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
電流表、電壓表讀數均不改變。
Ⅱ 如圖所示電路中 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I1:I2=襲3:5。
2、因U1:U2=1:2,
即:I1xR1/(I2x(R1+R2))=1:2,解得,R1=5R2,
又I1=E/(R1+Rab),I2=E/(R1+R2+Rab/2),
解得,Rab=30R2,故R2:Rab=1:30。
3、電阻R2的電功率為:P=25/15=5/3=1.7W。
Ⅲ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R1=6Ω
R2=24Ω
RL=12Ω
電源電壓=18V
L的額定功率=27W
只閉合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2V
根據題意
可得R2=4R1
R2=2RL
據第一個條件
①U電源=1.5RL
;
由R2=2RL
移動滑片P至最右端時PL=3W可得到PL+PR2=9W=(U電源×U電源)÷(RL+R2);
簡化為②(U電源×U電源)÷3RL=9
將①式代入②式求得RL=12Ω
至於其它計算結果前面我已回答,不重復了。
Ⅳ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後
由圖知,閉合開關後,燈泡與定值電阻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電壓,專電流表測量電屬路中的電流;
①開關斷開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均為零;
②閉合開關後,電流表示數發生變化,說明電路是接通的,可能是L短路或R短路,而電壓表示數不變(即電壓表示數仍然為零),則故障一定為L短路;
③閉合開關後,電壓表示數發生變化,說明電壓表與電源相連,可能是L斷路或R短路,而電流表示數不變(即電流表示數為零),則故障一定為L斷路;
故答案為:L短路;L斷路.
Ⅳ 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電鍵S 從斷開到閉合時,電路中
由電路圖可知,電復鍵制S斷開時,電路為滑動變阻器的簡單電路,電鍵S閉合時,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並聯,電壓表始終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始終測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 ∵電源的電壓不變, ∴當電鍵S由斷開到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並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當電鍵S由斷開到閉合時,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 ∵電壓表V與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等於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 ∴電壓表V與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變大.故答案為:不變;不變;變大.
Ⅵ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首先看清楚電路結構,這是一個串聯電路,電流表測串聯電流,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內器兩端的電壓容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電流最大,此時電流值應為1.5A,電路中只有定值電阻R1,設電源電壓為U ,則有:
1.5A=U/R1 此為方程①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電流最小,此時電流為1A,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5V,因此,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U-5V,通過R1的電流為1A,則有
1A=(U-5V)/R1 此為方程②
聯立方程①②,解得:
U=15V,R1=10Ω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時,設其阻值為R2,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1A,總電壓為15V,則有:
R1+R2=U/I=15V/1A=15Ω,R1=10Ω,則R2=5Ω
Ⅶ 電路中為什麼電壓可以保持不變
單純的一個串聯電路中,比如一個電源,一個用電器,一個電阻串聯的電路中,變壓回不變,電阻增答大,電路中的電流應該是減小的,這也是通過加電阻來降低電流,從而保護用電器中比較貴重原件的基本方法。
老師應該也講過一個原則,就是串聯分壓,所以實際上在多個電阻的串聯電路中,假設電流增加了,大電阻上分得的電壓也是比小電阻上分得的電壓大
所以說一個電路中,你分析整個電路是遵循U=I×R的 前提是電源的電壓不變,電阻增加,電流減小,但是如果是多電阻上電流不變分析電壓變化,應該電阻越大電壓越大,所以會有你的結論,就是電流增加,某個電阻的阻值增大,這個電阻上的電壓也隨之增大。
你想得也沒錯,就看是從整個電路上分析,還是從電路中的某個含電阻的元件上分析
Ⅷ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解:一、(1)滑動變阻器R3的滑片在b端時,U/(R1+20+R)=3/R1———①
(2)滑片版移到中點時權,U/(R1+20+0.5R)=0.45 ———②
(3)滑片移到a端時, U/(R1+20)=9/R1———③
由 ①、③二式,可求出 R=2R1+40 。將此值代入由 ①、② 二式聯立後的等式再化簡得:
R1^2+10R1-200=0 。可化為 (R1+5)^2=225 。解得 R1=10Ω ,和R1=-20Ω(捨去!)。
二、R=2R1+40=60 (Ω)。
三、U=9(R1+20)/R1=9(10+20)/10=27(V)。
你這個題和你提供的網址上的題是不一樣的,你這題少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