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動態電路專輯

動態電路專輯

發布時間:2021-02-09 04:39:50

A. 激光唱機與激光唱片是什麼

激光唱機與激光唱片是當代激光應用技術最為成功的傑作。激光唱機和激光唱片簡稱「CD唱機」或「CD唱片」。CD為英文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的縮寫,意為小型數碼音頻唱片。與傳統唱機相比,激光唱機具有許多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能提供優良的高保真度、高純度音質;立體聲左右聲道分離度達85分貝,頻率響應在5~20000周(赫茲)之間,諧波失真為0.004%,不存在抖晃率問題,唱片壽命極長,幾乎永不磨損,動態范圍超過90分貝,已接近大型交響樂隊的動態范圍。可以使記錄在唱片上最細微柔弱的聲音忠實、清晰地再現出來:強勁的低音使人感到褲腿擺動,聽提琴聲時松香味十足,高潮來臨勢如排山倒海,沉寂時連歌星啟唇時的紋理也盡再現……這一切都令音樂迷們高「燒」不退,如醉如痴。

在簡述激光唱機的工作原理時,不妨與傳統的唱機作一比較。普通唱機的唱片表面刻有一條連續不斷的音軌「紋槽」,這條連續不斷的「紋槽」里記錄著各種模擬音響信號。當拾音器唱針直接接觸音軌紋槽時,隨著紋槽的擺動幅度和深度的不斷變化,拾音器即從音軌上拾取唱片的模擬信號。唱片由唱機(彈簧發條或電機)帶動,按順時針方向、等角速度旋轉,唱針順著紋槽,由唱片的外圓向內圓移動,並連續不斷地讀取上面的信號,這些信號經過電路處理和放大後,由揚聲器放出唱片的聲音。普通唱片一般由塑料製成,由於唱針與唱片是直接接觸,因此唱針容易因摩擦和磨損而產生放音失真。

激光唱機工作原理與普通唱機截然不同。它灌錄在唱片上的信號是數字信號,是一連續不斷的「坑點」軌跡、即「0」和「1」數字元號。這些「坑點」的深度一般為0.1微米(1微米=1/1000毫米),軌跡之間的距離為1.6微米,每毫米有625條,一張CD唱片軌跡數約為2萬條,全長可達5公里。

激光唱片上的「小坑」是下凹的。光拾音器上的掃描激光束是來自唱片下部,因此「坑點」對激光束來講卻是凸出的。當激光拾音器發出的激光束掃描聚焦於唱片鍍鋁的「坑點」上時,便被漫反射,這時光拾音器檢出的信號為「0」;激光束照射在無「坑點」處時,光線反射回光路而被檢拾出,這時信號為「1」。隨著唱片的轉動,長短「坑點」不斷地掃過激光束,反射光的密度、強弱也將相應地變化,形成連續信號流,經光電轉換、電流電壓轉換、放大、整形後,即獲得了唱片上所記錄的數字聲音信號。

數字聲音信號中包含調制、同步、糾錯等信息,故必須經解碼、數字濾波和D/A(數字/模擬)變換才能獲得模擬聲音信號。

激光唱片實際上是光碟的一種,是信息存貯的載體或稱之為「媒介」。光碟的基板採用玻璃或塑料,製作的關鍵是要在基板上形成一層記錄薄膜,並刻上記錄槽,整個盤面大部分區域是數據道,用於貯存信息或數據,在該區域內刻有一條螺距為1.65微米(頭發絲直徑約為70微米)寬1微米的螺旋形溝槽,溝槽由數不清的凹坑點組成的。各溝槽又被分為32個扇段,便於各種信息的貯存。而這只有頭發絲的1/70那麼細的溝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這當然還離不開激光這個神奇之光。具體方法是:先在基板上塗上一層極薄的保護膠層,把激光束聚焦成直徑為1微米以下的細光對膠層曝光。為了保證螺旋形溝槽之間的間隔處處相等,還必須給激光配上一個自動聚焦系統和一個自動跟蹤系統,因為在曝光時基板是勻速旋轉的。曝光後再作顯影和烘乾處理,然後在基板上塗一層薄導電層和鎳膜,這時在鎳膜上已形成溝槽。將鎳從玻璃基板上分離下來,再重新復制到具有記錄膜的基板上去,便得到了一塊完整的附有預刻槽的光碟。

光碟的基板不是隨便拿一塊玻璃或塑料就行的,它必須經過精密拋光,要求透光率在90%以上,而且剛性要好,能經得起高速旋轉,對記錄膜親和性要好,熱傳導率低等。同時對記錄膜材料的要求也高,希望它再現性好,靈敏度高,而且記錄信息後保存壽命應在10年以上。光碟在加工過程中對環境要求也很苛刻,以至人眼難以分辨的塵埃,也會對它造成誤差以至失真。此外,嚴格的測試和封盤都是必不可少的。

B. 黑膠唱片在哪個時期比較流行

‍‍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占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從你78歲的祖母到45歲的獨身者,黑膠因為內聽覺上感覺更保真而且更容便宜所以完美的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盡管黑膠仍被DJ們和電台所使用,但是它們已經降級為了車庫里的處理品。黑膠又稱LP,long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22分鍾,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鍾是78轉。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

C. 數字功放上HP ap LP 開關什麼意思

LP-低通,抄AP-全通,HP-高通高通是襲只讓一定頻率的高頻通過。

全通是讓高中低頻都通過,但是實際上重低音部分沒有提升的話不是很明顯的。低通濾波器就是專門提升重低音的,也就是低通。

(3)動態電路專輯擴展閱讀:

數字功放的優點:

數字功放具有失真小、噪音低、動態范圍大等特點,在音質的透明度、解析力,背景的寧靜、低頻的震撼力度方面是傳統功放不可比擬的。

數字功放和DC-DC開關型逆變電路類似。輸入的音頻模擬信號經過PWM電路調制處理後,形成占空比同輸入信號成一定比例的脈沖鏈,經過開關電路放大後,由低通濾波器濾除高頻成分,還原出已放大的輸入信號波形,由揚聲器放音。

D. 黑膠唱片機多少錢能買到

黑膠唱片機的價格跨度蠻大的,幾百到幾萬不等吧,不過你真的想要入手的話,幾百塊內錢的就不容要考慮了,只是買個樣子,不耐玩的,我的第一台黑膠唱機是這款巫1900攜帶型一體唱機,花了2000元左右,配置上都還不錯,採用了動磁系統、鐵三角MM唱頭和鋁合金唱臂,而且操作簡單,容易上手,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下。

E. CD碟片的發明時間,和標準的形成過程

70年代初,荷蘭菲利埔公司音頻研究室開始研究用激光在唱片上記錄信號以提高記錄密度的可能性。1976年9月,日本索尼公司率先研製出第一張激光讀出型數字聲頻唱片。1978年,日本三菱電機和東京電化公司共同協作,成功地研製出把激光用於唱片記錄的超密度錄放技術。1982年10月,菲利埔公司與索尼公司合作研製成功激光CD(Compact Disc—小型唱片)系統,並在日本的Hi-Fi市場上正式推出。一開始便吸引了眾多的Hi-Fi愛好者。
CD唱機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四項電子科學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微處理器和電腦控制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激光高密度記錄和重放技術。它是用直徑只有0.9μm的激光束,以非接觸的方式讀出唱片上記錄的PCM數字信號,該信號是經過編碼調制後的一串"凹坑",讀出的信號經過放大解調糾錯後,再經過D/A轉換成音頻信號。其中為使光學拾音器正確讀取信號,還需要有一套精密的伺服系統及整個CD的控制顯示電路。
CD唱片直徑一般為120mm和80mm兩種,厚度1.2mm,最長播放時間為74分鍾。唱片的基片是聚碳酸脂,這種材料具有耐熱、不易翹曲和劃傷等特性。在基片的凹槽面以金屬沉積法鍍以0.05-0.08μm的鋁(銀)反射膜,其反射率為70-90%。外面再塗一層透明塑料保護層,使唱片不怕灰塵,經久耐用。其電聲指標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動態范圍、信噪比和聲道分隔度三項指標均大於80dB,這是傳統模擬唱片無法比擬的;頻率響應為20Hz-20KHz(±0.5dB);總諧波失真<0.01%;抖晃率在0.01%以下。

F. 什麼是LP黑膠唱片,用什麼機器能播放,唱片內容有沒有畫面

lp的播放器一般可以抄播放lp和sp唱片
而黑膠cd不過是傍上黑膠的名而已,它也只能cd機來播放的,或者黑膠cd機,都一樣的原理是大同小異的
lp黑膠是買不到<愛情買賣>這種歌的了,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歌是以黑膠來發行的了.
但是,黑膠唱片是有很多的,大多都是沖著黑膠這個詞而去的,也都先發行了cd,再用cd來壓製成黑膠來賣了,是沒有黑膠的音質的
大廠所以還生產唱片機,那是因為它的音質是現在所有的播放器中最原味的,但價格高,個大,不好帶
所以,就被mp3,cd,手機之類的數字播放器擠下舞台了
但它依然是一些發燒友心中完美的播放器,它不是主流播放器,就像功放中的膽機一樣

G. LP黑膠唱片是什麼

LP,傳統的黑膠唱片。LP是Long-Playing的意思,因為唱片的響應頻率與轉速是成正比例關系的,轉的越快,響應頻率越寬,但是可錄音時間就越短;唱片發展初期,科技還不是很發達,唱片必須以高轉速來維持較寬的響應頻率,所以錄音時間很短。

傳統的黑膠唱片也有很多人直接稱為『LP』,而整套黑膠唱片構成的訊源系統,就有人稱之為『LP系統』,或稱為『模擬訊源』與CD的數字訊源區別。

在 LP 狀態下,磁帶的運轉速度慢了一半,所以同樣長度的磁帶播放或錄制的時間就延長了一倍,可以節省盒式錄象磁帶的使用量,尤其適用於長時間錄制。

(7)動態電路專輯擴展閱讀

黑膠碟與普通CD區別:

於黑膠碟的最初印象,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中,黑白略顯劃痕的膠片里出演的富足人家的先生小姐,手持漂亮的玻璃酒杯,或舞或坐在雅緻的房間,背後傳來一個喇叭花樣式的黑色唱機里裊裊的純色聲音,有布魯斯或當紅女明星的淺吟低唱。

黑膠通透、清澈、開闊,隱匿的瑕疵,它通過你的耳朵傳遞的是一種非常有如真人在你身邊呼吸的溫暖感覺,有人情味,不像數碼那麼冷冰冰。

黑膠碟記錄了音樂發展史上最特殊也輝煌的一段歷史,但是現在,僅僅有幾家公司在為黑膠碟發燒友繼續生產唱片,其他的,都早已經停產了。出於價格和播放載體的局限,黑膠碟的受眾群體很小,形成不了一塊單獨的市場。

H. 數字音響系統與模擬音響有哪些差別

與模擬音響設備相比,數字音響設備的主要優點是音響質量優異,以激光唱片與傳統的密紋唱片(lp)相比較.
cd唱片與lp唱片的比較可以看到cd唱片唱機的各項主要性能都遠比模擬式的密紋唱片唱機優越。尤其是其中的信噪比、動態范圍和立體聲分離度三項性能指標都在90db以上,被稱為三個「90db以上」。數字音響系統經多次復原和重放,聲音質量不會劣化。傳統的模擬盒式錄音機每復錄一次,由於磁帶所錄的雜訊增多,致使每次復錄要降低信噪比3db,即子帶的音質不如母帶,孫帶不如子帶,音質逐次劣化。而數字磁帶錄音機,由於具有強有力的糾錯編碼,音質不會因復錄次數增多而劣化,甚至母帶雖有些劃傷或磁粉脫落,子帶會通過糾錯編碼系統的補償而不會使復錄的音質劣化。對於cd唱片系統也是如此。這個特點,對節目製作、編輯、分配和傳輸的質量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於數字化,故易於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並使整機調試方便,性能>穩定,可靠性高,而且便於大量生產,成本也因此逐步下降。數字音響系統的主要缺點是,其設備化模擬音響設備復雜,而且在目前價格較貴。但是,由於大規模集成化和技術的進步,設備的復雜性也逐漸被簡化,價格也隨大量生產而逐漸降低,例如cd唱片和唱機的價格,近年來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數字音響系統的這些缺點就顯得不重要了。

I. 黑膠唱片與普通唱片有什麼區別撒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我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目前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現在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黑膠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地的密紋唱片。為什麼叫LP,主要是針對過去古老的粗紋短時間唱片而言。這是個簡單解釋。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現在的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現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而現代的CD為了盡量減弱數碼聲而開發了眾多的電路和錄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敵。放LP的設備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級的輸出,拾音模式大約有動磁,動圈和動鐵的唱頭,以動鐵+線性尋跡的唱頭唱臂為最優。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鍾,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鍾是78轉。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不能用一般的cd機播放

J. 什麼是激光唱機與激光唱片

激光唱機與激光唱片是當代激光應用技術最為成功的傑作。激光唱機和激光唱片簡稱「CD唱機」或「CD唱片」。CD為英文compactdisc——Digitalaudio的縮寫,意為小型數碼音頻唱片。與傳統唱機相比,激光唱機具有許多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能提供優良的高保真度、高純度音質;立體聲左右聲道分離度達85分貝,頻率響應在5~20000周(赫茲)之間,諧波失真為0.004%,不存在抖晃率問題,唱片壽命極長,幾乎永不磨損,動態范圍超過90分貝,已接近大型交響樂隊的動態范圍。可以使記錄在唱片上最細微柔弱的聲音忠實、清晰地再現出來:強勁的低音使人感到褲腿擺動,聽提琴聲時松香味十足,高潮來臨勢如排山倒海,沉寂時連歌星啟唇時的紋理也盡再現……這一切都令音樂迷們高「燒」不退,如醉如痴。

在簡述激光唱機的工作原理時,不妨與傳統的唱機作一比較。普通唱機的唱片表面刻有一條連續不斷的音軌「紋槽」,這條連續不斷的「紋槽」里記錄著各種模擬音響信號。當拾音器唱針直接接觸音軌紋槽時,隨著紋槽的擺動幅度和深度的不斷變化,拾音器即從音軌上拾取唱片的模擬信號。唱片由唱機(彈簧發條或電機)帶動,按順時針方向、等角速度旋轉,唱針順著紋槽,由唱片的外圓向內圓移動,並連續不斷地讀取上面的信號,這些信號經過電路處理和放大後,由揚聲器放出唱片的聲音。普通唱片一般由塑料製成,由於唱針與唱片是直接接觸,因此唱針容易因摩擦和磨損而產生放音失真。

激光唱機工作原理與普通唱機截然不同。它灌錄在唱片上的信號是數字信號,是一連續不斷的「坑點」軌跡、即「0」和「1」數字元號。這些「坑點」的深度一般為0.1微米(1微米=1/1000毫米),軌跡之間的距離為1.6微米,每毫米有625條,一張CD唱片軌跡數約為2萬條,全長可達5公里。

激光唱片上的「小坑」是下凹的。光拾音器上的掃描激光束是來自唱片下部,因此「坑點」對激光束來講卻是凸出的。當激光拾音器發出的激光束掃描聚焦於唱片鍍鋁的「坑點」上時,便被漫反射,這時光拾音器檢出的信號為「0」;激光束照射在無「坑點」處時,光線反射回光路而被檢拾出,這時信號為「1」。隨著唱片的轉動,長短「坑點」不斷地掃過激光束,反射光的密度、強弱也將相應地變化,形成連續信號流,經光電轉換、電流電壓轉換、放大、整形後,即獲得了唱片上所記錄的數字聲音信號。

數字聲音信號中包含調制、同步、糾錯等信息,故必須經解碼、數字濾波和D/A(數字/模擬)變換才能獲得模擬聲音信號。

激光唱片實際上是光碟的一種,是信息存貯的載體或稱之為「媒介」。光碟的基板採用玻璃或塑料,製作的關鍵是要在基板上形成一層記錄薄膜,並刻上記錄槽,整個盤面大部分區域是數據道,用於貯存信息或數據,在該區域內刻有一條螺距為1.65微米(頭發絲直徑約為70微米)寬1微米的螺旋形溝槽,溝槽由數不清的凹坑點組成的。各溝槽又被分為32個扇段,便於各種信息的貯存。而這只有頭發絲的1/70那麼細的溝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這當然還離不開激光這個神奇之光。具體方法是:先在基板上塗上一層極薄的保護膠層,把激光束聚焦成直徑為1微米以下的細光對膠層曝光。為了保證螺旋形溝槽之間的間隔處處相等,還必須給激光配上一個自動聚焦系統和一個自動跟蹤系統,因為在曝光時基板是勻速旋轉的。曝光後再作顯影和烘乾處理,然後在基板上塗一層薄導電層和鎳膜,這時在鎳膜上已形成溝槽。將鎳從玻璃基板上分離下來,再重新復制到具有記錄膜的基板上去,便得到了一塊完整的附有預刻槽的光碟。

光碟的基板不是隨便拿一塊玻璃或塑料就行的,它必須經過精密拋光,要求透光率在90%以上,而且剛性要好,能經得起高速旋轉,對記錄膜親和性要好,熱傳導率低等。同時對記錄膜材料的要求也高,希望它再現性好,靈敏度高,而且記錄信息後保存壽命應在10年以上。光碟在加工過程中對環境要求也很苛刻,以至人眼難以分辨的塵埃,也會對它造成誤差以至失真。此外,嚴格的測試和封盤都是必不可少的。

閱讀全文

與動態電路專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鎖機在國內保修嗎 瀏覽:847
K11家居 瀏覽:111
家用柔性防水成分是什麼 瀏覽:341
cad家居模板 瀏覽:455
朗動導航黑屏維修多久 瀏覽:93
廁所門百葉窗壞了怎麼維修 瀏覽:716
雨具品牌保修 瀏覽:811
華為智能手錶保修時間 瀏覽:965
電路板電感 瀏覽:231
加減法電路 瀏覽:916
免漆傢具板選什麼顏色高貴大氣 瀏覽:8
蘋果保修10年是真的嗎 瀏覽:926
國家電網網上報名注冊怎麼辦 瀏覽:665
維修基金為什麼沒有發票 瀏覽:144
鈴木王電路 瀏覽:749
心柏傢具官網 瀏覽:53
廣信手機保修多久 瀏覽:427
傢具廠電銷怎麼做 瀏覽:943
南京家居城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849
汽車售後維修免費換件賬務處理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