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於IC或者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零基礎從什麼學起
外圍電路設計,其實就是硬體設計。你如果是沒有任何基礎的話,建議:回
學習模擬電路答基礎,數字電路基礎,了解常用的電子器件,基本測試儀器(萬用表,示波器)的使用------這是最基本的。
學習工程分析法;
基本的學會了找一個感興存的方向,然後找一個感興趣的LAYOUT軟體(推薦allegro,pads,ad),自己畫幾塊板多調試,多動烙鐵多焊接。錢多直接打樣PCB,錢少自己用洞洞板,或者學習熱轉印,感光法制板。總之,多動手,多調試。基礎的東西看一遍就好,不理解的邊做邊學那樣才快。可以自己給自己一些項目,做項目才是最好的成長方法。
B. 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需要哪些知識
各種控制晶元復,也就是輸出埠制的電平,一般電機的驅動需要驅動模塊的
比如
51單片機控制小車馬達的,還需要l298n這樣的驅動模塊,是為了放大控制電流,然後把馬達接控制模塊上
1.0就正轉,01就反轉
如果要控制轉速就得用pwm了
有的單片機自帶pwm的,或者也可以用程序去產生pwm波
比如
0-256的循環
如果小於100就為高
大於100就為低
然後改變100這個值就能改變占空比了
這個只是控制信號, 如果是要脈沖信號控制航模馬達那樣子的,驅動有電調,脈沖必須要加p=~p這樣子的跳變
C. 單片機的基本外圍電路
電源電路,給單片機提供穩定的電源
時鍾電路,用晶振和電容給單片機提供穩定的時鍾基準信號
復位電路,按鍵和電容搭建成單片機復位電路,用於復位
D. 單片機的外圍電路有哪些
一般來說,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必需有,叫最小系統。
實際上現在多數單片機為了應用方便、降低成本,這兩樣都可以不要。
E. 如何根據晶元的datasheet設計外圍電路
這個表並不抄是器件的極限特性,而是一個測試特性。
這個表關於1.75和2.15的解釋是這樣的:
通常一個1.75V的1NH輸入電壓會被IC當做高電平確認,最不理想的條件下2.15V可以確定被當做高電平來處理,也就是說,INH的輸入電壓>=2.15v時,肯定可以保證被IC當做高電平。他給你的其實是個容限。
電流那個,是指通常典型值是30ua,但實際高過這個值也正常,但不會高過150ua.
我覺得你是把極限電氣參數那張表和這個弄混了。DATASHEET里給的每一張表都是有準確含義的,設計也通常都是根據它。極個別的情況下會突破,但是那多半會導致一些不良的後果。
F. 在開關電源中,IC的外圍電路怎樣設計
一般IC的規格書和應用手冊裡面會有參考設計電路,主要的外圍器件都要參考那個電路,廠方推薦的外圍器件都是要配合內部IC工作的,不可隨意更改。有些需要調節的地方再根據需要調整。
G. 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要學什麼
各種控制晶元,也就是輸出埠的電平,一般電機的驅動需要驅動模塊的
比如
51單片機控制小車馬達的,還需要l298n這樣的驅動模塊,是為了放大控制電流,然後把馬達接控制模塊上
1.0就正轉,01就反轉
如果要控制轉速就得用pwm了
有的單片機自帶pwm的,或者也可以用程序去產生pwm波
比如
0-256的循環
如果小於100就為高
大於100就為低
然後改變100這個值就能改變占空比了
這個只是控制信號, 如果是要脈沖信號控制航模馬達那樣子的,驅動有電調,脈沖必須要加p=~p這樣子的跳變
H. 設計單片機外圍電路要考慮什麼有沒有教程放大電路濾波電路的設計和考慮的教程。
單片機外圍電路主要是指最小系統(時鍾、復位、電源)和其他功能電路。
這個東西沒有教程,外圍電路設計的關鍵在於模擬電路和少量的數字電路,這方面其實已經不屬於單片機的范疇了。
你可以自學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書也很多,最經典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詩白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閻石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不過模擬電路很難,能真正體現了一個人的硬體電路設計水平,別說無法速成,花個10年、20年都很正常,這方面可以學一輩子。
I. 如何學習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
首先了解你要用的單片機的型號,察看他的DATASHEET,然後要知道你用到的功能,專
要實現該功能需要用到屬什麼晶元,比如說232通訊,AD轉換等,根據相應的晶元型號查其資料,
一般DATASHEET里都有介紹,其常用的連接方式等。再就是在網上搜其和別的晶元的外圍介面。我當年就是這么學過來的。最好能有個懂得人指點,自己不明白了可以請教。否則需要花費時間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