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跪求家庭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你好
研究此次立方空間設計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居住意識的加強對所居住的室內環境標准,住房的意義已經從傳統的意義延伸到我們的家居之中,與家人的身心健康,居住的質量息息相關 並直接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狀態。室內設計的任務就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創作思維,創造一個符合人們生理和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從而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需求。更好的滿足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1.2.國內外研究狀況 1.2.1國內研究現狀 對於小戶型國內,目前沒有一個嚴格規范的說法,但北京業內人士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是,一居室銷售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銷售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銷售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由於面積小,空間安排得相對緊湊,廳的面積在20平方米以內,卧室的面積在15平方米以內,無論一居室、兩居室還是三居室,一般都只有一個衛生間。其特點是每個空間面積都比較小,但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市場上需求量大的小戶型住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點:雖然建築面積最小可至20多平方米,大則不過80到100平方米。面積小並不等於檔次,小戶型房屋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在不影響居住的前提下,還具備會客、洗浴、做飯等功能;其地理位置一般是在市中心,以及稍遠但交通便捷的地方;小區的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綜觀小戶型的產品,目前主要有「SOHO」 「SOLO」 「STUDIO」 「OFFICE」 「蒙太奇」 「LOFT」等等 1.2.2國外研究現狀 (1)香港小戶型空間利用最有效 在戶型設計上,港式的小戶型單位雖然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設計理念,但同時也以「按需分配空間」為原則。 一般而言,香港的小戶型兩房單位平均每戶面積約60平方米,一些40平方米的單位為了遷就居住人口的需要也是設計成兩房,一些65平方米的單位則可設計成三房。這樣一來,在僅有的空間內,就強調布局的精巧了。據了解,香港很多的 卧室套內面積是按「1.9米×2米」設計的,就只能放三件傢具:一張床、一張小書桌,還有一個小衣櫃。一些房間的床甚至是書桌都是架在外飄式的飄窗檯上的 (2)新加坡小戶型:除了櫥衛都是敞開式的 新加坡地處熱帶,因此房型設計非常有特點,尤其是在中小戶型的設計上,往往一套房間除了廚房和衛生間外,都是敞開式沒有隔斷的,這就給房型設計帶來了較大的靈活性。當地的商業中心周圍的住宅戶型相對大一些,一般為家庭居住,以套內面積70~80平方米的兩房為主 (3)日本小戶型:不貪求面積、注重儲藏 日本地少人多、物資短缺,無論是住宅設計還是產品都做得很精細。同時中高收入的人群選擇中小戶型也很普遍。 日本注重居室收納,儲藏空間非常多。日本的建築法規規定1.4米以下房間不 算建築面積,所以很多開發商就把它做滿,作為儲藏間設計 1.2.3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室內設計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橫向維度來看,無論何種風格的設計,都有著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結構,是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展開和完成的,因而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體現出當時的文化風貌。從縱向維度來看,任何時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是與當時的生產力和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設計形式來自文化,人們按照豐富的經驗(歷史與傳統)加工著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歷史的設計就是設計的歷史。 2. 傳統文化影響了室內設計。盡管有些現代設計師,尤其是那些具有前衛意識的設計師,時時聲稱要拋棄任何傳統,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無傳統」的,但實際情況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傳統」的設計師,也必須以「傳統」作為反面的參照物來定義與演繹自己的思維。設計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個人行為,從媒介、語言、表現手法等顯性傳統到對設計認識的文化心態、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等隱性傳統,均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每一位室內設計師。 3. 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使當代的設計師擁有前人不曾具備的條件。計算機的應用、信息的發達,使設計的作品具有更強的時代感。但作品手段上的豐富代替不了人們意識上的回歸,室內設計師必須從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效用方面來考慮作品所具有的優良質地和溫情。我們要創作出具有高雅格調的室內空間環境,必然會遵循「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的創作之道,否則就不可能讓受眾感覺到相應的審美意象。這種「美」與「美」的創作對應法則,正是從我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出來的。因此,自覺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理念之中,是優秀的設計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2室內裝飾設計要素 2.1空間要素 空間的合理化並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基本的任務。要勇於探索時代、技術賦於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於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 2.2色彩要求 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於工作,有助於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2.3光影要求 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 2.4.裝飾要素 室內整體空間中不可缺少的建築構件、如柱子、牆面等,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徵,可以獲得千變完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徵。 2.5陳設要素 室內傢具、地毯、窗簾等,均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陳設特徵,大多數起著裝飾作用。實用和裝飾二者應互相協調,求的功能和形式統一而有變化,使室內空間舒適得體,富有個性
② 家居設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好苦惱
一、室內綠洲追求自然文化的特色體現
在室內環境設計中,依照各個層面人群的精神需求而運用著諸多的表現風格來進行裝潢裝飾。鋼筋水泥構築的樓宇把城市人群與優美的大自然隔離,但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對綠色的依戀之情,也在人類與自然界越來越疏遠的同時變得越來越強烈,並一直在追求著人、物、景融為一體,追尋讓建築空間帶入自然和諧共生的夢想。譬如在居室中庭設計上應用人造池水、植物和燈光來體現荷花池的光影追逐,找尋空間與自然景觀的共生之道,找回人與自然那種和諧的狀態。有的設計帶有濃厚現代性及有機性的性格,運用環境裝置的藝術手法,傳達人們對自然文化的認同,強調綠色空間的情調,呈現出自然文化的現代風貌。還有在設計中採取完全貼近自然的室內綠洲,利用天然材料:高大的樹木飾林,天然石板鋪設石板路,嵌入原始的自然山石之內,吮勢延伸引退,層次錯落的功能房屋,彷彿生長與此。一人高的樹木為牆,欲迎還拒地保留了空間的秘密性。而陽光頂、瀑布、樹木、岩石與青山之間的那種「原生態」的感覺,就是人們對自然文化的最佳詮釋。當人們進入到這樣的空間彷彿有一種駕照自然的感覺
二、室內綠洲與自然文化的融合與提升
作為室內外環境設計師,首先應了解和掌握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和現在自然形態、生態環境的變化而達到的客觀事實。進行一種可藉助自然文化的力量,有機的創新能力,去再創造設計。所創造出的綠色空間,將帶有生態景觀的特色。自然文化與藝術設計相融合與提升,運用美學規律使現代的空間環境與自然文化和諧共生及協調發展,讓人們對大自然的依戀,對大自然親近的需求心理得以滿足,同時也提醒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目前,現代空間環境自然生態化的人性設計,自然文化生態景觀方面的建設日趨發展,人們可以享有一個清新自然、恬靜和諧的環境,在繁重的工作壓力、精神極度緊張的狀態得以釋放和緩解。社會比比皆是的「自然生態」、「都市綠洲」的商業服務,向人們提供了自然文化,生態環境等優美的綠色空間。然而,這些自然的景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然,是室內設計師對自然界的再利用,再創造。要在室內設計中營造、完成所需要的濃縮的自然景觀和生態,這對自然的取與舍,實際上是人類對自然所進行的藝術提升,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體現,決不是單純模擬自然的行為。每一個國家、民族乃至一個地區的人們對自然的取捨態度都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處理態度,這樣室內綠洲的設計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手段和設計風格。
三、生態綠洲面向未來的新概念
自然文化博大精深。如要在有限的空間去展現、再創造不同類型的自然景觀,我們應以自然為師,貼近自然,尊重自然。去了解自然文化的特點和規律及生態環境的演變與發展,設計中藉助利用自然生態的元素,還原自然文化的特徵,我角度的藝術再創造,創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諧共享的綠色空間。室內生態綠洲的藝術設計與藝術再創造,首先要尋找創造性的元素,當你有了足夠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也就能欣賞所創造出的設計,貼近大自然是我們這一人群共同的性向。貼近自然文化,探索未來空間,創造綠色生態優美環境,應從人性的生態的文化內涵諸多角度去對待和挖掘。從社會文化、人性的精神層面去開發、創造,讓自然景觀元素發揮其機能,使人們在創造出的自然環境中,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用自然文化給予人性的教育,來增強人類對自然的依戀,對自然的責任,使人們在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上有推動作用。在人類社會進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觀念,生活、工作空間也在不斷的改變,人們在生理和心理尋找著需求滿足。有緊張工作,必有放鬆休息;有高聳林立的建築,必有自然綠色空間,即為所需。為此,室內的綠色設計應為人性化,以人為本作為主導思想,了解不同工作類型人群,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層面及人們對自然文化需求的共性,從而建立起各自所需、理想的室內生態綠洲。家庭空間、辦公空間、娛樂空間、休閑空間的都有著不同的綠色需求。在營造室內生態綠洲同時需考慮到植物與人體生理的關系,選擇合適的植物、石材、木材、水等到材料。通過巧妙的設計製做,形成回歸自然的真實感受,達到室內生態綠洲的目的和效果。
綠色空間滿足著人們享受生活的渴求,綠色、自然的人性化空間環境正在蓬勃發展。面對未來,人們對綠色空間有著全新的概念,那就是追尋自然,回歸自然。在我們生活工作的空間里,去尋求自然文化對我們的關懷,答復大自然對人類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去品味和體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快樂和健康。
③ 誰有關於室內設計的畢業論文要3000字以上的
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人類寄希望於通過設計來改造世界,改善環境,提高人類生存的生活質量。 從構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會這三個座標體系出發,現代設計已從產品設計拓展到環境設計,由「生存意識」進展到「環境意識」,正如加拿大建築阿瑟?埃利克森所說的:「環境意識就是一種現代意識」。美國建築師們認為:八十年代的重要發展並不是這個主義或者那個運動,而是對環境設計和景觀設計的普遍認同。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了城規建築設計、園林設計、園林廣場設計、雕塑與壁畫等環境藝術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所進行的理想的內容環境設計,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以至於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十分實用的新興邊緣科學。記者近期采訪我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綺曼教授,請她對室內設計的發展新趨勢進行分析。張教授認為現代室內設計大致可歸納為七個新趨勢。 回歸自然化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長,人們嚮往自然,和天然飲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綠色環境中。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流派由此興起,對世界各國影響很大,在住宅中創造田園的舒適氣氛,強調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應用,採用許多民間藝術手法和風格。在此基礎上設計師不斷在「回歸自然」上下功夫,創造新的肌理效果,運用具象的抽象的設計手法來使人們聯想自然。 整體藝術化 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豐富,人們要求從「物的堆積」中解放出來,要求室內各種物件之間存在統一整體之美。室內環境設計是整體藝術,它應是空間、形體、色彩以及虛實關系的把握,功能組合關系的把握,意境創造的把握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協調。許多成功的室內設計實例都是藝術上強調整體統一的作品。 高度現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室內設計中採用一切現代科技手段,設計中達到最佳聲、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實現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創造出理想的值得人們贊嘆的空間環境來。 高度民族化 只強調高度現代化,人們雖然提高了生活質量,卻又感到失去了傳統、失去了過去。因此,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就是既講現代化,又講傳統。我們在日本考察時,看到許多新的環境設計反映了日本設計人員致力於高度現代化與高度民族化結合的設計體現。去年落成的東京雅敘園飯店及辦公大樓的室內設計,傳統風格濃重而又新穎,設備、材質、工藝高度現代化,室內空間處理及裝飾細部處處引人入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深受啟發。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廳、菜室及商店裝飾食器均進行了配套設計,人們即使在很小的餐館用餐,也同樣感受到設計者的精心安排。因此,「處處環境美,處處有設計」給每個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個性化 大工業化生產給社會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問題。相同樓房,相同房間,相同的室內設備。為了打破同一化,人們追求個性化。一種設計手法是把自然引進室內,室內外通透或連成一片。另一種設計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線、或曲線裝飾,以此來打破水平垂直線求得變化。還可以利用色彩、圖畫、圖案,利用玻璃鏡面的反射來擴展空間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過精心設計,給每個家庭居室以個性化的特性。 服務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為了高效方便,國外十分重視發展現代化服務設施。在日本採用高科技成果發展城鄉自動服務設施,自動售貨設備越來越多,交通系統中電腦問詢、解答、向導系統的使用,自動售票檢票、自動開啟、關閉進出站口通道等設施,給人們帶來高效率和方便,從而使室內設計更強調以「人」這個主體,讓消費者滿意,方便為目的。 高技術高情感化 最近,國際上工藝先進國家的室內設計正在向高技術、高情感方向發展,這兩者相結合,既重視科技,又強調人情味。在藝術風格上追求頻繁變化,新手法,新理論層出不窮,呈現五彩繽紛,不斷探索創新的局面。
④ 求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5000字
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首先分析了色彩在建築室內設計中的作用以及室內色彩的組成,最後,探討了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運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室內設計色彩主體色彩陪襯色彩點綴色彩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空間、工作環境和各類活動場所的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科技發展也為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創造了條件,人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充分運用各種色彩與材料來創造個性化的室內空問。人類生存的每個空間都充滿色彩,小同的色彩給人以小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對於研究和運用色彩在室內空間中的作用及其變化規律,就顯得尤為重要。
1.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既有審美作用,還有表現和調節室內空間與氣氛的作用,它能通過人們的感知、印象產生相應的心理影響和生理影響。室內色彩運用得是否恰當,能左右人們的情緒,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活動,因此色彩的完美設計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設計空間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色彩設計在室內設計中有如下作用:
(1)調節空間感。運用色彩的物理效應能夠改變室內空間的面積或體積的視覺感,改善空間實體的不良形象的尺度。例如一個狹長的空間如果頂棚採用強烈的暖色調,兩邊牆體採用明亮的冷色調,就會彌補這種狹長的感覺。
(2)體現個性。色彩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個性,一般來講,性格開朗、熱情的人,室內選擇的應是暖色調;性格內向、平靜的人,選擇冷色調。喜歡淺色調的人多半直率開朗;喜歡暗色調、灰色調的人多半深沉含蓄。
(3)調節心理。色彩是一種信息刺激,若過多高純度的色相對比,會使人感到過分刺激,容易煩躁,而過少的色彩對比,會使人感到空虛、無聊,過於冷清。因此,室內色彩要根據使用者的性格、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社會閱歷等,設計出各自適合的色彩,才能滿足視覺和精神上的需求,還要根據各個房間的使用功能進行合理配色,以調整心理的平衡。
(4)調節室內溫感。氣候溫度的感覺隨著不同顏色搭配方式而不同。色彩在設計過程中採用不同的色彩方案主要是為了改變人對室內溫度的感受。比如寒冷地區的色彩方案應選擇紅、黃等顏色,明度可以略低,但彩度必須相對變高;溫暖地區可以選擇藍綠、藍、藍紫等顏色使其明度升高,降低它相對的彩度。但是,季節和地域的氣候是循環變化的,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據所在地區的常態來選擇合適的色彩方案。
(5)調節室內光線。室內色彩可以調節室內光線的強弱。因為各種色彩都有不同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反射率為70%~90%,灰色在10%~70%之間,黑色在10%以下,根據不同房間的採光要求,適當的選用反射率低的色彩或反射率高的色彩來調節進光量。
2.室內色彩的組成
2.1主體色彩
主體色彩是室內設計中面積最大、佔主導地位的色彩,一般占室內面積的60%~70%。它給人以整體印象,如暖色調、冷色調等。使人產生喜慶、溫暖、冷靜、嚴肅等不同的心理感受。主體色彩通常是指室內的天花板、牆壁、門窗、地板等大面積的建築色彩。如果將這些大面積色彩統一起來,使用某一變化微小的色調,如採用低純度高明度的明快色彩,會使人產生和諧而自然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家居裝飾和私人空間中;而採用高純度的色彩則會使人產生激動和興奮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中。主體色彩是陪襯色彩和點綴色彩的基礎,因而它的選擇是室內色彩設計的關鍵。如白色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主體色彩,這是因為白色是一種中性色彩,它能夠與各種色彩相調和。現在的室內裝飾一般都以白色為基礎,略加色相的變化,從而產生高明度的灰色系列作為主體色彩,如粉紅色、淺黃色、淡綠色、淺灰色等。此外,高純度或低明度的色彩作為主體色的室內設計,配以淡雅的對比色來進行點綴,同樣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種室內色彩設計相比,前者能夠產生平和淡雅的效果,後者能夠產生活潑激烈的效果。在實際設計時,應結合具體的環境和室內使用功能,揚長避短,靈活運用,以達到理想效果。
2.2陪襯色彩
陪襯色彩在室內設計中是以主體色彩為依據進行選擇的。如果主體色彩是紅色系列,陪襯色彩可選用明度變化,比如採用略深或略淺的紅色進行陪襯;也可選擇色相變化,如使用偏黃或偏藍的紅色進行陪襯。陪襯色彩是構成室內環境色彩的重要部分,也是構成各種色調的最基本因素。在主體色彩和陪襯色彩的映照下,室內色彩會產生一種統一而有變化的整體效果。如果只有一種主體色調而沒有陪襯色調的搭配,整體上就會顯得空洞和單調。一般來講陪襯色彩應占室內空間面積的20%~30%。在室內佔有一定面積的傢具也應考慮陪襯色對其的影響。各類不同品種、規格、形式和材料的傢具,如櫥櫃、梳妝台、床、桌、椅、沙發等,它們是室內陳設的主體,是表現室內風格及個性的重要因素,它們的造型應與室內設計的風格一致,其色彩也應與陪襯色彩基本一致,從而控制室內色彩的總體效果。此外。室內裝飾中的織物色彩也是配色的主角,尤其是窗簾、帷幔、床罩、檯布、地毯及沙發、坐椅上的大塊蒙面織物等,它們的材質、色彩、圖案千姿百態,與人的關系也更為密切,一般選擇多數色彩與陪襯色彩相統一,少量的色彩可作為點綴色。
2.3點綴色彩
點綴色彩是指室內環境中最醒目,最易於變化的小面積色彩,它一般是室內設計中的視覺中心,應占室內面積的5%~10%;如形象牆,小景點,壁掛,靠墊,擺設品,花草等陳設的色彩。點綴色彩往往採用主體色和陪襯色的對比色或純度較高的強烈色彩,使室內空間中的色彩既有統一又有對比,產生既變化又和諧的整體效果。
由此可見,室內環境的色彩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陳設物的色彩決定的。對室內色彩的處理一般應進行總體的控制和把握,即室內空間的色彩應統一協調。當然,過分統一又會使空間顯得呆板、乏味,過分的色彩對比會使室內空間雜亂無章。如果正確應用陳設品千姿百態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就能賦予室內空間以勃勃生機,使室內環境的色彩生動活潑起來。但切忌為了豐富色彩而選用過多的點綴色,那樣會使室內顯得凌亂無序,應考慮在主體色協調下的適當點綴。3.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3.1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於空間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滿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不同性格的體現,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如辦公空間、商業空間、醫院等,由於它們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對色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辦公空間應選擇偏冷的色彩以表現其嚴肅而統一的特點;商業空間可根據所經營商品的特點來選擇豐富多彩的暖色;醫院則可選擇肅穆、恬靜、明度偏高的色彩。
3.2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大小、形式而變化
大的空間多採用深一些的色調,以增加室內的重量感;反之,應採用淺一些的色調來增加空間感。例如居室空間過高時,可選用飽和度較高的色彩,以減弱空曠感,提高親切感;牆面過大時,宜採用明度偏低的色彩;柱子過細時,宜用淺色增加體積感;柱子過粗時,宜用深色減弱粗笨感。
3.3色彩的選擇應根據空間的方位而定
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因此,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如朝北的房間常有陰暗沉悶之感,可採用明朗的暖色,使室內光線轉趨明快,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朝南的房間日照充足光線明亮,可採用中性色或冷色;朝向東西方向的房間有上下午光線的強烈變化,且光線的溫度較高,所以迎光面應塗刷明度偏低的冷色,以便綜合自然光線對它的影響,整個房間以冷色調為宜。
3.4色彩的選擇應考慮到空間使用者的類別
男女老幼的不同個體對色彩的喜好有很大差別,所以色彩的選擇應適合居住者的愛好。如女孩子的房間可大量運用粉紅系列的色彩,像白雪公主一樣天真、浪漫;男孩子的房間可選用天藍色系列的色彩,使他們可以幻想自己像水手或飛行員,有藍天和大海一樣的胸襟;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不同,對審美的需求也不一樣,青年人喜歡鮮艷的色彩,老年人則喜歡沉穩大方的顏色。因此對空間色彩的選擇要有針對性,了解使用者的喜好,才能與之產生共鳴。
3.5色彩的設計應注意空間的使用時間
學校的教室、工業生產的車間、商業經營的場所,這些不同的活動與工作空間,要求必須有不同的視覺條件與之相適應,才能提高效率,達到安全舒適的目的;如過去醫生和護士的服裝統一為白色,由於色彩的單一容易造成視覺的疲勞,而人們的眼睛需要交替觀看不同的顏色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視覺疲勞的產生,因而現在醫院員工的服裝有粉紅、淺藍、淡綠、白色等顏色;同樣,房間的色彩因其對視覺產生作用的時間較長,比服裝對視覺的影響要強得多。所以,要根據空間使用時間的長短,利用色彩進行必要的調節,使在其間活動的人感到舒適而不致產生視覺疲勞。
3.6色彩的選擇應注意使用者的偏好
一般來說,在符合色彩搭配原則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使用者的愛好和個性。這種愛好和個性是因人而異的,是受民族、地域、性別、年齡、知識結構等影響的;比如說有的人偏愛紅色,但紅色不能在室內大面積使用,因為紅色太過刺激,長時間待在紅色環境中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但紅色可以作為點綴色和別的顏色搭配使用,這樣會更加突出紅色的魅力;對於色彩偏愛者來講。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在滿足其要求的基礎上,採用綜合的方法選用一些類似色和陪襯色進行合理搭配,並用一些對比色進行點綴。
4.結束語
總之,室內是人們生活中接觸最頻繁的色彩環境室內。空間的色彩構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
合性問題,多空間、多變化、多組合的色彩設計,受色彩對比及調和的影響與制約,同時也受使用功能的支配,還有室內、光線、材料、傢具、人為等因素的影響。把握好這些,才能形成既有對比變化又有協調統一的視覺效果,營造出既高雅又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間,為人們創造出一個喻悅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高祥生,韓巍.室內設計師手冊[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2]朱小平.室內設計[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⑤ 求畢業論文3000字~!是有關傢具設計方面的
現在的茶幾,也不就是看電視時候放點零食水果的地方,更多的,真的是一種擺設,那麼,沒有煩瑣花俏,擾人眼目。
追求個性張揚的現代都市青年大多喜愛把客廳布置成我行我素的感覺,營造出一個個性化的天地。因此,無論從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會尋求簡潔明快、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且不論這種感覺的起源是否來自於人類最基本的審美心理,但至少在這個已然五光十色的網路時代中,年輕人的心註定將飛揚於簡潔明快的時尚風格中。在客廳傢具的選擇與布置上,每一位都市青年都會將目光流連於那些創意巧妙、明朗大方的現代主義作品上,只有在那種輕松的風格中才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夢想與感覺。因此,大多數青年風格的客廳傢具作品都不會出現繁瑣臃腫的裝飾,它們的色彩應該是以中性為主,並搭配以其他反差強烈、突出的亮麗色調,形成總體和諧、細節醒目的特色。而在造型上則大膽拋棄一切有礙於主體線條的結構,利用巧妙的結構與精密的細節處理來彌補因造型簡潔而有可能帶來的空洞感。另外,生活在城市中,更多入喜歡在家中添點自然氣息,希望把緊張的工作壓力散發在自然感覺中。
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這個設計觀念,那就是:設計新傢具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客廳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
總之,風格上不斷變化,功能上不斷更新,工藝技術上不斷完善是我國傢具設計的發展趨向,也是我相對客廳傢具課題做設計要體現的。
二、畢業設計選題與定位
中國傢具產業經過改革開發以來20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在還繼續著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工業技術和藝術設計的創新,中國傢具業面臨巨大的變革。大家知道中國傢具業最近遭遇美國最大反傾銷案,我們姑且不討論誰是誰非,但我們明顯地看到了中國傢具迫切需要自己真正的品牌,以往抄襲西方設計的道路已不再適合其發展了,只有走原創設計,創立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的才是中國傢具業的真正出路。
如果要問我的畢業設計為什麼選擇做客廳傢具,那我首先是這樣認為的:創立品牌需要文化的交流,當你家來客人的時候,第一個體現你文化理念的就是客廳傢具,這時傢具品牌的文化理念為你塑造形象,你也無意識為這個品牌做個免費且真誠的宣傳。因此,客廳傢具更容易宣傳文化,呼應中國傢具的品牌戰。
當然 ,上面的見解不能作為唯一的原因。人們每天都在承受著生存競爭的壓力,在外面馬路越來越吵的時候,客廳傢具的設計越來越講究。我們常說「設計一款傢具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對客廳傢具市場而言,雖略顯平靜,但也有許多潛移默化的東西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人們對家居的要求,除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還有生活當中的實際需要,反映到客廳傢具上,就是要求其功能和款式更貼近現實生活所需。功能要求多元化,符合日益豐富起來的生活內容;款式要求多樣化,符合日益強烈的個性審美所需。這些要求也將體現了我畢業設計選擇客廳傢具設計方向的出發點。
為了准確地把握市場信息,確立畢業設計存在的意義,必須針對客廳傢具市場做個詳細的調查。在做市場調查的過程中明顯地發現:年輕消費者佔了百分之四十多的消費者數量,而追求個性是年輕一代時尚,個性設計將是市場的潮流;在現代人生存壓力和城市生活的環境下,更多人喜歡簡約的風格添點自然的氣息;客廳空間大多和餐廳融在一起,而餐廳則有表現出工作和酒吧的功能。因此,我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就必須針對這些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將是體現一個人設計責任的問題,也將鍛煉了我自己,使自己盡快地融入社會工作中,對我以後的設計生涯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從一個學生的畢業設計角度來看,這才是我這次畢業設計真正目標和意義。
三、畢業設計的思維與過程
⑥ 1500字的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室內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
摘要:本文分析了構成商店室內空間的三個基本要素一一商品、消費者和裝飾,闡述了商店室內設計要以突出商品為中心、符合消費者的行為心理為目標的基本原理。
關鍵詞:商店設計 室內裝修
商店室內空間的三個基本要素是商品、消費者和建築。把握住這三個基本點是設計成敗的關鍵,
一 商品與商店室內設計
衡量商店設計好壞的直接標准就是看商品銷售的好壞。因此讓顧客最方便、最直觀、最清楚地「接觸」商品是首要目標。在接到一個商店室內設計任務時首先要對該店所售商品的形態與性質作出分析,目的是利用各種人為的設計元素去突出商品的形態和個性,而不能喧賓奪主。對商品的分析大致可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一,商品類型的大小范圍:同類商品的大小變化幅度有多大,比如樂器店既有巨大的鋼琴又有精巧的口琴,而書店和眼鏡店的商品則規格基本相同。這種不同的變化幅度造成不同的空間感,變化幅度大的商品,陳列起來造型豐富,但也易造成零亂,設計時應強調秩序。減少人為的裝修元素。變化幅度小的商品排列起來整齊,但易陷於單調,設計時應注重變化,增加裝飾元素。
第二,商品的形:同一類商品的形變化多,空間就感覺活潑,但也易雜亂,如玩具店。若所售商品形象差異不大,構思空間時應注重變化,否則會使人感到呆板。比如鞋,彼此之間造型變化不大,而我們常見的鞋店都是分類排列,這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相反,國外的一些鞋店往往充分利用空間和陳列裝置的變化,造成生動的氣氛。此外,商品的形還具有可變性。比如服裝店,利用模特形成多姿多彩的形象。模特往往是時裝店的主要構圖元素。
第三,商品的色彩和質感:古玩、家電的色彩灰暗,塑料製品和玩具的色彩鮮艷,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色調起到陪襯作用,盡量突出商品的色彩。此外,商品的質感也往往在特定的光和背景下才顯出魅力例如,玻璃器皿的陳列,就必須突出其晶瑩剔透的特色,以吸引顧客。
第四,商品的群體與個體:商品是以群體出現還是以個體出現對顧客的購買心裡有很大影響。小件商品的群體可以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但過多的聚集也會帶來「滯銷」的猜測。不對稱的群體處理巧妙會給人以「搶手」的印象。至於貴重的商品只有嚴格限制陳列數量才能充分顯示其價值,對以群體出現的商品,室內設計應配以活潑興旺的氣氛;對以個體出現的商品,設計上應追求高雅舒展的格調。
第五,商品的性格:商品的性格決定室內設計的風格。同是時裝店。高檔女裝店的清新優雅與青年便裝店的無拘無束應截然不同。室內設計的風格與經營特色的和諧與否直接關系著商品的銷售。
二 消費者的行為心理與商店室內設計
第一, 進入商店的消費者行為及心理
商業心理學將顧客分為三類。①有目的的購物者。他們進店之前已有購買目標,因此目光集中,腳步明確,②有選擇的購物者他們對商品有一定注意范圍,但也留意其它商品。他們腳步緩慢,但目光較集中。③無目的的參觀者他們去商店無一定目標,腳步緩慢,目光不集中,行動無規律。
不同的商店接待的三種顧客的比例不盡相同。指名購買的行業,比如,葯店接待的顧客有許多是有目的購物者,室內布局應以功能為先。顧客在一定范圍內選擇購買的行業比如文具店、食品店等。設計應注重條理和秩序。比較選擇購買的行業,比如時裝店、珠寶店、玩具店。設計中應使空間環境富於吸引力。通過跟蹤調查法繪出不同類型商店內的顧客行動軌跡,可為室內設計提供依據。 消費者購物時的心理活動是本身需要和客觀影響的綜合反映。我們研究的目標是外界環境刺激對顧客的影響。下面是消費者購買活動的心理過程的八個階段;
一般說來,消費者進入商店購物時,大多數要經過以上一系列心理過程,盡管有時不那麼明顯。我們在商店室內設計中應對准消費者這一系列心理活動制定對策,使他順利實現購物行動。
第二,認識過程與視覺心理
從上面的分析看出,一系列心理過程的開頭是「注意」,這就要求商品應具有一定的刺激強度才能被感知,根據視覺心理學原理我們可採取以下對策:
1. 增強商品與背景的對比。商店內各種視覺信息很多,人只能選擇少數作為識別對象。根據視覺心理原理,對象與背景差別越大越易被感知,在無色彩的背景上容易看到有色彩的物體,在暗的背景上容易注意亮的物體。比如在室內設計中採用暗淡的色彩,並進行低度照明,而用投光燈把光線投射到商品上,使顧客的目光被吸引到商品上。又如淺色商品以深色牆面為襯托,而深色商品以白色貨架為背景,用於突出商品。
2. 掌握適當的刺激強度。除了突出商品以外。廣告、霓紅燈、電視等也用來吸引顧客。但是剌激超過了一定限度就起不到什麼作用。招牌的數量越多,每塊相對被注意的可能性越小。國外有人做過實驗表明,注意的可能性的減少要比人們僅從數量著眼所預料的快得多。增加第二塊招牌並不會把第一塊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減少一半,而第三塊招牌的影響就大了,而到了十五塊時,某塊特定的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大大低於十五分之—。實驗表明一般人的視覺注意范圍不超過七,比如短時間呈現字母,一般人只能看到大約六個,這對於我們在室內設計中合理地確定商業標志和廣告的數量、櫃台的分組數量和空間的劃分范圍等是十分有用的。
第三,情緒心理與購買行動
在使消費者對商品引起注意之後,還要採取一系列對策來促進他順利實現購買行動。我們在室內設計中可以採取以下手法。
1. 喚起興趣。新穎美觀的陳列方式及環境設計能使商品看起來更誘人。國外商業建築十分注意陳列裝置的多樣化,往往是根據商品來設計陳列裝置,讓商品的特點得到充分的展示。
2. 誘發聯想。利用直觀的商品使用形象誘發顧客對使用的聯想是非常有效的,如兒童用品商店將兒童使用的卧具、玩具等布置成一個兒童室的形式則比分類排隊的陳列方式生動得多,它使顧客身臨其境。著名的後現代建築代表作之一,維也納歌劇院環路旅行社營業廳,也是以隱喻與象徵的手法起到誘發消費者(旅行團成員)聯想的作用。(參見本刊8201)
3. 喚起慾望。注意陳列裝置的多樣化,因為美觀的陳列方式和環境與商品一樣誘人,甚至比商品更誘人,它們使商品獲得最充分的展示。
4. 促進信賴。這要求室內設計的風格與商品的特性相吻合。比如傳統風格的中葯店要比現代形式的中葯店更會使消費者信賴,相反造型新穎的時裝店則更有競爭力。
三 建築裝修元素與商店室內設計
同樣的商品,人們往往認為擺在裝飾很好的商店裡的比擺在夜市地攤上的價值高。面臨著市場的競爭,必須以建築裝修的突出特色去贏得消費者。為此,可使用以下手法。
第一,創造主題意境。在室內設計中依據商品的特點樹立一個主題,圍繞它形成室內裝飾的一套手法,創造一種意境,易給消費者以深刻的感受和記憶。比如在兒童動物玩具店中,設計師創造的主題是林中樂園,絨布動物在樹上爬著、躺著、靠著,顯得十分活潑可愛。這樣的室內空間雖然裝修樸素,但對小顧客的吸引力絲毫不弱。
第二,重復母題。一些專門經營某種名牌產品的商店,常利用該產品標志作裝飾,在門頭、牆面裝飾、陳列裝置、包裝袋上反復出現,強化顧客的印象。經營品種較多的店鋪也可以某種圖案為母題在裝修中反復應用,加深顧客的記憶。
第三,靈活變動。消費潮流不斷地變化,所以商店應能隨時調整布局。國外有的商店每星期都要做一些調整,給顧客以常新的印象。為此一些可靈活使用的設計也大量出現。如某書店的天花為網格型軌道,陳列架是從軌道上倒掛下來的r型鋼絲架,它可以隨意變換位置,店主調整起來非常便利。美國的Waker事務所則設計了一系列靈活性極高的大型商場。在這里由標准件構成的鋼架成了空間的主角,大型廣告、電視屏幕、商品模型、模特兒等安裝在上面。由於鋼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根據不同的陳列作調整,給消費者提供了充滿刺激的不斷變換的信息。
總之在不幹擾商品的前提下,對各種人為的裝飾素材的精心運用不僅能使室內設計的風格鮮明,商店的特色突出,而且還能對某些商品起很好的烘托作用。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設計師必須綜合運用以上三點,才能為商店贏得競爭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⑦ 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首先分析了色彩在建築室內設計中的作用以及室內色彩的組成,最後,探討了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運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室內設計色彩主體色彩陪襯色彩點綴色彩
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空間、工作環境和各類活動場所的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科技發展也為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創造了條件,人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充分運用各種色彩與材料來創造個性化的室內空問。人類生存的每個空間都充滿色彩,小同的色彩給人以小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對於研究和運用色彩在室內空間中的作用及其變化規律,就顯得尤為重要。
1.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既有審美作用,還有表現和調節室內空間與氣氛的作用,它能通過人們的感知、印象產生相應的心理影響和生理影響。室內色彩運用得是否恰當,能左右人們的情緒,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活動,因此色彩的完美設計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設計空間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色彩設計在室內設計中有如下作用:
(1)調節空間感。運用色彩的物理效應能夠改變室內空間的面積或體積的視覺感,改善空間實體的不良形象的尺度。例如一個狹長的空間如果頂棚採用強烈的暖色調,兩邊牆體採用明亮的冷色調,就會彌補這種狹長的感覺。
(2)體現個性。色彩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個性,一般來講,性格開朗、熱情的人,室內選擇的應是暖色調;性格內向、平靜的人,選擇冷色調。喜歡淺色調的人多半直率開朗;喜歡暗色調、灰色調的人多半深沉含蓄。
(3)調節心理。色彩是一種信息刺激,若過多高純度的色相對比,會使人感到過分刺激,容易煩躁,而過少的色彩對比,會使人感到空虛、無聊,過於冷清。因此,室內色彩要根據使用者的性格、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社會閱歷等,設計出各自適合的色彩,才能滿足視覺和精神上的需求,還要根據各個房間的使用功能進行合理配色,以調整心理的平衡。
(4)調節室內溫感。氣候溫度的感覺隨著不同顏色搭配方式而不同。色彩在設計過程中採用不同的色彩方案主要是為了改變人對室內溫度的感受。比如寒冷地區的色彩方案應選擇紅、黃等顏色,明度可以略低,但彩度必須相對變高;溫暖地區可以選擇藍綠、藍、藍紫等顏色使其明度升高,降低它相對的彩度。但是,季節和地域的氣候是循環變化的,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據所在地區的常態來選擇合適的色彩方案。
(5)調節室內光線。室內色彩可以調節室內光線的強弱。因為各種色彩都有不同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反射率為70%~90%,灰色在10%~70%之間,黑色在10%以下,根據不同房間的採光要求,適當的選用反射率低的色彩或反射率高的色彩來調節進光量。
2.室內色彩的組成
2.1主體色彩
主體色彩是室內設計中面積最大、佔主導地位的色彩,一般占室內面積的60%~70%。它給人以整體印象,如暖色調、冷色調等。使人產生喜慶、溫暖、冷靜、嚴肅等不同的心理感受。主體色彩通常是指室內的天花板、牆壁、門窗、地板等大面積的建築色彩。如果將這些大面積色彩統一起來,使用某一變化微小的色調,如採用低純度高明度的明快色彩,會使人產生和諧而自然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家居裝飾和私人空間中;而採用高純度的色彩則會使人產生激動和興奮的感覺,這一手法通常使用在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中。主體色彩是陪襯色彩和點綴色彩的基礎,因而它的選擇是室內色彩設計的關鍵。如白色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主體色彩,這是因為白色是一種中性色彩,它能夠與各種色彩相調和。現在的室內裝飾一般都以白色為基礎,略加色相的變化,從而產生高明度的灰色系列作為主體色彩,如粉紅色、淺黃色、淡綠色、淺灰色等。此外,高純度或低明度的色彩作為主體色的室內設計,配以淡雅的對比色來進行點綴,同樣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兩種室內色彩設計相比,前者能夠產生平和淡雅的效果,後者能夠產生活潑激烈的效果。在實際設計時,應結合具體的環境和室內使用功能,揚長避短,靈活運用,以達到理想效果。
2.2陪襯色彩
陪襯色彩在室內設計中是以主體色彩為依據進行選擇的。如果主體色彩是紅色系列,陪襯色彩可選用明度變化,比如採用略深或略淺的紅色進行陪襯;也可選擇色相變化,如使用偏黃或偏藍的紅色進行陪襯。陪襯色彩是構成室內環境色彩的重要部分,也是構成各種色調的最基本因素。在主體色彩和陪襯色彩的映照下,室內色彩會產生一種統一而有變化的整體效果。如果只有一種主體色調而沒有陪襯色調的搭配,整體上就會顯得空洞和單調。一般來講陪襯色彩應占室內空間面積的20%~30%。在室內佔有一定面積的傢具也應考慮陪襯色對其的影響。各類不同品種、規格、形式和材料的傢具,如櫥櫃、梳妝台、床、桌、椅、沙發等,它們是室內陳設的主體,是表現室內風格及個性的重要因素,它們的造型應與室內設計的風格一致,其色彩也應與陪襯色彩基本一致,從而控制室內色彩的總體效果。此外。室內裝飾中的織物色彩也是配色的主角,尤其是窗簾、帷幔、床罩、檯布、地毯及沙發、坐椅上的大塊蒙面織物等,它們的材質、色彩、圖案千姿百態,與人的關系也更為密切,一般選擇多數色彩與陪襯色彩相統一,少量的色彩可作為點綴色。
2.3點綴色彩
點綴色彩是指室內環境中最醒目,最易於變化的小面積色彩,它一般是室內設計中的視覺中心,應占室內面積的5%~10%;如形象牆,小景點,壁掛,靠墊,擺設品,花草等陳設的色彩。點綴色彩往往採用主體色和陪襯色的對比色或純度較高的強烈色彩,使室內空間中的色彩既有統一又有對比,產生既變化又和諧的整體效果。
由此可見,室內環境的色彩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陳設物的色彩決定的。對室內色彩的處理一般應進行總體的控制和把握,即室內空間的色彩應統一協調。當然,過分統一又會使空間顯得呆板、乏味,過分的色彩對比會使室內空間雜亂無章。如果正確應用陳設品千姿百態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就能賦予室內空間以勃勃生機,使室內環境的色彩生動活潑起來。但切忌為了豐富色彩而選用過多的點綴色,那樣會使室內顯得凌亂無序,應考慮在主體色協調下的適當點綴。3.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3.1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於空間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滿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不同性格的體現,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如辦公空間、商業空間、醫院等,由於它們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對色彩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辦公空間應選擇偏冷的色彩以表現其嚴肅而統一的特點;商業空間可根據所經營商品的特點來選擇豐富多彩的暖色;醫院則可選擇肅穆、恬靜、明度偏高的色彩。
3.2色彩的運用應因空間的大小、形式而變化
大的空間多採用深一些的色調,以增加室內的重量感;反之,應採用淺一些的色調來增加空間感。例如居室空間過高時,可選用飽和度較高的色彩,以減弱空曠感,提高親切感;牆面過大時,宜採用明度偏低的色彩;柱子過細時,宜用淺色增加體積感;柱子過粗時,宜用深色減弱粗笨感。
3.3色彩的選擇應根據空間的方位而定
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因此,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如朝北的房間常有陰暗沉悶之感,可採用明朗的暖色,使室內光線轉趨明快,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朝南的房間日照充足光線明亮,可採用中性色或冷色;朝向東西方向的房間有上下午光線的強烈變化,且光線的溫度較高,所以迎光面應塗刷明度偏低的冷色,以便綜合自然光線對它的影響,整個房間以冷色調為宜。
3.4色彩的選擇應考慮到空間使用者的類別
男女老幼的不同個體對色彩的喜好有很大差別,所以色彩的選擇應適合居住者的愛好。如女孩子的房間可大量運用粉紅系列的色彩,像白雪公主一樣天真、浪漫;男孩子的房間可選用天藍色系列的色彩,使他們可以幻想自己像水手或飛行員,有藍天和大海一樣的胸襟;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不同,對審美的需求也不一樣,青年人喜歡鮮艷的色彩,老年人則喜歡沉穩大方的顏色。因此對空間色彩的選擇要有針對性,了解使用者的喜好,才能與之產生共鳴。
3.5色彩的設計應注意空間的使用時間
學校的教室、工業生產的車間、商業經營的場所,這些不同的活動與工作空間,要求必須有不同的視覺條件與之相適應,才能提高效率,達到安全舒適的目的;如過去醫生和護士的服裝統一為白色,由於色彩的單一容易造成視覺的疲勞,而人們的眼睛需要交替觀看不同的顏色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視覺疲勞的產生,因而現在醫院員工的服裝有粉紅、淺藍、淡綠、白色等顏色;同樣,房間的色彩因其對視覺產生作用的時間較長,比服裝對視覺的影響要強得多。所以,要根據空間使用時間的長短,利用色彩進行必要的調節,使在其間活動的人感到舒適而不致產生視覺疲勞。
3.6色彩的選擇應注意使用者的偏好
一般來說,在符合色彩搭配原則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使用者的愛好和個性。這種愛好和個性是因人而異的,是受民族、地域、性別、年齡、知識結構等影響的;比如說有的人偏愛紅色,但紅色不能在室內大面積使用,因為紅色太過刺激,長時間待在紅色環境中會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但紅色可以作為點綴色和別的顏色搭配使用,這樣會更加突出紅色的魅力;對於色彩偏愛者來講。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在滿足其要求的基礎上,採用綜合的方法選用一些類似色和陪襯色進行合理搭配,並用一些對比色進行點綴。
4.結束語
總之,室內是人們生活中接觸最頻繁的色彩環境室內。空間的色彩構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
合性問題,多空間、多變化、多組合的色彩設計,受色彩對比及調和的影響與制約,同時也受使用功能的支配,還有室內、光線、材料、傢具、人為等因素的影響。把握好這些,才能形成既有對比變化又有協調統一的視覺效果,營造出既高雅又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間,為人們創造出一個喻悅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高祥生,韓巍.室內設計師手冊[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2]朱小平.室內設計[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⑧ 我的論文題目是論論居室內家居中的傢具設計畢業論文
前言
中國現代緊湊的空間、家庭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通過設計追求獨特的生活理念,要求設計師具有更嚴密的設計思維。在過去,或許某些設計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和經濟效益,而在今天卻造成了嚴重危害。(如泡沫快餐盒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卻造成了今天嚴重的白色污染,現在還有很多的人在用。)設計存在誤區,主要的原因是設計師的設計思維不夠嚴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夠強。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各種問題困擾著人們,環保意識也有所提高,人們重視的主題是文化、環境、生態和個性。於是,人們重新冷靜地去思考一種產品存在的意義,判斷一種產品存在的意義,應該是生物學意義和語義學意義而不是工業學意義,設計師的責任就是使得人和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為人們設計更美好,更合理生活。因此,產品設計開發在考慮工業意義的同時,應該多一點從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多一點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去思考,這樣也為產品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這便是我客廳傢具設計前做市場調查的目的。
一、2004年傢具市場概況
人們越來越不習慣讓屋子被傢具塞得滿滿當當,也越來越不習慣,讓傢具的繁縟花飾來打擾心靈的安靜。所以,客廳傢具越來越簡約清瘦,正成為流行的一種理由。
1、傢具市場價格動態
今年客廳傢具市場的價格走向,仍呈現出了不同層次,名牌產品因含金量高和濃郁的文化藝術品味,將保持其質優價優,物有所值的水平(如左圖這套休閑椅,優美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曲線及其工藝的精細,市場上可賣到1500元)對消費者來說,不僅是買一種使用功能,更是買一種文化,這也體現了生理學意義和語義學意義給傢具所帶來的附加值;中低檔客廳傢具的價格穩中略有下降;某些經營者價格水分過多,或者「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現象雖明顯減少,但仍時有發生,這一現象將隨著市場的逐步規范而銷聲匿跡。入關初始,進口客廳傢具市場的反響並不強烈,價格浮動非常小,但隨著關稅的逐漸下調,進口客廳傢具的價格有了一些動作,比如某些國際大品牌的進口客廳傢具的價格下調了20%~30%,基於進口傢具高昂的設計費和運費,它們的價格仍然是普通消費者望塵莫及的。不過,隨著關稅的進一步下調,進口傢具的價格將有所降低。 一個物品的價格在某些情況下是由消費者對它的評價來決定的,而與它的成本關系不大。這個價格叫做消費者的需求價格。當需求者急需得到某種物品的時候,該物品對需求者而言效用就高,因而也就願意花較高的價格來購買它;反之,需求者願意出的價格就低。所以,面對國外高水平的設計,我們只能提高自己的設計品位,這才能開拓我們的市場。
2、傢具新消費
光顧傢具市場的群體及其所期望的傢具性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某高校對經常光顧傢具市場的消費群體在年齡、學歷、收入,住房面積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後所得出的數據顯示:
1.年輕一代是傢具消費的主流,經常光顧傢具市場的人群中20-30歲的消費者佔42%,31-40歲佔22%,41-50歲佔16%,50-60歲佔10%。
2.消費群體知識結構與生活態度在發生變化,經常光顧傢具市場的人群中有78%的學歷均在大專學歷以上。這一群體已不僅僅滿足傢具的功能需求,而且在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期與他們的文化層次與個人品位相吻合。(如右圖的組合櫃,既有滿足功能需求,又有購買靈活性和空間靈活性,還可以體現一種隨意的個性。)而一般文化程度人群去光顧傢具市場的則寥寥無幾。
3.收入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消費者購買傢具的慾望和能力。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了光顧傢具市場人群的74%,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佔26%。
4.經常光顧傢具市場的人群中有38%的住房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有30%的住房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有30%的住房面積在60-80平方米,有20%的住房面積在80-100平方米。人們住房條件的改善為傢具配套提供一個發展空間。
3、傢具設計「國際化」
傢具的設計一直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熱點問題,許多企業採用各種設計合作形式進行產品創新,有的引進設計「外援」,有的則與大專院校的設計專業掛鉤,產品在設計含量上得到提升。「聯邦椅」的出現,成為中國現代傢具的優秀作品,近20年對中國當代客廳傢具設計起了很好的典範作用(如左圖)。但是傢具設計目前仍存在的一個嚴重的誤區就是「仿冒設計」,盡管設計越來越接近「國際化」,但與國外傢具款式的驚人相似導致了設計含量的降低,這也許是傢具生產發展到現階段的一個「必然」,消費者仍然渴望看到我們自己的設計師設計出的經典傢具。
4、未來客廳傢具變化的流行熱潮
一些客廳傢具材質紙板化目前國外興起了用紙板製作客廳傢具的熱潮。這種新產品的設計,巧妙地利用力學原理,使做成的傢具有足夠的強度,同時在傢具表面塗上保護漆,經過特殊處理,解決了不堪重負和怕水忌潮的兩大弱點,使紙制的傢具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防霉、防蟲蛀等功能。更令顧客傾心的是它可以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如有圖,普通的紙板,主要結構好,就能達到很大的支撐力。)
5、消費者對客廳傢具的要求
1.舒適實用:客廳傢具的設計應注重「以人為本」的功能需求,有80%的群 體認為傢具應注重舒適實用。
2.搬運方便:把客廳傢具作為擺設,放置後「巍然不動」甚至於「傳宗接代」已不能適應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了。希望客廳傢具方便搬動的佔44%,而持「無所謂」態度的佔10%。
3.客廳傢具色彩:客廳傢具的色調與現代居室環境相協調,同時又能體現出主人的性情和愛好,將是未來客廳傢具流行色調的個性化主題。有36%的人群希望客廳傢具「與居室裝修協調」。
4.價格:現在客廳傢具市場上的「價格戰」越演越烈,但是,調查顯示,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對價格勢不是唯一的選擇目標(當然,這與消費層次有所關聯)。將近52%的人群希望價格「再低一點」,48%的調查人群對價格「無所謂」。
5.環保:在被調查的人群中有60%的人群要求所購買的客廳傢具「無毒無害」,只有4%的人群對傢具環保持「無所謂」的態度。
6.客廳傢具用材:用「木材」製作傢具是人們心目中永恆的追求,關鍵是怎樣把木材的品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玻璃」、「織物」和「皮革」等材料能體現傢具產品的質感和親和力,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調查顯示,希望傢具用「木材」的占居了42%;用「玻璃、皮革、織物」38%;「其他」佔20%。
7.客廳傢具的使用年限:傢具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要「傳綜接代」了。有36%的被調查者要求傢具能使用「10-15年」,而只有6%的被調查要求使用「30年以上」。
8.客廳傢具設計:客廳傢具的「時裝化」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而不趕時髦,追求個性是現代客廳的概念,是從「跟從型」消費轉向「理智型」消費的具體表現。越來越多的人懷念以前的優秀作品,是生活與藝術的追求,體現優質的生活品味(如右圖的組合沙發,色彩鮮艷、線條柔和、結構精緻——基本和人們對女性本身的概括一致)。傢具設計個性化已日益凸現,有48%的被調查希望能親自參與設計,有30%的被調查對傢具設計特一般的態度,只有6%的被調查者對傢具設計「無所謂」。
6、知名廠家的傢具分析
1、EDRA傢具
edra傢具的設計一直代表著前衛設計的力量,它幾乎每件產品都可以單獨作為一件很好的藝術品很快地融入到室內空間中,它的產品特色主要是一用材料來表現一種機理美,讓機理質感來提取材質更多的內在美,如下圖的一張用碎木板粘的坐椅,它除了保留木本身自然質感外,它更多的是把表現一種解構主義設計理念的自由與張揚。但是我們不能說它的產品只受到什麼設計理念的影響,因為它的每件產品都不只是為了某種理念而產生,他在生理學意義、語義學意義和工業意義上都表現得很理性,這是我很值得學習的一個傢具公司。
2、LAGO客廳傢具
LAGO是一家義大利家族傢具公司,改革是他天然本能的一部分,他認為,「規則在他那裡就是沒有規則」。客廳傢具能具有更多的邏輯功能,具有更理性的靈活性,他們做到了真正在設計一種生活。
右圖是LAGO的電視組合櫃,把大的整體單元化,是他客廳傢具的特點,表現了生活的靈活性,或許還可以分出個酒櫃來,企求滿足更多的消費者的需要。
保護環境,善待地球已成為當今世界的最強音。國際上各種民族之間的沖突需要文化的交流,而傢具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互相了解,包容是很重要的。了解區域性民族文化,這是Lago設計開發的一個重要的依據,他們大多產品總能帶些民族文化和趣味性。左圖的七巧板組合架是根據中國古代的一種活動設計的,它也具有空間的靈活性,多用於客廳裝飾架,也可用與卧室,書房。
7、市場調查小結
現代的客廳傢具讓人們欣喜地發現了讓傢具適應人的生活而不是人適應傢具的好處。沙發,放棄了所有花俏的細節,方方正正,純色,柔軟,棉布,深藏青或者鐵銹紅,或者乾脆米白,配上銀色腳。即使是真皮沙發,或者再歐陸一點,扶手也簡化成了弧線,雕花,不見了。
現在的茶幾,也不就是看電視時候放點零食水果的地方,更多的,真的是一種擺設,那麼,沒有煩瑣花俏,擾人眼目。
追求個性張揚的現代都市青年大多喜愛把客廳布置成我行我素的感覺,營造出一個個性化的天地。因此,無論從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會尋求簡潔明快、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且不論這種感覺的起源是否來自於人類最基本的審美心理,但至少在這個已然五光十色的網路時代中,年輕人的心註定將飛揚於簡潔明快的時尚風格中。在客廳傢具的選擇與布置上,每一位都市青年都會將目光流連於那些創意巧妙、明朗大方的現代主義作品上,只有在那種輕松的風格中才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夢想與感覺。因此,大多數青年風格的客廳傢具作品都不會出現繁瑣臃腫的裝飾,它們的色彩應該是以中性為主,並搭配以其他反差強烈、突出的亮麗色調,形成總體和諧、細節醒目的特色。而在造型上則大膽拋棄一切有礙於主體線條的結構,利用巧妙的結構與精密的細節處理來彌補因造型簡潔而有可能帶來的空洞感。另外,生活在城市中,更多入喜歡在家中添點自然氣息,希望把緊張的工作壓力散發在自然感覺中。
當今的傢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並接受這個設計觀念,那就是:設計新傢具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客廳傢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傢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
總之,風格上不斷變化,功能上不斷更新,工藝技術上不斷完善是我國傢具設計的發展趨向,也是我相對客廳傢具課題做設計要體現的。
二、畢業設計選題與定位
中國傢具產業經過改革開發以來20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現在還繼續著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但隨著工業技術和藝術設計的創新,中國傢具業面臨巨大的變革。大家知道中國傢具業最近遭遇美國最大反傾銷案,我們姑且不討論誰是誰非,但我們明顯地看到了中國傢具迫切需要自己真正的品牌,以往抄襲西方設計的道路已不再適合其發展了,只有走原創設計,創立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的才是中國傢具業的真正出路。
如果要問我的畢業設計為什麼選擇做客廳傢具,那我首先是這樣認為的:創立品牌需要文化的交流,當你家來客人的時候,第一個體現你文化理念的就是客廳傢具,這時傢具品牌的文化理念為你塑造形象,你也無意識為這個品牌做個免費且真誠的宣傳。因此,客廳傢具更容易宣傳文化,呼應中國傢具的品牌戰。
當然 ,上面的見解不能作為唯一的原因。人們每天都在承受著生存競爭的壓力,在外面馬路越來越吵的時候,客廳傢具的設計越來越講究。我們常說「設計一款傢具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對客廳傢具市場而言,雖略顯平靜,但也有許多潛移默化的東西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人們對家居的要求,除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還有生活當中的實際需要,反映到客廳傢具上,就是要求其功能和款式更貼近現實生活所需。功能要求多元化,符合日益豐富起來的生活內容;款式要求多樣化,符合日益強烈的個性審美所需。這些要求也將體現了我畢業設計選擇客廳傢具設計方向的出發點。
為了准確地把握市場信息,確立畢業設計存在的意義,必須針對客廳傢具市場做個詳細的調查。在做市場調查的過程中明顯地發現:年輕消費者佔了百分之四十多的消費者數量,而追求個性是年輕一代時尚,個性設計將是市場的潮流;在現代人生存壓力和城市生活的環境下,更多人喜歡簡約的風格添點自然的氣息;客廳空間大多和餐廳融在一起,而餐廳則有表現出工作和酒吧的功能。因此,我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就必須針對這些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將是體現一個人設計責任的問題,也將鍛煉了我自己,使自己盡快地融入社會工作中,對我以後的設計生涯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從一個學生的畢業設計角度來看,這才是我這次畢業設計真正目標和意義。
三、畢業設計的思維與過程
1、設計的思維
設計思維是邏輯性講究的一個過程,從一開始就要判斷該設計是否有存在的意義,正如國際設計大師菲利浦.史達克所說的,一個設計如果不比已經存在的優秀,那麼我們就用以前的就可以了,因為該設計沒有存在的重大意義。要判斷一個設計的存在一般都是看是否存在生理學意義、語義學意義和工業學意義,而語義則是擺在第一位的,這里的語義不僅代表的是一種文化,更代表的是一種創新的意義,生理學則是比較基本的,一個椅子至少也要具備人體工程學的考驗,工業學則表現在設計的工藝結構上,這對成本的高低有很大的意義。三者之間相反相成,是個有機的整體,我們不能為了某個而放棄另外的一個。
在堅持上面的准則外,我從一個畢業設計的角度來思考,設計可以前衛一點,充分增加一個設計的含量,還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的真感情表達出來。在我認為畢業設計可以不用和市場掛鉤,因為他是在表達自己設計能力的一面鏡子。
2、設計的過程
1、設計的第一階段:多出方案,通過老師指導和同學們的寶貴意見,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選了兩套方案分析:
方案一:新中式風格
整個風格不僅明顯表現出中國的味道,而且融入了西方現代主義思想,利用材料和工藝巧妙結合,完全表現出現代工藝的美。但是工藝要求很高,會增加生產的成本,而且在畢業設計里很難靠自己做出個實物來。
方案二:帶有自然氣息的個性設計
整套設計和繩子的關系很大,繩子一方面起到了功能結構作用,另方面則起到裝飾作用,增強傢具的自然感。但在設計上還不夠完善,比如有扶手的沙發給人的自由度不夠,而且有點大眾化,還有茶幾和餐台都有點大眾化,鮮明的感覺還出不來。
最後方案:客廳部分
下圖是我利用假期時間做的網結構床,受力可以坐四五個大人,由此可見,在沙發底用網結構是可以成立的。如下圖,沙發把扶手去掉,讓人能更自由地坐向沙發,茶幾則增加了功能,和沙發功能更加協調。還有配套的方幾和電視台。 (如圖)都顯得簡潔大方,耐看而帶有自然氣息。
餐廳部分
在餐椅中,由於在實物製作的過程中,學校的設備和材料的局限性,椅子的靠背改為直板結構,把女性的柔性美變為男性的剛性美,這樣也減少了工藝的難度,在生產的意義上減少了成本。
在餐台設計中,為了跳出設計大眾化的感覺和呼應餐椅的斜線力感,餐台最後設計方案把原來的木框架完全拋棄掉,融入更自由組合的概念,整個木架分為兩部分組合,玻璃再和木架上的橡膠吸盤連接,確保玻璃不輕易滑下來。
實物製作
在實物製作的開始時,由於沒有設計上所需要的樺木,所以改用了橡膠木,但是座位和靠背部分的所要木板寬度不夠,所以只能用白膠拼板,我又可以熟悉了拼
板。從開料到最後組裝整個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問題,但我都會和協助我們製作的師兄們去想辦法解決,使我更加體會到團體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這里我中心謝謝他們。
四、總結
客廳傢具的設計,在現代城市生活里,年輕消費者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大多喜歡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在他們的生活里透露著個性和張揚的信息,所以客廳傢具的設計不在單單是看他們需要些什麼而設計,更重要的是用設計引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設計責任就是要對人的生活環境健康發展負責。因此,在畢業設計表達里,我注重新的生活概念。
① 很多人喜歡在就餐時看電視,所以我把餐廳作為客廳傢具設計的一部分。在畢業設計作品中我還介入了電視旋轉的概念,那麼,我們看電視就不用勞步離開餐廳到客廳了。
②年輕人喜歡個性和張揚的空間,生活在城市裡,更多人喜歡在家中添點自然氣息,所以在麻繩除了滿足傢具功能外,還增加了自然感。
③ 現代人喜歡把餐廳兼為可以學習的空間,那麼,餐椅它要擔任更多的角色,所以我的餐椅設計加了人體工程學的調節功能。
傢具設計是從功能出發,我們需要創造一些新的功能來引導我們的設計,世界各國的傢具設計者、製造者的研究也愈來愈向實用方向發展,在美觀、新穎的眼光指導下,用理性設計來表達它的功能。
隨著中國傢具行業的快速發展,而中國傢具整體設計水平不高,這給了我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這即將畢業離校之際,我特別重視畢業設計的創作,已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和企業交流的很好平台,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我相信以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為學校增光的。
⑨ 急求!!!室內設計畢業論文報告~~~3000字左右
希望對你有一點提示!謝謝!
室內設計畢業論文
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人類寄希望於通過設計來改造世界,改善環境,提高人類生存的生活質量。
從構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會這三個座標體系出發,現代設計已從產品設計拓展到環境設計,由「生存意識」進展到「環境意識」,正如加拿大建築阿瑟?埃利克森所說的:「環境意識就是一種現代意識」。美國建築師們認為:八十年代的重要發展並不是這個主義或者那個運動,而是對環境設計和景觀設計的普遍認同。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了城規建築設計、園林設計、園林廣場設計、雕塑與壁畫等環境藝術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所進行的理想的內容環境設計,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以至於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十分實用的新興邊緣科學。記者近期采訪我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綺曼教授,請她對室內設計的發展新趨勢進行分析。張教授認為現代室內設計大致可歸納為七個新趨勢。
回歸自然化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長,人們嚮往自然,和天然飲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綠色環境中。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流派由此興起,對世界各國影響很大,在住宅中創造田園的舒適氣氛,強調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應用,採用許多民間藝術手法和風格。在此基礎上設計師不斷在「回歸自然」上下功夫,創造新的肌理效果,運用具象的抽象的設計手法來使人們聯想自然。
整體藝術化
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豐富,人們要求從「物的堆積」中解放出來,要求室內各種物件之間存在統一整體之美。室內環境設計是整體藝術,它應是空間、形體、色彩以及虛實關系的把握,功能組合關系的把握,意境創造的把握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協調。許多成功的室內設計實例都是藝術上強調整體統一的作品。
高度現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室內設計中採用一切現代科技手段,設計中達到最佳聲、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實現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創造出理想的值得人們贊嘆的空間環境來。
高度民族化
只強調高度現代化,人們雖然提高了生活質量,卻又感到失去了傳統、失去了過去。因此,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就是既講現代化,又講傳統。我們在日本考察時,看到許多新的環境設計反映了日本設計人員致力於高度現代化與高度民族化結合的設計體現。去年落成的東京雅敘園飯店及辦公大樓的室內設計,傳統風格濃重而又新穎,設備、材質、工藝高度現代化,室內空間處理及裝飾細部處處引人入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深受啟發。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廳、菜室及商店裝飾食器均進行了配套設計,人們即使在很小的餐館用餐,也同樣感受到設計者的精心安排。因此,「處處環境美,處處有設計」給每個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個性化
大工業化生產給社會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問題。相同樓房,相同房間,相同的室內設備。為了打破同一化,人們追求個性化。一種設計手法是把自然引進室內,室內外通透或連成一片。另一種設計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線、或曲線裝飾,以此來打破水平垂直線求得變化。還可以利用色彩、圖畫、圖案,利用玻璃鏡面的反射來擴展空間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過精心設計,給每個家庭居室以個性化的特性。
服務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為了高效方便,國外十分重視發展現代化服務設施。在日本採用高科技成果發展城鄉自動服務設施,自動售貨設備越來越多,交通系統中電腦問詢、解答、向導系統的使用,自動售票檢票、自動開啟、關閉進出站口通道等設施,給人們帶來高效率和方便,從而使室內設計更強調以「人」這個主體,讓消費者滿意,方便為目的。
高技術高情感化
最近,國際上工藝先進國家的室內設計正在向高技術、高情感方向發展,這兩者相結合,既重視科技,又強調人情味。在藝術風格上追求頻繁變化,新手法,新理論層出不窮,呈現五彩繽紛,不斷探索創新的局面。
⑩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淺談家居軟裝設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裝修品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出「重裝飾、輕裝修」的口號。在空間的營造過程中人們往往更注重空間的藝術性、可變性、參與性與互動性,注重家居氛圍的營造、緊跟時尚潮流的設計等方面。「軟裝飾環境」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室內設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何謂「軟裝飾」
軟裝飾是相對於建築本身的硬結構空間提出來的概念,是建築視覺空間的延伸和發展。軟裝飾一般是指室內裝潢中可以移動的、易於更換的飾物如窗簾、沙發、書畫、工藝品、床上用品、傢具等,對居室進行二度陳設和布置。軟裝飾作為可移動的裝修,打破了傳統裝修行業的界定。
2、軟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2.1軟裝飾在居室的襯托作用
無論是作為室內傢具的擺放、工藝陳設,還是在室內活動的人,都需要有相應的背景作為襯托。比如說在客廳里用羊毛毯、化纖毯等,都可以烘托傢具。在小的空間,可適當在茶幾下局部鋪設,更能體現出客廳的主題,利用沙發的靠墊或裝飾布來增加溫馨的氣氛,也是改變傢具顏色的最方便的方法。
2.2軟裝飾在居室的裝飾作用
現代室內設計是包括軟裝飾在內的綜合室內環境設計,它包括視覺環境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包括聲、光、熱等物理環境以及氛圍、意境等心理環境和文化內涵等內容。因此設計要遵循藝術規律,才能達到裝飾美的目的。在發揮各種不同軟裝飾的作用而形成美感的同時,也要注意色澤、機理、圖案等給人以視覺和觸覺的對比和協調。如窗簾在室內的裝飾作用更是值得稱道的。隨著人們對時尚生活的追求,窗簾已不再是單純的調節溫度、光線,遮光、防塵的功能,它在現代家居環境的美化及環境營造中它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優質紗簾薄如蟬翼,可增加室內的輕柔、飄逸氣氛。
2.3軟裝飾在居室的調整作用
由於軟裝飾的隨意性大,便於更換,且能體現不同的裝飾風格和品味,因此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對室內許多不理想的方面進行調整。
如果房間不夠明亮,可以用布質組織較為稀鬆、布紋具有幾何圖形的印花布做窗簾,同時,窗簾上的圖案盡量和牆飾統一,這樣能夠讓人的視野更開闊。如果房間顯得太空洞,那麼可以選擇布紋較柔軟、蓬鬆的材料,具有吸光質地的材料來裝飾地板、牆壁,而窗戶則大量選用有對比效果的材料,或在醒目的地方,採用顏色鮮亮的窗簾布幔、床罩。使其與地板和牆壁形成鮮明對比,改變房間空闊、單調的感覺:如果房間顯得太矮,可使用色彩對比強烈的豎式條紋和圖案來裝飾牆壁和窗戶:顯得太窄的則可用橫式條紋和圖案裝飾牆壁和窗簾,在狹窄的兩端使用醒目的圖案,可以利用材料的反差、對比。
2.4軟裝飾在居室的分隔性
現代室內設計的趨勢是爭取流動的具有可變性、參與性的空間,而軟裝飾的利用,則是達到這種目的的重要手段。用簾帳、織物屏風劃分室內空間,是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可控性,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和使用質量。2.5軟裝飾在居室的系列性
系列變化是漸變、漸次、退暈、層次、統一、和諧、整體等形式法則的主要表現。各種軟裝飾都有它自身的系列性,如地毯有地毯系列:靠墊有靠墊系列;床罩有床罩系列;窗簾有窗簾系列。此外,窗簾和壁紙可以構成系列,窗簾和掛畫也可以構成系列;靠墊和沙發可以構成系列,窗簾、床罩、枕墊也可以構成系列,甚至軟裝飾和室內的其他物件如傢具、燈具、器皿、大件陳設物等,都可以構成系列變化形成統一風格。
2.6軟裝飾在居室的整體性
軟裝飾由於要涉及到多種物品、多種材質,各種物品、材質之間的色彩、形狀,多少的搭配與呼應就成為讓許多人頭痛。一些房子剛裝修完以後很好看,但是業主一住進去,傢具一擺,就面目全非了,或者隨著季節、心情的改變,對已有的設計效果常常感到不滿意;而有些房子的裝修很一般,但是擺放完家居陳設品後,效果卻出人意料地好。為什麼會有兩種相反的結果呢?這就與居室的「軟裝飾」有關。現代的裝修觀念已由重裝修過渡到注重裝飾、陳設,卧室軟裝飾逐漸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話題。其實這個相當專業化的難題完全可以簡化處理,只要注意大色塊的諧調和主導風格的統一,那麼即使有一些小的局部不太理想,也無礙大局。
3、軟裝飾的分類及運用
3.1室內紡織品
室內紡織品亦可統稱為「布藝」,其在成功的室內環境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布藝是軟裝飾中用的最多的一種元素,從窗簾、紗、幔、床上用品、布藝沙發到地毯、壁掛和各房間的傢具蒙面,布藝已不是單純的功能上的配合,更多的是調和室內裝修中生硬的、冰冷的和呆板的牆面、傢具和地板,通過布藝柔和、弱化、重組室內空間中的稜角,使之有機的成為一個整體。不同的材質、不同圖案和顏色的布藝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起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3.2字畫
字畫是室內軟裝飾的靈魂,它是主人思維深處的精靈,是跳動的音符,同時更是視覺的焦點。既然是視覺中心,那麼只有個性鮮明的字畫,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我們要在室內軟裝飾中盡可能用最少的視覺語言,表達最豐富的信息含量,從而使字畫從正負形面積中跳躍出來,成為視覺捕捉的焦點。同時,字畫的台理選擇也是體現居室主人性情和文化修養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3.3室內綠化
在日益喧囂的都市,現代人越來越崇尚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指綠色植物、水、鮮花、自然光等。自然元素移植到室內,不僅可以凈化室內空氣,還使室內環境變得生機勃勃、趣味盎然。室內植物的選擇一般是雙向的,一是選擇什麼樣的植物適合室內溫度和濕度生長:二是室內空間對綠色植物的制約,選擇不同的植物,在某種意義上,是寄託一種情思,一種期望,通過人與自然的對話,達到情境交融的意境。
3.4光與影
燈是室內裝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燈有了雙重作用,一是用於居室空間的照明;二是用燈的造型裝飾周圍的環境。用光和影為主題,既可營造一面牆的磅礴氣勢也可營造一份溫馨浪漫,還可以通過點光源成為視覺的中心,並利用其處理裝修中的死角暗角,從而得到別有韻味的情趣。光源帶來的光暈效果也詮釋了現代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寬松的生活狀態。
3.5工藝陳設品
每一件工藝品,都表現某種內在的東西,既然表現了就要傳遞某些信息。許多工藝品傳遞著「無目的性的、不可預測的和無法確定的抒情價值「並」能夠引起種種詩意的反應。
因此這些工藝品的陳設突顯個性,展現風格,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富有人性的魅力。在這里,家呈現的是一種風格,在隨意擺放中,在有序無序問,或內斂,或釋放,輕而無聲地滑入主題空間,獲取和追求某種內在的均衡與節奏,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與心靈的契合。
結束語
軟裝飾因其輕便、舒適的獨特質感和相對便宜的價格,帶給生活許多便利和美感,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當今的室內環境設計和裝修過程中,它的地位也在不斷地得到提高。我們要充分發揮軟裝飾的作用,讓其體現出更大的功效,讓家居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