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於NE555的溫控電路圖分析
555是如何振盪的,就不說了,說說如何改變占空比的;
Rt和R1構成分壓電路,當溫度升回高後Rt阻值變小,答分壓點電壓升高,即555的5腳電壓升高,亦即6腳的反轉電壓同步等值升高(參考555晶元內部結構),使C2由低電平到高電平的充電時間增大,輸出高電平的時間延長,同時振盪周期也變長;反之,狀況也相反。從而輸出高電平時間可變的方波信號;
㈡ 晶元僅僅用兩個ne555製作流水燈的電路圖
一個NE555做rc振盪用,提供CLK,可以是1hz。另一個555接成斯密特觸發器,由CLK提供觸發信號,經斯密特觸發器對波形整形,再接個45411吧
㈢ 求ne555的正弦波電路圖
NE555接成自激多諧振盪器輸出的都是矩形波,若想用之獲得正弦波,電路較復雜,你需要接高階帶通濾波器,從矩形波中提取出正弦波,成本較高。建議閣下還是採用ICL8038來獲得正弦波吧。ICL8038可以同時輸出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並且調頻非常方便。電路如圖所示。
㈣ ne555的相關應用
NE555的作用范圍很廣,但一般多應用於單穩態多諧振盪器(Monostable Multivibrator)及無穩態多諧振盪器(Astable Multivibrator)。下面是NE555的典型應用電路。 電阻R1、R2和電容C1構成定時電路。定時電容C1上的電壓UC作為高觸發端TH(6腳)和低觸發端TL(2腳)的外觸發電壓。放電端D(7腳)接在R1和R2之間。電壓控制端K(5腳)不外接控制電壓而接入高頻干擾旁路電容C2(0.01uF)。直接復位端R(4腳)接高電平,使NE555處於非復位狀態。
多諧振盪器的放電時間常數分別為
tPH≈0.693×(R1+R2)×C1
tPL≈0.693×R2×C1
振盪周期T和振盪頻率f分別為
T=tPH+tPL≈0.693×(R1+2R2)×C1
f=1/T≈1/[0.693×(R1+2R2)×C1]
NE555的高觸發端TH(6腳)和放電端D(7腳)接RC定時電路,低觸發端TL(2腳)外接觸發信號。
單穩態觸發器的定時時間就是輸出脈沖的寬度Tw。
Tw≈1.11×R1×C1
當6腳(相當於R端)電壓高於(2/3)VCC時,輸出為低電平。當2腳(相當於/S端)電壓低於(1/3)VCC時,輸出為高電平。
㈤ 准備做ne555的zvs,求大神看看哪個電路圖好
ne555和zvs是兩種不同的電路,你大概是想用555驅動高壓包吧,這兩種圖都比較簡單,成功率高,給你幾張圖看看吧
㈥ ne555定時器用作定時器的電路圖
電阻復R1、R2和電容C1構成定時電路。定製時電容C1上的電壓UC作為高觸發端TH(6腳)和低觸發端TL(2腳)的外觸發電壓。放電端D(7腳)接在R1和R2之間。
電壓控制端K(5腳)不外接控制電壓而接入高頻干擾旁路電容C2(0.01uF)。直接復位端R(4腳)接高電平,使NE555處於非復位狀態。
(6)ne555應用電路圖擴展閱讀
NE555的工作溫度范圍為0-70°C,軍用級的SE555的工作溫度范圍為−55到+125 °C。555的封裝分為高可靠性的金屬封裝(用T表示)和低成本的環氧樹脂封裝(用V表示),所以555的完整標號為NE555V、NE555T、SE555V和SE555T。
一般認為555晶元名字的來源是其中的三枚5KΩ電阻,但Hans Camenzind否認這一說法並聲稱他是隨意取的這三個數字。
555還有低功耗的版本,包括7555和使用CMOS電路的TLC555。7555的功耗比標準的555低,而且其生產商宣稱7555的控制引腳並不像其他555晶元那樣需要接地電容,同時供電與地之間也不需要消除雜訊的去耦電容。
㈦ NE555循環定時器的電路原理圖怎麼分析
ne555與外圍電路組成多諧振盪器。紅線充電電路,藍線放電電路。分別調整電位器可以分別調整充放電時間。繼而控制輸出黃點點出的繼電器K的通斷,其觸點也就控制用電器的停止和運行了
㈧ 求ne555晶元驅動12v 1A以上的直流電機電路圖,可以pwm調速的
使用如圖所示的NE555構成倍壓電路倍到12V以上,然後再使用12V穩壓晶元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12V輸出電壓,你是用12V電壓驅動MOS管吧,我這樣用過的,用PWM調速
向左轉|向右轉
㈨ 一個NE555的電路圖,能分析一下原理嗎
要搞明白NE555,需要搞懂他的電路圖,先上一張內部電路圖,這個隨便都能找到的。
首先,還是先從RS觸發器講起,NE555隻用到了RS觸發器的兩種狀態,一種就是清零,一種是置1,一般都是是用這兩種狀態的,您的電路圖就是用的這兩種,至於,保持狀態,沒用上,然後就是一種禁用狀態,你只要知道禁用狀態是非法的,不能使用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狀態Q的值是不確定的,即不能使得圖上的R=1,S=1,即R,S兩個引腳不能同時為高電平,其他的電平組合形式,可以使用。
然後是看NE555左邊的引腳,8腳寫VCC,知道是接電源的就行了,然後內部是三個5K電阻,他們阻值一樣,所以他們的分壓都是一樣的,都是電源VCC的1/3,沒問題吧,然後就是最下面的那個5K,一端是接地的,所以第一個5K電阻的另一端是1/3VCC,第二個電阻,因為分壓都是1/3VCC,但是第二個電阻最下面的引腳電壓是最下面那個電阻的上邊的電壓,即1/3VCC,所以第二個電阻的上邊的電壓是1/3VCC+1/3VCC,即2/3VCC,電壓,沒問題吧。
然後是他們分別接到兩個運放的一端,最下面的那個電阻接的是一個運放的-端,第二個電阻,即中間的電阻接的是另一個運放的+端。然後他們的另一端分別接到NE555的2腳和6腳對吧。
這個您不用慌,因為NE555的應用電路,2腳和6腳是短路的,是一個電位,不是兩個,所以不用怕,運放也不用怕,因為他們不是工作在放大的情況下,而是工作在非線性區間的。也就是只有0和1的輸出而已,5腳是所謂的控制電壓,您也不用管,因為圖上是用一個電容接地了,電源是VCC,所以實際上是開路的,不用關系這個,除非你要調整三個電阻上的電壓,才會用到,大部分人都不會用到這個,直接用電容接地即可。
然後就看右邊,右邊很簡單,RS觸發器的Q輸出端,一個接三極體,一個取反後輸出而已。
然後看外部電路,看左邊就好了,2,6腳是短路的吧,接在電容的一端吧,電容的另一端接地吧,然後是用R1,R2接到VCC上的吧。
按理,2腳和6腳的電壓應該是VCC對吧,因為電源是VCC直流電,電容相當於開路的對吧,所以電容電壓應該是VCC,這個沒問題吧,高中生都能理解的哦,然後你只要理解一下就是,當這個電路斷電,再接上電的情況下就好了,按理VCC一接上,電容的一端就應該是VCC對吧,因為電容相對於直流電是開路的對吧,但是這里你需要理解一下的是,電源VCC斷電,再接上的很短時間里,電容的另一端不能馬上到達VCC,即可,也就是說當電源斷開,再接上,電容的那一端,不能馬上的到達VCC,有個時間,我們誇張一點,假設需要一分鍾,才能到達VCC(這個現象較電容的充放電,這里不展開,因為如果你不是專業學電的話,沒必要了解這么詳細),那麼一開始就是相當於電位0對吧,需要一分鍾才能到VCC電壓,相當於電位1.
我們先討論為0的情況吧,假設電容電壓為0,那麼這個電壓是接到2,6腳的,2,6腳是接到兩個運放的對吧,這兩個運放是相反的對吧,即一個接在運放的+端,一個接到運放的-端對吧,這里,你只要知道運放如果+端電壓高於-端電壓,那麼運放右邊的輸出管腳就輸出1高電位,否則,輸出0低點位,即可,所以,2,6腳電壓是一樣的,那麼一個運放肯定是輸出1的高電位的對吧,另一個運放一定是輸出0低電位的對吧,他們不可能同時輸出高電位,或者同時輸出低電位的對吧,所以RS觸發器工作在清零和置1的模式對吧,如果工作在置1,那麼輸出管腳就輸出1高電位對吧,否則工作在清零狀態,輸出管腳輸出0低電位對吧,那麼如果RS觸發器的輸出管腳輸出高電位,那麼7腳的三極體就會導通是吧,但是3的輸出位是取反的對吧,所以他會輸出0,同理是一樣的,三極體會截止,7腳會不導通,3腳輸出高電位。
現在我們假設時間到了一分鍾,那麼電容的一端電壓應該升到VCC對吧,我不用看錶我就能知道RS觸發器的Q端輸出高電平,7腳的三極體導通,因為NE555大部分都是工作在這種模式的,那麼我們分析,7腳導通,會帶來什麼?從圖上看,我們知道NE555的7腳是接在R1,R2之間的,如果7腳的三極體導通,那麼7腳的電位就是0了對吧,低電位,那麼VCC,通過R1電阻,7腳到地對吧,他不會走R2和電容到地對吧,那麼同理,電容的電位現在是VCC啊,7腳電位為0了,相當於接地了,對吧,那麼電容的電壓能保持到VCC嗎?不能啊,對吧,沒有,所以這個電容怎麼樣?電容的電壓達到了VCC之後,電容的電壓就要下降了,他需要通過R2,7腳,對地放電對吧,這個懂了哦,那麼就簡單了,電容放電,遲早電容的那端電壓要變成0的對吧,這個時候2,6腳是不是就從高電壓變成了低電壓?那麼RS觸發器是不是就變成清零了?狀態反轉了,那麼7腳的三極體就截止了,電容就不放電了,7腳相當於開路了,那麼VCC就又通過R1,R2對電容充電對吧,回到了最開始的狀態對吧,電容到VCC,需要時間,NE555就是這樣,自動的工作著。
那麼3腳是交替的輸出高地電平脈沖對吧。第一個NE555的3腳是接到第二個NE555的4腳對吧,圖上顯示的是復位對吧,所以第一個NE555是給第二個NE555提供復位和不復位的交替信號的,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個NE555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就不講了。第二個NE555的3腳,跟第一個是一樣的嘛,交替輸出高低電平電壓對吧,然後接一個喇叭,對吧,喇叭有電,就發出聲音對吧,沒電就沒有聲音對吧,所以第二個NE555是讓喇叭交替發出聲音的而已。就是這么簡單。
有什麼不懂得,再問吧,只要了解了電容充放電,高中生應該都能看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