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端穩壓器的作用
三端穩壓器
在線性集成穩壓器中,由於三端穩壓器只有三個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1]
中文名
三端穩壓器
原理
等同於串聯型穩壓電路
簡介
固定三端穩壓器
三端穩壓器,主要有兩種,一種輸出電壓是固定的,稱為固定輸出三端穩壓器,另一種輸出電壓是可調的,稱為可調輸出三端穩壓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採用串聯型穩壓電路。在線性集成穩壓器中,由於三端穩壓器只有三個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原理
因為固定三端穩壓器屬於固定三端穩壓電路,因此它的原理等同於串聯型穩壓電路。舉例說明如附圖。
原理圖
其中R1、Rp、R2組成的分壓器是取樣電路,從輸出端取出部分電壓UB2作為取樣電壓加至三極體T2的基極。穩壓管Dz以其穩定電壓Uz作為基準電壓,加在T2的發射極上。R3是穩壓管的限流電阻。三極體T2組成比較放大電路,它將取樣電壓UB2與基準電壓Uz加以比較和放大,再去控制三極體T1的基極電位。從圖可見,輸入電壓Ui加在三極體T1與負載RL相串聯的電路上,因此,改變T1集電極間的電壓降UCE1便可調節RL兩端的電壓Uo。也就是說,穩壓電路的輸出電壓Uo可以通過三極體T1加以調節,所以T1稱為調整管。由於調整元件是晶體管管,而且在電路中與負載相串聯,故稱為晶體管串聯型穩壓電路。電阻R4和T1的基極偏置電阻,也是T2的集電極負載電阻。
當電網電壓降低或負載電阻減小而使輸出端電壓有所下降時,其取樣電壓UB2相應減小,T2基極電位下降。但因T2發射極電位既穩壓管的穩定Uz保持不變,所以發射極電壓UBE2減小,導致T2集電極電流減小而集電極電位Uc2升高。由於放大管T2的集電極與調整管T1的基極接在一起,故T1基極電位升高,導致集電極電流增大而管壓降UCE1減小。因為T1與RL串聯,所以,輸出電壓Uo基本不變。
同理,當電網電壓或負載發生變化引起輸出電壓Uo增大時,通過取樣、比較放大、調整等過程,將使調整調整管的管壓降UCE1增加,結果抑制了輸出端電壓的增大,輸出電壓仍基本保持不變。
調節電位器Rp,可對輸出電壓進行微調。
從圖可見,調整管T1與負載電阻RL組成的是射極輸出電路,所以具有穩定輸出電壓的特點。
在串聯型穩壓電源電路的工作過程中,要求調整管始終處在放大狀態。通過調整管的電流等於負載電流,因此必須選用適當的大功率管作調整管,並按規定安裝散熱裝置。為了防止短路或長期過載燒壞調整管,在直流穩壓器中一般還設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等電路。
② 三端穩壓塊LM7812的接線法
三管腳,左邊進,右邊出,中間接地。
三端穩壓器,主要有兩種,一種輸出電壓是固定的,稱為固定輸出三端穩壓器,另一種輸出電壓是可調的,稱為可調輸出三端穩太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採用串聯型穩壓電路。
在線性集成穩壓器中,由於三端穩壓器只有三個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2)穩壓三端電路擴展閱讀:
常用的78系列和79系列,78XX的都是正電壓輸出,79XX的都是負電壓輸出,輸入電壓一般不要太大,低於36V以內。
78、79後面經常出現L或H或空白代表額定電流,如78L12代表輸出+12V0.5A的電壓。
接線:字面向自己時,最左邊是1腳,中間是2腳,最右邊是3腳.接線時1腳接電壓輸入,2腳接c端,3腳接輸出端。
③ 如何分析三端集成穩壓電路電容作用
嘿嘿
先聲明,我不是大師,也是學習者,正在學習中。
你貼出的電路,是一個典型的三端線性集成穩壓線路。C1,在實際應用中,它有兩個作用:
1、濾除高頻雜波。Ui,通常是變壓器輸出之後,用電容量電容器濾波了的直流,雖然Ui之前有大電容濾波,但是實際的大電容有電感效應,一些高頻雜波反而不能濾除,同時空間也會感應高頻雜波進入線路,所以,要對這些高頻分量做濾除處理。C1就是這個作用。
2、一般來說,濾波電容器與C1有一定距離,就需要一段較長的線路。在電子線路中,線路的長短,是一個相對的說法,不要用具體的長度單位,比如cm,或者mm等來衡量,而是與相關的元件,或工作頻率(波長)來比較。前面說的有一段較長的線路,是與C1到78XX元件之間的距離比較,相對會較長。長的線路,對於高頻雜波來說就呈現為一個小電感(或電容,這要根據工作波長來確定,不同的波長下,顯現的特徵不同,可能呈現電感效應,也可能呈現電容效應),所以用一個電容,與電感構成LC迴路,濾去高頻雜波。就是你書上說的:抵消電感效應了。
不光C1起這樣的作用,後面的C2,也是如此。
多說幾句:
電容、電感,是交流電中的最基本的元件。比如提高功率因數,做無功補償,就是利用電感電容的關系,也是國家提倡的節能技術,但是專業性較強,需要專業人員來做。更多關於無功補償、功率因數等等問題和資料,可以四芯,也可到這里來查找和討論,這里有一幫讀過大學的快退休的電工老頭,幹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幫助年輕人為樂:..com/uteam/view?teamId=36954
④ 三極體組成最基本的三端穩壓電路圖和其穩壓過程
三極體組成最基本抄的三端穩襲壓電路圖:
其穩壓過程是:由1K和穩壓管組成基本穩壓電路,在穩壓管上得到一個穩定的電壓(假設為5.3V),三極體基極聯接該點,組成一個射極跟隨器,發射極電壓是跟隨著基極電壓的,(比基極低一個三極體的be壓降約0.65V,5.3-0.65=4.65V)因此在發射極輸出電壓就和基極電壓一樣穩定的4.65V的電壓。
用此電路的好處是,帶負載能力遠遠大於單個穩壓管的的能力,由於射極跟隨器輸入阻抗高,也使輸出電壓更加穩定。
⑤ 7805三端穩壓電路接線圖
7805是一個IC,內部集成了一個穩壓電路,從正面看,左邊是輸入,中間是地,右邊是輸出內,不用再容外接元器件,地是公共的,你只要從橋堆中,正線接7805的左邊那個腳,負線接7805中間腳,輸出,7805右邊腳輸出正線,負線7805中間腳,地是公共的,這就輸出一個5V的電壓,[如果78L05,則右邊是輸入,左邊是輸出,中間是地線,7805不是一個三極體,是一個5V的穩壓IC,不用再接外部元件了,
⑥ 串聯型三端穩壓電路主要由什麼組成
http://ke..com/view/1322534.htm
串聯型來三端穩壓電路源是將取樣電路、基準電壓、比較放大電路、保護電路及調整管等製作在一個晶元上,封裝後作為一個元件來使用。
78**系列三端穩壓器,輸出固定的電路有5V,6V,9V,12V,15V,18V,24V七個檔次。
另外還有79**系列,輸出負壓.
⑦ 三端穩壓集成電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這種穩壓電路的穩復壓工作原理如下:制
電路的輸出接在一個穩壓二極體的輸入端和一個三極體的發射極。所以,只要三極體能夠穩定工作,穩壓二極體能夠保持擊穿,那麼輸出電壓等於穩壓二極體電壓+pn結電壓,是個定值。
穩壓二極體,利用pn結反向擊穿狀態,其電流可在很大范圍內變化而電壓基本不變的現象,製成的起穩壓作用的二極體。此二極體是一種直到臨界反向擊穿電壓前都具有很高電阻的半導體器件。在這臨界擊穿點上,反向電阻降低到一個很小的數值,在這個低阻區中電流增加而電壓則保持恆定,穩壓二極體是根據擊穿電壓來分檔的,因為這種特性,穩壓管主要被作為穩壓器或電壓基準元件使用。
⑧ LA7806三端穩壓三極體如何使用
LA7806不是三極體,而是三端固定輸出電壓式集成穩壓器,最大輸出電流為內1.5A,最容大輸入電壓允許35V,最小輸入電壓是8V。
三極體做穩壓管用,一般是在應急維修的時候才用,說簡單一點就是半導體穩壓管是利用PN結擊穿後,在功耗允許范圍內,其電壓不隨擊穿電流而改變這一特性而製作的。
所以原則上講,所有具有穩定擊穿特性的半導體器件,絕大多數均可代做穩壓管使用。 通常已習慣於按半導體主要用途分類後予以專用,誤認為放大管僅能做放大用,開關管只能用做開關,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正如高速開關管本來就是優良的高頻管一樣,三極體也可做整流和穩壓管。
(8)穩壓三端電路擴展閱讀:
當基極確定後,將黑表筆接基極,紅表筆接其它兩極若測得電阻值都很少,則該三極體為NPN,反之為PNP。
判斷集電極C和發射極E,以NPN為例:
把黑表筆接至假設的集電極C,紅表筆接到假設的發射極E,並用手捏住B和C極,讀出表頭所示C,E電阻值,然後將紅、黑表筆反接重測。若第一次電阻比第二次小,說明原假設成立。
⑨ 三端穩壓器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穩壓器的工作原理現以具有正電壓輸出的78L××系列為例介紹它的工作原理。
注 圖中R11由輸出電流檔次決定,R12由輸出電壓檔次決定圖1電路如圖1所示,三端式穩壓器由啟動電路、基準電壓電路、取樣比較放大電路、調整電路和保護電路等部分組成。下面對各部分電路作簡單介紹。
(1)啟動電路
在集成穩壓器中,常常採用許多恆流源,當輸入電壓V1接通後,這些恆流源難以自行導通,以致輸出電壓較難建立。因此,必須用啟動電路給恆流源的BJT T4、T5提供基極電流。啟動電路由T1、T2、DZ1組成。當輸入電壓V1高於穩壓管DZ1的穩定電壓時,有電流通過T1、T2,使T3基極電位上升而導通,同時恆流源T4、T5也工作。T4的集電極電流通過DZ2以建立起正常工作電壓,當DZ2達到和DZ1相等的穩壓值,整個電路進入正常工作狀態,電路啟動完畢。與此同時,T2因發射結電壓為零而截止,切斷了啟動電路與放大電路的聯系,從而保證T2左邊出現的紋波與雜訊不致影響基準電壓源。
(2)基準電壓電路
基準電壓電路由T4、DZ2、T3、R1、R3及D1、D2組成,電路中的基準電壓為
式中VZ2為DZ2的穩定電壓,VBE為T3、D1、D2發射結(D1、D2為由發射結構成的二極體)的正向電壓值。在電路設計和工藝上使具有正溫度系數的R1、R2、DZ2與具有負溫度系數的T3、D1、D2發射結互相補償,可使基準電壓VREF基本上不隨溫度變化。同時,對穩壓管DZ2採用恆流源供電,從而保證基準電壓不受輸入電壓波動的影響。
(3)取樣比較放大電路和調整電路
這部分電路由T4~T11組成,其中T10、T11組成復合調整管;R12、R13組成取樣電路;T7、T8和T6組成帶恆流源的差分式放大電路;T4、T5組成的電流源作為它的有源負載。
T9、R9的作用說明如下:如果沒有T9、R9,恆流源管T5的電流IC5=IC8+IB10,當調整管滿載時IB10最大,而IC8最小;而當負載開路時IO=0,IB10也趨於零,這時IC5幾乎全部流入T8,使得IC8的變化范圍大,這對比較放大電路來說是不允許的,為此接入由T9、R9級成的緩沖電路。當IO減小時,IB10減小,IC8增大,待IC8增大到 >0.6V時,則T9導通起分流作用。這樣就減輕了T8的過多負擔,使IC8的變化范圍縮小。 (4)保護電路
減流式保護電路
減流式保護電路由T12、R11、R15、R14和DZ3、DZ4組成,R11為檢流電阻。保護的目的主要是使調整管(主要是T11)能在安全區以內工作,特別要注意使它的功耗不超過額定值PCM。首先考慮一種簡單的情況。假設圖1中的DZ3、DZ4和R14不存在,R15兩端短路。這時,如果穩壓電路工作正常,即PC<PCM並且輸出電流IO在額定值以內,流過R11的電流使 =IOR11<0.6V,T12截止。當輸出電流急劇增加,例如輸出端短路時,輸出電流超過極限值(IO(CL)=PCM/VI=0.6V/R11)時,即當>0.6V時,使T12管導通。由於它的分流作用,減小了T10的基極電流,從而限制了輸出電流。這種簡單限流保護電路的不足之處是只能將輸出電流限制在額定值以內。由於調整管的耗散功率PCM=ICVCE,只有既考慮通過它的電流和它的管壓降VCE值,又使PC<PCM,才能全面地進行保護。圖1中DZ3、DZ4和R14、R15所構成的支路就是為實現上述保護目的而設置的。電路中如果(VI–IOR11–VO)>(VZ3+ VZ4),則DZ3、DZ4擊穿,導致T12管發射結承受正向電壓而導通。VBE12的值為
經整理後得
顯然,(VI –VO)越大,即調整管的VCE值越大,則IO越小,從而使調整管的功耗限制在允許范圍內。由於IO的減小,故上述保護稱為減流式保護。
過熱保護電路
電路由DZ2、T3、T14和T13組成。在常溫時,R3上的壓降僅為0.4V左右,T14、T13是截止的,對電路工作沒有影響。當某種原因(過載或環境溫升)使晶元溫度上升到某一極限值時,R3上的壓降隨DZ2的工作電壓升高而升高,而T14的發射結電壓VBE14下降,導致T14導通,T13也隨之導通。調整管T10的基極電流IB10被T13分流,輸出電流IO下降,從而達到過熱保護的目的。
電路中R10的作用是給T10管的ICEO10和T11管的ICBO11一條分流通路,以改善溫度穩定性。
值得指出的是:當出現故障時,上述幾種保護電路是互相關聯的
http://www.91tech.cn/BBS/printpage.asp?BoardID=21&ID=1249
或者
⑩ 三極體三端穩壓電路圖
說的問題不具體,你是不是想找三端穩壓電路圖,三端穩壓電路圖和三極體是兩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