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字電路中分頻器的工作原理
數字電路中分頻器的工作原理:
從電路結構來看,分頻器本質上是由電容器和電感線圈構成的LC濾波網路,高音通道是高通濾波器,它只讓高頻信號通過而阻止低頻信號;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讓低音通過而阻止高頻信號;
中音通道則是一個帶通濾波器,除了一低一高兩個分頻點之間的頻率可以通過,高頻成份和低頻成份都將被阻止。
在實際的分頻器中,有時為了平衡高、低音單元之間的靈敏度差異,還要加入衰減電阻;另外,有些分頻器中還加入了由電阻、電容構成的阻抗補償網路,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線心理平坦一些,以便於功放驅動。
位於功率放大器之後,設置在音箱內,通過LC濾波網路,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功率音頻信號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別送至各自揚聲器。
連接簡單,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現音頻谷點,產生交叉失真,它的參數與揚聲器阻抗有的直接關系,而揚聲器的阻抗又是頻率的函數,與標稱值偏離較大,因此誤差也較大,不利於調整。
將音頻弱信號進行分頻的設備,位於功率放大器前,分頻後再用各自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個音頻頻段信號給予放大,然後分別送到相應的揚聲器單元。
因電流較小故可用較小功率的電子有源濾波器實現,調整較容易,減少功率損耗,及揚聲器單元之間的干擾。使得信號損失小,音質好。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電路結構復雜,運用於專業擴聲系統。
分頻器的作用:
1、基本分頻
不管什麼類型電子分頻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務當然還是分頻。由於現在音箱的種類很多,系統中要採用什麼功病能的、幾分頻的電子分頻器還是要靈活配置的,現在通常用的電子頻器有2分頻、3分頻、4分頻等區分,超過4分頻就顯得太復雜和無實際意義了。
分頻器可以合理地進行各單元功率分配,使各單元之間具有恰當的相位關系以減少各單元在工作中出現的聲干涉失真。
2、保護音箱
不同揚聲器的工作頻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口徑越大的揚聲器其低頻特性也越好,頻率下潛也越低。電子分頻器可以提供不同揚聲器各自需要的最佳工作頻率,彌補單元在某頻段里的聲缺陷,讓各種揚聲器更合理、更安全的工作。
因此,電子分頻器除了分頻任務外,正常的使用它更重要的功能還有:保護音箱設備。
3、增加聲音層次感
如果一個 音響系統中有很多隻不同種類的音箱,而且沒有使用電子分頻器,那不同音箱之間就會有很多頻率疊加、重復的部分,聲干涉也會變得很嚴重,聲音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若音響系統中使用了電子分頻器進行合理的分頻,讓不同音箱處在最佳工作狀態下,這樣不同音箱之間發出的聲音頻率范圍幾乎不會重復,同時減少了聲波互相干涉的現象,聲音就會變得格外清晰,音色也會更好、更具有層次感。
㈡ 電路中的分頻是什麼意思二分頻又是什麼意思
電路中的分頻有二種:
1、分頻是指將意單一頻率信號的頻率降低為原來的1/N,就專叫N分頻。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屬稱為「分頻器」。
這里的分頻上針對單頻信號而言的。
如把33MHZ的信號2分頻得到16.5MHZ的信號,3分頻得到11MHZ的信號,10分頻得到3.3MHZ的信號。
這種分頻一般指在數字電路。
2、分頻是對信號中不同頻率成分的各種信號分開,分成幾個頻率段。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
這里的是針對由很多不同頻率成分組成的混合信號而言的。
如將一個由20HZ-20KHZ組成的混合信號,分成小於20HZ-1KHZ和1KHZ-20KHZ兩部分叫二分頻,分成20HZ-500HZ、500HZ-2KHZ和2KHZ-20KHZ三部分的叫三分頻。
這種分頻一般指音響電路
㈢ 電子分頻名詞解釋
電子分頻也就用小容量的阻容元件及有源器組成分頻網路。將一定帶寬頻率信分隔多個更小的帶寬的信號。
例音頻,將20hZ-20Khz分成三個頻段。
㈣ 分頻電路原理
1)從三極體構成電路看,因為存在發射極電阻,所以判斷三極體不工作在非線性區(飽和區、截內止區容),而是工作在線性區,就是對 Uo的交流分量進行放大,然後通過變壓器分離出交流分量,並整流濾波得到一個可方便測量的直流電壓;
那麼要滿足三極體工作在線性區的條件就是基極的靜態工作點電壓 Ubq,這個電壓是Uo的直流分量通過電阻Rb1、Rb2分壓所得;粗略計算就是
Uo(的直流分量)=Ubq*(Rb1+Rb2)/Rb1;
2)方波1經光耦和變壓器的隔離與放大,然後整流濾波得到 Uo,顯然通過參數設置可使得 Uo的大小與方波1的寬度或周期成正比,這樣的一個電壓實際上就是相當於在一個直流電壓上疊加了一個小小的交流電信號,如同穩壓源輸出端上的紋波,後級電路就是要放大並提取這個紋波信號以顯示;
因此,1)沒你題目說的什麼分頻作用;2)兩個方波信號沒有直接的邏輯運算關系,即不存在與或非等關系;
㈤ 什麼叫分頻,什麼叫倍頻,舉例說明
分頻,受外部周期信號激勵的震盪,其頻率恰為激勵信號頻率的純分數,都叫做分頻。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
分頻作用是保證主板的外頻變化時PCI等外設的工作頻率能夠固定在標准頻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說當外頻變化時,這個分頻除以分頻數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頻率。現在CPU外頻最高能夠取到200MHz,這樣當外頻為200MHz的時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頻也就是說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標准頻率33MHz。為什麼要求主板支持高分頻呢?這是因為如果PCI、AGP等設備工作在非標准頻率下會對這些設備造成一定損害。
倍頻,基頻以外的其他振動能級躍遷產生的紅外吸收頻率統稱為倍頻。v=0至v=2的躍遷稱為第一個倍頻2n,相應地3n, 4n……等均稱為倍頻。
使獲得頻率為原頻率整數倍的方法。利用非線性器件從原頻率產生多次諧波,通過帶通濾波器選出所需倍數的那次諧波。在數字電路中則利用邏輯門來實現倍頻。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最初CPU主頻和系統匯流排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相應產生。它的作用是使系統匯流排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提升。CPU主頻計算方式為:主頻 = 外頻 x 倍頻。倍頻也就是指CPU和系統匯流排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頻而得到高主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
CPU的倍頻,全稱是倍頻系數。CPU的核心工作頻率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理論上倍頻是從1.5一直到無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頻是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原先並沒有倍頻概念,CPU的主頻和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應允而生。它可使系統匯流排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那麼CPU主頻的計算方式變為:主頻 = 外頻 x 倍頻。也就是倍頻是指CPU和系統匯流排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
一個CPU默認的倍頻只有一個,主板必須能支持這個倍頻。因此在選購主板和CPU時必須注意這點,如果兩者不匹配,系統就無法工作。此外,現在CPU的倍頻很多已經被鎖定,無法修改。
㈥ 什麼是二分頻四分頻
分頻作用是保證主板的外頻變化時PCI等外設的工作頻率能夠固定在標准頻率下,例如PCI的33MHz,也就是說當外頻變化時,這個分頻除以分頻數字,便能得到PCI的工作頻率。現在CPU外頻最高能夠取到200MHz,這樣當外頻為200MHz的時候,如果主板支持六分頻也就是說200除以6就得到PCI的標准頻率33MHz。主板要求支持高分頻,這是因為如果PCI、AGP等設備工作在非標准頻率下會對這些設備造成一定損害。
設計一個振盪器、分頻器,可實現2分頻、4分頻輸出的電路,每路分頻輸出,用發光二極體指示顯示;整盪器頻率及分頻指示以人眼能夠分辨為宜。
二分頻電路就是用同一個時鍾信號通過一定的電路結構轉變成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 二分頻就是通過有分頻作用的電路結構,在時鍾每觸發2個周期時,電路輸出1個周期信號。比如用一個脈沖時鍾觸發一個計數器,計數器每計2個數就清零一次並輸出1個脈沖。那麼這個電路就實現了二分頻功能。
四分頻就是通過有分頻作用的電路結構,在時鍾每觸發4個周期時,電路輸出1個周期信號。比如用一個脈沖時鍾觸發一個計數器,計數器每計4個數就清零一次並輸出1個脈沖,那麼這個電路就實現了四分頻功能。
㈦ 分頻電路的作用
1、合理地分割各單元的工作頻段;
2、合理地進行各單元功率分配;
3、使各單元之間具有恰當的相位關系以減少各單元在工作中出現的聲干涉失真;
4、利用分頻電路的特性以彌補單元在某頻段里的聲缺陷;
5、將各頻段圓滑平順地對接起來。
顯然,分頻電路的這些作用已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
㈧ 分頻電路是什麽意思
1、分頻是指將意單一頻率信號的頻率降低為原來的1/N,就叫N分頻。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
2、分頻是對信號中不同頻率成分的各種信號分開,分成幾個頻率段。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
㈨ 分頻電路的分類
從分頻方式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分頻(ActiveCrossover),或者叫電子分頻,也可以叫外置分頻、有源分頻;另一種是被動分頻(PassiveCrossover),或者叫功率分頻,也可以叫內置分頻、無源分頻。主動分頻是指分頻器不在音箱內部,而在功率放大之前,由於此時聲音信號很弱,因此容易將聲音徹底分頻,缺點是相應的電子線路分頻點較為固定,不容易和不同揚聲器配合,常見於高端和專業音響,隨著多路功放的普及,主動分頻方式比以前普及很多。被動分頻是指分頻器在音箱內,此時聲音信號已經經過放大,分頻電路會造成一定干擾,但音箱可以適用於不同功放。
最簡單的分頻就是二分頻,將聲音分為高頻和低頻,分頻點需要高於低音喇叭上限頻率的1/2,低於高音喇叭下限頻率的2倍,一般的分頻點在2K到5K之間。但是這樣分頻對低音照顧仍然不夠完善,因為低音為了獲得更好效果,往往需要單獨處理,並且揚聲器的切割失真對低音的影響也最大,因此近些年三分頻逐漸流行起來。三分頻是將聲音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有兩個分頻點,低音分頻點一般在200Hz以下,或者120Hz,甚至更低,高音分頻點一般為2Hz-6KHz。此外也有少量的四分頻或者多分頻系統。顯然更多分頻數理論上更有利於聲音的還原,但過多的分頻點會造成整體成本上升,並且實際效果提升有限,因此常見的分頻數仍然是二分頻和三分頻。
㈩ 數字電路中分頻是什麼含義
受外部周期信號激勵的震盪,其頻率恰為激勵信號頻率的純分數,都叫做分頻。
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純分數:只有分數部分,即小於1的分數,如3/4就是,而一又五分之四(1+4/5)就不是。)
分頻是對信號中不同頻率成分的各種信號分開,分成幾個頻率段。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這里的是針對由很多不同頻率成分組成的混合信號而言的。如將一個由20HZ-20KHZ組成的混合信號,分成小於20HZ-1KHZ和1KHZ-20KHZ兩部分叫二分頻,分成20HZ-500HZ、500HZ-2KHZ和2KHZ-20KHZ三部分的叫三分頻。
(10)所謂分頻電路擴展閱讀
分頻器有2 種:
1、功率分頻器,位於功率放大器後,在音箱中設置Lc濾波網路,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功率音 頻信號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別送至各自揚聲器,這種方法被稱為被動分頻,連接簡單,使用方便,但信號 損失較大。
2、電子分頻器,將音頻弱信號進行分頻的設備,位於功率放大器前,分頻後將低音、中音、高音信 號送至各自功率放大器,然後由功放分別送給低音、中音、高音揚聲器,這種方法被稱為主動分頻,再現音質 較好,信號損失小,但需要一台分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