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射頻電路背景

射頻電路背景

發布時間:2023-05-16 00:11:02

1. 低中頻射頻電路的設計目的和意義

低中頻射頻電路主要用在的遠距離通信,在N年前,那時候天上是沒有衛星的,航海中的通信就要靠長波通信來解決,短波和射頻因為頻率較高,在空氣中的衰減非常厲害,不可能滿足遠距離通信的要求。不行沒春過現在察臘有了衛星技術,這鍾檔耐低中頻射頻通信好象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2. 射頻電路的介紹

《絕彎射頻電路》是2008年人民郵電出核做版社出版的圖改宏衡書。

3. 射頻電路的組成

高頻電路基本上是由無源元件、有源器件和無源網路組成的。高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與低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頻率特性是不同的。高頻電路中無源線性元件主要是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
在電子技術領域,射頻電路的特性不同於普通的低頻電路。主要原因是在高頻條件下,電路的特性與低頻條件下不同,因此需要利用射頻電路理論去理解射頻電路的工作原理。在高頻條件下,雜散電容和雜散電感對電路的影響很大。雜散電感存在於導線連接以及組件本身存在的內部自感。雜散電容存在於電路的導體之間以及組件和地之間。在低頻電路中,這些雜散參數對電路的性能影響很小,隨著頻率的增加,雜散參數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早期的VHF頻段電視接收機中的高頻頭,以及通信接收機的前端電路中,雜散電容的影響都非常大以至於不再需要另外添加電容。
此外,在射頻條件下電路存在趨膚效應。與直流不同的是,在直流條件下電流在整個導體中流動,而在高頻條件下電流在導體表面流動。其結果是,高頻的交流電阻要大於直流電阻。
在高頻電路中的另一個問題是電磁輻射效應。隨著頻率的增加,當波長可與電路尺寸12比擬時,電路會變為一個輻射體。這時,在電路之間、電路和 外部環境之間會產生各種耦合效應,因而引出許多干擾問題。這些問題在低頻條件下往往是無關緊要的。

4. 射頻技術的基本原理

射頻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指處理信號的電磁波長與電路或器件尺寸處於同一數量級的電路,此時由於器件尺寸和導線尺寸的關系,電路需要用分布參數的相關理論來處理。

這類電路都可以認為是射頻電路,對其頻率沒有嚴格要求,如長距離傳輸的交流輸電線(50或60Hz)有時也要用RF的相關理論來處理。

接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空間輻射信號經過天線耦合到接收電路中去,接收到的微弱信號經過低雜訊放大器被放大後與本地振盪信號經過混頻器下變頻為包含中頻信號分量的信號。

濾波器的作用就是將有用的中頻信號濾出來後輸入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後進入數字處理部分處理。

5. 射頻集成電路

當然不是數字集成電路了
是模擬電路
目前多為cmos工藝 推薦你本書
本書是《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的第二版,這本被譽為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的指南書全面深入地介紹了設計千兆赫茲(GHz)CMOS射頻集成電路的細節。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無線電發展史和無線系統原理;在回顧集成電路元件特性、MOS器件物理和模型、RLC串並聯和其他振盪網路以及分布式系統特點的基礎上,介紹了史密斯圓圖、S參數和帶寬估計技術;著重說明了現代高頻寬頻放大器的設計方法,詳細討論了關鍵的射頻電路模塊,包括低雜訊放大器(LNA)、基準電壓源、混頻器、射頻功率放大器、振盪器和頻率綜合器。對於射頻集成電路中存在的各類雜訊及雜訊特性(包括振盪電路中的相位雜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本書最後考察了收發器的總體結構並展望了射頻電路未來發展的前景。書中包括許多非常實用的電路圖和其他插圖,並附有許多具有啟發性的習題,因此是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有關射頻電子學方面課程的理想教科書,對於從事射頻集成電路設計或其他領域實際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參考書。

6. 手機射頻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詳解

一、射頻電路組成和特點:

普通 手機射頻  電路由接收通路、發射通路、本振電路三大電路組成。其主要負責接收信號解調;發射信息調制。早期手機通過超外差變頻(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和一本、二本振電路),後才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新型手機則直接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零中頻)。更有些手機則把頻合、接收壓控振盪器(RX—VCO)也都集成在中頻內部。

(射頻電路方框圖)

1、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1、該電路掌握重點:

(1)、接收電路結構。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3)、接收信號流程。

電路分析:

(1)、電路結構。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雜訊放大器)、中頻集成塊(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早期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電路,其目的把接收頻率降低後再解調(如下圖)。

(接收電路方框圖)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手機天線:

結構:(如下圖)

由手機天線分外置和內置天線兩種;由天線座、螺線管、塑料封套組成。

作用:

a)、接收時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

b)、發射時把功放放大後的交流電流轉化為電磁波信號。

2)、天線開關:

結構:(如下圖)

手機天線開關(合路器、雙工濾波器)由四個電子開關構成。

(圖一)                       (圖二)

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兩個:

a)、 完成接收和發射切換;

b)、 完成900M/1800M信號接收切換。

邏輯電路根據手機工作狀態分別送出控制信號(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導通,使接收和發射信號各走其道,互不幹擾。

由於手機工作時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在一個時隙工作(即接收時不發射,發射時不接收)。因此後期新型手機把接收通路的兩開關去掉,只留兩個發射轉換開關;接收切換任務交由高放管完成。

3)、濾波器:

結構:手機中有高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

作用:

其主要作用:濾除其他無用信號,得到純正接收信號。後期新型手機都為零中頻手機;因此,手機中再沒有中頻濾波器。

4)、高放管(高頻放大管、低雜訊放大器):

結構:手機中高放管有兩個:900M高放管、1800M高放管。都是三極體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後期新型手機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頻內部。

但是另一方面,智能眼鏡、 智能手錶  推動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5年達到2億台的規模, 智能家居  的火熱更是帶動了一波新的硬體狂潮,新型的硬體產品正在走向價值鏈的中心,硬體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呂俊寬認為:「就如同 MTK手機  締造了小米一樣,這一波的智能硬體,也會締造一批新的主導者。」

智能終端的「衰落」

2015年1月-3月,Gartner先後發布了關於PC、平板、智能手機的研究報告。

2014年,全球PC市場銷量為3.15億台,同比減少0.2%;全球平板電腦銷量為2.16億台,同比增長4.8%。呂俊寬分析表示:「PC已經是明日黃花,而平板電腦的輝煌只延續了不到三年時間,現在也開始走下坡路。」

至於智能手機,相對樂觀。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12億台,比2013年的9.7億台增長了28.4%。根據Gartner預計,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依然能保持26%的增長速度。

但是,「這部分增長將主要來自新興市場,比如非洲、東南亞。」呂俊寬表示,這些新興市場的用戶收入水平有限,並且短期內很難改變,「這也意味著,未來智能手機的增長空間主要是低端手機。」他預測,這些新興市場的絕大多數手機的價格會維持在100美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呂俊寬指出:「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增速驟降,只有12%。而到2018年,智能手機的增速就只剩下5%了。」很快,智能手機會陷入

與PC、平板類似的困境。更何況,蘋果公司以20%的市場份額控制了90%的全行業利潤,對其餘智能手機廠商而言,今後幾年的境況會更加窘迫。

慶幸的是,新興智能硬體的崛起,為硬體市場注入了活力。

布局數據交互

2014

年,Google Glass、Apple

Watch帶動了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崛起。Gartner預測,201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億台,其中中國市場約1億台。同

時,Google、Apple、三星均開始通過收購方式布局智能家居、車聯網。而在國內,小米、BAT已陸續開始啟動「IOT(萬物互聯)」布局。

呂俊寬介紹,根據GSMA對全球市場的最新調查,目前最受關注的硬體產品是智能家居,37%的調查消費者關注這一產品。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水、電、交通,這些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佔比25%。其次是可穿戴設備,佔比約13%。

「機會就在這些領域,但是,硬體企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呂俊寬看來,智能硬體是碎片化的,跟當前企業執著於硬體、價格的游戲規則不同,「目前很多智能硬體產品,其實並沒有找到價值定位,他們還只是把產品智能化了而已。」

他認為,「布局智能家居的企業,必須要考慮到智能家居與智能城市的結合。」他舉例介紹,比如,如果做空氣凈化器,那麼應該意識到,智能空氣凈化器可以成為城

市空氣質量的監測點,為城市環境提供數據支撐。而布局智能電器、智能電表的企業,則可以生成家庭的用電數據,並為城市提供能源數據。「更進一步,智能家居

企業可以根據家庭的智能化情況,分析一個小區、某個區域的智能化程度,並且生成這些地區的安全指數、房價指數、消費水平等等數據。」

7. 什麼是射頻電源,它的原理是什麼,有哪些具體應用

什麼是射頻Radio
Frequency
,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射頻技術的分類:
自動識別技術
自動設備識別技術是目前國際上發展很快的一項新技術,
英文名稱為
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簡稱AEI。
該項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採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光學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兩個方面。其中光學技術中普遍應用的產品有:條形碼和攝像兩大類。這兩類產品目前已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已為人們所熟知。比如:條形碼用於商品管理,攝像用於抓拍違章車輛等。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依其採用的頻率不同可分為低頻系統和高頻系統兩大類;根據電子標簽內是否裝有電池為其供電,又可將其分為有源系統和無源系統兩大類;從電子標簽內保存的信息注入的方式可將其分為集成電路固化式、現場有線改寫式和現場無線改寫式三大類;根據讀取電子標簽數據的技術實現手段,可將其分為廣播發射式、倍頻式和反射調制式三大類。
1.低頻系統一般指其工作頻率小於30MHz,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225KHz、13.56MHz等,這些頻點應用的射頻識別系統一般都有相應的國際標准予以支持。其基本特點是電子標簽的成本較低、標簽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少、閱讀距離較短(無源情況,典型閱讀距離為10cm)電子標簽外形多樣(卡狀、環狀、鈕扣狀、筆狀)、閱讀天線方向性不強等。
2.高頻系統一般指其工作頻率大於400MHz,典型的工作頻段有:915MHz、2450MHz、5800MHz等。高頻系統在這些頻段上也有眾多的國際標准予以支持。高頻系統的基本特點是電子標簽及閱讀器成本均較高、標簽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大、閱讀距離較遠(可達幾米至十幾米),適應物體高速運動性能好、外形一般為卡狀、閱讀天線及電子標簽天線均有較強的方向性。
3.有源電子標簽內裝有電池,一般具有較遠的閱讀距離,不足之處是電池的壽命有限(3~10年);無源電子標簽內無電池,它接收到閱讀器(讀出裝置)發出的微波信號後,將部分微波能量轉化為直流電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維護。相比有源系統,無源系統在閱讀距離及適應物體運動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8. 高頻電路和射頻電路和微波電路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射頻的范圍是3KHz-300GHz.
其中的300MHz-300GHz是微波頻段。也就是說微波占據了射頻范圍的"高頻"部分。
對於微波電路而言,傳統的基爾霍夫(Kirchhoff)電流電壓定律已不再適用。對微波電路的分析需要回到電磁場理論,即4組麥克斯韋爾方程(Maxwell).
微波基礎理論包括:傳輸線理論和波導,微波網路分析,阻抗匹配等。
至於「高頻電路」的概念比較寬泛。不同場合對「高頻」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幾MHz的高頻電路,傳統的電路分析還是適用的。

9. 什麼是射頻電路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的
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變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
在電磁波頻率低於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英文縮寫:RF

組成編輯
高頻電路基本上是由無源元件、有源器件和無源網路組成的。高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與低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頻率特性是不同的。高頻電路中無源線性元件主要是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
在電子技術領域,射頻電路的特性不同於普通的低頻電路。主要原因是在高頻條件下,電路的特性與低頻條件下不同,因此需要利用射頻電路理論去理解射頻電路的工作原理。在高頻條件下,雜散電容和雜散電感對電路的影響很大。雜散電感存在於導線連接以及組件本身存在的內部自感。雜散電容存在於電路的導體之間以及組件和地之間。在低頻電路中,這些雜散參數對電路的性能影響很小,隨著頻率的增加,雜散參數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早期的VHF頻段電視接收機中的高頻頭,以及通信接收機的前端電路中,雜散電容的影響都非常大以至於不再需要另外添加電容。
此外,在射頻條件下電路存在趨膚效應。與直流不同的是,在直流條件下電流在整個導體中流動,而在高頻條件下電流在導體表面流動。其結果是,高頻的交流電阻要大於直流電阻。
在高頻電路中的另一個問題是電磁輻射效應。隨著頻率的增加,當波長可與電路尺寸12比擬時,電路會變為一個輻射體。這時,在電路之間、電路和 外部環境之間會產生各種耦合效應,因而引出許多干擾問題。這些問題在低頻條件下往往是無關緊要的。

10. 什麼是射頻模擬電路

你可以簡單的從字面上去理解,可以讓這個電路射出電磁波的的電路,就叫射頻電路

頻率在300KHZ到300GHZ之間內
而高頻是相對於低容頻而論,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的,對於功放電路而言,10KHZ就叫高頻了,對於收音機電路,465KHZ都只能算是中頻
現在明白了沒有
高頻包括射頻而已

閱讀全文

與射頻電路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寧電器南京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971
防水補漏的膠水怎麼做 瀏覽:180
維修費報賬流程 瀏覽:866
自動化與機電設備維修哪個好 瀏覽:344
清遠市家電安裝維修哪個好修 瀏覽:151
定損費與維修費懸殊的 瀏覽:70
售後商品維修周期 瀏覽:901
國家電網報名後發現簡歷填寫錯誤怎麼辦 瀏覽:942
家電和電子產品使用了哪些綠色包裝材料 瀏覽:682
舊房怎麼翻新水電 瀏覽:754
維修pcb細小焊點用什麼工具 瀏覽:188
福州維修飛利鋪豆漿機在什麼地方 瀏覽:880
東辰明瀚家居 瀏覽:35
杭州林內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334
工程道路維修費會計分錄 瀏覽:315
北京至尊冰箱售後維修 瀏覽:639
防水貼膜有什麼好處 瀏覽:971
迷你世界怎麼弄自己的傢具 瀏覽:76
肥東有什麼好的手機維修點 瀏覽:775
竹子實木傢具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