,要考慮假牆上是否有水電線路,如果有的話,應該讓水電改造的工人預埋管。」
(五)貼磚
如果工人忙得開的話,工長一般會在「木工老大」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讓「瓦工老二」進場貼磚,這很正常,因為兩者本身沒什麼沖突。
在「瓦工老二」作業的過程,還涉及以下三個環節的安裝:
1、過門石、大理石窗檯的安裝。過門石的安裝可以和鋪地磚一起完成,也可以在鋪地磚之後,大理石窗檯的安裝一般在窗套做好之後,安裝大理石的工人會准備玻璃膠,順手就把大理石和窗套用玻璃膠封住了。
2、地漏的安裝。地漏是家裝五金件中第一個出場的,因為它要和地磚共同配合安裝。所以,同學們在開始逛建材的時候,應該趕早兒買地漏。
3、油煙機的安裝。油煙機是家電第一個出場的,廚房牆地磚鋪好之後,就可以考慮安裝油煙機了。
「瓦工老二」離場,這時候可以約櫥櫃第二次測量了,准確地說,在廚房牆地磚貼完並安裝完油煙機之後,就可以約櫥櫃第二次測量。

(六)刷牆面漆
「油工老三」進場,主要完成牆面基層處理、刷面漆、給「木工老大」打的傢具上漆等工作。准備貼壁紙的同學,只需要讓「油工老三」在計劃貼壁紙的牆面做基層處理就可以。至於是否要留最後一遍面漆,個人感覺這個問題沒必要太較真兒,從我裝修過的經驗來看,留一遍面漆的意義不是很大,因為後面的操作沒有比刷漆再臟的了。
寫到這里,死抗著喘口氣兒,跟大家閑聊兩句。當「老大」、「老二」、「老三」相繼離場之後,很多同學會認為自己的裝修快結束了,其實按環節來數的話,三分之一還不到。大家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人們普遍理解的裝修只是裝修的「施工環節」,其實裝修的「安裝環節」也是裝修的重頭所在。
如果說「設計環節」是把我們未來家的樣子「構想」一下的話,那麼「施工環節」就是把我們的家「包裝」一下,真正說「置備」家當幾乎都在「安裝環節」。喝口水兒,繼續……
(七)廚衛吊頂
櫥櫃吊頂作為安裝環節打頭陣的,還是在延續對家的「包裝」。在廚衛吊頂的同時,廚衛的防潮吸頂燈、排風扇(浴霸)應該已經買好了。同學們最好把廚衛吸頂燈、排風扇(浴霸)同時裝好,或者留出線頭和開孔。
順道插一句,我是堅決主張「裝修外包論」的,即便工長跟我承諾他的工人水電改造做得如何如何規范、鋁扣板安裝如何如何規矩、木門做的如何如何結實,壁紙貼的如何如何專業、櫥櫃打造的如何如何實用……在我看來,裝修隊所能做的,就是木工、貼磚、刷漆
因為我相信專業的施工、相信廠家的安裝水準、相信流水線作業的產物,大都要比裝修隊工人的手工略勝一籌。裝修如同博弈,賭的就是工人的手藝,所以,把寶押在「我家工人是施工天才」上,我心裡不踏實。
很多同學之所以讓裝修公司、裝修隊承擔了大量的施工任務,其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時間不寬裕,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考慮「工程的銜接」問題。我當初決定水電改造外包,還有鄰居提醒我說:以後銜接起來很麻煩。
其實裝修的每個環節獨立性都很強,記得前陣子論壇還有南方的同學提出疑問,說他老家那邊裝修,每個環節都是業主請專門的工人做。家庭裝修就這么點事,本身真的沒什麼銜接可言,反倒是同學們自己在家裝過程應該盡可能發揮所謂的「銜接作用」,准確把握材料的選擇、掌握一些簡單的施工工藝流程、處理好對工人的關系等等,這才是關鍵所在。
真要說因為「銜接」出了問題,比如涉及後期潔具、燈具、五金的安裝等環節由誰來負責的問題,一方面要看你和工人的相處,看最後有沒有人願意「管」你;另一方面,真說到了沒人「管」的份兒上,我還是那句話——「自從上帝發明了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裝修,質量永遠排在第一位,是主要矛盾,是大原則。某些環節因為「銜接」出了問題,是次要矛盾。同學們在因為次要矛盾而准備在主要矛盾、在大原則上做出讓步的同時,還需慎重。

(八)廚櫃安裝
吊頂結束後,可以約櫥櫃上門安裝了。順利的話,一天的時間可以完成。同時安裝的還有水槽(可以不包括上下水件)和煤氣灶,櫥櫃安裝之前最好協調物業把煤氣通了,因為煤氣灶裝好之後需要試氣。
對了,剛才說到吊頂,有個問題值得大家探討,很多同學廚衛吊頂選擇防水石膏板配合防水漆,裝修隊報價一般在120元以上每平米,比一般的鋁扣板、PVC扣板吊頂都要貴。石膏板吊頂從視覺上看起來比較平整,但是以後頂面水管一旦出現問題,或者樓上漏水需要樓下配合維修等,石膏板吊頂就要整體拆除,比起扣板吊頂費事得多。所以,大家在選擇石膏板吊頂的時候還需慎重。
(九)木門安裝
在櫥櫃安裝的第二天,早在一個多月前木門測量完成後,現在可以約安裝了。順利的話,也是一天的時間,裝門的同時要安裝的合頁、門鎖、地吸。同學們事先應該准備好相關五金。
如果你想讓木門廠家安裝窗套、埡口的話,在木門廠家測量的時候也要一並測量,並在木門安裝當天同時安裝,同時應考慮將大理石窗檯的安裝時間向後錯,排在窗套安裝之後。
備註:木門的製作周期一般為一個月,所以,為了讓工期銜接緊密,要在主體拆改完成之後盡早讓木門廠家上門就門洞尺寸進行測量。關於門洞的處理,大家需要注意一點,如果家裡門洞的高度不一致,需要工人處理成等高——好看。
(十)地板安裝
在木門安裝的第二天就可以安裝地板了,順利的話,也是一天的時間。地板安裝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地板安裝之前,最好讓廠家上門勘測一下地面是否需要找平或局部找平,有的裝修公司或整修隊會建議同學地面找平或局部找平,以地板廠家的實際勘測為准;
2、地板安裝之前,家裡的鋪裝地板的地面要清掃干凈,要保證地面的乾燥,所以清掃過程不要用水。
3、地板安裝時,有條件的話,地板的切割一定要在走廊。以前論壇還就這個問題討論過,有同學認為在走廊切割地板污染公共區域,不道德。我的想法是完工之後打掃一下,不打緊。在室內切割地板對牆面的污染比較嚴重,類似的還有櫥櫃的人造石檯面的切割,我相信裝修過的同學多少都有體會。

(十一)鋪貼壁紙
在地板安裝的第二天,家裡收拾干凈了,就可以約壁紙鋪貼了,順利的話,同樣是一天的時間。有條件的話,鋪貼壁紙的當天,地板應該做一下保護;沒條件也沒關系,把清理地板上遺留的壁紙膠交給拓荒保潔也沒問題。鋪貼壁紙之前,牆面上要盡量做到「什麼都不要有」。
(十二)散熱器安裝
在壁紙鋪好的第二天,更換散熱器或者拆改散熱器的同學們可以踏踏實實的把散熱器掛牆上了。同樣是一天的時間。
木門——地板——壁紙——散熱器,這是一個被普遍認可的正確安裝順序,先裝木門是為了保證地板的踢腳線能和木門的門套緊密接合;後裝壁紙主要是因為地板的安裝比較臟,粉塵多,對壁紙污染嚴重。此處再次用到我前面說的「誰臟誰先上」的原則。最後裝散熱器是因為只有牆面壁紙鋪好才能安裝散熱器。
裝修過程的逐次逐步也就是在種種制約與被制約的條件下設計出來的。偶爾也有例外,比如霍爾茨門需要先裝地板後裝門,不過這樣的例外在裝修過程中並不多見。
此外,我前面反復說「一天的時間」,有一層意思需要提醒同學們,「一天」對於整個裝修來說並不算漫長,所以,即便沒什麼安裝沖突,比如櫥櫃和木門,同學們也盡量不要在一天的時間里同時預約兩個安裝,特別是對上面提到的這些「大件」,因為安裝對於這些「大件」來說非常關鍵,最好專盯一個現場,而不要「一心二用」。要學會安慰自己——咱不差那一天。
(十三)開關插座安裝
死抗著只有一句提醒:同學們應該對家裡各個自然間的開關插座數量、位置等問題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或者記錄,特別是對於貼壁紙的同學,有時候壁紙工人不負責任,壁紙呼啦一下子鋪上去,他也不用壁紙刀在你開關插座的位置開孔標示。所以,仍然需要同學們自己心裡有數。
(十四)燈具安裝
裝燈,沒啥好說的。裝完燈,家裡就亮了,告別了裝修期間100瓦的白熾燈泡刺眼的強光——感覺不錯。
(十五)五金潔具安裝
之前買好的上下水管件、衛浴掛件、馬桶、晾衣架等等,一並就都裝上。前面那些「大件」裝好之後,家裡仍然十分「生冷」,等到燈具、五金潔具裝好之後,家裡就「活」了,真的「活」了。一點不誇張地說,你第一次打開龍水看著水「嘩、嘩」的往出流,心裡都會挺美;第一次在家裡新裝的馬桶出恭,都會很有成就感,對了,我還給它起了個不錯的名字——「處女座」。

(十六)窗簾桿安裝
窗簾桿的安裝標志著家裝的基本結束。
(十七)拓荒保潔
拓荒保潔之前,不要裝窗簾,記得「解說窗簾」那篇帖子里提醒過大家。拓荒保潔時,家裡不要有傢具以及不必需的家電,要盡量保持更多的「平面」,以便拓荒保潔能夠徹底的清掃。
(十八)傢具進場
關於傢具的購買時間,我的建議是,最早也要在水電路改造完成之後,這樣,選擇傢具的基本尺寸范圍我們心裡才大致有數。所以,有些同學在裝修還沒開始之前,已經急著把傢具都訂了,個人感覺沒什麼必要。
(十九)家電進場
到了這時候,家電該進場的進場,該安裝的安裝,准備入住了!
(二十)家居配飾
家居配飾,家裝的最後一步,而且已經由裝修轉為裝飾了,包括窗簾的安裝都屬於家居配飾環節。至於買窗簾,最好是在訂好傢具之後,以免風格沖突。家居配飾還包括可以考慮買一些綠色植物、掛牆畫、擺設工藝品等等等等……總之,入住之後,你就可以自由發揮了。

⑥ 君子喻於利小人喻利意思

你好,這話的意思是:君子可以掌握利益,小人會去追求利益。通俗點說就是,君子控制利益,小人被利益控制。

⑦ 在合肥裝修房子的步驟一般是什麼

看樣板房,確定裝修風格
考察裝修公司
簽訂裝修合同
確認裝修設計圖
施工
驗收。

閱讀全文

與合肥喻利家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