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谷歌插手智能家居領域 能後來居上嗎
首先,google在智能家居領域並非後來居上,早在2009年其推出的Powermeter智能電表水表項目,回就已經是智能家居的應用了(那時答候蘋果還沒有智能家居概念產品,微軟的維納斯計劃雖然自1999年左右推出,但未形成市場),在後面,google做了Google TV 、Nexus Q、Chromecast等產品嘗試,可以說並沒有找到感覺,直到2014年花了32億美金收購Nest,google才找到了真正的智能家居產品的理解。從目前來看,google、蘋果、微軟雖然都有智能家居產業的布局和動作,但決心最大,產出最豐富,前瞻更遠的,個人認為還是google。最近,google貌似要回歸到平台概念了,硬體產品會更多地依靠合作夥伴去設計和生產,個人比較看好這個思路,所以,回到提問,google在智能家居領域並非後來,業已居上。
❷ 為什麼國外智能家居alexa,googlehome仍然以wifi,藍牙作為主要通訊方式
WIFI、藍牙是具有普適性的
現在移動設備都內置WIFI、藍牙功能,不是嗎。
❸ Google Home或Amazon Echo值得買嗎
Paul Miller 是一位專業科技作家,也是著名科技博客 The Verge 的專欄記者。他對 Google 剛剛在 I/O 大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智能家居系統 Google Home 以及最大的對手——亞馬遜的王牌智能家居產品 Echo 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昨天是 Google 開發者大會的第一天,Google 帶著自己引以為傲的智能家居設備 Google Home,加入了 「智能助手」 領域的競爭游戲。顯而易見,Google Home 不僅是對亞馬遜 Echo 的強勢回應,也被認為是智能助手系統的再一次升級:「坐」 在你的廚房裡,聽你的一切調遣。
亞馬遜曾經將 「Echo」 的誕生看成一個偉大的突破(36 氪曾對 「Echo 的誕生始末」 進行過深度報道)。而現在,Google 卻有點小無恥地將這個概念裝進了自己嶄新的梨形揚聲器中。當然,Echo 身上也沒有一個組件是 「原裝」 的:無線喇叭是 Jambox 提供的,環境感知收聽配件是微軟 Kinect 的,自然語言查詢技術是 Google 的。當然,購物平台是由亞馬遜提供的。所以,亞馬遜做到的,就是把漂浮在各處的理想化概念集中起來,轉化為一個完美的組合產品,並給這個 AI 產品起了個好記的名字:Alexa。
而現在,Google 也有點兒手癢了。
很顯然,Google 是有一些優勢的。畢竟它是 Google,一個在人人都需要的網站索引領域 「摸爬滾打」 十年以上的網路巨頭。但沒有誰能保證這個新設備是否會轟動全球,因為……還記得那個被評為 2012年 最令人失望的十大產品之一的 Google Nexus Q(36 氪曾經為 Nexus Q 寫過相關專欄文章)嗎?
但是至少我們有幾個靠得住的理由來證明,Google Home 的誕生的確給了亞馬遜不少的壓力。
讓我們不妨來說說看,Google之所以拚命與 Amazon「搶飯碗」 以及亞馬遜應該感到憂慮重重的幾個理由:
1、Google 搜索是大部分網站內容的必入 「關卡」,同時,Google 搜索也正在讓自己的新助手(Google Home)學會引導人們更加頻繁地使用它。Google Home 可以回答很多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基於搜索來處理後續問題並根據問題跟蹤更大的內容範圍。
2、你可以通過 Google Home 控制自己的 Chromecast 電視棒。
3、如果你是個土豪,擁有一個超多房間的大別墅,而且不介意在每個房間里放置一個或多個 Google Home。OK,打開音樂,就可以通過多個 Google Home 及 Google Cast 揚聲器同時播放。
4、Google日歷與 Gmail 通常是使用者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與 Alexa 相比,Google Home 將為用戶的待辦事項列表與郵件提供更加簡便的時間管理服務。
5、Amazon Echo 可能只限於美國及英語國家使用(說英文);而 Home 將很可能沒有這些限制。所以,那些非英語國家終於能感受到,跟自己的智能家居對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6、根據一些 Echo 買家的反映,它的音質有點糟糕。所以,這一點我想應該難不倒 Google。
當然也有這種說法:兩者之間也許只是打了個平局,很多人把 Echo現在的處境描述地過於困窘。原因大致如下:
1、這兩個智能家居設備都可以向你報告天氣情況、設定時間提醒、播放音樂……反正功能基本涵蓋了大多數人類渴望的實際交互應用。
2、可能 Google Home 的音質並不比 Echo 好聽到哪裡去,很多人只是對前者過於樂觀。
3、Google 可以將 Google Home 與你的 Google 賬號進行捆綁?但如果你想在賬號之間隨意切換,這還只是一個理論優勢而已。目前你還不能,所以現在這還沒什麼好自誇的。
4、家居的自動化仍然是一團亟待深入研究的迷霧。Amazon 正在這方面進行一些碎片化地革新。這也意味著,Echo 在用戶端還有很多工作及內容要去解決。Google 雖然承諾要將一些更尖端的東西融入 Google Home,比如說 Google Nest(曾被 Google 以 32 億美元天價收購的智能家居公司)的一些基礎性材料。但是 Google 從來沒說到底什麼時候進行操作,所以這一切還是想像。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就可以把這次 「對決」 看成平局。
好了,Echo的支持們也可以反駁。以下是我認為 Amazon正掌握著該領域的主動權,而 Google應該為變成 「跟風者」 而感到難過的原因:
1、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API、API、API!在某種程度上,亞馬遜已經將 Alexa 相關技術的 「大門」 向開發者們廣泛敞開。這就意味著,Alexa 可以做任何亞馬遜從沒有計劃過的事情。為了控制這些嶄新的功能,未來你可能必須記住各種不同的指令。感覺很煩?但至少 Alexa 有可能做到這些。而 Google Home 卻不支持 API,感覺是不是也不怎麼好?
2、盡管我們最好不要去將一些非人類的東西進行人格化及性別化,但對著智能家居時,用嘴唇和舌頭發出 「Alexa」 這個單詞好像比 「OK Google」 要容易很多。
3、你喜歡通過發出聲音來買東西嗎?OK, 亞馬遜在 「智能化購物」 這方面更擅長一些。
4、是不是覺得 「Amazon 可能正在聽你講話」 聽起來有點恐怖?但有些人覺得 「Google 隨時都在潛意識地聽你講話」 這一點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5、很多人都辦理了亞馬遜的全年99 美元的 「亞馬遜金牌會員制」(Amazon Prime),裡麵包含了一項免費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值得 Echo 買家高興的是,Echo 已支持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台 Spotify;但 Google 方面目前還不清楚會有什麼動作。但是 Google 真的希望讓我去注冊 Google 音樂播放器嗎?當我想聽某一個頻道時,Google Home 真的能識別 Google 音樂播放器是個什麼東西?
最後要說的是,如果你現在想問我的個人意見,我估計,亞馬遜現在正處於焦慮狀態。Google 的整個商業模式是 「善於搜索」,而且正在往裡注入數十億美元進行完善。不得不承認的是,Alexa 是一個很好的概念產品,而且在去年大多數時間里都被認為是該領域 「最值得驕傲的產品」,並且為人工智慧行業帶來了無數歡樂。但與最前沿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最前沿的信息儲存及檢索技術進行競爭,亞馬遜能負擔得起巨額的資金和精力嗎?
從 Google 方面來講,如果其可以在開發 Home 的過程中不出現漏洞,不急功近利,不把產品的 「地基」 弄得太糟糕,Google Home 將對 Google 生態系統的建立產生長時間的積極推動作用。
❹ 只有2款產品,Google Nest憑什麼成為智能家居中心
一流的企業做標准 由於智能家居目前缺乏一個統一的標准 導致市面上各家產品相專對獨立 用戶如果想要使用屬多個品牌的智能家居就需要安裝多個APP 如果谷歌能夠制定出一個標准協議出來 那麼即便它沒有產品也可以作為智能家居中心 現在說谷歌是智能家居中心有點太早了
❺ 哪些智能家居可以被google home控制
通過Google Home,人們可以來用語音控源制家庭中的智能設備,你可以告訴它我想聽音樂,聽什麼音樂,Google Home就可以自動匹配並開始播放。當你需要出差,你可以告訴它什麼時候來提醒你出門,通知你目的地的天氣狀況、航班信息等等與之相關的消息。
相比蘋果的Siri和微軟的Cortana,Google Home不僅僅進行簡單的語音交互,而是通過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讓這種溝通轉變為智能家庭中一個非常棒的管家。並且通過相應的智能硬體成為家庭的智能中心,只需要告訴它你的想法,它就可以幫你搞定非常多的事情。甚至當你正在路上,只要有網路連接,Google Home就可以幫助你完成許多工作。
❻ Google home智能家居什麼時候出
歌宣布這款音箱將在5月份的I/O開發者大會上上推出,對標Amazon Echo ,此產品由谷歌獨立開發(不基於Android系統)。
❼ 智能家居行業真的那麼好入么,谷歌,亞馬遜等企業為
智能家居可以定義為一個目標或者一個系統。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內絡通信、自動控制等技術,容將與家庭生活有 關的各種應用子 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綜合管理,讓家庭生活更舒適、安全、有效 和節能。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還能提供舒適安全、高效節能、具有高度人性化的生活空間;將一批原來 被動靜止的家居設備轉變為具有「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 位的信息交換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地安排時間 增強家庭生活的安全性,並為家庭節省能源費用等。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各大品牌都很年輕,並沒有形成占據市場份額超大的例子,所以想要購置智能家居產品關鍵還是看企業的技術實力,而不是名氣吧。
❽ Google Home是否意味著智能家居走入現實
GoogleHome看上去是個音箱,實際上是依託於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手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可以通過 Wi-Fi 串聯版起全部的家權庭智能設備,燈、播放器、電視機、手機等等,都可以在統一的管理下運作。
Google 出品硬體只是為了推廣軟體和技術,而這一次的主角很明顯就是那個不斷被提起的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手和背後的人工智慧技術。
谷歌的GoogleHome之所以博得了滿堂彩,正是因為其強大的家庭管理功能讓大家感覺智能家庭正在無限接近。
智能家居設備在我國也颳起一陣旋風。雖然我國的大部分智能家居設備都還停留在一些控制方面,很多業內人士以及專家紛紛表示認可。
今後幾年內智能家居產業將會迎來爆發性的增長,這對我國的製造業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利好。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智能家居也能夠讓生活變得更為舒適便捷。
❾ 智能家居行業真的那麼好入么,谷歌,亞馬
從智能家居行業來看,智能家居系統產品仍處於市場推廣階段,部分智能家居子系統的價格競爭相對於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較激烈。而長期來看,智能家居行業的盈利模式會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向以服務為中心轉移。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興藍海項目,市場前景一片大好。此外,國內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尚未出現真正的領導品牌,市場集中度較低,新進入者或者中小型智能家居設備企業仍有較大發展機遇,通過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樹立品牌,成為家居智能設備行業的佼佼者。
201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品住宅施工面積42.90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6%;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13.07億平方米,同比減少11.2%,但開工面積規模依然較大;商品住宅竣工面積7.90億平方米,增長6.4%;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9.8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待銷售商品住宅面積2.3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6%。隨著中國房地產投資的持續進行,預計2015-2018中國居住建築面積仍將每年增加9億平方米左右,到2018年中國的居住面積有望接近390億平方米。
假設未來有15%的居民住宅開展「智慧社區」引入智能家居,以智能家居的售價為每平方米100元估算,那麼到2018年智能家居的市場容量約為5850億元左右。
智能家居是一個綜合集成的概念,不單是指是某一個設備及產品,包括很多子系統,如智能燈光照明控制,電動窗簾系統,背景音樂系統,安防系統,監控系統,新風系統,電器控制系統等等,還有更多區域性的特點派生,像北方有地熱地暖系統,南方有除濕抽濕系 再說各地的消費習慣與水平都不盡相同;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統所包含的各個子系統,可以統一做,也可以分開來做,以此形成的造價都不盡相同;所以選擇智能家居的第二件事就是要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依據不同的消費習慣與水來分析與選擇產品。
市場上智能家居廠商眾多,從技術實現來說,主要有集中控制,電力載波,現場匯流排,無線等幾中方式,各種技術之間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用的場合之不同,對應客戶不同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技術,但對於經銷商來說,也不能什麼技術都做吧!那麼,你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再針對你自己的優勢(渠道,行業,客戶類型等)來選擇哪一種技術是你主推的技術與產品。
按目前的智能家居營銷來說,主要分為技術型與功能型;技術性推廣主要針對合作方,像當地的系統集成商;在第一線營銷來說,這種方式相對較少,主要應用得多的還是功能型推廣,這類推廣來針對裝飾公司,設計人員,房地產公司,業主等相關。那麼,對所經營的產品的熟悉程度決定了你銷售的成功性。
銷售應該是綜合性的,很多從業人員,做的工作常常只有片面性,針對裝飾公司就只找裝飾公司,而忽視了其它的行業與渠道;一個客戶與衍生的派系是非常之多,我們的最終客戶是業主,需要業主接受智能家居,那麼與業主裝飾裝潢相關的產業是非常多;施工人員,設計人員,材料供應商,家居用品,家電用品等等,每個能與業主有關聯的行業,都是我們需要營銷的目標,對每一個衍生行業進行分門別類來綜合推廣,並與他們建立起各種合作關系;並不能這樣就一定能成功,但這保證了成功的幾率性的提高,所以,多方向,多層面的營銷與推廣是做智能家居市場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