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5萬左右.買什麼車好
1、軒逸:作為東風日產主打的一款熱銷緊湊型車,新款軒逸在外觀上與老款軒逸有較大改動,外觀更加時尚,線條更加優美。內飾方面軒逸設計的比較簡潔樸素,整體設計顯得年輕、居家。全新軒逸搭載的是進化後的第三代HR16發動機,功率和扭矩均有小幅度的提升,最大功率139馬力。
2、朗逸:新款朗逸外觀設計與新款帕薩特基本相同,也增添了一定的檔次感。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大嘴設計的中網也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此外,如雷凌、軒逸等車型,基本上都是大嘴型設計。新一代朗逸延續了當前車型的設計風格,三輻多功能方向盤依然延續,尺寸適中,手感良好,兩側集成的多功能按鈕也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性。
3、卡羅拉:全新一代卡羅拉基於TNGA架構打造,採用全新的設計風格,狹長的燈組,C形保險杠裝飾條,大嘴前格柵等全新設計,體現出了新車強勁的運動范兒,同時也提高了新車的辨識度。內飾方面,新車採用了豐田家族全新的設計元素,內飾簡約大氣,質感有所提升,三幅式的方向盤採用皮質包裹,握感提升。
4、長安CS75PLUS:長安CS75PLUS配置,在這一價位實現L2級自動駕駛的車型並不多,但是長安CS75PLUS做到了,不止如此,在主被動安全配置方面也是很有誠意,另外還有遙控泊車等先進配置。在動力方面,實際表現比一些3.5L自然吸氣發動機還要出色。
5、思域:車體輪廓很像四門COUPE車型,充滿流線型,220TURBO車型用上了「中出排氣」。內飾也一樣,典型以駕駛者為中心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戰斗氣息,討人喜歡。動力是這款車的強項,它裝備1.0T和1.5T兩種發動機。
『貳』 雪鐵龍c4l 1.6t維修保養費高嗎
現在的4S保養費都貴,平時普通保養450以上或者左右,外面保養200以內搞定,4S主要是人工費貴,平常保養主要就是換機油,其他沒啥弄的。
『叄』 雪鐵龍c4l質保期內免費維修嗎
你好,來轎車在質保期沒是完全免費維自修的,在4s店, 要看是什麼部件出了問題,除了易損件(比如燈泡、輪胎、皮帶、電瓶等)質保期短,一般為3-6個月,輪胎也有按5000KM的質保的。
大部分部件都是按照整車的質保年限或公里數質保,非人為原因在質保期內廠家是可以免費進行更換的,只要是廠家的4S店都可以享受免費更換服務,汽車廠商都提供全國聯保,在哪家4S店都行,你去哪家方便就到哪家。
『肆』 日系車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日系車有以下優點與缺點;
優點:日系車精緻、日系車燃油經濟性好、日系車性價比高;
缺點:中國人的愛國情節、日系車材料廉價、日系車安全性能令人擔憂。
日系車優點:
1、日系車精緻
現在可能很難感受出來日系車比歐系車精緻了,因為畢竟全球同質化很嚴重,在用料和裝配工藝上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現在所說的精緻性,更應該說是「人性化」,日車系在設計上往往比歐美車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比如日系車的車內空間感,往往是車的軸距並不佔優勢,但是車內空間卻更大更舒適。
2、日系車燃油經濟性好
這源自日系廠商對新技術的投入很大,並且深挖傳統內燃機的升功率。其技術代表是豐田的VVT、本田的VTEC這樣的氣門控制技術,同樣也有小型渦輪增壓技術等。而且日系車強調的經濟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不僅是油耗低,更要耐用和維修費用低,所以日系車更多是改進自然吸氣發動機。日系車為了降低成本,在部分位置的材料強度上沒有歐系車扎實,可是現在汽車安全設計主要還是看車身結構。
而日系車一直強調的潰縮吸能和獨特的保護結構是完全可以達到同樣高等級安全保護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日系車在美國市場依然受到熱捧,並且在碰撞測試中並不落後的原因。
3、日系車性價比高
同樣的錢在別的系買不到的配置,但是在日系車里可以買到。
日系車缺點:
1、中國人的愛國情節
另外就是國內某些原因,導致人們對於日系車的誤解很多,正如網友所言也許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日系二字。
2、日系車材料廉價
日系車的主要缺點在材料選擇上可能比較廉價,外觀看起來不夠大氣,不大適合商業行政人員
3、日系車安全性能令人擔憂
車身較輕、節約成本的痕跡較多,有人指出,日系車的鋼板較薄,安全系數降低,不過節油和安全好像一對天敵,一個上去了,另一個就要降下來。
日系車後防撞梁對乘員的保護很重要,但日本車20萬以下的不安裝,20萬以上的車中,CRV沒安裝,天籟安裝但很薄;日系車所用的JFS鋼號規格是以抗拉強度為標準的,而無論是590鋼還是980鋼,與抗拉強度動輒1000多的歐美系車相比有一定差距。除此之外,他們在這種最高強度鋼的使用上也與歐美車系存在一定差別。
(4)c4l維修費擴展閱讀
連續召回 日本製造受到質疑
日系車憑借安全、經濟性等優勢打動了國人的心,並成為其他品牌仿效楷模,日本製造成為全球汽車製造業的標尺。2010年美國剎車門事件讓豐田迅速走下神壇。受召回事件的影響,豐田巨額虧損、股價縮水四分之一、赴美接受國會聽證會質詢。
這次召回事件隨後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豐田稱在中國大陸市場投放的汽車沒有使用相同的存在缺陷的發動機或配件,不實施召回。在質檢總局干預下,豐田態度180度大轉變,在華召回7.5萬輛,但僅佔850萬全球召回規模的0.88%。
豐田事件,已經不再是關乎日本汽車工業的問題,日本製造正在遭受著廣泛的質疑。由豐田帶頭,本田、日產、鈴木、大發等日本汽車企業相繼爆發召回門,雖然馬自達和斯巴魯暫時沒有被參與其中,但消費者對日系車的支持已大不如前。日本汽車製造開始受到質疑。
德系三強壟斷豪車市場
在品牌影響力方面,日系車弱於德系 。J.D.Power數據顯示,寶馬、賓士和奧迪是意向購車者心中影響力最高的品牌。豐田的皇冠和雷克薩斯曾是非常熱銷的產品,在近年德系三大豪華車瘋狂擴張時,它們卻處於萎縮狀態。打價格戰已無法趕上德系三強,能否盡快增強品牌認同感和信賴感仍然是日系豪華車面臨的最重要考驗。
忽視低端市場 錯失中國車市黃金期
節油環保一直是日系車引以為豪的特點,但由於缺乏增壓技術,為提高駕駛性能,日系車一般只能是增加排量,這與中國目前的以排量為依據汽車的政策導向相違背,這也使得日系車在低端市場份額流失,而低端市場是近幾年增長最快的市場。
日系車不再如從前受熱捧,本田飛度在去年的每月銷量徘徊在2000輛左右,豐田雅力士今年仍然看不到換代跡象。如果說本田還受制於車型少的話,豐田車型眾多,但卻遲遲不導入新車。廣本、一汽豐田等合資企業除了例行的改款和換代車型外,在最近5年內幾乎無全新產品導入。
日系車創新不足難獲消費者好感
雖然常常有人詬病大眾的技術過剩,但這些缺點卻成為當今的優勢,人們開始更加崇尚技術含量,認同德系品牌。當德系車不斷嘗試引入新的產品形態,比如旅行車、miniVan、豪華旅行車等產品,同時把最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和變速箱技術引入到中國市場,並進行艱難的本土化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