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將非隔離電源晶元設計成隔離電源電路
隔離 非隔離指的是原副邊的地是否共地
非隔離: 結構簡單,器件少,成本低
缺點回: 原副邊干擾大,輸答入輸出不能有太大的壓差
隔離: 原副邊干擾小,輸入輸出可以壓差很大,ACDC或者DCAC必須隔離
缺點: 結構復雜,器件多,成本高
概況性的描述如上!
⑵ 怎麼樣設計利用光耦隔離電路實現輸入0~10V輸入,0~10V輸出。並且呈線性關系。跪高手指點。
光耦有線性光耦和非線性光耦之分,像PC187本身輸入輸出就是線性的,但價格較高。如果用非線性光耦,這個我沒試過,但是感覺很難實現。
⑶ 如何設計一個信號隔離電路,類似於DC/DC 隔離
光耦------------------
⑷ CAN匯流排隔離電路如何設計
你的圖里就有隔離器件ISO1050 數字地與CAN地隔離開了
隔離是為了減少兩個系統之間的干擾
傳統設計是使用TJA1040+2片光耦 現在ISO1050一片搞定了
⑸ mV級的差分信號,經過儀表放大器放大後,後面還要加上 隔離電路 請問 隔離電路 如何設計 請發個圖啊
必須要加隔離的話,應該加在儀表放大器前面更合理,線性光耦的精度太低,並且直流分量很難去掉,建議加斬波型的隔離放大器,這樣,後面的儀表放大器實際上可以省去。
⑹ 什麼叫隔離電源隔離電源和非隔離電源的區別在哪裡
一、隔離電源是使用變壓器將220V電壓通過變壓器將電壓降到較低的回電壓,然後再整流成直答流電輸出供電使用。
二、隔離電源和非隔離電源的區別:
1、安全性問題。隔離型驅動安全但效率較低,非隔離型驅動效率較高,應按實際使用的要求來選隔離型還是非隔離型驅動。
2、電路結構而言:目前的隔離型方案多是AC/DC的反激式(Flyback)電路方案,因此相對電路較復雜、成本較高。而非隔離型基本是採用DC/DC的升壓(Boost)或降壓(Buck)電路,則相對電路較簡單,因而成本也相對較低。
(6)隔離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1、隔離電源一般將實驗的輸入電源採用1:1的工頻變壓器與市電進行隔離,這樣一來,實驗室實驗人員無論碰到線路的哪一根線都不會有觸電的危險,因為隔離電源與大地是沒有連接的。
2、在工業控制設備中,有時候要求兩個系統之間的電源地線隔離,如隔離地線雜訊、隔離高共模電壓等,採用帶變壓器的直流變換器,將兩個電源之間隔開,使他們相互獨立,從而實現以上目的。
⑺ 繼電器隔離電路設計的問題
Q3的選擇主要看繼電器RL3需要的電流多大,勇所在飽和區的話,主要看的是驅動電流要大於內Q3的驅動電壓容,通常是0.7V。你的這個電路工作以後基本就是飽和區了。輸出信號不能到+5V,這個是P口的特性決定的,通常你要把他設成輸入或者輸出,然後在上拉或者下拉使用。直接不拉使用,有時候輸出就可能是不定態。
⑻ RS-485匯流排隔離電路如何設計
絕無獲得滿意回答的可能,RS485匯流排是一種常見的串列匯流排標准,採用平衡發送與差分接收的方式,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擾的能力。
在一些要求通信距離為幾十米到上千米的時候,RS485匯流排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匯流排。
⑼ 雙向可控硅隔離驅動電路怎麼設計
供參考;
光電耦合器(簡稱光耦),是一種把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裝在同一殼版體內,中間通過電→光→電權的轉換來傳輸電信號的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光電耦合器可根據不同要求,由不同種類的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組合成許多系列的光電耦合器。目前應用最廣的是發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組合成的光電耦合器。
光耦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與傳遞,輸入與輸出在電氣上完全隔離,具有抗干擾性能強的特點。對於既包括弱電控制部分,又包括強電控制部分的工業應用測控系統,採用光耦隔離可以很好地實現弱電和強電的隔離,達到抗干擾目的。但是,使用光耦隔離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① 光耦直接用於隔離傳輸模擬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非線性問題;
② 光耦隔離傳輸數字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響應速度問題;
③ 如果輸出有功率要求的話,還得考慮光耦的功率介面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