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三種簡單的三極體放大電路怎麼畫呢·
如圖所示:
首先是由於三極體BE結的非線性(相當於一個二極體),基極電流必須在輸入電壓大到一定程度後才能產生(對於硅管,常取0.7v)。當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小於0.7v時,基極電流就可以認為是0。但實際中要放大的信號往往遠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話。
這么小的信號就不足以引起基極電流的改變(因為小於0.7v時,基極電流都是0)。如果事先在三極體的基極上加上一個合適的電流。叫做偏置電流,上圖中那個電阻Rb就是用來提供這個電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極偏置電阻。
那麼當一個小信號跟這個偏置電流疊加在一起時,小信號就會導致基極電流的變化,而基極電流的變化,就會被放大並在集電極上輸出。
(1)簡易放大電路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就是:集電極電流受基極電流的控制(假設電源能夠提供給集電極足夠大的電流的話),並且基極電流很小的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且變化滿足一定的比例關系: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是基極電流變化量的β倍,即電流變化被放大了β倍。
所以把β叫做三極體的放大倍數(β一般遠大於1,例如幾十,幾百)。如果將一個變化的小信號加到基極跟發射極之間,這就會引起基極電流Ib的變化,Ib的變化被放大後,導致了Ic很大的變化。如果集電極電流Ic是流過一個電阻R的。
那麼根據電壓計算公式U=R*I可以算得,這電阻上電壓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將這個電阻上的電壓取出來,就得到了放大後的電壓信號了。
2. 基本放大電路
基本放大電路
基本放大電路,說到電路相信很多學物理的同學都不陌生,電路是物理的基礎,是每個學物理的同學必須掌握的,但是想要掌握整個電路知識就得先知道基本放大電路,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基本放大電路是電路的一種,可以應用在電路施工中。基本放大電路輸入電阻很低,一般只有幾歐到幾十歐,但其輸出電阻卻很高。
基本直放大電路既可以放大交流信號,也可放大直流信號和變化非常緩慢的信號,且信號傳輸效率高,具有結構簡單、便於集成化等優點,集成電路中多採用這種耦合方式。
放大電路(amplification circuit)能夠將一個微弱的交流小信號(疊加在直流工作點上),通過一個裝置(核心為晶體管、場效應管),得到一個波形相似(不失真),但幅值卻大很多的交流大信號的輸出。
「共射放大電路」是經常被使用的基本放大電路
「共射放大電路」是把發射極連接在0V的地電位上(稱為「接地」)構成的放大電路,也稱為「發射極接地」。輸出電壓VOUT(V)取自集電極電壓VC(V)。
在通過電流實現電壓放大的情況下,需要選擇合適的電阻
晶體管是實現電流放大的基本元件,但在電子電路中通常是需要進行電壓信號放大的,因此,晶體管也被用作放大電壓的電子電路的基本元件。要想將晶體管用於電壓放大電路,在信號輸入端通過電阻將輸入電壓轉化為電流,並載入到基極,電路的輸出阻抗將晶體管的放大電流轉化為電路的放大電壓,然後在集電極輸出。
要放大信號,就要選擇適當大小的電阻,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子電路按照預想的計劃進行放大。
利用等效電路分析放大電路的結構
在基極,直流電壓VBIAS(V)與交流(信號)電壓源VIN(V)相串聯,基極電阻RB(Ω)連接在基極與交流(信號)電壓源之間。
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VBE,我們把它等效為一個二極體,導通電壓為0、6~0、7V,並且需要從外部提供相應的電壓VBIAS。
當交流(信號)電壓源變化時,基極電阻RB上基極電流IB(A)發生變化,從而引起集電極電流IC(A)也發生變化。
IC=hFE*IB
這是電流「控制」的關系式。將基極電流IB放大hFE倍,其數值等於集電極電流IC。
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通過電阻可以轉化為輸出電壓
集電極電流IC的變化會引起電阻RC(Ω)兩端電壓的變化。集電極電壓VC,正是基極的交流電壓經過放大所得到的。
輸入信號VIN經過晶體管放大電路,得到的放大的電壓信號為VC,VIN和VC的波形的'極性是相反的。
實際的電路上可使用偏置電路
不同的晶體管(即使是一樣的型號)電流放大倍數也存在不同,同時,電流放大倍數也根據周圍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這樣的電路是不穩定的。
所以,在實際的電路中,經常採用「偏置電路」,這樣的電路不受各種參數差異和溫度變化的影響。
怎麼區分三種基本放大電路?
1是基極,2是集電極,3是射級
1、如果信號是由基極輸入,射級輸出,那麼就是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又名射極跟隨器。
2、如果信號是由基極加入,集電極輸出,那麼就是共射極放大電路。共射極放大電路既具有電流放大特性,也具有電壓放大特性,適用於放大電路的中間級。也是主放大級。這也是最常見的放大電路,因為輸入信號都是以小信號為主,所以必須進行電壓電流放大,否則,你這放大電路就沒有意義了。
3、如果信號是由射級加入,集電極輸出,那麼就是共基極放大電路。
3. 簡單5v音頻放大電路原理
1、5V音頻放大電路的原理就是將低電壓(通型豎常為5V或其他較低電壓)的音頻信號放大鏈租握到可以被有源音箱/耳機所使用的電壓水平(通常為4-6倍的音頻的電壓)。
2、通常,該電路採用放大器(operationalamplifier)作為關鍵元件。
3、此外還需要對這樣一個電路中的發射抗,衰減器和調節電阻進行選擇和設計。有助於形成一個正確的放大電路棚慶,以放大信號到相應的電壓水平,從而使有源音箱/耳機可以處理該信號。
4. 最簡單的聲音放大電路
頻放大器是在產生聲音的輸出元件上重建輸入的音頻信號的設備,其重建的信號音量和功率級都要理想——如實、有效且失真低。音頻范圍為約20Hz~20kHz,因此放大器在此范圍內必須有良好的頻率響應(驅動頻帶受限的揚聲器時要小一些,如低音喇叭或高音喇叭)。根據應用的不同,功率大小差異很大,從耳機的毫瓦級到TV或PC音頻的數瓦,再到「迷你」家庭立體聲和汽車音響的幾十瓦,直到功率更大的家用和商用音響系統的數百瓦以上,大到能滿足整個電影院或禮堂的聲音要求。
音頻放大器的發展先後經歷了電子管(真空管)、雙極型晶體管、場效應管三個時代。電子管音頻放大器音色圓潤、甜美,然而它體積龐大、功耗高、工作極不穩定,且高頻響應不佳;雙極晶體管音頻放大器頻帶寬、動態范圍大、可靠性高、壽命長,且高頻響應好,然而它的靜態功耗、導通電阻都很大,效率難以提高;場效應管音頻放大器具有與電子管同樣圓潤、甜美的音色,同時它的動態范圍寬,更重要的是它的導通電阻小,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
此電路充分利用了常規通用的LM317電壓調整晶元,使其不僅完成對濾波後未穩電壓的穩壓功能,而且還實現了對駐極電容式麥克拾取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的功能。駐極電容式麥克內含有一個基於JFET阻抗轉換器,使語音信號轉換為電流形式加到RP電阻上,引起相應的電壓變化。220V交流電經變壓器、橋式整流輸出36V未穩直流電,再經電容器濾波後饋入LM317的輸入在直流上的低阻音頻放大信號,輸出至揚聲器。實現電路如圖所示
音頻放大器
在電路安裝完畢後,首先應針對駐極電容式麥克兩輸入端電壓差進行調整。要求此電壓差小於1.25VDC。在LM317調整端於地之間接入一可調電阻Rp,調整此電阻便可實現所需限度。其次,麥克拾取的音頻信號易受外界雜訊的干擾,c1的加入可濾出一部分干擾信號,但對所需信號也進行了衰減。由於LM317的內部增益可以補償衰減部分,因此C1的引入所帶來的損耗可忽略不計。為了避免過分的損耗,C1的容值應盡可能低,本電路取15F。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電路正常工作時LM317晶元的最小工作電流要求為4mA,使用了一個負載電阻來吸收4mA電流。如果使用一低阻抗揚聲器,也必須引入此負載電阻,可以對信號失真進行補償。在實際電路中,如果使用8Q阻抗揚聲器,需使用至少420Q負載電阻補償可能引起的信號失真。
調節R1大小,使在最大輸出時信號不失真即可,減小R2可輸出更大的功率。如果有萬用表,可將三極體集電極電壓調為電源電壓的1/2左右。
5. 簡單的放大電路題
當處於臨界飽和的時候,
恰好Ube=Uce=0.7V
所以Ic=(Vcc-Uce)/Rc=0.00286A
Ib=Ic/β=0.0286mA
所以Rb=(Vbb-Ube)/Ib=45.4k歐
6. 求一個簡易的三極體放大電路。
一、最簡單的電路
上面這個電路夠簡單吧?你可以得到,只要是NPN晶體管都可以使用。BC547三極體極性:字面朝上,左→右 C、B、E
LED、 220歐姆電阻、晶體管的連接如照片中顯示。手指觸摸圖中的兩個點可以點亮LED。由於一隻晶體管的放大倍數有限,想讓LED發光更明亮,或許你需要用點力兩只手分別捏住兩個點。你的身體相當於一個電阻,電流流過你的身體(手指)給三極體基極提供一個偏置電流。晶體管將流過你手指的電流放大約200倍,這足以點亮LED。
二、第二簡單的電路
這是第二個最簡單的電路。已添加第二個晶體管將你的手指傳遞的電流進行放大。該晶體管的增益約200,你的手指只需輕輕觸摸圖中的兩個點,LED就會被點亮。增添的三極體將通過你的手指的電流放大了約200倍再提供給原三極體,總放大倍數約40000倍。
三、放大八百萬倍的高增益電路
該電路有極高的放大倍數,它可以非接觸檢測電源線是否通電。只需將它靠近牆壁,它會檢測到電源線的位置。它有約200×200×200 = 8,000,000的增益,該電路的輸入端阻抗非常高,能夠檢測周圍是否存在電場。
這張照片顯示了電路的連接,檢測端接有一小塊銅箔板,能增強檢測電場的能力。
在上面的電路基礎上,這個電路增加一個壓電蜂鳴器,當檢測到市電時,LED點亮同時蜂鳴器會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