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圖怎麼畫
首先復在實物圖上用彩筆畫一條電制器較多的路,從正極出發,經開關——燈泡——電流表——滑動變阻器,
B. 繪制簡單電路原理圖的方法
繪制簡單電路原理圖的方法
Protel 2004是Altium公司推出的第一套完整的板卡級設計系統,由於Protel進入我國較早,已成為國內電子設計者的首選軟體。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繪制簡單電路原理圖的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
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維修人員常遇到無圖紙的電子產品,需要根據實物畫出電路原理圖。這也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以下介紹有關方法與技巧。1.選擇體積大、引腳多並在電路中起主要作用的元器件如集成電路、變壓器、晶體管等作畫圖基準件,然後從選擇的基準件各引腳開始畫圖,可減少出錯。
2.若印製板上標有元件序號(如VD870、R330、C466等),由於這些序號有特定的規則,英文字母後首位阿拉伯數字相同的元件屬同一功能單元,因此畫圖時應巧加利用。正確區分同一功能單元的元器件,是畫圖布局的基礎。
3.如果印製板上未標出元器件的序號,為便於分析與校對電路,最好自己給元器件編號。製造廠在設計印製板排列元器件時,為使銅箔走線最短,一般把同一功能單元的元器件相對集中布置。找到某單元起核心作用的器件後,只要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同一功能單元的其它元件。
4.正確區分印製板的地線、電源線和信號線。以電源電路為例,電源變壓器次級所接整流管的負端為電源正極,與地線之間一般均接有大容量濾波電容,該電容外殼有極性標志。也可從三端穩壓器引腳找出電源線和地線。工廠在印製板布線時,為防止自激、抗干擾,一般把地線銅箔設置得最寬(高頻電路則常有大面積接地銅箔),電源線銅箔次之,信號線銅箔最窄。此外,在既有模擬電路又有數字電路的電子產品中,印製板上往往將各自的地線分開,形成獨立的接地網,這也可作為識別判斷的依據。
5.為避免元器件引腳連線過多使電路圖的布線交叉穿插,導致所畫的圖雜亂無章,電源和地線可大量使用端子標注與接地符號。如果元器件較多,還可將各單元電路分開畫出,然後組合在一起。
6.畫草圖時,推薦採用透明描圖紙,用多色彩筆將地線、電源線、信號線、元器件等按顏色分類畫出。修改時,逐步加深顏色,使圖紙直觀醒目,以便分析電路。
7.熟練掌握一些單元電路的基本組成形式和經典畫法,如整流橋、穩壓電路和運放、數字集成電路等。先將這些單元電路直接畫出,形成電路圖的框架,可提高畫圖效率。
8.畫電路圖時,應盡可能地找到類似產品的電路圖做參考,會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C. CAD畫電路圖的步驟
1、首先,需要打開CAD
D. 在excel中製作電路圖圖紙
你是不是還停留在用excel做表格的那個技術階段,那就趕緊學習excel吧,有人用excel都可以製作電路圖圖紙了,看看下面的教程在excel中製作電路圖圖紙你也會。
1、製作元件
此方法中惟一比較麻煩的就是繪制各種元件,因為Excel 2003沒有這些專業的圖形,需要自己用自選圖形繪制,至於那些不常用的元件大可在需要時再繪制添加。
用各種自選圖形組合出元件圖,繪制時要注意元件出線的直線不要畫,中間有空白的要畫一個無邊線色、填充白色的矩形放在下面,以擋住後面的表格線。選中組合好的圖形,在名稱框中你會看到圖形的名稱(通常是:組合 XX),把它刪除,輸入實際的名字,如“線圈”,回車確認。選中全部繪制好的元件圖,右擊,從“設置對象格式…”對話框的“屬性”選項卡中選中“大小固定,位置隨單元格而改變”單選按鈕。
2、基本設置
選中全部單元格設置行高28、列寬4,這差不多相當於實際列印的1cm左右。選中全部單元格設置對齊方式為水平居左、垂直居中,設置字型大小為10。把組合好的元件圖放置在工作表左側的A-C列中,調整位置使得元件的橫向出線點正好與橫向表格線重疊,豎向出線與縱向表格線重疊,同時有縱、橫向出線的則放在表格線交叉處,讓它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為了將來旋轉方便,對於同一元件按橫放和豎放兩種格式各畫一個,如圖2所示。
3、編輯宏
執行“工具→宏→宏…”菜單命令,在“宏名”框中,輸入宏的名稱“線圈”。單擊“編輯”按鈕。在宏編輯窗口中輸入下列宏代碼:
Sub 線圈()
ActiveSheet.Shapes("線圈")。Select
Selection.Copy
ActiveCell.Select
ActiveSheet.Paste
End Sub
這段代碼的目的是把“線圈”這個元件復制到選定單元格。你畫了幾種元件圖形,就把這段代碼復制幾份吧。把各組代碼中的“線圈”逐一改成已畫好各種元件圖形的名稱,注意代碼中有兩個“線圈”,改的時候這兩個要一起改。最後再編輯一個空宏以備下面鎖定元件時使用,代碼只有兩行:
Sub 空宏()
End Sub
4、創建工具欄
執行“工具→自定義”菜單命令,在“工具欄”選項卡中,單擊“新建”按鈕,新建一個“電路圖”工具欄,切換到“命令”選項卡,從“類別”列表中選擇“宏”,把右側“命令”列表中的“自定義按鈕”拖動到新建的“電路圖”工具欄中,右擊這個新增的按鈕,在彈出菜單的“命名”中輸入元件名:線圈,再選擇“編輯按鈕圖像”,畫一個線圈的按鈕圖。重復拖動“自定義按鈕”到工具欄逐一添加與各種元件相應的按鈕。建議把“繪圖”類別中的旋轉、翻轉等常用的命令也添加進來以便使用。
退出自定義狀態,單擊“電路圖”工具欄中的“線圈”按鈕會彈出“指定宏”窗口,在窗口的宏列表中雙擊“線圈”,指定按鈕所要運行的宏為“線圈”。以後再單擊“線圈”按鈕就會在選定的單元格中插入一個線圈元件。重復這一步為各個按鈕指定相應的宏。
小提示
編輯按鈕圖像時用滑鼠一點點畫可能比較辛苦,也可以在畫圖程序中按16×16像素格式畫好再復制過去,在自定義狀態下右擊按鈕選擇“粘貼按鈕圖像”即可。另外,電路文件移動後工具欄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要先打開Excel刪除原有電路工具欄,再打開移動後的含工具欄文件就可以使用了。至於復制到其他電腦中,隨便放在哪裡都是可以用的,只是再次移動後就得按照上面的步驟操作了。
選中所有的元件圖,右擊選擇“指定宏”,在彈出“指定宏”窗口的宏列表中雙擊選擇剛才建的“空宏”。這樣,以後我們添加元件就只能單擊而無法直接選中拖動了,這可以有效地防止繪圖中的誤操作。
5、其他設置
右擊工具欄選中“邊框”工具欄以便繪制邊線時使用。選中E1:Z14單元格,執行“文件→列印區域→設置列印區域”菜單命令,再執行“視圖→分頁預覽”菜單命令。現在可以看到工作表中只剩下剛才選中的E1:Z14,這就是我們以後畫電路圖、列印的區域,至於這個區域的大小可以隨時拖動區域四周的藍色邊框進行調整。把這個工作表重命名為“繪制板”,然後把文件保存為“電路圖。xls”。
可以開工了
第一步:新建繪制板
打開“電路圖。xls”,按住Ctrl鍵用滑鼠拖動“繪制板”工作表標簽復制出一張新工作表“繪制板(2)”,電路圖的繪制就是在這張復制的工作表中進行。給這張工作表換個名字,拖動列印區邊框適當調整列印區域大小。
第二步:繪制電路圖
選中工作表中的單元格,單擊“電路圖”工具欄上的元件按鈕即可在選中單元格的邊線上插入元件,重復這一步驟插入各種元件。元件間的連線則使用“邊框”工具欄中的“繪圖邊框”工具直接繪制,多餘的連線採用“擦除邊框”工具擦除,完成後效果如圖5所示。對於實在不能使用邊框繪制的連線就只好用直線或直線連接符進行繪制了,不過那種連線應該不是很多吧。
第三步:標註解釋
標注直接輸入相應單元格中就行了,如果需要製作元件列表等,還可以通過公式方便地進行引用自動生成、管理,這一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設計吧^-^對於一些圖形上的標注可使用文字框進行標注。至於整張圖紙的邊框設置也很簡單,按我們平常設置表格邊框的方法即可。最終完成後的效果如圖6所示。
第四步:修改
上面說過插入的元件無法直接選中,所以要修改時必須按住Alt鍵單擊選中元件,按住Ctrl鍵則可多選,不過拖動時一定要記得放開Ctrl鍵否則可就變成復制了。當然也可以使用繪圖工具欄的“選擇對象”工具進行選中,不過那樣比較容易出現誤操作,而且選中“選擇對象”工具時,畫邊框和標注無法使用。此外,只要在相應位置插入刪除行、列或單元格即可輕松實現連線的延長或縮短,這在修改時是相當實用的。
看看繪制的圖形
選中工作表中畫電路圖的單元格,按Shift鍵單擊菜單欄的“編輯→復制圖片”,在彈出窗口中選擇“如列印效果”選項,確定後你就可以隨意粘貼到其他程序中使用了。因為是通過單元格選中,所以可以只復制一部分電路圖,把這圖片粘貼到Word中還可以進行分解呢。
本文中筆者繪制的是機電控制的電路圖,實際上用來繪制電子電路圖也沒有問題,你只要能先繪制出相應的電子元件圖,其他操作並沒什麼不同。
小提示
★想改變列印圖形的比例可從“文件→頁面設置→頁面”中可直接輸入所需的縮放比例。
★如果你畫了一張特大號的電路圖也不用擔心無法列印,Excel會自動進行分頁列印,只是在列印後要用膠水粘接。
觸類旁通
對於像電子電路圖、物理實物接線圖、組織結構圖、化學實驗圖、生態系統圖等這些常見圖形也完全可以套用這種方法來繪制。只要先繪制出相應元件圖,其他操作並沒太大不同。如化學實驗圖,有畫過的都知道這中間最麻煩的就是玻璃導管的繪制了,而用這方法就方便多了,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即可:
1.繪制元件圖時,對於玻璃實驗器具不能再在下面放白色矩形,它必需是透明的。
2.網格不必特別調整,在畫圖時我們需要通過改變單元格行高、列寬和行數來快速調整導管的插入長度和各元件、導管等的相對位置。
3.用表格邊框繪制玻璃導管時,應先從“邊框”工具欄中的“線條樣式”下拉列表中選擇“雙線”,再進行繪制。
4.自定義工具欄時必需把格式中的斜下框線、斜上框線工具拖動到邊框上,這可用於繪制傾斜的導管。此外,還得把繪圖中的自由旋轉工具也拖動到工具欄上,以便旋轉試管或其他設備。
5.傾斜導管的畫法:選中單元格,單擊斜下框線或斜上框線工具畫出斜管再調整單元格大小以得到適當長度和傾斜度的導管。或者也可選中多個單元格,單擊工具欄上的“合並及居中”工具,再單擊斜下框線或斜上框線工具以得到跨越多個單元格的斜管。
OK,就介紹這么多吧,在此我們只是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至於要如何把它應用到更多種類的圖形繪制上,大家不妨自己去試試看,相信還會有更多意外收獲。
E. 如何畫電路圖
1.電路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從電流的角度看,電源是提供電流的裝置,導線是傳導電流的裝置,開關是控制電流的裝置,用電器是利用電流的裝置。 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是組成電路不可缺少的四個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如沒有導線就不能稱之為電路,沒有用電器稱電路錯誤,沒有開關電路則不完整。
圖06-1所示的電路雖然由電源、開關S、電燈L和導線四部分組成,但當開關S閉合後,就將電源的兩極用一條導線直接連接起來,構成了短路,這時由於通過電源的電流過大,會將電源燒壞,這種現象一定要避免。
2.短路
通路、開路和短路是電路的三種狀態。其中短路又可分為電源短路和用電器短路兩種情況。用一根導線將電源的兩極直接連接起來,叫做電源短路。此時電路中的電流很大,會把電源燒壞,因此必須避免電源短路的情況發生。用導線把用電器的兩端直接連接起來,叫做用電器短路。常把連在用電器兩端的這條導線叫做短路導線。用電器短路時,電流不通過用電器而直接從短路導線中通過。用電器短路的情況,有的時候可以被利用。為了與電源短路相區別,用電器短路也常常被稱為短接。
檢查電路是否電源短路,可以用「電流流向法」。即按照電流的方向尋找電流的通路,只要其中有一條電流的路徑中沒有用電器,這個電路就是電源短路。
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識別
串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在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並聯電路是指將所有用電器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再連入電路的兩點間而組成的電路。當電路中有n個用電器時,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只有一條路徑,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卻有n條路徑。
識別電路是連接電路、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礎,它包括許多的方面。而識別串、並聯電路,在初中物理范圍內非常重要。
識別串.並聯電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如圖06-2.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圖2中的節點C和D分別改為A和B。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在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是:
關於節點法的理論根據,同學們將在高中物理課中學習。
4.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三、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F. 電路圖怎麼畫 畫電路圖方法
1、運行電腦自帶的畫圖工具。
2、選擇好個人的畫筆顏色和粗細大小,這里以黑色為例。
3、然後選擇的「矩形工具」。
4、然後畫出形狀。
5、然後點擊「直線工具」,畫一條直線。
6、隨後藉助「圓形工具」,「直線工具」,畫出如下所示的形狀。
7、接著點擊「橡皮擦工具」,擦除圖中多餘的部分,添加好字母。
8、最後一個簡單的電路圖就畫好了。
G. 如何正確畫電路圖
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 具體步驟如下:
1、標出分、合點,清楚幹路、支路中各有什麼元件;
2、畫電池組,從電源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找出電流流經的電路元件,直到第一個分支點;
3、先選取其中一條支路分析,直到另一個分支點,再分別將另外的路徑連上;
4、匯集到第二個分支點後,再連向電源的負極;
5、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6、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易錯點:分支點易找錯
原因:學生往往將電流流經某元件的接線柱,誤認為電流流經該元件,導致分支點找錯。
解決方法:只要抓住以下關鍵,就能較好地連接電路圖。
1、導線在電路中起的是連接作用,因此,在連成電路圖時導線可長可短。分析連接方法時,只需考慮電流流經哪個用電器、開關等,而不需考慮導線的長度;
2、電路元件的擺放位臵不影響連接情況;
3、一個接線柱上有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導線時,該處就是分支點。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1、分析電路圖,在電路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臵(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
2、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
3、連幹路元件;
4、支路連線: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
5、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注意事項:
1、連接時,按順序作圖,從電源的「十」極開始,直接到電源「一」極為止,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
2、接滑動變阻器時,必須一上,一下作圖;
3、電壓表連接為並聯,注意正極接高電位、負極接低電位,即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4、電流表連接為串聯,千萬注意不要短路。正極接高電位、負極接低電位,即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5、如遇多個迴路連接,此時連接注意一個迴路一個迴路依次連接,不要一個迴路沒接好,就接另一個迴路,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6、檢查電路是否和電路圖一致,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H. 電路圖怎麼畫
符號加代號的電路圖規范、工整、好理解便於掌握工作原理,應該努力了解掌握。當版然有很權多人喜歡實際接線圖,按圖接線不容易出錯,但不容易了解電路的原理。初學者可以根據原理圖畫出接線圖,校對無誤後實際接線仔細檢查確認才可通電實驗。
畫實際接線圖並不難,實物只畫大致輪廓,但接線端子要位置准確清晰畫出,心中要清楚接線端子在電氣設備的內部結構情況,比如開關類的結點以及繼電器用電器、線圈或其它元件等。畫圖時要盡量就近合理的選擇確定各個電器件在圖上的擺放位置,盡量使連接導線後的接線圖不是混亂不堪走線無法辨別確認。畫實際導線連線時,導線要盡量畫的平直不重疊交叉要少。另外畫接線圖時應分別主迴路和控制迴路畫,每畫一顆線心中要清晰這顆線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所到之處的結點相關的部分在電路中的作用。覺得按以上幾點畫出接線圖心中基本上有了實際電路的構成。自己曾經有過的實踐中是不畫接線圖的,都是按原理圖接線,只有對於一個新發現的設備又沒有原理圖時才按實際電器布置以及導線連接情況畫接線圖,然後整理出原理圖以便於分析原理。由於自己不主張畫接線圖操作的方法也不用這樣的方法,所以描述的可能不是很好的方案,不知道能不能有所幫助。
I. 如何繪制簡單電路圖
畫電路圖題型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1、看實物畫出電路圖.2、看圖連元件作圖.3、根據要求設計電路.4、識別錯誤電路,並畫出正確的圖.一般考試就以上四種作圖,下面就它們的作圖方法詳細說明.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方法:先看圖識電路:混聯不讓考,只有串,並聯兩種,串聯容易識別重點是並聯.若是並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並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幹路元件,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注意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接電流表,電壓表的要注意正負接線柱]遇到滑動變阻器,必須一上,一下作圖,檢查電路無誤後,最後將電壓表接在被測電路兩端.
(三)設計電路方法如下:
首先讀題、審題、明電路,(混聯不要求)一般只有兩種電路,串聯和並聯,串聯比較容易,關鍵在並聯要注意幹路中的開關和電流表管全部電路,支路中的電流表和開關只管本支路的用電器,明確後分支路作圖,最後電壓表並在被測用電器兩端.完畢檢查電路,電路作圖必須用鉛筆,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畫元件,作圖應規范.
(四)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很高興為您解答有用請採納
J. 電路圖如何畫
畫電路圖首先克服怕難思想,然後要掌握方法。
畫電路圖題型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1、看實物畫出電路圖。2、看圖連元件作圖。3、根據要求設計電路。4、識別錯誤電路,並畫出正確的圖。一般考試就以上四種作圖,下面就它們的作圖方法詳細說明。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方法:先看圖識電路:混聯不讓考,只有串,並聯兩種,串聯容易識別重點是並聯。若是並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並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幹路元件,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注意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接電流表,電壓表的要注意正負接線柱]遇到滑動變阻器,必須一上,一下作圖,檢查電路無誤後,最後將電壓表接在被測電路兩端。
(三)設計電路方法如下:
首先讀題、審題、明電路,(混聯不要求)一般只有兩種電路,串聯和並聯,串聯比較容易,關鍵在並聯要注意幹路中的開關和電流表管全部電路,支路中的電流表和開關只管本支路的用電器,明確後分支路作圖,最後電壓表並在被測用電器兩端。完畢檢查電路,電路作圖必須用鉛筆,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畫元件,作圖應規范。
(四)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4、滑動變阻器錯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學生比較棘手的是 給出電路圖各元件的位置,按要求畫電路圖
一般我這樣講解,比如要求兩燈並聯,燈1由開關1控制
開關2控制總電路
那一般我們不考慮題目所給的各元件的位置自己按要求畫出電路圖應該問題不大
然後再按自己畫的電路圖的元件順序在題目的元件上連接就行了,這一步也僅僅是照葫蘆畫瓢的問題
所以就把一個困難的問題轉化成兩個簡單的問題
先用把個器件標出
用曲線把結點連好,
最後把曲線變成直線
我當初就是這么乾的
幾乎沒錯過
畫電路圖有技巧:可以從電源的正極開始畫,按實物圖的電子元件,一個一個的連上就可以了,其中要懂得『串並聯』,知道什麼樣的用電器不能怎麼連(如伏特表並聯與被測電壓的用電器,安培表則串聯到電路中),弄清楚實物圖中給出的誰和誰並聯,然後除了並聯就是串聯,再按實物圖一步一步的連接即可獲得正確的 電路圖
最好和同學交流著學習,取長補短嘛,都有自己的不足,時間長了,就都會了……希望我說這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