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道物理題目請教各位前輩。為什麼不是選B 因為都是同級的,同級不是相互排斥嗎
A才是彈簧變長所以選A
『貳』 為什麼兩條平行直導線,當通以相同方向的電流時,它們相互吸引,通以相反方向的電流,就相互排斥
如果有兩條通電的直導線相互靠近。假設兩條通電直導線的電流方向相反,圖(a)所示。那麼,根據通電直導線產生磁場的特點,兩條導線周圍都產生圓形磁場,而且磁場的走向相反。在兩條導線之間磁場方向相同。
這就好像在兩條導線中間放置了兩塊磁鐵,它們的N極和N極相對,S極和S極相對。由於同名磁極相斥,這兩條導線會產生排斥力。類似地,如果兩條導線通過的電流方向相同,圖(b)所示,它們會互相吸引。
如果一通電導線處於一個磁場中,由於通電導線也產生磁場,那麼通電導線產生的磁場和原有磁場就會發生相互作用,使得通電導線受力而運動。
(2)互斥電路圖擴展閱讀
電流分為交流電流和直流電流,
交流電:大小和方向都發生周期性變化。生活中插牆式電器使用的是民用交流電源。交流電在家庭生活、工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使用,生活民用電壓220V、通用工業電壓380V,都屬於危險電壓,
直流電:方向不隨時間發生改變。生活中使用的可移動外置式電源提供的的是直流電。直流電一般被廣泛使用於手電筒(干電池)、手機(鋰電池)等各類生活小電器等。干電池(1.5V)、鋰電池、蓄電池等被稱之為直流電源。因為這些電源電壓都不會超過24V,所以屬於安全電源。
『叄』 計算機組成原理畫圖題求高人相助!!!
先給你個回答,免得你的問題過期被扣分,這個問題你要找相當專業的人士!一般是沒人可以回答的!這個可不是硬體組裝!呵呵。這個是關於編程哪方面的…所以愛莫能助啊!
『肆』 與門,非門,或門,三態門里的&,≥1,1,1都是些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與門,非門,或門,這些文字表述都屬於邏輯門運算電路的表達。「&」是邏輯門電路中的「與門」;「≥」是大於等於,是邏輯門電路中的「或門」;「1」表示「非門」。
而三態門主要有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三態門電路和互補型金屬氧化物一半導體(CMOS)三態門電路,兩種電路都是在上述普通門電路的基礎上附加控制電路而構成的。
邏輯門是在集成電路上的基本組件。簡單的邏輯門可由晶體管組成,這些晶體管的組合可以使代表兩種信號的高低電平在通過它們之後產生高電平或者低電平的信號。高、低電平可以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制當中的1和0,從而實現邏輯運算。
邏輯運算又稱布爾運算。布爾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問題,成功地建立了邏輯演算。布爾用等式表示判斷,把推理看作等式的變換。這種變換的有效性不依賴人們對符號的解釋,只依賴於符號的組合規律,於是就這樣產生了邏輯表達。
(4)互斥電路圖擴展閱讀:
邏輯門的種類:常見的邏輯門包括「與」門,「或」門,「非」門,「異或」(也稱:互斥或)等等。邏輯門可以組合使用實現更為復雜的邏輯運算。
1、或門
或門又稱或電路。如果幾個條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得到滿足,某事件就會發生,這種關系叫做「或」邏輯關系。
具有「或」邏輯關系的電路叫做或門。或門有多個輸入端,一個輸出端,多輸入或門可由多個2輸入或門構成。只要輸入中有一個為高電平時(邏輯1),輸出就為高電平(邏輯1);只有當所有的輸入全為低電平時,輸出才為低電平。
2、與門
與門又稱「與電路」。是執行「與」運算的基本邏輯門電路。有多個輸入端,一個輸出端。當所有的輸入同時為高電平(邏輯1)時,輸出才為高電平,否則輸出為低電平(邏輯0)。
3、非門
非門又稱反相器,是邏輯電路的基本單元,非門有一個輸入和一個輸出端。邏輯符號中輸出端的圓圈代表反相的意思。當其輸入端為高電平(邏輯1)時輸出端為低電平(邏輯0),當其輸入端為低電平時輸出端為高電平。也就是說,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電平狀態總是反相的。
4、與非門
由與門與非門組合而成。
5、或非門
由或門和非門組合而成。
『伍』 設計一個半加器電路,要求用與非門實現
該半加法器採用異或門(74LS86)和雙非門、雙片74LS00和雙非門實現。
最基本的內邏輯關系是和、容或、和,而最基本的邏輯門是和、或門與非門。邏輯門可以由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分立元件組成。也可以在同一半導體襯底上製造門電路的所有元件和連接線,以形成集成的邏輯門電路。
(5)互斥電路圖擴展閱讀:
簡單的邏輯門可以由晶體管組成。這些晶體管的組合允許代表這兩種信號的高電平和低電平通過它們產生高電平或低電平信號。高電平和低電平可以分別在邏輯上表示「真」和「假」,在二進制中表示「1」和「0」,從而實現邏輯操作。常見的邏輯閘包括「和」閘、「或」閘、「非」閘、「異或」閘(也稱為互斥或)等等。
邏輯門是數字系統的基本結構,通常組合使用以實現更復雜的邏輯操作。有些製造商使用邏輯門組合來生產一些實用的、小型的集成產品,如可編程邏輯器件。
這個函數代表了數字電路中理想開關性能的假設,但在實際的逆變器設計中,組件的電氣特性需要特別注意。事實上,CMOS逆變器的非理想過渡區性能使其在模擬電路中用作A類功率放大器(例如,作為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級)。
『陸』 單按鈕啟停電路圖
單按鈕啟停電路圖:
這個電路時非常經典的啟停電路,裡面沒有一個元器件可以省略。
電機啟動步驟:
(1)SB按下,KT1得電,KT1觸點立即關閉,
(2)SB松開,KT1失電,KT1觸點延時斷開,繼電器KM得電,KM常開觸點閉合自
鎖,電機啟動。同時KT2得電,KT2觸點立即打開。
電機停止步驟 :
(1)SB按下:SB聯動開關使繼電器KM失電,KM常開觸點打開,常閉觸點閉合電
機停止。同時KT2失電,KT2觸點延時閉合。
(2)SB松開:如果SB按下時間大於KT2觸點延時閉合時間,KT2觸點閉合後SB未松
開則回到電機啟動步驟。因此SB按鈕按下時間必須小於KT2觸點延時閉合時
間,此時由於KT2未閉合則延時繼電器KT1不會動作。電機繼續保持停止狀態。
三個KM觸點作用:
(1)與觸點KT1並聯的KM常開觸點起自鎖作用
(2)與KT2串聯的KM常閉觸點起保護作用,這個在理論上分析可以不需要,但
是由於實際上各個觸點有動作時間。因此將KM常閉觸點串進來,時電機啟
動和停止兩個狀態變為互斥事件。邏輯上更嚴謹。因此不可缺少。
(3)與電機串聯的觸點就是起開關電機的作用了。
『柒』 兩個漏電開關相互排斥跳閘 我家分有一二樓,接好電後月一段時間都沒問題,但現在只能用一層用電,求問
可能後面加裝了什麼電器,線路接混了。也可能你家新裝了大功率的什麼電器,導致線路相互感應而使漏電開關跳閘。
『捌』 邏輯門電路的基本概念
解: ,A輸入低電平0.3V,B、C均輸入高電平3.6V 時
由電路圖可知,這是3輸入與非門電路。輸入、輸出埠的邏輯表達式: F= ̄ABC(即ABC乘積後取反)
當A=0(按照邏輯門分析,低電平都=0,高電平=1),那麼只要ABC任意為0,輸出肯定可以為1。
具體分析:A=0,輸入A*B*C=0(低電平),那麼三極體T1 因為基極高電平、發射極低電平而飽和導通(T1為npn型)! T2 由於T1集電極低電平(原因的明白?)導致基極低電平,所以T2截止!T2截止導致T2發射極低電平,那麼T5基極也低電平,T5基極低電平必然會截止(npn三極體是基極高電平導通!低電平截止。T5是 NPN型)。
T1因發射極低電平導通,那麼基極必然由於基極—發射極關系,基極電位高於發射極0.6v(npn型硅三極體基極-發射極電壓關系)。因此有:0.6+0.3(注意條件:發射極低電平=0.3)=1V
輸出因為T2、T5截止(那麼相對於斷開了)T3、T4 因為基極高電平,必然導通!因此輸出F=+5v -(T3+T4的基極-發射極結壓0.6v)=3.6V
2, ABC均輸入高電平3.6V
那麼輸入T1發射極高電平,必然截止。截止必然其集電極是高電平,那麼T2因為基極高電平必然導通!
T2導通,集電極低電平,相對於拉低了T3的基極,T3基極低電平必然截止,T3發射極低電平導致T4基極低電平也截止!
『玖』 單按鈕控制電機啟停電路
這是我手畫的,比你這上面 這個圖看著要簡單很多,分專成2個支路來看屬,就看著很簡單了,第個迴路是KA1和KM兩個線圖算1個支路,這相當於啟動按鈕,第2個支路就是KA2這相當於停止按鈕,KA2上加了一個互鎖KA1的互鎖。有不懂的電路可以到技能網jinenggg 這上面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