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星三角電路圖講解講解
只講左圖(畫有電動機的圖)。
按下啟動按鈕SB2(左圖3、4腳),接觸器KM1、KM2、時間繼電器KT線圈均得電吸合。KM1輔助常開觸點KM1閉合自鎖。KM1三個主觸點吸合給電機供電,KM2三個主觸點吸合,電機接成星形電路進行啟動,接觸器KM3線圈因為KM2常閉觸點斷開而不工作。
通電延時時間繼電器KT過一段時間其常閉觸點(左圖5、6腳)斷開,KM2線圈斷電;同時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閉合(左圖7、8腳),KM2常閉觸點吸合,接觸器KM3線圈得電,其輔助常開觸點閉合自鎖;
這時KM2主觸點斷開,KM3三個主觸點吸合,電機接成三角形接法工作。
工作時若熱繼電器動作,其常閉觸點FR(左圖1、2腳)斷開,接觸器線圈均無電,其自鎖電路斷開,電機停止工作。
按下停止按鈕SB1(左圖2、3腳)後,接觸器線圈均無電,其自鎖電路斷開,電機停止工作。
Ⅱ 怎麼分辨星型電路和三角型電路
星形電路長的像Y或者T(剔除元件,只看支路),即有且僅有三條支路,且這三條支路專連在一個公共端點上(該公屬共端點上不能再有其他支路)。
三角形電路長的就是三角形的樣子,很多時候為了畫的漂亮畫成了長方形,但本質是三角形,即有三條支路組成一個迴路。
故,星形無迴路,三角形無公共節點。共性是1.均有三條支路,2.與外電路相連均有三個端點
Ⅲ 星形三角電路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都是指電機本身的繞組接法,
星形接法指將電機繞組三相末端接在一起,三相首端為電源端;
無論那種接法,
都必須要有三相相位互差120度的三相正弦交流電源供電,不可用220V的代替的。
因為三相交流電的三相火線( A、B、C)雖對以電壓都為220V,但它們之間的相位互差120度,三相之間的電壓互差380V,用三個同相位的火線是不能代替的。
Ⅳ 星形電路與三角形電路的轉換的原理
星三角啟動屬降壓啟動,一般在啟動時負載輕、運行時負載重的情況下可採用星三角啟動,通內常鼠籠型電容機的啟動電流是運行電流的5-7倍,而電網對電壓要求一般是正負10%,為了使電機啟動電流不對電網電壓形成過大的沖擊,可以採用星三角啟動。一般要求在鼠籠型電機的功率超過變壓器額定功率的10%時就要採用星三角啟動;
(4)星形電路擴展閱讀:
三相電的三角形接法是將各相電源或負載依次首尾相連,並將每個相連的點引出,作為三相電的三個相線。三角形接法沒有中性點,也不可引出中性線,因此只有三相三線制。添加地線後,成為三相四線制。
三角形接法的三相電,線電壓等於相電壓,而線電流等於相電流的3·1/2倍。
在純電阻電路中,利用Y-Δ變換,三角形電路可與星形電路進行等效變換。
在含有電感和電容的電路中,由於可能存在串聯諧振,不一定可以等效變換。
Ⅳ 怎麼比較星形電路與三角形電路的相電流之比,線電流之比.(過程詳細點)
星形連接時:
線電壓=220V*√3=380V
相電壓=220V
線電流版=相電流=220/R
三角形連權接時:
線電壓=相電壓=380V
相電流=380V/R=220V*√3/R
線電流=√3*相電流=3*220V/R
所以:星形和三角形的相電流、線電流之比如下
相電流比:(220V/R)/(220V*√3/R)=1/√3
線電流比:(220/R)/(3*220V/R)=1/3
Ⅵ 星形電路和y型電路轉化
把三相電源三個繞組的末端、XY、Z連按在一起,成為一公共點O,從始端A、B、C引出回三條端答線,這種接法稱為「星形接法」又稱「Y形接法」。三相電源是由頻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個正弦電源以一定方式連接向外供電的系統。三個電源的聯接方式有Y形和△形兩種。
Ⅶ 什麼是星行電路和三角形電路
三角形復接法和星形接法是三相負制載的兩種接法。三角形接法就是將三相負載兩兩首尾相連,在每個首尾相連處分別上三相電源中的一相;星形接法就是將三相負載的尾端連在一起,三個首端分別與三相電源相連。負載以三角形方式連接的電路就是三角形電路,負載以星形方式連接的電路就是星形電路。
Ⅷ 三角形接線和星形接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Y接線:線電壓=相電壓x根號3。線電壓超前相電壓30度。線電流=相電流。
△接線:線電壓=相電壓。線電流滯後相電流30度。線電流=相電流x根號3。
三相交流電有兩種連接方式,分星形連接和角形連接兩種。
星形連接——就是把三相負載的3個末端連接在一起作為公共端,由3個首端引出3條火線的連接方式。
(如A相負載用Ax表示,B相負載用By表示,C相負載用Cz表示,那就是x和y和z連一起,引出A、B、C三根線)負載每相線圈承受的電壓是相電壓220伏,即火線與零線(中性線)間的電壓是220V。
三角形連接——就是把三相負載的每一相的始末端依次相接的連接方式。(如A相負載用Ax表示,B相負載用By表示,C相負載用Cz表示,那就是x和B相連,y和C相連,z和A相連,引出的三根線為Bx、Cy、Az) 每相負載承受的電壓是線電壓380伏,即火線與火線間的電壓。
(8)星形電路擴展閱讀:
星形-三角形變換是電路的轉化,可通過基爾霍夫定律來完成,星形電路三相分別為:r1、r2、r3;三角形電路三相分別為:R12、R23、R13。
星形變換為三角形:
R12 = r1 + r2 + r1·r2 / r3;
R23 = r2 + r3 + r2*r3 / r1;
R13 = r1 + r3 + r1·r3 / r2;
三角形變換星形:
r1 = (R12·R13) / (R12 + R23 + R13);
r2 = (R23·R12) / (R12 + R23 + R13);
r3 = (R13·R23) / (R12 + R23 + R13);
具體變換方法可以用基爾霍夫定律來變換。
參考資料:網路-星型-三角形變換
Ⅸ 星形電路和三角形電路電流電壓的區別
星形電路:線電壓=根號3倍的相電壓,線電流=相電流
三角型電路:線電壓等於相電壓,線電流=根號3倍的相電流星形電路和三角形電路電流電壓的區別
Ⅹ 星三角啟動電路圖
星三角啟動電路圖:
(10)星形電路擴展閱讀:
星形-三角形變換是電路的轉化,可通過基爾霍夫定律來完成,星形電路三相分別為:r1、r2、r3;三角形電路三相分別為:R12、R23、R13。
⒈星形變換為三角形:
R12 = r1 + r2 + (r1·r2) / r3;
R23 = r2 + r3 + (r2·r3) / r1;
R13 = r1 + r3 + (r1·r3) / r2;
⒉三角形變換星形:
r1 = (R12·R13) / (R12 + R23 + R13);
r2 = (R23·R12) / (R12 + R23 + R13);
r3 = (R13·R23) / (R12 + R23 + R13);
具體變換方法可以用基爾霍夫定律來變換。
電路圖 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原理圖
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實際工作時的原理,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工具。
方框圖
簡稱框圖,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就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的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按照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之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參考資料:網路-星形-三角形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