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易十四下葬在何處
得不到安息的國王們
——法國大革命軼事之一
一 聖丹尼教堂的浩劫
1793年10月12日的清晨,巴黎城北的聖丹尼教堂。
這座建於12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差不多已化為一具凄慘陰森的骨架,而僅僅兩個月前,它還是巴黎最優美最典雅的教堂之一。傳說這里是殉教聖人聖丹尼的埋葬地,為此波旁王朝的歷代君主和王族選擇了這塊聖地作為自己的安息場所,兩百年來,聖丹尼教堂一共埋葬了54位國王、王後和其他王室成員。正因為此,在巴黎民眾的眼裡,這座教堂無疑是專制王權的最高象徵之一。
1793年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的第四個年頭,也是大革命一步步走向恐怖和瘋狂最高潮的一年,這一年的1月,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但激進的民眾並不滿足,而是開始搜尋下一個發泄憤怒和仇恨的目標,他們找到的,就是路易十六祖先們安眠的這個教堂。93年8月里,民眾手持鐵錘沖進教堂,搗毀了所有的墓葬、雕塑和教堂裝飾,青銅像被溶化後鑄成大炮,大門口樹立起象徵共和國理想的自由女神像,人們圍繞著她徹夜跳舞狂歡。
聖丹尼教堂的劫難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兩個月後的今天,又一批更徹底的破壞者進入教堂,他們手持火把,沿著昏暗的階梯走進教堂的地下大廳,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安放在鐵制台座上的橡木棺材,覆蓋著暗紅色的天鵝絨,一共54具。地面上的陵墓已經在8月里摧毀殆盡,安放在地下的棺木卻尚未染指,而今天的目標,就是這些君王顯貴的屍體。
破壞者們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波旁王朝創始者亨利四世的棺木。用板斧劈開橡木板,裡面還有一層鉛棺,再用鑿子將它鑿開,掀掉裹屍布,亨利四世的遺體出現了,保存狀態幾近完美,絲毫沒有腐爛,面目安詳如同入睡一般,讓人不敢相信他已經在這里躺了整整183年。
亨利四世的屍體連同棺材一起,被豎立起來靠在柱子上,示眾兩天。巴黎民眾蜂擁而至,多數僅僅是出於看一眼的好奇,但也有不少激進分子,把自己對專制帝王的仇恨付諸行動。一個士兵拔出劍來,割下亨利四世的白鬍須按在自己的鼻子底下,大叫:「現在我有信心啦,我們一定能打敗所有的敵人!」還有人打落老國王的門牙,或者撕碎包裹身體的屍衣。兩天之後,遍體鱗傷的遺體被抬出教堂,扔進附近瓦洛阿公共墓地里剛剛挖好的深坑。
亨利四世之後輪到路易十三,路易十三之後則是赫赫有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鉛棺打開之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張顏色發黑但依然不失威嚴的臉龐,屍體的保存狀態甚至超過亨利四世。屍體之所以經久不腐,訣竅在於鉛棺,如果鉛棺能夠焊接得不留一絲縫隙,空氣和水分無法進入棺內,屍體便不會變質。但這需要高度的焊接技巧,並不容易做到,事實上54具棺材中,除了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其他遺體或多或少都已經敗壞,其中最可怕的當數浪盪國王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性喜尋花問柳,最後便是死於梅毒,死時全身腐臭,皮膚脫落,慘不忍睹。工匠用鑿子剛在鉛棺上鑿出一個洞,一股難以忍受的惡臭噴出,竟把四周的人群熏得一鬨而散。好不容易把鉛棺全部打開,只見鹽水裡漂浮著一團團紫色的爛肉,簡直看不出人的形狀。屍體運到瓦洛阿墓地後,先是用火燒,再灑上生石灰埋進土裡,其間惡臭怎麼也驅不散,警衛的士兵們實在受不了,只好向空中頻頻放槍,用硝煙來緩和一下發臭的空氣。路易十五是最後一個被搬出聖丹尼教堂的國王,這天是10月16日。也是在這一天,差不多同一時刻,在巴黎中心的革命廣場上,末代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走上了斷頭台。
光陰流逝,大革命的暴風驟雨早已過去,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帝國也雲散煙消。王政復辟後的1817年1月,瓦洛阿墓地的王族遺骸再次被挖掘出來,裝進兩具巨大的棺木,重新送回修葺一新的聖丹尼教堂。這一次,他們總算得到了永久的安眠——不,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二 尋找路易十四的心臟
為什麼說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國王們身體的另一部分,仍然沒有找到歸宿。
1819年2月的一天,一個名叫謝克的巴黎人走在街頭,被告示板上的一則廣告所吸引。廣告是這樣的:去年去世的建築家拉戴爾所遺留的傢具和收藏品定於今天拍賣。謝克愛好收集古董,雖然不知道拉戴爾的藏品里有些什麼,還是決定去看一看。拍賣品里有13塊雕刻著繁復紋樣的銅板,精美異常,謝克十分的喜愛,便買下其中的一塊。回家後,謝克取出銅板仔細打量,發現花紋中間有一行文字:路易十四的心臟。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法國的王族死後,他們的遺體並不像平民百姓那樣裝進棺材就完事,而是要經過好幾道復雜的保存程序,類似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工藝。先是切開腹部取出所有的內臟,並將身體中的血全部擠出,用香油仔細塗抹後包上細布,然後穿好衣服放入鉛棺,焊死後再放入更大的橡木棺內。從身體中取出的心臟,則浸泡在盛有酒精的玻璃瓶里,加進肉桂、沒葯、安息香等香料後密封,然後裝入鉛盒焊死,最後再放進琺琅盒保存。謝克買下的銅板,無疑就是鑲嵌在安放路易十四心臟的琺琅盒上的。王族們的心臟,本來都安放在巴黎幾處王家所屬的教堂,在大革命的動亂中早已下落不明,但既然有了銅板這樣一條線索,順藤摸瓜,或許可以找到劫後遺存的心臟,忠心耿耿的保王派謝克決心追究到底。
經過一番努力,謝克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拉戴爾的密友、畫家馬爾坦或許和這件事有關。借口要買畫,謝克敲開了馬爾坦家的大門。說明真實來意後,馬爾坦先是推說毫不知情,經不住謝克再三的懇求,終於說出了真相。事情的真相,完全出乎謝克的意外。
聖丹尼教堂遭到破壞時,拉戴爾作為一名建築師,被指定為現場的監督官。在那段瘋狂的年月里,遭難的不僅僅是聖丹尼教堂,法國全土幾乎所有與王族有關連的教堂、城堡、別墅等等,都難逃一劫。聖丹尼教堂以外,拉戴爾同時也是格拉斯教堂和聖路易教堂破壞工程的現場監督官。出發去這兩個教堂時,拉戴爾帶上了自己的兩個朋友:畫家馬爾坦和畫家德勞林。
這兩個畫家都懷著同樣一個目的,那就是獲取心臟。這兩個教堂一共保存著38顆王族的心臟,監督官拉戴爾將其中的11顆賣給德勞林,馬爾坦則買下了兩顆,包括最大的一顆也就是路易十四的心臟。畫家為什麼要搜集心臟?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在當時,用香油等進行過防腐處理的屍身和內臟溶解後產生的清油,塗抹在畫布上,可以產生其它任何原料都無法製造出來的光澤,因此成為畫家們夢寐以求的寶物。獲得這種屍油的主要途徑是從中東進口,因為猶太人有為屍體塗抹瀝青和香料的習慣,不法商人便掘開猶太人的墳墓,收集屍油後出售,但價格昂貴無比,令馬爾坦和德勞林這樣並不出名的畫家只有望而興嘆。沒想到大革命的混亂,竟給他們帶來了意外的機會。
馬爾坦把買下的兩顆心臟帶回家,卻遲遲不敢打開使用。畢竟,這可不是普通人的心臟!最後他僅僅用掉了路易十四心臟的一小部分,另一個也就是路易十三的心臟則絲毫未動。謝克立即將這個消息報告當政的路易十八,宮廷派人從馬爾坦手中買回這兩顆先王的心臟,將它們安置在聖丹尼教堂,和它們曾經屬於的身體聚於一處。
德勞林的心腸要比馬爾坦硬得多,11顆心臟一個不剩,全部被他用在了畫布上。作為畫家,馬爾坦早已湮沒無聞,德勞林則並沒有完全被遺忘,時至今日,他的作品還陳列在凡爾賽宮還有斯特拉斯堡博物館這樣的藝術殿堂里。不知道畫面上的那一層光澤,會是來自哪一位君王的心臟?
三 路易十七和基因鑒定
或許有人要問:誰是路易十七?國王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後,法國不是成了共和國了嗎?確實如此,但路易十六留下一個兒子路易•查爾斯,雖然從沒有當過一天政,法國人還是尊他為名義上的國王,王政復辟後登基的普羅旺斯伯爵也自稱路易十八,為的就是把路易十六之後的空白留給他的兒子。
小查爾斯在大革命時代的遭遇,是一段悲慘而離奇的故事。1792年8月推翻立憲君主制廢黜國王之後,國王一家五口人被送進丹普爾堡監禁,包括國王路易十六、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路易十六的妹妹伊麗莎白公主,還有國王夫婦的兩個孩子:14歲的公主瑪麗•黛萊絲和7歲的王子路易•查爾斯。隨著革命的日漸激進,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到這一家人頭上,先是93年1月國王被送上斷頭台處死,半年之後國民公會又突然下令,將小王子從他的「反動母親」身邊帶走,另行接受平民式的教育。據說官員們強行帶走小王子的那一刻,生性高傲的瑪麗•安托瓦奈特跪倒在地,一邊痛哭一邊苦苦哀求把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其實過不了多久王後自己也走上了斷頭台,她與愛子的生離死別只不過提早了幾個月。隨後伊麗莎白公主也被處死,丹普爾堡的囚犯只剩下兩個與世隔絕甚至相互之間都見不了面的孤兒。
小王子從母親身邊被帶走後,仍然住在丹普爾堡中,由國民公會指定的鞋匠西蒙夫婦負責養育和管教。西蒙是個鐵桿共和派,性格粗野但心腸其實不錯,少不更事的小王子很快習慣了新生活,並喜歡上了西蒙。然而奇怪的是,94年年初西蒙夫婦突然不明不白地辭職,收拾行李離開了丹普爾堡,而從這時候起,小王子就被關在屋內,再也沒有在院子里出現過。
時光又過去半年,羅伯斯庇爾終於倒台,恐怖政治宣告結束。督政官帕拉斯乍一上任,立刻帶領隨從來到丹普爾堡,看一看這個有可能成為「法國王位繼承人」的孩子究竟怎樣了。他看到的是一幅令人震驚不已的景象:房間里凌亂不堪,彌漫著刺鼻的臭氣,送進來的食物已經幾天沒有動過,一個少年身裹著骯臟的被單躺倒在床邊的地板上,膝蓋腫脹化膿,虛弱得幾乎無法開口說話。帕拉斯當即下令招來醫生為孩子治療,並改善居住和飲食條件,但一切都為時已晚。將近一年之後的1795年6月8日,這個病入膏肓的孩子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法國政府對外公布了路易十六之子路易•查爾斯也就是路易十七的死訊,當時誰也沒有對此表示懷疑。但漸漸地,巴黎的街頭巷尾傳出了這樣的風聲:死在丹普爾堡里的那個孩子,並不是真正的路易十七!
如果是這樣,真正的路易十七哪裡去了?流傳得最廣的說法,是說西蒙夫婦偷偷把小王子藏在行李中帶出監獄,並用另一個不相乾的孩子掉了包。西蒙本人在羅伯斯庇爾倒台時和他的領袖們一起被砍掉了腦袋,他的老妻珍妮貧病交加,只能在救濟院里度過餘生。在救濟院里,珍妮反復向人講述的故事就是:她和丈夫當年救出了小查爾斯並把他送出巴黎,而且,在過了八年之後,這個孩子還回來探望過她!另一種說法是,路易十七其實早已在1794年1月病死,當時的國民公會害怕這孩子的死會刺激國內的保王勢力,並且引來歐洲各國的抗議和攻擊,所以隱瞞不報,用另一個孩子來冒充。趕走西蒙夫婦並把孩子禁閉在房內,正是因為害怕計謀敗露。
法國官方對這些流言起先並不理會,但流言越傳越廣,到了王政復辟之後,甚至冒出好些自稱路易十七的人物來,鬧得沸沸揚揚。為求一了百了,1846年政府下令挖出當年落葬的遺體,檢驗一下到底不是路易十七本人。檢驗的結果是:這具屍體死亡年齡在15到18歲之間,根本不可能是死時年僅10歲的路易十七。難道謠傳竟然是真的?
自稱路易十七的人物前後多達一百五十來個,除了法國以外,還來自英國、丹麥、加拿大等各個國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國人魯道爾夫,他來到巴黎認祖歸宗,竟然得到了路易十七幼年時的乳母甚至英國和荷蘭政府的認可,但法國政府始終拒絕承認。路易十七的生死去向成為法國歷史上的一大謎團,業余的和專業的歷史學家們為此窮究不已,出版的專著多達800餘種。眾說紛紜之下誰都以為永遠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想不到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裡,現代科技手段居然徹底破解了這個謎團。
還是先回到丹普爾堡那個少年死去的時候。少年死後第二天,四位醫生奉命對遺體進行解剖,調查死因。其中一個醫生佩爾丹趁旁人不注意,偷偷把少年的心臟切下,用布包好帶回到家中,當作一件珍貴的紀念品保存起來。佩爾丹死後,這顆心臟幾經轉手,最後送到安葬王族遺體的聖丹尼教堂。正是這顆心臟,成為揭開謎團的關鍵。1999年年底,比利時魯本大學和德國穆恩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心臟上取樣,分析其基因構造,並與波旁王族其他成員的基因樣本相比較。用於比較的樣本包括路易十七母親瑪麗•安托瓦奈特的頭發,還有在世的波旁王族後人的血液。基因鑒定的結果在2000年4月公布:這顆心臟與其它樣本的基因構造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丹普爾堡的少年千真萬確就是路易十七本人。
一切都水落石出:珍妮老婦的話完全是出於妄想,魯道爾夫則是個地地道道的騙子,而1846年的發掘肯定找錯了地方,因為當年埋葬時並沒有立碑,發掘時完全藉助守墓人模糊的記憶。只是不知道這樣的一個結局,對於為此耗費了無數筆墨的歷史學家,還有從歷史之謎中感受浪漫的無數普通人,到底是令他們感到滿足呢,還是失望?
四 處刑前後的末代國王和王後
巴黎市中心的協和廣場,是遊客必到的一處景點。1793年時它的名字是革命廣場,廣場西北角上豎立起斷頭台,成為向民眾展示公開行刑的場所。大革命的諸多領袖包括羅蘭夫人、丹東、羅伯斯庇爾等都在這里被砍下頭顱,君臨法國二百餘年的波旁王朝的末代君主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也是在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路易十六的死刑判決,1793年1月16日由國民公會投票通過。其實一直到死刑確定的那一刻,大部分議員還有民眾,都不相信國王的死刑會成為現實。投票結果是361票對360票,支持死刑的票數僅僅多了1票,而這關鍵的1票,竟然來自路易十六的堂兄、投身革命陣營的奧爾良公爵!
1月20日,死刑執行令由議會代表傳達給監禁國王一家的丹普爾堡,對於王後、王妹和孩子們來說,這個可怕的消息如同五雷轟頂,唯一鎮定自若的是路易十六本人。當天晚上,他向家人們告別,特別叮囑小王子將來決不尋求復仇,還答應第二天早晨下樓去再與他們見最後一面。路易十六和神甫談話談到深夜,隨後像往常一樣入睡,居然睡得很香也很死,一直到唯一的侍從格萊利進來叫醒他。
城堡外漸漸人馬聲嘈雜,路易十六把格萊利叫到身邊,遞給他一個戒指和一個裝著全體家人頭發的小包,請他轉交給王後和王子。國王告訴他,雖然答應過家人見最後一面,但自己實在難以忍受生離死別的殘酷場面,所以請他代作最後的訣別。說這番話時,路易十六流下了眼淚,這也是他在接到死刑判決後唯一一次在他人面前動情。
將近9點,丹普爾堡大門洞開,涌進一大群議員、憲兵和軍人,他們是來押送路易十六去刑場的。離開房間時,路易十六想把自己的遺書交到一個憲兵手上,請他轉交國民公會,卻被粗暴地拒絕:「這不關我的事。我來這兒不是給你跑腿的,而是要把你送上斷頭台!」「確實如此。」路易十六微微嘆了口氣。
路易十六乘坐的馬車在武裝憲兵的簇擁下,緩緩駛離丹普爾堡。由於國民公會得到保王黨人計劃在途中營救國王的情報,一路上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但是當馬車進入革命廣場時,頓時歡聲震天,這里聚集著兩萬多名等待目睹國王受刑的民眾。
劊子手桑松剪去國王的頭發,將他雙手反綁在身後。路易十六很吃力地一步步走上又窄又陡的階梯,在平台上站定,開始向面前的民眾們演說:
「法國人啊,我無罪而死。我寬恕所有送我走向死亡的同胞。我向上帝祈禱,再也不要發生我的血流在法蘭西土地上這樣的悲劇……」
現場指揮官當即舉起劍下令鼓手們擂鼓,路易十六的聲音淹沒在震耳的鼓聲中,沒有一個人聽見。隨著斷頭台的刀刃落下,「共和國萬歲」的歡聲響徹整個巴黎,人們發狂一般地湧向斷頭台,用斷頭台上流下的血水洗手,甚至伸出舌頭舔上一口,大叫:「卡佩的血可真咸!」人們把手絹、紙片、帽子、衣袖還有一切隨身攜帶的東西塗抹上路易十六的鮮血,或者買下一束死者的頭發、一張衣服的碎片,心滿意足地帶回家去。鼓聲和歡聲也傳到了丹普爾堡,小王子和小公主不停地哭泣,一夜沒有合眼的瑪麗•安托瓦奈特嗚咽著倒在床上,但她立刻直起身,走到王子面前跪倒,向自己的愛子、法國的「新王」致敬。
路易十六的遺體被運到瑪德萊納墓地,放進一口木棺,和所有被處決的犯人一樣,頭顱夾在兩腿中間,鞋不知什麼時候掉了,所以赤裸著雙腳。三米多深的墓穴已經在前一天挖好,兩個神甫送上簡短的祈禱之後便開始填土,沒有彌撒,連墓碑也沒有。兩個神甫中名叫羅納爾的一個,內心對國王無限同情,他叫墓地工人填上一層土後再填上一層生石灰,這樣反復多次,形成明顯的夾層。不用說這是為了留下標志來判定墓葬的位置,以便將來改葬。羅納爾神甫這一預見的實現,還要等上22年。
如果說路易十六的死刑判決令所有人震驚,對於王後瑪麗•安托瓦奈特的審判結果,誰也不會感到驚奇。這已是雅各賓黨人恐怖獨裁的頂峰期,議會里溫和派和妥協派不是流亡便是上了斷頭台,革命法庭的陪審員們沒有一個人敢向王後的死刑說不。安托瓦奈特的辯護律師,由於為代理人作了無罪陳述,居然在法庭上被法官宣布當場逮捕。所以,1793年10月15日凌晨,當法庭向安托瓦奈特宣讀死刑判決時,王後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的動搖,自從心愛的幼子被奪走之後,安托瓦奈特已經萬念俱灰。從法庭走回牢房的途中,被日以繼夜的審訊,還有不停的出血症狀折磨得精疲力竭的王後突然停住腳步,喃喃自語:「我什麼也看不見了,沒法走路。」身邊的衛兵皮諾默默地伸出手攙扶住她。皮諾旋即遭到告發並逮捕。
第二天清晨,安托瓦奈特唯一的女僕羅莎麗走進牢房的時候,發現王後和衣躺在床上,看起來徹夜未眠。桌上放著一張滿是被淚水打濕的字跡的紙,那是王後寫給伊麗莎白公主的信,王後沒有勇氣直接給孩子們留下遺言。窗外鼓聲響起,那是軍隊和憲兵出動的信號,羅莎麗開始幫助安托瓦奈特更衣。王後在床頭脫下貼身內衣的時候,羅莎麗站在她身前,擋住24小時監視著王後一舉一動的憲兵的視線,但憲兵走上前來,緊緊盯住王後。「能不能請你們迴避一下,讓一個女人從容地換一身衣服?」王後問。憲兵的回答斬釘截鐵:「不行,我們接到的命令,是監視你的每一個舉動。」王後只能嘆一口氣,盡量背過身去。
和乘坐四輪馬車赴刑場的路易十六相比,安托瓦奈特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特權,她不得不坐在一輛原先用來裝乾草的破板車上,雙手反綁,穿過人潮洶涌的街道,在一片辱罵和嘲笑聲中駛向革命廣場。38歲的王後早已滿頭白發,容顏蒼老,當年那個傾倒巴黎的絕代佳麗連一絲痕跡都難以尋覓。她雙唇緊閉,面如冰霜,彷彿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看不見,只有一次,當一個母親懷中的小男孩邊笑邊向她送來一個飛吻,安托瓦奈特慘白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淚水湧上眼眶,毫無疑問她是想起了自己即將成為孤兒的孩子們。
板車抵達了終點,沒有人伸手相幫,安托瓦奈特獨自走下車。當她第一眼看到那具黑色的怪物般的斷頭台,眼中似乎閃過一絲驚恐,但隨即鎮定下來,快步登上階梯。這時,她無意中踩到了劊子手桑松的腳,王後立刻道歉:「請原諒,先生,我並不是故意的。」這是安托瓦奈特生平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行刑結束後,屍體被裝上同一輛板車,一路滴著鮮血駛向瑪德萊納墓地,路易十六也埋葬在那裡。但是到墓地一看,不僅墓穴沒有挖好,連棺材也沒有準備,時間已經過了正午,負責搬運屍體的警官們急著回家吃午飯,隨手把屍體往草叢里一扔,揚長而去。這以後也沒有任何指令下來,屍體就這樣在草叢里躺了兩個星期,最後總算被守墓人草草埋葬。守墓人向政府開出一張棺材費和人工費的催款單,政府付清這筆小小的費用是在四年之後,用拍賣安托瓦奈特留在獄中的隨身物品所得到的收入。
1815年1月,隨著拿破崙的倒台而登上王位的路易十八,決定尋找路易十六夫婦的遺體並舉行葬禮。所幸的是,當年的瑪德萊納墓地已經被一個保王分子迪克羅梭買下,當作聖地一般保護起來。政府召來22年前守墓和掘墓的工人,進入絲毫沒有遭到破壞的墓地,開始挖掘。首先找到的是一些女人骨骼,損壞得相當厲害,無法辨認身份,但在骨骼邊上發現了兩個完整的鞋扣,這兩個鞋扣幫助判明了死者的身份,正是王後安托瓦奈特本人。
發掘路易十六的遺體進展得更順利,因為羅納爾神甫留下了明確的標志。1月21日,也就是國王走上斷頭台的同一天,路易十六夫婦的遺體在盛大的葬禮後被送往聖丹尼教堂安置。不久之後,在發現遺體的地點建立起一座小小的贖罪禮拜堂,進門的地方,左右兩側樹立著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奈特的大理石雕像。這是國王一家唯一活下來的成員、公主瑪麗•黛萊絲奉獻給父母的禮物。
(望採納,謝謝)
2. 世界著名瓷磚品牌有哪些求解答
一: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在瓷磚行業中非常知名,是廣東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馬可波羅這個品牌也是最具價格品牌500強,隸屬於廣東馬可波羅陶瓷有限公司;品牌知名度非常高,很受市場歡迎。
二:東鵬
東鵬瓷磚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在選購瓷磚之前都會主動了解東鵬瓷磚的信息,東鵬公司擁有專業的生產線,在產品設計和開發上投入很大,瓷磚雖然不是新科技產品,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可創新之處,而東鵬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三:諾貝爾
諾貝爾是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市的著名商標,知名度不小,除了在浙江有所發展之外,諾貝爾瓷磚還走向全國,甚至進入國際市場,銷售網路不斷擴張,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四:冠珠
冠珠是廣東省著名商標,中國500最具價格品牌,隸屬於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所有,經過多年的打拚,冠珠已經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瓷磚行業中,冠珠已經成為行業領先品牌,引領行業的發展。
五: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廣東蒙娜麗莎陶瓷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該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名牌,在陶瓷業中擁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2016年,經過實際調查,蒙娜麗莎仍然以強勁的實力登陸十大品牌排行榜,延續了十大品牌的成就。
六:惠達HUIDA
惠達創立於1982年,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是唐山惠達陶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惠達在陶瓷行業有一定的歷史,企業管理和產品生產設計都很有經驗。
七:冠軍
冠軍是台灣名牌,行業知名品牌,冠軍是信益陶瓷(中國)有限公司的品牌,中國500最具價格品牌,在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冠軍已經是多次獲此殊榮;其產品也得到了市場歡迎。
八:新中源
廣東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是我國大型現代建築陶瓷生產企業,不僅企業實力雄厚,而且在產品設計和研發上,新中源也很有心得;不斷的進取和創新讓新中源有了新的活力,使新中源在市場競爭中長期處於優勝地位。
九:斯米克
上海斯米克建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在陶瓷行業中具有一定知名度,斯米克作為上海名牌登錄陶瓷市場,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十:宏宇
宏宇是廣東宏宇陶瓷有限公司的品牌,宏宇陶瓷有限公司是現代化大大型陶瓷企業,擁有強勁的企業競爭實力和產品競爭力,產品系列豐富產品種類多樣,有很大的競爭性。
大家都知道瓷磚的類型是非常多的,光是普通的類別就有十幾種,更不要說按照磚面細細劃分下來,其種類更是達幾十種,因此即使我們選好瓷磚品牌,但要在那麼多瓷磚種類中挑選出自己心儀的那一款也絕非易事。所以大家在購買瓷磚時,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好自己的鋪磚需求,其次就是挑好瓷磚圖案,剩下的就交給裝修師傅來搞定吧。希望大家都能買到滿意的瓷磚產品。
3. 最近家裡在裝修,多很地方都是家居城,請問一下哪裡有公司做木蠟油實木健康傢具的
很好提倡環保,萊利雅首推整體軟裝概念,強調舒適、氣派、實用和多功版能,風格的簡潔,細節處理權顯得尤為重要。以時尚、奢華、唯美為主打,在摒棄了傳統歐式風格的繁瑣,融入了更多的現代簡約與時尚元素,渲染出家居的時尚感。時尚萊利雅突破現代派簡明單一的局限,主張兼容並蓄,無論古今中外,凡是能滿足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加以採用。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規則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雙重解碼,強調歷史文脈、意象及隱喻主義。
4. 聽朋友說格萊利定製衣櫃性價比很高,質量也是很不錯是真的嗎
定製衣櫃品牌很多,哪個品牌質量好,也要去各品牌對比一下質量做工細節價版格這些都要對比,我權們是德維爾全屋傢具定製,www.dwejia.com可以了解詳細款式,也可以看店鋪和安裝實物圖。
5. 著名品牌皮爾·卡丹來自哪個國家
義大利
世界知名的皮爾·卡丹是世紀服飾史中的關鍵人物。
1922年7月2日,皮爾·卡丹出生於義大利,29歲開始時裝設計。
皮爾·卡丹在1950年皮爾·卡丹開設自己的設計室之前,曾為帕斯奎因和斯卡帕萊利工作過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他與克里斯第安·杜瓦爾一起搞了1947年春天劃時代的新風貌服裝展。
卡丹的設計充滿創新精神,50年代是不對稱圖案,60年代是幾何圖案,70年代他的設計更趨簡潔。卡丹於1977年和1979年兩次榮獲金頂針獎,他第三次獲此殊榮是因為在1982-1983秋冬服裝展中取得的成就:古典式的日間套裝、豪華的晚裝。除女裝外,卡丹還把他的創作才華用於服裝飾物、男裝、童裝和傢具的設計。全世界有20多萬人生產的服裝都使用皮爾·卡丹公司的商標。
1992年,皮爾·卡丹被法蘭西美術學院選為院士,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服裝設計師。法蘭西學院是法國的最高學術機構,由法蘭西科學院、文學院、理學院、美術學院和倫理與政治科學院組成。學院的院士名額相對固定,去世一個增補一個,皮爾·卡丹的入選填補了著名喜劇演員皮埃爾·迪克斯去世後留下的空缺。 皮爾·卡丹,是50年來服裝界成功的典範,也是一個聞名全球的品牌。1950年,在創造欲的驅使下,皮爾·卡丹開始獨立創業。從此,他憑借獨特的創造力和高明的經營眼光,不斷開拓設計領域,在五光十色、群芳斗艷的巴黎,很快打開了市場。
·1922年,生於威尼斯,雙親都是法國人,在義大利度過童年
·1924年,隨全家遷回法國
·1936年,14歲時到裁縫店當學徒
·二次大戰期間,在維希市的法國紅十字會任會計
·23歲向巴黎進發,途中遇見一個以咖啡渣算命的老婦,她對卡丹說:「你將會做征服世界的工作」。果然,皮爾·卡丹不平凡的生涯就此開始。
成名足跡:
·1954年,他開設了「夏娃」女裝店。
·1957年,開了「亞當」男裝店。
自從開創自己的品牌以來,皮爾·卡丹在時裝界就是一個富有震撼力的人物。他在時裝造型上的大膽創新,每次都讓人們驚詫不已。
·1964年。他參宇航員的裝束。創造了鎧甲式的針織「宇宙裝」,給時裝界帶來了一個賞心悅目的新面貌。
設計風格:
大膽突破,始終是皮爾·卡丹設計思想的中心。他運用自己的精湛技術和藝術修養,將稀奇古怪的款式設計和對布料的理解,與褶襇、縐、幾何力形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了突破傳統而走向時尚的新形象。他設計的男裝如無領茄克、哥薩克領襯衣、卷邊花帽等,為男士裝束贏得了更大的自由。甲殼蟲樂隊穿著的卡丹式高鈕位無領夾克衫就是60年代時髦男子的必備,在與高圓套領羊毛衫一起穿著時,顯示出一種悠閑而不失雅緻的風貌。他的女裝擅用鮮艷強烈的紅、黃、鑽藍、湖綠、青紫,其純度、明度、彩度都格外飽和,加上其款式造型誇張,頗具現代雕塑感。
他認為過去服裝在設計上生硬地劃分時裝的性別,從而導致設計的失敗,所以他創造了沒有明顯性別特徵的服裝,並命名為「無性別裝」,結果又使他聲名鵲起。
皮爾·卡丹的創作從男裝、女裝、童裝、飾物到汽車、飛機造型;從開辦時裝店到經營酒店,幾乎無所不包。皮爾·卡丹擁有600多種不同的專利產品,為皮爾·卡丹工作的人員達17萬人,分布在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其品牌遍及五大洲,每天約有600家工廠企業生產Pierre Cardin和Maxims品牌的各種服裝、香水、傢具、食品及器皿,據說如果把Pierre Cardin牌的領帶連接起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皮爾·卡丹不無得意地說過:「用『Pierre Cardin』作牌子的一切都屬於我。我可以睡Cardin床,坐Cardin軟椅,在我設計的餐廳里進餐,用我的燈照明。去劇院看戲到展覽會參觀,都可以不出我的帝國。」
所獲獎項:
三次獲得時裝設計最高榮譽獎---「金頂針」獎
6. 萊利雅傢具怎麼樣
其實無論哪類的傢具都是看個人的喜好 ,買來用用,環保,款式喜歡,主要是適擺在自己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