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路分析基礎》上冊練習題答案
1.網路
2.正電荷
3.參考方向
4.電壓差
5.電壓或電流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
7.p=ui p>0 吸收功率 p<0 供出功率
8.節點
9.迴路
10.代數和
② 電路分析基礎 習題 求答案
解:求Uoc:
使用疊加定理:1、300V電壓源單獨作用,3A電流源開路。
電路的串並聯結構為:150Ω電阻串聯10Ω電阻,然後和40Ω電阻並聯,最後和8歐姆電阻串聯,所以電路總電阻為:R=40∥(150+10)+8=40(Ω)。
所以電源電流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電壓為:U2=32×7.5=240(V)。8Ω電阻兩端電壓為:7.5×8=60(V),方向上正下負。
(150+10)支路電壓為240V,則支路電流為:240/160=1.5(A),因此10Ω電阻兩端電壓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負。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2、3A電流源單獨作用,300V電壓源短路。
此時,電路的總電阻為:R=150∥(40∥8+10)=15(Ω),因此電流源兩端電壓為:U3=15×3=45(V),方向為左正右負。而電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時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據疊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
求Req:
將電壓源短路、電流源開路,從ab端看進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
③ 誰有《電路分析基礎》課後答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張永瑞)... 發送到[email protected] 謝謝了.
我也在找
④ 電路分析基礎,例如第五道。我知道首先正弦變餘弦。減去90度。那變成了餘弦的-30度。但是這時候餘弦
針對這類習題,不但要判斷負載的性質,還要求計算元件參數的大小。因此,必須要把電壓、電流的瞬時值變換為相量值,根據Z=U(相量)/I(相量)得到阻抗的大小,不但可以判斷負載的性質,還可以得到元件參數的數值。
對於第5題,電壓為正弦量表達式,可以直接寫出電壓相量:U(相量)=3800/√2∠60°V。而對於電流表達式為餘弦量,先變化為正弦量,然後寫出相量表達式。
i(t)=4cos(400t+60°)=4cos(-400t-60°)=4sin[90°-(-400t-60°)]=4sin(400t+150°),因此:I(相量)=4/√2∠150° A。
因此元件A的阻抗為:Z=U(相量)/I(相量)=(3800/√2∠60°)/(4/√2∠150°)=950∠-90°(Ω)=-j950(Ω)。
電流相位超前電壓相位90°,同時得到的阻抗為-j950Ω,因此,元件A必然為電容。
(註:交流電路中,電阻為R實數值,電感電抗Z=jXL,電容電抗Z=-jXc)。
因此:Xc=950Ω,ω=400rad/s,所以:C=1/(ωXc)=1/(400×950)=0.000002631(F)=2.631(μF)。
⑤ 電路分析基礎 第五版 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題:
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回的是功率答的知識點: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為功率=功/時間。功率表徵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稱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於作用力與物體受力點速度的標量積。
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UI;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2R=(U2)/R。
⑥ 電路分析基礎(李瀚蓀編)第三版上、中冊課後習題答案
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667922
考研論壇里這個要不要參考一下
⑦ 大學大一《電路分析基礎》幾個選擇題,求答案和詳細解析。
雖然我是華電的,可是無奈我是水貨💔抱歉兄弟
⑧ 電路分析基礎俎雲霄 豆丁網52頁11-17題 地址http://www.docin.com/p-530052523.html
根據電路右迴路列寫的方程是:1*I2-j(I1-I2)-jM*I1=0所以有(1+j)I2-j2*I1=0
⑨ 《電路分析基礎》(劉嵐 葉慶雲 編著)的課後答案
http://..com/question/18335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