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DSI1

電路DSI1

發布時間:2022-08-29 10:16:28

㈠ 溫控直流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附錄1 論文格式示例(封皮格式不得改動)
電氣化13 屆《微機原理與介面》
課程論文

單片機溫控直流電機系統

學生姓名 陳小雲
學 號 8021209141
所屬學院 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
專 業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班 級 電氣化13-1
日 期 2011.11

塔里木大學教務處制

基於單片機溫控直流電機系統的設計

目錄

前言

第1.1節 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1
第1.2節 直流電機簡介………………………………………………………...2
第1.3節 L298晶元簡介………………………………………………………..3
第1.4節 DSI8B20溫度感測器簡介……………………………………………4
第1.5節 主程序設計……………………………………………………………5
第1.6節 模擬結果………………………………………………………………6
第1.7節 模擬分析………………………………………………………………7

1.1 前言
目前,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永磁材料的迅速發展,推動了步進電機的發展,在當今社會各個領域步進電機無處不在,應用領域涉及機器人.工業電子自動化設備.醫療器材.廣告器材.舞台燈光設備.印刷設備.計算機外部應用設備等等。
雖然步進電機已被廣泛的應用,但步進電機並不像普通的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在常規下使用。它必須由雙環形脈沖信號,功率驅動電路等組成控制系統方可以使用。因此,涉及步進電機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使用價值。
本論文首先分析了步進電機的基本原理和特點,步進電機實現啟動.加速.轉向.位置控制的方案及L298步進電機驅動電路,綜合的闡述了整個系統的涉及思路及組成框圖,然後逐步講解了各模塊電路的實現方法,最後設計了控制步進電機正反轉程序以完成實現論文。
關鍵字:單片機89c51,步進電機,L298晶元
1.2電機的基礎知識
1.2.1電動機的簡介
電動機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種設備。它是利用通電線圈產生旋轉磁場並作用於轉子鼠籠式閉合鋁框形成磁電動力旋轉扭矩。電動機按使用電源不同分為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電力系統中電動機大多數是交流電動機,可以使同步電機和非同步電機(電機定子磁場轉速與轉子旋轉轉速不保持同步速)。電機主要有定子和轉子組成,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電機工作原理是磁場對電流受力的作用,使電機轉動。

1.2.2 電動機的分類
1.按工作電源分類 分為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
2.按結構及工作原理分類 分為直流電機,非同步電機和同步電機,同步電機還可以感應電機和交流換向器電機,感應電機又分為三相非同步電機.單相非同步電機和罩極非同步電機等,交流換向器電機又分為單相串勵電機.交直流兩用電機和排斥電機。
3.按啟動與運行方式分類 分為電容啟動式單相非同步電機.電容運轉式單相非同步電機.電容啟動運轉式單相非同步電機和分相非同步電機。
1.2.3 步進電機的結構及原理
直流電機由定子和轉子兩部分組成,在定子上裝有磁(電磁式直流電機磁極由繞在定子上的磁繞提供),其轉子由硅鋼片疊壓而成,轉子外圓有槽,槽內嵌有電樞繞組,繞組通過換向器和電刷引出,直流電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額定功率:在額定電流和電壓下,電機負載能力。
額定電壓:長期運行的最高電壓
額定電流:長期運行的最大電流。
額定轉速:單位時間內的電機轉動快慢。,
勵磁電流:施加到電極線圈上的電流。

直流電機結構
1.3 L298晶元簡介
L298是ST公司生產的一種高電壓,大電流電機驅動晶元。該晶元採用15腳封裝。主要特點是:工作電壓高,最高工作電壓可以達到46V,輸出電流大,瞬時峰值電流可達3A,持續工作電流可達2A,額定功率25W。內含兩個H橋的高電壓大電流全橋式驅動器,可以用來驅動直流電動機和步進電機。繼電器線圈等感性負載,採用標准邏輯電平信號控制,具有兩個使能控制端,在不受輸入信號影響的情況下允許或禁止器件工作,有一個邏輯電源輸入端,使內部邏輯電路部分在低電壓下工作,可以外接檢測電阻,將變化量反饋給控制電路,使用L298N晶元驅動電機,該晶元可以驅動一台兩相步進電機或四相步進電機,也可以驅動兩台直流電機。

我們此次設計的模塊採用的為H橋L298,內部包括4通道邏輯驅動電路具有兩套H橋電路,下圖為L298的內部原理圖

下表為L298引腳及功能

1.4 DIS18B20 溫度感測器簡介
DIS18B20數字溫度計的特點:
(1) 只要求一個埠即可實現通信
(2) 在DIS18B20中的每個器件上都有獨一無二的序列號
(3) 實際應用中不需要外部任何元器件即可實現測溫
(4) 測量溫度范圍在-55到+125之間
(5) 數字溫度計的解析度用戶可以從9位到12位選擇
(6) 內部有溫度上.下限告警設置
T0-92封裝的DIS18B20的引腳排列見下圖
1. GND 地信號
2. DQ 數據輸入/輸出引腳。開漏單匯流排介面引腳,當被用著在計生電源下,也可以
3. 向器件提供電源。
4. VDD 可選擇的VDD引腳,當工作於寄生電源時,此引腳必須接地。

18B20管腳圖

18B20存儲控制命令

18B20晶元指令及說明

1.5 單片機實現溫度轉換流程圖
開始

1.6數碼管顯示的溫控電機
(1)使用AT89C51單片機為核心利用單片機設計溫控直流電機調速系統,利用溫度感測器將溫度測出,並把結果傳送到單片機,單片機根據測得的溫度實時調節直流電機的轉速。擴展功能:1、實時顯示溫度2、速度調節採用PID演算法。1) 查閱資料完成系統框圖設計。2) 設計調速系統的硬體。3) 溫控子系統設計。4) 設計調速系統的軟體。5) 系統整體軟硬體聯調。電機驅動採用L298晶元,使用思維集成式數碼管顯示當前溫度,當前溫度在10到45度范圍之外時,直流電機開始旋轉。

當溫度小於10度時電機開始反轉,0度時電機達到全速反轉

總電路原理圖

PCB接線圖
1.5編寫程序代碼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測速中斷入口
SETB 00H
RETI
ORG 0013H ;測溫中斷入口
SETB 01H
RETI
ORG 0050H
MAIN:MOV TCON,#05H ;外部中斷邊沿觸發
MOV IE,#85H ;開外部中斷
MOV R3,#80H
DAC:CLR 00H
JNB P1.3,JIA
JNB P1.4,JIAN
LX:MOV A,R3
MOV DPTR,#0F7FFH
MOVX @DPTR,A
MOV 2DH,#0CH ;速度標志
LCALL CSD
MOV A,31H
LCALL BCD
LCALL DISPLAY
JB 01H,ADC
LJMP DAC
ADC:CLR 01H
LCALL MSZH
LCALL BCD
MOV 20H,#0AH;溫度標志
LCALL DISPLAY
JB 00H,DAC
LJMPADC
JIA:MOV A, R3 ;加速度
ADD A,#10H
MOV R3,A
LJMP LX
JIAN:MOV A,R3
SUBB A,#10H
MOV R3,A
LJMP LX
;CSD:MOV 31H,#00H
MOV 30H,#5 ;定時0.25秒循環次數
MOV TMOD,#15H ;設定時器1為方式1,計數器0為方式1
MOV TH0,#00H
MOV T10,#00H
MOV TH1,#9EH ;賦初值
MOV TL1,#58H
SETB TR0 ;啟動計時器
SETB TR1 ;啟動定時器
L1:JBC TF1,L2
SJMP L1
L2:MOV TH1,#9EH
MOV TL1,#58H
DJNZ 30H,L1
CLR TR0
CLR TR1
MOV 31H,TL0 ;測得的轉速二進制放入31H單元中
RET
MSZH:MOV DPTR,#0FBFFH;選中ADC0809
MOVX @DPTR,A;啟動ADC0809
LP1:JB P1.0,,LP1;等待A/D轉換完畢
MOVX A,@DPTR
COMP:MOV B,#0FEH;K=0.4
MUL AB
MOV A,#10;Tc=100
CLR C
SUBB A,B
CJNE A,#20H,COMP1
COMP1:JC COMP4;溫度小於20°數碼管顯示F
CJNE A,#140,,COMP2
COMP2:JC COMP3; 溫度大於140°數碼管顯示F
COMP4:MOV 2AH, #0EH
MOV 2BH, #0EH
MOV 2CH, #0EH
COMP3:RET
;
BCD:MOV R1,#00H;R1為BCD碼百位寄存器
MOV R2,#00H ;R1為BCD碼十位寄存器
CLR C
CHAN:SUBB A,#64H ;減100
JC CHAN1
INC R1
SJMP CHAN
CHAN1:ADD A,#64H
CHAN2:SUBB A,#0AH
JC CHAN3
INC R2
SJMP CHAN2
CHAN3:ADD A,#0AH
MOV 2AH,R1
MOV 2BH,R2
MOV 2CH,A;此時2CH中個位BCD
RET
DISPLAY:MOV R7,#150 ;掃描150次循環
MOV DPTR,#0FEFFH ;送段碼
MOV A,#00H
MOVX @DPTR,A ;關顯示
LOOP:MOV R6,#00H
MOV R0,#2AH ;送顯示緩沖區首地址
MOV R4,#05H ;數碼管掃描個數
MOV R5,#0FEH ;顯示第一個數碼管
DISP0: MOV A,@R0;取顯示緩沖區內容
MOV DPTR,#TAB
MOVC A,@A+DPTR
MOV DPTR,#0FEFFH ;送段選地址
MOV @DPTR,A ;送段選碼
MOV A,R5
MOV DPTR,#0FDFFH ;送位選地址
MOVX @DPTR,A ;選中位
HERE0:DJNZ R6,HERE0 ;延時約一毫秒
MOV DPTR,#0FEFFH
MOV A,#00H
MOVX @DPTR,A ;送顯示
MOV A,R5
RL A
MOV R5,A
INC R0
DJNZ R4,DISP0
DJNZ R7,LOOP
RET
TAB:DB 3FH,06H,5BH,4FH,66H
DB 6DH,7DH,07H,7FH,6FH
DB 63H,39H,1CH,1CH,71H

編譯生成HEX文件

1.6 模擬

完成控制電路的繪制,將proteus與keil開發工具結合,搭建了單片機開發平台,實現二者的聯調,然後模擬出控制電路。

1.7 模擬結果分析
當模擬開始運行時,各個模塊處於初始狀態。點擊右邊的獨立鍵盤加速或是減速按鈕。顯示模塊開始顯示數字,然後點擊正傳反轉,電機的驅動模塊能夠實現電機的正轉.反轉.加速.減速.停止等操作。且改變PWM脈沖時的占空比電機的工作電壓改變。因此,從模擬結果可以看出,本設計可以得到預期的模擬效果。

㈡ 電工電路實踐接線的圖書目錄

第1章單向直接起動電路接線
1.1單向點動控制電路接線2
1.2單向起動、停止控制電路接線3
1.3起動、停止、點動混合控制電路接線(一)5
1.4起動、停止、點動混合控制電路接線(二)7
1.5起動、停止、點動混合控制電路接線(三)10
1.6五地控制的起動、停止電路接線12
1.7採用安全電壓控制電動機起停電路接線15
1.8帶熱繼電器過載保護的點動控制電路接線18
1.9低速脈動控制電路接線20
1.10雙華JDB?LQ?TQ/2全壓起動控制電路接線22
1.11多台電動機同時起動控制電路接線22
第2章電動機可逆直接起動電路接線
2.1隻有按鈕互鎖的可逆點動控制電路接線28
2.2隻有接觸器輔助常閉觸點互鎖的可逆點動控制電路接線30
2.3隻有按鈕互鎖的可逆起停控制電路接線32
2.4隻有接觸器輔助常閉觸點互鎖的可逆起停控制電路接線35
2.5接觸器、按鈕雙互鎖可逆起停控制電路接線37
2.6有接觸器輔助常閉觸點互鎖及按鈕常閉觸點互鎖的可逆點動
控制電路接線40
2.7可逆點動與起動混合控制電路接線42
2.8卷揚機控制電路接線(一)45
2.9卷揚機控制電路接線(二)48
2.10自動往返循環控制電路接線(一)502.11自動往返循環控制電路接線(二)53
2.12利用轉換開關預選的正反轉起停控制電路接線56
2.13JZF?01正反轉自動控制器應用電路接線59
2.14用電弧聯鎖繼電器延長轉換時間的正反轉控制電路接線61
2.15具有三重互鎖保護的正反轉控制電路接線64
2.16防止相間短路的正反轉控制電路接線(一)68
2.17防止相間短路的正反轉控制電路接線(二)71
2.18用兩只交流固態繼電器控制單相電動機正反轉電路接線74
目錄電工電路實踐接線第3章直接起動特殊電路接線
3.1單按鈕控制電動機起停電路接線76
3.2電動機固定轉向控制電路接線78
3.3短暫停電自動再起動電路接線(一)80
3.4短暫停電自動再起動電路接線(二)82
3.5交流接觸器在低電壓情況下的起動電路接線85
3.6電動機間歇運轉控制電路接線(一)87
3.7電動機間歇運轉控制電路接線(二)89
3.8僅用一隻行程開關實現自動往返控制電路接線91
3.9兩台電動機聯鎖控制電路接線94
3.10效果理想的順序自動控制電路接線96
第4章降壓起動電路接線
4.1手動Y?△降壓起動控制電路接線100
4.2手動串聯電阻起動控制電路接線(一)102
4.3手動串聯電阻起動控制電路接線(二)104
4.4定子繞組串聯電阻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一)107
4.5定子繞組串聯電阻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二)109
4.6用兩只接觸器完成Y?△降壓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112
4.7採用三隻接觸器完成Y?△降壓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114
4.8自耦變壓器降壓起動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17
4.9自耦變壓器降壓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119
4.10頻敏變阻器起動控制電路接線1224.11延邊三角形降壓起動自動控制電路接線125
4.12QJ3系列手動自耦減壓起動器接線方法127
第5章制動電路接線
5.1單向運轉反接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32
5.2雙向運轉反接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34
5.3單管整流能耗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38
5.4全波整流單向能耗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40
5.5電磁抱閘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43
5.6改進的電磁抱閘制動控制電路接線145
第6章速度控制電路接線
6.12Y/2Y雙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50
6.22Y/Y雙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52
6.3/雙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55
6.42△/Y雙速電動機(早期產品)控制電路接線157
6.52△/Y雙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59
6.62Y/△雙速電動機定子繞組的接線方法161
6.7三速電動機定子繞組的接線方法162
6.8用FR?AT三速設定操作箱控制的變頻器調速電路接線163
6.9用單相電源變頻器控制三相電動機接線164
6.10△?Y?2Y接法三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65
6.11△?△?2Y?2Y接法四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68
6.12Y?△?2Y接法三速電動機手動控制電路接線170
6.13JD1A、JD1B型電磁調速控制器的接線173
第7章保護電路接線
7.1漏電保護開關的接線178
7.2DZ47LE單極+N漏電斷路器接線180
7.3DZ47LE雙極漏電斷路器接線180
7.4DZ47LE三極+N漏電斷路器接線(一)1817.5DZ47LE三極+N漏電斷路器接線(二)181
7.6DZ47LE四極漏電斷路器接線182
7.7斷電限位器應用接線183
7.8XJ2系列斷相與相序保護繼電器接線185
7.9XJ3系列斷相與相序保護繼電器接線186
7.10XJ11系列斷相與相序保護繼電器接線187
7.11GT?JDG1(工泰產品)電動機保護器應用電路接線188
7.12新中興GDH?30數顯智能電動機保護器應用電路接線192
7.13JD?5電動機綜合保護器接線194
7.14CDS11系列電動機保護器應用電路接線195
7.15CDS8系列電動機保護器接線197
7.16普樂特MAM?A系列電動機微電腦保護器實際應用電路
接線198
7.17NJBK2系列電動機保護繼電器應用電路接線(一)200
7.18NJBK2系列電動機保護繼電器應用電路接線(二)202
7.19LPM65?63S斷路器帶分勵脫扣實際應用接線203
7.20浪涌保護器(SPD)應用接線204
7.21浪涌保護器在TT接地系統中的安裝方式209
7.22浪涌保護器在IT接地系統中的安裝方式210
7.23浪涌保護器在TN?S接地系統中的安裝方式211
7.24浪涌保護器在TN?C?S接地系統中的安裝方式212
第8章電容補償器及控制接線
8.1移相電容器用LW5?16/TM706/7轉換開關接線(10路)214
8.2移相電容器用LW5?16/TM706/6轉換開關接線(8路)215
8.3移相電容器用LW5?16/TM712/8轉換開關接線(12路)216
8.4JKF8型智能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應用接線(一)217
8.5JKF8型智能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應用接線(二)217
8.6JKL1B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19
8.7JKL3B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0
8.8JKL5C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1
8.9JKW1B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1
8.10JKW5B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38.11JKW5C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4
8.12JKW5S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5
8.13NWKL1系列智能型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接線226
8.14NWKL2系列智能型無功補償控制器接線226
8.15JKGC?6型無功功率補償自動控制器接線226
8.16威斯康電容補償控制器接線229
8.17LW5?16/TM706/7轉換開關控制10路補償電容器完成手動
控制229
第9章倒順開關、轉換開關應用電路接線
9.1HZ3?132型倒順開關接線234
9.2HY2系列倒順開關接線235
9.3KO3系列倒順開關接線235
9.4用倒順開關控制單相非同步電動機正反轉接線236
9.5LW5?16/YH3/3電壓轉換開關接線237
9.6用電壓轉換開關測量三相交流電壓接線237
9.7HZ5系列組合開關應用實例238
第10章照明控制電路接線
10.1日光燈常見接線方法246
10.2日光燈電感式四線鎮流器電路接線248
10.3SGK 聲光控開關應用接線249
10.4四路彩燈控制器接線250
10.5管形氙燈接線方法250
10.6KG?F路燈光控控制器實際應用接線252
10.7金屬鹵化物燈接線252
10.8浴霸的接線方法253
10.9用數碼分段開關控制電燈接線254
10.10用JT?801電子數碼開關對電燈進行控制254
10.11CD系列插卡取電延時開關接線255
10.12力浦牌空調風量開關接線255
第11章電能表及測量電路接線
11.1DDS1868型電子式單相電能表接線258
11.2單相有功電能表直接接入式接線258
11.3DD862型單相電能表直接接入式接線259
11.4DD862型單相電能表經電流互感器接入式接線259
11.5DDS607型單相電子式電能表(ABS小表殼表)接線260
11.6DDS607型單相電子式電能表(單相液晶錶)接線260
11.7DDS607型單相電子式電能表(單相液晶錶不帶紅外、485功能)
接線261
11.8DDSY607型單相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接線261
11.9DDSF607型單相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接線262
11.10DDS607型單相電子式電能表(防竊電表)接線262
11.11單相有功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實現的測量方式263
11.12三相交流有功電能表的直接接入測量方式263
11.13三相交流無功電能表的直接接入測量方式264
11.14三相無功與有功電能表的聯合接線方式264
11.15三相交流有功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測量方式265
11.16三相交流無功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測量方式265
11.17三相三線有功電能表與一隻交流電流表和一隻電流換相開關
通過兩只電流互感器的接線方式266
11.18三相三線有功電能表與功率表通過兩只電流互感器和兩只
電壓互感器的聯合接線方式266
11.19三相三線有功電能表與三隻交流電流表通過兩只電流互感器
的聯合接線方式(一)266
11.20三相三線有功電能表與三隻交流電流表通過兩只電流互感器
的聯合接線方式(二)268
11.21DSSY607型三相三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直接接入(外接
斷電裝置)接線269
11.22DSSY607型三相三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
接入式(外接斷電裝置)接線270
11.23DSSY607型三相三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通過兩單相電壓互
感器V型接法、電流互感器接入式(外接斷電裝置)接線27111.24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直接接入方式271
11.25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的測量方式272
11.26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通過三隻電流互感器測量三相交流電流
及三相電壓的聯合接線方式273
11.27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與三隻交流電流表通過三隻電流互感器
的接線方式273
11.28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與一隻交流電流表和一隻電流換相開關
通過三隻電流互感器的接線方式274
11.29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與功率表通過三隻電流互感器和兩只
電壓互感器的聯合接線方式275
11.30三相四線有功電能表和功率表、交流電流表通過電流互感器和
兩只電壓互感器的聯合接線方式276
11.31DTSIF607三相四線電子式載波多費率電能表直接接入
(3×220/380V、≥3×5(20)A)接線277
11.32DTSIF607三相四線電子式載波多費率電能表通過電流
互感器接入式(3×220/380V、3×1?5(6)A/5A)接線278
11.33DDSIF607單相電子式載波多費率多功能電能表(分時)
接線278
11.34DSSF607三相三線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直接接入式
(3×380V、≥3×5(20)A)接線279
11.35DSSF607三相三線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
接入(3×308V、≤3×3(6)A/5A)接線280
11.36DSSF607三相三線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通過電流、電壓
互感器接入(3×100V、3×1?5(6)A/5A)接線281
11.37DTSF607三相四線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直接接入式
(3×220/380V、≥3×5(20)A)接線282
11.38DTSF607三相四線電子式多費率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
接入(3×220/380V、≤3×3(6)A/5A)接線283
11.39DSS607三相三線電子式電能表直接接入式(3×380V、
≥3×2?5(10)A)接線284
11.40DSS607三相三線電子式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
(3×380V、≤3×3(6)A/5A)接線285
11.41DSS607三相三線電子式電能表通過電流、電壓互感器接入式
(3×100V、≤3(6A)/5A)接線28611.42DTS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電能表直接接入式(3×220/380V、
≥3×2?5(10A))接線287
11.43DTS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接入式
(3×220/380V、≤3×3(6)A/5A)接線288
11.44DTS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電能表通過電流、電壓互感器接入式
(3×57?7/100V、≤3×3(6)A/5A)接線289
11.45DTSY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直接接入(外接
斷電裝置)接線290
11.46DTSY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通過電流互感器
接入式(外接斷電裝置)接線291
11.47DTSY607三相四線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通過電壓互感器、
電流互感器接入式(外接斷電裝置)接線292
11.48功率、功率因數、頻率的測量接線293
11.49用兩只電流互感器和一隻電流換相開關測量三相負載電流294
11.50用兩只電流互感器和三隻電流表測量三相交流電流294
11.51用三隻電流互感器和三隻電流表測量三相交流電流295
11.52用三隻電流互感器和一隻電流換相開關測量三相負載電流295
11.53WJK?F6型樓宇公共用電均分器(A型)實際接線(12用戶)296
11.54WJK?F6型樓宇公共用電均分器(B型)實際接線(12用戶)296
第12章定時控制電路接線
12.1KG316T、KG316T?R、KG316TQ微電腦時控開關接線方法300
12.2樂平LPTE8?□A電子式失電延時時間繼電器接線302
12.3樂平LPTE8?□B電子式得電延時時間繼電器接線302
12.4JS7G 系列時間繼電器接線集錦303
12.5體積最小型NTE8電子式時間繼電器接線304
12.680種時間繼電器接線305
第13章溫度控制及溫控儀實際接線
13.1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一)318
13.2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二)318
13.3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三)31913.4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四)319
13.5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五)320
13.6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六)320
13.7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七)321
13.8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八)321
13.9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九)322
13.10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十)323
13.11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十一)323
13.12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十二)324
13.13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十三)324
13.14常用溫控儀控溫接線(十四)325
13.15CST?312S系列數字溫度顯示調節表接線325
13.16XMT型數字顯示式溫度控制調節儀接線方法326
第14章供排水控制電路接線
14.1可任意手動起動、停止的自動補水控制電路接線330
14.2最為簡單的電接點壓力表自動控制電路接線331
14.3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110/220V)供水方式接線333
14.4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110/220V)排水方式接線333
14.5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220/380V)供水方式接線334
14.6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220/380V)排水方式接線334
14.7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上、下池水位控制220V接線335
14.8正泰NJYW1型液位繼電器上、下池水位控制380V接線335

㈢ NDSL壞了…救命~

L鍵換一個要10-20元,再多就不要去換了。

一種可能是主板上右邊電路板開路(不是短路....)是你的主板上有斷裂(應該是主板背面的電路)了,所以你一按這個區域,就導致主板向下變形(變成V字形),電路板背面上的線路就斷開了,所以就斷電了。

解決的辦法么,當然首先推薦去游戲店裡找維修人員,如果你動手能力強的話可以自己買熱熔膠,在主板背面與游戲機機殼之間塗上一層,讓游戲機殼分擔主板的變形,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斷電的問題了(當然用大力按一樣會斷路。)

另一種可能就是你機子里有什麼東西短接了電路,拆機來除垢吧。

㈣ dcm是什麼

定義
數字電路倍增(DCM),是指利用通話間隙時間和話音信號的冗餘度,採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即話音相關性壓縮技術和話音插空技術,壓縮佔用信道的時間,使數字電路擴容的方法。

數字電路倍增是將一條數字電路當作一條以上的數字電路使用的一項數字技術,應用自適應差分脈碼調制(ADPCM)技術可實現數字電路倍增。32 kbit/s 的 ADPCM 設備應用於 64kbit/s 的通道上可實現兩倍的增益,即一條電路可作兩條電路使用。

數字電路倍增設備
數字電路倍增設備(DCME,digital circuit multiplication equipment),是允許將一定數量的 64 kb/s 脈沖編碼調制(PCM)的干線信道集中在更少的傳輸信道中傳輸的一類設備。

在數字電路中進行電話通信時,利用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ADPCM)和可變速率編碼技術(VBR)來實現信息的壓縮,即採用 DSI 技術利用話音的間歇,採用 ADPCM 降低話音的編碼速率,採用 VBR 技術克服傳輸中的超載情況(在信道超載時,對話音採用 3b 的 ADPCM 來代替 4b 的 ADPCM)。

DCME 技術
DCME 技術性能是 INTELSAT(國際通信衛星機構)於 1987 年 9 月的會議上提出的,它使用連續和突發兩種方式的數字載波。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低速率語音編碼技術;
(2)數字信號插空技術;
(3)可變比特率技術;
(4)話帶數據處理及傳真解調/再調制技術;

評判標准
DCME 的優劣用電路倍增增益來表示。DCME 的電路倍增增益定義為輸入到 DCME 的輸入信道數除以 DCME 的輸出信道數。倍增增益越大,信道利用率越高。但倍增增益也不能太大,否則要影響業務的通信質量。目前,DCME 的倍增增益一般在 4~5 倍,也有可達 10 倍以上的報道。

應用
長途傳輸是 DCME 的基本應用,如對 G.767 建議,可將多達 12 個 E1(360 路話)合成一個 E1 傳輸。由於採用了傳真解調/再調制技術,對於中低速率的話帶數據,可以很理想的壓縮傳輸。承載群可通過同步/准同步數字序列(SDH/PDH)進行有線(電纜、光纜)、無線(微波)點對點方式傳輸,改善緊張路由的通信狀況。還可以通過衛星以點對點方式傳輸,極大地提高衛星資源的利用率。移動通信中的移動交換站之間的信號傳輸,使用 E1 PCM 信號,使用 DCME 後,可明顯減少租用 PCM 線路的數量,取得較大的效益。

目前光纜、衛星、數字微波等長途干線通信系統已廣泛應用 PCM 通信設備。另外在使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越來越普遍的現在,直接以 2 Mbit/s 介面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以 140Mbit/s 數字復接系統為例,每個 140Mbit/s 系統有 64 個 2Mbit/s 介面。目前在光纜上傳輸就要佔用一對光纖,在微波上傳輸就要佔用一個波道。隨著 ADPCM 技術的成熟,尤其是生產技術的成熟,ADPCM 用來做數字倍增電路已形成產品,每個 ADPCM 設備已在干線上做 2 倍增使用。目前數字電路倍增設備 DCME 已經被大量使用在國際衛星通信及國際光纜通信上,由於國際電路的造價高,因此 DCME 的利用就更顯出經濟效益。

DTX-240 系統是 DCME 的一種實用產品。DTX-240 可將多達 150 條 64kbit/s 的話音通過一個 2Mbit/s 通道傳輸,且它由一對終端組成,為點對點傳輸方式,一般情況下在一個 2.048 Mbit/s 傳輸通道上傳輸 150 個 64 kbit/s 的話音或話帶內數據信號。但由於時區不同而形成忙時業務量分散的地區,在一個 2.048 Mbit/s 傳輸通道上可增加到 240 條電路。利用話音插空技術 DSI 可提供 2.5 倍增益,又利用 ADPCM(自適應差分脈碼調制)可提供 2 倍增益,利用 VBR(可變比特率)技術是當過負荷時,可瞬間降低話音編碼比特數,以保證倍增增益。它可以在 2.048 Mbit/s 通道上傳輸,也可在 1.544 Mbit/s 通道上傳輸。

DTX-240 系統的基本結構包括以下 6 個部分:(1)數字線路介面(DLI)。DLI 提供標準的 1.544 Mbit/s 或 2.048 Mbit/s 信號和內部的 2.048 Mbit/s(NRZ)信號間的介面,這介面提供同步、准同步、彈性緩沖和任選格式變換。

(2)時隙變換(TSI)。TSI 可提供時隙變換,它可將北美、日本的 10*24 路比特流變換成歐洲、中國的 8*30/32 路的比特流,另外 TSI 還能把聯絡信號、測試信號插入到內部的比特流內,TSI 使用超大規模(VLSI)時分/空分開關來完成。

(3)數字話音插空(DSI)。DSI 是僅用於數字話音的插空技術,它可得到 2.5 倍的插空增益。數字話音插空能夠把被浪費的傳輸的無聲時間插入同一方向的其它路的話音信息。

(4)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ADPCM)。ADPCM 可分為兩部分,為話音 ADPCM 部分和話帶內數據 ADPCM 部分。它們均採用 ADPCM 演算法。

(5)可變比特率(VBR)。VBR 可產生更多的臨時信道來克服業務量過負荷的情況,在業務量過負荷時通過對一些話音信道內,在每一個 DCME 終端內由專用微處理器控制。

(6)傳輸側 PCM 介面(DLI)。DLI 可提供從 ADPCM 的 2.048 Mbit/s 或 1.544Mbit/s 信號到標準的 2.048 Mbit/s 或 1.544Mbit/s 的介面。

㈤ 能分析下圖片里的電路的運行過程嗎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wo%D2%AA%B7%C9/pic/item/38364cc27ffec529e4dd3b7b.jpg
由AT89S51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為核心的溫度控制系統。 AT89S51是一個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片內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復擦寫1000次的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器件採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製造,兼容標准MCS-51指令系統及80C51引腳結構,晶元內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處理器和ISP Flash存儲單元,功能強大的微型計算機的AT89S51可為許多嵌入式控制應用系統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輸出端是多台加熱設備。 由MAX232經行溫度控制而對環境溫度的採集是採用DSI18B20實現,DS18B20內部帶有A/D轉換電路且具有「一線匯流排」介面的功能,ATmega16隻需提供一個I/O引腳與其直接相連,即可實現與AT89S51的通信來獲得控制現場的溫度信息 每一個接收器將TIA/EIA-232-F電平轉換成5-V MAX232:TTL/CMOS電平。每一個發送器將TTL/CMOS電平轉換成TIA/EIA-232-F電平,輸送給PC微機。 pc機:PC是Personal Computer的縮寫 PC分為IBM-PC和蘋果機,IBM-PC是由IBM公司開發的面向小型和個人用戶的電子計算機。 目前通常說的PC就是指IBM-PC的標准PC.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wo%D2%AA%B7%C9/pic/item/5e7942344e917052241f147a.jpg
max232:78L05是5V整流電源。注意電容接法。 232是電荷泵晶元,max232和電腦串口的連接電路,,可以完成兩路TTL/RS-232電平的轉換,它的的9、10引腳是TTL電平端,用來連接單片機的。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wo%D2%AA%B7%C9/pic/item/e9f6f5035911e96b3812bb7b.jpg
74LS164----串列輸入並行輸出的移位寄存器 [7 74LS164作用:在單片機系統,有時並行口的I/O資源不夠,而串列口又沒有其他的作用,那麼我們可以用74LS164來擴展並行I/O口,節約單片機資源。74LS164是一個串列輸入並行輸出的移位寄存器。並帶有清除端。特別是像AT89C2051這樣只有15個I/O口的IC。 IC分析:Q0—Q7 並行輸出端。A,B串列輸入端。MR 清除端,為0時,輸出清零。CP 時鍾輸入端。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wo%D2%AA%B7%C9/pic/item/447793efd95de7f3cf1b3e7a.jpg
這是單片機信號輸出控制繼電器的電路,單片機發出脈沖,控制繼電器 ,在三極體基極上加上一個信號,繼電器對應輸出一個信號,是個小信號的放大器。

㈥ 555定時器產生方波,這個電路中充電電阻和放電電阻分別是哪一個,

充電電阻是R3、充電電容是C2、放電電阻是R2。

  1. 上電後OUT是高電平,電源通過電阻R3給電容C2充電,當電壓充到5*2/3V(約3.3V)時OUT變為低電平。

  2. OUT變為低電平低電平同時DSI也是為低電平,這時電容C2通過電阻R2放電,當電壓降到5*1/3V(約1.67V)時OUT變為高電平

  3. 依此循環。

㈦ 數據交換技術的發展史

數據交換技術
經編碼後的數據在通信線路上進行傳輸的最簡單形式是在兩個互連的設備之間直接進行數據通信,但是,直接連接兩個設備往往是不現實的, 常常是通過有蹭節點的網路來把數據從源地點發送到目的地點,以此實現通信.這些蹭節點並不關心數據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交換設備,使數據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到達目的地為止,圖1.15示意一個交換網路的拓撲結構.通常將希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網路站,而將提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節點.這些節點以某種方式用傳輸鏈路相互連接起來.每個丫都連接到一個節點上去,把節點集稱為通信網路.如果所連接的設備是計算機和終端的話,那麼節點集加上一些丫就構成計算機網路.

按照實際的數據傳送技術,交換網路又可分為電路交換網、 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網.
一、電路交換
1.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
1)電路建立:在傳輸任何數據之前,要先經過呼叫過程建立一條端到端的電路。如圖2.14所示,若H1站要與H3站連接,典型的做法是,H1站先向與其相連的A節點提出請求,然後A節點在通向C節點的路徑中找到下一個支路。比如A節點選擇經B節點的電路,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B它還要連接C節點;B再呼叫C,建立電路BC,最後,節點C完成到H3站的連接。這樣A與C之間就有一條專用電路ABC,用於H1站與H3站之間的數據傳輸。
2)數據傳輸:電路ABC建立以後,數據就可以從A發送到B,再由B交換到C;C也可以經B向A發送數據。在整個數據傳輸過程中,所建立的電路必須始終保持連接狀態。
3)電路拆除:數據傳輸結束後,由某一方(A或C)發出拆除請求,然後逐節拆除到對方節點。

2.電路交換技術的優缺點及其特點
1)優點: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
2)缺點: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易被浪費:在短時間數據傳輸時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於系統間要求高質量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
3)特點:在數據傳送開始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對於猝發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效率不高。

二、報文交換
當端點間交換的數據具有隨機性和突發性時,採用電路交換方法的缺點是信道容量和有效時間的浪費。採用報文交換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1.報文交換原理
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報文就是站點一次性要發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當一個站要發送報文時,它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路節點根據報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到下一個節點,一直逐個節點地轉送到目的節點。
每個節點在收到整個報文並檢查無誤後,就暫存這個報文,然後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整個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因此,端與端之間無需先通過呼叫建立連接。
一個報文在每個節點的延遲時間,等於接收報文所需的時間加上向下一個節點轉發所需的排隊延遲時間之和。

2.報文交換的特點
1)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方式,在傳送報文時,一個時刻僅佔用一段通道。
2)在交換節點中需要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3.報文交換的優點
1)電路利用率高。由於許多報文可以分時共享兩個節點之間的通道,所以對於同樣的通信量來說,對電路的傳輸能力要求較低。
2)在電路交換網路上,當通信量變得很大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報文交換網路上,通信量大時仍然可以接收報文,不過傳送延遲會增加。
3)報文交換系統可以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而電路交換網路很難做到這一點。
4)報文交換網路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

4.報文交換的缺點
1)不能滿足實時或互動式的通信要求,報文經過網路的延遲時間長且不定。
2)有時節點收到過多的數據而無空間存儲或不能及時轉發時,就不得不丟棄報文,而且發出的報文不按順序到達目的地。
三、分組交換
組交換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它將報文分成若干個分組,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有限長度的分組使得每個節點所需的存儲能力降低了,分組可以存儲到內存中,提高了交換速度。它適用於互動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分組交換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兩種。它是計算機網路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

1.虛電路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虛電路分組交換中,為了進行數據傳輸,網路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要先建一條邏輯通路。每個分組除了包含數據之外還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符。在預先建好的路徑上的每個節點都知道把這些分組引導到哪裡去,不再需要路由選擇判定。最後,由某一個站用清除請求分組來結束這次連接。它之所以是「虛」的,是因為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
虛電路分組交換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送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但並不像電路交換那樣有一條專用通路,分組在每個節點上仍然需要緩沖,並在線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

2.數據報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數據報分組交換中,每個分組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自身攜帶足夠的地址信息。一個節點收到一個數據報後,根據數據報中的地址信息和節點所儲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個合適的出路,把數據報原樣地發送到下一節點。由於各數據報所走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目的地,有的數據報甚至會中途丟失。整個過程中,沒有虛電路建立,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

四、高速交換技術
現有的交換技術, 已遠遠不能滿足象信息高速公路那樣建立先進通信網路的需要,例如,聲頻、視頻、數字、圖象等多種媒體的傳輸要求高速寬頻的通信網.
上前提高交換速度的方案有: 語音插空技術DSI( Digital SpeechInterpolation) 、 幀中繼( Frame Relay)
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 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等 技術.
數字語音插空技術能提高電路交換的傳輸能力.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在接通某一通路後,該通路被 一對用戶完全佔用,但是,在傳輸語音信號時,
通路並不始終處於忙的狀態 ,有空閑的狀態.DSI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僅當傳輸語音信號時, 才向通話用戶分配通道,其餘的時刻可把通道分配給數據.
幀中繼是以分組交換技術為基礎的高速分組交換技術, 它是對上前廣泛使用的X.25分組交換通信協議進行簡化和改進,在睡上沒有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採用面向連接的模式.這是因為光纖通信具有低率的特性,毋需在鏈路導進行差錯控制,
而彩端對端的檢錯、控制方式,並採用固定的分組長度,便於協議自理這種簡化了的協議,可以方便地利用技術來實現.這種高速分組交換技術具有很多優點:可靈活設置信號的傳輸速率,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傳輸效率,可對分組呼叫進行帶寬的動態分配,因此可獲得低延時、高吞吐率的網路特性,速率可在64kbps
 ̄45Mbps范圍內,可適用於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非同步傳輸模式是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結合, 能最大限度地發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優點, 具有從實時的語音信號到高清晰度電視圖象等各種高速綜合業務的傳輸能力.
CCITT寬頻工作小組針ATM技術列為支持寬頻ISDN業務的基本方式之一.ATM和同步光纖網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相結合可實現高速、寬頻、綜合業務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通信主體,相當於二十世紀的通信網.

㈧ 熱量測量在工程測量中的現狀和困難

在集中供暖和中央空調使用收費過程中,目前仍按建築面積計算,該方式已不適應市場化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對用戶消耗的熱(冷)量進行相應的計量,以維護用戶和供暖(冷)雙方的利益,但目前未見該類似儀表的廣泛使用。這是由於熱量計量存有困難,使該類儀表和開發受到限制。首先,因為熱量屬於過程量,在實驗或工程測量中,傳統測量方法對過程量的計量本身存在較大的難度,而且存在測量誤差大,修正因素多等問題。事實上,傳統測量方法無法滿足對熱量的精確計量,但隨著計算機以及信號處理技術在熱工參數測量中的廣泛應用,熱工測量儀表向智能化、微型化發展,充分利用微型計算機軟、硬體相結合的優勢可實現熱量的精確計量。

在理論上,熱流率的測量在穩定流動中可以歸結為流體質量流量與其溫差以及定壓比熱的乘積,即;在實驗中對熱流率的測量主要採取直接法,並假設流體定壓比熱恆定不變,即簡化為質量流率與其溫差的測量,要對熱量進行計量就必需連續對熱流率進行測量並累加求和。該類計量儀表的研究對供暖通風、能源利用、實驗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該類儀表的開發研究比較困難,以集中供暖、中央空調系統用熱量計量儀表為例分析,存在如下問題需要解決;

①供暖系統中,流體流動速度較低,質量流率較小,如何對供暖系統小流率流體的精確測量存在一定難度。

②進、出口溫差的測量要保證一定精度,同時要保證溫差與質量流率的測量同步並存儲有關數據;而且系統的溫度(差)波動較大,測點的確定、安裝等實際問題較多,極難處理。

③即使能夠實現對小流速換熱流體與溫差的同步測量,某一τ時刻的熱流率可以用理論公式;

利用傳統的測量方法完成上式的累計計量也是機極其困難的。

基於以上問題,要實現對熱量的精確計量,只有充分發揮微型計算機的軟、硬體結合優勢,實現對小流量、小溫差的測量以及數據的存儲、計算、顯示等一系列功能。本文充分發揮單片微機系統具有易開發、功能強、體積小、價格便宜等特點,開發了一套熱量計量儀,實驗證明:該系統具有穩定性好、精度高、功能強、自動化程度高、易於維護保養等特點。

研究與開發

在熱能工程及材料科學的研究和生產過程中對熱量的測量一般採用間接法,該類儀表大多僅是對熱流進行測量,目前工業化的產品有輻射式熱流計、熱阻式熱流計等,該類儀表均需實驗標定儀表常數,存在誤差大,測量滯後等缺點,本文以熱量理論計算式的離散化方程式為基礎,充分利用MCS51單片機系統具有易開發,軟硬體結合的優勢,實現了熱量的智能化計算,結合熱量測量的難點,使該智能化儀表很好的實現了以下功能;

(1)溫差的測量,該功能由兩級放大電路、A/D轉換電路、有關採集軟體完成。

(2)小流量的測量,主要靠磁電感應元件將流量信號轉化為標准頻率信號,由MCS51單片機及有關採集軟體,實現頻率信號的累計計量。

(3)熱量的累計計算以及數據的存儲功能,主要由軟體和相應的寄存器來完成。

(4)斷電保護功能,系統由於外部斷電,重要數據將被寫入有關存儲器並保存,系統自備電源將開始工作,並開始記錄斷電開始時間以及來電時間,來電後將自動將斷電時間累加後存入外置RAM內存儲。

(5)顯示功能,無論用戶還是供暖公司均可通過儀表的顯示功能了解有關數據信息。

(6)清零功能,供暖周期結束時供暖公司可以對儀表進行清零,以便於管理。

為實現儀表的以上功能,系統硬體主要由以下模塊組成:由單片機MCS51為主附加外部晶振電路以及復位電路組成的基本模塊、電源模塊、放大及A/D轉換模塊、外置RAM及電壓監控模塊、外置時鍾及流量測量模塊、鍵盤及顯示模塊等,系統件組成見圖1,其中各模塊的組成以及主要實現的功能如下:

單片機MCS51為主組成的基本模塊是該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系統採集到的數據進行相關的處理,協調其他模塊的工作,使整個系統步調一致的工作,選用的晶元是8051型單片機,具有5個內部中斷,4K的ROM程序存儲器,使用極為方便,外部晶振選用12HZ,復位電路主要是為熱量計運行管理方便而設計的,與鍵盤的功能復位鍵相連。

系統電源模塊:主要完成向系統供5V標準直流工作電壓,包括系統中單片機、運放、LCD顯示以及A/D轉換的工作電壓以及標准比較電壓等均由此電源提供,該電源的精密程度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極大,主要由變壓器、整流電路、穩壓管和比較電路組成,該電源輸出的電壓由6.5位的KEITHLEY2000多功能表測量得到其輸出范圍可穩定在:4.9999-5.0001V,其精度是極高的,作為基準電壓對系統造成的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放大以及A/D轉換模塊:主要功能是完成對熱電偶的信號進行放大並經A/D轉換送入相應的寄存器,進行相關的計算。該模塊的精度直接影響系統的測溫精度,是產生溫度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因此放大器件的選擇主要考慮其精密程度、抑制零漂能力、自校準情況等性能,在系統中選用的晶元是TLC40502,該晶元在調試過程中放大5000倍時起零漂而造成的誤差不大於0.4℃。銅熱電偶在0~100℃范圍內熱電勢36μV/℃,可以出由於零漂而造成的誤差不大於0.4℃。A/D轉換器選用TLC0831,該晶元工作溫度區間為0~70℃,屬於8位串列控制模數轉換器,易於和微處理器介面連接,該器件的解析度及量化誤差是影響溫度測量精度的重要原因,以銅-康銅熱電偶以及測量放大倍數可知由於解析度及量化誤差而引起的最大誤差不大於0.2℃,因此由於放大以及A/D轉換而引起的溫度測量誤差合計不大於0.6℃,相對於一般供暖系統的設計溫差20℃而言,由於上述原因而引起的最大誤差不大於3%,這一精度是比較高的。

外置RAM及電壓監控模塊:外置RAM主要完成對重要數據的存儲,尤其在系統掉電的情況下對所採集的熱量值進行存儲以及掉電時間進行記憶,便於管理,其主要晶元是X24C45,該晶元具有非易失性,便於在線寫入等特點。電壓監控電路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在主電源失效時將備用電池自動接入電路,當主電源恢復時將備用電池斷開,以達到保存系統數據的目的,主要晶元是INP708,該晶元帶有看門狗定時器以及降壓檢測的μP監控電路。

外置時鍾及流量測量模塊:主要完成對單片機的運算提供時間記數以及斷電時使用電池電源繼續工作,為記錄斷電時間提供時鍾,主要晶元是DSI302,屬於點滴式充電記時晶元,流量測量電路主要完成流量信號的轉換及測量,流體流動經過磁電感應器、光電耦合器等轉換成頻率信號,送入單片機並記錄累加,完成流量的測量,該部分是熱量測量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關鍵是流量信號轉換過程中,頻率信號與流量的對應常數的標定,以及最小流量的影響。

鍵盤及顯示模塊:鍵盤主要完成的功能包括清零復位,調節放大倍數、查詢寄存器重要的即時值等,顯示功能是將經過單片機計算累加的熱量值顯示出來,是系統功耗的主要來源,所以選用LCD液晶顯示器,具有功耗小,易於與單片機連接的CC14544晶元。

(1)在正常通電開始工作的情況下,首先進行系統自檢,自檢完畢,讀取A/D轉換的數據,轉換為對應的溫差同時讀取計數器的頻率值(讀取數值後即時將計數器復位)並轉換為相應的流量值,進行熱量的計算,從外部的RAM讀取累計存儲的熱量值與測的熱量值進行累加,累加後送回外部的RAM存儲,完成一個測量循環。

(2)在突然斷電非正常情況下,電壓監控電路開始工作,提供短時電源使得單片機把重要數據和外部時鍾的數值記錄到外部RAM中,同時系統開始記錄時間,以便電源恢復正常時,系統進行(1)的工作內容,並記錄下停電時間的累加值。

(3)軟體對溫漂和時漂的自動測量及消除,在軟體中設置測量各感測器的零點值並存為數據文件,在熱量計量計算中減除該對應感測器的零值,可以有效的消除溫漂和時漂的影響,提高了感測器的測量精度及系統總體精度。

精度的實驗校驗及應用

熱量計的外形尺寸130×130×40mm,液晶顯示,保證熱量計的精度是熱量計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因此,對其精度進行校驗是開發研究的重要內容,圖3是校驗實驗台,主要完面熱量計在小流量工況下性能標定,實驗過程如下:水流經1.5級的水表計量後經過電加熱升溫後,進入流量變送器將流量信號轉化為光電信號將信號送入熱量進行計數,流體進入散熱器,經強制對流換熱後流入標准容器。在散熱器前後各設置溫度測點,除由熱量計測量經放大的電壓信號外,還用6.5位的KEITHLEY2000多功能表測量了未經放大的熱電偶輸出信號,作為熱量計溫差測量的校驗信號。流量的校驗主要是由水表、流量頻率變送器、頻率信號測量並轉化為流量,測得流量值與標准容器得的數值比較,計算其測量誤差,其中實驗中主要集中在小流量區。

閱讀全文

與電路DSI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插座裝外面怎麼防水 瀏覽:111
電路又可稱為 瀏覽:44
北京松下相機維修中心 瀏覽:447
2級電機繞組維修視頻 瀏覽:908
家電行業屬於什麼類型的行業 瀏覽:64
蘇州逐鹿傢具 瀏覽:666
防水接頭什麼材質 瀏覽:982
三分頻電路原理 瀏覽:897
oppor9m保修期是多久 瀏覽:34
挖機維修行業如何 瀏覽:430
學2手車翻新要多少錢 瀏覽:387
在門面里怎麼做洗澡防水 瀏覽:638
香港歐米伽維修中心 瀏覽:21
美的電壓力鍋沒有壓力了怎麼維修 瀏覽:856
傢具修復補漆怎麼接活 瀏覽:452
百乘傢具怎麼樣 瀏覽:985
多年的舊毛衣怎麼翻新 瀏覽:26
電腦維修技術人員月薪多少 瀏覽:997
伺服器維修中心 瀏覽:261
電動工具維修哪裡學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