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路分析一和電路分析二的區別
這幾年,交大的專來碩和學術源一樣競爭激烈。對於專業課的難度來說,沒有多大的區別,建議最好還是報考學術,這樣就算校外調劑也是有優勢的。 真到調劑時雖然你的專碩成績和學術分量差不多,但其他學校不認可你報考專碩的成績,可能你的380還不如學術的340有份量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2. 電路分析一與電路分析二有什麼不一樣
LS,你也是考西南交大電氣的吧,有歷年真題沒啊,謝謝。
3. 電路分析問題二,謝謝!!!
10、解:簡單點,電路中只有電阻消耗功率,而電阻與電壓源並聯,所以電阻兩端電壓為U=5V。所以:P=U²/R=5²/10=2.5(W)。
復雜點:電路的阻抗為Z=R∥jXL=10∥j10=j100/(10+j10)=10∠90°/√2∠45°=5√2∠45°(Ω)。
所以電路的電流為:I(相量)=U(相量)/Z=5∠0°/5√2∠45°=√2/2∠-45°(A)。
電壓相位0°超前電流相位-45°的角度為:φ=0-(-45°)=45°,因此:
P=UIcosφ=5×√2/2×cos45°=5/2=2.5(W)。
1、解:①5V電壓源單獨作用時,2A、1A電流源開路。
I'=5/(2+3+3)=5/8=0.625(A)。
②2A電流源單獨作用時,5V電壓源短路、1A電流源開路。
電流源外部總電阻為:R=2∥(3+3)=1.5(Ω),因此端電壓為:U=2×1.5=3(V),下正上負。
所以:I"=-U/(3+3)=-3/6=-0.5(A)。
③1A電流源單獨作用時,2A電流源開路,5V電壓源短路。
外部總電阻為:R=3∥(2+3)=15/8(Ω),端電壓為:U=1×15/8=15/8=1.875(V),上正下負。
I'"=U/3=1.875/3=0.625(A)。
④疊加:I=I'+I"+I'"=0.625-0.5+0.625=0.75(A)。
4. 電路分析第二版(胡翔駿),這兩個式子看不懂能不能詳細解釋下,謝謝!
ri1就是二埠網路的輸入電阻,此時u2是輸出。在i2=0時,右埠開路,所以內ri1=u1/i1。此時的等效電路如下:容
對於左埠而言,就是兩個相同的串聯支路並聯,每個支路的電阻為(4+2),所以並聯電阻為:(4+2)/2=3(Ω)。
r21稱為「傳導電阻」,就是用u2的輸出/左埠輸入i1,同時滿足i2=0(右埠開路)的條件。
在電流源i1作用下,每條支路的電流都是i1/2。
右邊支路4Ω電阻的電壓為:Ua=(i1/2)×4=2i1;左邊支路2Ω電阻的電壓為:Ub=(i1/2)×2=i1。
所以:u2=Ua-Ub=2i1-i1=i1,u2/i1=1Ω。
或者寫成:u2/i1=(Ua-Ub)/i1=(i1/2×4-i1/2×2)/i1。
5. 有沒有人知道電路分析二與電路分析一的區別
兩個沒多大區別,電路2計算多些,難度差不多、、、、其他的沒了
6. 考研考電路分析二 該用哪一本書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郵政編碼:610031 聯系部門: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單位代碼:10613 電話/傳真:(028)87601486 網址:yz.swjtu.e.cn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3 電氣工程學院
080800 電氣工程
01.電機與電器
02.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03.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0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05.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06.電磁懸浮與超導工程
07.電氣系統控制與信息技術
08.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
14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922電路分析一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電子技術②線性代數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
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03.系統工程
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922電路分析一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信號與系統②線性代數
085207 ◆電氣工程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76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956電路分析二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電子技術②線性代數
085210 ◆控制工程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學二
④956電路分析二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信號與系統②線性代數
參考書目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全國統考科目,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201英語一
全國統考科目,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204英語二
全國統考科目,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301數學一
全國統考科目,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302數學二
全國統考科目,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提供。
922電路分析一
《電路分析》譚永霞主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或《電路》邱關源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56電路分析二
《電路分析》譚永霞主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或《電路》邱關源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大學電路,二階電路分析
解:t=0-時,電容相當於開路,uc(0-)=3×50=150(V)。
換路定理:uc(0+)=uc(0-)=150V。
換路後,RLC二階電路組成串聯迴路的零輸入響應,其中:R=5kΩ,L=2.5H,C=625nF=6.25/10^7(F)。
2√(L/C)=2×√(2.5/6.25/10^7)=2×2000=4000,所以:R>2√(L/C),放電過程為非震盪的。
特徵根:p1=-R/2L+√[(R/2L)²-1/LC]=-400,p2= -R/2L-√[(R/2L)²-1/LC]=-1600。
系數:-Uc(0+)/[L(p2-p1)]=-150/[2.5×(-1600+400)]=0.05(A)=50(mA)。
iL(t)=50[e^(-400t)-e^(-1600t)](mA)。
8. 電路分析(二)
第7小題:AC是錯誤的,角接下每相負載電壓等於電源線電壓。C是錯誤的,如果是對稱負載,中線電流為零。正確答案,B。
第8小題: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討論的是結點,不是迴路,排除A、D選項;在結點上,流入流出的是電流,不是電壓。正確答案,C。
第16小題:衰減振盪,能量不斷減小,排除A、C;等幅振盪,儲能元件的能量總值不變,但L、C中的能量都在變化,排除B。正確答案,D。
9. 電路分析問題2
4-17、解:電感電流為iL,則其端電壓為:u=L×diL/dt=diL/dt。因而6Ω和3Ω電阻的電流分別為:
i1=u/6=(1/6)diL/dt,i2=u/3=(1/3)diL/dt。
根據KCL:i1+i2+iL=3,即:
(1/6)diL/dt+(1/3)diL/dt+iL=3。整理,得:diL/dt+2iL=6。
電路的時間常數為:τ=L/R=L/(6∥3)=1/2=0.5(s);方程的特解:iL'=Is=3A,積分常數C=-Is=-3。
所以電路的零狀態響應為:iL(t)=iL'+C×e^(-t/τ)=3-3e^(-2t)(A)。
uL(0+)=-2×(10+30)=-80(V)。
達到穩態時,電感放電完畢,因此iL(∞)=0,uL(∞)=0。
從電感處看進去,電路的等效電阻為:R=30+10=40(Ω),因此時間常數為:τ=L/R=1/40=0.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