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枝江瑪瑙河進行生境調查時,采樣點應如何布設
你這
⑵ 如何布設煙道氣采樣斷面和采樣點
煙道採制樣斷面確定之後,依實際情況在斷面上作單點采樣或多點采樣:
單點采樣:煙道橫斷面中心點單點采樣:若煙道橫斷面尺寸較小。污染物濃度分布比較均勻。
多點采樣:當煙道斷面流速和污染物濃度分布不均勻時。通過分析得整個斷面上污染物的平均速度。為了較快地測得平均濃度,常使用同一個采樣裝置,在已定的各采樣點上逐點移動
⑶ 采樣點平面的布置
水質監測點位的布設關繫到監測數據是否具有代表性,關繫到能否真實地反映內水環境質量現狀及容污染趨勢的關鍵問題。在確定和優化地表水監測點位時應遵循尺度范圍的原則、信息量原則和經濟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斷優化的原則(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2002)。
⑷ 土壤采樣的布點原則是什麼有哪些布點方法
布點原則:隨機,等量,多點,具有代表性
布點方法:小面積地塊——五點布局和棋盤式布點
大面積地塊——蛇形布點(「S」形布點)(推薦)
采樣深度根據耕作層深淺及種植作物而定,一般大田為0-20厘米、果樹0-60厘米左右。每個采樣點的取樣深度、采樣量及上下層比例均要相同。樣品量以1公斤左右為宜,如果過多就用對角線四分法進行取捨。
⑸ 設計一個監測方案,包括布設監測點、採集土樣、土樣制備和預處理,以及選擇分析測定方法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並且你的懸內賞分也會被沒容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
⑹ 采樣點怎樣布置
采樣點的正確布置,是保證礦樣具有代表性的關鍵。采樣設計人員應在綜合研究礦床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根據礦石性質的復雜程度,不同礦石類型和工業品級的礦石的空間分布情況,以及礦山開采和選礦試驗對礦樣代表性、個數、粒度,重量的具體要求,並考慮采樣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采樣點數量和位置。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采樣點應分布在礦體的各部位,不能過於集中。沿礦體走向的兩端和中欲以及沿傾斜方向的淺部和深部,都應布置采樣點,同時也應照顧到主要儲量分布地段。在不影響礦樣代表性的情況下,采樣點的布置,也可以礦床前期開采地段為重點。
(2)選擇采樣點時,應考慮能代表不同礦石類型和工業品級,並照顧到各類型、各工業品級礦石的物質組成和礦石性質等方面的一般特徵,還應根據伴生組分的賦存分布特點,照顧到伴生組分含量及礦物種類。
(3)采樣點的數量,應盡可能多些。對於品位變化復雜的礦床,有時還須考慮一定數量的備用采樣點。
(4)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勘探工程和采礦工程,選擇其中對礦石類型和於業品級揭露最完全的工程點作為采樣工程點。地表采樣點應盡量布置誇天然露頭及保存完好或恢復工作量小的探槽、淺井等勘探工程中,深部采樣點盡量布置在保留有礦(岩)芯的勘探鑽孔內。當礦石質量變化較大,在已有工程中布置采樣點受到局限,而難於保證試樣的代表酬,或者勘探階段未施工坑道,需要採取數量較多的擴大連續試驗、半工業試驗和工業試驗礦樣時,則應結合探礦或開采,布置專門的采樣工程點。
(5)礦體頂底板圍岩采樣點應布置在與礦體接觸處和開采時圍岩崩落厚度的范圍內。
(6)在選擇采樣點時,應考慮施工和運輸條件。在不影響礦樣代表性的前提下,選擇施工及運輸條件較好的地點作為采樣點。
(7)地質勘探時劈取化驗樣剩餘的鑽孔礦芯和岩芯、是很寶貴的地質勘探成果,應充分和有效地利用。但在配樣計算和采樣時,不允許將保存的鑽孔礦芯和岩芯樣段全部取走,只能劈取一半作試驗礦樣。其餘一半,應妥善保存,留作地質勘探、選礦試驗、礦山生產時備查礦樣。
⑺ 第一性資料的獲取——構造疊加暈布樣及特殊的采樣方法
以疊加成礦成暈理論為指導,在地表、鑽孔、坑道沿構造帶找疊加——尋找有主成礦階段形成的礦化蝕變疊加痕跡,采樣。
1.構造疊加暈研究布樣
只在控制已知礦體–暈的三度空間的構造帶內從地表–坑道–鑽孔系統布樣、采樣。圖1–4是某金礦剖面上從地表–坑道及鑽孔岩心中的構造帶內布樣。點距5~10m,當構造帶寬度大於2m時,垂直構造帶每2m采一件樣品,在采樣點2~5m構造帶范圍內多點采樣,樣品重量300~400g。
圖1–4左圖對比了原生暈–原生疊加暈–構造疊加暈找盲礦法采樣布置:構造疊加暈研究成礦過程中在構造帶內形成的滲流暈,只在構造帶中布樣,共需采7件樣品。原生暈和原生疊加暈不僅研究成礦過程中在構造帶內形成的滲流暈,而且研究礦體上、下盤的擴散暈。在地表、坑道及鑽孔的構造–礦體內及其上、下盤布樣,近礦2~5m,隨遠離礦體放稀。共需采樣80件,是構造疊加暈樣品的11倍多。
圖1-4 石英脈型金礦原生暈、原生疊加暈及構造疊加暈采樣剖面布置對比及在礦脈中采樣部位示意圖
2.不同成礦階段樣品布置
按已劃分的不同成礦階段,在鑽孔、坑道沿構造帶布樣,每個階段樣品20~30件。
3.構造疊加暈特殊的采樣方法
追蹤控礦構造找疊加——尋找有主要成礦階段形成的礦化蝕變疊加痕跡。
(1)在對地表、坑道、鑽孔構造帶詳細觀察基礎上,選擇有主要成礦階段形成的蝕變–礦化最強部位采樣,如石英脈型金礦,不採第1階段(不成礦)形成的乳白色大石英脈,而在大石英脈邊緣有第Ⅱ–Ⅲ階段成礦形成的煙灰色石英或含細粒黃鐵礦細脈(圖1–4右圖);蝕變岩型金礦,則選擇蝕變最強部位采樣;角礫岩型金礦,要避開角礫,採集膠結物中主要成礦階段的蝕變–礦化樣品;矽卡岩型礦床,在矽卡岩體內選擇有熱液期主要成礦階段的蝕變礦化疊加的樣品。
(2)從地質副樣中選擇樣品:選擇成礦元素如金含量相對高的樣品,如某鑽孔在構造帶采樣6件,Au含量分別為0.01(含量單位10-6,下同),0.1,0.2,0.1,0.02,0.01,根據這些數據高低所提供的熱液疊加信息,構造疊加暈樣品選擇0.2×10-6,一個樣就可以了。
(3)不同階段形成的礦體分別采樣。通過對地表礦化露頭、坑道、鑽孔岩心礦化的詳細觀察,在識別不同階段形成礦脈基礎上分別采樣。
⑻ 做服裝面料需要給客戶提供樣布,很多客戶采樣又帶了顏色來采,附近的工廠實在滿足不了采樣的需求
我的一個朋友以前是做 紫琅襯布的可能這個品牌有 印象是江蘇南通的 手機丟了好幾次了電話是找不到了 你在網路上搜一些他們公司的網站看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⑼ 采樣斷面的布設
監測斷面力求與水文測流斷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參數,實現水質監測與水量內監測的結合。容監測斷面的布設應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監測工作的實際狀況及實際需要,且具有相對的長遠性。其他如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故、洪水期和退水期的水質監測,應根據現場情況,布設能反映污染物進入水環境和擴散、消減情況的采樣斷面及點位。湖泊、水庫采樣斷面布設在湖水的主要入出口、中心區、沿湖泊(水庫)水流方向、滯流區及湖邊城市水源區。對於湖泊、水庫通常只設監測垂線,如有特殊情況可參照河流的有關規定設置監測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