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鍵復位電路電阻電容問題
C1是讓電路在加電時自動產生一個復位信號,R2在開關閉合時,作為C1的放電電阻,可要可不要的
2. 為51單片機設計一個上拉輸入和下拉輸入的按鍵電路並分析其工作原理
按鍵一般是上拉,單片機的IO通過電阻上拉高電平,內按鍵正常高電平當按鍵按下短路,容把IO變成低電平,單片機檢測到低電平表示有按鍵按下,按鍵下拉一般是把單片機IO通電阻接到GND,按鍵正常是低電平,當按鍵按下把IO拉高,單片機檢測到高電平表示有按鍵按下。
3. 單片機的獨立鍵盤或矩陣鍵盤電路,必須要加電阻和電源嗎我試過的,不加電阻和電源,單片機也能識別。
可以不用啊,加電阻主要是用來提高抗干擾能力,要是工作環境比較好的話完全可以不加的,但主要就是怕在單片機引腳在懸空狀態下外界的干擾可能會導致單片機的誤動作而加上的
4. 我需要用電容,電阻,三極,發光二極體,按鍵開關,做一個延時電路。
你好,我這里有來一個輸入3v的電路,你只自要在電源處並聯一個1n4619(穩壓管)就行了
這里電子元件型號都很清楚的,不用我說了把(還有,電容容量越大,延時越長,這里建議用3300uf以上,總之自己慢慢調整
5. 電路板的按鍵為什麼要加電阻
1、當TTL電路來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自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 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
2、OC門電路必須加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的搞電平值。
3、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
4、在COMS晶元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晶元的管腳加上拉電阻來提高輸出電平,從而提高晶元輸入信號的雜訊容限增強抗干擾能力。
6、提高匯流排的抗電磁干擾能力。管腳懸空就比較容易接受外界的電磁干擾。
7、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擾。
6. 輕觸電路怎樣改成普通的按鍵開關,需要拆點什麼原件還是加什麼電阻
輕觸開關電路,通常觸點輸入端的阻抗很大的,因此,你可在觸點處向下連接個10K電阻到地,向上連接個按鈕開關到電源端就是了;
7. 導電硅膠按鍵存在電阻,如何設計按鍵電路
低電平不一定需要0v的呀,某些MCU只要電壓低於0.8v就會判斷為低電平的,具體的值看你的回MUC要求。
電源上拉答10k左右的電阻,在通過按鍵接地。按下按鍵時,電源電壓被10k電阻和100左右的按鍵電阻分壓。電壓比為10/0.1 ,判斷為低電平沒問題了。
8. 單片機鍵盤電路的上拉電阻一般加多大的
51單片機I/O口都是開漏輸出,P1~P4都內置弱上拉電阻,(為了輸出1時能拉高輸出電平),P0口沒內專置上拉,但用作普屬通I/O口時必須外接弱上拉電阻,
單片機鍵盤都不一定要用上拉電阻,因為加的話性能也穩定不了多少,加的話就加4.7K/5.1K/10K吧,不能太小,防止灌電流過大。
註:按鍵的程序上一般會有10MS左右的消抖。
9. 單片機鍵盤電路的上拉電阻一般加多大的
51單片機I/O口都是開漏輸出,P1~P4都內置弱上拉電阻,(為了輸出1時能拉回高輸出電平),答P0口沒內置上拉,但用作普通I/O口時必須外接弱上拉電阻,
單片機鍵盤都不一定要用上拉電阻,因為加的話性能也穩定不了多少,加的話就加4.7K/5.1K/10K吧,不能太小,防止灌電流過大。
註:按鍵的程序上一般會有10MS左右的消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