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星電路電阻總值怎麼算
1/R總=1/R2+1/R2+1/R3+……+1/Rn
而2個電阻並聯後的電阻總值是1/R1+1/R2=R1XR2/R1+R2,是為了方便計算,並不是原始公式.
B. 電工學星型聯結,轉換過程電阻是怎麼算的,要具體的步驟和為什麼這樣算
你好!
是這樣的,你給的左邊的圖中紅框部分是三角形連接,右邊則是星形連接,這個轉換過程需要套用公式,這個公式簡單的說就是:星形連接的任一電阻值等於它兩夾邊電阻之積除以三角形三邊電阻之和。具體轉換過程見我畫的附圖。
謝謝!!!
C. 三個10歐姆的電阻採用星型連接,它們在電路中的總阻值用什麼公式算啊要是方便順便告訴我三角形接發的算
如果你說的是"電阻的三角形連接和星形連接的等效轉換"那麼
如果三電阻相同 設 R為三角形 r為星形 R=3r=3*10=30歐姆
若三電阻阻值隨意
更一般性的演算法是:
R12=(r1×r2+r2×r3+r2×r3)/r3
同理:
R23=(r1×r2+r2×r3+r2×r3)/r1
R13=(r1×r2+r2×r3+r2×r3)/r2
總結:
三角形電阻=星形電阻兩兩乘積之和/星形電阻不相鄰電阻
反過來的演算法是
r1=R12×R13/(R12+R13+R23)
r2=R12×R23/(R12+R13+R23)
r3=R13×R13/(R12+R13+R23)
即星形電阻=三角形相鄰電阻的乘積/三角形電阻之和
D. 三角與星形電路裡面的電阻關系
三角形接法中兩相之間的電阻為一組線圈的電阻,而在星型接法中兩相之間的電阻為兩組線圈的電阻。如圖:
E. 電阻星形接法電流計算
這個很簡單的啊
顯然因為R1=R2=R3.所以流過星型中心節點的電流為0
如果定義中心節點的電壓為0v,因為線電壓為U
可知相電壓為U/√3,
所以線電流為(U/√3)/R=U/√3R
F. 關於電工學星型聯結 在轉換過程中電阻是怎麼算的啊就是0.4 0.8那三個數
你好!
是這樣的,你給的圖中紅虛框里的部分是三角形連接,只要把它變換成星形連接,然後再通過簡單的電阻串並聯計算就可以算出該電路的總電阻。那怎樣才能變換成星形呢,這里有個公式(如我的附圖所示),簡單地說就一句話:兩夾邊之積除以三邊之和!
於是就有,2×2/(1+2+2)=0.8Ω
1×2/(1+2+2)=0.4Ω
2×1/(1+2+2)=0.4Ω
然後再進行簡單的串並聯計算就可以求出電路的總電阻了,在此就不羅嗦了哈!
回答完畢!
G. 電阻的星型連接方法
把三隻電阻的一頭接在一起,另外三端接外電路,這就是星型連接方法。汽車發電機定子的三組線圈,大多是這種接法。
H. 用星型接法接三個電阻怎麼接
把三個電阻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別連接到三相線路上,就是星形連接。值得注意的是星型連接時線電壓=√3相電壓,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加我的qq229052950,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I. 求教,星型和三角接法的電阻計算
相電流用I相表示、線電流用I線表示、相電壓用U相表示、線電壓用U線表示、相功率用P相表示、總功率用P表示。
推導公式:
電阻率(resistivity)是用來表示各種物質電阻特性的物理量。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材料的電阻為:
(9)星型電路電阻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電阻率不僅與材料種類有關,而且還與溫度、壓力和磁場等外界因素有關。金屬材料在溫度不高時,ρ與溫度t(℃)的關系是ρt=ρ0(1+at),式中ρt與ρ0分別是t℃和0℃時的電阻率;a是電阻率的溫度系數,與材料有關。
錳銅的a約為1×10-5/℃(其數值極小),用其製成的電阻器的電阻值在常溫范圍下隨溫度變化極小,適合於作標准電阻。已知材料的ρ值隨溫度而變化的規律後,可製成電阻式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半導體材料的α一般是負值且有較大的量值。
製成的電阻式溫度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有些金屬(如Nb和Pb)或它們的化合物,當溫度降到幾K或十幾K(絕對溫度)時,ρ突然減少到接近零,出現超導現象,超導材料有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