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態電流怎麼求最大值和最小
第一步,讀題目搞清楚電路的連接方式;如果是動態電路,須根據情況畫出殲謹閉等效電路圖,針對不同的狀態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
第二步,搞清楚電表氏裂(電流表、電壓表)的測量對象及測量范圍,也就是量程是多少?動態電路亦是如此!
第三步,結合歐姆定律及串並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規律和比值關系結合具體條件分析電路。遇到晌橡動態電路求最值或取值范圍時,一定要同時考慮電流表、電壓表在不被燒壞(不超出測量范圍)的情況下滑動變阻器、電阻、燈泡等的某一物理量的取值范圍。
② 動態電路的動態電路的分析
電路內部含有儲能元件L、C,電路在環路(支路介入或斷開、電路參數變化等)時能量發生變化,而能量的儲存和釋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動態電路的分析是指當電路發生換路後,電路中電壓、電流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動態電路分析的方法,有經典法和變換域分析法。
在一階RC電路中,動態電路的方程:
Ri+uc=Us 得 Ri(c/dt)+uc=Us
在一階RL電路中,動態電路的方程:
Ri+uL=Us 得 Ri+L(di/dt)=Us
通俗的說,動態電路就是含有動態元件(LorC)的電路.動態電路在任一時刻的響應(response,由激勵產生的電流和電壓稱為響應)與激勵(excitation,在電路中產生的電壓和電流的起因,叫激勵)的全部過去歷史有關,這是由動態元件的性能所決定的.
③ 動態電路怎麼分析
用三要素法復分析
1.把電容看成開路電感看製成短路求t<0或t<t0時電路中的電容電壓uc(0-)和電感電流iL(0-)
2.求初值。電容電壓和電感電流不能突變uc(0-)=uc(0+)=和電感電流iL(0-)=iL(0+),把電容看成電壓源電感看成電流源求所需求的響應初值y(0+)
3把電容看成開路電感看成短路求無窮值
4求電容兩端或電感兩端的等電阻,求時間常數
5代入三要素通式。
④ 動態電路分析
L1處在幹路來上,觸頭在a端時,並源沒有電流流過L2,隨著觸頭左移,電路接入新的電阻,幹路電流變小,L1會比原來暗一些,滑動電阻左端與L2串聯,再與右端部分並聯。R2大於R0時,幹路電流一直變小,L1變暗,L2一直變亮。如果R0大於R2,那麼幹路電阻會先增大後減小,也就是幹路電流先減小後增大,對應L1先暗又亮,對L2來說,開始是滅的,a往左則L2先變亮,等到R0左端與L2+R0右端相等,L1左端到a端電壓變小,而變阻器右端電阻變大,流過右端電流變小,但這時總電流變大,所以流過L2電流仍然變大。所以選擇AD
⑤ 如何對動態電路進行分析
現舉例說明求解一階動態電路的三個時間段: ①求前穩態過程終點值 t=( -∞ →回 0- )。這是換路前一個穩定態答,多數情況為單迴路,列寫一個KVL代數方程即可;②求換路過程 t=( 0- → 0+)。疑問: 換路瞬刻就完成不需要時間,難道電流電壓重新分布嗎?為什麼要列寫(KCL+KVL代數方程)?解答: 電感支路電流、電容支路電壓不會重新分布,但含源電阻迴路電流肯定會重新分布;③求換路後過程 t=( 0+ → ∞ )。列寫 KCⅤ和KVL (代數+微分方程)。
⑥ 物理動態電路分析的做題方法和技巧
物理動態電路分析的做題方法和技巧
看電路其實不難,可以按步驟來
①把電流表看做導線,把電壓表看做斷路;
②如果要分析「某某電流/壓表,測量什麼的」,電壓表可以用滑動法,把所接的兩點移動,注意開關、電流表可以越過;電阻、阻值不為0的滑動變阻器、用電器、電源不能越過;最後滑到的那一部分就是所測部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畫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用鉛筆描出電流路徑,當走走走,碰到電壓表的第一個接點,改用紅筆繼續走,走走走,碰到電壓表所接的第二點,停住,此時,紅筆畫過的那一部分就是被測部分,紅色區域裡面如果包含開關、電流表等電阻為0的東西,都不計入在內,只算有電阻的
電流表的,就看它在那一部分電路上咯
③如果問「當滑動變阻器向左/右移動時,電X表怎麼改變」,首先得分析,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此時電路總電阻是變大還是變小??
如果電阻變大,那麼電流表自然變小。
那電壓表呢?此時牢記分壓規律,分壓比等於電阻比,比如說R1:R2=1:4,那麼分得的電壓就是U1:U2=1:4,也就是說,當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時,滑動阻值變大,分到的壓就大,滑動阻值變小,分壓就小;;但是當測量的不是滑動變阻器,而是另外一個R(我們設為R),R是一個用電器,它阻值不會變的,那麼當滑動阻值變大時,相比較之下,R所佔比是不是小了,原先滑:R=4:1,現在變成5:1,R的所佔比就小了,則此時R所分到的壓就變小;相反,當滑動變小時,R所佔比變大,分到的壓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