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體管的電流放大倍數與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有何區別
晶體管的電流放大倍數是基極電流IB與集電極電流IC的比值β,β=IC/IB,這個代表三極體的電流控制能力,一般希望稍微大一些例如100-1000,有時候為了更大的數值採用達林頓接法,用2個三極體組合在一起使β=5000-10000.
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是指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的比值,A=V0/VI
這個數值與β有關系,但是還與三極體的基區電阻rbe和集電極電阻RC、負載電阻RL有關,對於共發射極放大電路來說,A=β*RL`/rbe,
其中RL`=RC//RL,
rbe=300+(1+β)26/IE,
一般rbe大約在1K歐姆左右。
2. 晶振倍頻振盪電路
倍頻電路用一個鎖相環和一個D觸發器就可以實現了。起振電路用555觸發器試試。倍頻電路我以前做過,用CD4046與BCD加法計數器CD4518構成的100倍頻電路。剛開機時,f2可能不等於f1,假定f2<f1,此時相位比較器Ⅱ輸UΨ為高電平,經濾波後Ud逐漸升高使VCO輸出頻率f2迅速上升,f2增大值至f2=f1,如果此時Ui滯後U0,則相位比較器Ⅱ輸出UΨ為低電平。UΨ經濾波後得到的Ud信號開始下降,這就迫使VCO對f2進行微調,最後達到f2/N=f1,並且f2與f1的相位差Δφ=0°。,進入鎖定狀態。如果此後f1又發生變化,鎖相環能再次捕獲f1,使f2與f1相位鎖定
希望這些對你有點幫助。好像只能上傳一張圖片,我還有一張上傳不上去。
3. 倍壓整流電路原理
參考下圖三抄倍壓電路襲以作說明:
電源頻率第一半周e2經V1對C1充電至e2的峰值E2(1.41倍e2),第二半周時,C1上的電壓與e2串聯經V2對C2充電至2E2,第三半周時,C2上的電壓與e2串聯經V3對C3充電至3E2,這就是3倍壓的原理。
http://hi..com/%B3%C2%BC%E1%B5%C0/album/item/7400b6895c228cb3a4c272ef.html
倍壓電路一般應用在高頻電源上,因為高頻電源頻率高,電容器的容量很小就可以有效通過高頻交流電的;在50HZ工頻電源上應用時,電容器的容量要很大才能有效通過低頻交流電,大容量電容器價格很高,沒有必要採用工頻電源作倍壓應用的。
4. 晶體管穩壓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何
利用電路的調整作用使輸出電壓穩定的過程稱為穩壓。穩壓電路在輸入電壓、負載、環回境溫答度、電路參數等發生變化時仍能保持輸出電壓恆定的電路。這種電路能提供穩定的直流電源,廣為各種電子設備所採用基本結構調整元件、基準電壓電路、取樣電路、比較放大電路穩壓電源分類穩壓電源的分類方法繁多,按輸出電源的類型分有直流穩壓電源和交流穩壓電源;按穩壓電路穩壓電路與負載的連接方式分有串聯穩壓電源和並聯穩壓電源;按調整管的工作狀態分有線性穩壓電源和開關穩壓電源;按電路類型分有簡單穩壓電源和反饋型穩壓電源,等等。如此繁多的分類方式往往讓初學者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其實應該說這些看似繁多的分類方法之間有著一定的層次關系,只要理清了這個層次自然可以分清楚電源的種類了。
5. 倍壓電路主電容怎麼計算
當第一個正半周時,整流元件D1導通,電容C1上的電壓Uc1充電到電源e的峰值根號2E,並基本保持不變;在第二個半周時(負半周),C1上的電壓Uc1與電源電壓相加,經整流元件D2對電容C2充電,充電的電壓是e+Uc1,因此電容C2充到最大電壓接近2根號2E。在多倍壓電路中,電容都是逐級串聯通過原始交流電源的,所以,每個整流元件所承受的反向耐壓都是2×根號2×E,並不逐級增高。
參考資料: 《晶體管整流電路》
6. 晶體二極體與電容七倍升壓電路圖如何分析
在空載情況下,當Ui為正半周期時,D1導通,C1充電,C1的最版大值權=根號2的Ui.
當Ui為負半周期時,D2導通,C2充電,C2的最大值=2C1。
當Ui又為正半周期時,D1,D2截至,D3導通,此時C1,C2和輸入電壓疊加在一起
為C3充電。由於此時,C1和輸入電壓極性相反,導致相互抵消,所以C3充電後的
壓等於C2的電壓。 以此類推,所以C2~C7的電壓都是 2根號2的Ui。
從C1和C3處接出是3倍C1; C1和C7處輸出就是7倍壓了。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