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集成電路設計屬於什麼專業
華為被美國掐住了脖子,全國上下都意識到了晶元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性。對於想要從事晶元行業的有志青年們,高考可以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設計,選微電子學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是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在清華北大之上。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製造,選材料物理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上的軟體開發,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主修大數據技術導論、數據採集與處理實踐、Web前/後端開發、統計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高級資料庫系統、數據可視化、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媒體大數據案例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軟體工程、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大數據方向系列實驗,並完成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綜合應用實踐、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北大,還有浙江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晶元人才」。美國商務部4月16日發布聲明稱,因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和解協議,將對該公司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這則「禁令」,讓國人感受到了一顆晶元的「分量」……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是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
40萬晶元人才缺口該怎麼補上?問題的答案不只藏在教育環節。
晶元人才缺口40萬
「頭重腳輕」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表示,他看到在對中興事件與國家晶元的討論中,關注技術差距的多,關注人才問題的少。而在他看來,國產晶元的研發和應用短缺,更為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頭重腳輕」。
白皮書指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製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而本科學歷的應屆生在晶元設計中的平均年薪近15萬元,博士學歷近30萬元。調查表明,80%的企業每年調薪一次,每次調薪比例大都在5%到10%之間。
但這一薪資水平與互聯網企業的熱門崗位,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崗位的薪資相比,明顯遜色不少。拉勾網等互聯網人才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顯示,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且擁有4——5年工作經驗的人工智慧人才,月薪最高可以拿到4萬元,考慮到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發12個月以上薪酬,最終年薪可能超過50萬元。
明顯的薪資差異導致一些在基礎架構領域有深厚積累的晶元研發人才也開始向互聯網應用領域轉型。秦林(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據他介紹,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晶元研發機構或企業工作所獲得的薪酬,往往比不上一線互聯網公司所能提供的薪酬,而且阿里、網路等互聯網巨頭企業,也開始向更底層的核心技術研發加大投入。
除了薪酬原因,國內IT人才培養之所以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還因為晶元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
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
該改一改了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副教授張永鋒直言,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該改一改了。「不能把所有專業一刀切,尤其是國家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他認為,在晶元領域,我國本就落後於歐美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很多成績、賺很多錢,如果此時對晶元人才的考核還像其他領域一樣,只看學術論文,唯績效論,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離開這一領域,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
他認為,我國高等教育應加強工程師文化的培養。「大家為了發論文,為了求新求異,不太重視工程,覺得工程是比較低檔次的東西。而在晶元研發生產領域,工程師是決定晶元設計創新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張永鋒建議,參考歐美的成熟經驗,建立全國統一的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為主題的學習實踐平台,提供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工藝庫,甚至做實驗的平台。全國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使用這個平台上的資源。這樣從基礎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並且減少各個高校之間的資源重復建設。像一些成熟的集成電路工藝,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讓學生學習。」
與「晶元」相關的專業有哪些?
「晶元」泛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覆蓋了軍工、民用的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
因此,想從事「晶元」事業相關工作的同學們,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專業方向考慮:
專業1:電子電氣工程
「晶元」設計與製造的主要專業:電子/電氣工程(EE)-主要研究方向(部分)
通信與網路:簡單說就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進行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信息共享。比如4G技術,網際網路、WIFI等都屬於此范疇。
微電子:研究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電力及系統的電子分支。這是在電子電路超小型化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自動化: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比如你設定空調按時關閉的控制板、製造汽車的機械臂、包裝流水線等。
生物工程:醫學領域運用比較多,比如說超聲波、CT及生物感測器等。
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就是把一定數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簡單說我們看見的電腦主板就是。
光電: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我們看到的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及太陽能光伏就是光電。
電力工程: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我們看到的電線、變電站、火電廠、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及核電廠。
電磁學:研究電磁波,電磁場以及有關電荷,帶電物體的動力學等等。比如揚聲器、電磁開關、磁療及電磁爐等。
材料與裝置:研究的范圍涵蓋了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等。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吧。
每個方向對學生自身擅長學科要求不同,EE也是跨學科比較多的專業之一。需要大家擅長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由於是美國的高新行業,所以申請也是最為激烈的專業之一。
專業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涵蓋軟體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❷ 集成電路設計與微電子學有什麼區別
一、培養要求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類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重點接受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微電子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微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科學素養,掌握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新型半導體器件的設計、製造及測試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電路分析、工藝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圖設計等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課程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半導體製造工藝、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高級數字系統設計等。
2、微電子學:高數、英語、普通物理學、普通物理與實驗、數學物理方法、理論物理(含導論)、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電子線路及實驗、微機原理及實驗、數據結構、半導體物理及實驗、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原理等。
三、就業方向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學生畢業後可在高新技術企業、國防軍工企業、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有關工程技術的研究、設計、技術開發、教學、管理以及設備維護等工作。
2、微電子學:主要去向是報考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通信、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生,到集成電路製造廠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以及通信和計算機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開發和研究工作。
❸ 集成電路與微電子是一個專業嗎
不是一個專業。
聯系:集成電路與微電子都涉及到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
區別:
1、就業方向不同:
微電子主要去向是報考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通信、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生,到集成電路製造廠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以及通信和計算機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開發和研究工作。
集成電路學生畢業後可在高新技術企業、國防軍工企業、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有關工程技術的研究、設計、技術開發、教學、管理以及設備維護等工作。
2、主要課程不同:
微電子專業:電子線路及實驗、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集成電路CAD、半導體器件物理、計算機原理與結構、可編程邏輯電路原理、敏感元器件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電子應用實驗、微電子設計實驗、高級程序設計、嵌入式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等。
集成電路專業: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半導體製造工藝、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高級數字系統設計、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硬體描述語言、嵌入式系統原理、集成電路工藝技術、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集成電路設計EDA技術等。
3、培養要求不同:
微電子專業:電子學和VLSI設計與製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集成電路和其它半導體器件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具有獨立進行版圖設計、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導VLSI工藝流程的基本能力;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導體器件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產業發展狀況;
集成電路專業:掌握集成電路的基本理論與原理,具有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的有關知識與能力;了解某一應用領域,具有從事該領域內電子系統設計與開發的有關知識。
❹ 集成電路是什麼專業
大學里學習製造集成電路的是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2003年教育部針對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人才大量需求的現狀而最新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2012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將其調整為特設專業,以適應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人才的迫切需求。
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是多學科交叉、高技術密集的學科,是現代電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4)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就業前景: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處於飛速上升期,不僅缺乏技術型人才,而且對領軍人才的渴求更高。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加強人才培養,著力發展晶元設計業,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進一步指出,要著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預計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總產值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盡管規模很大,但也不過只能滿足我國集成電路實際消費量的50%。
另外,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技術缺失、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據統計,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從業人數39.4萬人,其中技術人員14.1萬人;預計到2020年,從業人數將達到79.2萬人,其中技術人員32.44萬人。但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專業人才儲備數量少,中高級人才缺口很大。
❺ 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主要從事什麼工作,就業前景怎樣
微電子專業就業大體上分為兩類:
1 集成電路設計
這一類主要使用eda工具,完成具體產品設計。可以細化為下列職位:
1.1 數字前端設計;
1.2 數字後端設計;
1.3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1.4 庫單元設計。
2 半導體製造工藝
這類偏向於科研,目標是新工藝的研發。
兩類就業前景都很不錯,但是集成電路行業入行要求較高,一般需要較高學歷,相應的待遇也不錯。
❻ 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前途如何和有哪些發展方向
1.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這塊是前端中的前端,技術流中的技術流(說這個完全沒有鄙視其他方向工程師的意思,事實上集成電路從設計到生產的每一步都是極其富有技術含量的,在任何一個方向上成為專家,都是很有前途的)。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需要掌握扎實的電路分析能力,需要掌握扎實的半導體器件物理知識以及集成電路生產工藝方面的知識,另外,還要學習信號與系統等,可謂面面俱到。另外,由於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具有前瞻性,目前國內很少有系統的學習資料,所以需要工程師有很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在工作中會不斷給自己充電。
2.數字集成電路設計:
數字設計也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前端技術,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要對電路的整體功耗、時序、面積有著很深刻的了解。數字電路的優劣通常是各公司競爭的籌碼,所以數字前端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強的挑戰性。一個好的數字前端不但要具有一定的電路分析能力,還要有很強的編程、腳本構建能力,也是市面上稀缺的人才。
3.模擬版圖、數字PR
樓主提問雖然主要是問IC design,但是,一個好的designer通常需要對版圖十分熟悉,如果沒有好的版圖支持,再好的設計都是空談。優秀的模擬版圖工程師能獨立分析很理解電路構架,製作出符合設計要求的高精度、低面積版圖。同樣,一個優秀的數字版圖工程師也須具備很強的腳本編寫能力,可以對電路的版圖進行合理約束,製作出具有競爭力的(小面積)版圖。
❼ 集成電路設計與微電子專業有什麼不同
集成電路設計(英語: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根據當前集成電路的集成規模,亦可稱之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VLSI design),是指以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目標的設計流程。
微電子學專業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該專業主要是培養掌握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❽ 集成電路設計與微電子專業有什麼不同
集成電路設計(英語: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根據當前集成電路的集成規模,亦可稱之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專計(屬VLSI
design),是指以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目標的設計流程。
微電子學專業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該專業主要是培養掌握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❾ 集成電路的設計過程是怎樣的
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是用計算機幫助技術人員對大規模集成電路進行內設計、製造和測容試的技術。20世紀60年代,集成電路處於中、小規模發展階段,技術上的重點是晶元加工工藝的進步。20世紀70年代進入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階段,人工設計已不能滿足要求,於是計算機輔助技術形成一門新學科。隨著集成電路集成度的提高和復雜程度的增加,人們正致力於發展層次型設計法,也就是將一個系統分割成若干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的功能和相互連接關系都有著嚴格的定義,而每一個子系統又可分成若干個模塊,進行設計。1981年出現計算機輔助設計工作站以後,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開始迅速發展。過去,印刷線路板的設計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原始線路圖,在有限的板面上,為數十或數百個形狀各異的電子元件安排好各自的位置,並要保證整體線路設計的合理與暢通。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但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後,使這項工作變得簡單了。設計人員只需將原始線路圖需要的板面大小和要求輸入計算機,計算機系統便能自動設計線路、選擇元件、安排出最佳的位置方案,並將結果顯示在屏幕上。設計方案經過修改認定,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即能自動描繪出實用的印刷線路板設計圖。
❿ 集成電路設計需要哪些知識范圍
集成電路設計需要的知識范疇:
1、電路基礎
2、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
3、電子線路CAD