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功率放大電路的主要特點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功率放大電路之我見
功率放大電路的特點就,是輸出的電壓高,輸出電內流大,要解決的主容要問題是,1、高壓高速的電壓放大級,2、高壓高速的電流放大級。
高壓高速的電壓放大電路己經找到辦法,用多層晶體管運算放大器擴壓技術,電路避免共發射極電路,速度快了許多倍,同時帶均壓輸出,為電流放大的功率管串聯提供了環境。
高壓高速的電流放大級也找到辦法,採用聲效應管有源均流並聯電路,經均流後,使其線性化、一至化,均流均功又均熱,並且提高了速度,
有了以上兩大技術,功率管實現了有源串聯和有源並聯,電壓要多高有多高,電流要多大有多大,那就是功率要多大有多大。
『貳』 想做一個音質非常好的功放,求電路圖和工作原理
其作用主要是將音源器材輸入的較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後,產生足夠大的電流去推動揚聲器進行聲音的重放。由於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圍和控制調節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和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
推挽放大器的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
對負載而言,好像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採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如圖所示:
(2)高壓功放電路擴展閱讀:
一套音質不錯的音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音箱,佔60%以上,功放在30%以下。餘下的是音源和放音環境等,所以功放的選擇不是主要的,不過一台好功放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謂好功放,一般人看就是功率和頻響寬度,信噪比等,但最主要的是該功放與音箱是否能配套。
這不單是功率,阻抗等常用指標,還有一個在二三十年前的音響產品說明書中見過的叫"阻尼系數"。普通的功放包括分立元件,集成功放等都在20-30之間,很難達到50的,以前的電子管功放在80-100之間,進口功放在80-150之間。
『叄』 超高壓放大器電路設計,將一正負10V范圍內的電壓信號線性放大50倍,如何實現
關鍵在於線性放大……
實現電壓增益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採用運算放大器,構成反比例放大器,通過調節反饋網路來實現電壓的線性變化,但什麼樣子的運放能有這樣高的電壓呢???
『肆』 大功率功放後級,電路圖
功放都是一樣的,就是一個前置驅動電路,一個功率輸出電路,和一個保護電路版
你要的功率是大一點,權想要這么大的功率,你的電源最好是在雙100V左右的就好一點,這樣的話,電流就不用太大
驅動電路和保護電路都是差不多的,你只要找到一個雙100V的功放電路,自己在後級加幾對對管就可以了
『伍』 功放電路工作原理
要全說原理的話,那就很多了
只能大概的說一下
從左邊說起吧
那幾個電容不用說了,全是用來耦回合的,用三種電容是答為了讓高中低三種信號都容易通過
Q1和左邊那幾個K級別的電阻,構成了偏置電路,這個電路看起來簡單,分析起來就多了,12K和VR1是給Q2提供偏置電流的
下面15K的是給Q3提供偏置電流的
Q2和Q3是給後級作為驅動用的,兩個20歐的電阻是讓輸出的兩個三極體的E極之間產生一點電壓,這個電壓可以給後級作為偏置,讓後級的工作點比AB類功放稍高一點點,改善交越失真
後面的三極體就是輸出極了,作為電流放大的輸出的,中間的0.22歐電阻是給幾個輸出用作電流平衡用的,沒有這幾個電阻的話,可能會導致輸出的某一個三極體電流過大,另一個卻沒有多少電流輸出
那30歐電阻和0.047UF電容是一個茹貝爾網路,目的是讓喇叭對於輸出來說更像一個電阻,而不是電感這對於電路來說,是一件好事
簡單的就說那麼多了,但這個電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功放
首先,輸出級的8個三極體都沒有B極電阻,這會讓輸出電流不平衡的
電路沒有負反饋,一個沒有負反饋的功放電路,並不能算是一個好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