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微機中電路板

微機中電路板

發布時間:2023-05-15 15:50:07

A. 微機通過什麼實現晶元內部電路板晶元之間

危機通過實現西片的電路短篇,我覺得他們自己的鏈接是非常的困難的,所以一定要找靠譜的

B. 微機硬體系統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塊集成電路板是

微機硬體系統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塊集成電路板是主板。

主板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專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仔茄臘I/O控制芯念滑片、鍵和面板屬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納逗等元件。

(2)微機中電路板擴展閱讀: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主要種類:

1、AT:標准尺寸的主板,IBM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2、Baby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3、ATX: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C. 微機硬體系統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塊集成電路板是()。

微機硬體系統中,最大亮攔、最主要的一塊集成敬敏胡電路板是()。

A.主板

B.視頻卡

C.聲拿基卡

D.顯示卡

正確答案:A

D. 微型計算機中pcb指的是

微型計算機中pcb指的是主板,也是印刷線路板。

電子設備採用印製板後,由於同類印製板的一致性,避免了人工接線的差錯,並可實現電子元器件自動插裝或貼裝、自動焊錫、自動檢測,保證了電子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並便於維修

在高速或高頻電路中為電路提供所需的電氣特性、特性阻抗和電磁兼容特性。內部嵌入無源元器件的印製板,提供了一定的電氣功能,簡化了電子安裝程序,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



(4)微機中電路板擴展閱讀:

某些元器件或導線之間可能有較高寬薯的電位差,應加大它們之間的距離,以免放電引出意外短路。帶高電壓的元器件應盡量布置在調試時手不易觸及的地方。

重量超過15 g的元器件、應當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後焊接。那些又大又重、發熱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裝在印製板上陸春,而應裝在整機的機箱底板上,且應考慮散熱問題。熱敏元件應遠離發熱元件。

對於電位器、可調電感線圈、可變電容器、微動開關等可早巧耐調元件的布局應考慮整機的結構要求。若是機內調節,應放在印製板上方便於調節的地方;若是機外調節,其位置要與調節旋鈕在機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適應。

E. 微機的主箱中有一塊電路板上面有用於插入內存條cpu和適配器的各種插槽稱為什

這塊電路板喊腔稱之為:電腦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侍中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鄭談衫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是計算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製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體系統的穩定性。主板與CPU關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級,必然導致主板的換代。主板是計算機硬體系統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

F. 電腦主機內都有什麼部件,各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電腦主機內都有什麼部件,各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CPU(處理器)--處理各種資料的核心部件
電源--為整個電腦提供電源,電源外有電源風扇,給電源降溫
主機板--搭載各種裝置(如CPU,記憶體等)並提供相互通訊的通道
記憶體--在執行程式臨時存放資料的地方
硬碟--儲存程式,圖片等資料的儲存裝置
顯示卡--為程式等提供顯示功能的裝置
音效卡--為系統提供聲音的裝置
光碟機--將光碟內的資料進行讀取的裝置(如果是燒錄光碟機還可進行寫的操作)
網路卡--上網使用(有的主機板是整合網路卡的),有的老一點的機器還有內建Modem,使用電話撥號上網時使用,現在已很少用了
軟碟機--老一點的電腦還有軟碟機,讀取3.5寸軟盤的裝置
CPU風扇--為CPU散熱器降溫
主機板一般還帶有各種介面,一般會有一個到兩個九針串列埠,一個十五針並口,一個二十五針並口(印表機常用此口,不過現在很多印表機多為USB口了),二到六個USB口,如果是整合音效卡和顯示卡的還會有個CRT顯示器介面和三個音效卡介面.一般的主機板上會有PCI插槽,AGP插槽,IDE插槽,軟碟機插槽,其中AGP是插外接AGP顯示卡的,PCI可插外接網路卡,Modem,電視卡等裝置,IDE插槽接駁IDE硬碟和IDE光碟機,軟碟機的自然是接軟碟機了,IDE一般有兩個,軟碟機插槽一個,AGP一般也是一個,PCI則視主機板品牌和型號所定了,一般在2-6個,
現在新的雙核主機板還有SATA插槽和PCI-E插槽,SATA插槽接駁傳輸資料更快的SATA硬碟和光碟機,PCI-E接顯示卡的,另外再有就是記憶體插槽了,一般在1到4個,插記憶體而用,一般規格有早期的SDRAM的,有DDR的,還有現在新的常用的DDRII的,不過現在DDR和DDRII是並存的,都還有不小的擁有市場,DDR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退出電腦市場

電腦主機各部件有什麼聯絡?

你買的主機板要跟CPU和記憶體的型號一樣其他的都沒問提

電腦主機各個部件都是有什麼作用

電腦主機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種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顯示器,主機板,記憶體,硬碟,CPU,顯示卡,光碟機,軟碟機,機箱電源,鍵盤,滑鼠 詳細點說就是: 1 硬體系統: 電腦的硬體系統由輸入裝置、主機和輸出裝置組成。外部資訊經輸入裝置輸入主機,由主機分析、加工、處理,再經輸出裝置輸出。 #1 輸入輸出裝置: 電腦只能識別二進位制數字電訊號,而人們習慣於接受圖文聲像訊號。輸入輸出裝置起著訊號轉換和傳輸的作用。 我們常用鍵盤輸入文字,用麥克風輸入聲音,用數碼像機、掃描器和攝影機輸入影象。 常用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印表機和喇叭。 #1 主機板: 也稱主機板,是安裝在主機機箱內的一塊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有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主機板的型別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型別和檔次,主機板的效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效能。 主機板上安裝有控制晶片組物空、BIOS晶片和各種輸入輸出介面、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及直流電源供電接外掛等元件。 CPU、記憶體條插接在主機板的相應插槽(座)中,驅動器、電源等硬體連線在主機板上。 主機板上的介面擴充插槽用於插接各種介面卡,這些介面卡擴充套件了電腦的功能。常見介面卡有顯示卡、音效卡等。 #1 CPU: CPU(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核心,電腦處理資料的能力和速度主要取決於CPU。 通常用位長和主頻評價CPU的能力和速度,如PⅡ300 CPU能處理位長為32位的二進位制資料,主頻為300MHz。 #1 系統匯流排: 系統匯流排是連線擴充插槽的資訊通路。 ISA和PCI匯流排是目前PC機常用系統匯流排,主機板上相應有ISA和PCI插槽。 #1 輸入輸出介面: 簡稱I/O介面,是連線主機板與輸入輸出裝置的介面。主機後側的串列埠、並口、鍵盤介面、PS/2介面、USB介面以及主機內部的硬碟、軟碟機介面都是輸入輸出介面。 #1 序列通訊介面(RS-232-C): 簡稱序列口,是電腦租螞攔與其它裝置傳送資訊的一種標准介面。現在的電腦至少有兩個序列口COM1和COM2。 #1 並行通訊介面: 簡稱並行口,是電腦與其它裝置傳送資訊的一種標准介面,這種介面將8位資料位同時並行傳送,並行口資料傳送速度較序列口快,但傳送距離較短。 並行口使用弊胡25孔D形聯結器,常用於連線印表機。 #1 EIDE介面: 也稱為擴充套件IDE介面,主機板上連線EIDE裝置的介面。常見EIDE裝置有硬碟和光碟機。目前較新的介面標准還有Ultra DMA/33、Ultra DMA/66。 #1 AGP: 即「加速圖形埠」,是Intel公司在1996年7月提出的顯示卡介面標准,通過主機板上的AGP插槽連線AGP顯示卡。PCI匯流排的傳輸速度只能達到132MB/s,而AGP埠則能達到528MB/s,傳輸速度四倍於前者。 AGP技術使圖形顯示(特別是3D圖形)的效能有了極大的提高,使PC機在圖形處理技術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1 光碟驅動器: 讀取光碟資訊的裝置。是多媒體電腦不可缺少的硬體配置。 光碟儲存容量大,價格便宜,儲存時間長,適宜儲存大量的資料,如聲音、影象、動畫、視訊資訊、電影等多媒體資訊。 光碟驅動器有三種,CD-ROM、CD-R和MO,CD-ROM是只讀光碟驅動器;CD-R只能寫入一次,以後不能改寫;MO是可寫、可讀光碟驅動器。 #1 記憶體儲器: 簡稱記憶體,用於存放當前待處理的資訊和常用資訊的半導體晶片。容量不大,但存取迅速。 記憶體包括RAM、ROM和Cache。 #1 RAM: RAM(隨機存取儲存器)是電腦的主儲存器,人們習慣將RAM稱為記憶體。RAM的最大特點是關機或斷電資料便會丟失。 記憶體越大的電腦,能同時處理的資訊量越大。 我們用重新整理時間評價RAM的效能,單位為ns(納秒),重新整理時間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586電腦常用RAM有EDO RAM和SDRAM,儲存器晶片安裝在手指寬的條形電路板上,稱之為記憶體條。記憶體條安裝在主機板上的記憶體條插槽中。 按記憶體條與主機板的連線方式有30線、72線和168線之分。 目前裝機常用168線、重新整理時間為10ns、容量為32M(或64M)的SDRAM記憶體條。 #1 Cache: Cache(高速緩沖儲存器)是位於CPU與主記憶體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儲存器。 由於CPU的速度遠高於主記憶體,CPU直接從記憶體中存取資料要等待一定時間周期,Cache中儲存著CPU剛用過或迴圈使用的一部分資料,當CPU再次使用該部分資料時可從Cache中直接呼叫,這樣就減少了CPU的等待時間,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Cache又分為一級Cache(L1 Cache)和二級Cache(L2 Cache),L1 Cache整合在CPU內部,L2 Cache一般是焊在主機板上,常見主機板上焊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1 ROM: ROM(只讀儲存器)是一種儲存計算機指令和資料的半導體晶片,但只能從其中讀出資料而不能寫入資料,關機或斷電後ROM的資料不會丟失。 生產廠商把一些重要的不允許使用者更改的資訊和程式存放在ROM中,例如存放在主機板和顯示卡ROM中的BIOS程式。 #1 BIOS: BIOS是一個程式,即微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程式的主要功能是對電腦的硬體進行管理。 BIOS程式是電腦開機執行的第一個程式。開機後BIOS程式首先檢測硬體,對系統進行初始化,然後啟動驅動器,讀入作業系統引導記錄,將系統控制權交給磁碟引導記錄,由引導記錄完成系統的啟動。電腦執行時,BIOS還配合作業系統和軟體對硬體進行操作。 BIOS程式存放在主機板上的ROM BIOS晶片中。當前586主機板大多使用Flash ROM儲存BIOS程式,Flash ROM中的程式(資料)可以通過執行程式更新。 #1 CMOS: CMOS是主機板上一塊可讀寫的RAM晶片,用於儲存當前系統的硬體配置資訊和使用者設定的某些引數。CMOS RAM由主機板上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資訊也不會丟失。對CMOS中各項引數的設定和更新需要執行專門的設定程式,開機時通過特定的按鍵(一般是Del鍵)就可進入BIOS設定程式,對CMOS進行設定。CMOS設定習慣上也被叫做BIOS設定。 #1 顯示卡: 又稱顯示器適配卡,是連線主機與顯示器的介面卡。其作用是將主機的輸出資訊轉換成字元、圖形和顏色等資訊,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 顯示卡插在主機板的ISA、PCI、AGP擴充套件插槽中,ISA顯示卡現已基本淘汰。 #1 音效卡: 多媒體電腦中用來處理聲音的介面卡。 音效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錄音機、鐳射唱機等裝置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訊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檔案形式存檔,還可以把數字訊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音效卡尾部的介面從機箱後側伸出,上面有連線麥克風、音箱、游戲桿和MIDI裝置的介面。 #1 視訊捕獲卡: 用於捕獲從電視天線、錄影機、影碟機等輸入的動態或靜態視訊影像的介面卡,是多媒體製作的重要工具。高階的視訊捕獲卡還能在捕獲影像的同時進行MPEG壓縮,製作VCD。 #1 中斷: 中斷是計算機處理特殊問題的一個過程。當在計算機執行程式的過程中,出現某個特殊情況(或稱為「事件」)時,暫時中止現行程式,轉去執行這一事件的程式,處理完畢之後再回到原來程式的中斷點繼續執行的整個過程叫做中斷。 #1 IRQ: 即「中斷請求」,是其它裝置發出的請求計算機響應的訊號。計算機將根據IRQ的級別和優先程度決定何時發生響應。原則上每個裝置有自身的唯一的中斷請求通道,即IRQ值(又叫IRQ號),如果兩個硬體裝置使用同一個中斷通道,必定會發生IRQ沖突。 #1 DMA: 即「直接記憶體訪問」,是計算機內的一種資料傳輸操作。整個資料傳輸操作過程在「DMA控制器」控制下進行,不通過CPU。資料傳輸過程中CPU只在資料傳輸開始和結束時作一點處理。DMA技術使計算機系統的效率大大提高。 DMA傳輸通過DMA通道進行,如軟碟機、音效卡均佔用DMA通道傳輸資料。兩個裝置不能同時用同一DMA通道傳輸資料,否則會發生DMA沖突。 #1 主頻與外頻: 主頻指CPU核心工作時鍾頻率。外頻指CPU與外部(主機板晶片組)交換資料、指令的工作時鍾頻率。 系統時鍾就是CPU的「外頻」,我們將系統時鍾按規定比例倍頻後所得到的時鍾訊號作為CPU的核心工作時鍾(主頻)。例如某電腦使用Pentium 233 CPU,那麼這台電腦的外頻是66MHz,而它的主頻則是(66×3.5)=233MHz。 系統時鍾(外頻)是電腦系統的基本時鍾,電腦中各分系統中所有不同頻率的時鍾都與系統時鍾相關聯。如當前100 MHz 外頻系統中,系統記憶體工作於100 MHz (或66MHz),L2 Cache工作於100 MHz,PCI 工作於33MHz,AGP工作於66MHz。可以看出,上述頻率都與外頻有一定的比例關系。 提高系統時鍾(外頻)可以提高整個電腦的效能,但提高外頻必然將改變其它各分系統時鍾頻率,影響各分系統的實際執行情況,這一點對CPU超外頻執行時應該加以充分重視。 #1 DVD: 即數字通用光碟。DVD光碟機指讀取DVD光碟的裝置。DVD碟片的容量為4.7GB,相當於CD-ROM光碟的七倍,可以儲存133分鍾電影,包含七個杜比數字化環繞音軌。DVD碟片可分為:DVD-ROM、DVD-R(可一次寫入)、DVD-RAM(可多次寫入)和DVD-RW(讀和重寫)。 目前的DVD光碟機多採用EIDE介面,能像CD-ROM光碟機一樣連線到IDE1或IDE2口上。

二胡各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二胡的構造比較簡單,由琴筒、琴桿、琴皮、弦軸、琴弦、弓桿、千斤、琴馬和弓毛等組成的。二胡各部構造的功能:
二胡構件由九個主要部分組成,其功能分別介紹如下:
A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後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
B琴皮:有蟒皮和蛇能上能下兩種,蟒皮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發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莽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
C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紅木較多。紅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D琴軸: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膠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但目前製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松動、滑動等現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
琴軸的型別:銅軫和木軫
E弓子:是二胡發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桿和弓毛兩部分組成。弓桿是用細實的紫竹製成,粗細要適中。弓桿的軟硬和彈性會直接影響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龍絲和馬毛的,多用馬尾,且白馬尾為最佳,黑馬尾次之。一般用細實紫竹縛上馬尾,一端裝有活螺絲(弓魚)用來調整弓毛的松緊度。F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目前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現在大多採用金屬弦。
G千斤:又稱千金,對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製成。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固定千斤、線繞千斤、金屬千斤等。較常用的是紅繞千對斤。
H琴馬:是琴弦與琴皮之間振動的媒介體,對發音有重要作用。它採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常用的有木松節馬、楓木馬。木松節馬木質柔軟,發音圓潤、淳厚,楓木馬軟硬適中,發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著裝飾、穩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還裝有可調底托,用尼龍扣調節,演奏時更為方便。

電腦主機都由什麼些部件組成?這些部件分別有什麼作用?

就分為兩部份:1主機板(主機板相當於一個平台,主要包括pcb電路板,和各種介面,插槽,晶片)2介面部件插槽部件簡稱接外掛(包括CPU,記憶體,顯示卡,多功能卡,硬碟,電源等).
部件作用:CPU(核心,運算用),記憶體(臨時存資料),主機板(把CPU,記憶體,顯示卡,硬碟等連線起來),顯示卡(運算圖形,顯示輸出),硬碟(存系統,資料用),電源(供電),等等

計算機包括那些部件 各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1.CPU(中央處理器),CPU包括運算器和內部儲存器(現在叫做快取)。它是電腦主要核心,負責運算和處理所有的資料。
2.RAM(記憶體),所有要CPU來處理的資料都要先暫存在記憶體中,它的大小和整機的執行速度有密切的關系,雖然叫做記憶體,但它在斷電後就會釋放所有的儲存空間。
3.硬碟,它是電腦真正的儲存器,所有的資料都儲存在它裡面,電腦有資料處理,是從硬碟先送資料到記憶體再由CPU處理,所以它不直接和CPU連線。它裡面儲存的資料你不去刪除或硬碟故障是永遠不會不見的。
4.主機板,電腦另一主要配件,電腦中所以的配件都和主機板連線,其中還包括南北橋晶片,CMOS電池,所以它是一個平台和橋梁它的好壞對整機的效能至關重要。
5.顯示卡,故名思意,有了它電腦才圖型才可以在顯示器中顯示,它的好壞和電腦的圖型顯示效果有直接關系。
6.音效卡,有了它電腦才可以有悅耳的聲音,當然機箱上有一個小喇叭,沒有音效卡小喇叭也可以發出一些基本的報警聲,但沒有音效卡的電腦就像是一個只會啊啊呀呀的啞吧。
7.CD-ROM(光碟驅動器),用來從光碟中讀取資料的硬體。
8.軟盤驅動器,在光碟問世之前是這個任務是由軟盤在擔當的,有5吋和3.5吋軟盤,現在一般的電腦都不再用這個硬體了,因為軟盤的儲存太少了最大的才1.44M。
9.機箱和電源,當然電源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機器時代沒了電就不要談別的了,好的電源可使電腦執行的更加穩定,至於機箱只是固定各個硬體和美觀,有沒有都是可以的,骨灰級玩家都不喜歡用機箱,防礙散熱。
10.顯示器,電腦圖面顯示的載體,不能多說了吧,如果沒有顯示器電腦不會這么快發展和普及。
11.鍵盤和滑鼠,最基本的輸入裝置,滑鼠的誕生也對電腦的普及有重要的作用。
12.網路卡或無線網路卡,現在的E時代沒有網路卡怎麼在網路世界裡遨遊呢?
13.音箱或耳機,沒有它們怎麼聽聲音?
目前一般的電腦都包括以上13項,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電腦周邊產品,像印表機,掃描器,行動硬碟,電視卡,故障卡,攝像頭等等。

電腦主機的內部有什麼部件?

有主機板 CPU 記憶體 顯示卡 音效卡 網路卡 硬碟 光碟機 軟碟機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又稱為微處理器,它是將運算器、控制器整合在一塊半導體晶片上的器件。它是微機的核心。現在的CPU內還整合有快取記憶體(Cache),以提高處理資料的速度。
CPU按處理資訊的字長分為:8位、16位32位和64位。現在的CPU多為32位和64位,如Intel公司的Pentium、Pentium II和Pentium III,AMD公司的K6、K6-2和Athlon等。
CPU按工作頻率分為:300MHz、333MHz、400MHz、466MHz、500MHz、550MHz、600MHz、800MHz以至1GHz。
主機板又稱為系統板或母板,是微機內最大的一塊整合電路板,也是最主要的部件。它上麵包括基本的I/O介面、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和連線其它部件的匯流排,以及安裝在上面的微處理器模組(CPU)和記憶體模組。
記憶體儲器簡稱記憶體,是計算機的記憶裝置。它的功能是存放原始資料、中間資料、運算結果和處理問題的程式。儲存器通常是按地址進行存取資料和程式的。它由許多儲存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存放一個若干二進位制的資料程式碼。為了區分不同的儲存單元,把儲存單元按一定的順序編號,這個編號稱為地址。要進行資料的存取操作,應先指出儲存單元的地址,然後由儲存器按指定的地址"選擇"相應的儲存單元,才能進行資料的存取
計算機各大部分之間傳送的訊號有三種:資料、地址和控制訊號。傳送資料訊號的線稱為資料匯流排DB(Data Bus),傳送地址訊號的線稱為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傳送控制訊號的線稱為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這三匯流排將計算機五大部分連線起來。匯流排就像「高度公路」,匯流排上傳送的資訊則被視為公路上的「車輛」。顯而易見,在單位時間內公路上通過的「車輛」數直接依賴於公路的寬度、質量。因此,匯流排技術成為微機系統結構的一個重要方面。

計算機硬體有哪些部件 各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1、控制器 控制器是對輸入的指令進行分析,並統一控制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完成一定任務的部件。它一般由指令暫存器、狀態暫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是協調指揮計算機各部件工作的元件,其功能是從記憶體中依次取出命令,產生控制訊號,向其他部件發出指令,指揮整個運算過程。控制器是統一指揮、協調其他部件的中樞。
2、運算器 運算器又稱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簡稱ALU),是進行算術、邏輯運算的部件。運算器的主要作用是執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控制器、運算器和暫存器等組成硬體系統的核心----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 CPU)。CPU用大規模積體電路工藝整合在一塊晶片上,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裝置。
3、儲存器 儲存器是計算機記憶或暫存資料的部件。計算機中的全部資訊,包括原始的輸入資料。經過初步加工的中間資料以及最後處理完成的有用資訊都存放在儲存器中。而且,指揮計算機執行的各種程式,即規定對輸入資料如何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儲存器中。儲存器分為記憶體儲器(簡稱記憶體或主存)、外儲存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如硬碟)。記憶體儲器
外儲存器
4、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是是重要的人機介面,用來接受使用者輸入的原始資料和程式,並將它們變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位制存入到記憶體中。常用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掃描器、光筆等。
鍵盤
滑鼠
掃描器
5、輸出裝置輸出裝置是輸出計算機處理結果的裝置,用於將存入在記憶體中的由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變為人們能接受的形式輸出。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印表機、繪圖儀等。
顯示器
印表機

飛機主要哪些部件組成?各部件作用是什麼?

一,飛機的原理飛行
飛機是重於空氣的飛行器,當飛機飛行在空中,就會產生作用於飛機的空氣動力,飛機就是靠空氣動力升空飛行的。
二,飛行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功用
到目前為止,除了少數特殊形式的飛機外,大多數飛機都由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五個主要部分組成。
1. 機翼——機翼的主要功用是產生升力,以支援飛機在空中飛行,同時也起到一定的穩定和操作作用。在機翼上一般安裝有副翼和襟翼,操縱副翼可使飛機滾轉,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機翼上還可安裝發動機、起落架和油箱等。不同用途的飛機其機翼形狀、大小也各有不同。
2. 機身——機身的主要功用是裝載乘員、旅客、武器、貨物和各種裝置,將飛機的其他部件如:機翼、尾翼及發動機等連線成一個整體。
3. 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動的升降舵組成,有的高速飛機將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為一體成為全動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動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縱飛機俯仰和偏轉,保證飛機能平穩飛行。
4.起落裝置——飛機的起落架大都由減震支柱和機輪組成,作用是起飛、著陸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時支掌飛機。
5.動力裝置——動力裝置主要用來產生拉力和推力,使飛機前進。其次還可為飛機上的其他用電裝置提供電源等。現在飛機動力裝置應用較廣泛的有:航空活塞式發動機加螺旋槳推進器、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除了發動機本身,動力裝置還包括一系列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的系統。
*飛機上除了這五個主要部分外,根據飛機操作和執行任務的需要,還裝有各種儀表、通訊裝置、領航裝置、安全裝置等其他裝置。

G. 微型計算機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塊集成電路板稱為

品牌型號:華碩主板
系統:TUF GAMING B660M-PLUS D4

微型計算機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塊集成電路板稱為主板。主板又叫主機板、系統板、或母板,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晶元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計算機主機中的各個部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計算機在正常運行時對系統內存、存儲設備和其他I/O設備的操控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計算機性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硬體功能是否足夠,以及硬體兼容性如何等,都取決於主板的設計。主板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台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功能擴展能力。

H. 主板是微機系統中最大的電路板主要由哪些部件組成

PCB板做返,
SMT類:南北褲滑橋,IO,網路晶元、音效晶元、電源管理晶元、電阻、電容、電管、純純飢MOS管等。
DPI類:各種插槽、介面、插針、數據線

閱讀全文

與微機中電路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開傢具店怎麼吸引顧客 瀏覽:483
蘇寧電器南京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971
防水補漏的膠水怎麼做 瀏覽:180
維修費報賬流程 瀏覽:866
自動化與機電設備維修哪個好 瀏覽:344
清遠市家電安裝維修哪個好修 瀏覽:151
定損費與維修費懸殊的 瀏覽:70
售後商品維修周期 瀏覽:901
國家電網報名後發現簡歷填寫錯誤怎麼辦 瀏覽:942
家電和電子產品使用了哪些綠色包裝材料 瀏覽:682
舊房怎麼翻新水電 瀏覽:754
維修pcb細小焊點用什麼工具 瀏覽:188
福州維修飛利鋪豆漿機在什麼地方 瀏覽:880
東辰明瀚家居 瀏覽:35
杭州林內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334
工程道路維修費會計分錄 瀏覽:315
北京至尊冰箱售後維修 瀏覽:639
防水貼膜有什麼好處 瀏覽:971
迷你世界怎麼弄自己的傢具 瀏覽:76
肥東有什麼好的手機維修點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