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硅基半導體技術是否已走到窮途末路可以舉例說明
對於目前的這個技術,大都知道其發展似乎已經達到了極限;
但是新的可替代專技術,目前仍然屬停留在實驗室,離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仍然不能說半導體技術已走到窮途末路,其實我們熟悉的集成電路是屬於平面結構展開的,仍然可能往立體結構來製造,這樣也會延長其技術的應用壽命;
Ⅱ 世界上第一顆硅基集成電路的發明人是誰
傑克·基爾比。
1958年9月,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青年工程師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成功地將包括鍺晶體管在內的五個元器件集成在一起,基於鍺材料製作了一個叫做相移振盪器的簡易集成電路。
並於1959年2月申請了小型化的電子電路(Miniaturized Electronic Circuit)專利(專利號為No.31838743,批准時間為1964年6月26日),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塊鍺集成電路。
(2)硅基電路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47年~1958年中央實驗室,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58年~1970年德州儀器公司,德克薩斯州,達拉斯;1970年11月自德州儀器公司離職,但繼續為其擔任兼職顧問;
1978年~1984年德克薩斯農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特聘教授傑克·基爾比在這本筆記本里記下了他關於第一塊集成電路的成功構思。1958年的傑克·基爾比,發明了世界第一塊集成電路。傑克·基爾比的第一個集成電路只包含一個單個的晶體管和其它的組件。
傑克基爾比正在研究300mm圓片。傑克·基爾比在基爾比研究中心的實驗室里。傑克·基爾比發明的集成電路幾乎成為今天每個電子產品的必備部件,從手機到數據機,再到網路游戲終端,這個小小的晶元改變了世界。
Ⅲ 硅基光電子物理是一門怎樣的科學
作為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化合物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的製造技術共同構成的一門高專新技術,硅屬基光電子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文章著重介紹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外延生長SiGe/Si量子結構和Si基器件研究的結果:採用自行設計的UHV/CVD系統,成功地生長出Ⅱ型SiGe/Si量子阱和量子點,直到250K仍能觀察到自組織生長Ge/Si(001)量子點的發光峰;研製成功SiGe/Si諧振腔增強型光電二極體(RCEPD)、Y分支MZI光調制器和多模干涉-馬赫-曾德干涉型光開關等Si基光電子器件;1,3μm處RCEPD的量子效率達到4.2%,-5V偏壓下暗電流密度12pA/μm^2;2×2熱光型光開關的響應時間小於20μs,兩輸出端關態串擾為-22dB,通態串擾為-12dB。 (共6頁
Ⅳ 硅基集成電路會被終結嗎
當年電子管被完全終結嗎?各種高檔磨膽機用的好好地。
各種技術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只要用在合適場合就不會完全淘汰。
Ⅳ 為什麼半導體硅純度很高卻不可以直接應用製造器件
因為半導體材料硅的物理極限不夠高,結構可靠性和數據傳輸速度受限,工藝層面上回也消答耗不小。
因此,與硅基技術相比,碳基半導體材料具有結構可靠性更高、數據傳輸響應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等明顯優勢。更重要的是,碳基半導體材料具有更高的物理極限,可以用更小的工藝製造集成電路。
碳基集成電路也被業界認為是流行的硅基集成電路的繼承者。現階段,由於破壞性創新的危害,硅基集成電路的未來有望一目瞭然。
以上為ICspec整理分享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ICspec
Ⅵ 硅基光電子專業好嗎
硅基光電子學是探討微米/納米級光子、電子、及光電子器件的新穎工作原理,並使用與硅基集成電路技術兼容的技術和方法,單片或混合集成在同一硅襯底上的一門科學。
Ⅶ 集成光學,硅基光子學,納米光子學有哪些區別和聯系
其實三者間有很多交叉成分。
集成光學:仿照集成電路的方法,將各種光學器件集成在內一起,實現邏輯功能等容,各器件尺寸通常都是微米級別。
硅基光子學:從材料的角度出發,很多地方與集成光學重疊,主要指用硅基半導體做襯底或功能層,實現常用器件的功能。
納米光子學:從尺度上看,尺寸更小,在納米尺寸下,光很難傳輸,多表現為局域態的形式,在非線性,局域增強等方面有很強的應用價值。不過,一般不區分其與微米光學的區別,常籠統稱之為「微納光學」。
Ⅷ 什麼是硅基文明
簡單來說,碳基文明:代表人類文明或地球文明 ,或者代表外星人,碳組成的有機體所形成的文明。
碳基硅基不是文明等級,是文明種類。指的是建立該文明的生物的種類,人類是以碳為骨架的生物,所以是碳基文明。
我們目前使用的電腦,就是用硅作為晶元的,如果這個電腦再高級一些,發展成為智能電腦,那就是硅基生命了。而網路世界,或許將是硅基世界了。
文明:
文明是以其利用的能源為等級標準的,第一類型:又叫行星系類型。此等級的文明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可以完全掌控他們星球上的一切可利用資源,以及一切事物。他們的是星球上的絕對主宰者,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天氣、河流、土地、其他生物、海洋甚至地殼內物質的變化、興衰。可以說,在他們的星球上他們無所不能。
第二類型:又叫太陽系類型。這是比第一類型更進一步的類型。這類文明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恆星所具有的能量,並且將他們的太陽系完全納入操控之下。他們可以在太陽系內的各個行星上自由居住、穿梭,他們不擔心能源問題因為他們懂得怎樣高效利用從恆星上散發出的無窮無盡的能量,他們的社會已經高度發達,發展趨於高加速式。 需要提到的是如果一個文明到了第二類型,那麼它就幾乎是無可摧毀的了。至少人類現知的一切自然、人為的手段,都無法觸及他們一根毫毛。即使是在他們的附近出現了超新星爆發,也不能讓他們滅亡。他們可以將他們的星系轉移至遠離爆發的恆星,或者乾脆將爆發的能量利用起來。高度發達的社會下,他們自己也不會做出自滅的舉動。
第三類型:比第二類型又高了一個等級,叫做星際類型。這類文明已經不局限於他們的太陽系,而是他們所在的整個星系,比如我們的銀河系。他們可以利用星系內所有恆星的能量。這類文明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我們只能猜測他們的生存方式。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超過光速是理論上不成立的。一個星系很大,從這頭飛到那頭,即使是接近光速的速度也要幾百萬年,所以第三類型文明,並不是想科幻片中那樣,開著碩大的宇宙飛船,穿梭於星際之中。 說到這里就有點玄妙了。他們會製造成千上萬的機器人,散發出去尋找條件有可能適合生命發展的星球。這個機器人會在這個星球或者它的衛星上,再製造成千上萬的機器人將它們發送出去,然後靜靜的在衛星上等待。等待行星上生物的進化,文明的產生,直到有天他們具備了登月技術,在月球上找到了它,它就會將他們直接帶入下一階段。一個星系大約有一千億顆恆星,這些機器人自己復制著自己,幾個次方下來就能將整個星系占滿。
此外,還有第四類型文明,科學家猜測他們攝取宇宙中的黑暗物質和黑暗能量(兩者占可視宇宙范圍內質量的70%以上)作為他們的能源。至於此類文明的其他方方面面,已是無從想像了。
Ⅸ 碳基晶元是什麼碳基晶元的性能是硅基晶元的多少倍
碳基晶元就是石墨烯晶元,碳基晶元的製作工藝而碳基半導體晶元用到的是碳納米管或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備過程跟硅基晶體管的制備方法有著本質的差別,兩者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目前生產工藝可以通過電弧放電法、激光燒蝕法等多種方式製成。所以碳基晶元電路的加工一定不會用到光刻機。碳基晶元的性能將是普通晶元的10倍以上。我國的晶元技術雖然落後於西方,但是在我們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下,我們也研發了了碳基晶元,國外對於碳基晶元還沒有一絲的進展,對於碳領域上,我國已經領先於西方國家,而且碳基晶元可能超過他們。希望我國的技術越來越發達,爭取超越西方國家,打擊他們囂張的氣焰。
Ⅹ 什麼是碳基晶元「碳基晶元」會取代硅基晶元嗎
在晶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開始探尋新的材料想要代替硅基晶元,而其中碳元素由於本身具有許多優質特性,於是便採用碳納米管來做晶體管,由此做成的碳基晶元。
硅基晶元短時間內無法被取代
用碳納米管來做傳導,晶體管電子遷移率可達到硅晶體管的1000倍,電子的群眾基礎更好,而且碳納米館里的墊子自由城非常長,電子活動更自由,就不容易摩擦發熱,這樣一來看晶體管的極限運動速度會是硅晶體管的5~10倍,功耗方面只有硅晶體管的1/10,這樣一來工藝條件就會變得更寬松一些。
雖然這個概念已經被提了出來,但是想要真正的取代硅基晶元,還是沒有那麼簡單的,因為目前碳經濟管沒有辦法量長,碳元素太過活潑,而且介電常數比較低,所以我們目前的技術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障礙,除了技術障礙之外,成本以及成本率的問題,目前同樣難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