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示波器的原理圖是什麼樣的…………
以下是書上的解釋 呵呵
一、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示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塗有熒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在被測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就好像一支筆的筆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繪出被測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利用示波器能觀察各種不同信號幅度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曲線,還可以用它測試各種不同的電量,如電壓、電流、頻率、相位差、調幅度等等。
(一)示波器的組成普通示波器有五個基本組成部分:顯示電路、垂直(Y軸)放大電路、水平(X軸)放大電路、掃描與同步電路、電源供給電路。普通示波器的原理功能方框圖如圖5-1所示。
1.顯示電路
顯示電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電路兩個部分。示波管是一種特殊的電子管,是示波器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示波管的基本原理圖如圖5-2所示。由圖可見,示波管由電子槍、偏轉系統和熒光屏3個部分組成。
(1)電子槍
電子槍用於產生並形成高速、聚束的電子流,去轟擊熒光屏使之發光。它主要由燈絲F、陰極K、控制極G、第一陽極A1、第二陽極A2組成。除燈絲外,其餘電極的結構都為金屬圓筒,且它們的軸心都保持在同一軸線上。陰極被加熱後,可沿軸向發射電子;控制極相對陰極來說是負電位,改變電位可以改變通過控制極小孔的電子數目,也就是控制熒光屏上光點的亮度。為了提高屏上光點亮度,又不降低對電子束偏轉的靈敏度,現代示波管中,在偏轉系統和熒光屏之間還加上一個後加速電極A3。
第一陽極對陰極而言加有約幾百伏的正電壓。在第二陽極上加有一個比第一陽極更高的正電壓。穿過控制極小孔的電子束,在第一陽極和第二陽極高電位的作用下,得到加速,向熒光屏方向作高速運動。由於電荷的同性相斥,電子束會逐漸散開。通過第一陽極、第二陽極之間電場的聚焦作用,使電子重新聚集起來並交匯於一點。適當控制第一陽極和第二陽極之間電位差的大小,便能使焦點剛好落在熒光屏上,顯現一個光亮細小的圓點。改變第一陽極和第二陽極之間的電位差,可起調節光點聚焦的作用,這就是示波器的「聚焦」和「輔助聚焦」調節的原理。第三陽極是示波管錐體內部塗上一層石墨形成的,通常加有很高的電壓,它有三個作用:①使穿過偏轉系統以後的電子進一步加速,使電子有足夠的能量去轟擊熒光屏,以獲得足夠的亮度;②石墨層塗在整個錐體上,能起到屏蔽作用;③電子束轟擊熒光屏會產生二次電子,處於高電位的A3可吸收這些電子。
(2)偏轉系統
示波管的偏轉系統大都是靜電偏轉式,它由兩對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屬板組成,分別稱為水平偏轉板和垂直偏轉板。分別控制電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運動。當電子在偏轉板之間運動時,如果偏轉板上沒有加電壓,偏轉板之間無電場,離開第二陽極後進入偏轉系統的電子將沿軸向運動,射向屏幕的中心。如果偏轉板上有電壓,偏轉板之間則有電場,進入偏轉系統的電子會在偏轉電場的作用下射向熒光屏的指定位置。
如圖5-3所示。如果兩塊偏轉板互相平行,並且它們的電位差等於零,那麼通過偏轉板空間的,具有速度υ的電子束就會沿著原方向(設為軸線方向)運動,並打在熒光屏的坐標原點上。如果兩塊偏轉板之間存在著恆定的電位差,則偏轉板間就形成一個電場,這個電場與電子的運動方向相垂直,於是電子就朝著電位比較高的偏轉板偏轉。這樣,在兩偏轉板之間的空間,電子就沿著拋物線在這一點上做切線運動。最後,電子降落在熒光屏上的A點,這個A點距離熒光屏原點(0)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稱為偏轉量,用y表示。偏轉量y與偏轉板上所加的電壓Vy成正比。同理,在水平偏轉板上加有直流電壓時,也發生類似情況,只是光點在水平方向上偏轉。
(3)熒光屏
熒光屏位於示波管的終端,它的作用是將偏轉後的電子束顯示出來,以便觀察。在示波器的熒光屏內壁塗有一層發光物質,因而,熒光屏上受到高速電子沖擊的地點就顯現出熒光。此時光點的亮度決定於電子束的數目、密度及其速度。改變控制極的電壓時,電子束中電子的數目將隨之改變,光點亮度也就改變。在使用示波器時,不宜讓很亮的光點固定出現在示波管熒光屏一個位置上,否則該點熒光物質將因長期受電子沖擊而燒壞,從而失去發光能力。
塗有不同熒光物質的熒光屏,在受電子沖擊時將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余輝時間,通常供觀察一般信號波形用的是發綠光的,屬中余輝示波管,供觀察非周期性及低頻信號用的是發橙黃色光的,屬長余輝示波管;供照相用的示波器中,一般都採用發藍色的短余輝示波管。
❷ 示波器由哪幾個電路組成各部分電路起什麼作用
示波器的全部電路組成見圖,它由垂直偏轉電路、水平偏轉電路、校準信號、示啵管電路及低電壓電源電路組成。
垂直偏轉電路包括彼此獨立的前置放大器(Y1和Y2),垂直開關電路,延遲線電路和垂直輸出放大器。每個前置放大器把幾毫伏到幾百伏的輸入信號放大或衰減到合適的電平,然後送到垂直開關電路,觸發信號也由該級取出。垂直開關電路切換來自Y1、Y2前置放大器及來自觸發發生器的Y3信號,切換後的信號通過延遲線送到垂直輸出放大器。觸發信號也被切換並作為內觸發信號送到觸發放大器。垂直輸出放大器把來自延遲線電路的垂直信號放大到幾千伏至幾十伏,以推動示波管垂直偏轉板。
水平偏轉電路包括觸發發生器、水瓶開關電路及水平輸出放大器。觸發發生器接收來自垂直開關電路的內觸發信號,或來自外觸發(Y3)輸入端的外觸發信號並把它放大整形,形成觸發脈沖信號。用觸發發生器產生的脈沖信號驅動A掃描發生器,產生A掃描鋸齒波。但是在「自動」方式時,即使沒有觸發信號,A掃描發生器也能自激產生掃描鋸齒波。B掃描發生器產生延遲掃描鋸齒波。B掃描採用連續掃描方式,它由A掃描信號產生的被延遲掃描起始信號所驅動。水瓶開關電路切換來自AB掃描發生器產生的鋸齒波信號和在X-Y工作方式時來自垂直開關電路的Y1和Y3水平信號,並把它們送到水平輸出放大器。水瓶輸出放大器將水瓶開關電路的輸出信號放大到幾伏至幾十伏,以推動示波管水平偏轉板。
示啵管電路由高壓發生器、Z軸放大器及示波管電路組成。高壓發生器產生-1.8KV陰極電壓和+18KV後加速電壓。Z軸放大器將來自A、B掃描發生器的增輝信號和輝度控制信號放大到幾十伏,並通過示波管電路加到示波管的柵極(控制柵極)。示波管電路給示波管各電極提供各種電壓,使示波管工作於最佳狀態。以顯示聚焦良好,失真小的波形。它也將來自Z軸放大器和其它電路的信號設置到適合於示波管工作的電平。
校準信號電路提供0.5Vp-p的方波信號,它是由CMOS多諧振盪器(CD1601)產生,又經施密特電路整形,最後由電阻分壓後得到。
低壓電源電路將電網的交流電壓轉換為示波器各部分需用的直流電壓。變壓器次級有提供示波管燈絲用的6.3V繞組和示波管不同電路需用的兩組電壓。這兩組電壓經整流濾波,除提供18V非穩壓,經穩壓後還提供+140V、+12V、+5V和-12V電壓。
❸ 用示波器顯示穩壓二極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的電路圖
如果有圖示儀,就很方便了!用示波器的話,你要有三角波發生器,一個通道通過采樣電阻取二極體電流值,另一通道取二極體電壓值!
❹ 畫出函數發生器和示波器的內部電路的原理框圖
示波器由示波管、垂直通道和水平通道三個部分組成:
圖中,首先由控制寄存器將外部控制器送人的數據轉化為頻率和幅度控制字;然後再由分頻器根據頻率控制字進行分頻並將輸出作為定址計時器時鍾;定址計數器的定址空間為360位元組,可對ROM中的定址表進行定址。
❺ 用示波器側二極體伏安特性曲線的電路圖
用示波器側二極體伏安特性曲線很簡單,只要將示波器X輸入為電壓信號,Y輸入版為電流信號就可以了。
如圖權,將A通道輸入為電流信號(R1上的電壓,對應為mA/V),B通道輸入為電壓信號(二極體兩端的電壓),將輸入設定為A/B,得到的就是二極體伏安特性曲線了。在中心右邊是正向伏安特性曲線,左邊是反向伏安特性曲線。調節B通道的顯示比例可觀察到整個的反向伏安特性曲線。
❻ Multisim是示波器如何讀取電壓值,有圖為例
DIV就是每格代表的電壓值。圖示虛擬示波器DIV=20V/格。白線代表的電壓,大約0.7格,就是0.7格x20V/格=14V。可以用版滑鼠權拖動屏幕左邊的綠線,屏幕下方所顯示的數字就是綠線與電壓波形曲線的交點所代表的電壓值。
(6)電路圖及示波器擴展閱讀
輸入電路圖是分析和設計工作的第一步,用戶從元器件庫中選擇需要的元器件放置在電路圖中並連接起來,為分析和模擬做准備。
一、設置Multisim的通用環境變數
為了適應不同的需求和用戶習慣,用戶可以用菜單Option/Preferences打開Preferences對話窗口,如下圖所示。通過該窗口的6個標簽選項,用戶可以就編輯界面顏色、電路尺寸、縮放比例、自動存儲時間等內容作相應的設置。
二、取用元器件
取用元器件的方法有兩種:從工具欄取用或從菜單取用。
⒈從工具欄取用
⒉從菜單取用
⒊選中相應的元器件
三、將元器件連接成電路
在將電路需要的元器件放置在電路編輯窗口後,用滑鼠就可以方便地將器件連接起來。方法是:用滑鼠單擊連線的起點並拖動滑鼠至連線的終點。在Multisim中連線的起點和終點不能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