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實驗與測量

電路實驗與測量

發布時間:2023-02-24 06:37:22

1. 大學物理實驗 基本電路測量

對於圖2的七,思考題,首先是要根據提列的條件,理論計算出要測的各個值;

1. 電流I的計算:I=(Us1+Us2)/(Rp+R1+R2)

=(3+8)/(220+51+200)=11V/471Ω=23.35mA;

2. 以D為參考點時的各點的電位:

φA=Us1-R1*I=3-1.19=1.81V; UAB=φA-φB=5.14V.

φB=-Us2+R2*I=-8+4.67=-3.33V; UBC=φB-φC=-8V.

φC=R2*I=4.67V; UCD=φC-φD=4.67V

φD=0; UDE=φD-φE=1.19V

φE=-R1*I=-1.19V; UEA=φE-φA=-3V

3. 以E為參考點時的各點的電位:

φA=Us1=3V; UAB=φA-φB=5.14V.

φB=-Us2+R1*I +R2*I=-8 + 5.86=-2.14V; UBC=φB-φC=-8V.

φC=(R2+R1)*I =5.86V; UCD=φC-φD=4.67V

φD=R1*I=1.19V; UDE=φD-φE=1.19V

φC=0; UEA=φE-φA=-3V

4. 理論值與實驗值出現差異的原因:

a. 串聯的電流表的內阻不為零,導致迴路中的電阻>Rp+R1+R2, 使得實際的電流要小於理論值的電流;

b. 測電壓(電位)的電壓表的內阻不是無限大,導致並聯測電壓時等效電阻小於實際電阻,即實測的電壓(地位差)小於理論值;

2. 整流濾波電路實驗中 估算值與測量值產生誤差的原因

1、濾波出來的電壓來並不是完源美的半波;

2、輸入電壓的峰值誤差;

3、輸入電壓並不是完全的正弦交流電,肯定發生了畸變;

4、輸入電壓的功率因數不是等於1。

(2)電路實驗與測量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當流過電感的電流變化時,電感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將阻止電流的變化。當通過電感線圈的電流增大時,電感線圈產生的自感電動勢與電流方向相反,阻止電流的增加,同時將一部分電能轉化成磁場能存儲於電感之中;

當通過電感線圈的電流減小時,自感電動勢與電流方向相同,阻止電流的減小,同時釋放出存儲的能量,以補償電流的減小。因此經電感濾波後,不但負載電流及電壓的脈動減小,波形變得平滑,而且整流二極體的導通角增大。

在電感線圈不變的情況下,負載電阻愈小,輸出電壓的交流分量愈小。只有在RL>>ωL時才能獲得較好的濾波效果。L愈大,濾波效果愈好。

另外,由於濾波電感電動勢的作用,可以使二極體的導通角接近π,減小了二極體的沖擊電流,平滑了流過二極體的電流,從而延長了整流二極體的壽命。

電路作用

濾波電路作用是盡可能減小脈動的直流電壓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輸出電壓紋波系數降低,波形變得比較平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濾波電路



3. 共射放大電路實驗中、簡述測量輸入電阻的原理與方法(註明用什麼儀器

測量輸入電阻。信號源+取樣電阻+高頻毫伏表(示波器)。
信號源按要求設定信號頻率,信號電壓,串入一支阻值適當的取樣電阻,聯接至被測電路輸入端。用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別測量信號源輸出端,被測電路輸入端的信號電壓。
計算:(Uo-Ui)/R=Ii Ui/Ii=Ri
Uo信號源輸出電壓。Ui是被測輸入端的信號電壓。Ii是信號電流。R是取樣電阻。Ri是被測電路的輸入電阻。

4. 三相電路的測量實驗原理

三相電路(three-phase circuit)是由三相電源(three-phase source)、三相負載和三相傳輸線路組成的電路。這種電路最基本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組或多組電源,每組電源由三個振幅相等、頻率相同、彼此間相位差一樣的正弦電源構成,且電源和負載採用特定的連接方式。[1]三相電路在發電、輸電、配電以及大功率用電設備等電力系統中應用廣泛。
三相電源及三相負載都有星形和三角形兩種連接方式,當三相電源和三相負載通過輸電線(其阻抗為ZL)連接構成三相電路時,可形成五種連接方式,分別稱為Y0—Y0聯結(有中線)、Y—Y聯結(無中線)、Y一△聯結、△一Y聯結和△一△聯結,分別如圖1~4所示,其中圖1中存在兩個中點,中點之間可連接輸電線(中線,其阻抗為ZN),稱為三相四線制方式,圖2~4中只有三根輸電線,不存在中線,稱為三相三線制方式。[2]

對稱三相電源是由3個等幅值、同頻率、初相依次相差120°的正弦電壓源連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組成的電源。這三個電源依次稱為A相、B相和C相。

上述三相電壓的相序(次序)A、B、C稱為正序或順序。與此相反,稱為反序或逆序。電力系統一般採用正序。

對稱三相電壓滿足條件:

ua+ub+uc=0或向量表達

對稱三相電壓是由三相發電機提供的。

5. 電路實驗中用示波器怎樣來測量電流信號,如何讀區被測電流ŀ

測電流信號實際實測電壓信號,有兩個方法。

直接測量法所謂直接測量法,就是直接從屏幕上量出被測電壓波形的高度,然後換算成電壓值。定量測試電壓時,一般把Y軸靈敏度開關的微調旋鈕轉至「校準」位置上。

測量高頻電流還有利用測出已知電阻上所加功率而算出電流值的功率法和利用光電轉換後求得電流值的光電法。為擴大電流量程,可用電阻分流器法(適於低頻)、電感和電容分流器法(適於高頻)和互感器法等。

(5)電路實驗與測量擴展閱讀:

如電流天平是利用恆定電流通過兩個標准尺寸的線圈時所產生的力作用於天平一端,而以標准砝碼作用於另一端,求得線圈間作用力的量值,從而復現電流單位。電流頻率范圍寬,除直流外,可分為低頻電流和高頻電流,其間沒有嚴格的頻率界限,大致以1兆赫劃分。

測量直流和低頻電流常用標准電阻降壓法,即測出標准電阻上的電壓值後計算電流值。此法量程大,可從納安到數十安培;精確度高,直流可達百萬分之幾,低頻時可達萬分之幾。

6. 有沒有人有電路實驗的實驗報告 第一次是電位測量與故障排除

一.實驗目的
1.學會測量電路中各點電位和電壓方法。理解電位的相對性和電壓的絕對性; 2.學會電路電點陣圖的測量、繪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穩壓電源、直流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說明
在一個確定的閉合電路中,各點電位的大小視所選的電位參考點的不同而異,但任意兩點之間的電壓(即兩點之間的電位差)則是不變的,這一性質稱為電位的相對性和電壓的絕對性。據此性質,我們可用一隻電壓表來測量出電路中各點的電位及任意兩點間的電壓。
若以電路中的電位值作縱坐標,電路中各點位置(電阻或電源)作橫坐標,將測量到的各點電位在該平面中標出,並把標出點按順序用直線條相連接,就可得到電路的電點陣圖,每一段直線段即表示該兩點電位的變化情況。而且,任意兩點的電位變化,即為該兩點之間的電壓。
在電路中,電位參考點可任意選定,對於不同的參考點,所繪出的電點陣圖形是不同,但其各點電位變化的規律卻是一樣的。
三.實驗設備
1.直流數字電壓表、直流數字毫安表
2.恆壓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兩種配置(1)+6V(+5V),+12 V,0~30V可調或(2)雙路0~30V可調。)
3.EEL-30組件(含實驗電路)或EEL-53組件
四.實驗內容
實驗電路如圖1-1所示,圖中的電源US1用恆壓源中的+6V(+5V)輸出端,US2用0~+30V可調電源輸出端,並將輸出電壓調到+12V。
1.測量電路中各點電位
以圖1-1中的A點作為電位參考點,分別測量B、C、D、E、F各點的電位。
用電壓表的黑筆端插入A點,紅筆端分別插入B、C、D、E、F各點進行測量,數據記入表1-1中。 以D點作為電位參考點,重復上述步驟

7. 測量並聯電路電流實驗怎麼連接電路

如何探究並聯電復路中的電流的規律制?

【實驗器材】電池、開關、燈泡、導線、電流表

【設計實驗】

按照預先設計好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分別將電路圖中的A、B、C各點斷開,把電流表接入,測量流過的電流,並記錄電流數值於表格當中,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換上另外兩個小燈泡,再次測量三點的電流,並記錄電流數值於表格當中,看看是否還有同樣的關系。

【進行實驗】

實際操作,把測量的數據記錄在下面表格中。

A點的電流IA B點的電流IB C點的電流IC

第一次測量

第二次測量

【分析和論證】

第一次實驗,用兩個大燈泡,測定的電流實際結果為:C點的電流等於A點的電流和B點的電流之和。

第二次實驗,換用兩小個燈泡,測定的電流實際結果為:C點的電流也等於A點的電流和B點的電流之和。

由此,得出結論: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即:I=I1+I2+……+Ii。

【實驗結論】

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即:I=I1+I2+……+Ii。

【實驗電路圖】如下:

8. 感性電路的測量及功率因數的提高的實驗結論

感性電復路:存在電感元件的制交流電路或脈動直流電路

感性負載電路:以 電感為負載的交流電路或脈動直流電路

感性電路中的電感需要消耗無功 功率,用於維持建立磁場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直流電路中,由於電流不會產生突變,所以電感的磁通也不會發生改變,此時的電感相當於一個電阻,所以直流電路中就算存在電感元件也無法構成感性電路

脈動直流電路中,電流會產生突變,電感的磁通量會隨著電流大小的變化而變化,此時電感相當於一個儲能元件,將電能轉化為磁能存於鐵心,鐵心的磁能發生改變會形成電流,再次將磁能轉換為電能。因此電感串聯於脈動直流電路中具有濾波的作用。

感性電路的測量及功率因數的提高

一、實驗目的
1.進—步熟悉日光燈電路的工作原理。
2. 進—步理解交流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相量關系。
3. 學習感性負載電路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
4. 學習交流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的使用。
二、實驗任務(建議學時:2學時)
基本實驗任務
1. 正確連接日光燈電路並學習測量日光燈電路中的各項參數。
2. 選擇合適的實驗電路,採取正確的實驗方法,提高感性負載電路的功率因數。
擴展實驗任務
1.採用正確的實驗方法排除日光燈電路的簡單故障。

9. 基本電路測量的實驗結果是什麼

1.學習並掌握常用交流儀表的使用方法。2.掌握測量交流元件參數的基本方法。3.掌握單相調壓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實驗儀器 三實驗原理 1.電路基本物理量的參考方向(1)參考方向 在分析與計算電路時,對電量假定的方向。(2)參考方向的表示方法電流:電工實驗台 箭標a雙下標 IRIab b 電壓: a雙下 (3)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的關系 +U– b Uab 電流(或電壓)值為正值,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同;電流(或電壓)值為負值,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2.歐姆定律 U、I參考方向相同時,U=IRU、I參考方向相反時,U=–IR 通常取U、I參考方向相同,稱為關聯參考方向。3.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電壓源:U=E-IR0電流源:U=ISR0–IR0 等效變換條件:兩電源電阻相等E=ISR04.電路中電位的概念及計算(1)電位的概念 電位:電路中某點至參考點的電壓,記為「VX」。通常設參考點的電位為零。某點電位為正,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高; 某點電位為負,說明該點電位比參考點低。四實驗步驟 電路如圖連接; US1、US2取12V,10V;6V,12V;12V,5V; 按表分別測量US1、US2、U1、U2、U3;計算I1、I2、I3。 I1 I2 +U1-+Us1- 510Ω -U2+ 330Ω +Us2- 五數據及處理 電路基本測量數據表 基爾霍夫定律和疊加定理的驗證 組長:曹波組員:袁怡潘依林王群梁澤宇鄭勛 一、實驗目的 通過本次實驗驗證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電壓定律加深對「節點電流代數和」及「迴路電壓代數和」的概念的理解;通過實驗驗證疊加定理,加深對線性電路中可加性的認識。

閱讀全文

與電路實驗與測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s店維修費單位名稱 瀏覽:507
如何建立完整的維修檔案 瀏覽:533
素士維修點 瀏覽:173
屋頂有草的地方怎麼做防水 瀏覽:729
蘋果售後維修要求 瀏覽:510
佳能單反相機怎麼翻新 瀏覽:45
平車老斷線維修視頻 瀏覽:327
佳鑫防水質量怎麼樣 瀏覽:358
做一個家電的店長一個月多少工資 瀏覽:802
米家電飯煲怎麼燉肉 瀏覽:65
星越保修 瀏覽:23
家裡裝修的傢具如何清洗 瀏覽:553
買新車如何分別翻新車 瀏覽:946
家電安裝有哪些分類 瀏覽:314
道路運輸三類維修的專項有哪些 瀏覽:195
美德樂中國售後維修 瀏覽:419
音響電路設計 瀏覽:657
甩水拖把維修視頻 瀏覽:49
南京thinkpad維修中心 瀏覽:924
北京飛利浦小家電維修點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