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元件圖

電路元件圖

發布時間:2022-08-30 10:50:59

⑴ 什麼是電路圖,PCB圖,電路原理圖

1、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2、PCB圖:是電路板的映射圖紙,它詳細描繪了電路板的走線,元件的位置等。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

3、電路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實際工作時的原理,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工具。

(1)電路元件圖擴展閱讀:

電路的識別包括正確電路和錯誤電路的判斷,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判斷。錯誤電路包括缺少電路中必有的元件(必有的元件有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不能形成電流通路、電路出現開路或短路。判斷電路的連接通常用電流流向法。

既若電流順序通過每個用電器而不分流,則用電器是串聯;若電流通過用電器時前、後分岔,即,通過每個用電器的電流都是總電流的一部分,則這些用電器是並聯。

在判斷電路連接時,通常會出現用一根導線把電路兩點間連接起來的情況,在初中階段可以忽略導線的電阻,所以可以把一根導線連接起來的兩點看成一點,所以有時用「節點」的方法來判斷電路的連接是很方便的。

⑵ 電子元件圖解大全

電子元件圖解
1、電阻器:

⑶ 電路板上的元件名稱

1、電路板上都有標示,R開頭的是電阻,L開頭的是電感線圈(通常為線圈纏繞內在鐵芯環上容,也有些有封閉外殼),C開頭的是電容(高大立起圓柱狀,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壓痕的為電解電容,扁平的是貼片電容),其他兩條腿的是二極體,3條腿的是三極體,很多腿的是集成電路。

(3)電路元件圖擴展閱讀

電路板的組成:

電路板主要由焊盤、過孔、安裝孔、導線、元器件、接插件、填充、電氣邊界等組成,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盤:用於焊接元器件引腳的金屬孔。

過孔:有金屬過孔 和 非金屬過孔,其中金屬過孔用於連接各層之間元器件引腳。

安裝孔:用於固定電路板。

導線:用於連接元器件引腳的電氣網路銅膜。

接插件:用於電路板之間連接的元器件。

填充:用於地線網路的敷銅,可以有效的減小阻抗。

電氣邊界:用於確定電路板的尺寸,所有電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過該邊界。

⑷ 三步看懂電路圖的方法

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下面總結了三步看懂電路圖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三步看懂電路圖的方法

1、判斷信號處理流程方向

根據電路圖的整體功能,找出整個電路圓的總輸入端和總輸出端,即可判斷出電路圖的信號處理流程方向。無線話筒的功能是將話音信號調制到高頻信號上發射出去,圖1電路圖中,話筒BM為總輸入端,天線W為總輸出端。從總輸入端到總輸出端即為信號處理流程方向,圖1為從左到右的方向依次排列。

2、劃分單元電路

一般來講,晶體管、集成電路等是各單元電路的核心元器件。因此,我們可以以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等主要元器件為標志,按照信號處理流程方向將電路圖分解為若干個單元電路,並據此畫出電路原理方框圖。方框圖有助於我們掌握和分析電路圖。

3、分析直流供電電路

電路圖中通常將電源安排在右側,直流供電電路按照從右到左的方向排列。圖1中,整機電路的直流工作電源是6伏電池,R4、C6和穩壓二極體VD構成穩壓電路,以提高電路工作的穩定性。S為電源開關。

掌握電路工作原理

看懂電路圖首先得掌握電路工作原理,接下來會講到如何掌握電路工作原理。

1、分析主電路。從主電路人手,根據每台電動機和執行電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各電動機和執行電器的控制內容,如電動機啟動、轉向控制、制動等基本控制環節。

2、分析輔助電路。看輔助電路電源,弄清輔助電路中各電器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間的制約關系。

3、分析聯鎖與保護環節。生產機械對於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實現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選擇拖動、控制方案以外,在控制線路中還設置了一系列電氣保護和必要的電氣聯鎖。

4、分析特殊控制環節。在某些控制線路中,還設置了一些與主電路、控制電路關系不密切,相對獨立的某些特殊環節。如產品計數裝置、自動檢測系統、晶閘管觸發電路、自動調溫裝置等。這些部分往往自成一個小系統,其讀圖分析的方法可參照上述分析過程,並靈活運用所學過的電子技術、交流技術、自控系統、檢測與轉換等知識逐一分析。

5、總體檢查。經過化整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控制關系之後,還必須用集零為整的方法,檢查整個控制線路,看是否有遺漏。最後還要從整體角度去進一步檢查和理解各控制環節之間的聯系,以達到清楚地理解電路圖中每一電氣元器件的作用、工作過程及主要參數。

⑸ 如何看電路圖從哪裡學起

一、電子電路圖的意義

電路圖是人們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約定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電路
結構的圖形。通過電路圖可以知道實際電路的情況。這樣,我們在分析電路時,
就不必把實物翻來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著一張圖紙就可以了;在設計電路時,
也可以從容地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
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
通過調試、

進,
直至成功;
而現在,
我們更可以應用先進的計算機軟體來進行電路的輔助設
計,甚至進行虛擬的電路實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電子電路圖的分類

常遇到的電子電路圖有原理圖、方框圖、裝配圖和印板圖等

(

)
原理圖

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電路圖,又被叫做「電原
理圖」。
這種圖,
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所以一般用在
設計、
分析電路中。
分析電路時,
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

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的實際工作時情況。

(

)
方框圖
(
框圖
)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
根本上說,
這也是一種原理圖,
不過在這種圖紙中,
除了方框和連線,
幾乎就沒
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
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的連接方式,
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按照功能劃分為
幾個部分,
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
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在方
框間用連線
(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
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
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之外,
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

)
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
實物的外形圖。
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
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
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為電子產品的場合,用
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在初學電子知識時,為了能早一點接觸電子技術,我們選用了螺孔板作為
基本的安裝模板,因此安裝圖也就變成另一種模式。

(

)
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
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
箔腐蝕掉,
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
然後將電路中的元
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
完成電路的連接。
由於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
所以印刷電路
板又叫「覆銅板」。
印板圖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圖中大不一樣。
這主要是因為,
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中,
主要考慮所有元件的分布和連接是否合理,
要考慮元件

體積、
散熱、
抗干擾、
抗耦合等等諸多因素,
綜合這些因素設計出來的印刷電路
板,從外觀看很難和原理圖完全一致;而實際上卻能更好地實現電路的功能。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印刷線路板的製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單
面板、
雙面板外,
還有多面板,
已經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
工業生產、
國防建設、
航天事業等許多領域。

在上面介紹的四種形式的電路圖中,電原理圖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
夠看懂原理圖,
也就基本掌握了電路的原理,
繪制方框圖,
設計裝配圖、
印板圖
這都比較容易了。掌握了原理圖,進行電器的維修、設計,也是十分方便的。因
此,關鍵是掌握原理圖。

三、電路圖的組成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
至完全不一樣。
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
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
件保持一致。

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
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
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
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
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
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
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
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
它們被用來說明元
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看電路圖的要領

看電路圖,和看書一樣。先看目錄,就是電路圖的框架結構,有幾部分,什麼功
能;然後看標題,每部分的結構組成;然後是正文,由什麼元器件組成,記住元
器件的特性,大小,形狀,封裝等,他們怎麼連接等。最後融合在一起,就明白
的差不多了,試試看效果如何?

首先,
了解一下該電路圖對應的產品,
產品的功能,主要的工作參數。
產品
功能是指該產品用在什麼物品上,
屬於消費類,
通訊類,
工業類中的哪一類?工
作參數及時鍾類型,匯流排結構等等。

其次,看看電路圖中有多少
IC
,元件你認識不認識?它們的
DATASHEET
你了解多少,
對他們的作用和功能是否清楚?在實際當中,
有條件的話,
直接創
造一些故障板(當然,故障原因你清楚),將這些故障記錄下來,並分析深層的
原因。因為測試之後的結果與設想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看電路圖最忌諱的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因此最重要的是了解信號流程,即
主信號的走向,
或者說信號從哪裡來去向是哪裡。
如果是規范的原理圖畫法,

的信號走向是有規定的,
一般來說原理圖的左方是信號的入口,
右方是信號的出
口。
根據這個原理很容易了解到這張原理圖的功能是什麼。
然後再把原理圖細分
成若幹部分,
仔細了解每一單元的功能,
你就會對整個功能有個大體了解。
當然
首先你應對單元功能電路有比較多地了解。
由多張圖紙組成整機電路圖一般情況
下都有圖紙編號。
圖紙編號的順序就是整機的工作流程。
掌握這些原則是可以很
清晰地看懂電路圖的。先看產品功能,再看電路結構框圖,再看主要晶元元件
/
電路模塊功能,然後看介面,然後看每個晶元的周邊電路設定
/
濾波等等。來來
回回看個
2

3
遍,應該就沒有問題了。拿任何一張原理圖,首先要搞清楚是什
么東東,
然後分細節的看,
最後綜合,
這樣一張完整的電路圖就錄入你的腦袋裡
去了,以後做
PCB
布線和調試就了如指掌了。只有這樣,你才會有經驗積累。

先由整體到部分功能模塊的
Spec;
然後再綜合。對於具體的功能電路部分則
需要在學校接觸到的基礎知識,模電,數電,電路等等,信號處理也很重要。這
些有助於更好的理解功能模塊。一般在具體的
IC
都有應用電路,平時多琢磨琢
磨對積累經驗挺有好處的。

無線電通訊波段頻率及應用

名稱、符號、頻率、波段、波長、傳播特性主要用途

甚低頻
VLF
3-30KHz
超長波
1KKm-100Km
空間波為主

海岸潛艇通信;
遠距離通
信;超遠距離導航

低頻
LF 30-300KHz
長波
10Km-1Km
地波為主

越洋通信;中距離通信;地下岩
層通信;遠距離導航

中頻
MF
0.3-3MHz
中波
1Km-100m
地波與天波

船用通信;業余無線電通信;移
動通信;中距離導航

高頻
HF 3-30MHz
短波
100m-10m
天波與地波

遠距離短波通信;國際定點通信

甚高頻
VHF
30-300MHz
米波
10m-1m
空間波

電離層散射(
30-60MHz
);流星余
跡通信;人造電離層通信(
30-144MHz
);對空間飛行體通信;移動通信

超高頻
UHF 0.3-3GHz
分米波
1m-0.1m
空間波

小容量微波中繼通信;

352-420MHz
);對流層散射通信(
700-10000MHz
);中容量微波通信

1700-2400MHz


特高頻
SHF 3-30GHz
厘米波
10cm-1cm
空間波

大容量微波中繼通信

3600-4200MHz
);大容量微波中繼通信(
5850-8500MHz
);數字通信;衛星通
信;國際海事衛星通信(
1500-1600MHz


極高頻
EHF
30-300GHz
毫米波
10mm-1mm
空間波

再入大氣層時的通信;
波導通

⑹ 教你三步看懂電路圖技巧

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可是怎麼才能看懂電路圖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參考。

什麼是電路圖

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如何三步看懂電路圖

1.要看有哪些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了解電路圖各組成部分的作用。分清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交流迴路和直流迴路。

2.主電路是電氣控制線路中大電流流過的部分。包括從電源到電機之間相連的電器元件。看主迴路時要通常從下往上看。即先從用電設備開始經控制電器元件順次往電源端看。

通過看主迴路,要搞清楚負載是怎樣取得電源的。電源都經過哪些電器原件到達負載和為什麼要通過這些電器原件。

3.輔助電路是控制線路中除了主電路以外的電路。起流過的電流比較小,看輔助電路時則上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看,即先看主電源,再順序看各條支路。分析各條支路電器原件的工作情況及其對主迴路的控制關系,注意電氣與機械機構的連接關系。

通過看輔助電路,則應搞清楚輔助電路的構成。各電器元件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控制關系及動作情況等。

看懂電路圖的技巧

根據電路圖的整體功能,找出整個電路圓的總輸入端和總輸出端,即可判斷出電路圖的信號處理流程方向。

一般來講,晶體管、集成電路等是各單元電路的核心元器件。因此,我們可以以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等主要元器件為標志,按照信號處理流程方向將電路圖分解為若干個單元電路,並據此畫出電路原理方框圖。方框圖有助於我們掌握和分析電路圖。

分析直流供電電路。電路圖中通常將電源安排在右側,直流供電電路按照從右到左的方向排列。

⑺ 電路圖講解和實物圖

電路圖講解:首先,要了解各個元件的有什麼功能,有什麼特點。說白了就回是要了解各個元件有答什麼作用,其次,要了解各個元件間的組合有什麼功能,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電路,比如:基本的電壓源與電流源之間的相互轉換電路,基本的運算放大電路等等。然後,就是可以適當的看一點復雜的電路圖,慢慢了解各個電路間電流的走向。

以上所說的模擬電路,還有數字電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門』的運用,比如說:與非門,與或門等等。還有在一些復雜的電路圖上會有集成晶元,所以,你還要了解給個晶元引腳的作用是什麼,該怎麼接,這些可以在網上或書上查到,再有,提到一點就是一些電路中的控制系統,有復雜的控制系統,也有簡單的控制系統,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如說單片機的,你就要了解這個單片機有多少引腳,各個引腳的功能是什麼,這個單片機要一什麼鋪助電路想連接,這樣組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實物圖:就是用實際元件表示電路連接的圖

⑻ 電工電路圖符號大全

電工電路圖符號大全:

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8)電路元件圖擴展閱讀: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1、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2、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3、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4、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⑼ 電子元件作用及圖解

電子元件的定義

電子元件是組成電子產品的基礎,了解常用的電子元件的種類、結構、性能並能正確選用是學習、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常用的電子元件有:電阻、電容、電感、電位器、變壓器等,就安裝方式而言,目前可分為傳統安裝(又稱通孔裝即DIP)和表面安裝兩大類(即又稱SMT或SMD)。三極體、二極體稱為電子器件。

電子元件的分類

1、按阻值特性

固定電阻、可調電阻、特種電阻(敏感電阻)。

不能調節的,我們稱之為固定電阻,而可以調節的,我們稱之為可調電阻,常見的例如收音機音量調節的,主要應用於電壓分配的,我們稱之為電位器。

2、按製造材料

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線繞電阻,捷比信電阻,薄膜電阻等。

3、按安裝方式

插件電阻、貼片電阻。

4、按功能分

負載電阻,采樣電阻,分流電阻,保護電阻等,電阻的主要參數:

a、標稱阻值:標稱在電阻器上的電阻值稱為標稱值。單位:Ω,kΩ,MΩ。標稱值是根據國家制定的標准系列標注的,不是生產者任意標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電阻器都存在。

b、允許誤差:電阻器的實際阻值對於標稱值的最大允許偏差范圍稱為允許誤差。誤差代碼:F、G、J、K……(常見的誤差范圍是:0.01%,0.05%,0.1%,0.5%,0.25%,1%,2%,5%等)。

c、額定功率:指在規定的環境溫度下,假設周圍空氣不流通,在長期連續工作而不損壞或基本不改變電阻器性能的情況下,電阻器上允許的消耗功率,常見的有1/16W、1/8W、1/4W、1/2W、1W、2W、5W、10W……

電子元件選用常識

a.正確選有電阻器的阻值和誤差

b.注意電阻器的極限參數

c.要首選通用型電阻器

d.根據電路特點選用

e.根據電路板大小選用電阻

電子元件作用及圖解

一、電阻器和電容器

(一)電阻器

我們將電池、開關和燈泡用導線連接成圖3-1電路。開關閉合後,電流由電池正極流出,經開關和小燈泡流入電池負極,小燈泡發光。導線和小燈泡都能導電,它們稱為導體。在一般情況下金屬都是導體。導體在電流通過時,對電流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這種阻礙作用稱為電阻。電阻的文字元號是R。電阻大小的基本單位是歐姆(符號Ω),還有較大的單位千歐(KΩ),和兆歐(MΩ)。它們的換算關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圖3-1照明燈電路

常用的電阻分兩大類。阻值固定的電阻器稱為固定電阻器。阻值連續可變的電阻器稱為可變電阻器(包括徽調電阻器和電位器)。它們的外形和圖形符號見表3一1。

由於製作的材料不同,電阻器也可分為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或線繞電阻等等。

⑽ 電路板上元件符號都是代表什麼元件

以下列舉的是電路板上常見的電子元件符號:

1,B:電池()。

2,C:電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極體(diode)。

3,F:保險絲(fuse)。

4,IC: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5,L:電感(inctor)。

6,LED: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7,Q:三極體(transistor)。

8,R:電阻器(resistor)。

9,T:變壓器(transformer)。

10,TP:測試點(test point)。

11,VR:可變電阻(variable resistor)。

12,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10)電路元件圖擴展閱讀:

電阻分類:

1,電阻器(Resistor): 固定的電阻值。

2,電阻網路(Resistor Network)。

3,微調器:小型可變電阻器。

4,可變電阻:可變的電阻值。

5,加熱器:電熱元件(Heating Element)。

6,電熱線(Resistance Wire):高電阻材質的線,近似於加熱元件。

7,熱敏電阻(Thermistor):溫度改變電阻值。

8,壓敏電阻(Varistor):變壓電阻。

閱讀全文

與電路元件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銹的全封閉三輪車怎麼翻新 瀏覽:673
北汽幻速s3廠家電話多少啊 瀏覽:381
居博世傢具效果怎麼樣 瀏覽:239
oppo鄭州維修點 瀏覽:764
帝潔雅傢具 瀏覽:12
10年伊蘭特維修費高嗎 瀏覽:404
沈陽福特4s店維修電話 瀏覽:251
傢具如何索賠合理 瀏覽:937
聚氨酯防水效果如何 瀏覽:990
怎麼查找自家電腦配置在哪 瀏覽:573
七彩虹8500gt維修視頻 瀏覽:847
白色噴漆傢具磕碰了如何修補 瀏覽:403
農村平房屋頂如何做防水 瀏覽:525
美的工廠招哪些家電 瀏覽:315
洗車泵怎麼維修 瀏覽:534
擺鍾怎麼翻新 瀏覽:983
6sp後殼氧化嚴重怎麼翻新 瀏覽:530
愛彼保修上海 瀏覽:24
西安空調拆裝維修工提成有哪些 瀏覽:638
傢具測量表格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