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再生電路原理
接收器兩部分組成。
無線電發射器:它是由一個能產生等幅振盪的高頻載頻振盪器(一般用30~450MHz)和一個產生低頻調制信號的低頻振盪器組成的。用來產生載頻振東和調制振盪的電路一般有:多揩苦盪器、互補振盪器和石英晶體振盪器等。
由低頻振盪器產生的低頻調制波,一般為寬度一定的方波。如果是多路控制,則可以採用每一路寬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頻率不同的方波去調制高頻載波,組成一組組的己調制波,作為控制信號向空中發射,組成一組組的己調制波,作為控制信號向空中發射。如圖2所示。
超再生檢波接收器:超再生檢波電路實際上是一個受間歇振盪控制的高頻振盪器,這個高頻振盪器採用電容三點式振盪器,振盪頻率和發射器的發射頻率相一致。而間歇振盪(又稱淬裝飾振盪)雙是在高頻振盪的振盪過程中產生的,反過來又控制著高頻振盪器的振盪和間歇。而間歇(淬熄)振盪的頻率是由電路的參數決定的(一般為1百~幾百千赫)。這個頻率選低了,電路的抗干擾性能較好,但接收靈敏度較低:反之,頻率選高了,接收靈敏度較好,但抗干擾性能變差。應根據實際情況二者兼顧。
超再生檢波電路有很高的增益,在未收到控制信號時,由於受外界雜散信號的干擾和電路自身的熱搔動,產生一種特有的雜訊,叫超雜訊,這個雜訊的頻率范圍為0.3~5kHz之間,聽起來像流水似的「沙沙」聲。在無信號時,超雜訊電平很高,經濾波放大後輸出雜訊電壓,該電壓作為電路一種狀態的控制信號,使繼電器吸合或斷開(由設計的狀態而定)。
當有控制信號到來時,電路揩振,超雜訊被抑制,高頻振盪器開始產生振盪。而振盪過程建立的快慢和間歇時間的長短,受接收信號的振幅控制。接收信號振幅大時,起始電平高,振盪過程建立快,每次振盪間歇時間也短,得到的控制電壓也高;反之,當接收到的信號的振幅小時,得到的控制電壓也低。這樣,在電路的負載上便得到了與控制信號一致的低頻電壓,這個電壓便是電路狀態的另一種控制電壓。
如果是多通道遙控電路,經超再生檢波和低頻放大後的信號,還需經選頻迴路選頻,然後分別去控制相應的控制迴路。
才疏學淺,不知道這個有沒有幫助 下面是電路圖
Ⅱ 再生電路的介紹
1912年,德·福雷斯特、阿姆斯特朗、蘭茂爾發明了再生式電路,該電路利用正反饋技術使音頻信號放大到可以接收的程度。普通的再生式電路,是利用正反饋來加強輸入信號,而超再生電路確實用輸入信號來影響本地振盪信號,因此得名。再生電路有「無線電話的產婆」之稱。
Ⅲ 再生電路分析
此是60年代流行的單管來復式收音機,效果不差,就此電路而言未帶"再生"
Ⅳ 請問什麼是來復再生電路
由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送進由高頻管擔任的高放兼低放電路進行一次高頻放大,放大後的高頻信號送給檢波器進行檢波,檢波後所得的音頻信號又返回到該電路的輸入端,由它再作一次低頻放大,然後送給耳機或揚聲器放出聲音。圖中的虛線和實線代表信號在收音機中傳送的途徑。
這種用一個放大電路反復放大信號的方式叫來復,實現這種來復的電路稱來復電路。它的最大優點是充分發揮晶體管的作用,使—只管子起到了差不多倆只管子的作用。
簡易型和超外差式半導體收音機中常用的來復電路。加了來復電路後約使靈敏度提高10~30倍,若同時加再生電路可提高靈敏度80~90倍。因此在簡易型半導體收音機中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在這種電路中的高放管BGl既擔任高頻放大、再生,又兼低頻放大,看起來似乎很復雜,容易混淆不清,其實不然。高、低頻信號是各自有其歸向,互不相乾的。比如在圖6左中,高頻信號只能向C3、C5的方向走,而不會通過高扼圈L;低頻信號則只能走高扼圈L而不會通道C3和C5。這是因為高扼圈的電抗為ZL=2fL,對高頻呈現很大的阻抗,可視為開路,對低頻則呈現很小的阻抗,可視為短路。電容器的容抗為Zc=1/2fc,對高頻可視作短路,反之對低頻可視作開路,這樣就保證了來復電路的正常工作。
高頻放大及低頻放大增益是由電位器R來控制的。電位器接在9018的基極電路,一方面作檢波負載,另一方面又作音量控制。它不僅控制高頻放大增益,而且也控制著低頻放大增益。當電位器順時針方向轉動時,動臂靠近9018的基極,使基極端偏壓增大,則輸出也大,反之音量減小。從而達到控制高放和低放增益的目的,顯然也控制了再生的強弱。
Ⅳ 怎麼看二次迴路電路圖
A、"先看一次,後看二次"。一次: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電壓互感器、變壓器等。了解這些設備的功能及常用的保護方式,如變壓器一般需要裝過電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過負荷保護等,掌握各種保護的基本原理;再查找一、二次設備的轉換、傳遞元件,一次變化對二次變化的影響等。B、"看完交流,看直流"。指先看二次接線圖的交流迴路,以及電氣量變化的特點,再由交流量的"因"查找出直流迴路的"果"。一般交流迴路較簡單。C、"交流看電源、直流找線圈"。指交流迴路一般從電源入手,包含交流電流、交流電壓迴路兩部分;先找出由哪個電流互感器或哪一組電壓互感器供電(電流源、電壓源),變換的電流、電壓量所起的作用,它們與直流迴路的關系、相應的電氣量由哪些繼電器反映出來。D、"線圈對應查觸頭,觸頭連成一條線"。指找出繼電器的線圈後,再找出與其相應的觸頭所在的迴路,一般由觸頭再連成另一迴路;此迴路中又可能串接有其它的繼電器線圈,由其它繼電器的線圈又引起它的觸頭接通另一迴路,直至完成 二次迴路
二次迴路預先設置的邏輯功能。E、"上下左右順序看,屏外設備接著連"。主要針對展開圖、端子排圖及屏後設備安裝圖。原則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同時結合屏外的設備一起看。
對於原理圖 :對於與二次迴路直接相連的一次接線部分繪成三線形式,而其餘部分則以單線圖表達。原理圖多用於對繼電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原理學習和分析或作為二次迴路設計的原始依據。A、原理圖的儀表和繼電器都是以整體形式的設備圖形符號表示的,但不畫出其內部的電路圖,只畫出觸點的連接。B、原理圖是將二次部分的電流迴路、電壓迴路、直流迴路和一次迴路圖繪制在一起;特點是能使讀圖人對整個裝置的構成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並可清楚地了解二次迴路各設備間的電氣聯系和動作原理。C、缺點:對二次接線的某些細節表示不全面,沒有元件的內部接線。端子排號碼和迴路編號、導線的表示僅一部分,並且只標出直流電源的極性等。
展開圖:展開圖和原理圖是同一接線的兩種表達方式。"直觀性好"A、將二次迴路的設備展開表示,分成交流電流、交流電壓迴路,直流迴路,信號迴路。B、將不同的設備按電路要求連接,形 二次迴路成各自獨立的電路。C、同一設備(電器元件)的線圈、觸點,採用相同的文字元號表示,同類設備較多時,採用數字序號。D、展開圖的右側以文字說明迴路的用途。E、展開圖中所有元器件的觸點都以常態表示,即沒有發生動作。
安裝接線圖
A、屏背面展開圖---以屏的結構在安裝接線圖上展開為平面圖來表示。屏背面部分裝設儀表、控制開關、信號設備和繼電器;屏側面裝設端子排;屏頂的背面或側面裝設小母線、熔斷器、附加電阻、小刀開關、警鈴、蜂鳴器等。B、屏上設備布置的一般規定---最上為繼電器,中為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下部為經常需要調試的繼電器(方向、差動、重合閘等),最下面為信號繼電器,連接片以及光字牌,信號燈,按鈕,控制開關等。C、保護和控制屏面圖上的二次設備,均按照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編號,並標出文字元號;文字元號與展開圖、原理圖上的符號一致;在屏面圖的旁邊列出屏上的設備表(設備表中註明該設備的順序編號、符號、名稱、型號、技術參數、數量等);如設備裝在屏後(如電阻、熔斷器等),在設備表的備注欄內註明。D、在安裝接線圖上表示二次設備---屏背面接線圖中,設備的左右方向正好與屏面布置圖相反(背視圖);屏後看不見的二次設備輪廓線用虛線畫出;稍復雜的設備內部接線(如各種繼電器)也畫出,電流表、功率表則不畫二次迴路各設備的內部引出端子(螺釘),用一小圓圈畫出並註明端子的編號。
Ⅵ 收音機的再生電路引入了正反饋,但為什麼在放大信號的同時不會引起自激振盪
電路中引入正反饋會增大電路的放大倍數。
如果正反饋的量不大,沒有破壞電路的正常工作狀態,那麼這時電路獲得了較大的放大倍數,還是能正常工作。
但是,如果正反饋的量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破壞電路的正常工作狀態。放大電路就變成了一個振盪器,這就是自激振盪現象。
所以再生電路就是控制好了正反饋量,使它處在既能夠提高放大倍數,又不會產生自激振盪的區間。
Ⅶ 變頻器的「再生能耗電路」怎樣構成
變頻器的「再生能耗電路」怎樣構成?
非同步電動機在頻率減小,以及所帶重物下降的過程中,處於再生制動(發電機)狀態。再生的電能將通過和逆變管反並聯的二極體全波整流後向濾波電容器C充電,產生泵升電壓,使直流電壓UD上升,太高的直流電壓容易損壞電路內的器件。為了把直流電壓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當直流電壓超過限值UDH時,使之向能耗電路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