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景海鵬傢具

景海鵬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15 00:47:11

①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 答案

一、填空題
1、細菌、霉、病毒是不同種類的(微生物)。
2、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3、絕大多數的微生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4、細菌、霉及病毒,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們稱作(微生物)。
5、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變成酸奶。
6、利用細菌可以(加工食品)、(生產葯品)、(凈化環境)、(生產燃料)。
7、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和細菌叫做(病菌)。
8、許多傳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噴嚏)、(用熱水沖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減少致病細菌的傳播。
9、青黴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能殺死細菌,這種物質叫做(青黴素)。
10、物體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條件下,容易發霉。
1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12、細胞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功能)。
二、判斷題
1、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里,都有微生物。( √)
2、大腸桿菌、變形蟲、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3、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 × )
4、病菌會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 √ )
5、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方法。( √ )
6、在空氣、土壤、動植物體內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療因病毒導致的疾病。( × )
8、電冰箱能保鮮食物,主要是利用它產生較冷的環境,創造使食物不容易發霉的條件。( √ )
9、霉對人類都是有害的。( × )
10、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過程就是細胞的生長發育過程。(√)
11、未受精的蛋是一個細胞,受過精的蛋同樣也是一個細胞。 (×)
12、人類可以利用黴菌制醬做腐乳。 (√)
13、細胞很小,只能用顯微鏡才能觀察。 (×)
14、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疾病的一種方法。 (√)
三、選擇題
1、下面的細菌對人類有益的是( A )。 A、乳酸細菌 B、結核桿菌 C、 雙球菌
2、細菌對人類( C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3、「膿」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的屍體。A、紅血球細胞 B、白細胞 C、神經細胞
4、生物體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A、細胞 B、細菌 C、病毒
5、霉有( C )種顏色。A、1 B、2 C、多
6、生命體大都由( A )構成。 A、細胞 B、細菌 C、霉
四、用線把下面的科學家與他們的發現連起來。
列文虎克 細胞
弗萊明 微生物
胡克 青黴素
五、問答題
1、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什麼?
答:(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2、怎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霉?
答:(1)真空包裝;(2)放乾燥劑;(3)低溫保存;(4)太陽爆曬。
3、你知道傷口化膿是怎麼回事?
答:當人體遇到病菌入侵時,白細胞並會與病菌展開激戰。在消滅這些入侵者時,白細胞也會有很大的傷亡。「膿」就是死亡的白細胞和病菌的屍體。
4、請你設計自製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溫度計、鍋、高壓鍋等。
步驟:(1)在鮮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開幾分鍾。
(2)待牛奶冷卻到35~40℃,加入兩勺酸奶,仔細攪勻。
(3)再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
(4)保溫5~6小時後,酸奶就做成了。
現象:牛奶變成了粘稠的酸奶。結論:細菌將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轉化成了酸。
5、:請你設計饅頭發霉的實驗。
答:材料濕饅頭、干饅頭、塑料袋等。
步驟:(1)把裝有濕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
(2)把裝有干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5天後觀察它們。
現象:濕饅頭發霉了,干饅頭沒有發霉。結論:溫暖、潮濕的濕饅頭容易發霉。
第2單元
一、填空題
1、按照火山活動的歷史,可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們憑直覺來認識地球,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
3、麥哲倫的航行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球航行)。
4、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
5、地球赤道周長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
7、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風地動儀)。
8、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濕地)、(峽谷)、(沙漠)、(海洋和島嶼)。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二、判斷題
1、地球表面的形態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態的。( √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氣等物質構成。( √ )
3、地球內部存在著不同的物質。( √ )
4、目前人類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
5、地震波在堅硬的岩石中傳播較慢,在較軟的岩石中傳播較快。(×)
6、科學家根據火山、地震、地熱等現象來推測地球內部的情況。(√)
7、地球表面積是510067866千米。( × )
8、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做侵蝕。(√)
9、地震災害可分為直接災害和次生災害。( √ )
10、1957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
三、選擇題
1、第一個用實踐證明腳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學家是(C)A哥白尼B布魯諾C麥哲倫
2、我國宇航員楊利偉搭載「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了( A )圈。
A、14 B、15 C、16
3、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攝了第一張(B)照片。A太陽 B地球 C月球
4、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殼的運動 B、 地下的溫度太高 C、人類的活動
5、我國唐山大地震發生在( B )年。A、1967 B、1976 C、1980
6、下面的做法正確的是( C )A、向大海傾倒垃圾 B、亂伐森林 C、改造沙漠
四、問答題
1、 請你設計地球的形狀模擬實驗?
答:材料:地球儀、紙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驟:(1)用紙做的一隻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為桅桿。
(2)讓船在地球儀上模擬航行。
(3)觀察船進港,有什麼發現?
我的發現:先看見進港的船隻的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出港的船隻,則總是船身先消失沒,然後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面下。
結論:地球是球形。
2、請你設計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鐵盒、土豆泥、番茄醬、鐵架台、酒精燈等。
步驟:(1)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狀,並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將鐵盒子放到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後番茄醬的外溢現象。
現象:番茄醬向外溢出。結論:這個實驗說明,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3、請你設計地震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毛巾、細干木棍等。
步驟:(1)把桌上的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兩手按住毛巾的兩頭,向中間擠壓,觀察毛巾會發生什麼變化?
(2)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直至壓斷。注意當木棍被壓斷時,你聽到什麼聲音?手有什麼感覺?
現象:毛巾會發生彎曲,成了褶皺狀;木棍被壓斷時,聽到「啪」的聲響。同時手有強烈的震顫感。結論:地下岩層受到巨大的壓力,發生褶皺時,岩層內就會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當岩層受到的擠壓力超過岩層的堅固的程度的時候,岩層就會被壓斷。一旦岩層被壓斷、發生斷裂時,就會施放出特別大的能量,發出巨大的聲響,引起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這就是地震。
4、當地震發生時,你怎麼保護自己?
答:在地震來臨時,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廚房和廁所里;如果在學校,要盡快跑到操場等空曠的地方;如果在教室,盡量躲在課桌、講台下。
第3單元
一、填空題
1、蠟塊在加熱時,會從(固體)變成(液體),冷卻時會從(液體)變成(固體)。
2、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另一類是(會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3、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可以從(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以及(發光發熱)、(性質改變)等現象加以判斷。
4、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水)和(空氣)接觸。
5、一塊鐵完全生銹後,(體積)可脹大8倍。
6、防止鐵生銹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噴漆)、(覆蓋搪瓷)、(電鍍)、(塗瀝青)、(製成不銹鋼)。
7、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稱為(酸性物質)。
8、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稱為(鹼性物質)。
9、你劇烈運動時,會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為肌肉里產生了(酸性物質)。
10、指示劑的作用是能夠分辨物質的(酸鹼性)。
二、判斷題
1、加熱蠟燭和點燃蠟燭是同一種變化。( × )
2、水在三態變化中,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
3、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 )
4、自行車生銹與潮濕的環境有關,與空氣無關。( × )
5、在絕對無水的空氣中,鐵放幾年也不會生銹。(√ )
6、鹽鹼地上長不好植物;可以通過加硫酸亞鐵改良土壤。( √ )
7、杜鵑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鹼性土壤。( √ )
8、化肥有酸性的,沒有鹼性的。( × )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滌用品清洗。( √ )
10、對於油污,單用水是洗不凈的,用肥皂則可以洗凈。( √ )
三、選擇題
1、下面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C )。A、蠟燭融化B、鐵塊變鐵水C、饅頭發霉
2、下面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是(B)A、火柴燃燒B、木材做傢具C、白糖加熱至焦黑
3、紫甘藍水是( C )。A、鹼性物質 B、酸性物質 C、指示劑
4、要使食用的小蘇打或鹼塊起泡,需加入( B )。A、自來水 B、橘子汁C、洗發水
5、下面屬於酸性物質的是( A )。A、西紅柿 B、肥皂 C、清潔劑
四、問答題
1、對於油污,單用水是洗不幹凈的,用肥皂則可以洗干凈。為什麼?
答:這是因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個人,一隻手拉著油,另一隻手拉著水。當我們揉搓衣物的時候,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這樣,原來不相溶的油和水,就變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隨著多次的漂洗、擰干,衣物也就洗干凈了。
2、請你設計蠟燭變化的實驗。
答:材料:蠟燭、燒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腳架、酒精燈、燃燒皿(白瓷)、石棉網等。
步驟:1、取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將另一隻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將一隻白瓷的燃燒皿蓋在蠟燭火焰上方,過一會兒取下白瓷燃燒皿,觀察它的底部。現象:感燥的燒杯內沒有什麼;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有渾濁(像霧);白瓷燃燒皿底部有黑的。
結論:蠟燭燃燒後生成一種新的物質。
3、請你設計變色花實驗。
答:材料:紫甘藍水、鹼水、毛筆、白醋、紙花等。
步驟:(1)用毛筆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葉子「上抹鹼水。
(3)往紙花上噴一些紫甘藍水。看一看紙花變成什麼顏色?
現象:紙花的「花瓣「變成紅色,」葉子「變成綠色。
結論:這說明指示劑辨別身邊常見物質的酸鹼性。
第4單元
一、填空題
1、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公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2、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約為(27.3)天。
3、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
4、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
5、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恆星。
7、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斜向太陽的半球時,該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銀河是由許許多多( 恆星 )構成的。
10、像太陽一樣的星體還有很多,它們都是熾熱的、巨大的發光氣體球,我們把它們稱為(恆星)。
11、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
12、中國「神舟6號」航天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二、判斷題
1、太陽總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 )
2、不能用望遠鏡直接看太陽。( √ )
3、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 )
4、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 √ )
5、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是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 )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 )
7、銀河是從東南向西北方向劃開整個天空。( × )
8、地球是月球的衛星。( × )
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¼。( × )
10、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 )
三、選擇題
1、( A )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A射電望遠鏡 B光學望遠鏡 C天文望遠鏡
2、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C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3、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是( B )。A、金星 B、土星 C、火星
4、太陽是一顆( A )。A、恆星 B、行星 C、衛星
5、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B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6、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 C )千米/秒時,它才會脫離地球的引力而飛向太空。
A、5.9 B、6.9 C、7.9
四、問答題
1、請你設計環行山的形成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盤子、細沙、石子等。
步驟:(1)在一個盤子里鋪上約3厘米厚的細紗。
(2)從不同的高度往沙盤里丟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從同一高度丟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現象:坑面積比石塊的大。結論:石塊扔下的高度[力度]與坑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
第5單元
一、填空題
1、(好奇心)總是驅使我們不停地提出問題,找出答案。
2、(假設)是根據已有經驗先對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4、(實驗)是製造條件,收集事物變化證據的方法。它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模擬實驗);二是(對比實驗)。
5、假設一般用(如果……那麼……)來表達。
二、判斷題
1、一種探究方法能解決所有問題。(×)
2、假設不需要證據來驗證,所有的假設都正確的。(×)
3、很多重要的結論都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4、搜集證據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5、同一個假設可以被多次驗證。(√)
6、做科學實驗,要學會控制變數。(√)
三、問答題
1、做科學實驗時,應注意什麼?
答:做科學的實驗,要學會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條件下進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選擇一個變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確定變化時需要觀察的項目。
2、你做過的模擬實驗、對比實驗各有哪些?
答:我做過的模擬實驗有:雨的形成、晝夜的形成、火山爆發等。對比實驗有:種子萌發的實驗、水蒸發快慢的實驗、模擬噴氣式飛機的實驗、食鹽的溶解快慢實驗等。

② 急求一篇關於「建國60周年或改革開放30多年家鄉的發展變化」的調查報告

二、建國六十年,成就輝煌
建國六十年,祖國取得輝煌成就和巨大變化,是難以在課堂的時間里講述完整,這里請允許用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的方式作介紹:
1、經濟建設方面:建國六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經過「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跨越式大發展,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已突破23萬億元,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8%,全國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日本躍升世界第三位。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中國已名符其實成為「世界工廠」。
從1980年全國人大批准設立深圳經濟特區開始,1992年從沿海城市到邊境城市,再到15個內陸省會城市全面開放,中國改革開放總體格局形成。隨著經濟對外開放推進,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2.5萬億美元,增長18%,連續17年居發展中國家之首位,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同時利用外貿規模質量也大提高,2008年全年吸收外資超過90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的科技含量增加,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增多。2007年中國外匯儲備突破1.4萬億美元,位世界首位。
建國六十年來,用不變價匯率計算,中國經濟從1950年197億美元到2007年3.3萬億美元,增長167倍,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13年就跨越10萬億元台階,國家實力顯著增強。
在市場需求和國家宏觀調整政策指引下,農業基礎產業大發展,袁隆平和他的超級水稻畝產超800公斤,引起世界關注;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和能源工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銀河巨型計算機、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激光技術、以及核發電、風力水力發電、太陽能等進入應用領域,改造了傳統工業產業。
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和杭州灣跨海大橋,南疆鐵路和青藏鐵路,長江三峽水利工程,貫通全國「西氣東輸工程」,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江蘇田灣的核電工程,還有涵蓋江湖治理改造、海港、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創建、城市改造、能源建設各個板塊,這些建設項目,都有重大深遠影響,必將載入中國和世界發展史冊。
2、政治建設方面:建國六十年來,中國人民徹底擺脫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真正當上了國家的主人。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中國婦女獲得徹底解放成為社會半邊天,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堅持「三個代表」思想,成為人民愛戴擁護為民服務的執政黨。
全國56個民族團結,炎黃子孫一家親,少數民族都實現民族自治,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農奴制度最終被推翻,西藏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建國六十年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高,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開展全方位外交,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妥善應對金融危機,911事件等一系列國際危機中發揮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中國建交國家地區達165個,積極推動亞太、歐太地區對話與合作,維護了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政治、經濟的外交促進祖國統一,捍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值得自豪的是被帝國主義搶占的香港和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讓百年來受屈辱的中華民族揚眉吐氣,踏上民族振興的偉大征程。
3、科技文化建設方面:建國六十年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原動力。
中國航天事業「兩彈一星」取得長足進步,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這是著名「兩彈」。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軌道,宣告中國進入航空時代。兩彈一星被載入史冊。經10多年努力,根據航天需要,我國成功研製了「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四種系列火箭,後又發展九種型號的火箭。1999年「神舟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發射成功, 2003年「神舟」五號乘坐楊利偉,開創中國航天新時代,2005年「神舟」六號將費俊龍和聶海勝兩名航天員送上太空。2008年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名航天員乘載「神舟七號」圓滿完成航天任務,邁出中國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和美國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嫦娥一號」是航天事業另一壯舉,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升空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新的里程碑。
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是社會的大變遷,1986年我國科學家啟動中國學術網,1994年我國實現與國際聯網的全功能連接,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一員,中國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1998年我國信息產業部成立,2005年中國網民總數突破一億大關,居世界第二位。人人可以上網發電子郵件,視頻交流,查閱資料,網上交易••••••可以有博客和個人網頁,中國的互聯網和社會信息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成就巨大,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基本形成結構完整、專業齊全的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國家啟動「211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推進,建立一套獎,貸、助、補、「減免」的資助幫困尖子生政策體系。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本、專科校在校生2000萬人以上,是1949年的170倍。2008年高校畢業生達550萬人,在學研究生110多萬,為現代建設輸送到專門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國民平均壽命比解放前35歲增長到72歲,13億人民健康水平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啟動,全國一大批衛生城鎮和鄉村涌現,醫療衛生設施不斷完善。中國基本解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年報中指出,中國人民健康水平總體上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同時,我國已形成現代化的世界覆蓋人口最多的廣播電視網,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4%,覆蓋人口12億多。
體育事業蒸蒸日上,邁進體育強國之列。國家實施《全面健身計劃綱要》和《奧運爭光計劃綱要》,2001年中國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成功。實現百年奧運,百年圓夢。讓世界感受中國國家軟實力的提高,2008年中國又成功舉辦奧運會,讓世界為中國喝彩,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獲51金,21銀,28銅,列金牌榜第一位,這一年中國運動員共獲120個世界冠軍,有11人2隊16次創16項世界記錄。
三、建國六十年,民生小康。
建國六十年來,我國解決了十三億人口的溫飽問題,用六十年時間把貧困人口從兩億減少到2000多萬,基本上實現了民生小康。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表明,近25年來,全人類取得扶貧事業的成就中,67%應歸功於中國,這是我們國家對新世界做的多大貢獻啊。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1998年到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4140元,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14.5%,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實際增長8%。消費支出穩步增長,家庭財產包括金融資產迅速增長,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改變,再也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從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來看民生小康。
1、住:剛建國時,城鎮居民住宅面積小,設施簡陋,北方大雜院,南方是亭子間,擁擠雜亂,所謂「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農村是北方土坯房,南方草棚多,破舊失修,人畜混居,衛生條件差。建國六十年來,人居環境大為改善,居住面積大,居住條件大改善。城鎮居民走出沒有廚房,衛生間,沒有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新樓房,住進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有高層住宅區、復式樓,有花園小區,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農村更是發展快,七八十年代住瓦房,九十年代住樓房,新世紀住上別墅房,空調、彩電、洗衣機、冰箱等現代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六十年代居民離不開「手錶、縫紉機、收音機、自行車」的老四件,八十年代變成彩電、錄放機、洗衣機、摩托車,現已被電腦、家庭影院、數碼相機、小汽車新四大件取代,就吳江來說,78年人均住房面積9平方米,到現在人均面積已達45.5平方米。
2、行:建國六十年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高速公路是國家現代化的主要標志,2007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5.36萬公里,形成了「首都連接省會,省際相通,連接主要地市,覆蓋重要縣市」的高速公路網,2008年全國擁有機動車16803萬輛,私人機動車12768萬輛,其中私人汽車4018萬輛,私人摩托車8722萬輛,吳江每6戶人家一輛小汽車。鐵路是交通的大動脈。1995年完成京九鐵路,跨越九省市,把香港與北京連接起來。2008年建成青藏鐵路,創造了幾個「世界之最」,被藏族人民稱為天路,動車組、高速鐵路建設給人民群眾帶來交通的方便。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公交、巴士、計程車、地鐵、輕軌等新型快捷的交通工具,乘飛機國內游,出國游,觀光休閑度假,享受生活樂趣,人們活動的半徑大大增加。
3、食:剛建國時,人民生活貧困,食不飽腹,粗茶淡飯,農村還沒解決溫飽問題,後來國家實行計劃供應,發各種票證,糧食、食油、禽、蛋、肉、豆製品都限額供應。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講究綠色食品,今天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食品應有盡有,市場大流通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的食品,而賓館、飯店、酒店、火鍋城象雨後春筍,各類菜系滿足需求,人們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日益豐富的飲食加健康生活方式成為當今時尚。
4、衣:剛建國時,人們以洋布,粗棉布料為衣,家裡縫了補了,很少添置新衣,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了補了再三年」,衣著樸素單調,千篇一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時代發展家庭富裕起來,人們穿著越來越豐富,款式色彩多樣化,時裝模特隊流行起來帶來時裝旋風,生活小康,思想觀念解放,人們服飾急劇變化,追求個性多變,校服、廠服、工作服、運動服、休閑裝、禮服裝樣翻新,層出不窮。各類服裝、鞋帽、服飾品牌專賣店盛開,而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各種成衣面料皮、毛、絲、棉,納米技術運用,讓服裝百花爭艷,服飾成為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標志。
以吳江來說,人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有供休閑的休閑文化廣場和公園,有供終身學習的圖書館,有青少年活動場所———青少年活動中心,有強身健體的吳江體育館,有藝術欣賞電影院大劇場,數字電視普及,吳江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江南著名的「水城綠都」,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又是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 。
以農村為例,村村通公路,村村完成電網改造,有郵電所,村村有廣播電視,村3公里內有小學,8公里內有中學,47.1%村有托兒所幼兒園,65.7%村有體育健身場所,34.7%村有圖書室和文化站。百戶農村居民中有彩電147.1台,電話93.5部,手機154.3部,電腦29.7台,摩托車88.6輛,汽車10.3輛,農民戶均居住面積203平方米,99.35%住房擁有自己住宅。
綜上所述,六十年輝煌,離不開黨領導,離不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離不開改革開放。為此,我們要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更加熱愛社會主義,更加熱愛改革開放,更加熱愛各族人民,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③ 建國60周年的變化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這個很多,但是很詳細,你可以找重要的寫!

閱讀全文

與景海鵬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了防水手疼怎麼做 瀏覽:601
興隆家電製冷配件批發中心怎麼樣 瀏覽:884
古典傢具流派 瀏覽:630
消防水罐車如何吸水打水 瀏覽:621
收電梯維修費如何開票 瀏覽:132
三星galaxywatch如何防水的 瀏覽:494
大力士輪胎廠家電話多少 瀏覽:19
消防水箱安裝多少噸 瀏覽:302
國家電網通訊錄哪裡有 瀏覽:226
家居服什麼品牌的好 瀏覽:363
棉衣家居 瀏覽:544
北京海淀愛普生針式列印機維修點 瀏覽:945
交通費和維修費 瀏覽:510
傳統家電四百字的作文怎麼寫 瀏覽:372
如何操作家電維修部 瀏覽:494
大東的鞋子保修多久 瀏覽:709
如何解決主板維修難板 瀏覽:993
主板音效卡壞了保修 瀏覽:474
新會計准則車間的維修費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124
購入固定資產同時支付一年維修費怎麼入賬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